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级别及各级别的品质特点

合集下载

茶叶分级标准

茶叶分级标准

茶叶分级标准
中国关于茶叶等级标准是根据茶叶的品质特点和加工工艺进行划分的,目的是为了统一茶叶市场,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促进茶叶产业的发展。

茶叶等级标准通常包括外观、色泽、香气、滋味、叶底等方面的评估指标。

不同种类的茶叶可能有不同的等级标准,下面是一般情况下常见的茶叶等级标准解释:
特级(Te Ji):特级茶叶是品质最高的茶叶等级,通常外观完整,色泽鲜亮,香气浓郁,滋味醇厚,叶底均匀展开。

一级(Yi Ji):一级茶叶质量较好,外观整齐,色泽良好,香气浓郁,滋味鲜爽,叶底展开较均匀。

二级(Er Ji):二级茶叶质量一般,外观较整齐,色泽较好,香气较浓,滋味稍显平淡,叶底展开较均匀。

三级(San Ji):三级茶叶质量较差,外观不够整齐,色泽较浅,香气不够浓郁,滋味较淡,叶底展开较不均匀。

除了以上常见的茶叶等级标准,还有一些特殊茶叶品种有独特的等级划分,比如龙井茶通常会有特级、一级、二级等级,普洱茶通常会有生茶、熟茶、陈年熟茶等级等。

值得注意的是,茶叶等级标准并不是由政府强制性规定的,而是由茶叶生产企业或行业组织自行制定的,因此不同地区或不同企业可能会有不同的等级标准。

为了确保购买到高质量的茶叶,消费者在购买时可以参考茶叶的等级标准,同时也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喜好来选
择合适的茶叶品种。

日照绿茶

日照绿茶

“日照绿茶”质量标准(DB37/T541-2005)
一、定义
采用日照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和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生长的优质茶树的鲜叶,按照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茶加工工艺制作而成,具有“滋味浓、香气高、耐冲泡”品质特征的茶叶。

二、分类
按照外形主要分为扁形绿茶和卷曲形绿茶,按照鲜叶采摘季节主要分为春茶、夏茶、秋茶,等。

三、分级
按照感官品质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个等级(夏茶不设特级)。

四、鲜叶组成(见表1)
表1
五、加工工艺
卷曲形日照绿茶制作工艺流程为:摊青——杀青——揉
捻——二青——做形烘干——提香
扁形日照绿茶制作工艺流程为:摊青——杀青——理条——做形——辉干
六、感官指标(见表2、3)
卷曲形日照绿茶的感官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扁形日照绿茶的感官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
七、理化指标(见表4)表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绿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绿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4456-93绿茶Green tea1 主题内容与适应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绿茶的花色等级、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及贮运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炒青、烘青、晒青及其经整形、归类加工而成的精制绿茶产品。

2 引用标准GB 5009.57 茶叶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 7718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GB 8302 茶取样GB 8303 茶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干物质含量测定GB 8304 茶水分测定GB 8305 茶水浸出物测定GB 8306 茶总灰分测定GB 8307 茶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测定GB 8308 茶酸不溶性灰分测定GB 3809 茶水溶性灰分碱度测定GB 8310 茶粗纤维测定GB 8311 茶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GB 9172 花茶级型坯GB 9679 茶叶卫生标准GB 9833.5 紧压茶沱茶GB 11680 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GB/T 14487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SB/T 10037 红茶绿茶花茶运输包装SB/T 10157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3 定义绿茶用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 O. kunts)新梢的芽、叶、嫩茎,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制成的初制茶(或称毛茶)和经整形、归类等工艺制成的精制茶(或称成品茶),保持绿色特征,可供饮用的茶。

