部编本八年级下册《蒹葭》导学案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蒹葭》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诗经》的常识,明确《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价值。
2、朗读背诵诗歌,品味与赏析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与情感美。
3、探讨诗歌主题的多样性,体会诗歌表达感情的含蓄之美、朦胧之美。
〖学习重点〗
1、朗读背诵诗歌,品味与赏析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与情感美。
2、探讨诗歌主题的多样性,体会诗歌表达感情的含蓄之美、朦胧之美。
〖学习难点〗
探讨诗歌主题的多样性,体会诗歌表达感情的含蓄之美、朦胧之美。
〖学习时间〗1课时
〖学习进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元好问有一问倒千古的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也有许多与爱情有关的诗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今天我们要一起欣赏另一篇佳作《蒹葭》。同学们,有人会唱《在水一方》这首歌吗?它是早些年一首电视连续剧的插曲,根据《蒹葭》改编而成,可见诗经对后世文学创作有很大影响。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
二、有关资料
《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先秦时通称《诗》或《诗三百》,到汉代时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其中大多是民歌,共160篇,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雅”为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多为贵族、士大夫所作;“颂”是王室宗庙祭祀用的舞曲歌辞,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
在表现形式上,《诗经》以四言为主,讲求节奏和用韵,常常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多用比兴手法,具有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诗经》是后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三、复习检查
1、请把崔颢的《黄鹤楼》一诗补写完整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根据课文填空
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⑵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⑶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⑷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⑴《关雎》中,是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⑵《小石潭记》中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溪身、溪水的语句是: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文学常识填空
⑴《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先秦时通称《诗》或▁▁▁,到▁▁时称为《诗经》。收录周初到春秋中叶的诗歌▁▁▁篇。全书分为▁▁、▁▁、三部分。
⑵在表现形式上,《诗经》以▁▁▁言为主,讲求节奏和用韵,常常采用▁▁▁▁▁的形式,多用▁▁▁手法,具有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诗经》是后代▁▁▁▁▁▁文学的源头。
⑶“诗经六艺”是指《诗经》的内容和表现手法▁▁▁、▁▁▁、▁▁▁、▁▁▁、▁▁▁、▁▁▁。
⑷《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其中《四书》是指▁▁▁、▁▁▁、▁▁▁、▁▁▁;《五经》是指▁▁▁、▁▁▁、▁▁▁、▁▁▁、▁▁▁。
答案:⑴《诗三百》西汉 305 风雅颂⑵四言重章叠句比兴现实主义⑶风雅颂赋比兴⑷《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书》《礼》《易》《春秋》
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蒹葭
..()()萋萋(
..).未唏...()()伊.()人溯洄
()水之湄.()道阻且跻.()水中坻.()水之浚.()水中沚.() jū jiū( )( ) yǎo tiǎo( )( ) 好qiú( ) w ù mèi( )( ) xīng( ) 菜
答案:jiān jiā yī sù huí qī xī méi jī chí sì zhǐ睢鸠窈窕逑寤寐荇
四、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
2、注意停顿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遡洄/从之,道阻/且长。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遡洄/从之,道阻/且跻。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遡洄/从之,道阻/且右。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⑴结合上节课介绍的关于《诗经》的艺术特点,体会《蒹葭》的音韵美,说说作品的音韵美是如何表现的?
明确:音韵美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基本句式是四言。②采用叠章的形式。③押韵。(韵脚:苍霜长央凄晞跻坻采已涘沚)
小结;《蒹葭》四字一句,节奏鲜明而短促,重章叠句,回环复沓,产生了一唱三叹,余音绕梁的效果。
⑵背诵指导(替换词练习):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五、疏通文意
1、解释加点词语
⑴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⑵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⑶溯洄
..()从.()之,道阻.()且长。
⑷溯游
..()从之,宛.()在水中央。
⑸蒹葭凄凄
..(),白露未晞.()。⑹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⑺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⑼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⑽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⑾溯洄从之,道阻且右.()。⑿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答案:⑴深青色⑵那人,指所爱的人。⑶逆流而上追寻险阻⑷顺流而下仿佛、好像⑸同“凄凄”茂盛的样子干⑹岸边,水与草交接之处⑺升,高,意思是道路险峻,需攀登而上⑻水中的小洲、小岛⑼茂盛的样子完毕⑽水边⑾迂回曲折⑿水中的沙滩
2、翻译下列句子
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河畔芦苇碧色苍苍,那是白露凝结成霜。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啊,她就在河岸一方。
⑵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险阻又漫长。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在河水中央。
⑶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河畔芦苇茂盛一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啊,她就在河水对岸。
⑷溯洄从之,道阻且跻。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坎坷又艰难。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在水中沙滩。
⑸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河畔芦苇繁茂连绵,清晨露滴依旧流连。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啊,她就在河岸一边。
⑹溯洄从之,道阻且右。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弯曲又艰险。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在水中沙洲。
六、赏析诗歌
㈠品读诗歌,感受美感
1、品读,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⑴诗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