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ppt
美苏争霸中对华政策的变化
第三阶段(90年代以来): 第三阶段(90年代以来): 年代以来 ——时而紧张,时而缓和; ——时而紧张,时而缓和; 时而紧张 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
1、“和平演变”在苏联、东欧得逞,使 和平演变”在苏联、东欧得逞, 之加紧对中国的“和平演变” 之加紧对中国的“和平演变”,这是由其 本性所决定的。 本性所决定的。 2、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和国 际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 际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中美经济交流日 益增长,中美和好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 益增长,中美和好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
第二阶段(70、80年代): 第二阶段(70、80年代): 年代 ——缓和,走向正常化。 ——缓和,走向正常化。 缓和 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
1、美国国内严重的经济危机、侵越失败, 美国国内严重的经济危机、侵越失败, 美苏争霸处于劣势,调整对华关系; 美苏争霸处于劣势,调整对华关系; 2、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国际地位 的逐步提高,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 的逐步提高,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 3、美国霸权政策遭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界各国人民的反 对,中国得到世界人民特别是第三世界各 国人民的支持; 国人民的支持;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石油输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 出国组织成立的背景和该组织的性质。 出国组织成立的背景和该组织的性质。 背景:中东石油业发展迅速, 背景:中东石油业发展迅速,对西方 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但长期受到西方 的控制和剥削。 的控制和剥削。 性质: 性质:是发展中国建立的旨在反对西 方剥削维护自身利益的国际经济组织。 方剥削维护自身利益的国际经济组织。
材料一:在杜鲁门决定让美国再次干预中国内战 材料一: 之后的十年里, 之后的十年里,反华态度及反华政策进一步发展及 强硬化。国务卿杜勒斯------许诺 许诺, 强硬化。国务卿杜勒斯------许诺,要结束对远东的 忽视,并努力孤立、包围中国。使北京政府崩溃。 忽视,并努力孤立、包围中国。使北京政府崩溃。 他强调中国只有一个,就是台湾的蒋介石政权-----他强调中国只有一个,就是台湾的蒋介石政权-----除了经济上、政治上采取行动反对中国以外, 除了经济上、政治上采取行动反对中国以外,艾森 豪威尔政府还通过发展美国在东亚的军事基地和与 亚洲的反共国家签订共同防御条约, 亚洲的反共国家签订共同防御条约,继续并加强了 对中国的军事包围。 对中国的军事包围。 ——[美国]孔华润《美国对中国的反应》 ——[美国]孔华润《美国对中国的反应》
二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
3.小布什政府的以单边主义与强硬 外交为特征的全球战略
• 强调美国在处理世界事务中的“行动自 由”,轻视各种国际机制和组织的作用。
• 以反恐战争为契机,构建新的大国关系 框架
• 强调美国的所谓“道德优势”以及对世 界的“道义责任”,更积极地以美国的 价值观来规划和改造世界。
“上海公报” ,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
打开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大门 72年尼克松访华
(二)七十年代全球战略的重大调整
70年代美苏关系缓和
70
年
代
美
苏
关
系
缓
和
勃列日涅夫与尼克松
(二)七十年代全球战略的重大调整 73年美、越南北政府停战协议
⊙ “尼克松主义”的基本 点
结束越南战争,在亚洲进行战略收缩
主要内容
1、重视国家安全 “卡特主义”主要内容 2、维持世界和平 3、加强美国意识形态
对世界的影响 4、恢复美国在第三世界
的政治存在
(三)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的全球战略
联邦制
里根时期的全球战略
里根“新遏制战略”
大规模扩军备战 对苏放弃缓和保持强硬政策 推行里根主义,与苏联争夺第三世界 加强与盟国的政治协商
——莫里斯·萨奇 :《醒醒吧,睡美人美利坚 》
里根政府时期的美国全球战略 联邦制
1、大规模扩军备战
大规模扩军备战
