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说课稿

合集下载

《丰碑》 -说课稿

《丰碑》 -说课稿

《丰碑》 -说课稿引言概述:《丰碑》是一部具有深远意义的作品,它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人类智慧和勇气的赞颂。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丰碑》的重要性和价值。

正文内容:1. 《丰碑》的历史背景1.1 这部作品是在二战结束后创作的,它展现了人类在战争中的苦难与奋斗,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1.2 通过描绘历史事件和人物,它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二战的影响,并反思人类在历史中的错误和教训。

2. 《丰碑》的文化价值2.1 这部作品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展示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团结和合作,强调了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和情感。

2.2 通过对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回顾,它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促进了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3. 《丰碑》的艺术成就3.1 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展示了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2 通过精心构思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它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和思考,成为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4. 《丰碑》的社会意义4.1 这部作品通过展示人类在战争中的痛苦和牺牲,唤起了人们对和平的追求和珍惜生活的意识。

4.2 它鼓励人们反思战争的根源和解决之道,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5. 《丰碑》的教育价值5.1 这部作品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形象,向观众传递了重要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培养了人们的情感和思考能力。

5.2 它激发了人们对历史学习和研究的兴趣,提高了人们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总结:综上所述,《丰碑》作为一部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品,通过其历史背景、文化价值、艺术成就、社会意义和教育价值等方面的展示,深深地触动了观众的心灵。

它不仅是一部艺术品,更是一座丰碑,永远铭记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

我们应当珍惜它,传承它,让它的价值和意义在人们的心中永存。

《丰碑》 -说课稿

《丰碑》 -说课稿

《丰碑》 -说课稿引言概述:《丰碑》是一部反映中国革命历史的影视作品,通过讲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展现了他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奋斗的精神。

本文将从影视作品的背景、主题、人物塑造、情节设置和艺术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影视作品背景1.1 《丰碑》的创作背景1.2 影视作品的历史背景1.3 影视作品的社会背景二、影视作品主题2.1 《丰碑》的主题概述2.2 主题的深刻内涵2.3 主题的时代意义三、人物塑造3.1 主要人物形象3.2 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3.3 人物形象的情感表现四、情节设置4.1 情节的起承转合4.2 情节的紧凑性和联贯性4.3 情节的高潮和结局五、艺术表现5.1 影视作品的视觉表现5.2 影视作品的音乐表现5.3 影视作品的情感表达正文内容:一、影视作品背景1.1 《丰碑》的创作背景《丰碑》是由中国优秀导演执导,聚焦于中国革命历史,力求真实再现历史事件。

1.2 影视作品的历史背景《丰碑》讲述的是中国革命的历史事件,包括一系列的战役和英雄人物的事迹。

1.3 影视作品的社会背景影视作品的创作受到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反映了社会对于英雄事迹的关注和崇拜。

二、影视作品主题2.1 《丰碑》的主题概述影视作品的主题是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的传承,宏扬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2.2 主题的深刻内涵通过讲述英雄人物的故事,展现了他们的牺牲精神和为民族独立奋斗的决心。

2.3 主题的时代意义影视作品传达了革命精神的价值观念,引导观众珍惜和传承革命先烈的精神财富。

三、人物塑造3.1 主要人物形象影视作品中塑造了一批英雄人物形象,包括革命领袖、战士和普通百姓等。

3.2 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现了他们的性格特点、情感表达和行为举止。

3.3 人物形象的情感表现影视作品通过人物形象的情感表现,展现了他们的爱国情怀、牺牲精神和坚定信念。

四、情节设置4.1 情节的起承转合影视作品的情节设置紧凑合理,通过起承转合的结构,引导观众尾随剧情发展。

小学语文丰碑说课稿

小学语文丰碑说课稿

小学语文丰碑说课稿小学语文丰碑说课稿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丰碑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语文丰碑说课稿1一、说教材《丰碑》一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每十册第七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叙述了在风雪交加的行军途中,一位红军的军需处长因衣服过于单薄而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表现了这位军需处长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高贵品质。

《丰碑》的主人公是军需处长,可全文直接描写军需处长的地方不多,而是用了大量的笔墨细致地描写了将军的神态和动作,感情真挚浓烈,有力地衬托了军需处长的高大形象。

在认真分析了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丰碑》这课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语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情感目标:深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理解丰碑的含义。

