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伯的官僚制理论_资料
第三章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任务范围扩大和交往手段的发达推动分工 基础上的集中统一管理。 (经会p294-295)
3
结论: 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传
统组织向现代大型组织的转型, 需要引领现代社会组织发展方 向的科学理论。
4
二、韦伯“官僚制”理论的主要内 容 (一)官僚制的权威基础:法理型权威
1、没有权威不成组织,权威是组织 不可或缺的要素。
8
2、权威等级化。 纵向分层,将职位及权威按等级组织起来, 实行层级节制;上级指挥监督下级,下级报告 请示上级,构成统一有序的运行体系。 3、公私分离,档案管理。 现代行政组织原则实行公私分离,办公机构 与私宅分离,公共财产与私人财产分离,官方 活动与个人生活分离。 一切重要的决定和命令以正式的文件下达, 记录在案,凭文办事,用毕归档,妥善保管。 这有利于下级明确任务、要求和权责,也有利 于上级监控。
经济与社会p296二民主政治需要铲平经济社会差异平等原则要求实施抽象的规则统治拒绝特权和个案处理经会p305三行政管理任务范围扩大任务范围扩大和交往手段的发达推动分工基础上的集中统一管理
第三章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法政学院公共管理系 鞠连和
1
一、韦伯“官僚制”理论形成的经济社会条 件
二、韦伯“官僚制”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韦伯“官僚制”理论的中国化与应用
2
一、“官僚制” 理论的经济社会条件
(一)市场经济呼唤科学的行政管理
兼职的传统行政管理,不准确、不统一和 浪费时间,造成管理对象经济上的损失。 (概念与案例,p87;经济与社会p296)
(二)民主政治需要铲平经济社会差异
平等原则要求实施抽象的规则统治,拒绝 “特权”和“个案处理” (经会p305)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1)
二、韦伯官僚制的理论基础 和主要精神
▪ 1、理性和效率
▪ 韦伯认为一元化的官僚制组织形式,从纯技术的角 度看,是可以获得最高效率的。它是人类行使支配 已知方式中最理性者。
▪ 其中理性是指:(1)重要的是制度、法规和正式 职务,而不是个性;(2)重要的是公事公办而不 是个人关系;(3)重要的是技术专长而不是心血 来潮,一时聪明;(4)重要的是逻辑和预见性, 而不是非理性的感情和不可预计的后果。
▪ 缺乏专业化的行政管理队伍。
2、个人魅力型统治
▪ 即卡里斯马:他被认为天分过人,具有超自 然、非凡的、其他人无法企及的力量或素 质——或被视为神灵差遣的“领袖”。
▪ 古代的预言家、精通医术、法学的智者、狩 猎或战争中的英雄、勇士等被称为个人魅力 型人物。
▪ 权力的基础在于追随者确信他的超凡能力。
5、加深对官僚制主要特征 的认识
▪ (1)职能专门化进行分工; ▪ (2)严格等级层次,金字塔结构,直线式的官僚
制行政范式; ▪ (3)通过规章制度明确责权; ▪ (4)程序; ▪ (5)人际关系非人格化。形式化的不受私人因素
影响的精神,所谓的没有恨意亦无热情。这是理想 的行政人员处理公务的精神。 ▪ (6)以业务能力作为人晋升和报酬的标准。功利 主义,从被支配者福利的角度来看待行政功能。
▪ 行政人员必须秉公办事,价值中立,排除个 人情感和不可预测的感觉因素;
▪ 克服了封建世袭制的个人专断、滥用权力等 弊端,保证了管理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体现 着一种科学、高效和公正的管理模式;
▪ 有利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
▪ (4)技术的高效率 ▪ 纯技术优势;专业知识占中心地位;
韦伯官僚组织理论
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一、个人简介马克思·韦伯(Max Weber,1864-1920),德国学者,与马克思、涂尔干齐名,并列为现代社会学的奠基者,公认的社会学三大“奠基人”之一(另外两位为迪尔凯姆、齐美尔)。
其对西方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历任析林、弗莱堡及海德堡等大学教授。
一生著述甚多,以《宗教社会学论文集》及《经济与社会》等最为重要,以《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等最为国内读者所知晓。
韦伯1864年4月21日生于埃尔福特,1882年入海德堡大学学习法律,1883年在斯特拉斯堡服兵役一年,1884年入柏林大学攻读法律。
完成并出版讲师资格论文《罗马农业制度的历史对罗马公法与私法的重要性况》,开始在柏林大学教授罗马法、日耳曼法及商法,后学术重心从法学转向经济学。
1894年放弃名校柏林大学法学教授机会,反接受当时地位甚低的地方性大学弗莱堡大学聘请出任经济学教授。
1896年转任海德堡大学政治科学教授。
1897--1903年精神崩溃,被迫停止一切教学、研究与政治活动。
1903年重返学术活动。
1910年参与创立德国社会学学会,后于1913年因社会学方法论之争退出德国社会学会。
1920年6月14日因肺炎病卒。
1921年未完成遗稿《经济、诸社会领域及权力》由遗孀玛丽安娜整理以《经济与社会》书名出版。
二、韦伯官僚制理论的现实(实践)基础(一)政治与行政的分离。
第一,在实践方面,韦伯通过对德国市民阶级的分析,指出德国的市民阶级没有成熟到成为德国民的政治领导阶级,他们“有着情愿服从于官僚支配的心态,市民阶级的价值取向可以允许权力与文化政等问题被化约到技术层面,而政治可以被缩小到一个完全形式地维持国家存在的状况,不许有任何内容的实质目标——仅仅只是毫无信仰的日常照顾而已”。
“政治厌倦症”、“非政治的精神”成为德国市民级的价值取向。
因此这就为韦伯官僚制理论中政治与行政的分离提供了实践基础。
第二,在理论方面,韦伯的官僚制理论与威尔逊的政治与行政两分理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西方行政学说之五: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
