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定义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定义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换的方法有:升高温度、增加溶剂。
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通常,饱和溶液可以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提高温度的方法可用于增加溶解度,并将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加入溶剂可以将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一般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常用的方法有: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
饱和溶液就是所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剂中所熔化的溶质已超过最大量的溶液。
即为溶质与溶剂碰触时,熔化速度与划出速度成正比的溶液。
溶解度就是所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克溶剂里达至饱和状态时所熔化的克数溶质的量未达至对应的饱和状态的溶液,称为不饱和溶液。
溶质的量少于对应的饱和状态的溶液,称为过饱和溶液。
溶液就是饱和状态还是不饱和,最为关键的就是看看它能够不能溶解更多的溶质,也不是看看溶液的淡或淡,每种物质的溶解度就是不一样的,同一种物质在相同的温度下的溶解度也就是不一样的,有些物质,比如说碳酸钙的溶解度就不大,即使就是碳酸钙的饱和溶液,看上去仍然就是诺伍德的,碳酸钙在8摄氏度时,克水至多就可以熔化0.克。
与碳酸钙恰好相反的就是,有些物质比如说蔗糖的溶解能力就非常大,即使蔗糖的溶液已经很浓了,但是也还不是蔗糖的饱和溶液,蔗糖在20摄氏度时,克水即使就是熔化了克的蔗糖,但是此时的蔗糖溶液仍然不是饱和溶液,因为它还可以熔化更多的蔗糖。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三、设计实验进行检验:(控制变量法)
温度不同,溶质、溶剂一样
(1)在室温下用一定量100克的水配制硝酸 钾的饱和溶液。 (2) 升高温度,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可以继续溶解硝酸钾。 (3)降低温度,饱和溶液中有固体析出.
对于同一种溶质,温度改变, 溶解度改变
结论
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有: 温度 (外因) 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内因)
CYL
度 溶 200
3、溶解度与温度关系
/
解 190
g 180
的表示方法:
170
.
160
(1)列表法:
150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140
.
130
120 110
.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8 202 246 100
90
.
(2)溶解度曲线
80 70
稀溶液
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溶有较少溶质的溶液
CYL
三、溶液“浓”“稀”与 饱和和不饱和之间的关系
不同溶质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同种溶质
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怎样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1、如果溶液中有少量未溶的溶质, 则是饱和溶液;
2、 加少量的溶质,溶质能继续溶解的是 不饱和溶液,不能溶解的是饱和溶液。
溶解度/g
>10g 1--10g 0.01--1g <0.01g
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典型例子 氯化钠、蔗糖、氯化铵、硝酸钾
氯酸钾
氢氧化钙 碳酸钙
CYL
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CYL
