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商品经济的基础理论

合集下载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第二章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第二章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第二章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本章知识点【知识点一】商品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知识点二】货币的产生和职能★★★【知识点三】价值规律及其作用★★【知识点一】商品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建议关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量。

(一)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价值概念是商品具有的效用,即能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商品所特有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

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耗费量和交换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是否特有不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商品特有的属性2.使用价值是商品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例如】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没有价值。

√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

×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没有价值的东西,也一定没有使用价值。

×(二)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1.商品之所以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

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属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概念具体劳动抽象劳动统一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

商品生产者在从事具体劳动的同时也就支出了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两次劳动,更不是两种劳动,而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矛盾考察角度不同从劳动的有用效果来看的抽取了劳动的有用性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否可比不同质上不同,量上不可比质上相同,量上可比体现关系不同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作用不同生产使用价值,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创造价值,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4.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如何解决?只有在交换过程中,商品的使用价值转让出去,商品的价值得到实现后,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才能为社会所承认,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才能被还原,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商品经济的基础理论115页PPT文档

商品经济的基础理论115页PPT文档
通讯、信息、旅游、餐饮、娱乐等。
2、社会分工的形成和发展 ①产生:自然分工的基础上,随生产力的发展而
逐步形成的。 ②三次社会大分工
A、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从畜牧业中分离 出来(当原始社会进入野蛮时期的中级阶段) 劳动生产率 剩余产品 交换 (私有制 产生和发展)生产力
金属冶炼技术出现
B、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 出来(当原始社会进入野蛮时期的高级阶段) 这时出现了专门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交 换
B、商品的使用价值并不是满足生产者自身 的需要,而是为了满足别人的需要。 (与物品的使用价值不同)
C、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 者。
2、 交换价值
(1)、定义(书P36) (2)、商品有交换价值的原因 思考:两个不同的东西能交换吗?
共同点在哪里? 两把斧子交换一只绵羊,为什么是 这样的量的规定性,量上相同的东西是 什么?
有共同的东西的两种物质才能相互交换, 而且也才能在量上进行比较。
是自然属性或效用吗
不是,不同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在性质上是 不同的。
是供求决定的吗?
不是,无论供求怎样变化,一些商品始终 比其他一些商品昂贵。
相交换的商品之间有等同的东西,交 换价值只是这个等同的东西的表现形 式。
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3、价值
生产力发展 社会分工发展 商品经济发展
商品经济的不可逾越性
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的历史进步性 1、商品经济发展的 阶段: ①商品经济的起源、萌芽和初始阶段:原
始社会的公社没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 即使偶尔有而产生的交换也是偶然的和 简单的物物交换。
②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小商品经济阶段。 商品经济是属于从属地位。
各自占有的生产资料数量不同、生产条件也有差 异,使产品也各不相同, 使各个经济利益主体 之间经济利益的差别,对彼此的需要。

第二章 商品经济的一般理论

第二章 商品经济的一般理论

理解抽象劳动
撇开了具体形式的一 般人类劳动叫抽象劳动
体力·脑力
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的关系:
使用价值
具体劳动
私人劳动
商 品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 同时支出的两种劳动,而 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
劳 动
价值
抽象劳动
社会劳动
2020/10/6
〈政治经济学〉
26
第二章
(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是既有联系又有差别。
(供求关系)
复杂劳动 需要经过专门训练的劳动
2020/10/6
〈政治经济学〉
35
第二章
——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 间成正比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简 单劳动为尺度的。
(三)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使用价 值的效率。
商品价值量是指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 要劳动量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奴隶主的 庄园经济也是一种
自然经济单位
封建社会个体农民基本 是农业和手工业结合 的家庭经济,表现为 “男耕女织”这种耕织
结合型的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
➢ 第一、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 ➢ 第二、自然经济是封闭型经济。 ➢ 第三、自然经济是保守型经济。 ➢第四、自然经济是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 ➢ 第五、自然经济中劳动者的私人劳动直接成为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
——使用价值是一切有用物品包括商品所共有的属性,是永恒的 范畴;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是商品经济的范畴,是历史的范 畴。
——对于生产者来说,重要的是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只有让渡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第2章商品经济基本原理-PPT文档资料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第2章商品经济基本原理-PPT文档资料

