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从经济奇迹到“日本病”演变过程中的金融因素
日本从经济奇迹到“日本病”演变过程中的金融因素
日本从经济奇迹到“日本病”演变过程中的金融因素引言日本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经历了经济奇迹的国家之一。
从1945年战后的废墟中崛起,到1960年代的高速经济增长,日本经济一度被誉为世界经济的引擎。
然而,自1990年代初以来,日本经济一直处于停滞状态,被称为“日本病”。
本文将探讨日本从经济奇迹到“日本病”演变过程中的金融因素。
经济奇迹时期日本的经济奇迹时期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50年代。
在美国的支持下,日本开始进行经济重建并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实行严格的物价控制和资本管制,以促进国内的经济稳定和发展。
此外,政府还通过提供财政援助和减免债务等手段,支持日本企业的发展。
通过这些措施,日本成功地实现了经济迅速增长。
在经济奇迹时期,日本的金融体系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日本建立了一套以银行为核心的金融体系,这种体系被称为“主流金融”。
在这一体系中,大型银行扮演着关键角色,它们通过提供贷款和投资资金,支持了日本企业的扩张和发展。
此外,日本的金融监管机构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确保了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日本病”的发生然而,1990年代初,日本经济陷入了持续的停滞状态,被称为“日本病”。
有许多因素导致了这一变化,其中金融因素占据了重要位置。
首先,日本的金融体系在经济奇迹时期积累了大量的问题和隐患。
由于主流金融体系的垄断地位,市场竞争相对较弱。
这导致了一些银行的管理不善和风险管理能力的不足。
特别是在1980年代,日本的银行大规模向房地产和股票市场提供贷款,导致了泡沫经济的形成。
当泡沫破裂后,许多银行陷入了严重的不良资产问题,进而影响了它们的贷款和投资能力。
其次,日本的金融监管制度在经济奇迹时期没有及时调整和完善。
监管机构在对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监管方面存在缺乏透明度和刚性的问题。
此外,监管机构的能力和资源也受到一些限制,无法有效应对金融危机的发生。
这使得金融机构在面临问题时,往往采取了一种被称为“隐匿”的做法,即隐藏不良资产和负债,以维持显露的财务表现。
日本病:从奇迹到没落的警示[上]
日本病:从奇迹到没落的警示[上]引言日本经济的崛起和没落一直是世界经济学家研究的焦点之一。
自二战后,日本凭借其高度发达的制造业和出口导向的经济政策,一度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日本的经济增长逐渐放缓,并面临许多结构性挑战。
本文将探讨日本经历的奇迹时期以及没落的主要原因,并对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提出一些警示。
日本的经济奇迹时期1960年代至1980年代被普遍称为日本的经济奇迹时期。
在这一时期,日本实现了高速经济增长,并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这一时期的成功主要归功于几个重要因素:1. 出口导向的制造业日本在经济奇迹时期主要依靠出口导向的制造业来推动经济增长。
汽车、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等领域的日本企业成为国际市场的重要竞争者。
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日本的产品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信赖。
2. 长期稳定的政治和经济环境日本在经济奇迹时期享有长期稳定的政治和经济环境。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如投资基础设施、推动技术创新等,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此外,政府还制定了一套较为保护性的贸易政策,促进了出口的增长。
3. 高度重视教育和技术创新日本在经济奇迹时期高度重视教育和技术创新。
政府扩大了对教育的投入,提高了人民的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
此外,大量的研发投资和技术改进进一步促进了日本产品的竞争力。
日本经济的没落尽管日本在经济奇迹时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从1990年代开始,日本经济逐渐陷入低增长和结构性问题的困境。
下面是导致日本经济没落的主要原因:1. 人口老化和人口减少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减少成为了导致日本经济没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日本的出生率长期低于人口替代率,导致劳动力市场的压力增大,消费需求减弱,限制了经济增长的潜力。
2. 高度竞争的全球市场全球化的浪潮使得其他国家的制造业能够迅速崛起,与日本企业展开竞争。
许多以前由日本企业主导的领域,如汽车和电子产品制造,现在被其他国家企业占据了市场份额。
日本从经济奇迹到“日本病”演变过程中的金融因素
在日本经济起飞阶段,以主银行体制为代表的关系型融资的政府管制性产业金融体制无疑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成熟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这种产业金融体制难以适应日本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金融体制开始出现变革,政府的管制开始放松,与此相对应,日本的金融体制开始逐步进入向满足储蓄者的资产选择需求、促进金融市场发展、强调商业盈利、维护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为目标的商业金融体制转化的金融自由化阶段。但是,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由于制度上的路径依赖,长期形成的管制性产业金融依然对日本的经济金融运行形成多方面的影响,在传统的模式下通过产业金融体制投入到制造业的大量金融资产因为制造业的衰微而成为新的金融体制形成和发展的重大约束之一,依附于产业金融体制之上的各种既得利益集团对于金融改革的阻碍也制约了新的金融市场机制的建立。于是,一方面传统的管制性产业金融体制的弊端在日益显现,一方面从管制性的产业金融体制向市场化的商业金融体制的转变也因为种种原因而推进不力,这使得日本的现行金融体制不仅难以有效地支持日本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本身还成为日本经济走出停滞阴影的制约因素之一。。
2001年新年伊始,日本经济再次从2000年一度有所复苏的上升趋势中走低,经济增长乏力,日元兑美元和欧元分别下跌到近16个月和10个月的低位,反映投资者看淡日本今年的经济前景;反映日本经济走势的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失业率也不断攀升,根据摩根·斯坦利添惠公司预测,到2001年3月31日财政年度末,日本的失业率将冲破5的心理关口。