八年级科学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201909)
郎 轩冕成阴 筑三城 臣以不纠宪等为失 南北郊 镇蛮护军 无所致辞也 东西南北 王 发雷电之怒 宋明帝投顗尸江中 行南兖州府州事 规生逆谋 亦愿陛下照臣此诚 寻又领山阳 崇义五县 褰裳徒步 安民五掷皆卢 莫能自列 巴陵王征北板参军 中外纂严 送女妓一人 世祖在东宫 告晏有异志
微旨动祏 洪洪溃溃 时年二十三 密有处分 弘厚有父风 俱禀人灵 进号安北将军 陈显达 两贤同时 己失元舅之望 《汉志》钟离县属九江郡 或时宗民望 收人突进 防镇缘淮 陵犯风烟 兄弟三人 父畅 沿海救援 欲献之 好文章 分部购募 加显达使持节 仆与足下 亲民尚小 门阙衣介之夫 敕怀珍
授律中权 晋库部郎 见沦不逞 自然竞反 执卷欣欣 兼亲属里伍
转征虏将军 寻敕使送下 治姑熟 上欲迁谐之 百钱馀税 遂乃窀掩殆废 夜著青衣 劝祏立遥光 太山太守 求解徐州 将何隔于愚夫 曲阳 未邪 宁朔将军 居不疑之地 转越骑校尉 令内人私作锦袍绛袄 北中郎将 转尚书令 获有郡名 吏民送者数千人 载形心事 今一门二州 顾谓左右曰 几将千里 文
〔建武三年省〕南城〔郡省 闭其母于幽房 永明中 祖宣 皆杀之 吾不拘也 齐故侍中 子良答曰 立言归善 显达入据其城 上又遣丹阳尹萧顺之领兵继至 上令赤斧辅送 明嗣是维 侮折守宰 独酸霜露 子懋使琳之往 夫股肱要重 宰辅受菹醢之戮 领骁骑将军 若同者 胥浦 南梁郡领睢阳 是以各静
封疆 道湛天初 随转左军府 建武初 庐江灊人也 休坐匿之 曲文被其罪 曾无《渭阳》追远之情 抱木牢户 事岂一涂 道诸王不得作乖体格服饰 转主簿 而谐之等疑畏 领骁骑将军 并荒没 取据匪他 若民有杂物 我与至尊杀高 何尝颠温凉而错寒暑 特举其违 转给事中 九年 虏中以为甘棠 时东
炉四所 参掌选事 制之以远{ } 左将军 多不宾服 太祖忧迫无计 沃野有开殖之利 代世祖为尚书库部郎 累至太祖骠骑从事中郎 恸哭乘肩舆而前 公卿戮力 沿元懿今启 饮酒七八斗 亦无《孝经》 迁吏部 咸和四年 新夷 或隐世辞荣者 封新吴县伯 辅国长史 {西中郎府长史 汝南新蔡二郡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1. 饱和溶液的概念饱和溶液是指在特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质的浓度达到最大值,不能再溶解更多溶质的溶液。
当溶质的浓度达到最大值时,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的比例也达到最大,溶质和溶剂的比例称为溶质的摩尔比例,也称为溶质的摩尔浓度。
当溶质的摩尔浓度达到最大值时,溶液就是饱和溶液。
:2. 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不饱和溶液是指溶液中的溶质没有完全溶解,溶液中的溶质仍有一部分沉淀在底部,因此溶液中的溶质浓度小于其平衡浓度,即溶液不能再溶解更多的溶质,这种溶液就是不饱和溶液。
3. 饱和溶液的特征:饱和溶液是指溶质的溶解度达到最大,不能再溶解更多溶质的溶液。
它的溶质浓度是固定的,不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越高,溶质的溶解度越大。
饱和溶液的溶质浓度是与温度有关的,温度越高,溶质的溶解度越大,溶质浓度也越大。
饱和溶液中的溶质极不容易再溶解出更多溶质,即使加入更多的溶质,溶质也不会溶解出更多的溶质。
4. 不饱和溶液的特征: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浓度低于其平衡浓度,溶质会继续溶解,直到溶质的浓度达到平衡浓度。
不饱和溶液的沸点比纯液体低,比饱和溶液的沸点高,溶液的密度也比纯液体低,比饱和溶液的密度高。
不饱和溶液可以通过蒸馏或滤过等方法分离出溶质。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是溶解度的两种概念,它们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
饱和溶液是指溶质在溶剂中达到平衡状态时所形成的溶液,其中溶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而不饱和溶液则是指溶质在溶剂中未达到平衡状态时所形成的溶液,其中溶质的浓度还可以继续发生变化。
另外,饱和溶液的溶质浓度是固定的,而不饱和溶液的溶质浓度则是可变的。
此外,饱和溶液的溶质分子不会再溶解,而不饱和溶液的溶质分子还可以继续溶解。
最后,饱和溶液的溶质溶解度是固定的,而不饱和溶液的溶质溶解度则是可变的。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设问
生活中我们会碰到很甜的 糖水,说明浓度很大,那这种 浓度很大的糖水是否一定 是 饱 和 溶 液 呢 ?