六、西方行政学说之五: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一、生平与著述1.1864-1920, 德国著名学者,思想家;2.求学: 良好的家教渊源, 海德堡大学\ 柏林大学\ 哥丁根大学, 博士;3.人生经历丰富: 军人\ 教授\ 游历者| 思考者;4.学术研究与著述:研究领域与范围: 社会\ 经济\ 政治;代表性著述: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社会与经济组织理论\ 作为职业的学术\ 作为职业的政治;二.韦伯官僚组织(科层制)思想(一) 核心概念:1. 权力(power): 无视人们的反对, 强使人们服从的能力。
权力与服从(obedience) 相对应;2. 权威(Authority):正当化的统治, 是权力的一种特殊形态, 两个特征: (1) 自愿服从; (2) 存在着一套支持统治的正当性的信仰体系;3. 正当性(Validity): 指人们愿意服从该权威( 统治) 并根据该统治系统的相应命令来行动的可能性, 这种正当性可能出于不同的基础: 传统\ 情感\ 某种价值信念\ 某种成文规定, 等等; 不同的正当性基础,导致了不同类型的正当统治。
(二)权威合法化的方式与组织类型分析1. 超凡权威与神秘化组织( 个人魅力型正当统治)超凡魅力: 来源于别人的崇拜和追随;神秘化组织(chrismatic): 这种组织行使权威的基础是基于统治者个人的人格, 它以对个人的崇拜迷信为基础;统治者个人的人格特征: 超自然/ 超人的力量或品质, 因而具有人格魅力, 如宗教先知, 智者, 战争英雄, 救世主, 政治领袖。
u 两个特征:–反对经济上的考虑(经济上的平均主义)–内在的不稳定性;2.传统权威与传统型组织传统型权威: 基于传统习惯或世袭得来;两种形式: 世袭制与封建制;u特点:–A. 统治者与服从者之间往往存在一些自然的亲缘关系,统治者往往具有某种特定的身份; –B. 与特定的经济组织形态,即自给自足的家庭经济紧密联系;–C. 或多或少带有一定的宗教特性;3. 法定权威与合理化—合法化组织(法理型)法定权威: 由理性和法律规定的权力;合理—合法化组织: 即以理性和法律规定为基础行使权威( 统治) 的组织;u 在该组织中:–权威的基础是组织内部逻辑一致的各种法律规则以及得到法律授权的管理人员所发布的命令,人们对权威的服从是由于依法建立的等级体系,是对组织规则的服从,与领导者个人的品质,能力,学识关系不大.不依赖于与个人有关的身份或属性,是一种非人格的权威统治;–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关系在法律上地位平等,都受组织规则的约束;(1)何为合理化(rationality, 理性):–因为它被专门用来作为实现某些既定目标的手段:即组织是精心设计的机器,旨在执行某些功能,而机器上的每一个部件都为机器发挥最大功能起着它们各自的作用;(2)何为合法化(legitimacy):–因为此类组织中有着一系列规则和程序,一定时候在组织中担任一定职务的组织成员必须依据相应的规则程序去行使他的权威;u 韦伯称这种类型的组织为”官僚制”(bureaucracy), 又译为”科层制”,u 韦伯认为, 官僚制是一种理想的组织形态, 所谓理想, 并非指”应当”或”合乎需要”, 而是指组织的一种纯粹或标准模式, 一种标准的组织形态;u 官僚制是现代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权威制度.4.韦伯对三种类型组织的评价:A. 超凡魅力: 非理性, 过于感情色彩, 过于神秘, 不宜作为现代管理组织的基础;B. 传统权威型: 服从传统, 领导者的作用在于维护过去的传统, 效率最低, 也不宜作为现代管理组织的基础;C. 只有法定权威适合于现代管理组织, 因为它提供了一种”谨慎的公正”:–a. 管理的连续性使管理活动必须有秩序的进行;–b. 以”能”为本的择人方式提供了理性基础;–c. 领导者的权力并非无限,而是受到规则的约束;(三)官僚制(科层组织)及其特征1. 官僚制的含义:u 一种以法理型权威( 统治) 为基础, 具有专业化功能和固定的规章制度, 设科( 部) 分层的现代社会所特有的组织制度或管理形式;2. 官僚制的特征:(1) ( 合理的) 专业分工:–明确划分每一个组织成员的职责权限并以法规形式严格固定这种分工;(2) 层级节制的权力等级系统:–层层控制的组织结构,在组织内按地位的高低规定成员间的命令与服从关系;(3) 依照规程办事的运作机制:–制定一整套严密的规则程序来规范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以保证整个组织工作的一致性,明确性,不可随心所欲.(理性,稳定性,连续性,可预测性)(4)形式正规的决策文书(档案):–一切重要的决定和命令都应形成正式文件下达,且记录在案,用毕归档. 以使组织独立于个人之外,也利于明确任务\指令\权责,利于加强控制;(5) 组织管理的非人格化–以法律\法规条例\正式文件来规范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以避免个人情感和好恶等非理性因素影响组织的理性,合法性和客观性.–严格区分公事与私事、公产与私产::组织成员间是一种对事不对人的公务关系,处理组织事务只考虑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正当性),而不考虑私情.(6) 专业培训:–建立适应工作需要的专业技术培训机构,为组织成员提供必要的专业培训,以使其具备或增加处理事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服务的数量\质量,提高效率.(7) 合理合法的人事管理制度(工资\升迁\任用)A. 依据工作性质要求和人员本身的资格条件任用人员;B. 根据职位等级系统对人员的职位给予合理安排,使人适其位,充分发挥其功能;C. 由自由契约而承担职务(市场原则);D. 职位设计:每一个职务都有明确规定的法律意义上的权责范围和应具备的学识能力经验要求;E. 明确固定的货币工资制度:工资标准依级别,责任大小,年资,地位而定;F. 绩效制:奖惩依工作优劣来定;G. 晋升依工作绩效和资历非关系而定;H. 职位不能转让或继承;I. 职位非私有,不得滥用职权;J. 管理人员在行使其职务时受到严格而系统的纪律约束和控制;3.韦伯所认为的官僚制的优劣–优: 技术效率A. 严密性;B. 合理性;C. 稳定性;D. 普适性;–劣:A. 官僚体系庞大而致行动缓慢, 压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效率低下;B. 官僚主义弊端(bureaucratism);C. 理性主义导致人的本质的异化, 人沦为工具而不再是目的, 即理性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冲突。