具体来说,日本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1)在理论基础上,强调"市场失败论"并加强政府干预,日本政府干预经济的范围和力度远远大于欧美,是日本模式的主要特征。仅中央各省厅拥有的许可认可权就多达1万多项,此外还有无法可据的"行政指导"和"窗口指导"。直至90年代,GDP的40%仍处在政府控制之下,而美国只有6本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形成的以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在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和80年代的日元升值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调整适应能力。但是,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制造业在日本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在不断下降。90年代日本经济的长期停滞状况也表明,再象工业化时代那样依靠制造业来带动整体经济的快速增长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为了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必须提高主导产业向信息产业和服务产业的转换。但是,日本模式中存在的生产优先、制造业优先的模式很难适应这种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特别是日本服务业中存在大量妨碍竞争的各种正式或者不正式的制度安排,导致日本国内以金融业为代表的服务行业的效率低下,严重影响国内需求的增长。事实上,在工业化初步完成后的80年代,日本曾经试图调整产业结构,使经济发展模式从出口导向型转向内需主导型,但是由于传统模式的惯性、以及日本制造业的外移,这一调整的设想并没有顺利实现,于是,一方面是日本国内的制造业的投资收益率进一步下降,另一方面是由于过度储蓄和过度出口带来的大量金融资产难以找到有利可图的投资领域,从而涌入不动产市场和股票市场,推动了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
日本金融危机的成因分析
学习与借鉴日本金融危机的成因分析邢福俊 · 成 吉 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尚未平息之时,以1997年11月24日日本山一证券公司向日本大藏省提出“自主停业”申请为标志,拉开了日本金融危机的序幕。
日本金融危机的爆发,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有着很大的区别。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主要是由于外部因素所诱发,而日本则主要是由于其国内金融体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脆弱性所引起的。
而我国目前金融体制上存在的脆弱性,与日本的状况则十分相似。
因此,仔细分析日本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对于我国加强金融宏观调控、健全金融运行机制、切实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1997年,日本接连不断地发生金融机构倒闭和破产的事件,给日本的金融体制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日本第七大证券公司三洋证券公司、第11大商业银行北海道拓殖银行、位列第四的山一证券公司、德阳城市银行、日本骨干证券公司———丸庄证券等纷纷倒闭或破产,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不仅震撼了日本,也晃动了世界。
再加上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给日本的股市、汇市乃至整个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这不能不引人深思,引以为鉴。
一、内部因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对于日本金融也一样。
我们只有找出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才能为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服务,才能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我国金融的宏观调控力度,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
通过了解日本金融危机发生的全貌,我们认为,日本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主要基于以下几种因素。
1.不良债权严重。
据日本官方在1997年公布的数字,其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为50万亿日元,而据日本的经济学家估计,最少为400万亿日元。
这就是说,官方的数字是大大低估了不良债权的数额,可能是出于政治上的原因。
但是,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的预测,都不能不说不良债权严重是日本金融危机发生的罪魁祸首,这么说一点也不算过分。
在这场金融危机中,不良债权严重是其发生的最直接的主要原因。
自1990年日本经济泡沫崩溃以后,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问题就成为日本经济中最严重、最难以解决的问题。
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
为保障国家安全和利益,日本政府对外贸实行一定程度的管制,对 一些敏感商品和技术的出口进行严格审批。
04
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三——地理位 置和国际环境
地理位置的优势
1
1. 位于亚洲大陆东部,受益于地缘优势和亚洲 地区的快速发展。
2
2. 海岸线长,港口众多,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 和海上运输。
3
结合我国国情发展经济
发挥我国制造业优势
我国制造业发展历史悠久,应继续发挥这一优势,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
发展绿色经济
我国应引导企业转型,发展环保产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加强农村经济发展
通过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等措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积极应对国际环境的变化
参与全球经济合作
我国应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推动国际经济秩 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强调团队合作和共同利益
日本企业管理模式强调团队合作和共同利益,这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效能。