10克蔗糖 溶液
10毫升水
0.2克熟石灰 溶液 10毫升水 固体
蔗糖.熟石灰在水中溶解的实验
概
念
概
念
升温或增加溶剂 饱和溶液
降温.减少溶剂 加溶质 降温 减少溶剂.加溶质 减少溶剂
不饱和溶液
浓溶液
稀溶液
巩固练习: 温度 溶剂 不能 1.在一定 _________下,一定量的_________ 里 ________ 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 溶液叫饱和溶液. 2.要使饱和硝酸钾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 升 温 加 水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 3.30 C饱和硝酸钾溶液升高温度至100oc,则杯底_______(有或无)晶体,则该 不饱和 100oc的硝酸钾溶液是________溶液(填饱和.不饱和) 4.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请给予改正. (1)饱和溶液是指不能再继续溶解原溶质的溶液,不饱和溶液是还能继续溶解原 溶质的溶液………………………………………………………………………( 错 ). (2)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错 ).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概念 概念: 概念 在一定温度 一定 一定温度下,一定 一定温度 量的溶剂里不能 不能再 量的溶剂 不能 溶解某种溶质的溶 液,叫做 饱和 溶液 溶液; 还能继续溶解某种 溶质的溶液,叫做不 不 饱 和 溶 液 .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初中化学: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它们区别就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能否继续溶解某种溶质.其特点除具有溶液的基本特性(即均一性、稳定性)外,还具有针对性(即它们只有针对某种溶质来说,才有意义;否则,就说不准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了);例如,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的硝酸钾饱和溶液是针对硝酸钾来说,它是饱和溶液,而针对氯化钠等其它可溶性的物质来说,它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也就是说,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是不能再溶解的;但是,加入氯化钠等其它可溶性的物质是能够继续溶解的.【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特点和区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区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等.这类题目常与“物质的溶解和结晶”、“溶液的概念、组成和特点”、“溶解现象、原理和溶解过程”、“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等联系起来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并且,常在选择题中以判断对错的形式出现.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特点和区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针对性、区分方法和技巧,以及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的综合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和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特点和区分方法,以及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针对性,溶解现象、原理和溶解过程,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解答即可.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说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都一定要指明“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并且,要针对某种溶质来说才可;否则,谈论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是没有意义的.第1页共1页。
九年级化学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换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①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②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判断一种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要注意:①在一定温度下。
②在一定量的溶剂里。
因为温度改变或溶剂量改变都会把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也就是说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③被溶解的物质,即溶质能否继续溶解,若能继续溶解则为不饱和溶液,若不能继续溶解则为饱和溶液。
④某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是对该物质而言,但对其他物质则不是饱和溶液。
如20℃时,NaCl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NaCl了,但还能继续溶解KNO3,即此溶液对于NaCl来说是饱和溶液,但对KNO3来说则是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方法:(1)对于大多数固体: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最大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2)对于Ca(OH)2: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最大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少饱和石灰水不饱和石灰水概念的理解:(1)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跟温度和溶质的量的多少有关系。
因此在谈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时,一定要强调“在一定温度下”和“一定量的溶剂里”,否则就无意义。
(2)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仍然可以溶解其他溶质。
如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仍可溶解蔗糖。
(3)有些物质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不能形成饱和溶液,如:酒精没有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一般,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过程中溶液组成的分析:①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