第一节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三)官僚制的优缺点
优点: • 严密性 • 合理性 • 稳定性 • 普适性 缺点: 最大的缺点就是忽 略人的情感需要,压 抑了人的积极性和创 造性。
四 对韦伯官僚制的评价
• 社会政治意义 • 学术意义 • 理论局限:
历史时代的局限 价值理性的缺失 封闭性与静态性并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五 理性反思中的启示
• 超越历史:坚持科学与价值的统一。 • 科学发展:坚持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 一。 • 展望未来: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第一节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走近 韦伯
一 简介
• 马克斯·韦伯(1864年4月21日-1920年6月 14日)是德国的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 他被公认是现代社会学和公共行政学最重 要的创始人之一。 • 韦伯最大的贡献是提出和建立了现代社会 的官僚模型的组织理论,被称为“组织理 论之父”。
二 官僚制理论的产生背景
三 官僚制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权威结构与组织类型分析 1.传统型权威 2.魅力型权威 3.合理—合法型权威
(二)官僚制及其特征 在韦伯看来,“官僚制”是指一种分 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为 特征的组织形态,亦即现代社会实施合法 统治的行政组织。
官僚制的特点:
• • • • • • • 分工明确 等级节制 照章办事 非人格化 按资格任命 形势正规的决策文书 适应工作需要的专业培训机制
十九世纪的德国正处于从旧的、 十九世纪的德国正处于从旧的、以家 族为基础的企业制度向大规模的资本主义 族为基础的企业制度向大规模的资本主义 企业制过渡的转折点, 企业制过渡的转折点,其工业化过程相当 迅速,但发展受到了封建制的严重束缚, 迅速,但发展受到了封建制的严重束缚, 当时德国的教会、国家机构、军队、政府、 当时德国的教会、国家机构、军队、政府、 企业和其它各种团体中的大型组织都在增 它们要求管理的合理化, 长,它们要求管理的合理化,因此官僚制 理论应运而生。 理论应运而生。
简述马科斯.韦伯的官僚制的主要内容
简述马科斯.韦伯的官僚制的主要内容1. 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主要内容马克斯·韦伯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学家之一,他对官僚制的研究是其重要贡献之一。
官僚制是指一种专业化、规范化和等级化的组织形式,通常出现在政府部门、大型企业和教育机构中。
在韦伯看来,官僚制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韦伯着重分析了官僚制的特征和原则。
他指出,官僚制通常具有明确的等级结构和权力分配,以及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程序。
这种组织形式的最大特点是效率和可预测性,但也容易导致僵化和官僚主义的问题。
韦伯还强调了官僚制对个人自由的压制,以及对创新和变革的抑制。
韦伯提出了官僚制的理想类型。
在他看来,理想的官僚制应该具有明确的职责和权力分配,规范的程序和决策方式,以及严格的纪律和执行力。
韦伯将官僚组织比喻为“铁笼”,暗示了它对行为的规范和束缚。
然而,他也意识到理想的官僚制在现实中很难实现,因为它可能会导致组织的僵化和失灵。
第三,韦伯关注了官僚制对社会的影响。
他认为,官僚制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也具有一定的风险和代价。
官僚制可能导致对个人自由的限制和压迫,以及对创新和变革的抑制。
官僚制可能会导致官僚主义的繁荣,使组织变得迟钝和难以应对挑战。
在总结韦伯的观点时,我们可以看到,官僚制是一种必然存在于现代社会中的组织形式,它具有一定的效率和可预测性,但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了解官僚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这一主题,并在实践中更加有效地应对它带来的挑战。
马克斯·韦伯对官僚制的研究对现代组织管理和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他对官僚制的理论分析和批判性思考,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官僚制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韦伯强调了官僚制的特征和原则。
他认为,官僚制具有明确的等级结构和权力分配,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程序。
这种组织形式的最大特点是效率和可预测性。
然而,正是这种严格的规定和程序,可能导致官僚主义和僵化。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第3章韦伯的“官僚制”理论第一节生平与著作一、主要生平1、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出生于德国埃尔福特的一个富裕家庭,父亲是一位法学家兼市政议员,母亲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一生笃信上帝并致力于宗教慈善事业。
2、1884—1885年韦伯又转至柏林大学和哥廷根大学就读,从此开始发奋读书,专注于学业。
在此期间,他曾在斯特拉斯堡服兵役。
严格的军事生活使韦伯深为了解军队的管理方法和组织制度,这对他以后的行政组织理论研究影响颇大。
3、1896年,他又迁回海德堡。
在海德堡教学期间,韦伯经受了一次精神崩溃,他的学术研究也因此而中断。
4、1899年,他获得学校的批准开始了休养讲学的生活。
韦伯先后游历了英格兰、苏格兰、比利时、意大利和美国。
在美国的经历成为他日后写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的素材。
