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专题 轴对称(1)含答案

合集下载

鲁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2章轴对称-教案(含答案)

鲁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2章轴对称-教案(含答案)

一、轴对称现象(一)知识点知识点1 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注意:(1)对称轴是一条直线,不是线段,也不是射线(2)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可以有一条或多条,甚至无数条(3)轴对称图形是一个图形1.下面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C.D.【答案】A2.下列图形中,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半圆B.长方形C.线段D.直角三角形【答案】D3.大写字母A、D、E、X、N、M中,有______个字母可以近似看成轴对称图形。

【答案】54.找出每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知识点2 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如果两个平面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这两个图形的对称轴。

注意:(1)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之间的对称关系。

(2)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一定全等,但两个全等图形不一定成轴对称。

(3)判断两个图形是否成轴对称,一般是在两个图形之间找一条直线,沿这条直线对折后,看两个图形能否完全重合两个图形成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联系与区别常见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条数:1.长方形2条角1条2.等腰梯形1条等腰三角形1条3.正n变形n条等边三角形3条4.正方形4条圆无数条5.右图中阴影三角形与哪些三角形成轴对称?整个图形中有几条对称轴?【答案】阴影三角形与①、②成轴对称,整个图形共有两条对称轴,对称轴见图(2):(二)例题精讲题型1 确定成轴对称、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的条数1.如图,(1)至(10)个图案中都是对称图形,请观察并指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图案成轴对称.【答案】轴对称图形是(1)、(3)、(4)、(6)、(8)、(10),轴对称是(2)、(5)、(7)、(9)题型2 轴对称的开放型题2.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形中,从几何图形变换的角度考虑,哪一个与其他三个不同?请指出这个图形,并简述你的理由.【答案】图(2),仅它不是轴对称图形二、探索轴对称的性质(一)知识点知识点1 对应点、对应线段及对应角的概念我们把沿对称轴折叠后能够重合的点叫做对应点,重合的线段叫做对应线段,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1)轴对称中的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如图(1),沿直线l对折后,点A与点A'重合,称点A关于对称轴的对应点是点A',类似地,线段AB关于对称轴的对应线段是线段A'B',∠B关于对称轴的对应角是∠B'(1)(2)(2)轴对称图形中的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如图(2)的轴对称图形中,点A与自身对应,点B与点C对应,线段AB与线段AC对应,∠B与∠C对应知识点2 轴对称的性质(1)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2)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注意:(1)关于某直线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而全等图形不定成轴对称(2)对称轴是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3)对应点的连线互相平行(有时在一条直线上)(4)若两点所连线段被某直线垂直平分,则此直线为这两点的对称轴(5)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对应线段的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一定在对称轴上;若不相交,则与对称轴平行。

(必考题)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轴对称》知识点(答案解析)