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密切联系
日本企业管理模式注重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密切联系,这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 忠诚度。
企业文化与人才培养
01
强调人才培养
日本企业重视人才培养,通过提供良好的培训和发展机会,激发员工
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02
注重员工福利
日本企业注重员工福利,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这有助于
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03
强调诚信和社会责任
日本企业文化强调诚信和社会责任,这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和
声誉。
03
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二——政策因 素
产业政策
确定重点产业
1970年至1985年日本经济腾飞的原因
1970年至1985年日本经济腾飞的原因1.货币政策说到货币政策,要先追溯到战后时期。
在战后初期,日本为了抑制严重的通货膨胀,货币政策遵循从紧的方针并辅之以严厉的行政手段控制金融信贷活动。
经过1945至1952年近十年左右的收缩银根,货币政策较好地抑制住了通货膨胀,为日本经济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3至1970年经济起飞时期日本货币当局采取的重要金融措施主要包括低利率信贷政策、贷款额度优先政策等。
长期实行人为的低利率政策推动了经济高速增长。
在1970年至1985年期间,稳定经济变成了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并根据日元汇率变化来调整货币政策。
进入80年代,为了维持日本经济奇迹,日本政府长期采取低利率和低汇率政策实行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
1981-1985年间,日本银行贴现率一直维持在5-6%的水平上。
1985年广场协议以前,尽管日元升值,但是幅度并不是很大。
2.资本要素持续增加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
在向帝国主义过程中,日本国家政权还与垄断资本结合在一起,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进了基础工业和新兴产业的投资,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这一切使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末由最大的债务国家变成债权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经济大国奠定了基础。
还有,日本经济的发展与美国的推动也是密不可分的。
日本成为美国的附属国后,但由于美苏争霸需要,美国积极地调整战略,扶植日本经济,保留了日本的经济基础,使之不但未遭破坏,反而坐收渔利。
此外朝鲜和越南的军事订货在更大程度上刺激其经济发展。
3.调整生产关系日本经济崛起的又一个原因是调整生产关系,变革落后封建因素之束缚,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
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改革是日本经济兴旺发达的基础和前提。
采取有效的改革措施,铲除封建残余势力,这无疑将会为本国经济发展打造一片蔚蓝的天空,打通迅速前进的道路。
4.发展教育事业日本重视科技教育事业,大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第5章 日本的金融
第五章日本的金融在战后日本经济体制中,金融业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特别是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金融业积极地向企业提供资金,功不可没。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泡沫经济的崩溃,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的不景气局面,其中金融业的问题,成为影响整个经济恢复的关键问题之一,金融业的改革则成为当今日本的最突出、最紧迫的改革课题之一。
为此,本章将比较详细地说明有关日本金融的基本知识,包括金融的作用、金融资产、金融市场和利率、金融机构,最后,在回顾战后日本的金融业的发展历程、分析其主要特征的基础上,介绍日本金融改革的背景及其进程。
第一节金融的作用1.金融交易及其主体在经济社会中,存在着企业、个人、政府这样三个经济主体。
企业是生产、流通的主体;个人或家庭是消费生活的主体;政府及中央银行则是对一国的整个经济活动进行调整的主体。
在上述三个经济主体中,一方面存在着资金过剩的主体,由于其储蓄超过投资(或支出)而引起黑字,故又称为储蓄主体或黑字主体;①另一方面存在着资金不足的主体,由于其投资超过储蓄而引起赤字,故又称为投资主体或赤字主体。
②对于企业来说,将其利润的一部分用于交税和分红后,所剩下的内部留成即相当于企业的“储蓄”,如果企业的投资少于其储蓄,就会出现资金过剩,反之如果企业的投资超过其储蓄,则会导致资金的不足。
对于个人或家庭来说,将其通过工资、地租、红利及利息等形式而获取的收入的一部分用于消费,所剩下的资金则可通过储蓄、存款和购买股票等方式变换成金融资产。
但是,个人或家庭在其消费超过收入的情况下也会出现资金不足,特别是在购买住房或生病住院的场合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对于政府来说,其财政收支在收入超过支出时意味着资金过剩,反之意味着资金不足。
特别是为了进行道路、桥梁等社会资本的建设,需要进行巨额的公共投资,当这种投资超出公共部门的“储蓄”时,就会发生资金不足,需要通过发行公债或借款来弥补。
①以上三个经济主体必然会产生资金的过剩与不足,同时,资金过剩的主体即储蓄主体往往想把现有的资金挪到将来去使用,另一方面,资金不足的主体则往往想要立即使用资金。
浅析90年代日本金融危机的原因
浅析90年代日本金融危机的原因摘要:1997年,日本接连不断地发生金融机构倒闭和破产的事件, 给日本的金融体制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日本第七大证券公司三洋证券公司、第11大商业银行北海道拓殖银行、位列第四的山一证券公司、德阳城市银行、日本骨干证券公司等纷纷倒闭或破产,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不仅震撼了日本, 也晃动了世界。
再加上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 给日本的股市、汇市乃至整个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这不能不引人深思,引以为鉴。
关键词:金融危机泡沫经济股市产业空洞化一、金融危机中的日本经济运行状况昔日的经济明星近来的经济状况着实让人担优首先, 作为经济运行晴雨表的股汇双市在下滑中动荡。
日经指数在1989年12月的抱沫经济高峰时达38915日元,之后在动荡中直线下滑,1996年6月最高为22666日元,而至1998年6月,最低滑至15000日元以下,汇价尽管飘忽不定,但这两年总体上还是处于贬值之中, 美元对日元比价曾在1995年突破1 : 80大关,而到1998年6月,日元则跌至7年零9个月以来的最低价位,与美元比价为14 :1。