5、1917年末至1919年初,韦伯多次在公开场合发布演讲,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作为职业的学术》和《作为职业的政治》两篇演讲。
6、1920年6月14日,韦伯因患肺炎而猝然去世,时年56岁。
二、主要著作韦伯的思想深刻而独到,研究的范围也十分广泛,涉及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行政学、历史学及宗教神学诸多领域,他的学术研究不同程度地推进了各个学科的发展。
他的一生著述颇丰,并且在研究范围、文献资料尹思想深度等方面,都令后人难以企及,其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儒教与道教》、《一般经济史》、《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经济与社会》、《政治论文集》、《社会学论文集》等。
韦伯的理论对后世影响巨大,他提出的“理想的官僚制”理论是行政学发展史中重要的里程碑,为此韦伯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
第二节官僚制组织理论一、理想的官僚制理论官僚制理论居于韦伯现代化理论的核心,对于韦伯来说,当代社会以及政府的突出特点是家长制或世袭制的行政管理体制转变为官僚科层制,传统权威转变为所谓“理性的”或“合法的”权威。
简述韦伯行政管理理论
简述韦伯行政管理理论一、官僚理论:韦伯的官僚理论主要包括了官僚主义的特征、官僚组织的原则和官僚制度的功能等内容。
韦伯对官僚主义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他认为官僚主义是一种以法律、规则和程序为基础、以等级组织和专业化分工为特征的社会组织形式,同时还强调了官僚主义对效率的追求和对事务的专业化处理。
在官僚组织的原则方面,韦伯提出了官僚组织的典型原则,包括了职权的等级化和专业化、办事程序的规范化、办事的程序化等。
在官僚制度的功能方面,韦伯认为官僚制度具有效率、可控性和合法性等功能,这些功能使得官僚制度成为了一种现代社会组织形式。
韦伯还对官僚制度的局限性进行了识别,包括了官僚制度的僵化、不适应性和对制度利益的忽视等。
总的来说,韦伯的官僚理论为我们理解官僚制度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框架,有助于我们洞悉官僚制度的内在规律,并为管理者提供了有效的管理思路。
二、权威理论:韦伯的权威理论主要包括了三种类型的权威,即传统权威、合法权威和魅力权威,并从权威的来源、基础和运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首先,韦伯指出了权威来源的多样性,即权威可以来自于传统、合法和魅力三种不同的来源。
传统权威是指基于过去的时间积淀而形成的权威,合法权威是指基于法律和规定而存在的权威,魅力权威是指基于个人魅力和魅力而形成的权威。
在权威的基础方面,韦伯认为权威的基础是人们对权威的信任和顺从。
权威的信任是指人们对权威的合法性和可信性的认同,而顺从则是指人们对权威的服从和执行。
在权威的运作机制方面,韦伯指出了权威的运作是基于合法性的,即权威的合法性是权威得以维持和实施的基础。
权威的合法性是由法律、规定和社会习俗等构成的,它使得权威在社会中得以稳定和可持续地发挥作用。
总的来说,韦伯的权威理论为我们理解权威的性质与作用提供了重要的思想。
通过权威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权威的多样性和变化性,并认识到权威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同时,韦伯的权威理论也为我们研究组织权威结构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
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韦伯与泰勒、法约尔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三位先驱。
马克斯·韦伯( Max Weber,1864-1920)生于德国,曾担任过教授、政府顾问、编辑,对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与政治学都有相当的造诣。
韦伯的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般经济史》、《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等,其中官僚组织模式(Bureaucratic Model)的理论(即行政组织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最为深远的影响。
有人甚至将他与杜克海姆、马克思奉为社会学的三位“现世神明”。
韦伯行政组织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正是德国企业从小规模世袭管理,到大规模专业管理转变的关键时期,了解韦伯的思想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韦伯认为,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为基础。
没有某种形式的权力,任何组织都无法实现其目标。
人类社会有三种被社会接受的权利:•传统权力(Traditional Authority):传统惯例或世袭得来;•超凡权力(Charisma Authority):来源于别人的崇拜与追随;对于传统权力,韦伯认为,人们之所以服从它,是因为领导者占据了传统所支撑的权力地位,同时,领导者也受到传统的制约。
但是,人们对传统权力的服从不是基于与个人无关的秩序,而是基于习惯义务领域的个人忠诚。
领导者的作用似乎只是维护传统,因此是低效的,不应该作为行政组织制度的基础。
非凡权力的合法性完全取决于对领导者的信仰。
他必须用不断的奇迹和英勇的行动赢得追随者。
超凡的力量太感性,太不理性,不是基于条条框框,而是基于神秘的启示。
因此,权力的非常形式不应作为行政组织制度的基础。
韦伯认为,只有法定权力才能成为行政组织制度的基础,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它提供了审慎和正义。
原因是:(1)管理的连续性使得管理活动必须有序地进行。
(2)以“能”为本的择人方式提供了理性基础。
(3)领导者的权力不是无限的,应该受到约束。