里根政府时期的美国全球战略 联邦制
2、对苏放弃缓和保持强硬政策
对苏放弃缓和保持强硬政策
里根政府时期的美国全球战略 联邦制 加紧与苏联在第三世界争夺
3、加紧与苏联在第三世界争夺
里根政府时期的美国全球战略 联邦制
冷战以来美国对南海政策的演变(1950—2004)
冷战以来美国对南海政策的演变(1950—2004)胡素萍2009年3月8日,南海海域发生中美船舰对峙事件,这是继中美南海撞机事件后发生的又一严重事件。
3月10日,菲律宾总统不顾中国的反对,正式签署“领海基线法”,将中国南沙部分岛礁和黄岩岛划入菲领土。
一时间南海波涛再起、暗流汹涌。
7月22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泰国代表美国政府签署文件,宣布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表示“美国重返东南亚”,2010年10月奥巴马赴越南参加东亚峰会。
在诸多国际因素中,美国是对南海问题影响最大的区外大国。
随着南海争端的持续升级,美国在南海的活动及其对南海的关注也将更为密切,南海问题的发展与美国的南海政策紧密相关。
一、20世纪50-80年代:两大阵营对抗下的南海局势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国际势力由原来反对世界反法西斯主义的共同目标而形成的同盟国集团分化为东、西方两大阵营,此后,国际关系完全笼罩在冷战之中。
美国与苏联在世界各地、各个领域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美国在这个阶段的战略目标就是动用一切力量对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进行遏制,而东南亚和南海区域成为美国遏制苏联及其盟国的工具。
但是,在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阶段,美国对南海问题的态度并不完全一致。
以中美关系正常化为界限,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1.军事封锁: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前美国在南海的行动策略冷战时期的美国全球战略中,欧洲是其经营的重点。
美国的军事力量尤其是海上军事力量在世界首屈一指,其全球战略目标是要巩固和扩大在世界范围内的霸权,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则是以反对中国为核心。
从1950年起,美朝战争一爆发,美国就不仅介入朝鲜半岛,出兵台湾实施军事占领,还积极介入印度支那,加大对法国的支持力度,积极支持法国在越南镇压胡志明的革命,形成了从三面军事进逼和军事威胁中国的态势。
在印度支那的行动使南海对美国的重要性上升,因为在印度支那执行任何战略都离不开紧临的南海,因而南海也成为美国完成其军事战略部署的目标海域。
一战后美国总统与国会外交决策权的历史演变
统 与 国 会 在 外 交 决 策 权 上 发 生 了 多次 交锋 ,其 结 果 或是 达到 相 对 平 衡 状 态 ,或是 主 导地 位 发 生 转 换 。 对 美 国 总统 与 国会 外 交 决 策 权
消 长 的 历 史 进 行 探 讨 、分 析 。有 助 于我 们 理 解 美 国外 交 决 策权 的 未来 走 向 。 关键 词 :荑 国 :总 统 ; 国会 ; 外 交决 策 权 ;历 史 演 变
的。从建 国至国内战争时期 ,总统与国会外交决策权处于相对平 明、责任 、人道、开辟 贸易和—般道德所做的保证使得至 少必须
衡 ;从内战结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 ,国会在外 交决 策中则 占 要菲 律宾割让 吕宋 岛的全 部权利和 主权 。 【 ”l 】 ,美西 签 订条 最后
据主 导地位。在美国历史早期 ,总统的外交决策权 强化过程是缓 约 ,参 议院仅 以微弱多数 5 :2 7 7票批准 。总统实际 宣布 对菲 律 慢 的 ,而在 2 O世纪 以后 ,总统 的外 交决策权 强化 过程有加快的 宾拥有主权 。由此看出 ,总统发动 的美西战争 ,尽管受 到国内人 趋势 。从 总统的外 交决策权 力强化 与外 界相 关因素的关 系来 看 , 民及国会一些议员的反对 , 总统在发动战争及最终签 订条约方 但 当战争和 危机 出现 ,总统 的外交决策权强化过程加快 ,而在和平 面还是起到 了支配作用。
中 图 分 类 号 :K17 0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 17 - 5 1 (00 6 0 0 - 3 6 1 6 3 2 1 )0 - 0 8 0
美 国总 统与 国会 外 交决策权 消长 的速度 在不 同时期是不 同 总统还是统帅美 国军队作战 。并向谈判代表团发 出指示 : “ 文 对
美国多元文化外交政策及其历史演变
多元文化外交政策还可能受到民族主义和分裂主义的挑战。这些思潮 可能导致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的紧张关系和冲突。
应对策略与建议
01
02
03
加强跨文化交流
通过加强跨文化交流,增 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和 共识,以促进国际合作和 关系。
尊重差异