能力目标:学习作者按照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记叙的方法。

初步领会文章侧面描写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体会军需处长的献身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丰碑的含义。

二、说教法1、质疑问难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学生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

2、多媒体直观法:课堂中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快、更准、更深地理解课文内容。

3、自主、合作、探究法: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

在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部分,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可以锻炼学生的协作精神,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4、表演法:表演是学生喜爱的一种活动方式,在课堂中运用表演法,能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

5、诵读感悟法:《丰碑》一课语言精练生动,思想性强,故事感人至深。

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以实现语感的积淀。

《丰碑》说课设计 5份_教案教学设计

《丰碑》说课设计 5份_教案教学设计

《丰碑》说课设计 5份一、说教材:《丰碑》这篇课文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十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是根据同名小说改写的。

文章记叙了在风雪交加的行军途中,一位红军的军需处长因衣服过于单薄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表现了这位军需处长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贵品质。

课文魅力:首先是课文中着力渲染的神态描写和侧面描写,以及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这一点有助于学生学习写作。

其次,这篇课文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芒:课文塑造了两个干部形象,一个是对战士无比关怀的将军;一个是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士的军需处长。

用这种忘我精神去打造学生的情感、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第三,全文以将军思想感情的发展为线索,通过对将军的侧面描写来烘托军需处长的品质。

全文可分四部分:先写将军对行军途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和考验的思索,为下文所发生的事情作了必要的铺垫和暗示;接着写将军看到一位老战士冻僵在雪地上时的激怒和对军需处长的责备;然后写将军得知冻僵的老战士正是军需处长时的震惊和对军需处长的崇敬;最后写在军需处长崇高精神的鼓舞下,将军率领红军战士继续前进。

本单元训练重点:注意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注意体会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注意体会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有条理地将思想内荼泶锴宄摹?lt;br>结合课文实际、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制订以下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下面词语:“冰坨、呼啸、恶劣、残酷、袭击、严峻、覆盖、晶莹、丰碑”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正确理解“丰碑”的含义。

技能目标:感悟课文侧面描写比直接描写更加感人和留有回味余地的表现方法,学习神态描写的方法。

情感目标:1、深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与人合作。

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教材编排的特点,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如下:1、读懂课文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课文的叙述顺序。

2、引导学生初步领会课文先抑后扬及侧面描写的表现手法。

《丰碑》 -说课稿

《丰碑》 -说课稿

《丰碑》 -说课稿引言概述:在教学中,说课是教师展示教学设计和教学思路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围绕“丰碑”这一主题,以说课稿的形式展开讨论,探讨如何在说课中建立起一个令人难忘的“丰碑”。

一、教学背景1.1 学校情况在说课中,首先要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师资力量、学生特点等。

1.2 课程内容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等。

1.3 教学环境描述教学环境,包括教室布置、教学工具准备等。

二、教学设计2.1 教学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

2.2 教学内容详细介绍教学内容的设计,包括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选择。

2.3 教学评价说明如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包括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环节介绍本节课的导入环节,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3.2 主体教学详细描述教学的主体部分,如何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3.3 总结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反思教学效果,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四、教学手段4.1 多媒体教学介绍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方法。

4.2 互动教学说明如何通过互动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4.3 实践教学介绍如何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反思5.1 教学效果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教学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

5.2 教学改进提出对本节课教学的改进意见,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5.3 教学心得分享本节课的教学心得体会,展望未来的教学发展方向。

结语:通过本文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在说课中建立起一个“丰碑”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精心设计、周密准备和不断反思,教师才能在说课中留下深刻的印记,为学生的学习之路搭建坚实的基石。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对教师们在说课中的教学实践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丰碑》 -说课稿

《丰碑》 -说课稿

《丰碑》 -说课稿引言概述:《丰碑》是一部以歌颂人民英雄为主题的诗歌作品,通过描绘英雄事迹和表达对英雄的敬意,展现了英雄在历史长河中的伟大意义。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丰碑》进行详细阐述,包括诗歌背景、主题表达、艺术手法、情感传递和社会影响。

一、诗歌背景1.1 历史背景:《丰碑》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创作的,当时正值国家建设的关键时期,人民英雄的形象深入人心。

1.2 作者背景:《丰碑》的作者是中国著名诗人毛泽东,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对国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1.3 创作背景:《丰碑》是为了纪念那些为国家献身的英雄而创作的,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对英雄的崇高敬意。