有了适合于行政组织体系的权力基础,韦伯勾画出理想的官僚组织模式(Bureaucratic Ideal Type),具有下列特征:1、组织中的人员应具有固定和正式的职责并依法行使职权。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韦伯官僚制理论的主要内容一、权威结构理论与组织类型分析任何一种组织都是以某种形式的权威作为基础的,权威能消除混乱、带来秩序,没有权威的组织是无法实现组织目标的。
权力是无视人们的反对,强使人们服从的能力;而权威则意味着人们在接受命令时出于自愿。
韦伯认为有三种合法权威,由此出现三种不同的组织形态,即:1、“神秘化的组织”。
这种组织形态行使权威的方式是基于领导者个人的人格,它以对个人的崇拜、迷信为基础。
2、“传统的组织”。
在传统的组织中,命令和权威的基础是先例和惯例。
3、“合理——合法化组织”。
在合理化——合法化组织中,权威的基础是组织内部的各种规则,人们对权威的服从是由于有了依法建立的等级体系,此时的权威必须在组织中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被领导者对权威的服从实际上是对组织规则的服从,在赢得服从这一点上与领导者个人的品质、能力、学识关系不大,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在法律上的地位是平等的,各自都要受到组织规则的约束。
二、官僚制及其特征韦伯认为,“官僚制”是指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为特征的组织形态,亦即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行政组织。
“官僚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合理的分工。
明确划分每一个组织成员的职责权限,并以法规的形式固定这种分工,分工不仅有利于组织成员通过训练掌握专门的技能,更有利于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
2、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
可以使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确切地知道从何处取得命令以及把命令传达给何人,有助于克服组织管理中的混乱现象,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
3、依照规程办事的运作机制。
在实行官僚制的组织中,管理工作不是随心所欲地进行的,官僚制组织通常需要制定一整套规则和程序来规范组织及其成员的管理行为,以保证整个组织管理工作的一致性和明确性。
4、形式正规的决策文书。
在实行官僚制的组织中,一切重要的决定和命令都应该形成正式文件下达,并且要记录在案,用毕归档。
这使组织独立于个人之外,不因领导成员的变动而变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第三章韦伯的“官僚制”理论1.韦伯的权威结构理论与组织类型分析。
权威------组织正常运行的基础。
韦伯认为有三种合法的权威,由此出现三种不同的组织形式,即:“神秘化组织”、“传统组织”和“合理化-合法化组织”。
其中每一种组织形态都意味着其独特的管理机构或管理体制。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任何组织都可以是三种组织形态的结合。
“神秘化组织”行使权威的方式是基于领导者个人的人格,它以对个人的崇拜、迷信为基础。
这种组织内在的基础并不稳固,常常会出现“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现象。
“传统组织”行使命令和权威的基础是先例和惯例。
存在着两种组织形式:“世袭制”和“封建制”。
这种组织类型的权威明显具有世袭性、封建性和绝对性的特点。
“合理化-合法化组织”行使权威的基础是组织内部的各种规则,人们对权威的服从是由于有了依法建立的等级体系。
韦伯把它看作是现代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权威制度。
称之为合理化的制度,是因为它被专门用来作为实现某些既定目标的手段;同时,称之为合法化的制度,是因为在此类组织中有着一系列规则和程序,一定的时候在组织中担负一定职务的组织成员则必须依据相应的规则和程序去行使其权威。
韦伯用“官僚制”一词来称呼这种组织,认为只有这种与合理合法权威相适应的组织形式才是“理想的官僚制”。
官僚制含义。
2.韦伯“官僚制”的基本特征。
韦伯认为,作为一种理想的行政组织形式,“官僚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合理的分工:明确划分每一个组织成员的职责权限并以法规的形式严格固定这种分工是官僚制的重要特征之一。
韦伯认为,组织根据分工要求规定每一职位均有特定权责范围,这样不仅有利于组织成员通过训练掌握专门技能,更有利于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
(2)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官僚制组织是一个等级实体,具有等级与权力一致的特征,其中,将各种公职或职位按权力等级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指挥统一的指挥链条,沿着自上而下的等级制,由最高层级的组织指挥控制下一层级的组织直至最基层的组织,于是便形成了官僚制组织中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Weber’S bureaucracy theory)韦伯的层级官僚制理论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于20世纪初提出了官僚制理论。
在马克斯·韦伯看来,官僚制是指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为特征的组织形态,是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行政组织制度。
韦伯认为组织的合法权威有三种来源:习俗惯例;个人魅力;法规理性。
法理权威的最适宜的组织形式是官僚制。
所谓“官僚”,是指这种组织的成员是专门化的职业管理人员而言,并不含有一般语境中使用“官僚”一词的贬义。
为了避免误解,有些学者把韦伯所说的官僚组织,改称科层组织。