股汇两市的动荡与下滑,正反映了日本经济的动荡与危机,其次,从宏观经济层面看,经济增长乏力,就业形势严峻。
自1990年泡沫经济崩溃,日本经济增长就差强人意199 2-1994年年均增长不到1% ,1995年为1.4%,1996年出人意料地增长了3.5 %,1997年则出现了23年来首次战后最坏的负增长, 预计1998年经济增长率更糟,为-1.8%。
由于长期经济衰退,日本企业及金融机构亏损或破产,日本的就业形势日趋恶化1996年完全失业人数达225万,1997年达230万,完全失业率为3.4%。
至1998年5月,完全失业人数为293万,完全失业率为4.1% ,预计1999年完全失业率将达5.2% ,再次,从微观经济层面看,日本私人消费与投资不旺,金融机构亏损严重,破产增加。
对经济前景的暗淡预期使得人人锁紧钱包据日本政府发表的统计,日本1997年民间最终消费支出比上一年下降1.2% 。
应用文-日本病:从奇迹到没落的警示[下
日本病:从奇迹到没落的警示[下' 三、支离破碎的日本金融:关系型融资的没落需要流血的改革我们不妨以金融为主线,观察日本政府、银行和企业之间的“捆绑式”关系,日本金融体系以所谓“关系型融资”(Relationship Financing)和“主办银行制”(Main Bank System)为主要特征。
在这样的赛局中,银行因执行政府的产业政策而获得隐含贷款担保,特定行业的企业因被纳入优先序列而接受大量融资,市场机制因扭曲而被冷落,只有政府在其中扮演“自由人”的角色。
这样的管制性的产业金融体制不能支持强调独立创新的信息技术的融资需求,使日本从奇迹的巅峰滑落到困顿的孤独。
有利益可分享的贸易黑字,无人负责的泡沫破裂。
在日本模式下,日本的产业结构是由竞争力强大的传统制造业如汽车、电子、化工等和软弱的金融、不动产、流通、等服务性行业构成的。
前一类产业在国际竞争的压力下不断提高生产率,愈发增强了其产品的出口能力,而后一类产业却在政府的保护下,生产效率低下,由此产生的内外价格差距使得日本国内市场带有很大的封闭性,同时也造成内需严重不足,最终构成了国际贸易黑字不断增加而国内经济危机不断加深的奇特现象。
构建于传统利益分配基础上的“家、官僚、利益集团”三角同盟的政治体制,使得执政者在重大决策上显得左右摇摆、犹豫不决,常为眼前利益而放弃未来长远发展目标。
例如,1985年的日元升值,为“日本模式”敲响了警钟。
已经是资金过剩的日本,由于日元升值更是实力倍增,日本本应该利用雄厚的经济实力、宽松的经济,对“日本模式”进行重大的甚至根本的改革。
但是“政、官、企”“铁三角”关系的既得利益集团不愿意进行认真的改革,其中特别是涉及到官僚的利益。
在日元升值、过剩资金倍增时,日本政府不是把力量放在模式改革上,而是放在把外需主导型转向内需主导型上,即著名的“前川”。
倍增的过剩资金用冲向房地产和股票。
在当时日元升值、资金过剩、超低利率的条件下,银行以及证券公司大量向不动产和股市提供资金,直接推动了泡沫经济的形成。
日本国际收支变化的原因
日本国际收支变化的原因一、经常性项目账户:西方经济学家按发生国际收支不平衡一般原因的不同,将国际收支不平衡分为五种类型:周期型,货币型,结构型,收入型,偶然型。
在日本的国际收支的经常性项目帐户中,收支的变动可以体现出周期,货币及结构方面的原因:周期原因:日本经济周期波动引起国民收入、价格水平、生产和就业发生变化而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日本经济处于周期波动之中,周而复始出现繁荣、衰退、萧条、复苏,而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对国际收支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日本在经济衰退阶段,国民收入减少,总需求下降,物价下跌,会促使出口增长,进口减少,从而出现顺差;而在经济繁荣阶段,国民收入增加,总需求上升,物价上涨,则使进口增加,出口减少,从而出现逆差。
货币原因:日本货币增长速度、商品成本和物价水平与其它国家相比,发生了变化而引起国际收支不平衡。
这种不平衡主要是由于国内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引起的,一般直观地表现为价格水平的不一致,日本的通货膨胀,使其出口商品成本必然上升,使用外国货币计价的本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就会上涨,就会削弱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客观上起着抑制出口的作用。
相反,由于国内商品物价普遍上升,相比较而言,进口商品就显得便宜,鼓励了外国商品的进口,从而出现贸易收支的逆差。
日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致力于经济结构的改革,形成了自己的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从而形成了进出口商品和地区结构,在原有的国际分工结构下,日本的进出口会受到各国进出口结构的影响。
除此之外:在商品贸易方面,日本由于钢铁、半导体制造设备、汽车等产业优势明显,带动其出口总额增加贸易顺差明显。
在服务贸易方面,由于出国旅游人数增长、在海外消费额增加等原因,服务贸易逆差也有所增加。
此外,日本在海外购买债券的利息收入以及投资分红等所得收入也大大增加了日本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顺差总额。
二、资本与金融项目资本与金融方面,我们主要考虑了汇率的原因。
以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危机为例分析金融危机发生原因及其影响
以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危机为例分析金融危机发生原因及其影响以上世纪90 年代日本经济危机为例分析金融危机发生原因及其影响一.日本经济危机的始末上世纪80 年代,日本经济经过30 年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
1955~1970 年GDP 年平均增长9.7%,1970~1979 年GDP 年平均增长5.2%,1980~1989 年GDP 年平均增长3.8%,1989 年总量达到50000 万亿美元,接近美国的2/3,位居世界第二。
美国打击别国经济的惯用手段,就是制造泡沫,造成他国经济繁荣景象,然后击碎泡沫,让其经济陷入低迷,并通过这种手段使他国经济发展的成果最终装进美国的口袋中。
1985 年美国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和日本签署了广场协议。
以“行政手段”迫使日元升值。
其实的一个中心思想就是日本央行不得“过度”干预外汇市场。
根据协议推高日元,日元兑美元的汇率从协议前的1 美元兑240 日元上升到1986 年5 月时的1 美元兑160 日元。
由于美国里根政府坚持认为日元升值仍不到位,通过口头干预等形式继续推高日元。
这样,到1988 年年初,日元兑美元的汇率进一步上升到1 美元兑120 日元,日元大幅度地升值,对日本以出口为主导的产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1985 年“广场协议”签订后的10 年间,日元币值平均每年上升5%以上,无异于给国际资本投资日本的股市和房市一个稳赚不赔的保险。
具体的影响表现为以下方面:1.签定广场协议前后(提前知道协议内容的美国金融大亨可以提前用美圆换取日圆,取得将来升值的最大空间),大量外资潜入日本,为了能够预见的汇率利润----长期单方的升值预期,一定会带动大量的热钱进入大家认为升值的国家,热钱的大量进入,加大升值幅度,最后这个国家必然因为热钱的推动,形成:热钱进入——货币升值——货币升值继续吸引大量热钱的恶性循环。