第一节 商品
二、商品的两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1、商品的含义 • 所谓商品,就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作为商品, 首先必须是劳动产品;其次,劳动产品要成为商 品,必须通过交换。
二、商品的两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 • • • • • •
2、商品的使用价值 ①使用价值是指物的有用性或效用,即物的能够 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②商品使用价值的特征 a、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b、不同的商品,由于商品体的自然属性不同, 使用价值也不同; c、商品的使用价值总是构成一定经济制度下社 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d、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社会的使用价值。 ③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 •
二、商品的两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4、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其统 一性表现在:两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缺一不 可;其对立性表现在:二者是互相排斥的,它们 不能同时存在于卖者或买者手中。
第Hale Waihona Puke 节 商品三、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1、具体劳动 • ①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就叫做具体劳 动。 • ②具体劳动的特征 • a、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b、作为创 造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它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 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恒条件;c、具体劳动反 映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与社会形态无关;d、 具体劳动是社会分工的基础。

四、商品的价值量
• 3、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 ②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具有相对性 • 二者的区别不是由自然或生理条件决定的,而是由社会 条件,主要是由社会分工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差距及其在 生产中的应用程度决定的。在某个时期或某个国家是复 杂劳动,而在另一个时期或另一个国家可能只是简单劳 动,因此,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区别具有相对而言性。 • ③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关系 • 少量的复杂劳动可以等于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少 量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可以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创造的 价值。它们的比例不是由商品生产者自觉计算出来的, 而是在商品生产者的千百次交换比较过程中自发地形成 的。

第二章_商品经济的一般理论

第二章_商品经济的一般理论
从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中获得解释?一是社会分工始终存在一是社会分工始终存在?二是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等价交换不可避免第二节商品?1商品的二因素?2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3商品的价值量3商品的价值量?4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1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价值1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12使用价值?1
1.1 .货币起源或价值形式发展的四 个阶段
• 1.1.1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 公式 1只羊=2把斧子 • 理解 • 交换内容的实质(看起来是使用价值,实际是价 值); • 概念命名(相对价值形式,等价形式)
1.1.2 扩大的或综合的价值形式
• [1]公式 z量商品A=u量商品B,或=v量商品C,或 =w量商品D,或=x量商品E,或=其他 (20码麻布=1件上衣,或=10磅茶叶,或=40磅咖啡, 或=1夸特小麦,或=2盎斯金,或=1/2吨铁,或=其 他) • [2]进步性 无差别性显现,偶然性消失 • [3]缺陷 没有统一的等价物,交换比较困难
1.3 交换价值
• 1.3.1 含义 • 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比例. • 1.3.2 反驳 “供求论” 、“效用论”
1.4
价值
• 价值的含义: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 人类劳动。
1.5 商品的二因素的对立与统一
• 1.5.1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区别 • 二者属性不同 :一个属于自然属性,不随时代的 变化而变化,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个是社会 属性,是一个历史范畴,反映人与人的关系。 • 1.5.2 二因素的对立与统一
• 大卫· 李嘉图(1772~1823年),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该书建立起了以劳动价值论为 基础,以分配论为中心的理论 体系。他坚持商品的价值由生 产中耗费的劳动决定的原理, 批评了斯密价值论中的二元观 点。第一个提出了决定价值的 1793年独立开展证券交易活 动, 劳动不是实际的个别劳动而是 25岁时拥有200万英镑财产, 社会必要劳动,他还指出了决 随后钻研数学、物理学。1799 年读亚当· 斯密《国富论》后开 定商品价值的不仅有直接投入 始研究经济问题,参加了当时 生产的活劳动,还有投在所耗 关于黄金价格和谷物法的讨论, 1817年发表《政治经济学及赋 费的生产资料上的劳动。 税原理》,