韦伯认为,在近代以来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官僚组织是对大规模社会群体进行有效管理在基本形态。
韦伯指出,在这三种组织类型中,只有传统组织和官僚组织才有相当程度的稳定性。
个人崇拜组织与这两种组织差异极大,它可以破坏一个旧世界,而无法建立一个新世界。
因为无法保持领袖人物魅力的弥久弥新,或者领袖人物隐退去世等等,个人崇拜组织从诞生起,衰败也就不可避免。
例如宗教组织在其创立时必须依赖于领袖的神圣光环,但要将信徒对领袖的顶礼膜拜常规化,一旦形成了教义和规则,它就开始转变成传统组织。
古代王朝的创立时期,常得益于某个具有超凡魅力的领袖,人们信赖他那种拯救社会的神力,对乌托邦式美好世界的追求形成对领袖的拥戴,并焕发出“打江山”的动力。
而一旦转入“坐江山”,就得实现权威的转变,把神力变成传统,制定典章制度,个人崇拜组织随之平凡化,变成传统组织。
传统组织与官僚组织在外观上具有相似性,但两者实质有很大不同。
在官僚组织中,由制度规定组织层级、部门划分、职位设置、成员资格,能够形成非人格化的层级节制体系和部门结构,组织成员是否胜任仅仅取决于他的能力,而不是取决于他对组织领袖的个人忠诚和个人依赖。
传统虽然也有规章体系,但它的典章来自传统习惯,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个人关系、喜好偏爱、社会特权的基础之上。
马克思·韦伯官僚制理论
官僚制理论的历史意义
• 社会政治意义。推崇管理的理性化和制度化,
强调以知识和技能进行管理,因应了工业 社会的现实诉求。 • 学术意义。“组织理论之父”,提出三种权 威划分的理论框架和组织形态的划分;系 统论述了官僚组织的结构、功能和管理原 则,奠定了现代社会官僚制的制度基础; 基于威尔逊的传统,提出官僚制组织目标 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追求行政效率。
官僚制理论过分追求组织的稳定性,不利于激励组织成员 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行政管理缺乏回应性,不利于改 善服务质量。
总结
马克思·韦伯所倡导的官僚制理论,从整体上可 以看作是一种理想型的组织设计状态。韦伯提出的以 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为特征的组织形 态理论在组织中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他强调的组织 劳动分工体系、调节成员关系和行为的规范秩序、对 个人自利追求的激励和制裁体制不管是在发展经济还 是在政府机制中都有重大意义,但是他又过分看重层 级节制体制、组织效率、职能权限划分、非人格化的 追求等方面使他的理论又成为纸上谈兵。因此,在今 天的组织中我们不仅要借鉴韦伯官僚制理论中的优秀 元素,又要把握好尺度,扬长避短,辩证的看待、借 鉴、应用、发扬。
三种组织形态比较
比较项 神秘化组织 魅力型权威 Charismatic authority 领袖个人的超凡魅力 (人格取向的权威) “人存政举,人亡政息” (当领袖死后,而组织的权 威必须继续时,就会产生权 威的继承问题。组织往往会 由于领袖人物的死亡而分崩 离析) 传统的组织 传统型权威 Traditional authority 传统的习俗与惯 例 介于两者之间 (权力的实施必 须以被统治者习 惯上服从的程度 以及心理上的承 受的限度为限, 否则就会引起反 抗) 合理化—合法化组 织 法理型权威 Rational—legal authority 组织内部的各项规 则 (制度取向的权威) 稳定性较强(非人 格化秩序的确立, 使管理的任何步骤 源于法规,摆脱了 长官意志,保证了 体制的连续性和稳 定性) 权威 权威的 基础
第三章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三、对韦伯官僚制理论的评价
社会政治意义。推崇管理的理性化和制度化, 强调以知识和技能进行管理,因应了工业社 会的现实诉求。 学术意义。“组织理论之父”,提出三种权 威划分的理论框架和组织形态的划分;系统 论述了官僚组织的结构、功能和管理原则, 奠定了现代社会官僚制的制度基础;基于威 尔逊的传统,提出官僚制组织目标就是要最 大限度地追求行政效率。
他在管理理论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理论方面, 主 要 贡 献是 提 出 了 “ 官 僚 组织 结 构 理论 ” , 或称 “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最为深远。由于在管理学组织理论领域取得很大贡 献,被称为“古典组织理论之父”。 韦伯一生著述颇丰,主要有:《新教伦理和资本主 义精神》,《宗教社会学论文集》(3卷)、《政治论 文集》、《经济与社会》(2卷)、《社会和经济组 织理论》、《科学论文集》、《社会学和社会政策 论文集》等。
官僚制的优点:
(三)关于官僚制的优点与缺点
严密性 ——严格的岗位责任制
合理性 ——专业技术知识居于中心地位
稳定性 ——非人格化秩序可摆脱长官意志 普适性 —— 适用于公共与私营部门
官僚制的缺点
理性官僚制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理想化或纯 理论性的组织制度,在现实中有很多难以实现 的条件 。
韦伯毕生从事学术研究,在社会学、政治 学、经济学、法学、哲学、历史学和宗教 学等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对许多社会、 经济和历史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 和新的观点,对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 和管理理论的发展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以致有人甚至将他与杜克海姆、马克思奉 为社会学的三位“现世神明”。
论述韦伯行政管理理论
论述韦伯行政管理理论韦伯行政管理理论又称韦伯官僚理论,是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20世纪初提出的。
韦伯官僚理论认为,官僚制是一种高效的管理方式,能够确保组织的稳定性和效率。
这一理论对于当代管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广泛应用于组织机构和行政管理的研究和实践中。
本文将对韦伯行政管理理论进行详细的论述和分析。