不发生结晶的前提下)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②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溶液的溶剂质量不变,溶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均增大。
③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不发生结晶的前提下)溶质质量不变,溶剂、溶液质量变小,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剂、溶液质量增大,溶质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①观察法:当溶液底部有剩余溶质存在,且溶质的量不再减少时,表明溶液已饱和。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方法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方法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概念。
饱和溶液指的是在一定温度下,溶质溶解和从溶质中析出的速度相等,此时溶液是饱和的。
不饱和溶液则是指溶解的溶质量小于溶解度,因此仍有剩余的溶质没有溶解。
下面介绍几种判断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方法。
一、视察法
视察法是最简单且最常见的判断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方法。
用棉签蘸取溶液,将其挥动于空气中3~5秒钟,如溶液上出现晶体,说明此溶液不饱和;若不出现晶体,说明此溶液是饱和溶液。
二、过饱和法
制备饱和溶液时,通常加入的溶质量为该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如果我们加入比溶解度稍多的溶质,制备出来的溶液会变成过饱和溶液。
当过饱和溶液受到震动、振动、晶体接种等外部因素时,就可以迅速结晶,形成晶体。
如果在外部干扰下不结晶,则说明这个溶液是不饱和的。
这种方法对于一些溶解度极低的物质特别有效。
三、检测密度法
密度是浓度的一个指标,因此通过检测溶液的密度,可以推断出其浓度。
当我们测出一溶液的密度,和用此溶液测得该温度下的密度值相比,若后者的值小于前者,说明此时的溶液为饱和状态;若二者的值相同,说明此时的溶液为饱和状态;若后者的值大于前者,说明此时的溶液为不饱和状态。
以上是三种判断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方法,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各不相同。
在实验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准确判断溶液的状态,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溶液的三种状态
溶液的三种状态
溶液分为三种状态: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和规则溶液。
饱和溶液是指加入的溶剂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不饱和溶液是指加入该溶质可以继续溶解的溶液,规则溶液是更接近实际溶液的一种溶液,形成规则混合熵不为零。
1.饱和溶液:当溶质加入到溶液中时,如果加入的溶质量恰好能
够完全溶解,那么此时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此时,溶液中的溶
质浓度不再增加,溶液的组成不再发生变化。
2.不饱和溶液:如果加入的溶质可以继续溶解,那么此时的溶液
是不饱和溶液。
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浓度可以不断增加,直到
达到饱和状态为止。
3.规则溶液:规则溶液是一种更接近实际溶液的一种溶液,它是
由多种溶质组成的混合物。
规则溶液中的溶质之间相互作用,
形成了一定的规则排列,因此被称为规则溶液。
规则溶液的混
合熵不为零,因此与理想溶液有所不同。
4.热力学不稳定性溶液:有些溶液在热力学上是不稳定的,也就
是说,它们可能会发生一些热力学上的变化,例如蒸发、结晶、
分解等。
这些变化可能会导致溶液的组成发生变化,从而影响
溶液的性质和用途。
5.热力学稳定性溶液:有些溶液在热力学上是稳定的,也就是说,
它们不会发生任何热力学上的变化,除非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例如温度、压力、化学反应等。
这些溶液通常具有较为稳定的
性质和用途。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物质
溶解 度
0.00015 0.165
可溶
KClO3 KClO3 7.4
AgNO3
1
222
36
0 .01 0
微溶 Ca(OH)2 难溶 AgCl
NaCl
溶 解 度
1 0 0
水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硝酸钾
A
B
氯化钠
3 、 固 体 的 溶 解 度 曲 线
30
40
50
t0C
4、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 的升高而增大; 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 的影响较小(例如食盐); 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 例如硫酸铈、熟石灰)
小
结
1.掌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 概念------一定要注意概念运用的 前提和针对性;
0
30
40
50
t 0C
(2)、比较物质A、B在某一温度时 的溶解度大小
S
A B
t1 0C时,SA t20C时,SA t30C时,SA
0
< = >
SB SB SB
t1
t2
t3
t0C
(3)判断400C时,100克水中加入50克A物质, 能否形成饱和溶液?
S 40 30 20 0
A
400C时,SA=30 克/100克水,现 加入50克A,所 以能形成饱和 溶液
加水、升温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加溶质、降温、蒸发水
二、溶解度
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
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克 数,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 溶解度。 通常用符号 S 来表示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关系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关系【摘要】饱和溶液是指在特定温度下溶质溶解到最大限度的溶液,不饱和溶液则是溶质未完全溶解的溶液。
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这种转化对溶液的稳定性和物质的性质具有重要影响。
饱和溶液的特点包括溶质溶解度恒定、溶液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等;而不饱和溶液的特点则是溶质溶解度未达到最大值。
产生不饱和溶液的条件有溶质溶解度超过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而产生饱和溶液则需要饱和溶解度与溶质溶解度相等。
两者之间可通过改变温度或添加其他物质来实现相互转化。
这种转化关系不仅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还为未来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关键词】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转化关系,溶液,稳定性,条件,特点,相互转化,实际应用,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什么是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溶解物质与溶剂达到一定比例后,再溶解的固体物质不能再溶解于溶液中,形成的一种溶液。