第二章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商品经济的产生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 会分工的存在;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前者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基础和条件,后者是商品经 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
⒉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要能够用来交换,必须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就是物品的有用性。不同的物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 值,同一的物品可以具有多种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存在于一 切社会形态,它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不体现特定社会的 经济关系。
⑸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是指黄金或白银越出一国的范围,在国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之间 充当货币,发挥一般等价物的职能。执行世界货币职能的货币 ,必须是贵金属。但是,在当代国际经济关系中,黄金作为世 界货币已经减少,某些经济发达和经济实力雄厚的国家的货币 如美元,在一定程度上执行了世界货币的职能。
第三节 价值规律
两种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能够按照一定的比例相互交换, 说明这两种商品必定具有在质上共同的东西。这个同质的东 西就在于它们都是劳动产品,都耗费了一定量的人类劳动。 这种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只有 在有用物品作为商品时,才具有价值,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 会属性,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和交换劳动 的经济关系。
抽象劳动是指抛开了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 们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或消耗。无论是在哪一种具体形式下进 行的劳动都要支出或消耗脑力和体力,这种脑力和体力的支出 或消耗,对于生产任何商品的劳动来说都是相同的。可见,抽 象劳动只存在量的差别。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体现的是 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第一节 商品与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直接以交 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是与自然 经济相对立的经济形式。自然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 经济形式。商品经济之所以比自然经济优越和进步, 是因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各个生产者或经济单位从 事着专业化的生产,在分工和协作的关系下形成了相 互密切联系的社会生产体系,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 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第2章 商品经济

第2章  商品经济

2.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什么决定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价值量有什么影响?答:(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抽象劳动,因此价值量由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

而劳动量是由劳动的自然尺度——劳动时间来计量的,所以价值量便决定于劳动时间。

由于各种原因,生产同一种商品的各个生产者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即个别劳动时间是不同的,因此,只能按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2)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的关系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商品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的数量,同一社会必要劳动在同样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相等。

但是,如果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来说,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越多,则生产单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从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小;反之,劳动生产率越低,则会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高。

两者的关系应根据具体的条件具体分析。

(1)劳动生产率与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呈反比关系,劳动生产率提高,则生产该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就能够会减小。

(2)个别厂商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则这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会减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但该厂商的一定时间生产的价值总量会增加。

(3)劳动生产率与生产商品的价值总量不呈反比关系,劳动生产率提高后,整个部门生产的价值总量不变,即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不会影响价值总量的变化。

4.什么是价值规律?它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哪些作用?答: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作为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必然要作用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各个方而,决定着商品生产的方向,调节着整个商品经济的运动。

具体来说,价值规律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1)自发地调节经济资源在社会生产的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完全按照价格信号来决定自己是否生产这种产品。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商品交换过程需要市场作为平台,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源的优
03
化配置。
交换媒介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用于衡量商 品的价值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的形式也经历 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等演变 。
货币的职能包括流通手段、价值尺度 、支付手段等。
交换方式
1
商品交换方式包括简单商品交换和复杂商品交换 。
2
市场环境
市场环境的变化也会对商品价格产生影响,如政策调整、 经济形势变化等。
供求关系
供求关系是影响商品价格的直接因素,供不应求会使价格 上涨,供过于求会使价格下降。
竞争状况
市场竞争状况也会对商品价格产生影响,同一市场中不同 企业之间的竞争会导致价格波动。
价格机制的作用
调节供求关系
价格机制通过价格的涨落及时、 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的变 化,传递供求信息,引导生产和 流通。
商品标准是衡量商品质量的依据,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等 。
商品标准规定了商品的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等方面的内容,是 保证商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商品标准的制定和实施需要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和公正性的原则,以确保 标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商品的质量监管
商品的质量监管是指政府和相关机构对商品质量的监督和管理,旨在保护消费者的 合法权益。
商品价格上升;当供过于求时,商品价格下降。
03
市场竞争影响价格
市场竞争程度不同,价格形成机制也有所差异。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商
品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通过品牌、质
量、服务等因素影响价格。
价格的影响因素
成本因素
成本是商品价格的重要构成部分,包括生产成本、流通成 本和税费等。成本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较大,成本上涨 往往会导致商品价格上涨。

