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港考察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月港经济史迹的考察与思考

10史本2班陈鑫鑫 100701239

一、考察主题:关于月港经济史迹的考察与思考

二、概述:

(1)考察目的:通过考察月港经济史迹的遗址,了解明代月港作为繁荣的大港为漳州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月港是繁盛一时的海外贸易交通中心,有“闽人通番,皆自漳州月港出洋”之说,月港还是郑和下西洋后我过第一次近代意义上对外贸易交流,在世界海上贸易史上,都占有一定的地位。通过对月港经济史迹遗址的考察,可以追溯历史,了解当时中国对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从而在经济方面进一步加深对月港历史的了解。

(2)考察时间:2013年11月10日。

(3)考察地点:福建省龙海市海澄镇,“海上丝绸之路”古月港码头遗址,饷馆码头,晏海楼,城隍庙,文庙。

(4)考察方法:通过实地走访月港经济码头遗址,参观码头资料介绍,了解月港情况以及月港曾经繁盛再到后来衰弱的历史,通过走访晏海楼、城隍庙、文庙等地,了解其历史,也了解当时月港的经济地位。

三、正文:

(一)前言:港口作为一个经济的承载体,在经济发展上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港口不仅促进海外贸易的发展,也带动沿海经济的发展。月港兴起之前,海澄还是个寸土不长的不毛之地,海澄人民只能转向海洋求生存,于是在当时海禁政策下,私人贸易兴起,月港逐渐成长起来。隆庆元年的正式开放,确立了月港的合法地位,到了明代万历年间海澄镇便是中国对外贸易的著名港口、闽南一大都会,出现“市镇繁华甲一方,港口千帆竟相发”的场景,可见当时的月港经济繁华程度可见一斑,对当时漳州乃至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实地考察篇:

一.海澄镇基本经济概况及月港经济史迹概况

1.海澄镇的地理坐落及经济发展概况

海澄镇位于龙海市域中部,九龙江南岸,东南与东园乡境接壤,南与东南与东泗乡境毗连,西与双第农场、西北与榜山乡、石码镇交界,北隔南港与紫泥乡相望,北面与厦门市隔江相望。

海澄镇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滩涂养殖和种植农作物。在农业方面:全镇可供开发的滩涂面积有1万亩,淡水养殖的面积有5000亩,耕地面积有3.4万亩,海澄镇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成为全福建省粮食高产生产区。经过农业结构的调整,海澄现在建立马铃薯生产基地有1.44万亩,毛豆生产基地有3000亩,并且培育了香蕉、花卉等一批新兴产业。海澄镇现已建成5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辐射带动了周边地区2万多亩农业蓬勃发展,形成以马铃薯、果蔬、水产等农产品产、供、销一条龙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共19个。

在工业方面:海澄工业呈现“一区三园”分布格局,各个工业园相应分布不同产业群,各具特色。企业门类比较齐全,拥有食品、饲料、机械制造、造纸、包装、家具等行业。工业区总规划用地250公顷,已开发利用130公顷,落户企业近300家,食品企业183家。目前,全镇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的规模工业企业28家,投资500万元以上新办或技改扩建工业项目数10个,占年度任务数的111%;投资500万元以上新投产工业项目数11个,占年度任务数的122%;全镇已拥有福建省名牌产品5个,福建省著名商标8个,漳州市知名商标30个。

在商外贸易方面:海澄镇主动融入厦漳泉同城化建设,做大做强以商贸物流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着力推动旅游娱乐、商贸物流、酒店餐饮等服务业成为重要产业。码头群集中,物流业发展,镇区商贸活动繁荣,全镇共有商业网点近300个,城乡农贸市场1个,四星级酒店1个,年产值2000万以上餐厅1家,500万以上餐饮行业门店4家,超市、建材、竹木等市场交易发达。[1]

2.月港经济史迹概况—饷馆码头

明代中后期著名对外贸易商港月港主要码头有七个,但因为泥沙淤积或是杂草丛生,除了饷馆码头,其他的现在已经完全荒废,饷馆码头以其功能命名,饷馆码头因为位于海澄月溪与九龙江交汇处最东侧,免于淤泥侵扰,至今仍在使用。该码头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系条石台阶结构,伸入月溪口,龙海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月港被政府正式承认后,为了加强对洋市的管理和增加政府收入,于万历年间在海澄设置“督饷馆”。而这个码头便是当年外船申报进出港的临时停泊点,现存台阶5级,宽2米,长6米。明朝作家张燮在《东西洋考》中记录:凡出洋的商船必须到饷馆申请“引票”,作为出海凭证,获准者必须缴纳“引税”[2]。省海丝研究会原理事陈自强先生介绍,“引税”类似关税,月港一年所纳关税保守估计超过两万九千两,而所进口的货物总值超过60余万两,可见当时月港的繁盛。1979年饷馆码头建为平台式码头,设起重吊机1台,为粮食、煤炭专用码头,可供百吨位货轮停泊。

3.月港遗址:晏海楼、城隍庙、文庙概况

月港的兴盛,引来了很多倭寇,劫舟夺货,烧杀抢掠,给东南沿海造成了困扰,于是明代万历年间设立了晏海楼,作为军事瞭望台来观察沿海形势,现存晏海楼有四层,高约30米,对角宽约8米,又称为八卦楼,历史上曾有多次对晏海楼进行修缮,也有多位诗人对晏海楼进行过赋诗,现存乾隆版本《海澄县志》就记载着明清两朝的名人诗赋,如张燮的《晏海楼》七律诗,詹明章《晏海楼赋》等,见证晏海楼的兴盛,也见证月港的兴盛。

月港的繁荣为明朝政府带来巨大的关税收入,给漳州人民带来丰富的物质财富,同时也为人们发掘宝贵的精神财富,促进海澄城隍信仰的兴起,海澄城隍庙位于龙海市治所之东五公里的海澄镇区中心,庙宇坐北朝南,广场宽敞平坦,形制规模宏大,庙里有城隍,黑白无常等,“明镜高悬”与“威灵公”的牌匾,门梁上悬挂两米开外的大算盘。万历二十二年(1595年),政府关税收入多达29000多两,有“天子南库”的美誉,也就是如此上缴国库数额可观的饷银引起多少人的非分之想,当时在月港往来的国家官员的地位似乎相比于置县的海澄县令,显得是多么高高在上。现实中无法用区区七品官职来威慑涉及的官员和来维护国家和地方的利益,所以超越县衙的形制来建造并供奉一位二品“都城隍”非常重要。

[3]所以城隍庙的建立促进城隍信仰的兴盛,同时也见证了月港的兴盛。

文庙位于龙海二中学校内,文庙建于明代隆庆元年,由于月港的繁盛,为促进礼仪教化而设,庙宇坐东北朝西南,主殿大成殿外树立孔子圣像,前来朝拜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