在多元文化外交政策中, 应尊重不同文化和民族的 差异,避免对某些文化进 行歧视或偏见。
第二阶段(二战至冷 战结束)
在二战期间,美国开始将多元文化外 交政策应用于国际关系中。这一阶段 ,美国通过支持民主、人权和反对种 族歧视等原则来推动全球民主化进程 。同时,美国也开始关注文化多样性 和跨文化交流,以增强其在国际舞台 上的软实力。
第三阶段(冷战结束 至今)
冷战结束后,全球化进程加速,不同 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和互动更加频 繁。在这一阶段,美国进一步发展和 完善了多元文化外交政策。美国开始 重视跨文化教育和文化交流项目,以 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相互理解和合 作。此外,美国还通过支持国际组织 和文化机构来推动全球文化多样性的 保护和发展。
促进全球文化多样性
美国多元文化外交政策有助于促进全球各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 世界各地人民带来更多的福祉。
03
美国多元文化外交政策的历史演变
早期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移民接纳与同化
这一时期,美国社会对不同族裔和文化的接纳程度有限,更倾向 于同化和融入。
孤立主义与民族主义
美国在早期外交政策中倾向于孤立主义,关注自身发展而非国际 事务。
反对文化歧视和偏见
美国多元文化外交政策反对任何形式的文化歧视 和偏见,提倡平等对待和尊重不同文化的价值观 念。
多元文化外交政策的实施方式
二战后美国历任总统及外交政策
二战后美国历任总统及外交政策第一阶段战后初期至60年末的战略扩张阶段(“遏制战略”)这一阶段美国以强大的经济,军事力量做后盾,大力扶植亲美政府,向第三世界渗透,对社会主义遏制,外交具有明显的侵略性,进攻性。
(一)杜鲁门时期(1945—1953)①1946.3.5英国前首相丘吉尔于密苏里州富尔顿发表《和平砥柱》,向苏联发出了冷战的口号②1947.3.12 杜鲁门向国会两院联席会议宣读政府咨文,渲染希腊,土耳其危机,杜鲁门主义出台,表明美国的外交政策已用援助盟友遏制苏联代替了大国合作与集体安全,是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的重要标志③1947.6.5 马歇尔计划的提出,从1948-1951年向欧洲16国提供131.5亿美元援助,巩固了资本主义秩序,防止革命发生④1947年6月,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塔夫脱—哈特莱法》,即《1947年劳资关系法》,禁止全国性同业工人的集体谈判,司法部有权禁止罢工,禁止支援性抵制等,从根本上修改了1935的《华格纳法》,取消了工人阶级在二战前夕通过顽强斗争获得的公会权利。
⑤1948.2-6 美英法何比卢召开伦敦外长会议,正式决定分裂德国,1949.9,联邦德国成立⑥1949.1.5 在提交国会的年度咨文中,杜鲁门正式提出了“公平施政”纲领,关键是就业问题。
⑦1949.9 杜鲁门发表继任总统演说,提出了援助和开发落后地区的“第四点计划”,以技术输出为主,体现了与老殖民者不同的统治扩张手段,是为美国全球霸权服务的(二)艾森豪威尔时期(1953—1961)在坚持冷战与遏制战略的同时,对全球战略做出了一些调整(三)肯尼迪,约翰逊时期(1961—1969)①1961年肯尼迪提出“一手拿箭,一手拿橄榄枝”的灵活和平战略,提出新非洲政策,对拉美争取进步同盟,对西欧的宏伟计划②肯尼迪提出新边疆口号,试图利用美国先进科学技术的经济实力,解决60年代美国社会所面临的问题③1963年约翰逊上台后,1964年于密西根大学的演讲中提出了一个伟大社会的口号,向贫困宣战,使民主党自罗斯福以来所推行的社会改革达到高潮,集中反映了借助国家干预力量来消除贫困现象第二阶段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战略调整阶段(缓和战略)(一)尼克松,福特时期(1969—1977)①1969。
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ppt课件
1997年克林顿连任后,进一步对美国国家安全 战略作出调整:“塑造—反应—准备”为核心 的跨世纪的核心战略方针。塑造:积极参与国 际事务,把军事与外交密切结合起来,塑造有 利于美国的国际环境,在危险或危机出现之前 就采取主动措施来防止或减轻这些威胁。反应: 要提高防止和应付各种局部冲突的军事能力, 特别是要准备打赢两场几乎同时发生的地区战 争。准备:要为难以预测的重大挑战做好各种
• (三)1845-1860,从向西大规模扩张领土到内战 前夕。
• (四)1861-1897,内战开始到美西战争前夕。
8
1796年9月17日,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在他 卸任总统一职的《告别词》中,提出了孤 立主义的外交原则,至此传统的孤立思想 上升为政策方针。孤立主义有三个基本特 点:中立、不结盟、不介入欧洲事务。其 核心是最后一点,即不介入欧洲争端—孤 立于欧洲列强的纷争之外。
表现:欧洲:冷战政策,亚洲:热战,非洲、拉美:扶植控制
特点:控制西欧、遏制苏联、全球扩张
原因: 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的膨胀,西欧各国
衰落,苏联政治军事实力增长