第二章 商品经济的一般理论

第二章 商品经济的一般理论
复杂劳动:必须经过专门培养和训练,具 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才能从事 的劳动,则是复杂劳动。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具有相对性。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
• 二者的区别在一定时期一定国家内是确定的,不是 由自然或生理条件决定的,而是由社会条件,主 要是由社会分工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差距及其在生 产中的应用程度决定的; • 二者的区别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又是不同的, 这种区分标准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 也就是说,这种区分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 的,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
一 具体劳动的含义和特征
(一)具体劳动的含义:在一定具体形式下 进行的劳动,就叫做具体劳动。劳动的目 的、对象、工具、方法和最后的劳动结果 都不同,比如:裁缝做衣服的劳动、打铁 匠的劳动,等等。
(二)商品的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社会属性:价值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自然属性: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或 属性,构成 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1.商品的含义 所谓商品,就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劳动产品要成为商品,必须通过交换。
联 合 国 援 助 阿 富 汗 的 粮 食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形成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 间竞争(即部门内部的竞争)自发形成的, 对商品生产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部门内部的竞争形成了商品的(社会)价 值
思考:个别劳动时间与社 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差别对 于商品生产者的影响
(二)劳动生产率的定义与影响因素 生产一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并不是 固定不变的。它会随着每个部门的劳动生 产率的变化而变化。 • 劳动生产率的定义: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 者生产某种产品的效率或能力。 表示方法: a. 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 b. 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 示。

第二章商品经济及其规律

第二章商品经济及其规律

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 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和比例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特 点
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商品生产者相互比较劳 动和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
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 1.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 2.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使用价值与价值相互排排斥、相互对立(矛盾) 使用价值与价值相互排依存、相互作用(统一)
第 一 节
商品及其价值的创造
一、商品的两个因素 二、劳动的二重性 三、商品的价值量
四、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五、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一、商品的两个因素
概念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两因素
使用价值:能满足人们需要的某种属性
特 点
商品的自然属性,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3.为其它一系列理论奠定了基础
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三、商品价值量
概念: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生产某种个别 使用价值所需 要的劳动时间
在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 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 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 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重要意义
的价值形式
等式
1只绵羊=
1 把斧子 80斤粮食 60尺布 5张兽皮
一定量的其他商品
三、一般价值形式
概念 一切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某种特殊的商品上 等式
2 把斧子 80斤粮食 60尺布 0· 1克金子 =1 只绵羊
一定量的其他商品 特点:价值形式发生了质的变化
四、货币形式
概念 某种商品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并固定地