二、主题表达2.1 英雄事迹:《丰碑》通过描绘英雄的事迹,展现了他们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伟大牺牲和奉献。

2.2 英雄品质:诗歌中呈现了英雄们坚定的信念、无私的奉献和勇敢的精神,表达了对英雄品质的赞美。

2.3 英雄形象:通过诗歌的描写,英雄们的形象栩栩如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激发了人们对英雄的敬仰之情。

三、艺术手法3.1 修辞手法:《丰碑》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诗歌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3.2 对仗格律:诗歌采用了对仗格律,使诗句的音韵和节奏更加和谐,增强了诗歌的美感。

3.3 感情表达:通过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对英雄的敬意,诗人成功地将自己的情感传递给读者,引起共鸣。

四、情感传递4.1 敬意和敬仰:《丰碑》通过描绘英雄的伟大事迹,表达了作者对英雄的深深敬意和敬仰之情。

4.2 感慨和思考:诗歌中透露出作者对英雄牺牲奉献的深深感慨,引发了读者对英雄精神的思考。

4.3 振奋和鼓舞:《丰碑》通过歌颂英雄的形象,激励人们追求真理、奋发向前,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大贡献。

五、社会影响5.1 增强凝聚力:《丰碑》通过歌颂英雄,增强了人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5.2 弘扬正能量:诗歌中展示的英雄形象和精神,对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激发了人们向英雄学习的热情。

2024《丰碑》说课稿范文

2024《丰碑》说课稿范文

2024《丰碑》说课稿范文本次说课的内容是《丰碑》,下面我将就这个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丰碑》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作者是贾平凹。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乐观坚忍的农民工的故事,通过描写他坚持劳动、守望家园的精神,弘扬了劳动者的价值和精神风貌,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教育意义。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阅读能力,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和感受课文中的主题思想,掌握课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感受劳动者的奉献精神。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课文的主旨思想,掌握课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难点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本节课采用的教法是问题导入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学法是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课件和图书,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开始前,我会给学生出一个问题:你们平时有了解过农民工的辛苦和奉献吗?这个问题旨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环节二、阅读课文,理解主题思想。

我将让学生自主阅读《丰碑》,然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并找出有代表性的语段。

通过学生的互动讨论,激发他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和思考。

环节三、分析课文结构,感受语言特点。

在学生理解了课文的主题思想后,我将引导他们分析课文的结构,如揭示主线和支线故事,分析语言手法和修辞技巧等。

同时,我会让学生逐句翻译和感受一些精彩的语句,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环节四、文学鉴赏,展示个人观点。

《丰碑》电子教案说课文稿

《丰碑》电子教案说课文稿

《丰碑》电子教案说课文稿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丰碑》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素养。

3. 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丰碑》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

3. 探讨课文中所体现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 课文《丰碑》的主要内容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

3.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获取启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

3. 将课文中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与学生自身的经历相结合。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具体内容和修辞手法。

3. 采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教学手段1. 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中的重要内容和修辞手法。

2. 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丰富学生的文学背景知识。

3. 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课文作者和相关作品的信息。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一、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简介课文《丰碑》的作者和背景。

2. 阅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3. 分析课文,探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

4. 深入讨论,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获取启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5. 总结课堂,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

二、时间安排1. 第一课时:引入新课,阅读课文,理解基本内容。

2. 第二课时:分析课文,探讨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

3. 第三课时:深入讨论,获取启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4. 第四课时:总结课堂,布置课后作业。

第五章:评价与反馈一、评价方式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阅读理解能力: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丰碑》说课稿范文

《丰碑》说课稿范文

《丰碑》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要说的课程内容是《丰碑》,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丰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其他文学作品并了解了一些文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语文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同时这篇作品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丰碑》的主题和内涵,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作文写作能力。

③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丰碑》,让学生体会到历史的重要性和文化的宝贵,并培养学生的良好价值观和情操。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丰碑》的主题和内涵,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难点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作文写作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我采用了如下教法:情境导入法,问题引导法,小组讨论法;学法是:阅读理解法,写作训练法。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课件和相关的教学素材,以直观呈现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四、说教学过程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教材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我会通过展示一些世界各地的名人纪念碑的照片,引发学生对于丰碑的思考和好奇。