(必考题)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轴对称》知识点(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36,AB AC A D =∠=是AC 的中点,ED AC ⊥交AB 于点E ,已知6,2AC DE ==,则BC 的长为( )A 13B 32C 40D 20解析:A【分析】 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AE=CE ,然后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ECD=∠A ,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求出∠B=72°,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求出∠BEC=72°,然后根据等角对等边的性质和勾股定理解答.【详解】解:∵D 是AC 的中点,ED AC ⊥交AB 于点E ,∴ED 垂直平分AC ,∴AE=CE ,∴∠ECD=∠A ,∵∠A=36°,∴∠ECD=36°,∵AB=AC ,∠A=36°,∴∠B=12(180°-36°)=72°, ∵∠ECD=∠A=36°,∴∠BEC=∠ECD+∠A=36°+36°=72°,∴∠B=∠BEC ,∴BC=CE ,∵AE=CE ,ED ⊥AC ,∴CD=12AC =3, 在Rt △CED 中, 22222313DE CD ++∴13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勾股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等边对等角以及等角对等边的性质,熟练掌握有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如图,已知等腰ABC 的底角15C ︒∠=,顶点B 到边AC 的距离是3cm ,则AC 的长为( )A .3cmB .4cmC .5cmD .6cm D解析:D【分析】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AD=30°,再利用30度角所对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出AB 即可.【详解】解:∵AB=AC ,∴∠C=∠ABC=15°,∴∠BAD=30°,∵BD ⊥AC ,∴∠BDA=90°,∴AB=2BD ,点B 到边AC 的距离是3cm ,即BD=3cm ,∴AB=2BD=6cm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关键是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把已知的15°角转化为30度角.3.如图所示,等腰直角三角形ADM 中,AM DM =,90AMD ∠=︒,E 是AD 上一点,连接ME ,过点D 作DC ME ⊥交ME 于点C ,过点A 作AB ME ⊥交ME 于点B ,4AB =,10CD =,则BC 的长度为( )A .3B .6C .8D .10B解析:B【分析】 通过先证明AMB MDC △≌△,得到=4AB MC =,=10MB CD =,即可求得=BC MB MC -,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DC ME ⊥,AB ME ⊥,90AMD ∠=︒∴DCM B ∠=∠,+90AMB DMC ∠∠=︒,+90MDC DMC ∠∠=︒∴AMB ∠=MDC ∠∵AM DM =∴AMB MDC △≌△∴AB MC =,MB CD =∵4AB =,10CD = ∴4MC =,10MB =∴=1046BC MB MC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定义,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判定和性质,并能进行推理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关键.4.已知点A 是直线l 外的一个点,点B ,C ,D ,E 是直线l 上不重合的四个点,再添加①AB AC =;②AD AE =;③BD CE =中的两个作为题设,余下的一个作为结论组成一个命题,组成真命题的个数为( ).A .0B .1C .2D .3D解析:D【分析】写出所组成的三个命题,然后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断与性质对各命题进行判断.【详解】解:根据题意吧,如图: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易证△ABD ≌△ACE ;命题1:若AB=AC ,AD=AE ,则BD=CE ,此命题为真命题;命题2:若AB=AC ,BD=CE ,则AD=AE ,此命题为真命题;命题3:若AD=AE ,BD=CE ,则AB=AC ,此命题为真命题.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命题真假的判断,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所学的知识,正确的判断命题的真假.5.如图所示,已知ABC 和DCE 均是等边三角形,点B 、C 、E 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AE 、BD 、FG ,AE 与BD 交于点O ,AE 与CD 交于点G ,AC 与BD 交于点F ,则下列结论中:①AE BD =; ②AG BF =; ③FG//BE ; ④CF CG =,以上结论正确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D解析:D【分析】 首先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得出BC=AC ,CD=CE ,∠ACB=∠ECD=60°,即可证明△BCD 与△ACE 全等、△BCF 与△ACG 全等以及△DFC 与△EGC 全等,最后利用全等三角形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性质证明即可.【详解】∵△ABC 与△CDE 为等边三角形,∴BC=AC ,CD=CE ,∠ACB=∠ECD=60°,∴∠ACB+∠ACD=∠ACD+∠ECD ,∠ACD=60°,即:∠ACE=∠BCD ,在△BCD 与△ACE 中,∵BC=AC ,∠ACE=∠BCD ,CD=CE ,∴△BCD ≌△ACE(SAS),∴AE=BD ,即①正确;在△BCF 与△ACG 中,由①可知∠CBF=∠CAG ,又∵AC=BC ,∠BCF=∠ACG=60°,∴△BCF ≌△ACG(ASA),∴AG=BF ,即②正确;在△DFC 与△EGC 中,∵△BCF ≌△ACG ,∴CF=CG .即④正确;∵∠GCF =60°,∴△CFG 为等边三角形,∴∠CFG=∠FCB=60°,∴FG ∥BE ,即③正确;综上,①②③④都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平行线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来解决问题,.6.定义: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与其顶角的度数的比值()1k k >称为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优美比”.