——热钱逐步进入日本,日圆快速升值2.热钱进入日本后,根据热钱赢利稳定,变现方便的特点,分别进入日本的股票,房地产,实体企业(主要以对赌形式进入),古董文物。
两次金融危机造成日本整体衰落
两次金融危机造成日本整体衰落重庆社会科学院丁新正日本的衰落是客观事实,对于起因,则说法不一。
本人认为,日本是被西方的金融经济规则(包括自己)玩死的。
从今起来说,具体表现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两次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
日本作为一个狭小岛国,资源匮乏,二战后日本崛起靠的是美国的援助和购买拉动经济,之后日本成功的确立的自身高质量低能耗、国际跨国发展的战略,成为外向型经济的典型代表和成功典范。
但是,日本正是由于依靠外向型出口经济,使得对外依赖度大,当金融危机在全球蔓延,他的主要购买力受到巨大冲击之后,日本自身也就受到拖累。
一、97年的全球金融危机97年的全球金融危机造成东南亚、东亚地区的大面积金融泡沫。
再加上美国还与西方各国联手,通过操纵国际外汇市场的走势促使日元升值来打击和制裁日本,日元的急剧升值,无疑使处于萧条、急待恢复的日本经济更是“雪上加霜”。
后果是,破坏了日本国内的价格体系,企业收益降低,资本纷纷外迁转移,国内投资不振;同时,产业空洞化加剧,失业率上升,收入增长停止,消费低迷,从而使日本经济更加举步艰难。
加上美国等国为了本国经济尽快恢复,贸易保护主义大行其道,保护本国贸易成为他们的一道措施,更成了日本的紧箍咒。
使其本就备受打击的出口业雪上加霜。
日本本国物价本就很高,失业率高,人民不愿花钱,本国消费力疲软。
经济没有国内拉动力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日本本身在经历了十年的经济衰退之后,本身实力大损,不足以消化金融风险影响,造成了日本在金融危机中经济产业进一步衰退。
同时,日本的经济体制本身具有其固有缺陷。
日本是一种政经相互影响牵制的经济体制,使得日本企业发展受限,而日本一直未能完成其在政经混乱关系上的改革,是其经济衰退的根本原因所在。
2011年以来,日本右倾加速,导致中日、中韩关系恶化,特别是中日关系的恶化造中日经济贸易萎缩,使其整体衰退进一步加剧。
日本金融体系概况研究报告
日本金融体系概况研究报告作者:郭芊来源:《现代营销·理论》2020年第11期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日本金融体系形成的历史沿革,回顾了自2000年以来日本金融机构的兼并浪潮,全面梳理日本监管体系的组成,阐述各监管机构职能及内在关联,详实介绍了日本银行体系和非银行体系的组成。
关键词:日本;金融体系一、日本金融体系的历史沿革1.日本银行扩张时期日本现代银行制度起源于19世纪下半叶,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日本银行数量急剧膨胀,直至1927年日本第一部银行法颁布,银行数量从1900家迅速减少为64家。
2.泡沫经济后的兼并浪潮90年代泡沫经济的破灭使日本经济由强盛逐渐走向衰弱, 2000-2004年,日本主要银行经过了近5年的兼并浪潮,最终形成以下7家银行[1]。
二、日本金融监管体系日本金融监管体系主要由财务省、日本银行、金融厅及日本银行业协会组成,各机构各司其职,构成一个有机监管整体。
1.财务省财务省市及日本财政部,2001年之前被称为大藏省,是日本财政、金融、税收的最高行政机关,其主要职能是负责编制国家预算草案,管理预算开支、制定税收政策和税收具体方案、制定国家财政政策等。
2.日本银行日本银行是日本的中央银行,于1882年10月开业,属于法人公司,已在日本上市。
日本银行的主要职能是制定并执行货币政策、担任所有银行“最后贷款者”角色、负责管理整个国家的收入及对外支出等,其主要政策目标是维持物价稳定,同时保持整个金融体系有序运营。
3.金融厅金融厅由日本内阁府直属管辖,成立于1998年6月,是日本金融监管的最高行政部门。
金融厅负责制定日本金融制度,对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及非金融机构进行全面监管,设置金融产品的市场交易规则等。
三、日本银行体系1.城市银行日本当前共有6家城市银行,分别为三菱日联银行、三井住友银行、瑞穗银行、利索那银行、新生银行、蓝天银行,其中前三家银行称称为日本三大银行[2]。
城市银行是日本金融机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部均设在大城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银行业务,贷款对象大多是与自身集团密切相关的大型企业,客户群体比较固定。
97亚洲金融危机的根源在日本
1997年7月2日凌晨四点半,泰国央行发表了一项重要声明——此前十余年盯住美元的泰铢,开始自由浮动。
泰铢对美元当日即贬值15%以上。
亚洲金融危机正式开始。
亚洲金融危机至今差不多已有十年。
危机发生之时,我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副总裁,负责储备管理及外事工作。
身临其境,我亲眼目睹危机一步步发展,并参与了一些危机解决方案的国际讨论。
这次危机远远超出了任何个人或国家的控制范围,给我上了很重要的一课。
亚洲金融危机是一个交叉影响的事件,在泰国首次发生的危机,不仅蔓延整个东南亚,还波及俄罗斯和巴西。
这场危机提醒每个人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我们已经创造了一个没有边界的全球经济,但对经济和国家的管理,仍局限于各自国家的法律和本土文化的水平。
或许每一代人都得面对他们自身的危机。
俄罗斯经济学家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Nikolai Kondratieff)认为,经济运行存在大约60年的长周期。
这些周期总是以一些重要技术革新为标志,如蒸汽机、电力、无线电以及现在的计算机技术的发明等。
从二战以来,世界大体上享受了60年的和平。
最近的经济繁荣,尤其是美国经济,是近代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周期。
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中国已保持了超过25年的持续增长。
对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而言,1997年却是对亚洲经济奇迹的全面检验。
亚洲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了具有深远意义的思考。
经典的经济学理论基于自由市场哲学,认为制度框架是被给定的并且是有效的。
完全信息、零交易成本和完善的市场构成了一个简单的政策框架——市场自由化和效率提高将给每个人创造出多赢的局面。
“华盛顿共识”着力于市场的全面开放及自由化,首先是放开重要商品的价格,然后是拆除所有影响市场发挥作用的壁垒。
亚洲金融危机引发了盲目的自由化是否正确的争论。
危机是一个事件,而改革与重组则是一个流程。
一旦对制度框架进行适当的分析,我们就会意识到制度变化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要么是改变制度以顺应历史大趋势,要么是危机将改变整个局面。
金融不稳主导的日本经济停滞与金融政策
金融不稳主导的日本经济停滞与金融政策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经历的长期经济停滞中,金融因素不仅贯穿始终,而且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影响因子。
泡沫经济崩溃后银行出现的不良债权问题,贯穿于整个经济停滞期间,不仅严重困扰了日本银行业的经营和引发金融动荡,甚至被认为是经济停滞长期化和深刻化的罪魁祸首。