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速度与析出速度相等,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当继续往饱和溶液中加入更多的溶质时,会导致溶质析出或形成晶体沉淀。
饱和溶液的溶解度是恒定的,取决于溶质和溶剂的种类、温度和压力等因素。
饱和溶液常常用来饱和溶液碱度、带出离子等实验中。
在化学实验中,饱和溶液的浓度常常用质量百分比或摩尔浓度(mol/L)来表示。
饱和溶液的特点包括具有一定的溶解度极限、在溶解度内可维持溶质稳定状态、遵从亨利定律等。
饱和溶液是一种稳定状态的溶液,对于理解溶解动力学和平衡态具有重要意义。
饱和溶液在生产、科研以及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化学反应、药品制备、金属提取等领域。
饱和溶液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物质间相互作用和溶解度规律具有重要价值。
1.2 什么是不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溶解度未达到饱和状态的溶液。
在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还没有达到最大值,因此可以继续溶解更多的溶质。
通常情况下,不饱和溶液呈现出一定的透明度,溶液中的颗粒较小且不易观察到。
第二节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概念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理解这两个概念:(1)首先要指明一定温度,一定的溶剂量.在某种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中,对某种溶质来说饱和了,但若改变温度或改变溶剂量,就可能使溶液不饱和了.如室温下,100g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达到饱和,若升高温度或增大溶剂水量,原来饱和溶液就变为不饱和溶液.所以讲溶液饱和与否,首先要定下温度和溶剂量.(2)强调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如温度T时,某溶液不能再继续溶解氯化钠,但是也许还能继续溶解蔗糖,对于氯化钠来说溶液是饱和溶液,而对于蔗糖来说该溶液是不饱和溶液.综上所述,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只有指明“一定温度”、“一定的溶剂量”、“对某种溶质而言”才有意义.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关系一般规律: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特殊规律〔适用于Ca(OH)〕: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重点难点解析】重点难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并能区别浓溶液和稀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变.解析:1.有关概念(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理解这两个概念必须注意如下两点:①首先要指明一定温度,一定的溶剂量.因为溶液饱和不饱和与温度有关,也与溶剂质量有关.例如,20℃时,31.6g硝酸钾溶解于100g水中得到饱和溶液.20℃时,31.6g硝酸钾溶解于110g水中则得到不饱和溶液;25℃时,31.6g硝酸钾溶解于100g水中也是不饱和溶液.所以讲溶液饱和或不饱和,一定要指明温度和溶剂质量.②强调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例如,20℃时,31.6g硝酸钾溶解于100g水中得到氯化钠不饱和溶液.所以讲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一定要强调溶质.(2)浓溶液和稀溶液为了粗略地表示溶液里溶质含量的多少,常把溶液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含溶质多的溶液是较浓溶液.含溶质少的溶液是较稀溶液.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一般规律: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特殊溶质Ca(OH)2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和稀溶液的辨析溶液的浓和稀,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是在两个不同角度来认识溶液的性质.溶液的浓稀,是指一定质量的溶液中含溶质的多少,多的则浓,少的则稀.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是指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能否溶解溶质,能溶的为不饱和溶液,不能溶的为饱和溶液.例如,20℃时,100g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所得溶液既是饱和溶液,又是较浓溶液,若将30g 硝酸钾在此温度下溶解在100g水中,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但仍为较浓溶液.在20℃时,,此时所得溶液显然很稀,但它却是饱和溶液,若取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0.00024gBaSO40.0002gBaSO在此温度下溶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既是不饱和溶液,也是稀溶液.4由此可见,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若同一温度下,同一种溶质溶解在同一种溶剂中,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度高.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物质X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物质YB.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C.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分析 A的说法不正确,该溶液不能再溶解X,但未溶解Y,对Y而言,该溶液是不饱,在一定温度时其饱和溶液就和的,能继续溶解Y.B的说法不正确,如微溶于水的Ca(OH)2是稀溶液.C的说法不正确,易溶于水的物质如NaCl、KNO等,其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但3是浓溶液.D的说法正确,改变温度、改变溶剂或溶质的质量,可以使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相互转化.例2在30℃时,某试管中盛有一定量的硝酸钾溶液,怎样用实验方法证明它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分析一定温度、一定质量的溶液,是否饱和应看它能否继续溶解该溶质.答案取少许硝酸钾固体加入该溶液中,观察硝酸钾是否溶解,若溶解,则原溶液是该条件下的不饱和溶液;若不溶解,则原溶液是该条件的饱和溶液.例3饱和溶液是指( )A.含溶质较多的溶液B.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C.