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激素调节(一)一轮复习学案带答案

合集下载

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7讲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新人教版

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7讲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新人教版

第 27 讲植物的激素调理考点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2.植物激素的观点3.生长素的产生、散布和运输( 必修 3 P48“知识链接”改编) 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都称作“激素”,二者的差别主要表此刻哪几个方面?答案:项目植物激素动物激素合成部位无特意的分泌器官内分泌腺或内分泌器官作用部位没有特定的器官特定的器官、组织运输门路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随血液循环(体液)运输化学实质有机小分子蛋白质类、固醇类、氨基酸衍生物等【真题例证·体验】(2019 ·高考江苏卷) 以下图为燕麦胚芽鞘经过单侧光照耀后,甲、乙双侧的生长状况,对照组未经单侧光办理。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甲为背光侧,IAA 含量低于乙侧和比较组B.比较组的燕麦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曲折C.若光照前往除尖端,甲、乙双侧的生长状况基本一致D. IAA 先极性运输到尖端下部再横向运输分析:选C。

甲为背光侧,IAA 含量高于乙侧和比较组, A 错误;由题图可知,比较组的胚芽鞘能够生长,B错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既不可以感觉光刺激也不生成生长素,所以横向运输,再极性运输到尖端下部, D 错误。

【考法纵览·诊疗】(1)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需ATP水解供给能量[2019 ·天津卷, T2B 改编 ]( √)(2)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成生长素[2015 ·全国卷Ⅰ,T2A]( √)(3)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能够进行非极性运输[2015 ·全国卷Ⅰ,T2B]( √)(4)顶芽合成的生长素经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2014 ·海南卷, T8C]( ×)【长句应答·特训】(2019 ·高考全国卷Ⅱ ) 某研究小组切取某栽种物胚芽鞘的顶端,分红甲、乙两组,按下图所示的方法用琼脂块采集生长素,再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置于去顶胚芽鞘切段的一侧,一段时间后,丈量胚芽鞘切段的曲折程度( α角 ) ,测得数据以下表。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三必修3生物教案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三必修3生物教案

植物的激素调节考点一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及运输1.植物的向光性:(1)原因分析:2.明辨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1)极性运输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是一种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运输过程,需要消耗ATP,与细胞呼吸强度有关。

(2)横向运输发生在根尖、茎尖等生长素产生部位。

这些部位在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如单侧光、重力和离心力等)时会发生横向运输。

(3)失重状态下水平放置的植物的根、芽中生长素分布是均匀的,植物会水平生长。

3.不同情况下胚芽鞘的生长方向:实验胚芽鞘的生长方向暗盒开孔类云母片插入类切割移植类①直立生长;②向左弯曲生长;③④:a=b+c,b>c(a、b、c为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⑤向右弯曲生长锡箔纸遮盖类匀速旋转类幼苗横置类生长素浓度:a<b,c<d幼苗移到太空后,其向光性仍保留,但失去了根的向重力性和茎的负向重失重类力性【高考警示】有关生长素的几个重要知识点(1)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的尖端。

(2)生长素发挥作用的部位——尖端下面一段。

(3)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

(4)单侧光的作用——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5)弯曲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生长不均匀。

(6)生长素的作用——促进生长,促进细胞伸长。

(7)生长素的产生是否需要光——不需要。

(8)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胚芽鞘尖端。

【典例】(2019·江苏高考)如图为燕麦胚芽鞘经过单侧光照射后,甲、乙两侧的生长情况,对照组未经单侧光处理。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背光侧,IAA含量低于乙侧和对照组B.对照组的燕麦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C.若光照前去除尖端,甲、乙两侧的生长状况基本一致D.IAA先极性运输到尖端下部再横向运输【解析】选C。

单侧光可以引起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分布不均匀,背光侧含量多,引起弯曲生长。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生长快,为背光侧,IAA含量高于向光侧与对照组,A项错误;对照组燕麦胚芽鞘有尖端,可以产生生长素,正常生长,但没有单侧光照射,所以燕麦胚芽鞘直立生长,B项错误;产生生长素和感光部位都在尖端,所以去除尖端,胚芽鞘不生长,C项正确;生长素先在尖端进行横向运输,再向下进行极性运输,D项错误。

【人教版】一轮教案:第30讲-植物的激素调节(含答案)

【人教版】一轮教案:第30讲-植物的激素调节(含答案)