(2)冷战结束后(90年代以来)——全球战略意图明显
表现:
科索沃战争,出兵阿富汗、北约东扩、 伊拉克战争等等
特点: 单边主义(企图单独主宰世界)
原因: 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18
1989年5月12日,乔治·布什总统首次提出了对 苏联 的超越遏制政策。超越遏制政策实际上是遏制 战略 的继续和发展,但其目标要比遏制政策大得多, 即在保持强大军事力量、不放弃军事遏制的同 时,以经济为诱饵,采取政治、经济、文化和 意识形态等各种手段,使东欧国家摆脱苏联的 影响,促使苏联消减军事力量,最终使苏联在 国内施行政治民主化和西方式的市场经济。
近代美国东北亚外交政策和实践的历史演变
近代美国东北亚外交政策和实践的历史演变郭立明一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的发生直接肇端于沙皇俄国向这一地区的侵略扩张。
19世纪初,美国的向西扩张和俄国自其美洲殖民地的向南推进,以及两国争夺北美西北沿海地区毛皮资源的斗争,导致两国关系的紧张,成为“门罗宣言”产生的一个直接诱因。
1850年,加利福尼亚作为第31州加入联邦,美国的大陆扩张已西抵太平洋沿岸。
在此前后,美国出现了主张跨越太平洋向东方扩张的社会思潮。
这个时期美国对外扩张政策的核心人物威廉・西华德更明确提出美国的使命就是在太平洋沿岸同东方文明接触。
他进一步指出,美国通过其在太平洋沿岸新获得的土地,夏威夷群岛以及日本和中国的必然开放所进行的商业交往中孕育着伟大的未来。
当时日益广泛和紧密的美欧关系的地位总有一天将下降,并失去其重要性;美国的最大发展将是在大陆的另一边,“太平洋、其沿岸和岛屿及周边广大地区,将成为在世界的伟大未来中各种事件发生的主要舞台。
”〔1〕1852年3月,美国政府委任国家邮船总监佩理准将为东印度舰队司令和遣日特派大使,遂行使日本“开国”的使命。
1853年7月8日佩理率舰驶抵浦贺,强迫日本接受了美国的国书。
1854年3月31日,美国仿照中美望厦条约与日本签订了“开国”条约。
佩理行前,国务卿曾给他下达训令,其中写道:“最近的一些大事,诸如海洋上航行的蒸汽轮船,我国在太平洋沿岸取得广袤领土和迅速在那里定居,在该地发现金矿,以及在横亘间隔两大洋的巴拿马地峡上建立便捷的交通等,实际上已经使东方各国越来越靠近我们本国。
虽然这些大事的后果还未开始被感觉到,可是与这些国家间的交往已经大为频繁,其日后的扩展是不可限量的。
”“对航行于这些海洋的美国人加以保护,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义务了”。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称这是“美国对太平洋政策基础的第一次全面的陈述”〔2〕。
美国内战结束到19世纪末,是美国历史上的“镀金时代”。
美国完成了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其经济实力大增,为美国实现由大陆扩张转向海外扩张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二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外交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根据本国的国家实力(综合国力)和国家利益制定。
制定的出发点是本国的实力,最终的归宿或根本目的是维护国家自身利益。
二战后美国凭借着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制定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这是美国在二战后制定的总的外交政策。
在其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的过程中,苏联是其最大的障碍。
为此美国针对苏联在欧洲采取了反苏反共的“冷战”政策,推行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和建立北约。
在亚洲采取“热战”,以联合国名义参加朝鲜战争和发动越南战争。
朝鲜战争,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政策,“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70年代,由于美国经历越南战争,耗费了美国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导致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而苏联此时在军事实力上大体上赶上了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西欧一体化和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出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美国霸权地位受到挑战。
所以美国不得不对其外交政策有所调整。
对于西欧,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重视欧洲地位;对于日本,日美成为伙伴关系;对于中国,寻求改善中美关系。