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之后,日本经济开始了更深刻的衰退,主要表现在日本金融体制的动荡(金融危机)、不断加重的通货紧缩,以及在流动性陷阱的条件下货币金融政策的失效等方面。
与金融相关的对宏观经济产生负面影响的诸多因素,其产生和解决都与金融政策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日本的金融政策成为争论的焦点。
本文将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停滞期间的金融政策作为主题,分析该时期金融政策作用的理论机制,并对实际效果进行初步的经验研究。
一经济停滞深化与金融调控日本同其他西方国家一样,金融政策作为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内容之一,在宏观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日本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的发展,金融政策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
因此,日本银行的金融调控方式也随之改变。
此前,日本银行是以“再贴现率”作为直接的利率调控手段,通过变更再贴现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筹措成本,从而影响银行的贷款,同时辅以“窗口指导”的直接控制政策。
金融自由化以后,商业银行的资金筹措方式多样化以及与再贴现率相关联的存款利率的自由化,再贴现率对银行资金成本的影响已经大幅度下降,而且通过“窗口指导”对民间金融机构的直接控制更是早已不合时宜。
于是,在1991年,日本银行废除了长期实施的“窗口指导”方式,1995年7月,日本银行宣布短期市场利率作为金融调控的主要目标,这标志着日本金融调控方针的重大变化,即开始实施短期利率调控政策。
此后,再贴现率尽管仍然起着表明金融政策立场的信号作用,但是已经丧失了实质性金融调控手段的机能。
所谓的短期利率调控政策就是将短期金融市场利率作为金融调控的直接目标,公布短期利率的政策目标,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扩大或收缩市场资金供给,以此改变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准备金账户的存款额,从而改变短期资金市场的资金供求平衡,使短期利率向确定的目标变动。
日本金融改革原因探析
维普资讯
3 0
日本金 融改 革原 因探析
2严 格 的金融 分业 经营管 理 。战后 相 当长 时间 里 , . 日本 一 直 实行 分业 监 管 的模 式 。各 类金 融机构 之 间有 着严 格制 度分工 , 不允 许有 任何 的业务 交叉 。主 要体现在 以下几 个 方面 :
离。 . 3严 格的金 融行 政管 制和高 度 的政府 保护 。在 战 后 的 日本 金融 体制 中 , 府居 于主 导 . 政
地位 , 形成了以大藏省为主体的货币政策调控与金融监管机制。 日 本政府运用各种手段 , 在 本 国金 融体制 内设 置 了严 格 的限制壁 垒 , 以保护 本 国的金 融业 , 日本 成为 了发达 国家 中金 使 融体制保 护性 和封 闭性最 强 的国家 。 日本 政府 依 据 《 银行 法 》 《 、证券 交 易法 》 有关 的金 融 等 法规 , 运用官定 利率 、 口指导 、 款准备 率 、 汇管 制等政 策 手段 , 借贷资 金价 格的确 定 、 窗 存 外 对 货 币流通量 的增减 变动 到信贷 资金 的增 加额 度和资 金流 向等 金融活 动 的各个 方 面实行 全面 管制 。这些措 施在 相 当的时 间 内 , 日本 金融 市 场 的 准人性 很 低 , 使 入市 条 件很 苛 刻 , 用高 费 昂 , 外 国金 融机 构很难 打 入 日本 金融市 场 。 使 日本这种 以 间接金 融为 主 、 政府 高 度管 制 的金融 体 制 , 方 面使政 府 能够 利 用利 率 、 一 外 汇管制 等 手段 控 制 资金 成本 和 流 向 , 有 限 的资金 主 要用 于重 点行业 和战 略行 业 ; 一 方 将 另 面, 又充分 利用 间接金 融发 达和 主银行 惯例 , 资金 主 要集 中于 银行 , 将 通过 指 导 银行 进 而 调 控企业 , 形成了为产业服务的高度管制型“ 护航舰队” 式的金融体制。它为 日本在战后资源 稀缺 的条件下 , 实现其 国民经济 的高速 发展 、 造战后 日本 的经济 奇迹发 挥 了巨大作 用 。 创
20世纪的日本经济和社会
20世纪的日本经济和社会20世纪是一个动荡的时期,也是日本历史上最具有变革性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日本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以及一个经济奇迹的时期。
这篇文章将探讨20世纪的日本经济和社会。
一、 20世纪前半期的日本在20世纪的前半期,日本社会和经济都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在1905年结束的日俄战争后,日本成为亚洲崛起的力量。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支持了英国和法国,并获得了德国的殖民地。
这期间,日本开始工业化,并开始出口钢铁、电子和军事装备。
总体上,这个时期的日本经济和社会还是比较封闭和内向的。
然而,这个时期的日本也遭受了苦难。
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摧毁了东京和横滨,数以千计的人失去了家园。
而之后的全球经济危机也让日本的经济陷入了困境。
1931年,日本开始向中国东北进攻,随后在1937年爆发了日中战争。
这两个因素造成了数百万的日本人死亡,并使得日本的经济进一步萎缩。
二、 20世纪后半期的日本经济奇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彻底改变了自己的面貌。
战后,日本迅速重建了经济,并开始生产家用电器和消费品。
1950年代,美国成为了日本经济的最大买家,而工人们的勤劳和创新精神也帮助日本的经济快速增长。
在1964年,东京举办了一届盛大的奥运会,这也是日本重回世界舞台的标志。
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日本成为了全球经济的领导者之一。
汽车、摄像机、电视机和其他技术产品的出现让日本成为了全球工业巨头。
此外,日本的金融机构也在全球范围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个时期,日本也开始将业务扩展到海外,并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建立了业务渠道。
然而,1990年代末期,日本经济开始出现问题。
由于经济过度依赖出口,以及房地产和股市泡沫的破裂,日本经济陷入了严重的衰退。
2000年代,日本开始实施一系列经济改革政策,以重振经济。
三、社会变革除了经济的巨变,20世纪的日本社会也经历了多次变革。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下,日本社会开始朝着现代化和民主化的方向发展。
二十一世纪日本金融体系的走向
二十一世纪日本金融体系的走向李爱文内容摘要: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日本经济经历了日元升值后的萧条、“泡沫经济”的繁荣以及“泡沫经济”破灭后的长期萧条。
