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植物观察教案1
一年级科学观察一棵植物教案

一年级科学观察一棵植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如根、茎、叶、花、果实等。
2. 培养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和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实践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植物的生长变化,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的基本特征2. 观察植物的方法和技巧3. 植物的生长变化4. 环境保护与植物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观察植物的方法和技巧,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长变化。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实践能力,以及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讨论、实践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利用图片、实物、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植物的特征和生长变化。
3.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美,激发他们对植物的好奇心和观察欲望。
2. 教学基本特征:讲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如根、茎、叶、花、果实等,让学生了解植物的构成。
3. 观察方法与技巧:教授学生观察植物的方法和技巧,如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对比观察等。
4. 户外观察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活动,选取一棵植物进行详细观察,记录其特征和生长状况。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讨论植物的生长变化,引导学生认识环境保护与植物的关系。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观察植物的重要性和方法,提醒学生关注身边的植物,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六、教学评估1. 观察记录:检查学生在户外观察实践活动中填写的观察记录,评估他们的观察细致程度和理解能力。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合作能力和对植物生长变化的理解。
3.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验学生对植物基本特征和生长变化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植物学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植物科学的了解。
《校园里的植物》教案

《校园里的植物》教案【教材分析】本课的主要任务是观察周围的植物,学生综合运用这单元所学的观察方法和知识点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植物。
通过前五课的学习,学生学会运用我们的感觉器官(看、闻、摸、听等方式)来观察一颗植物,知道了植物由根、茎、叶组成。
学生在种植植物的过程中也认识到植物是“活”的,植物生长需要水和阳光。
这一课不仅帮助学生回顾这一单元所学的内容,学生在观察校园里的植物过程中还能认识到我们周围存在不同的植物,不同的植物也具有不同的特征。
本课教材主要设计了1个活动,到校园里去观察和认识植物,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里去观察植物。
研讨部分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发现和观察中遇到的新问题。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在校园里观察发现我们周围的世界存在不同的植物,它们都有各自的特征和名称。
2.能够说出几种校园里常见的植物。
3.再一次认识到植物是有生命的。
科学探究目标:1.学会运用各种感觉器官认识和观察植物。
2.能够用画图来描述和记录观察到的植物。
科学态度目标:1.在探究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积极参与交流与分享。
2.对观察各种各样的植物产生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认识到植物是有生命的,我们需要爱惜和保护周围的植物。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校园里常见的几种植物。
难点:用画图来描述和记录观察到的植物。
【材料准备】记录单、放大镜等【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1.聚焦展示校园图片(包含一棵具有特色的校园植物)。
教师提问:你们在校园里见过这种植物吗?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追问:这棵树是什么样子呢?你知道它的名字吗?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帮助学生回顾这单元所学内容,梳理可以观察植物的哪些部分。
谈话:校园里还有哪些植物呢?准备好去校园里观察植物吧!板书展示课题2.探索问题一:观察植物前,我们需要准备哪些实验材料呢?学生思考并回答(预设:铅笔、记录单、放大镜等)问题二: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观察一棵植物?学生思考并回答(预设:眼睛看、鼻子闻、用手摸等)问题三:观察植物时需要注意什么?学生思考并回答(预设:注意安全、不采摘植物等)教师帮助学生提炼重点内容并板书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交流和讨论观察前需要做哪些准备、注意事项等,帮助学生梳理、明确、强化去校园里观察植物要带什么、要做什么、要准备什么。