政治经济学 第二章 商品经济一般理论new

政治经济学 第二章 商品经济一般理论new

统治 私有制
统治 公有制
第二节 商 品
一、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和价值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三、商品的价值量 四、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什么是商品?
用来交换 劳动产品 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你们现在用的文具是不是商品?
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 劳动产品也一定是商品, 这种说法对吗?
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 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2个/小时 30分钟/个
部门劳动 生产率 劳动 生产 率
同类生产 者平均的 劳动生产 率 个别生 产者的劳 动生产率
社会 必要 劳动 时间
个别劳动 生产率
个别 劳动 时间
价值量
社会 必要 劳动 时间
劳 动 生产率
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使用价值量 成正比,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 与价值总量无关。
(二)扩大的价值形式
= = = = = 2把石斧 20斤大米 1两黄金 5斤茶叶 一定量其他商品
1只羊
比简单价值形式更充分反映价值性质 3把斧子 5斤盐
1只羊 价值是无差别人类劳动的凝结
1两黄金 10斤茶叶 1担米
会使交换经常发生困难
3把斧子
1只羊
5斤盐
会使交换经常发生困难
3把斧子
1只羊
5斤盐 1担米
7、农民收了1000斤粮食,700斤自己 吃,剩下的300斤去市场上出售,这 些粮食是不是商品,为什么? 8、一个学生从商店买回一支钢笔,把 它作为礼物送给同学,这支钢笔是不是 商品,为什么? 议一 议
第三节
货币
一、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 二、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三、货币流通规律
一、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ppt课件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ppt课件
第二讲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PPT课件
1
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商品 价值规律 货币
PPT课件
2
一、商品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商品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满足他人和社 会需要的有用的劳动产品和服务。
商品经济就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 容,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 形式。
PPT课件
16
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 的研究和认识
拓展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种类的认识
拓展创造价值的领域
物质生产领域
非物质生产领域
PPT课件
17
深化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途径
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 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
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 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 识。
PPT课件
40
滚筒洗衣机市场占有率低的事实则阐释了 技术的不恰当市场定位带来的问题,从反 面进一步揭示了企业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 向的经济学道理。在企业的生产中,企业 的技术固然很重要,但企业的技术不是一 切。技术的领先只是为提高其竞争力创造 了一定的条件,先进技术还必须与市场需 求结合,才能展现出其独特的生命力。
一方面,我国的奶类的需求不是很大,这 与我国的消费者的传统习惯有关。尽管我 国喝奶的人数比改革开放前多得多,但是 我国的大多数人还没有形成喝奶的习惯, 牛奶在居民膳食中的份额仍是微乎其微。
PPT课件
30
这就使得,我国缺少一个稳定的奶品需求 市场,但是,在另一方面,我国的国内的 奶牛生产和乳制品加工能力的增长速度大 于消费增长速度,再加之,国际奶类普遍 过剩,世界乳品巨头也都纷纷进入中国市 场来转移他们过剩的生产能力,这样,奶 类产品的生产过剩在我国就不可避免了。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第二章《商品经济的基本原》,三色笔记,高频考点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第二章《商品经济的基本原》,三色笔记,高频考点

第二章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高频考点: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基本属性:使用价值、价值一、使用价值1.使用价值是商品具有的效用,即能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属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2.在商品生产条件下,商品的使用价值是通过交换来满足他人的需要,而不是商品生产者自身的需要。

3.使用价值是商品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二、价值1.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2.价值是商品特有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耗费量和交换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

3.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三、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1.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于商品之中,缺一就不能成为商品。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没有价值,因而也就不是商品。

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仅仅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的物品也不是商品。

2.使用价值和价值又相互排斥商品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是为了消费,即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要获得使用价值就必须支付商品的价值。

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既占有商品价值又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

只有通过商品交换,生产者让渡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实现了价值,消费者支付了商品价值而获得了使用价值,商品中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内在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高频考点:商品的价值量一、商品价值量1.商品价值量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的量。

2.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不是由个别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4.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是商品的社会价值。

商品的社会价值是由在同一部门同类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形成的,是商品交换的依据。

二、劳动生产率1.劳动生产率是劳动者生产某种商品使用价值的效率;2.表示方法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②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3.影响因素①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②生产过程的社会组织形式③科学技术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④生产资料的质量和效能⑤自然条件高频考点:货币流通规律一、货币流通规律1.定义: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
资源配置的主体
政府、市场、企业等都是资源配置的主体,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资源配置的方式
01
计划配置方式
通过政府计划和行政手段,对资 源进行直接分配和安排,以实现 资源的合理利用。
02
市场配置方式
03
混合配置方式
通过市场竞争和价格机制,自动 调节资源的供求关系,实现资源 的优化配置。
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方 式,以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 为辅。
商品的价格
价格定义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是商品与货币交换比例的 指数。
价格变动
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 影响,当供大于求时,价 格下降;当供小于求时, 价格上升。
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价格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价值决定价格
价格与价值的偏离
商品的价值是价格的决定因素,价格 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商品经济与其他经济模式的比较
计划经济
01
计划经济强调政府宏观干预,但在灵活性、创新性方面存在局
限。
市场经济
02
市场经济强调竞争和效率,但也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和市场失灵