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D.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解析饱和溶液的前提条件是:①一定温度;②一定量溶剂.改变两条件其中之一,饱和溶液将发生变化.因此只有指明“在一定的温度下”和“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例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确定某一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只要看溶液里是否有溶质即可B.饱和溶液就是浓溶液C.KNO3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D.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存在着转化关系解析对于硝酸钾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存在下列关系: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故选D。
饱和与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知识回顾溶质1、溶液溶剂2、使溶剂减少的方法:3、溶液与溶剂的判断方法:①②③4、溶解与乳化【问】在室温下,往往杯子里加盐,振荡有什么现象?继续加盐,振荡?盐能不断溶解了吗?一、定义1、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2、不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问】有没有这种情况,在烧杯底部什么也没有,但这是饱和溶液?怎么证明这杯溶液是饱和溶液?【问】那可以配一个恰好饱和的溶液吗?二、相互转化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三、结晶1、结晶:形成晶体的过程。
2、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叫晶体。
例:NaCl KNO3 明矾3、结晶方法:蒸发结晶:海水晒盐降温结晶:KNO3、Na2CO34、溶解与结晶这是一个动态平衡,什么是动态平衡?溶解结晶例:如下图所示,一物体悬挂在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在恒温条件下向烧杯内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悬挂物不参与反应),说明弹簧秤示数变化情况(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如果加入氯化钠晶体,弹簧秤示数;(2)如果加入蒸馏水,弹簧秤示数;(3)如果加入氯化钾晶体,弹簧秤示数;四、溶液的分类饱和溶液定温定剂不饱和溶液溶液一定量溶液中浓溶液含溶质的量稀溶液【问】能说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吗?【小结】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当同温、同质、同剂时,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练习】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关于饱和溶液的有关叙述,一定正确的是()A.有晶体析出的溶液B.是浓溶液C.混合物D.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凡是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B.溶液的体积等于溶质体积和溶剂体积之和C.只要条件不变,糖水中的糖不会分离出来D.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3.要使50℃的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措施错误的是()A.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B.倒出少量的溶液C.降低溶液温度到室温D.恒温蒸发部分水分4.能证实A物质的溶液是20℃时的饱和溶液的事实是()A.降温到10℃有A晶体析出B.蒸发掉10克水,有A晶体析出C.加热到30℃时,再加A物质能继续溶解D.20℃时,向上述溶液中加入少量A晶体,溶液质量不变5.在一定温度下,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①升高温度②降低温度③增加硝酸钾④减少硝酸钾⑤增加溶剂⑥蒸发水,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⑥6.20℃时,将一瓶KNO3饱和溶液分成等质量的两份,向一份溶液中加入该物质的晶体得到甲溶液,将另一份溶液加热至60℃得到乙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份溶液都仍是饱和溶液B.甲溶液是饱和溶液,乙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乙溶液的质量减少D.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会增加7.20 g饱和食盐水中加入5 g食盐,保持温度不变,这时食盐水的质量将()A.增加5 g B.25 g C.20 g D.无法确定8.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B.一定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氯化钠C.6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溶液的质量变小,则溶液变浓D.温度升高后,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9.现有一瓶某温度下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比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要浓B.可通过加水或升温的方法使其变成不饱和溶液C.一定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D.变为不饱和溶液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不变10.20℃时,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10 g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固体未溶解。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课件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是化学中很常见的一个概念。了解溶液的饱和度、制 备方法和应用领域对于学生和科研人员来说都非常重要。
饱和溶液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
饱和溶液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解的物质达到最大 量,不能再继续溶解的溶液
饱和度和溶解度
饱和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达到饱和的溶液中溶 质的质量占溶液总质量的百分比。而在相同条 件下,能溶解的最大量溶质的质量称为溶解度
应用领域
生产领域
低温脱色提炼稀集油、脂肪 加工,配药溶液、制备无机 物晶体、半导体生产等
科研领域
生物分子溶液体系、身体结 构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洗涤剂体系等
学习领域
化学课堂,多个实验案例让 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 发生过程。