校园里的植物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校园里的植物课时:1课时年级:四年级学科:自然科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校园中常见的植物种类及特征。
2. 培养学生热爱校园、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校园中常见植物的识别。
2. 培养学生关注生态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1. 植物特征的观察和描述。
2. 环保意识的培养。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来到校园中,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植物,提问:“你们看到了哪些植物?它们有什么特点?”2. 课堂讲解:教师简要介绍校园中常见植物的种类、特征及生长环境,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植物。
3. 观察实践:学生分组观察校园中的植物,记录下不同植物的特征,如叶子的形状、颜色、花朵的形状等。
4. 小组讨论:学生回到教室,分组分享观察到的植物特征,讨论哪种植物最让他们感兴趣。
5. 表达与创作:学生以绘画或写作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校园植物的喜爱,可以创作一幅植物画或写一篇植物观察日记。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提问:“你们认为校园中的植物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它们?”7.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习性,并记录下来。
三、教学评价1. 学生对校园中常见植物的识别及特征掌握情况。
2. 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
3. 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四、教学资源1. 校园植物分布图。
2. 植物观察记录表。
3. 绘画或写作材料。
五、教学建议1. 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3. 结合校园实际情况,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植物保护活动,如植树、绿化等,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校园植物调查,了解校园内不同区域植物的种类及分布情况。
2. 邀请植物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的生长、繁殖和保护知识。
点亮自然之灯——校园植物观察教案

“点亮自然之灯——校园植物观察教案”的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植物是我们身边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都离不开植物。
在大自然中,植物是环境的物质组成,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在人类社会中,植物除了提供生活资料外,还有生态美化的作用。
对于植物的观察、了解和保护,一直是学生们必须掌握的常识之一。
并且,学生对植物的了解程度,不仅可以满足课程要求和教育目标,更有益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生活情趣提升。
本课程是一门关于校园植物观察的教学活动。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将了解更多校园内常见的植物,帮助学生加深对植物的认知,节约时间和资金成本,同时也能让学生了解到人类与植物之间的重要关系,培养他们的生态责任心和生态意识。
二、教案目标1、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规律和适应环境的能力2、了解植物的形态结构、生长习性和繁殖方式等基本知识3、通过植物观察,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4、参与植物观察,了解校园生态,提高生态保护意识三、教学活动及教学步骤1、了解植物的基本知识老师需要向学生讲授植物的生长规律,植物的形态结构、生长习性和繁殖方式等基本知识。
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植物的结构与功能、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植物的多样性。
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图片、幻灯片等多媒体工具进行展示。
2、规划植物观察场地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规划学校的植物观察场地,确定学生观察的具体植物对象。
如果是针对校内某一区域的植物进行观察,需要先到该区域勘察,找到合适的观察点,比如:花圃、树林、河边等地点。
勘察后,教师和学生找到最佳的观察点,并平整地面,设置标志牌和观察桌等设备。
3、植物观察实验操作在观察植物时,教师需要先带领学生了解观察物种的名称、分类和生活习性等内容。
分组进行植物观察,不仅会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还能够让学生体验到合作和协调的乐趣。
在观察中,要求学生用肉眼观察叶片、花朵、果实、根茎等植物组织的形态和特征,并听老师讲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和性质,准确理解植物的生长和发展特性。
2024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1.2《观察植物》教案

颜色
大小植物
形状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导语:星期天,维尼熊去植物园游玩,植物园里的植物真多啊!(板书:植物)
小朋友,我们跟维尼熊一起去看看,他看到了哪些植物?
2.在游玩中,维尼发现了一种不认识的植物,怎么办呢?小熊维尼决定好好观察这棵植物,回去问问见多识广的跳跳虎。
二、观察一棵植物
1.整体观察植物。
拿出教师准备的一盆大的绿萝,学生观察说说看到的情况。在学生的观察中教师可以提示:从植物的颜色、大小、形状、摸软硬、闻气味等方面进行观察。
核心教学