80年代,由于美国由于国家实力有所恢复,在美苏争霸中开始对苏联采取攻势,推行“星球大战”计划,展开军备竞赛,以此拖垮苏联的经济。
苏联解体以后,两极格局和冷战局面结束。
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建立一个其主导的单极世界,积极推行单边主义。
二战后美国对中国的外交政策,也是服务于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建国初期美国对华的外交政策是在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的外交孤立政策;60年代,美国采用敌视威胁政策;70年代,美国寻求改善中美关系,中美关系开始由对抗走向缓和;以后,中美关系时好时坏,好是主流,中美关系互利互惠,但是由于台湾问题,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导致中美关系的紧张不和。
综上所述,二战后,美国始终都没有放弃它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15里根、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时期的外交政策
1978-1980年任阿肯色州州长,1982-1992年又连续5次 担任州长
美国第一位出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总统。
竞选口号:It's the economy,stupid!
第二位遭受国会众议院弹劾动议的总统,但弹劾动议未 在参议院获得通过
仅次于西奥多·罗斯福(42)和约翰·肯尼迪(43)之后 的最年轻的美国总统(46岁时担任总统)
第六节 里根时期的外交政策
一、对苏联的新遏制政策 二、新灵活反应战略 三、星球大战计划 四、里根主义 五、80年代中期开始美苏关系再次缓和 六、中美战略协作与《八·一七公报》
里根(1911-2004,1981.1-1989.1在任)
曾经是好莱坞演员 两次任美国电影演员协会主席 1966年至1974年担任两届加利福尼亚州州长 两度争取共和党总统提名未获得成功 1980年11月击败卡特当选总统 1984年11月以席卷49个州选票的绝对优势连任 美国历史上最长寿的总统(93岁) 美国历史上就职时年纪最大的总统(70/75岁) “我们必须捍卫自由,否则自由将离我们而去。”
精选可编辑ppt
29
对世界主要不安定因素的见解和对策:认 为世界力量失衡所导致的地区性动荡不安 为主要威胁。美国将把着眼点从苏联、东 欧转向对付地区危机和冲突。
世界新秩序的基本思路:推行开放型市场 经济体制,最终导致西方式民主化的实现, 以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民主潮流”发 展作为消除对美国安全威胁的根本途径, 达到将美国价值观推广到全世界的目标。
《中导条约》的内容和意义
在3年之内,美国和苏联两国已部署和未部 署的射程在500~5500公里的中程和中短程 导弹将全部销毁,而且以后也不得试验、 生产和拥有这些武器。为保证条约的实施, 允许双方进行现场核查。
高三历史课件:美国的外交政策
9
(2)冷战结束后(90年代以来—)—全球战略意图明显
表现: 科索沃战争,出兵阿富汗、北约东扩、 伊拉克战争等等
特点: 单边主义(企图单独主宰世界)
原因: 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问:90年代以来,美国外交活动中的重大事件有 哪些?通过这些事件能否看出美国外交战略的重 心有什么变化?
教学ppt
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维护他 们的自由,如果我们领导不力,我们就可能 危及世界和平—而肯定会危及我们自已的国 家利益。
——1947年3 月杜鲁门的讲 话
教学ppt
16
材料四: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 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 的和平。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 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美国政府 未来的援助,应该不是缓和物,而是彻底的治疗。 我们相信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会得到 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的勾心斗角阻挠它 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教学ppt
13
材料一:基于伟大的动机和公正的原则,……(我们) 不干涉欧洲一国的内政;……但是关于中、南、北美洲, 情况是明显地截然不同的。各同盟国如果要把它们的政 治制度扩大到中、南、北美洲的任何一部分区域,而不 危及我们的和平幸福,那是不可能的……我们对于这种 干涉,不论采取何种方式,都不能熟视无睹。
一根本矛盾在当前的汇聚点。
——《千龙新闻网》教学ppt来自3结合材料回答:
1、美国新世纪战略的本质是什么?它与以往 国际关系格局的最大不同点在哪里?