第30讲植物的激素调节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科学家及实验过程结论及分析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对下部的伸长区产生影响,出现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的现象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某种刺激的确是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由尖端向下运输,造成胚芽鞘尖端以下的部位弯曲生长其他科学家,从人尿中分离出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生长素的化学成分是吲哚乙酸提示:有生长素能运到尖端以下就长,在下部能不均匀分布则弯。

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分布和作用1.产生⎩⎪⎨⎪⎧主要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原料:色氨酸2.运输⎩⎪⎨⎪⎧极性运输⎩⎪⎨⎪⎧ 产生部位:胚芽鞘、芽、幼叶、幼根运输方向: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 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运输方式:主动运输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通过韧皮部进行3.分布:各器官中均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地分布于生长旺盛的部分。

4.生理作用 (1)特点——两重性 ①原因⎩⎪⎨⎪⎧生长素浓度不同细胞成熟情况不同器官种类不同②表现⎩⎨⎧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敏感性⎩⎪⎨⎪⎧幼嫩细胞>老细胞根>芽>茎(2)实例——顶端优势①现象: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到抑制。

②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高,发育受到抑制。

③解除:去掉顶芽。

④应用:果树整形修剪、茶树摘心、棉花打顶等以增加分枝,提高产量。

(3)生长素类似物及其应用①概念⎩⎪⎨⎪⎧来源: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作用:与生长素生理效应相似②应用⎩⎪⎨⎪⎧防止果实和叶片脱落获得无子果实促进结实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思考茎的背地生长和根的向地生长是否都能体现植物生长素的两重性?提示:根的向地性能,茎的背地性不能。

三、其他植物激素名称合成部位生理功能赤霉素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①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②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细胞分裂素根尖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根冠和萎蔫的叶片①抑制细胞分裂②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植物体各个部位促进果实成熟提示:赤霉素。

【生物】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1)

【生物】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1)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最新考纲】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Ⅱ)。

2.其他植物激素(Ⅱ)。

3.植物激素的应用(Ⅱ)。

4.实验: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考点一生长素的发现及生长素的产生、分布与运输见学生用书P15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科学家实验实验结论达尔文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照射产生某种“影响”并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鲍森·詹森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拜尔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温特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一种化学物质,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整合提升(1)胚芽鞘实验中的4个结论①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尖端,产生不需要光。

②生长素的作用部位:胚芽鞘尖端下部伸长区。

③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

④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胚芽鞘尖端。

(2)胚芽鞘产生向光性的原理2.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1)产生部位: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2)运输⎩⎪⎨⎪⎧ 极性运输⎩⎨⎧ 部位: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方向: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3)分布部位: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诊断辨析 (1)达尔文通过实验推测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照下能产生某种影响传递到尖端下方,温特通过实验证明了这种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

( √ )(2)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成生长素。

( √ )(3)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

( × )(4)幼芽、幼叶和种子都能产生较多的生长素。

( × )(5)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发生效应的部位也在尖端。

( × )热图解读生长素相关实验的图解分析类别 图解条件 相关结果插入类①________②________ ③________④________续表类别图解条件相关结果移植类①直立生长②________③④中IAA的含量a=b+c,b>c 旋转类①________②向____生长③向________生长④茎向________生长,根________生长横置类①②中IAA含量及作用①:a=b c=d,都促进生长②:a<b c<d,________促进生长,________抑制生长向左侧生长直立生长光小孔心离心a、c、d b考向一植物生长方向的判断1.(2016·全国卷Ⅲ)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IAA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IAA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下端的琼脂块均不含IAA。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实验探究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实验探究

微专题七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实验探究1.不同处理条件下胚芽鞘生长弯曲状况分析类别图解相关结果遮盖法①直立生长;②向光生长暗箱法①直立生长;②向光(小孔)生长插入法①向右弯曲生长;②直立生长;③向光弯曲生长;④向光弯曲生长移植法①直立生长;②向左侧生长;③④中IAA的含量:a=b+c,b>c旋转法①直立生长;②向光生长;③向小孔生长;④茎向心生长,根离心生长横置法①a=b、c=d,水平生长;②a<b,c<d,a、c、d促进生长,b抑制生长2.与生长素有关的实验设计分析(1)验证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在尖端①实验组:取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置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侧(如图甲)。