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1)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一棵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2)在教师引导下,尝试用科学词汇描述观察到的信息。
(3)能画一棵植物的简图。
2.学习分析内容:通过对第1课的学习,学生初步认识到植物是有生命的,并能简单说出植物会生长、死亡,需要水和阳光等。本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观察一棵植物,深化对植物外形特征的认识,重点指向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并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植物是生物”的概念。
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观察方法的细致指导,使学生能充分运用眼、手、鼻等多种感官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对于植物的外部特征,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文字或图画的形式来描述和记录。学生喜欢画画,但是用图画的方式描述和记录事物,即科学绘画还是第一次,因此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告诉学生科学绘画与艺术绘画不同。科学绘画是记录观察结果和与人分享信息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要求我们首先仔细地观察事物,然后尽可能准确地把看到的画下来。它比平时的画画要更多地关注细节。在这方面,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具体的支持, 但不能要求太高。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对常见植物的外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能认真观察、认真记录。体会植物是有生命的,要爱护植物。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1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1一. 教材分析《校园里的植物》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们了解到校园里的植物的种类、特点以及生长环境。
通过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善于观察,但对植物的知识了解有限。
他们在课堂上需要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以及亲身体验来加深对植物的认识。
此外,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也需要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校园里常见的植物种类及其特点。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植物的意识。
3.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合作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认识校园里常见的植物及其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合作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校园里的植物环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直观演示法:展示校园里的植物,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植物的形态特点。
3.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4.实践活动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校园里的植物图片、实物等教具。
2.准备观察植物的生长环境的工具。
3.准备学生分组活动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校园里的植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校园里的植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在校园里见过哪些植物?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展示校园里的植物实物,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植物的形态特点。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环境,分析植物的生长需求。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校园里观察、分析植物的生长环境,记录下不同植物的特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邀请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植物特点和生长环境,让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校园里的植物?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保护意识。
1-3《观察校园里的植物》教案

人教鄂教版一年级下1.3《观察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点拨:①画一画例如,画一画树的样子。
先画树干(树皮花纹),枝条(方向),再画叶(形状),最后涂上与植物相同的颜色。
②拓一拓例如,拓一拓树皮。
在树上找一块树皮没有被破坏(包括虫蛀、人为损坏)的地方,把A4纸紧贴在上面,用油画棒在白纸上蹭蹭蹭,树皮的纹路就显现出来咯!2、观察记录要求(1)每名同学选1-3个植物进行观察和记录。
(2)十五分钟时间。
(3)观察记录时,小组同学互相帮助。
(4)拓印树皮时,不要选择带刺的树木。
(5)保持记录单干净工整,写出植物的名字,在记录单中间区域画画。