4 花色、档次4.1 初制茶根据干燥工艺,形态特征定品名,按产品质量分级。

4.1.1 炒青用炒滚方式为主干燥的茶,分长炒青或圆炒青。

4.1.1.1 长炒青呈长条形的炒青。

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

4.1.1.2 圆炒青呈圆形的炒青。

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

4.1.2 烘青用烘焙方式干燥,呈长条形的茶。

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

4.1.3 晒青用日晒方式干燥,呈长条形的茶。

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

4.2 精制茶根据初制茶原料老嫩、加工工艺,按形态和色香味的品质特征定花色。

绿茶的种类

绿茶的种类

绿茶感官审评——绿茶种类CONTENTSTHE FIRST PART炒青绿茶THE SECOND PART烘青绿茶THE THIRD PART蒸青绿茶THE FOURTH PART晒青绿茶分类根据杀青和干燥方式的不同,分为:•蒸青绿茶——鲜叶经过蒸汽杀青加工而成•炒青绿茶——用滚筒或锅炒干的绿茶•烘青绿茶——用烘焙方式干燥的绿茶•晒青绿茶——利用日光晒干的绿茶亦有半烘炒绿茶,如碧螺春滚筒杀青机(煤炭、电、热风等) 高温热风杀青(6CSF-80)蒸汽杀青 方式龙井锅方式晒干炒干烘干1. 炒青绿茶•在初加工过程中,干燥以炒为主(或全部炒干),形成的是香气浓郁高爽,滋味浓醇厚爽的风格。

长炒青•外形要求条索紧结有锋苗,色泽灰绿润;内质香气高鲜,汤色绿明,滋味浓厚爽口,富收敛性,叶底嫩匀、嫩绿明亮。

•长炒青精制后称眉茶,成品的花色有珍眉、贡熙、雨茶、秀眉、绿茶末等。

珍眉雨茶贡熙秀眉绿茶末茶别商品茶代号外形特征珍眉特珍特级41022细紧显锋苗,匀整,绿润起霜,洁净特珍一级9371细紧有锋苗,匀整,绿润起霜,净特珍二级9370紧结,尚匀整,绿润,尚净珍眉一级9369紧实,尚匀整,绿尚润,尚净珍眉二级9368尚紧实,尚匀,黄绿尚润,稍有嫩茎珍眉三级9367粗实,尚匀,绿黄,带细梗珍眉四级9366稍粗松,欠匀,黄,带梗朴雨茶一级8147细短紧结带蝌蚪形,匀称,绿润,稍有茎梗二级8167短纯稍松,尚匀,绿黄,筋条茎梗显露秀眉特级8117 嫩茎细条,匀称,黄绿,带细梗一级9400筋条带片,尚匀,绿黄,有细梗二级9376片带筋条,尚匀,黄,稍带轻片三级9380片形,尚匀,黄稍枯,有轻片贡熙特贡一级9277 圆结重实,匀整,绿润,净特贡二级9377圆结,尚匀整,绿尚润,稍有黄头一级9389圆实,匀称,黄绿,有黄头二级9417尚圆实,尚匀称,绿黄,黄头显露三级9500尚圆略扁,尚匀,黄稍枯,有朴片眉茶标准(mee tea) GB/T 14456.5-2016圆炒青 圆炒青•外形要求颗粒圆紧,匀称重实似珍珠,色泽绿润,汤色黄绿明亮,内质香气清纯,味醇而爽口,叶底芽叶完整、有盘花芽叶,明亮。

绿茶基本要求质量(品质)等级审评方法和判定依据

绿茶基本要求质量(品质)等级审评方法和判定依据

GB/T14456.1-2008绿茶第1部分:基本要求质量(品质)等级审评方法和判定依据宜宾川红集团国家高级评茶师-张志宜宾翠竹苑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徐全速绿茶生产企业在执行GB/T14456.1—2008绿茶①标准时,因该标准未制定如同GB/T14456。