②对照组:取未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空白琼脂块,置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侧(如图乙)。

(2)验证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①实验操作(如图)②实验现象:装置a中胚芽鞘直立生长;装置b和c中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3)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只能是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①实验操作(如图)②实验现象:A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B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不弯曲。

(4)探究重力和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程度①实验操作:如图所示(注:A盒下侧有开口,可以进光)。

②结果预测及结论:a.若A、B中幼苗都向上弯曲生长,只是B向上弯曲程度大,则说明重力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大于单侧光。

b.若A中幼苗向下弯曲生长,B中幼苗向上弯曲生长,则说明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大于重力。

c.若B中幼苗向上弯曲生长,A中幼苗水平生长,则说明单侧光与重力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相同。

3.植物激素类实验设计的五步解决策略跟踪训练1.(2023·云南师大附中高三模拟)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部分实验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甲能说明胚芽鞘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B.实验乙若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可得到完全相同的实验结果C.实验丙在黑暗条件下进行,目的是为了排除光照对实验结果的干扰D.实验丁证明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化学物质引起的答案 B解析实验乙中无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尖端与下部用琼脂片隔断的胚芽鞘弯曲生长,说明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若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尖端与下部用琼脂片隔断的胚芽鞘则不会弯曲生长,所以实验结果不相同,B错误。

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植物的激素调节作业含答案

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植物的激素调节作业含答案

专题18 植物的激素调节五年高考考点1 植物生长素1.(2023山东,10,2分)拟南芥的向光性是由生长素分布不均引起的,以其幼苗为实验材料进行向光性实验,处理方式及处理后4组幼苗的生长、向光弯曲情况如图表所示。

由该实验结果不能得出的是( )分组处理生长情况弯曲情况甲不切断正常弯曲乙在①处切断慢弯曲丙在②处切断不生长不弯曲丁在③处切断不生长不弯曲A.结构Ⅰ中有产生生长素的部位B.①②之间有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C.甲组的①②之间有生长素分布不均的部位D.②③之间无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答案 D2.(2021全国甲,3,6分)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等多种生理功能。

下列与生长素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生长的“顶端优势”现象可以通过去除顶芽而解除B.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可以运到侧芽附近从而抑制侧芽生长C.生长素可以调节植物体内某些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植物生长D.在促进根、茎两种器官生长时,茎是对生长素更敏感的器官答案 D3.(2020全国Ⅲ,2,6分)取燕麦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三组,第1组置于一定浓度的蔗糖(Suc)溶液中(蔗糖能进入胚芽鞘细胞),第2组置于适宜浓度的生长素(IAA)溶液中,第3组置于IAA+Suc溶液中,一定时间内测定胚芽鞘长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用KCl代替蔗糖进行上述实验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KCl可进入胚芽鞘细胞中调节细胞的渗透压B.胚芽鞘伸长生长过程中,伴随细胞对水分的吸收C.本实验中Suc是作为能源物质来提高IAA作用效果的D.IAA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效果可因加入Suc或KCl而提高答案 C4.(2023浙江1月选考,18,2分)研究人员取带叶的某植物茎段,切去叶片,保留叶柄,然后将茎段培养在含一定浓度乙烯的空气中,分别在不同时间用一定浓度IAA处理切口。

在不同时间测定叶柄脱落所需的折断强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本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切去叶片可排除叶片内源性IAA对实验结果的干扰B.越迟使用IAA处理,抑制叶柄脱落的效应越明显C.IAA与乙烯对叶柄脱落的作用是相互协同的D.不同时间的IAA处理效果体现IAA作用的两重性答案 A5.(2021福建,14,4分)烟草是以叶片为产品的经济作物。

3.1.2.3 植物的激素调节(一轮复习)

3.1.2.3 植物的激素调节(一轮复习)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3.拜尔的实验
(1)实验过程及现象:
(2)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 影响 在下部分布不均匀 造成的。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4.温特的实验
(1)过程及现象:
(2)结论:造成胚芽鞘弯曲的是一种
化学物质