混合经济
03
混合经济结合了计划和市场的优点,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难以
把握平衡。
THANKS
感谢观看
商品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属性,而商品的价值则是指 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的特性
01
02
03
交换性
商品必须是可以交换的, 即商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可以在不同的主体之间转 移。
价值性
商品必须是具有价值的, 即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 并且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 劳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与商品的二因素 劳动的具体形式千差万别 具体劳动 创 造 (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产 使用价值


商 品
价 值
抽象劳动
形成 (体现人与人的关系)
都是人类体力和脑力的耗费
(三)商品的价值量及其决定
1、商品的价值量体现了价值范畴的量的规定性;
2、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而不是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 ——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商品 劳动价值论的思想及其社会经济意义
重点内容:商品的本质、劳动价值理论
学习要求:
1、了解商品经济、自然经济、产品经济;市场经济、计 划经济等概念及相互关系;
2、掌握商品概念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特点及其关系;
3、掌握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思想;
4、了解货币产生的过程;掌握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5、了解通货膨胀(紧缩)的概念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6、掌握价值规律的内容、作用、经济意义。 重点:商品的本质、劳动价值理论、价值规律
(一)商品的二因素 1、商品 (1)定义: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 值和价值的统一。 (2)正确理解: 2、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1)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自然属 性。它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的 社会关系。 价值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来源,这是价 值范畴的本质体现。
(3)发达的商品经济;
•主要特征:产权关系商品化和社会经济金融化。 •所处阶段:19世纪后半期以后。
二、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1、市场经济的含义:指在市场机制调节下运行的经 济,即是一种以市场机制为资源主要配置方式和经济 活动主要调节手段的社会经济运行方式。 2、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1)相互联系:它们都是以社会分工、商品生产和 商品交换为基础的社会经济活动方式,它们在本质上 是一样的。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 下,要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 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4、生产商品的劳动可以区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5、单位商品中的价值量与劳动量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 成反比。
商品价值量的确定
复杂劳 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 简单劳 动时间 折 合 商 品 价 值 量 具有一定技术专长,受过 专门培养与训练
三、劳动价值论是随时代发展而发展的科学理论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 1、人的活劳动是价值的源; 2、劳动具有二重性; 3、使用价值生产与价值的创造是有区别的。 (二)马克思寻劳动价值论主要贡献: (1)“劳动创造价值”的命题首先由古典经济学派提出。 配第、李嘉图、斯密等的贡献。
(2)古典经济学价值理论的主要功绩是:明确提出劳动是 商品价值的源泉,认为一切生产部门的劳动都创造价值, 肯定了商品的价值量只能由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