2-2008绿茶②中详细的质量(品质)等级。

就认为GB/T14456。

1—2008绿茶①没有产品质量(品质)等级要求?没有质量(品质)等级审评方法和判定依据?其实是错误的。

一、GB/T14456。

1—2008绿茶①已经明确对绿茶质量(品质)等级审评方法,依据,有以下规定:(1)GB/T14456。

1-2008绿茶①4。

1。

1规定:各品名、花色、等级的产品应符合该产品标准。

(2)GB/T14456.1—2008绿茶①5。

2感官品质检验按照SB/T10157茶叶感官审评方法③的规定执行.(3)GB/T14456。

1—2008绿茶①6.2.1出厂检验项目:感官品质、水分、碎末茶和净含量.二、茶叶感官审评是达到鉴定茶叶品质的目的(SB/T10157—93—3定义③)(GB/T23776—2009-3术语和定义④)(1)茶叶审评方法在GB/T14456。

1—2008绿茶①标准中规定感官品质检验按照商业行业标准SB/T10157-93茶叶感官审评方法③执行,GB/T14456.1-2008绿茶①标准颁布执行后,国家又颁布最新的GB/T23776-2009茶叶感官审评方法④。

(2)茶叶感官审评茶叶质量(品质)的依据:按照SB/T10157—93茶叶感官审评方法③中9项,10项,11项规定以标准样⑤、或成交样⑥相应品级的色、香、味等品质要求为依据对茶叶质量(品质)进行感官审评,根据绿茶等级判定原则计算结果,再作出茶叶质量(品质)等级判定。

根据新法优于旧法原则,也可以按照GB/T23776-2009茶叶感官审评方法④6。

1。

1级别判定.对照一组标准样⑤,对茶叶质量(品质)进行感官审评,根据绿茶等级判定原则计算结果,再作出茶叶质量(品质)等级判定。

绿茶的等级划分

绿茶的等级划分

绿茶的等级划分绿茶是我国第一大茶类,因此对绿茶,国家进行了等级区分。

了解等级的区分,对我们买茶有很大帮助。

尤其是饮茶经验还不是很充足的爱好者,可以由等级区分帮助选购。

•具体等级等级从高到低:特级一等二等三等一直到十等。

其中,特等到三等属于高档茶,可以用于送礼和个人品尝;四等到七等属于中档茶,一般用于家庭平日饮用,比较好的茶馆、餐厅、酒店用于招待;八等往下就是属于普通餐馆、招待所、茶棚单取茶味,单纯用于解渴解暑的大壶茶。

但是九等到十等因为太次,一般不再生产,或者不再标明等级。

高档茶中,出于需要还会再加以细分,如“特级AAA”、“一等A级”、“三等AAA”,在大等级的前提下进行划分,“A”越多,质量越好,三个“A”是极限。

由于杭州市产高档茶,市内对绿茶多加了一个等级——精品,排于特级之前。

另外,如果是按照采摘时间来区分,明前与雨前茶是高档茶,之后采摘的就是普通茶(夏季的茶叶最差)。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情况下,茶叶不一定会标示等级,一般只有包装稍讲究的罐装、袋装、纸盒装会标有,这些茶的质量是可以保证的,但并不说明包装简陋粗糙的茶不能买到好茶。

所以,如果是喜欢尝试不同品牌或者不同种类茶的茶人,通常还要再进行判断。

尤其是在茶店购买散装茶的时候,需要亲自品尝,而这才是最靠得住的判断。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了解绿茶划分等级的依据。

•等级划分依据茶的品评,在判断的时候很大程度地讲究经验。

虽然国家对茶叶的等级划分做了十分详细的划分标准,但这恰恰说明了划分的“经验性”,所谓的“爽”、“醇”、“甘”、“涩”等等划分标准,其实还是个人感觉和经验。

所以,对于茶的选择,其实只要自己喜欢喝就是好茶。

有许多人喜欢绿茶的微涩味,因为回甘明显,茶味较浓,也比较解暑。

对于这样的喜好,他在选择茶的时候就会偏向中档茶,所以这并不说明等级越次茶越“不好”,而应该是等级越低,做工越粗放。

一般情况下的绿茶划分标准是这样的:绿茶是讲究“细致”的茶类,因此越细、越香、汤越清亮、越甘的就越是高档茶。

不同茶类的各个等级都有什么区别?看看你喝的是什么等级

不同茶类的各个等级都有什么区别?看看你喝的是什么等级

不同茶类的各个等级都有什么区别?看看你喝的是什么等级中国茶品种繁多,不同的茶按照原料、制作工艺的不同,又分为众多等级。

那么六大茶类中各个等级的茶都有什么区别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01.绿茶绿茶是讲究“细致”的茶类,因此越细、越香,汤色越清亮的茶等级越高。