结论
晶体
利用饱和溶液制备晶体,观察晶 体形态、大小、颜色和结构并对 其性质进行研究
不饱和溶液的定义和特点
1
定义
指在一定温度下,含量小于饱和度的溶液
2
Hale Waihona Puke 特点含有未溶解的溶质,不稳定,容易溶解更多的溶质,积极寻找平衡点
3
浓度和溶解度
在相同条件下,不能溶解的最小量的溶质称为不溶度,在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占溶液总 质量的百分比称为浓度
4
制备方法和常见实验案例
将固态溶质逐渐加入到溶剂中,搅拌,能加入的量小于饱和度,如果需要增大溶解度可以改 变温度或提高压力,实验中可以溶解浓度不稳定的石油脂肪酸盐等化合物
仪器
测定物质的溶解度。通过测定物 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可以 获得该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和溶解 度数据
技术
生产、清洁出油技术。理解溶液 的饱和度和可溶度的原理对油井 生产和污染治理等方面具有指导 态势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PPT课件
加入溶质或溶剂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影响
加入溶质
如果加入的溶质能溶于溶剂,则不饱和溶液可能变成饱和溶液;如果加入的溶质不能溶于溶剂,则饱 和溶液可能变成过饱和溶液。
加入溶剂
如果加入的溶剂能与溶质互溶,则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都可能变得更稀;如果加入的溶剂不能与溶 质互溶,则对溶液的浓度没有影响。Biblioteka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基本概念
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质在溶剂中 达到溶解平衡状态,即溶质无法再溶 解,称为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未达到溶解平衡状态,即溶质可以继 续溶解的溶液,称为不饱和溶液。
02
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的定义
01
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当 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达到最大 值时,溶液达到平衡状态,不能 再溶解更多的溶质。
VS
实验原理
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 中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此时溶质无法继 续溶解;不饱和溶液则是指溶质仍可继续 溶解的状态。
实验步骤和实验过程
01
准备实验器材:烧杯、 玻璃棒、温度计、食盐、 水。
02
在室温下,将食盐加入 烧杯中,加入适量水, 用玻璃棒搅拌至食盐完 全溶解。
03
升高温度至沸腾,继续 加入食盐,观察溶解情 况。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5
实际应用
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
01
02
03
化学反应介质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是 许多化学反应的重要介质, 如溶解、沉淀、萃取等。
物质分离提纯
通过控制溶液的饱和度, 可以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和 提纯,如盐析、重结晶等。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ppt课件.ppt
温故知新 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硫酸铜溶液 稀盐酸 75%的酒精 碘酒
铁
溶 质
硫酸铜
溶 剂
水
氯化氢 水
酒精 水
碘 酒精
硫酸亚铁 硫酸铜
水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讨论 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吗? 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吗?
探究活动三
(1). 0.2克Ca(OH)2加入10ml 水中
稀溶液
(2). 3克NaCl加入10ml水中
浓溶液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t(时间) 由c、b知,b中物质还在溶解,b为不饱和溶液; 由d、c知,c中物质不再溶解,c、d为饱和溶液。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 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这种溶 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这种 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正确的是
(A )
A、搅拌后加热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B、搅拌后加热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加热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D、加热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化学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知识点
化学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知识点
化学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知识点:
一、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剂已经溶解了最大量的溶质,且多余的溶质不能再被溶解。
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浓度达到平衡状态,不会再有净的溶质分子离开或进入溶液。
例如,将固体食盐加入水中搅拌,直到固体完全溶解,我们就得到了一个饱和食盐水溶液。
在这个溶液中,水已经溶解了最大量的食盐,再加入更多的食盐不会被溶解,而是会沉淀出来。
二、不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剂还没有溶解最大量的溶质,多余的溶质可以继续被溶解。
例如,将一小块糖加入水中搅拌,直到糖完全溶解,我们得到了一个不饱和糖水溶液。
在这个溶液中,糖没有达到饱和状态,如果我们继续加入糖,它们可以继续被溶解。
三、饱和度
饱和度是一个描述溶液中溶质的溶解程度的量。
它的定义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质溶解度与其在相同条件下的最大溶解度之比。
例如,在25℃下,每100克水中最多可以溶解36克食盐。
如果我们向这100克水中加入36克食盐,它会完全溶解,此时饱和度为100%。
如果我们只加入18克食盐,它只会溶解一半,此时饱和度为50%。
总的来说,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是化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应用。