首先,韦伯官僚理论主要包括官僚的特征、官僚的优点和缺点、官僚化的过程及其后果。
官僚制是一种具有严格等级分明、分工明确、规范化和专业化的管理模式。
官僚组织的特征包括等级制度、分工明确、规则和程序化、正式文件和权威性的决策等。
韦伯认为,官僚组织的优点在于能够保证组织的稳定性和效率,确保规则和程序的执行,提供了预测性和可控性的管理方式。
但是,官僚组织也存在一些缺点,包括过度的规则和程序、决策的滞后、创新的抑制以及对员工的剥夺感。
其次,韦伯官僚化的过程及其后果也是该理论的重要内容。
官僚化是指组织成员认同和遵守官僚制度的过程。
官僚化的后果包括组织的僵化、决策的迟缓、创新的抑制以及员工的不满。
韦伯在其理论中提出了职业官僚和官僚机构两种类型。
职业官僚是指那些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管理人员,他们能够有效地执行组织规则和程序,确保组织的高效运转。
而官僚机构则是指大型组织机构或政府机构,其特点是权力集中、规范化程度高、分工明确和等级制度严格。
另外,韦伯官僚理论对于组织管理和行政管理的研究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对于当代管理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韦伯官僚理论为各类组织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能够确保组织的稳定性和效率。
它也为管理学者和从业者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但是,官僚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管理者不断地加以改进和完善。
总的来说,韦伯官僚理论是一种重要的管理理论,对于组织管理和行政管理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虽然它存在一些缺点,但是其优点远大于缺点。
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发扬优点,克服不足,使它更好地为组织管理和行政管理服务。
马克思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马克思·韦伯的官僚制理论马克思·韦伯是官僚制理论的奠基人,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韦伯首先立足于西方独特理性主义来审视理性官僚制,并通过西方现代官僚制与中国传统制的比较来加以说明。
他倡导的官僚制是一种纯粹的、抽象的、标准的的组织形态,他所谓的“官僚制”是指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为特征的组织形态,亦即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行政组织。
从纯技术的观点来看,“官僚制”确是最高的组织形式。
他所倡导的层级官僚制理论的主要内容就包括了专业化分工、等级制、对法理化规则的遵从以及非人格化等方面。
韦伯认为,作为一种理想的行政组织形式,官僚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合理的分工。
工作的专业化便是这种高度明确分工的结果。
2.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
官僚制组织是一个等级实体,具有等级与权力一致的特征,形成官僚制中层级节制的权利体系,以保证在组织权力中政令畅通。
3.依照规程办事的运作机制。
官僚组织通常要制定一整套规则程序来规范组织及其成员的管理行为,以保证整个组织管理工作的一致性和明确性,保证官僚制组织的合理性、合法性、稳定性和连续性。
4.行程正规的决策文书。
有利于下级组织及其成员明确任务权责及规范要求,加强控制,促进组织更加有效、更便捷的实现目标。
5.组织管理的非人格化。
在实行官僚制组织中,管理工作是以法律、法规、条例和正式文件等来规范人的行为的,公务活动中不得掺杂个人情感、偏好等非理性因素,在组织成员之间的公务关系中存在的只是对事的关系而非对人的关系,不考虑任何私情关系。
6.适应工作需要的专业培训机制。
官僚制是建立在高度分工和专业化基础之上的,提高其服务数量和质量,从根本上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
7.合理合法的人事行政制度。
其中包括人员任用应符合工作性质的要求和人员自身能力、人员职位应保证其在合适位置充分发挥才能、职务由自由契约关系承担、人员奖惩应根据工作优劣确定,行政人员须收到严格而系统的纪律约束和控制等。
第三讲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韦伯科层制理论的学理追踪最终指向了对当
代资本主义合理性的拷问。 他指出了资本主义历史演进中的价值扭曲 及其现实运作中人性的泯灭。 马克思根据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的异化带来
社会的全面异化批判了资本主义,而韦伯则
通过合理性范畴同样针贬了资本主义。
五、我国公共管理模式的选择 1、现代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官僚制组织 结构必然会进行一系列的变革 首先,组织结构从金字塔型向扁平化发展。 金字塔式的层级组织结构的弊端: (1)增加行政费用。 (2)增加沟通的困难。 (3)增加计划的困难。
的组织形式: 神秘化组织——君权神授权威
传统组织——传统权威 合理化——合法化组织——法理权威
(1)神秘化组织——君权神授权威 行使权威的方式是基于领导者个人的人格,
它以对个人的崇拜、迷信为基础 。
神秘化组织是以宗教或政治形式出现的小规 模的革命运动。
领导权威仅靠领导者个人的人格,组织成员
对命令的服从,仅基于领导者个人的感召力和 鼓动力。
(2)对我国现行行政体制的客观认识
我国现正处在社会的转轨变型时期,市场 体制以及适应市场体制的行政体制尚未完 全培育起来。 我国现行行政体制以理想官僚制为主,兼 有封建官僚制遗存、理想官僚制不足和新 型行政体制正在建构的特征。