本质是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最大的不同点是世界格局是多极或两极制约还是单极制约
2、据材料二回答,美国执意对伊动武的本质 意图是什么?
抗日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
抗日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献给抗日战争胜利63周年福建福鼎茶痴老农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至高无上的国家利益。
这是美国制定各种对外政策的原则。
近代以来,美国在不同时期制定了各种对华政策,也是以维护和扩大其在华利益为主导原则的。
1840年以后,当英、法、俄、日等帝国主义使拥有独立主权的,封建落后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过程中,美国也扮演了一个重要的丑角。
如强迫中国签订《中美望厦条约》,提出列强共同瓜分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和不断破坏中国人民的民主革命、支持蒋介石篡夺革命果实建立南京国民政府等。
一战后的华盛顿体系确立后,美、苏、日等大国为争夺远太地区的霸权和利益的斗争愈演愈烈。
美国在中国和亚洲的进一步扩张,不但同日本发生了严重的冲突,而且也受到苏联的强烈抵制。
当时,美、日、苏三国在远太地区的争夺和斗争就形成了这一时期的基本格局。
基于此,美国制定的对华政策是同处理日、苏关系紧密相联的。
综观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即从1931年到1945年的近15年间,美国的对华政策历经了“不干涉”政策,“以华制日”政策和中美结盟共同抗日的三个阶段。
现本文略述这三个阶段的演变。
美国对华的“不干涉”政策是远东慕尼黑阴谋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1年珍珠港事变期间,美国等帝国主义对日本侵夺中国领土主权的侵略行为采取“不承认主义”和“不干涉”政策。
前者反映日美矛盾,因美国不愿放弃其在中国的既得利益;后者反映美日妥协,即美国以牺牲中国利益为条件,纵容日本侵略中国以期使美国实现“坐山观虎斗”和“渔人得利”的险恶用心。
这就是臭名昭著的以美日为主导的“远东慕尼黑阴谋”。
下面简要介绍这一阴谋的演变过程。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武装占领了全部东北三省并威逼南窥中原。
日本的野心和侵略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领土主权,也威胁和沉重打击了美英帝国主义在华的殖民利益。
在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之间,美国政府不断通过外交途径和日本政府交涉,对日本的侵华行为表达了美国的“不承认主义”。
美国对外战略
(二)冷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战略 —— 全球战略的首要目标是称霸世界
卡特上台后提出“世界秩序战略: (1)把美、欧和日的三边合作作为美国对外 战略的基本出发点。 (2)发展南北政治、经济关系,减少第三世 界对美国的敌视,削弱苏联的影响。 (3)把缓和东西方关系最为“首要目标”。 (4)谋求同中国建立对抗苏联的合作关系。 1978年中美关系正常化,1979年1月1日 两国正式建交。 (5)提出人权论理,大搞人权外交。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二)冷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战略 —— 全球战略的主线是对抗苏联称霸世界
从二战后杜鲁门政府到现在,美国各届政府的外 交战略也常有变化,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二)冷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战略 —— 全球战略的首要目标是称霸世界
1.美国全球战略的确立和扩展 1945——1969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二)冷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战略 —— 全球战略的首要目标是对抗苏联称霸世界
3.美国全球战略再度扩张阶段 80年代—90年代初 这一阶段,美国对外交政策进行了新的调整, 由“缓和”转为“新冷战”,全球争霸态势呈现美 攻苏守的局面。在此基础上,美国趁苏联东欧改革, 国内混乱的机会,对其实施政治、经济、外交影响, 促使40多年的对手走向瓦解。
威尔逊