让学生猜测这些纪念碑代表的意义和历史背景,并引导他们体会到纪念碑的重要性和价值。

环节二、问题导学,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我会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应用已有知识进行解答。

例如:文章的题目《丰碑》,它代表的是什么意思?文章中描述的是哪座城市的丰碑?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让学生主动思考、互动交流,进一步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故事内容。

环节三、阅读与理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这个环节,我会让学生开始阅读《丰碑》,并提出一些具体的理解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

《丰碑》教学设计 丰碑说课及教案设计(优秀10篇)

《丰碑》教学设计 丰碑说课及教案设计(优秀10篇)

《丰碑》教学设计丰碑说课及教案设计(优秀10篇)《丰碑》教学设计篇一教材简析:这篇课文讲的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天,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行进,为后继部队开辟了一条通路。

当时供应非常困难,军需处长把棉衣发给了战士们,自己只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在过云中山时被冻死了。

课文赞扬了军需处长为了他人,为了革命的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

学情分析:教学时要抓住军需处长冻死这一情节作重点分析,体会军需处长为了他人、为了革命不惜牺牲自己的革命精神,还要抓住将军神态的几次变化(吃惊、激动、难过、内疚、自豪等表情),体会军需处长高尚品德的感人。

另外要通过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语言中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冰坨、呼啸、恶劣、残酷、袭击、严峻、覆盖、晶莹、丰碑”等词语。

2、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正确理解“丰碑”的正确含义。

4、学习作者按照思想感情变化的脉络进行记叙的方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理解有关词语。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简介背景同学们,在六十年代前,为了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为了北上抗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在长征途中,条件极为艰苦。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板书课题:25、丰碑),作者向我们介绍了长征途中一件非常感人的故事。

二、检查预习1、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指名读,齐读。

(2)、特别指导。

劣lie、润run、覆fu的读音,碑、豹、润、覆的写法。

2、学习新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冰坨:坨,是成块成堆的东西。

冰坨就是冰山。

文中是说整个云中山冰封雪冻,看去简直就是一座冰山,气候极其严寒,行军艰难。

严峻:严厉、严格。

丰碑:本指高大的石碑。

比喻不朽的杰作或伟大的功绩。

文中指冻僵了的军需处长。

《丰碑》 -说课稿

《丰碑》 -说课稿

《丰碑》 -说课稿引言概述:在教学工作中,说课是教师展示教学设计和教学能力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围绕着“丰碑”这一主题,详细阐述如何通过说课来打造教学的丰碑,展现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魅力。

一、教学设计的丰碑1.1 知识结构清晰:教师在说课中应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教学设计合理。

1.2 教学步骤合理:教师应详细说明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理念和实施方法,保证教学过程顺畅。

1.3 资源整合充分: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多媒体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二、教学实施的丰碑2.1 语言表达准确:教师在说课中应用准确、清晰的语言表达,让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教学内容。

2.2 互动氛围浓厚:教师应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

2.3 学生表现引人注目: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力。

三、教学评价的丰碑3.1 评价方式科学:教师应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包括考试、作业、讨论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3.2 评价标准明确:教师应明确评价标准,让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要求,激励学生自我提高。

3.3 评价结果公正:教师应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注重发现学生的优点和潜力,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四、教学反思的丰碑4.1 自我总结反思:教师应对教学过程进行及时总结和反思,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4.2 向他人请教建议:教师应向同事、领导等请教建议,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4.3 持续学习进步: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五、教学成果的丰碑5.1 学生综合素质提升:通过说课,教师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5.2 教学效果显著:通过说课,教师能够展示出优秀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能力,取得显著的教学成果。

5.3 教学丰碑永存:通过说课,教师能够打造属于自己的教学丰碑,留下永久的教育烙印,影响学生一生。

结语:通过说课,教师能够打造自己的教学丰碑,展现出专业素养和教学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取得显著的教学成果。

丰碑说课稿

丰碑说课稿

丰碑说课稿丰碑说课稿(精选3篇)丰碑说课稿1一、教材简析小学语文课本里收集了不少红军长征途中涌现的可歌可泣的故事,今天,让我们把思绪再一次拉回到那艰苦的战争岁月,一起走进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丰碑》这篇课文。

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文章讲述了红军在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

文章对人物的刻画非常细腻,表现了红军将士们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对红军将士的敬佩从心底油然而生。