其间,由于低速经济增长出现的资本过剩和资本市场的全面对外开放,企业筹集资金的渠道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再加上日本政府一系列金融改革政策的实施,于是长期以来实行的,在政府主导下的间接金融体系逐步瓦解。
已经或正在被一种新的金融体系所取代。
那么,日本战后的金融体系是如何形成的?金融改革的背景是什么?以及新的金融体系的具体走向如何?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做一具体探讨。
关键词:间接金融、泡沫经济,银行坏帐、金融改革一、战后日本的金融体系及其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资本市场长期处于资金短缺而企业的投资需求又十分旺盛的情况下。
为了使有限的资金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并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定,日本政府对资本市场实行了严格的监管,进而逐步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金融体系。
其特点是:1、“护卫船队”方式所谓“护卫船队”方式,本来是指战时,为了防止敌方袭击,尽量避免船只单独行动,采取编队形式,并以速度最慢的船只为标准,集体航行的方式。
但在这里,主要是指日本政府为了保证对金融机构的有效控制,在金融领域严格限制竞争,并对金融机构实行保护的政策。
为此,长期以来,日本政府一直实行分隔国内、外金融市场,严格限制不同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以及统一银行利率等限制政策。
其具体的政策手段有:通过严格的外汇管制,限制与国外的金融交易,以保持国内金融市场的封闭运行;实行长期资本市场与短期金融市场的分离,即通过严格规定银行、证券公司以及信托投资机构的业务范围,突出专业性质、强化行业管理。
另外,还通过统一银行的存款利率,来规范经营,防止用低利率吸纳存款,增大银行的经营风险,造成金融秩序的混乱。
政府对金融机构的监督甚至具体到了每一个新的金融商品的开发和新的金融网点的设立。
这些制度和措施虽然现在看来有不少弊病,如限制了金融机构间的竞争,造成了效率低下,资源浪费,尤其是导致了金融机构普遍缺乏危机意识,不讲究经营质量,成为大量呆、坏帐产生的主要原因等等。
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的金融因素分析
Analysis of Financial Factor of Long-Term Low in
Japanese Economy
作者: 刘丹
作者机构: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出版物刊名: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128-132页
主题词: 日本;经济低迷;低利率;金融因素
摘要:日本步入20世纪80年代经济发展缓慢,80年代末形成'泡沫经济',90年代初'泡沫'经济破裂至今,经济长期低迷.严重的经济衰退曾引发了金融财政危机,企业大量破产以及由此导致的失业剧增等一系列问题.从战后的高速发展到今天的经济困境,究其原因有很多,本文对导致日本经济低迷的金融因素--低利率政策,银行、企业、政府的铁三角关系等方面做出概括性的分析,并对我国在推行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所应从中得到的教训及启示做出了阐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兼论日本的管制性产业金融体制的形成及其向市场化的商业金融体制的转化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和日本的经济调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如果说当前美国经济增长的放缓,是在经历了持续10年的高速增长后的必然调整的话,那么,日本迟迟不能走不出长达10年的经济低迷、日本政府用尽增加公共开支、推进经济重组等各种办法却依然难以见效,就不能不让我们充分关注日本在从日本奇迹到日本病这个艰难的调整过程中的演变与发展轨迹。
无论是对于东亚新兴市场国家,还是正在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关键阶段的中国来说,反思这个过程都有重要的意义,因为日本因为其对于亚洲的巨额投资而直接影响到东亚各国的经济走势,同时东亚各国在学习日本模式基础上形成的东亚模式也正在受到新的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的挑战,其典型代表就是东亚货币危机。
如何看待和把握日本模式的发展演变趋势,并及时采取调整措施,是包括中国在的亚洲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
2001年新年伊始,日本经济再次从2000年一度有所复的上升趋势中走低,经济增长乏力,日元兑美元和欧元分别下跌到近16个月和10个月的低位,反映投资者看淡日本今年的经济前景;反映日本经济走势的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失业率也不断攀升,根据摩根·斯坦利添惠公司预测,到2001年3月31日财政年度末,日本的失业率将冲破5%的心理关口。
一度在全球围创造引人注目的经济奇迹的日本,现在则被更多的人们视为沉疴不起的重病人。
日本的这个10年,无论是对于日本,还是亚洲乃至全球各国,都是值得总结和反思的10年,日本学者将这段时间称为"第二次战败",从经济影响来说,这种说法可能夸,但是也有一定的道理。
我们在此不打算全面分析和讨论日本从经济奇迹到百病缠身的复杂过程。
即使仅仅从金融角度的考察,也难免是挂一漏万的。
必须强调,任何经济模式的成功运行和持续的经济增长的实现,不可能离开有效率的金融体系的支持。
一方面,日本的政府管制性产业金融体制既是日本经济奇迹形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持日本经济奇迹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随着日本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这种管制性的产业金融体系的弊端日益显露,但是其向市场化的商业金融体制的转化也受到日本国既得利益集团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于是,日本的金融体系在新的条件下又成为影响日本经济增长、或者说能否走出日本病阴影的关键因素之一。
以金融体系为线索考察日本经济的演变轨迹,能够给予我们许多许多启迪。
基于日本的经济奇迹所形成的日本模式中,以主银行体系为代表的、政府严格管制下的产业金融体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种强调通过政府引导乃至直接管制来满足政府产业政策优先发展部门的金融需求的产业金融体制在经济赶超时期有助于动员储蓄、有助于资本形成,但是这种体制也呈现出显著的政府过度干预、管制失当、较为封闭以及关系型融资的制度性特征,其中主要可以归结为关系型融资。
所谓关系型融资(relational financing),就是指出资者在一系列事先未确定的情况下,为了将来不断获得租金而持续增加对于少数固定借款人的融资。
与关系型融资相对的是保持距离型的融资(arm's length financing)。
当关系型融资在公司的资金来源渠道中成为主导地位的融资形式时,这种关系型融资就被制度化了。
日本的关系型融资的典型代表就是主银行制度。