在世界的中心地 义 大 旗 。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一)二战前美国外交的历史演变
4.罗斯福的“国际警察论”: 开始真正掌握世界的话语权
1941年,珍珠港事件使得美国开始了全球 介入的外交时期。因二战加速了美国的发 展,最终成就了这种介入。美国凭借政治、 经济(美元)和军事(原子弹)开始谋求 世界霸权,这样导致了美国国际关系中的 以权力为核心的现实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 展、并逐渐取代理想主义理论。
浅谈20世纪初美国的意识形态与外交政策
浅谈20世纪初美国的意识形态与外交政策二十世纪初美国的外交政策,大体上分为两类:一是对远东太平洋等弱小地区采取的扩张主义政策;二是对欧洲列强和日本的外交政策,主要是表现为由采取孤立政策到扩张政策再到孤立主义政策的演变。
一、20世纪初对远东与太平洋地区的扩张主义政策20世纪初,美国利用“门户开放”的基本策略,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对中国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扩张。
自1900年至1914年,美国通过各种渠道,对中国输人大量的剩余资本。
到1914年,美国对华总投资已接近六千万。
美国就这样利用各种手段主要为经济手段,同其他国家争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牟取经济利益。
同时,美国又使用均衡外交来达到其扩张的目的。
日俄战争爆发后,美国支持日本,不仅在舆论上对日本抱以同情,而且在经济上加以直接的资助。
1905年日俄战争开始,日本陆海军以弱胜强。
虽然罗斯福对沙俄在远东的野心感到不安,对日本军队的战斗力极为欣赏,但是他也不愿意让日本在远东独大。
罗斯福召集两国代表在新罕不什尔州普兹茅斯港进行和谈,他对调停人的角色非常着迷,连哄带吓,最终使两国签署了《朴茨茅斯条约》。
罗斯福也因此获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并且获得1906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
但是,战争期间,美国共借予日本美元达四亿五千万之巨,并且认购了日本债券的大部分。
1905年,陆军部长塔夫脱与日本首相挂太郎缔结密约。
规定对美日吞并的菲律宾与朝鲜予以相互承认。
这是美国对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强盗式的侵吞。
1917年,美日签订蓝辛--石井协定,承诺:“美国政府承认日本在中国,特别在中国之与日本属地接壤的部分有特殊利益。
”美国以对日本在中国的“特殊利益”的承认,换取了日本对美国的“门户开放”的认可。
二、对欧洲列强和日本外交政策的演变(一)孤立主义政策的历史背景孤立主义作为美国的对外政策,由来已久。
建国初期,在国内,各州之间内争不已,难以形成统一的国家意志;在国外,又同英、法诸国矛盾重重,在国际舞台上一时难有作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3/10
讲解:XX
12
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第二次世界大战是 美国外交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二战不 仅把美国推上了世界政治大舞台,而且使 其在战争中迅速崛起发展成为国力、军力 都高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首的超级大国。 到战阵结束时候,美国的工业是西欧和日 本总和的两倍多,还是当时唯一的有核国 家。
2021/3/10
讲解:XX
18
1989年5月12日,乔治·布什总统首次提出了 对苏联 的超越遏制政策。超越遏制政策实际上是遏制 战略 的继续和发展,但其目标要比遏制政策大得多, 即在保持强大军事力量、不放弃军事遏制的同 时,以经济为诱饵,采取政治、经济、文化和 意识形态等各种手段,使东欧国家摆脱苏联的 影响,促使苏联消减军事力量,最终使苏联在
• (三)1845-1860,从向西大规模扩张领土到内 战前夕。
• (四)1861-1897,内战开始到美西战争前夕。
2021/3/10
讲解:XX
8
1796年9月17日,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在他 卸任总统一职的《告别词》中,提出了 孤立主义的外交原则,至此传统的孤立 思想上升为政策方针。孤立主义有三个 基本特点:中立、不结盟、不介入欧洲 事务。其核心是最后一点,即不介入欧 洲争端—孤立于欧洲列强的纷争之外。
2021/3/10
讲解:XX
9
门罗主义
• 1823年门罗宣言:“反对欧洲国家再在美 洲争夺殖民地”原则、“不干涉”原则和 “美洲体系”原则
2021/3/10
讲解:XX
10
海外扩张时期