我们尝试利用多媒体让情景交融,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去感悟。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说明新的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应注意课文的人文内涵,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于是,我拟订了以下学习目标。

1.抓重点词句理解内容,感悟文中人物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红军忠于革命、舍己为人、勇于牺牲的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人片断,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3.培养学生自读、自悟、自议的能力。

4.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体会文中当详则详,当略则略的表达方法。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抓重点词句理解内容,感悟文中人物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红军将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勇于牺牲的精神。

三、教法、学法设计1.激情范读,整体感知利用多媒体集图象、音效、文字为一体的优点,从一开始就把学生引入情景,在凝重的画面与音乐声中,老师用充满激情的朗读,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并简要说出整体感受。

2.自主学习,重点感悟新的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以此审视阅读教学过程,课堂首先要保证学生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对话。

这种对话至少应包括:(1)搜集处理信息并把握意义(即读懂了什么);(2)受到情感熏陶;(3)获得思想启迪;(4)享受审美乐趣。

第一点是主要的,但并不意味着后三者可以不要。

教学中我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受感动的段落,并想想为什么感动?学生把自己的感悟与小组其他同学一起分享。

《丰碑》电子教案说课文稿

《丰碑》电子教案说课文稿

《丰碑》电子教案说课文稿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丰碑》,使学生了解文章的背景和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2. 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认知能力,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3.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文章中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

二、教学内容:1. 课文《丰碑》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文章中的主要人物、事件和观点。

3. 探讨文章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丰碑》的内容和结构。

2. 分析文章中的主要人物、事件和观点。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难点:1. 对文章中的一些历史概念和事件的理解。

2. 对文章中的观点进行批判性分析。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

2. 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教案一、导入:1.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丰碑》,提问学生对“丰碑”的理解。

2. 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二、阅读理解:1. 学生自读课文《丰碑》,理解文章内容。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主要人物、事件和观点。

三、批判性思维: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观点进行批判性分析。

2.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小组讨论。

3. 教师总结学生观点,进行点评和引导。

四、历史背景与社会现实:1.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课文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

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教师的讲解,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和困惑。

3. 教师进行解答和指导,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供帮助。

1. 采用课堂问答、小组讨论、学生报告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丰碑》 -说课稿

《丰碑》 -说课稿

《丰碑》 -说课稿引言概述:《丰碑》是一部由中国作家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通过对一个普通人物的生活经历的描写,展现了社会的黑暗与人性的扭曲。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丰碑》进行分析,包括作品的背景与主题、人物形象的刻画、情节的展开、语言的运用以及作品的意义。

一、作品的背景与主题1.1 时代背景:《丰碑》发生在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动荡不安,封建制度逐渐瓦解,新文化运动兴起。

1.2 社会现实:作者通过描写主人公的生活环境和遭遇,展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如封建家庭的压迫、贫富悬殊的现象等。

1.3 主题:《丰碑》的主题是对社会现实的揭示与批判,以及对人性的探讨。

作品通过对主人公的遭遇和心理的描写,呈现了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和人性的扭曲。

二、人物形象的刻画2.1 主人公:作品的主人公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为了生活而放弃了自己的梦想,被迫过上了压抑的生活。

2.2 家庭成员:作品中的主人公的家庭成员形象鲜明,如懦弱的妻子、残忍的岳父等,他们对主人公的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3 周边人物:作品中还出现了一些周边人物,如同样受压迫的邻居、虚伪的官员等,他们的形象凸显了社会的丑恶和人性的扭曲。

三、情节的展开3.1 冲突的引发:作品通过描写主人公与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引发了故事的发展。

3.2 主人公的努力:主人公为了改善生活,不断努力工作,但却屡屡受挫,生活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

3.3 悲剧的发生:作品以主人公的悲剧结局为高潮,通过对他的心理描写,展示了社会对个体的摧残和人性的扭曲。

四、语言的运用4.1 描写手法:作者运用生动的描写手法,如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物内心的描写,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作品中的情感。

4.2 对白的运用:作者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示了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增加了作品的戏剧性和真实感。

4.3 比喻与象征:作品中运用了一些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对丰碑的描写,寓意深远,使作品更加富有艺术感。

五、作品的意义5.1 社会意义:《丰碑》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揭示和批判,呼吁人们关注社会问题,呼吁改变社会的不公与不平等。