并命名为生长素。
植物向光性的解释
外因:单侧光
单侧光影响生长素的分布, 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
(3)装置旋转法
3.重力影响胚芽鞘或幼苗生长弯曲的实验方法
(1)幼苗横置法
生长素浓度a<b,c<d。
(2)失重法 幼苗移到太空后,其向光性仍保留,但失去了根的 向重力性和茎的负向重力性。
4.生长素极性运输的实验设计验证
结论: 生长素(IAA)在胚芽鞘内能从形态学上端(顶端) 向下端(基端)运输,而不能倒转过来运输。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关于生长素的经典探究实验
年代 实验人 实验示意图 实验结论
19世纪末 达尔文 1910年 1914年 詹森 拜尔
课本P46
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尖端产 生某种刺激
课本P47 某种刺激可以通过琼脂传下来 课本P47 课本P47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 的某种刺激在下部分布不均匀 造成的 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是一 种化学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分布:
二、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促 进 生 长 抑 制 生 长 10-10 10-8 10-6 10-4 10-2 c/mol·-1 L


0
1、相同器官时,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2、不同器官敏感度不同: 根(10-10)>芽(10-8) >茎 (10-4)

高中生物 高三一轮复习植物激素调节(知识点总结,含练习和答案)

高中生物 高三一轮复习植物激素调节(知识点总结,含练习和答案)

植物激素调节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2、掌握生长素的作用机理和作用特点等。

教学重点生长素的作用机理和作用特点等。

知识归纳一、植物生长素的发现1、植物激素概念:由植物体特殊部位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生理活性的微量有机物。

如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乙烯、脱落酸。

2、生长素(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生长素的合成不需要光(2)产生:在植物体内,生长素主要在叶原基、嫩叶和发育着的种子中产生。

(3)分布:生长素在高等植物体内大多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尖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受精后的子房和幼嫩的种子等),而趋向衰老的器官中含量极少。

3、与生长素有关的结论:(1)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2)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3)生长素的作用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以下部位4、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单侧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使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多于向光一侧,从而使背光一侧的细胞伸长快于向光一侧,结果表现为茎弯向光源生长。

5、植物向性运动的分析判断常用方法有:云母片插入类、暗盒开孔类、切割移植类、琼脂块替换类、锡箔纸遮盖类、匀速(高速)旋转类、幼苗横置类、失重类等,分析如下: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生长素的作用特点——两重性生长素对植物生长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一般情况下,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2)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时,引起的生理功效也不同,这是因为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敏感性大小:根﹥芽﹥茎),也说明不同器官正常生长所要求的生长素浓度也不同。

如图:曲线在A’、B’、C’点以前的部分分别体现了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根、芽、茎的不同促进效果,而A、B、C三点则代表最佳促进效果点,(促进根、芽、茎的生长素最适浓度依次为10-10mol/l、10-8mol/l、10-4mol/l左右),AA’、BB’、CC’段表示促进作用逐渐降低,A’、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相应的器官无影响,超过A’、B’、C’点浓度,相应的器官的生长将被抑制。

高三一轮植物的激素调节(答案)

高三一轮植物的激素调节(答案)

植物的激素调节(预习学案)【考纲要求】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2.列举其他植物激素3.概述植物激素的应用4.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基础梳理】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达尔文实验:提出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__________产生某种刺激,这种刺激传递到________________时,会造成__________比_________生长快。

2.詹森实验:证明胚芽鞘顶尖产生的刺激可透过___________传递到下部.3.拜尔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____________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造成的。

4.温特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一种_____________,并命名为_____________。

5.植物激素的概念:由___________产生,能从_____________运送到_______________,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________________。

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分布1.产生:主要合成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2.运输: ①极性运输:部位: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运输特点:生长素只能从________________运输到_______________,运输方式:____________②非极性运输:部位:在_______________中,生长素可以通过___________进行运输。

3.生长素在植物体各部位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的分布在_______________的部分,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特点:①_____性,既能______生长也能______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__________发芽;既能_____________又能__________②生长素发挥的作用,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不同而有较大差异(曲线图)(2)举例:________________即顶芽优先生长,侧芽______________,产生的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_______运输,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较___,发育受到________,解除方法:___________。

高三生物苏教一轮复习练习必修 第单元 第讲 植物激素的调节 含答案

高三生物苏教一轮复习练习必修 第单元 第讲 植物激素的调节 含答案

第6讲植物激素的调节考点一|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达尔文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尖端不仅具有感光作用,而且可能会产生某种“影响”,从尖端向下传递,并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导致下部的伸长区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生长快。