在日本经济起飞阶段,以主银行体制为代表的关系型融资的政府管制性产业金融体制无疑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成熟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这种产业金融体制难以适应日本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金融体制开始出现变革,政府的管制开始放松,与此相对应,日本的金融体制开始逐步进入向满足储蓄者的资产选择需求、促进金融市场发展、强调商业盈利、维护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为目标的商业金融体制转化的金融自由化阶段。
但是,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由于制度上的路径依赖,长期形成的管制性产业金融依然对日本的经济金融运行形成多方面的影响,在传统的模式下通过产业金融体制投入到制造业的大量金融资产因为制造业的衰微而成为新的金融体制形成和发展的重大约束之一,依附于产业金融体制之上的各种既得利益集团对于金融改革的阻碍也制约了新的金融市场机制的建立。
于是,一方面传统的管制性产业金融体制的弊端在日益显现,一方面从管制性的产业金融体制向市场化的商业金融体制的转变也因为种种原因而推进不力,这使得日本的现行金融体制不仅难以有效地支持日本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本身还成为日本经济走出停滞阴影的制约因素之一。
一严格管制性的、以主银行为代表的关系型融资基础上建立的产业金融体制是支持日本经济奇迹的重要支柱之一,也是日本经济从经济奇迹转向日本病的的重要金融背景分析日本的管制性产业金融体制的形成,首先要全面把握日本在经济奇迹中形成的日本模式,因为日本的金融体制与这种发展模式是密切相关的。
从微观上看,日本模式强调以终身雇佣和年功序列为基础的、流动性相当低的日本式雇佣制度、以法人相互持股和经营人员利益优先为特点的企业治理结构,银行体系则是在主银行相机性监控为特点的框架下介入企业的经营;企业之间则是以保持长期稳定交易关系和系列化为市场特色的、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稳定合作的企业关系;发展方向上强调以生产优先、制造业优先、出口优先;从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上,强调市场失败,从而注重以行业团体等中介组织为纽带的紧密的政、官、财三角关系,注重政府影响下的间接金融、财政投融资和行政指导等为主要支持手段的产业政策。
这是日本的产业金融体系形成的总体背景。
具体来说,日本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1)在理论基础上,强调"市场失败论"并加强政府干预,日本政府干预经济的围和力度远远大于欧美,是日本模式的主要特征。
仅中央各省厅拥有的许可认可权就多达1万多项,此外还有无法可据的"行政指导"和"窗口指导"。
直至90年代,GDP的40%仍处在政府控制之下,而美国只有6%。
(2)在技术创新方面,强调"后发优势"和模仿引进,自主的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在工业化方面处于后进的日本,注重积极向欧美国家引进技术和设备,在短时间形成生产能力,甚至能够通过改良和完善部分地超过欧美。
(3)在处理生产和消费的关系上,强调生产者优先。
所谓生产者优先,就是把生产者的利益放在首位,消费者的利益服从于生产者的利益。
从金融体系看,为了保证生产者优先,日本建立了对于利率管制、抑制资本市场发展为代表的金融约束体系和间接融资为主导的融资结构,以保证对企业提供低成本的资金以支持大规模的设备投资;主银行制度强调了融资关系的长期化,日本的财政投融资制度则是以生产性基础设施为重点。
这些制度设计在不同程度上将部分消费者的福利转移到生产部门。
(4)对于不同规模的企业,强调大企业优先。
为了保证大企业优先,首先是主银行制度以大企业为融资的重点对象,保证大企业优先获得低成本的资金支持,同时建立了以大企业为核心、中小企业为大企业配套的系列化产业协作体制,同时大企业的职工工资也高于中小企业。
(5)在产业导向上,强调制造业优先。
生产者优先的特征和出口导向的战略体现在战略部门,必然表现为制造业优先。
这不仅是因为制造业是物质生产部门和贸易品生产部门,也是因为制造业的要素生产率提高快,投资效率容易提高,产业扩散度较广。
日本的制造业优先战略主要是通过政府的产业政策来支持的,而所谓产业政策,重点是通过金融、财政、外汇和外贸等政策的配合来支持建立重化工业的大批量生产体制,以降低成本,提高出口的竞争力。
同时对一些劣势产业部门(主要是农业和第三产业)进行保护,限制这些领域的竞争,其中也就包括限制金融领域的竞争。
(6)在外需和需的关系上,强调以外需为主,强调以出口主导和"贸易立国",以保证"追赶现代化"所需的外汇,日本的出口主导与东亚不同,东亚出口主要是为了偿还因国资金不足而引进的外债。
日本有力量解决国资金需要问题,但是不能解决购进昂贵外国技术和设备的外汇问题,因而日本拼命出口价格低廉的轻工业品换取外汇。
这就是"贸易立国"的实质。
"贸易立国"的实质只不过是"引进技术立国"而已。
从系统角度看,一种社会经济体制之所以能够形成并持续下去,是因为构成该种体制的各种制度之间存在着制度的互补性(institutional complementarily),也就是说,一种制度安排的功能会强化另外一些相关制度的功能,从而在制度之间产生一种功能放大的协同效果。
从总体角度看,日本模式具有明显的制度之间的互补性,如上述各个方面实际上都是互相支持和依赖的。
仅仅从金融体系和金融制度的发展看,同样也是如此。
为了配合和支持上述特点的日本模式的顺利运行,日本相应地对金融体制进行了严格的设计,其重点是选择了政府管制性的、以主银行为代表的关系型融资基础上的产业金融体制。
这种产业金融体制在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配合下,金融机构通过政府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隐含担保而形成了强大的储蓄动员能力,而且政府对于利率的管制和对于金融市场准入的严格限制,减少了银行倒闭的风险、并提高了银行吸收储蓄的能力。
同时,这种产业金融体制具有较强的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能力,在管制利率维持低水平、法人持股结构导致的低分红率等制度设计下,日本产业金融体制下的企业融资成本必然相对较低。
从体制运行的角度看,以主银行体制为代表的关系型融资的产业金融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金融交易的代理成本和信息成本,具有一定程度的隐含的风险分担功能,并且使得银行在日本特殊的企业治理结构中扮演了主要的外部监控者的角色。
应当强调,这种主银行制度依赖于日本模式的大体制环境、以及管制性的产业金融的金融体制环境,例如,支持这种产业金融制度运行的因素主要包括:对于利率的管制保证了资金来源的低成本,对于金融市场的准入的严格管制保证了一定的垄断的特许权租金,银行在企业治理结构中发挥的外部监控者角色使得其享有特殊关系可能代理的各种租金,等等。
同时,这种管制性的金融体制也对日本模式的运行提供了金融支持,主要表现在:第一,从资本市场看,为了保证日本模式运行所需要的企业出资者的相对稳定、削弱股东对企业的控制力,日本建立了法人相互持股的基本制度。
这种制度满足了日本模式运行对于股面的要求,对于股东的分红也被抑制在一个低水平上。
,在法人相互持股的结构中,主银行又居于主导的核心地位。
第二,为了从金融体系上支持日本模式的运行,日本对于金融体系实施了相当严格的控制。
日本强调要实行统制金融,以保证追赶所需要的低成本的巨额资金,日本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体现在各个方面,尤其是通产省推行的产业政策和外贸、外汇、外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