《丰碑》说课稿(通用6篇)

《丰碑》说课稿(通用6篇)

《丰碑》说课稿《丰碑》说课稿(通用6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丰碑》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丰碑》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十册第22课《丰碑》第2课时。

2、教材简析:这是讲读课文。

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军需处长把自己的棉衣让给了战友,自己被严寒冻死的感人故事。

赞扬了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

3、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丰碑是第七组教材的一篇讲读课文。

本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详写与略写”。

学懂了这篇课文,落实了这一训练重点,学生在今后的阅读中不单是从文章的内容去理解文章,还懂得从材料的安排来理解文章的结构,从而也使学生知道在写作中详略得当地进行写作,安排材料。

4、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根据教学大纲,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思想品德的教育三个方面全面考虑,而且要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符合学生的实际,以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

(1)本课时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弄清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因此,可确认为本课时的知识目标。

(2)在教学时,我围绕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及将军的情感变化的语句进行分析,从而体会军需处长的高贵品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领悟了理解人物品质的方法,培养了学习能力,因此,理解人物品质重点的语段作为本课时的能力目标。

(3)本课时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他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

这是本课时的思想的教育目标。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他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2)弄清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

5、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的第七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丰碑》 -说课稿

《丰碑》 -说课稿

《丰碑》 -说课稿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本课重点词语,如“湿润”、“冰冷”、“呻吟”、“丰碑”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通过朗读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人物的高尚品质。

情感目标:学习红军指战员先人后己的高尚品质,体会红军克己奉公、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读懂课文内容,理解“丰碑”的含义。

难点:领会红军指战员先人后己的高尚品质,体会红军克己奉公、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小黑板;教学挂图。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红军长征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教师提问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最困难的考验是什么吗?有谁能说一说“丰碑”是什么意思?教师板书课题:“丰碑”,并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教师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圈出文中的生字词。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朗读课文,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2)结合词语解释,理解词语的意思。

3. 学生分段朗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检查对方是否读正确。

4.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教师朗读的语气和停顿等技巧。

5.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体会感情。

6. 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交流:(1)“丰碑”的含义是什么?(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表现了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教师总结归纳。

(三)深入局部,品读课文。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1)“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这里“沉重而坚定”说明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老战士冻僵了,倚着光秃秃的树干”,从“倚着”这个词你体会到什么?树干为什么是“光秃秃”的呢?“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祥”,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如果当时是你亲眼看到的,你会怎么想呢?学生自由发言,谈自己的体会和认识。

《丰碑》电子教案说课文稿

《丰碑》电子教案说课文稿

《丰碑》电子教案说课文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讨论、小组分享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

(2)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人物形象分析: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4. 情节理解: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理解课文中的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表达意图。

5. 主题思想探讨:讨论课文所传达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课文的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深层次含义。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4. 欣赏法: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课文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023年丰碑说课稿9篇_2

2023年丰碑说课稿9篇_2

2023年丰碑说课稿9篇丰碑说课稿1一、说教材:《丰碑》这篇课文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十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是根据同名小说改写的。

__记叙了在风雪交加的行军途中,一位红军的军需处长因衣服过于单薄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表现了这位军需处长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贵品质。

课文魅力:首先是课文中着力渲染的神态描写和侧面描写,以及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这一点有助于学生学习写作。

其次,这篇课文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芒:课文塑造了两个干部形象,一个是对战士无比关怀的将军;一个是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士的军需处长。

用这种忘我精神去打造学生的情感、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第三,全文以将军思想感情的发展为线索,通过对将军的侧面描写来烘托军需处长的品质。

全文可分四部分:先写将军对行军途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和考验的思索,为下文所发生的事情作了必要的铺垫和暗示;接着写将军看到一位老战士冻僵在雪地上时的激怒和对军需处长的责备;然后写将军得知冻僵的老战士正是军需处长时的震惊和对军需处长的崇敬;最后写在军需处长崇高精神的鼓舞下,将军率领红军战士继续前进。

本单元训练重点:注意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注意体会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注意体会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有条理地将思想内容表达清楚的。

结合课文实际、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制订以下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下面词语:冰坨、呼啸、恶劣、残酷、袭击、严峻、覆盖、晶莹、丰碑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正确理解丰碑的含义。