(2)詹森实验结论:琼脂块能让这种影响通过,云母片则不能。

这说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从尖端向下扩散,刺激胚芽鞘下部的伸长区生长。

(3)拜尔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4)温特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促进生长的化学物质,其能从尖端向下运输,并且它的分布受到光的影响。

2.植物向光性的原因(1)外因:单侧光的照射。

(2)内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3)向光性分析:单侧光照射使得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造成背光一侧生长快于向光一侧,从而形成植物向光弯曲生长的现象。

1.判断生长素发现过程叙述的正误。

(1)生长素的发现源于人们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

(√)(2)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提示】主动运输是跨膜运输的方式之一,琼脂块不具备细胞结构,生长素是通过扩散方式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

(3)单侧光照射燕麦胚芽鞘可使其生长素分布发生变化。

(√)(4)达尔文通过实验推测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照下能产生某种影响传递到尖端下方,温特通过实验证明了这种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2.据图回答:甲乙丙丁(1)甲、乙、丙、丁四个实验中达尔文所做的实验是丙,证明了胚芽鞘在单侧光照射下,尖端产生的某种影响传递到下部伸长区时,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2)能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的是实验甲。

这就是著名的鲍森·詹森实验。

(3)能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是实验乙,这就是拜尔实验。

(4)能证明尖端产生的“某种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的是实验丁,该实验是由温特完成的,他将该化学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8.5 植物的激素调节教学案(含解析)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8.5 植物的激素调节教学案(含解析)

8.5 植物的激素调节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Ⅱ)。

2.其他植物激素(Ⅱ)。

3.植物激素的应用(Ⅱ)。

4.实验: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一、生长素的发现与作用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以下是四位科学家在生长素发现过程中所做的实验:(1)甲、乙、丙、丁四个实验中达尔文所做的实验是丙,证明了胚芽鞘在单侧光照射下,尖端产生的某种影响传递到下部伸长区时,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2)能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的是实验甲。

(3)能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是实验乙。

(4)能证明尖端产生的“某种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的是实验丁,该实验是由温特完成的,他将该化学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2.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1)合成部位:主要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2)运输:生长素的运输包括横向运输、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

下列图中,甲图中的a 表示的是横向运输,b 表示的是极性运输,c 表示的是非极性运输;乙图中A→A′和B→B′的运输方式是横向运输,A→C、A′→C′、B→D、B′→D′的运输方式是极性运输。

(3)分布部位: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3.分析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原因并作出总结总结⎩⎪⎨⎪⎧①外因:单侧光照射②内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作用特点: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又能抑制生长。

(2)实例剖析 ①顶端优势a .概念: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

b .原因:顶芽――→产生生长素――→极性运输侧芽⎩⎨⎧⎭⎬⎫顶芽—少—促进生长侧芽—多—抑制生长――→表现顶端优势 c .解除方法:摘除顶芽。

d .应用:可适时摘除棉花的顶芽,解除顶端优势,以促进侧芽的发育,从而使它多开花、多结果。

②根的向地性重力→生长素分布不均(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背地侧生长素浓度低)→生长不均(根的向地侧生长慢,背地侧生长快)→根向地生长。

植物的激素调节一轮复习学案.doc

植物的激素调节一轮复习学案.doc

、幼叶和第29讲植物的激素调节【考纲要求】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II )。

2. 其他植物激素(I )o3. 植物激素的作用(HI )。

4. 探充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抨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核心概念】植物激素、极性运输、两重性、生长素类似物、植物生长调节剂【基础填空】一、生长素的发现1. 生长素发现的过程达尔文实验:证明单侧光照射能使 产生某种刺激,传递到下部时,造成 面比 面生长快一鲍森•詹森实验:证明胚芽勒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 _________ 传递到下部一拜尔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 响在其下部分布 造成的一温特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影响是一种化学物 质,并命名为 O2. 植物激素的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 运送到,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

分析图示实验,依据实验现象进行结论总结:实验结论:【探究1】如图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向光性实验,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③④ B. 生长且向光弯曲的是②⑤ C. 生长但不弯曲的是①④ D. 生长且向左弯曲的是①⑤二、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1. 生长素的产生:主要合成部位是2. 生长素的运输(1) 极性运输:从 运输到,而不能反过来运输,极性运输是细胞的。

(2) 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 进行。

3. 分布:相对集中地分布在 的部分,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 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

(3)实轮结论:1934年,科学家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o【思维拓展】1. 感受光刺激的是月丕芽糖的尖端,而向光弯曲的是尖端下面一段。