我们以洞庭碧螺春为例:•特一级洞庭碧螺春等级如果是特一级的,那么满身都被白毫所覆盖,外形纤细、卷曲成螺形,具有鲜润的色泽,清幽的香气,鲜爽甘醇的滋味。

其汤色是嫩绿色的,而且比较明亮比较清澈,具有多芽嫩匀的叶底。

•特二级特二级的洞庭碧螺春也是碧螺春中的上品,同样卷曲成螺,色泽银绿,它与特一级的区别在于身上的茸毛密度。

茶香清雅,茶汤绿得透彻,味道比较鲜爽,具有绵长的回味,其叶底是多芽嫩匀的。

•一级一级洞庭碧螺春条索尚纤细,同样卷曲成螺,身上披白毫,匀称整条,滋味新鲜爽口,采用一芽一叶进行炒制作。

一级茶叶价格适中,性价比较高。

•二级和三级二级和三级的洞庭碧螺春多选用“两芽一叶”制成,茸毛相较于特级、一级偏少,色泽也会偏暗。

冲泡后的茶叶有果香味,回味也甘甜,但泡浓了略有苦涩感,老茶客会喜欢。

而且具有价格方面的优势,适合日常饮用。

02.红茶上等的红茶颜色乌黑润泽,条索细紧、均匀,有金毫,无红梗、杂质等。

香气高,汤色红艳明亮,有果糖香,叶底嫩叶匀整,色红艳。

中等的茶芽含量少,色泽乌黑稍有光泽,香气稍有甜香,滋味甜、稍淡,汤色红亮。

低等的茶芽含量少,以成熟摊开叶片为主,条形松而轻,色泽乌枯,缺少光泽,滋味平淡。

03.白茶白茶按照采摘标准以及加工工艺,总体可以分为四个等级,由高到低分别是: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

白毫银针是白茶中的极品,采摘十分细致,素有“十不采”的说法。

以单芽为原料,披满白毫,条素颀长,色白如银,外形似针,因此得名白毫银针。

白牡丹为一芽一、二叶制成,外形绿叶夹银白色白毫,芽形似花朵,内质毫香,味道鲜醇,茶汤清澈明亮。

贡眉,是白茶中产量最高的一个品种,其产量约占到了白茶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绿茶常用感官审评术语