技能目标:感悟课文侧面描写比直接描写更加感人和留有回味余地的表现方法,学习神态描写的方法。

情感目标:1、深刻领会__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与人合作。

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教材编排的特点,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如下:1、读懂课文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课文的叙述顺序。

2、引导学生初步领会课文先抑后扬及侧面描写的表现手法。

小学语文课丰碑说课稿件

小学语文课丰碑说课稿件

小学语文课丰碑说课稿件一位优秀的教师上课前一定准备一份优秀的说课稿。

下面小编带来的是,希望对你有帮助。

《丰碑》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选学课文。

本课跟前面的第四单元配套,是革命传统类的文章。

课文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军需处长把自己的棉衣让给了战友,自己被严寒冻死的感人故事。

赞扬了他不怕牺牲、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本文的选编意图:一是要入境入情,抓住那些感动我们的地方;二是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从军需处长的崇高品质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文章文字精美、感情真挚、悲壮动人,是一篇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好教材。

五年级的学生,处于第三学段,他们掌握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并初步学会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在教学中,我将以立人为主旨、学生为主体、实践为主线的教学理念,努力构建学生主动参与的生命课堂。

基于以上认识,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订为以下几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的第七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2、感受军需处长无私的精神、无畏的信念,从中受到革命传统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第七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军需处长的身体怎么会“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及红军部队受到的鼓舞。

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却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

新的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根据学学生实际情况,我将采取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以读代讲法,做到讲与练结合,扶与放结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一种愉悦民主的教学气氛,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同人物共鸣、入情入境、抒发崇敬之情,揣摩写作方法,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丰碑》 -说课稿

《丰碑》 -说课稿

《丰碑》 -说课稿引言概述:《丰碑》是一部具有深远意义的作品,通过展示人类的智慧和勇气,向读者传达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丰碑》的内容,包括历史背景、人物塑造、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

一、历史背景1.1 文化背景:《丰碑》发生在古代中国,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作品中融入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传统价值观,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古代中国的社会背景。

1.2 政治背景:作品中描绘了一个政治动荡的时代,各种权力斗争和人民疾苦交织在一起。

这种背景为故事的发展提供了紧迫感和冲突,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1.3 宗教背景:作品中涉及了宗教信仰的问题,包括道教、佛教等。

通过这些宗教元素的运用,作者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对生命意义的思量。

二、人物塑造2.1 主角形象:《丰碑》中的主角形象饱满而立体,他们有着独特的个性和命运。

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使读者能够深入了解主角的内心世界和成长历程。

2.2 配角形象:作品中的配角形象丰富多样,他们各具特色,有的是善良朴重的人,有的是复杂矛盾的人,有的是反派角色。

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使故事更加丰富多彩,也展示了社会的多样性。

2.3 人物关系:作者通过巧妙的人物关系安排,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纠葛和情感交织。

这些关系不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深化了读者对人性的思量和理解。

三、情节发展3.1 起承转合:《丰碑》的情节起伏跌宕,扣人心弦。

故事从一个小小的事件开始,逐渐展开,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作者通过巧妙的叙事手法,使情节发展自然流畅,引人入胜。

3.2 高潮迭起:作品中的高潮迭起,紧张刺激。

主角们在面对各种难点和挑战时,展现出了顽强的意志和智慧。

这些高潮的发展不仅增加了故事的紧迫感,也展示了人类的勇气和智慧。

3.3 结局回顾:故事的结局回顾了主角们的成长和奋斗历程,也展示了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和对未来的展望。

结局的回顾使读者能够对整个故事有一个完整的认知,同时也赋予读者积极向上的思量和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丰碑》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小学语文课本里收集了不少红军长征途中涌现的可歌可泣的故事,今天,让我们把思绪再一次拉回到那艰苦的战争岁月,一起走进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丰碑》这篇课文。

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文章讲述了红军在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

文章对人物的刻画非常细腻,表现了红军将士们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对红军将士的敬佩从心底油然而生。

我们尝试利用多媒体让情景交融,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去感悟。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但他们却生活在幸福优越的环境里,对红军长征的艰难险恶了解太少,因此会对军需处长“宁愿自己忍饥挨饿,甚至不惜牺牲自己也要把衣物拿给其他的战士”的举动表示难以理解。