2. 生长索的产生不需要光,有光无光均可产生。

3. 琼脂对生长素的运输和传递无阻碍作用,而云母片、玻璃等则会阪碍生长素的运输。

单侧光引起尖端生长索分布不均勾,暗示了生长索在胚芽鞘尖端(生长索产生的部位)有横向运输的能力,即在单侧光的影响下, 生长素从向光的一侧移向背光的一侧。

2022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8单元第5讲植物的激素调节.docx

2022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8单元第5讲植物的激素调节.docx

第5讲植物的激素调节1. 概述科学家经过不断的探索,发现了植物生长素,并揭示了它在调节植物生长时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2. 举例说明几种主要植物激素的作用,这些激素可通过协同、拮抗3. 举例说明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和乙烯等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生产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4. 概述其他因素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如光、重力和温度等1. 植物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生命观念)2. 五大类植物激素的作用及应用;生长素作用的特点——两重性;植 物激素之间的协同与拮抗作用(科学思维)3. 实验设计的分析:生长素的发现实验、生长素促进生根的探究实验 (科学探究)考点一 生长素的发现[知识-能力-素养】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科学家 图解实验方法和现象 实验结论达尔文 —1 利一 n ① ②主百主心 ③ ④胚芽鞘尖端能产生某种影响,单侧光 照射使该影响传递到下部伸长区,造 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鲍森•詹森 4 岸•琼脂片容 □-a F- u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 脂片传递给下部拜尔Pi 黑暗Q A 黑暗R U B "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影 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课标要求等方式共同实现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 合成部位。

主要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着的种子。

(2) 运输。

① 生长素的运输包括横向运输、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

图甲中的a 表示横 向运输,b 表示极性运输,c 表示非极性运输。

② 图乙中表示横向运输的有A —A ,和B —B ,,表示极性运输的有A —C 、A ,— C ,、B —D 、B ,— D ,。

(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③ 图甲和图乙中引起生长素横向运输的因素分别是单侧光照和重力。

(3) 分布。

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3. 植物激素的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 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2023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

2023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

第五讲植物的激素调节考纲考情——知考向核心素养——提考能考纲要求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Ⅱ)2.其他植物激素(Ⅱ)3.植物激素的应用(Ⅱ)4.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生命观念分析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建立普遍联系的观点科学思维通过植物向光性原因分析、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的曲线分析,培养逻辑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五年考情2021·全国甲卷(3)、2020·全国卷Ⅲ(2)、2019·全国卷Ⅱ(29)、2017·全国卷Ⅰ(3)、2017·全国卷Ⅲ(30)科学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及“与植物激素相关的实验设计”考点一植物生长素的发现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经典实验过程和结论①达尔文实验②鲍森·詹森实验③拜尔实验④温特实验(2)植物向光性的解释(3)植物激素的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作植物激素。

2.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基础诊断]1.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除IAA外,还有苯乙酸(PAA)、吲哚丁酸(IBA)等。

(必修3P48正文)(√)2.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在这些部位,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必修3P48正文)(√)3.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也就是只能单方向地运输,称为极性运输。

(必修3P48正文)(√)4.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极性运输。

(必修3P48正文)(×)5.极性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

(必修3P48正文)(√)[深度拓展](必修3P49技能训练)利用如图处理方法做实验,分析回答问题:(1)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的激素调节(一)
一、考纲要求:
3-1植物的激素调节要求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2、其他植物激素
3、植物激素的应用ⅡⅡⅡ
二、考点梳理:
考点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达尔文实验
(1)实验过程
实验①现象:胚芽鞘
实验②现象:胚芽鞘
实验③现象:胚芽鞘
实验④现象:胚芽鞘
(2)实验结论:胚芽鞘弯曲生长的部位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
_______光照射使胚芽鞘的_______产生某种______,并传递到胚芽鞘尖端以下时,会造成____面比______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2、詹森实验
(1)实验过程
(2)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

3、拜尔实验
(1)实验过程
(2)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顶尖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______造成的
4、温特实验
(1)实验过程
(2)思考分析:A、B两个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A _______ _____; B_ ___ ________
(3)实验结论:进一步证明了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
质。

温特把这种物质命名为_______,1942年人们确认它的化学本质是
________.
例1、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一)方法步骤取 6 个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种、粗细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