3、观察校园的植物活动记录表记录员:记录时间:三、介绍观察的植物把植物记录单粘贴在黑板上,向同学介绍:这是我观察到的______(植物名称),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从茎、叶、花等方面介绍)。
请选出最佳观察记录。
四、认识更多周围植物仔细观察生活中的植物,你能发现植物更多的特点!紫玉兰:花朵艳丽怡人,芳香淡雅,树形婀娜,枝繁花茂,是优良的庭园、街道绿化植物。
蒲公英:又叫婆婆丁,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
紫花地丁:无地上茎,叶片下部呈卵形,花淡紫色。
酢浆草:叶呈掌状,花黄色,抗旱能力较强,不耐寒。
垂柳:小枝细长下垂,淡黄褐色,叶呈披针形,是园林绿化中常用的行道树,观赏价值较高。
油松:常绿乔木,针形叶,树皮灰褐色,裂成不规则鳞块。
软枝黄蝉:常绿观赏植物。
因花蕾的形状及颜画记录看教师演示按要求实地观察按要求填写观察记录按照格式介绍观察的植物阅读资料,识别植物的名称学会用画、拓的方法记录植物观察。
在教师指导下,能用图画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
通过介绍了解植物的名称,花和叶的特征,树干的特征以及其他信息。
认识更多的植物,了解更多植物特征。
校园里的植物教案

校园里的植物教案古人云:“三冬之时,宜采薇补补虚。
”薇能益气补虚,自古医药学家就高度赞誉它。
自古以来,中草药就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和保健方法中。
在现代社会,他们仍然是非常受欢迎的。
校园里也有许多值得了解的植物。
以下是一个关于校园植物的简短教案。
一、植物简介植物是指所有可供观赏、使用或吃的植物,蕨类和苔藓也在这个范围内。
植物有不同的形状、颜色和用途。
它们可以是树木、灌木、草本植物或水生植物,在不同的地方和环境中生长。
除了食物、药物和工具制造,他们也是景观美化和环境保护的主要来源。
二、校园植物介绍1. 樱花校园内的樱花是春季的代表花。
它们以美丽的花朵和浪漫的气息,让每个人都陶醉其中。
樱花不仅美丽动人,而且对人体健康有益。
它们所产生的芳香物质能够促使人体产生舒适感,并改善睡眠质量。
2. 梅花梅花是冬季的代表花,开放时间比较短,一般在春季的初期就已经完全开放了。
梅花的花瓣很薄,能够承受严寒的冬季气候。
它们生长于校园内时刻提醒我们:即使在寒冷的季节里,生命依然存在,期待在春季获得新的生机。
3. 枫树枫叶是加拿大的标志之一,而校园内有很多枫树。
枫树的树干和枝干上独特的纹理和花样,尤其是在秋季落叶时,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盛宴。
枫树中所含的化学物质能有效地治疗一些和肝功能有关的疾病,枫糖浆、枫树叶茶等也是常见的健康食品。
4. 向日葵向日葵属于秋季花卉,因为它们的特点之一是向太阳转向。
这些大花如同太阳一般的存在,是校园里令人难以忘怀的景象。
向日葵同时富含营养物质,具有对人体的种种有益效果。
三、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植物的基本生物学知识。
2. 使学生了解植物在保持环境平衡中的角色。
3. 帮助学生鉴别不同种植物,并知道它们的区别和特征。
4. 向学生传达关于植物生长、繁殖以及各种用途的基本知识。
四、教学内容1. 植物的组成,生物、地理、生长适应性等方面的观察和研究。
2. 透过对校园内特定植物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各种植物的特征和用途,枫叶的特点、梅花的生长方式、食用植物的种类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校园植物调查教学设计(一)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一节以调查活动为主的活动课。
课前教师应对要进行调查的区域内的植物进行周密的考察,对调查区域内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生活环境和用途等有清楚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教学时,可以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引导学生完成实地调查活动;第二课时完成资料的分析和整理。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调查植物的一般方法,学会做调查记录。
2.描述身边常见植物的外部形态结构以及它们的生活环境。
能力目标
尝试植物调查的一般方法。
情感目标
关注身边的植物,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好习惯。
三、重点难点
重点:植物调查的一般方法。
难点:植物的调查方法、记录方法和资料整理方法。
四、教学媒体
植物调查所需的工具(放大镜、照相机、记录表等)
五、课时建议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教师课前对要调查的区域进行周密的调查,对所要调查的区域中的植物做到心中有数。
另外,要充分做好组织纪律、交通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并对所带物品(包括笔、调查记录表、放大镜等),对所穿的衣物提出要求。
有条件的学校最好准备几架照相机,以便真实地记录第一手资料。
课前注意教育学生爱护校园里或调查区域中的植物,不乱采乱摘,更不要乱吃野果等。
教学过程:教师可将学生分组对学校或附近的预定调查地点进行调查,可以安排每个小组负责一片区域的调查。
小组长要充分赴起责任,对整个小组的成员的行动做到管理,并组织小组中的成员对校园植物进行调查,填写调查记录表。
小组长还要负责组织学生在调查完成之后将学生领到预定地点集合。
小组在调查过程中遇到的植物如果不认识,可以用相机拍下,或取适当的标本,但不可乱采。
学生集合之后,教师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调查所得的资料汇总在一起并妥善保管,以备下一节课应用。
第二课时
这节课主要对第一课时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完成对课本后半部分
的教学。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调查记录表”的记录进行统计整理,对校园植物进行分类。
分类完成后,可以将学生获得的照片贴在对应植物旁边,做成图文并茂的统计表。
在总结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完成课本的“大家谈”。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调查过程中积累了哪些成功经验,有哪些失败的教训等亲身体验。
除了交流对植物的调查情况外,还应对如何合作、如何探究等过程进行交流,特别是活动中有什么新发现。