为了让学生能对当时的环境状况有较为清楚的认识,课前可组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来查找有关红军长征时的资料(如:上网、查找工具书等);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体会军需处长的献身精神,可让学生通过抓描写军需处长冻死时的神态、动作、穿着的语句及将军的神态的描写的语句来让学生反复朗读、理解、体会、感悟,力争将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到实处,从而让学生能深刻理解人物品格,激发他们对伟大人格的崇敬。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说明
新的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应注意课文的人文内涵,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于是,我拟订了以下学习目标。

1、抓重点词句理解内容,感悟文中人物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红军忠于革命、舍己为人、勇于牺牲的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人片断,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3、培养学生自读、自悟、自议的能力。

4、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体会文中当详则详,当略则略的表达方法。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抓重点词句理解内容,感悟文中人物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红军将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勇于牺牲的精神。

三、教法、学法设计
1、激情范读,整体感知
利用多媒体集图象、音效、文字为一体的优点,从一开始就把学生引入情景,在凝重的画面与音乐声中,老师用充满激情的朗读,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并简要说出整体感受。

2、自主学习,重点感悟
新的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以此审视阅读教学过程,课堂首先要保证学生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对话。

这种对话至少应包括:(1)搜集处理信息并把握意义(即读懂了什么);(2)受到情感熏陶;(3)获得思想启迪;(4)享受审美乐趣。

第一点是主要的,但并不意味着后三者可以不要。

教学中我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受感动的段落,并想想为什么感动?学生把自己的感悟与小组其他同学一起分享。

多媒体把学生可能受感动的段落隐藏起来,到学生汇报学习情况的时候,跟随学生的汇报一一展现出来,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的情景,加上师生互动的推进,为学生的感悟营造了氛围,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样的自主选择性学习,可以给学生更广阔的空间,学生在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学习材料、学习伙伴的过程中,真正参与了学习活动的全过程,真正实现了自主,真正走进了文本。

3、相互启发,协同学习
既然阅读是一种对话,那如何来把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我认为在课堂上,教师应有两种身份,第一种是与学生平等的再学习者;第二种是给予学生启迪的引路人。

教与学的过程,我们何不把它看作是相互启发、协同学习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也要给予学生适时的点拨。

例如:描写冻僵的军需处长那一段,如何让学生感悟其伟大,我引导学生抓住几个重点词语:倚靠、镇定、安详、夹着、伸着、单薄破旧,联系人物的身份和这样严寒的环境,引导学生质疑问难,紧接着,带领学生走进军需处长的内心,想象此时此刻他忍受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痛苦。

掌握军队后勤大权的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形象一下浮出水面。

同样,描写将军向军需处长敬礼的那一段,抓住“缓缓地、深深地”这些词语让学生走进将军的内心,体会将军的复杂心情。

而文中到最后情
感达到一个高潮,同时,多媒体也把我们引进一个高潮,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学生预习时理解的“丰碑”只是字典上的解释,即高大的石碑。

可在文中是这个意思吗?从而促使学生去探讨丰碑的真正含义,它是一种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画面中,军需处长被大雪掩盖住了,与云中山连为了一体,让我们感受到军需处长的这种精神与天地同在。

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红军将士不断前进,文中最后有这样一句话: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可以请学生换个说法,体会一个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

可能有的会说:“胜利一定属于这样的队伍。

”有的会说:“胜利怎能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有的会说:“难道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吗?”等等。

通过朗读比较,让孩子们知道:同一个意思有不同的表达方法;要根据表达的需要来确定采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

本课要表达强烈的感情,用反问的形式是最好的。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丰富了自己的语言,也让学生感受到红军将士的决心,多媒体同时出现铿锵有力的脚步声,把整个课堂引入一个高潮。

4、收集信息,延伸学习
众所周知,语文是门百科全书式的学科,是非常生活化的课程。

这篇课文离学生的现实距离遥远,如何拉近时空的距离。

课前资料的收集尤为重要。

学生采用各种渠道,收集有关长征的音像、图片、文字资料,互相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对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了认识,也了解到红军长征的艰险以及一些故事。

课堂上学生对内容的感悟,也有一部分来自于这些收集来的信息。

这样真正让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板书处理
板书意在言简意赅,本课的板书,我以一棵大树、几座山峰为背景,这也是军需处长牺牲的场景,大树下“舍己为人、勇于牺牲”几个大字体现了人物的人格魅力,让学生铭记于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