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

接通台灯电源 24h 后,打开纸盒,观察并记录 6 株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

(二)实验结果预测:
在以上装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是号装置,
而玉米幼苗基本停止生长的是号装置。

(三)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推论
(1)根据号和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的。

(2)根据号和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与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与否有关。

(3)根据号和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

(4)根据 5 号和 6 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只能说明
变式1、如下图所示,用燕麦胚芽鞘做实验,可使其发生向右弯曲生长的是
变式2、某同学用青菜的幼苗进行了四项实验,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多选)
A.实验②③对照可以证明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
B.实验③进行一段时间后,青菜叶片发黄的原因是无光条
件下叶绿素分解
C.实验④的生长结果只能证明根具有向地性
D.实验①的目的是起对照作用
变式3、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能直立生长的是①、④和⑥
B.若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可设置①③进行对照
C.若探究植物胚芽鞘感光部位,设置④⑥进行对照
D.图中弯曲生长的是③⑤
考点2、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
1、生长素的产生:主要合成部位是,叶和。

2、生长素的分布:相对集中的分布在的部分。

3、生长素的运输:
(1)极性运输:从运输到,而不能反过来运输
(2)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的组织中,可以通过进行。

(3)横向运输:在或作用下,可以引起生长素在根、茎等处的横向运输。

思考:设计实验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
例2、下图1、2为实验的初始状态,以下关于生长素
调节的叙述
A.图1和图2的实验结果都能体现生长素的促进生长
作用,而图3则能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
B.图1的实验结果A、B都不弯曲,但原因不相同
C.图2中的实验结果是放M的胚芽鞘弯向一侧而放N
的不弯曲D .图3茎卷须中生长素含量外侧比内侧少
变式4、假设下图中两个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和两个胚芽鞘尖端所产生的生长素量相同,则一段时间后对a 、b 、c 、d 、e 、f 、g 七个空白琼脂块中所含生长素量的分析正确的是( )
A.a=f >d=e >b=g <c
B.f >a=b=d=e >g >c
C.c >a=f >d=e >b=g
D.c >f=d=a=b >e=g 考点3.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双重性
(1)含义: (2)图像
ab 段表示: b 点表示: dc 段表示: c 点表示: cd 段表示: 2、双重性的具体表现
(1)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与同一器官上, (2)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与不同器官上,
(3)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与不同植物(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上, 思考:1、如何理解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如图所示)
2、顶端优势的含义及形成原因?
例3、右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茎的向光性实验中,若测得茎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b 点浓度,则背光—侧的浓度—定在de 之间
B .若c 点表示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则ce 段可表示最靠近顶芽的侧芽中的生长素浓度
C .在利用生长素作用原理来培育无子番茄时,所用生长素浓度应低于e 点浓度
D .若c 点表示促进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则a 、d 点分别表示促进根、芽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变式5、甲图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

幼苗尖端

侧光
b
(1)甲图中,根和芽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分别为__________ mol/L 、__________mol/L 。

c 点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芽的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 __ ____。

(2)乙图中b 侧生长素浓度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 侧,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引起的,a 侧生长素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为验证在单侧光照射下,丙图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A 段而不是发生在B 段。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帮助其完成下列有关实验过程:
①实验材料及用具:燕麦胚芽鞘,一侧开孔的硬纸盒,薄云母片,光源等。

②实验过程;给以左侧单侧光照射,在下列图中绘出插入云母片的位置,并在下面用文字说明。

③实验结果: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式6、如图所示,甲图表示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的照射,乙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

如果甲图中b 处的生长素浓度为m ,设a 处的生长素浓度为x ,则 A .m <x <n B .x=i C .n <x <i D .x >i
变式7、图一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A 表示);图二是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促进作用示意图。

,由此我们可以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b 点时A 具有最大值
B .当生长素浓度小于b 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A 逐渐减小
C .只有生长素浓度高于c 点浓度时,生长素才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
D .由右图可知生长素对于胚芽鞘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
变式8、对右图中d 、e 两点生长素浓度的分析合理的是 A .若d 点对应点的浓度为b ,则e 点对应c 点的浓度 B .若d 点对应点的浓度为a ,则e 点对应b 点的浓度 C .若d 点对应点的浓度为a ,则e 点对应c 点的浓度 D .若d 点对应点的浓度为c ,则e 点对应b 点的浓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