1)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 二、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有五种: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 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 段是基本的职能。
1、价值尺度 (1)含义:货币充当衡量和计算商品坐标量的尺度。 (2)货币充当价值尺度只是观念的、想象的货币,不 需要足值的货币。 (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使商品具有价格 2、流通手段含义: (1)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2)货币充当流通手段货币,不是观念上的货币,而 是足值的货币 (3)商品流通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称为商品流通。W—G—W。 (4)流通中货币需要量的影响因素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流通的商品量 * 商品 的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2、商品经济的发展 商品经济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1)简单的商品经济: • 主要特征: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消费而不是为了 追求价值增值,用以交换的产品主要还是剩余产品。 • 所处阶段: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以前的整个历史时期。 (2)扩大的商品经济: •主要特征:商品化的范围不断扩大,市场成为社会经济 活动的中心,不仅产品成为商品,而且各种经济资源纷纷 转化为扩大商品生产的生产要素,其中以劳动力转变为商 品、货币转化为资本为其主要标志。 •所处阶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工业革命以二重性: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
1、商品的二因素的决定因素 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商品的二因素是 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一方面是具体劳动, 一方面是抽象劳动。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具体劳动:具体劳动是为创造某种使用价值而在 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具体劳动体现人与自然的 关系。 (2)抽象劳动: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抽象劳 动创造商品的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4、支付手段: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 工资等的职能。它是随着商品交换过程中赊账买卖的 出现而产生的。 5、世界货币: 三、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1、通货膨胀 (1)含义1:货币发行量超过了商品流通中的实际 需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现象。 含义2:市场一般物价水平在一个较长时间内持 续地、大幅度的上涨现象。 综合而言:通货膨胀是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了需 求量,引起货币贬值和物价持续地大幅度上涨现象。
3、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在商品的二因素中,商品的价值是
最重要、最本质的因素,价值是商品所 特有的;
使用价值
商品的价值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交
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 体。
商 品
价 值
4、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价值 (1)商品的交换价值:一种使用价值(商品)与另 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时的量的比例。 (2)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是商品内在的、本质的属 性;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外在形式,是表象; 商品是因为有了价值才具有交换价值。
(二)商品经济的定义和特点
1、商品经济定义: 指一种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基础的社会经济 形式(活动方式)。 2、商品经济的特点: (1)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交换; (2)商品生产者之间存在分工和协作关系; (3)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三)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1、商品经济的产生:它是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和生产 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剩余产品的出现 而产生的。
第二章 商品经济的基础理论 —范畴和规律
本章通过分析商品和货币,揭示商品和货币所体现的 社会经济关系,阐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和商品 经济的一般规律。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 论体系的基础。 本章主要内容: 商品和商品经济 货币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
商品和商品经济

(3)供求混合型通胀
(4)结构性通胀 5、社会经济影响 (1)短期中,可能促进生产、增加就业、增加收入、促 进繁荣。 (2)长期中:通货膨胀引起价格扭曲,使市场机制不能 对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对再生产和资本循产生不利影响; 最后导致大量企业减产、倒闭和工人失业。受打击最严 重的是投资大、生产周期长的部门,如农业、重工业和 基础产业等。
2、通货紧缩 1)含义:与通货膨胀相对,通常指物价指数在一个 较长的时期内的持续下降。 2)成因:(1)国家紧缩银根引起货币供给减少; (2)社会总需求下降,小于社会总供给。 3)经济影响:市场疲软、经济增长下降、企业倒闭、 失业率上升等。 本节重要概念: 货币、货币的职能、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2)相互区别:
• 商品经济是与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相联系的范畴;
市场经济是与计划经济相对应的概念。 • 市场经济必定是商品经济,但商品经济并不能直接 等同于市场经济。商品经济只有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 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及经济活动发挥起主导性的调节
作用时,商品经济才能转化为市场经济。
二、商品的二因素



重点内容: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一、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1、货币的起源(价值形式的发展) 1)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货币的胚胎 形式) 1只羊 = 2把斧子
相对价值 等价物 2)总和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50斤谷物 2把斧子 总和或扩大的价值形式充 分体现了商品作为一般人 1只羊 = 5克黄金 类劳动的结晶,体现了商 40 尺布 品价值的社会性。 其他等等
私有制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 私有制 引 起 私人劳动 劳动 具体劳动 使用价值 商品
社会分工
社会劳动
抽象劳动


商品生产 的前提
私有制商品生 产的基本矛盾
生产商品的劳 动的二重性
商品二因素
(五)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
1、生产要素及类型 2、作用 1)活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同时,支付了体力和脑力。 2)物化劳动是活劳动的吸收器。
(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个并列的劳动过程 或两种不同的劳动; 劳动的二特殊性使商品具有二因素 3、劳动二重性学说创立的重要地位 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创立使劳动价值论建立在科学的基 础之上; 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提供了理论前提; 它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由此揭露了资本主义的 剥削秘密,揭示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为论证资本主 义产生和灭亡的规律,奠定了理论基础。
1、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 社会必要 件 劳动时间 (简单劳动) 2、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
3、社会平均的劳动强度
(四)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 1、在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为什么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既 是私人劳动,又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 2、根本原因:私有制和社会分工。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 矛盾
本节重要概念: 商品、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价值、交换价值、
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抽象劳动、劳动生产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