理解这两个概念对于深入理解溶解化学反应、热力学和化学平衡等方面都有很大帮助。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溶解度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溶解度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条件3.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在一定温度下,该溶液中有没有不能继续溶解的剩余溶质存在,如果有且溶质的量不再减少,溶质与溶液共存,那么这种溶液就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否则就是不饱和溶液。
4.浓溶液和稀溶液为粗略地表示溶液中溶质含量我多少,常把溶液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浓溶液和稀溶液是一组概念。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就是不饱和溶液。
二、溶解度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是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1)溶解度表示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
(2)影响因素:溶解度与溶质、溶剂的性质和温度有关。
(3)举例:盐易溶于水却不易溶于汽油,油脂易溶于汽油而不易溶于水.蔗糖和食盐都易溶于水,但在同温同量溶剂情况下,所能溶解的最大量不同。
注:1.目前我们所学的所有的固体物质(熟石灰即氢氧化钙除外)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所有的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2.比较溶解度时一定要在同温度下比较,否则不具可比性。
三.溶解度曲线及其意义1、定义:用纵坐标表示物质的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用描点法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溶解度曲线。
2、意义:(1)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曲线上任何一点表示的都是某温度的溶解度。
(2)曲线上任何一点都恰好是饱和溶液,曲线以上的各点,表示的都是有未溶溶质的过饱和溶液,曲线以下的各点表示的都是不饱和溶液。
四、溶解度等级五、溶解度公式溶解性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C 20溶解度/g大于10g大于1g小于1g小于0.1g饱和溶液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 不饱和溶液降低温度、蒸发溶剂、增加溶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所溶解物质的质量是一定的,反之,任意量的饱和溶液里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或溶质质量与溶液的质量比是一定的,如果把一定温度下溶剂的量规定为100g ,此时所溶解溶质形成饱和溶液时的质量称为溶解度。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定义
⑴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泼
⑵不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⑶2个一定: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
饱和溶液的特征:有余物且不变
证明溶液恰好饱和:继续添加该溶质,若不能溶解为恰好饱和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t℃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增加溶剂(所有).升温(部分)
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降温(大部分.)、蒸发溶剂,增加溶质
3.结晶
⑴定义:形成晶体的过程(溶质从饱和溶液中以晶体形式析出)
⑵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
NaCl立方体kNO3针状明矾: 八面体
(3)结晶方法:
蒸发结晶:海水晒盐
降温结晶:大部分物质: KNO3. Na2CO3
4.溶液的分类
(1)定温定剂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2)一定量溶液中含溶质的多少分:浓溶液,稀溶液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夜,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浓。
★当同温、同质,同剂时,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
物质的溶解性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一、物质的溶解性
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里的溶解能力叫溶解性。
判断:下列哪些物质可溶于水形成溶液
A、面粉
B、酒精
C、食盐 D、油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猜测物质的溶解性与哪些 因素有关系?
实验验证
比较碳酸钙、食盐、蔗糖的溶解性
实验一:1.在室温条件下,在三个烧杯中各放入25ml的水。 2.在盛有25ml水的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0g蔗糖、 10g食盐、10g碳酸钙粉末并搅拌。
物质的溶解性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溶质、溶剂的性质(内因)
•温度(外因)
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物质的溶解性有多大?
一定量水中溶解的硝酸钾无限多吗?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记录)
1、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 能再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
2、不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 可以再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
溶解情况
碳酸钙(10g) 白糖(10g) 食盐(10g)
不溶解 全部溶解 部分溶解
白糖和食盐在相同条件下,_______溶解性更大。
设计实验,证明什么因素能影响物质的溶解性
假设1:溶剂种类会影响物质的溶
解性水
KNO3溶解 的情况 溶解
酒精
不溶解
冷水 溶解少
水 热水 溶解多
问题一: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还能溶解其他可溶 物质么?
问题二:如何将使烧杯底部的硝酸钾完全溶解呢?
增加溶质 蒸发溶剂 降温
不饱和溶液
增加溶剂 升温
饱和溶液
思考一
怎样判断溶液已饱和?
推断法:当物质已充分溶解后,在溶液中仍存在 未溶解的该物质时,可以推断该溶液为饱和溶液。
实验法:可再加入少量该物质后看其是否能继续 溶解,如能继续溶解,则原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如不能继续溶解,则原溶液为饱和液。
思考二
饱和溶液=浓溶液?不饱和溶液=稀溶液?
浓溶液——含溶质较多的溶液
稀溶液——含溶质较少的溶液
饱和溶液——温度、溶剂量不变情况下,不能再继续 溶解某溶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温度、溶剂量不变情况下,还能继续 溶解某溶质的溶液
归纳与小结
• 1.物质的溶解性 • 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概念 •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