绿茶常用感官审评术语
焦边
叶片边缘已炭化发黑,也称烧边
多见于杀青温度过高、叶片边缘被灼烧后的制品叶底
舒展
冲泡后的茶叶自然展开
制茶工艺正常的新茶,其叶底多呈舒展状;若制茶中温度过高,使果胶类物质凝固或存放过久的陈茶,叶底多数不舒展。
卷缩
开汤后叶底不展开
多见于陈茶或干燥过程中火攻太高导致卷缩;条索紧卷,泡茶用水不开,叶底也会呈卷缩状。
嫩香
柔和、新鲜、优雅的毫茶香
多用于原料幼嫩、采摘精制的高档绿茶
清香
多毫的烘青型嫩茶特有的香气
多用于高档绿茶
板栗香
又称嫩栗香,似板栗的甜香
多见于制作中火攻恰到好处的高档绿茶和及个别品种茶
季节香
在某一特定时期生产的茶叶具有的特殊香气。如秋茶香
地域香
具有特殊地方风味的茶叶香气
如龙井独有的清香
高锐
香气高锐而浓郁
火味
似炒熟的黄豆味
干燥工序中锅温或烘温太高,使茶叶中部分有机物转化而产生的。
辛涩
茶味浓涩不醇,仅具单一的薄涩刺激性
多见于夏秋季的下档绿茶
酸味
茶汤发酸
含较多氢离子的茶汤所带的味道
粗淡/薄
茶味粗老淡薄
多用于低档茶
粗涩
滋味粗青涩口
多用于夏秋季的低档茶
5、叶底评语
评语
描述
适用范围/通用性/形成原因
鲜亮
色泽新鲜明亮
水闷气
沉闷沤熟的令人不快的气味
常见于雨水叶或揉捻叶闷堆不及时干燥等原因造成。也用于滋味
焦气/味
茶叶异味。鲜叶在高温下快速失去水分变焦时产生的异味
常见于炒干温度过高的绿茶。也用于滋味
生青
如青草的生腥气味
因制茶过程中鲜叶内含物缺少必要的转化而产生。多见于夏秋季的粗老鲜叶用滚筒杀青机所致的绿茶。也用于滋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嫩绿明亮
三级
圆结
匀称
尚绿润
稍有黄头
纯正
醇和
黄绿尚明亮
有摊张黄绿尚明亮
四级
圆实
匀称
黄绿
有黄头
平正
平和
黄绿
有摊张黄绿尚明亮
五级
粗圆
尚匀
绿黄
有黄头扁块
稍低
稍粗淡
黄绿
单张较多绿黄
六级
粗扁
尚匀
绿黄稍枯
有朴片
有粗气
粗淡
黄稍暗
粗老绿黄稍暗
烘青绿茶的
净度
香气
滋味
汤色
叶底
一级
细紧鲜锋苗
匀整
绿润
稍有摊张
黄绿尚明亮
五级
粗实
欠匀整
绿黄
有梗朴片
稍有粗气
稍粗淡
黄绿
有摊张黄绿
六级
粗松
欠匀整
绿黄带枯
有黄梗朴片
有粗气
粗淡
绿黄稍暗
粗老黄绿稍暗
圆炒青茶的品质特点
级别
颗粒
整碎
色泽
净度
香气
滋味
汤色
叶底
一级
细圆重实
匀整
深绿光润

香气持久
浓厚
青绿明亮
芽叶较完整
嫩绿明亮
二级
圆紧
匀整
绿润
稍有嫩茎

浓醇
黄绿明亮
芽叶尚完整
较粗老黄稍嫩
稍有嫩茎
鲜嫩清高
鲜醇
清绿明亮
柔嫩匀整嫩绿明亮
二级
细紧有锋苗
匀整
尚绿润
有嫩茎
清香
浓醇
黄绿明亮
尚嫩匀黄绿明亮
三级
紧细
尚匀整
黄绿
有嫩茎
纯正
醇和
黄绿尚明亮
尚嫩黄绿尚亮
四级
粗实
尚匀整
黄绿
稍有朴片
平正
平和
黄绿
有单张黄绿
五级
稍粗松
欠匀整
绿黄
有梗朴片
稍粗
稍粗淡
黄绿
单张稍多黄绿稍暗
六级
粗松
欠匀整
黄稍枯
度梗朴片

粗淡
黄稍暗
绿茶级别及各级别的品质特点
长炒青绿茶的品质特点
级别
条索
整碎
色泽
净度
香气
滋味
汤色
叶底
一级
紧细显锋苗
匀整
绿润
稍有嫩茎
鲜嫩高爽
鲜爽
青绿明亮
柔嫩匀整嫩绿明亮
二级
紧结有锋苗
匀整
绿尚润
有嫩茎
清高
浓醇
绿明亮
嫩尚匀
嫩绿明亮
三级
紧实
尚匀整
绿
稍有梗片
清香
醇和
黄绿明亮
尚嫩
黄绿明亮
四级
尚紧实
尚匀整
黄绿
有梗片
纯正
平和
黄绿尚明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