封建官僚制的遗存:中国在战国时,世族政治开 始为官僚政治所取代。自秦至清,中国一直受着 封建专制政体官僚政治的支配。理性精神的缺失、 家长制作风、特权现象、官僚主义、任人唯亲、 法治观念和现代契约观念淡漠等,都是这种影响 的表现。 理想官僚制的不足:以理想官僚制特征为判断标 准,我国政府组织仍处于理想官僚制不足的阶段。 例如,专业化人才和专业化分工的普遍缺乏、行 政规则的普遍缺乏和行政人员对规则的普遍轻视、 行政管理过程重身份而不是重业绩的取向、行政 腐败的普遍存在发及根治不力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排除个人的主观因素,使组织获得了理性, 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测性。
▪ 非人格化,不掺杂个人情感。 ▪ (5)专业培训
▪ 专业化的行政人员是现代官僚制区别于传统 家长制和世袭制的重要特征。
▪ (6)固定的薪俸和按照资历和功绩晋升 ▪ 行政官员属于专职阶层,职务稳定; ▪ 按照功绩晋升;
▪ 2、现代合法--合理统治(权威)
▪ 合理,目的和价值合理。由于各项职责权限 的合理划分,各级别层次进行专业分工,而 且以明确的规则加以确定,高效率从此产生。
▪ 合法,组织必须严格的按照规则和程序来进 行。法理性权威在此间形成。
▪ --合同与契约
▪ 3、官僚制的缺点
▪ 压抑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使人成为一种附属品, 只会机械例行公事,成为没有精神的专家;无法进 行实证分析;偏重静态研究,过分强调规则和制度, 使组织僵化,缺乏应变能力和弹性;
▪ 官僚制,它在明确性,稳定性,纪律的严格 性,运作范围的广泛性等方面都明显优越于 其他组织,并可应用于其他所有种类的管理 工作。
▪ “任何领域,要想象一个没有专业人员的持 续性行政工作,几乎是一种幻觉。”
▪ 官僚制的管理系统由技术的观点看是最理性 的,主要因为技术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 在现代科技以及经济生产企业技术的发展下, 技术知识在近代成为绝对的不可或缺。推进 官僚制的决定性理由是它超过其他组织的纯 技术优越性。
6、对官僚制的评价
▪ (1)官僚制是理想行政的象征 ▪ 理性,稳定和高效与当今“行动缓慢、效率
低下、不负责任、相互推委”等官僚主义的 表现绝然不同。
▪ “从纯技术的观点来看是能够取得最大程度 的效率的,这种组织是对人进行绝对必要控 制的最合理手段。精确性、稳定性、严格的 纪律和可靠性比其它任何形式都要优越”
▪ (2)组织的严密性
▪ 通过建立等级结构,并按照专业化的标准确 定,责任和权限由规章制度加以确立。
▪ 官僚组织权力分层,职位分等,层层节制, 环环相扣,秩序井然。
▪ 上下级间职责明确,相互分工又彼此合作; 所有人员遵循统一的法律法规行事,高度一 致。
▪ (3)管理的非人格化 ▪ 以法律制度作为根本准则;
韦伯的官僚制
--正统管理理论的代表
一、官僚制的概念与特征
▪ 官僚制(bureaucracy):建立在法理型统治 基础上的一种现代社会所特有的、具有专业 化功能以及规定规章制度、设科分层的组织 制度和管理形式。
▪ 韦伯提出的“官僚制”是指在知识的基础上, 以行政效率为目标的一种科学、理性的现代 行政管理体制。
▪ 过分强调专业分工和职能权限划分,忽视宏观协调; 过于强调人员稳定,造成组织惰性,对公务人员升 迁不利;过于强调组织利益和效率,忽视人的心理 需求和全面发展。
▪ 韦伯本人后来也批评官僚制这一组织工具。 他感到官僚制虽然不可避免,但它确实可能 扼杀企业家精神和资本主义精神。他说: “早晚有一天世界上会充满了齿轮和螺丝钉 式的芸芸众生,他们紧紧地抓住自己的职位, 处心积虑、不顾一切地渴望沿着官僚化的等 级层次阶梯往上爬,一想到这种可怕的前景 就令人不寒而傈”。
▪ “精确、迅速、明确、统一、严格的服从、 减少摩擦、节约费用和人力,加上训练有素 的行政官员,能达到最佳效果”
▪ 官僚制以理性为前提,以效率为目标。
▪ (5)统治的知识化
▪ 知识管理是合理的基本性质;
▪ 根据教育程度和专业资格录用官员,打破传 统的门第之见和经济特权,有助于职业专家 和技术官僚的发展,从而确保用人和晋升的 平等权。
5、加深对官僚制主要特征 的认识
▪ (1)职能专门化进行分工; ▪ (2)严格等级层次,金字塔结构,直线式的官僚
制行政范式; ▪ (3)通过规章制度明确责权; ▪ (4)程序; ▪ (5)人际关系非人格化。形式化的不受私人因素
影响的精神,所谓的没有恨意亦无热情。这是理想 的行政人员处理公务的精神。 ▪ (6)以业务能力作为人晋升和报酬的标准。功利 主义,从被支配者福利的角度来看待行政功能。
▪ 官僚制的主要特征:
▪ (1)等级制:各种职位按照权力等级形成至上而 下的金字塔式等级结构。上下级存在明确的职能和 权限划分,每一层级接受较高层级的领导、监督和 管理。
▪ 优点:上令下行;层层授权;目标明确;管理科学。
▪ 行政人员职责专业化,等级制并不意味着上级可以 包办下级的职能。
▪ (2)专业分工
▪ 精确,速度,效率,细节分明,减少摩擦, 降低成本。
▪ 官僚机器通常是由专家来控制的,它之所以 理性化,是因为官僚化的行政系统基本上是 通过知识来支配的特征。
▪ 一方面,技术性的知识本身足以保证非常的 权力地位;另一方面,领导者可通过积累起 来的经验和知识来增强其权力。
▪ 此外,他们有特殊的资料,即政府机密。
▪ 分工过程层层进行,直至个人工作高度专业 化,每个人只从事有限的任务。
▪ 分工和专业化可以达到权责一致和效率原则 的要求。
▪ (3)行政管理档案系统 ▪ 行政职务的执行都以正式的书面文件或案
卷——档案保存着原始的文件和草案为基础。 ▪ 行政命令、决议和规章都必须以书面形式加
以表达。 ▪ 档案系统进行必要的保存和管理并成为决策
▪ 职业的专职,薪金和晋升的稳定,给行政人 员带来了按照制度和规章办事的动力。
二、韦伯官僚制的理论基础 和主要精神
▪ 1、理性和效率
▪ 韦伯认为一元化的官僚制组织形式,从纯技术的角 度看,是可以获得最高效率的。它是人类行使支配 已知方式中最理性者。
▪ 其中理性是指:(1)重要的是制度、法规和正式 职务,而不是个性;(2)重要的是公事公办而不 是个人关系;(3)重要的是技术专长而不是心血 来潮,一时聪明;(4)重要的是逻辑和预见性, 而不是非理性的感情和不可预计的后果。
▪ 行政人员必须秉公办事,价值中立,排除个 人情感和不可预测的感觉因素;
▪ 克服了封建世袭制的个人专断、滥用权力等 弊端,保证了管理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体现 着一种科学、高效和公正的管理模式;
▪ 有利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
▪ (4)技术的高效率 ▪ 纯技术优势;专业知识占中心地位;
▪ 官僚制具有精确、统一、协调、节约和高效 率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