校园植物的作用主要是根据每一位学生的生活体验来谈,有多少就谈多少,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完善。
校树、校花的评选是为了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一定要注意充分发扬民主。
(参考答案:1.略;2.所有的植物都能产生氧气、吸收二氧化碳,1ha(公顷)阔叶林每天能吸收二氧化碳1000kg,放出氧气730kg;多数植物可以起到遮荫降低局部温度、增加空气湿度、阻滞尘埃、消除噪音、驱散污染等净化空气的作用;不少植物如雪松、黄杨、月季、菊花、垂柳等花木植物有美化校园、供人观赏的作用;有部分植物如桧、法国梧桐、柠檬等能分泌有强大杀菌力的挥发性物质,有驱菌和杀菌的作用等。
)
在进行“知识链”教学时,教师首先给出校园植物的概念,然后对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教师可以确定不同的分类标准,让学生对调查的植物进行分类。
分类的标准可以有很多,例如:可以根据植物体的性质分类,可以根据植物体生活的环境分,当然还可以按照其他的方法分。
然后教师引入我国植物丰富多彩的种类上,并对我国的植物资源状况进行简单的概括。
“实际用”主要从校园植物的作用方面进行联系,不同的校园植物有不同作用,特别要注意校园植物对学习、生活等方面有什么积极的意义。
如何利用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校园植物来绿化、美化、净化校园环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七、板书设计
第二章第二节校园植物调查
一、调查记录表的填写
二、调查注意事项
1.注意交通安全,组织纪律;
2.不乱采乱摘,不乱吃野果,小心带刺的植物;尽量穿长袖服装;
3.做好调查记录。
三、资料整理
草本植物共种
木本植物共种
乔木共种
灌木共种
四、校园植物
校园植物是指用于美化、绿化、净化校园环境的植物。
第二节校园植物调查教学设计(二)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让学生走出课堂,在校园里小范围内进行植物的调查活动。
通过这样一个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安排、自己制定计划、分工合作,使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等能力得到发展。
同时,丰富多彩的校园植物以及校园植物对环境的不同作用,使学生对植物的多样性、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有了深刻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调查植物的一般方法,学会做调查记录。
2.描述身边常见植物的外部形态结构以及它们的生活环境。
能力目标
1.尝试植物调查的一般方法。
2.尝试制定校园绿化方案。
情感目标
关注身边的植物,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植物调查的一般方法和做好调查记录。
课时建议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多种多样的校园植物以及美丽的校园的图片。
教师:在我们的校园里,生长着多种花草树木。
同学们漫步于美丽的校园中,看到花坛里盛开着的各种鲜花,甬道两旁修剪整齐的绿篱和各种树木,一定会感到心旷神怡。
在这美丽的校园中,到底生长着多少种植物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调查一下。
一、调查前准备
1.分组
全班同学以4~5人为一组,每组推荐一名小组长,负责调查过程中的组织工作。
2.制定计划
大家集思广益,制定出调查计划(包括调查的具体范围、路线、及方法等)。
二、调查过程
1.编号
每发现一种植物,要先编号。
2.观察
仔细观察植物的茎、叶、花、果实等的主要特征,并按照下面表格的要求进行记录。
(表格见课本24页植物的调查记录表)注意
在进行校园植物的调查时,不仅要注意观察各种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还要注意这些植物的生活环境。
三、统计整理
小辞典
草本植物:茎内木质部不发达,木质化细胞较少的植物是草本植物,如小麦、玉米、狗尾草等。
木本植物:茎内木质部发达,木质化细胞较多的植物是木本植物。
在木本植物中,主干明显而直立,植物高大且分枝较多的是乔木,如雪松、杨、柳等;无明显主干,植物较矮小,近地面处枝条丛生的是灌木,如紫荆、迎春、紫穗槐等。
教师:参照小辞典,将调查到的植物进行统计整理。
草本植物:____________共__________种。
木本植物:____________共__________种。
乔木:____________共__________种。
灌木:____________共__________种。
教师:请各小组选出一名代表汇报调查情况。
学生:汇报调查情况。
教师:各组都做得很好!现在,请同学们好好地思考一下各种植物在校园绿化中所起的作用。
学生:吸尘、杀菌、消声、调解空气湿度等作用。
教师:校园植物是指用于美化、绿化、净化校园环境的植物,它们有吸尘、杀菌、消声、调解空气湿度等作用。
校园中的植物有草本植物,有木本植物;有乔木,有灌木;有的生活在水中,有的生活在陆地;有的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有的生活
在干旱的环境中。
在进行校园植物的调查时,不仅要注意观察各种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还要注意这些植物的生活环境。
教师:展示图2-6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
教师: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为不同植物的生活提供了十分有利的自然条件,因此,我国的植物种类繁多,植物资源丰富。
据统计,已知的高等植物就有3万余种,占世界种数的1/10。
教师:展示多种多样的校园植物图片。
教师:丰富多彩、形态各异的植物,给校园带来了绿色、宁静和清新的空气,给我们营造了一个清洁、幽静、优美、温馨的学习环境,这是由于绿色植物具有吸尘、杀菌、消声、调解空气湿度等作用的结果。
因此,要大力提倡植树种草绿化校园。
在校园里栽种植物时,要选用一些形态优美、颜色鲜艳、易管理、好成活、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种类,并合理搭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努力使校园植物在绿化、净化、美化环境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