• 1898-1918,美西战争到第一次 世界大战结束
• 1919-1933,一战结束到经济大 危机
• 1933-1945,新政到二战结束
2021/3/10
讲解:XX
4
杰斐逊主义者(律师)认为:美 国外交政策应当少关心向外传播 民主,多关心国内的安全。
2021/3/10
讲解:XX
5
杰克逊主义者(战士)认为:美 国政府在外交和国内政策方面最 重要的目标应该是美国人民的物 质安全和经济富足。被称为人民 主义学派。
2021/3/10
讲解:XX
讲解:XX
17
到了80年代中期,里根政府“以实力求和 平”,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同苏联展开一 场综合国力的较量,使苏联陷入内外交困的 境地,迫使苏联不得不转变战略,谋求与美 国的缓和。戈尔巴乔夫上台后一方面在国内 进行政治改革,一方面提出国际政治新思维, 对苏联的外交政策做出重大调整,力图缓和 美苏紧张关系。
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2021/3/10
讲解:XX
1
将影响美国外交政策原则分为四个学派
汉密威尔主义、威尔逊主义、杰 斐逊主义和杰克逊主义
代表不同阶级、阶层利益的对外政策:
汉密尔顿主义者(商人) 威尔逊主义者(传教士) 杰克逊主义者(战士) 杰斐逊主义者(律师)
2021/3/10
讲解:XX
20
1994年7月21日,克林顿政府正
式提出了被称为“参与和扩展”
2021/3/10
讲解:XX
13
杜鲁门政府为了维护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 主义国家所谓的“扩张”,维护和扩大美国 的全球利益,制定了遏制战略,同苏联展开 了长达近半个世界的冷战。“遏制共产主义” 成为美国长期和不变的战略目标。遏制战略 的提出和实施是美国外交政策转向全球政策, 由原来的海外扩张转向全球扩张。
国内施行政治民主化和西方式的市场经济。
2021/3/10
讲解:XX
19
1990年9月11日,乔治·布什就海湾危 机向美国国会发表讲话时,明确提出 了美国建立世界新秩序的问题。尽管 波斯湾的危机很严重,但它也提供了 一个朝着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时期前 进的少有机会。在这种动荡之后,就 可以实现美国建立世界新秩序的目标, 即进入一个“新纪元”。
2021/3/10
讲解:XX
11
在海外扩张时期,美国外交指导思想是门户 开放政策,它是1899年和1900年由美国国务 卿海约翰首先提出的一种针对中国的外交政 策,后来则成为海外扩张时期美国外交的指 南,它反映了美国国立上升、但实力又不敌 英法等列强的情况下,美国不得不打着机会 均等、利益均沾的旗号,力求最大限度地维 护和扩大美国的海外利益,同其他列强争夺 海外市场。
2021/3/10
讲解:XX
14
全球扩张时期
• (一)冷战时期的美国外交政策 • 遏制与威慑 • 尼克松的“缓和”的美国外交政策 • “走出遏制”战略 • 布什的“世界新秩序” • 克林顿政府“扩展战略” • 小布什政府的新保守主义
2021/3/10
讲解:XX
特点: 单边主义(企图单独主宰世界)
原因: 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2021/3/10
讲解:XX
16
七十年代初,尼克松政府为摆脱 越南战阵泥潭,面对资本主义阵 营的离心力加大,苏联总体实力 的超赶,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 位的上升,美国调整对外战略, 全球局势开始走向缓和。
2021/3/10
15
(1)冷战时期(90年代以前)——重点在欧洲
表现:欧洲:冷战政策,亚洲:热战,非洲、拉美:扶植控制
特点:控制西欧、遏制苏联、全球扩张
原因: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的膨胀,西欧各国
衰落,苏联政治军事实力增长
(2)冷战结束后(90年代以来)——全球战略意图明显
表现:
科索沃战争,出兵阿富汗、北约东扩、 伊拉克战争等等
6
扩张史的对外政策
大陆扩张时期(1775--1897)、 海洋扩张时期(1898--1945)
全球扩张时期(1946—今)
2021/3/10
讲解:XX
7
大陆扩张时期
• (一)1775-1814年,秘密通讯委员会建立到第 二次美英战争结束。
• (二)1815-1844年,美国通过《根特合约》巩 固独立到进一步掀起向西扩张浪潮的前夕。
2021/3/10
讲解:XX
2
汉密尔顿主义者(商人)认为: 国家政府与大企业之间的强大联盟是 国内稳定和国外有效行动的关键, 他们长期关注国家以有利的条件 融入全球经济的需要。
2021/3/10
讲解:XX
3
威尔逊主义者(传教士)认为:美 国负有向世界传播美国民主和社会 价值观、创造接纳法制的和平国际 社会的道德义务和重要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