若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36,A ∠=︒则它的优美比k 为( )A .32B .2C .52D .3B解析:B【分析】由已知可以写出∠B 和∠C ,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以得解.【详解】解:由已知可得:∠B=∠C=k ∠A=(36k )°,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2×36k+36=180,∴k=2,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应用,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方程思想的应用是解题关键 .7.下列推理中,不能判断ABC 是等边三角形的是( )A .ABC ∠=∠=∠B .,60AB AC B =∠=︒ C .60,60A B ∠=︒∠=︒D .AB AC =,且B C ∠=∠ D 解析:D【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定义、判定定理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行判断.【详解】A 、由“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可以判断△ABC 是等边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 、由“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可以判断△ABC 是等边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 、由“∠A =60°,∠B =60°”可以得到“∠A =∠B =∠C =60°”,则由“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可以判断△ABC 是等边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 、由“AB =AC ,且∠B =∠C”只能判定△ABC 是等腰三角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属于基础题.(1)由定义判定: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判定定理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判定定理2: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8.如图,在ABC 与A B C ''△中,,90AB AC A B A C B B ==''='∠+∠'=︒,ABC ,A B C '''的面积分别为1S 、2S ,则( )A .12S S >B .12S SC .12S S <D .无法比较1S 、2S 的大小关系B解析:B【分析】 分别做出两三角形的高AD ,A′E ,利用题干的条件证明△ABD ≅△A′B′E 即可得到两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详解】分别做出两三角形的高AD ,A′E ,如图:90B B '+=∵∠∠,90B A E B '''+=∠∠,90BAD B ∠+∠=,∴∠B=∠B′A′E ,∠B′=∠BAD ,又AB=A′B′,∴△ABD ≅△A′B′E ,同理△ACD ≅△A′C′E ;∴ABD A B E SS ''=,ACD A C E S S ''=, 故ABD ACD A B E A C E S S S S ''''+=+,又ABC ,A B C '''的面积分别为1S 、2S ,∴12S S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及性质:两三角形全等,则对应边对应角相等,面积也相等.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三角形中 30°的对边等于最长边的一半B .若a + b = 3,ab = 2,则a - b = 1C .到三角形三边所在直线距离相等的点有且仅有一个D .等腰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三个内角平分线的交点、顶角的顶点三点共线D 解析:D【分析】对每个选项一一分析即可得到正确答案.【详解】解:A 、错误,正确的说法是:含30°的直角三角形中 30°的对边等于最长边的一半; B 、错误,例如a =1,b=2,满足a + b = 3 , ab = 2,但不满足a - b = 1;C 、错误,到三角形三边所在直线距离相等的点有4个,在三角形内部的有一个,是三个内角角平分线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还有三个,是三角形的外角角平分线的交点;D 、正确,等腰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三个内角平分线的交点、顶角的顶点三点共线,都在等腰三角形的底边的垂直平分线上,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性质,熟练掌握相关图形的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0.如图所示,在△ABC中,内角∠BAC与外角∠CBE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BE=BC,PB 与CE交于点H,PG∥AD交BC于F,交AB于G,连接CP.下列结论:①∠ACB=2∠APB;②BP垂直平分CE;③PG=AG;④CP平分∠DCB;其中,其中说法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D解析:D【分析】①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与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证此结论;②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可证明此结论;③根据角平分线定义与平行线性质可得∠APG=∠BAP,再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可证此结论;④如下图,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可得PM=PN,PM=PO,则PN =PO,即可证明结论.【详解】解:∵AP平分∠BAC,PB平分∠CBE,∴∠CAB=2∠PAB,∠CBE=2∠PBE,∵∠CBE=∠CAB+∠ACB,∠PBE=∠PAB+∠APB,即∠CBE=∠CAB+2∠APB,∴∠ACB=2∠APB.故①正确;∵BE=BC,BP平分∠CBE,∴BP垂直平分CE(三线合一).故②正确;∵AP平分∠BAC,∴∠CAP=∠BAP,∵PG∥AD,∴∠APG=∠CAP,∴∠APG=∠BAP,∴PG=AG.故③正确;如图,过点P 作PM ⊥AE 于点M ,PN ⊥AD 于点N ,PO ⊥BC 于点O ,∵AP 平分∠BAC ,PB 平分∠CBE ,∴PM=PN ,PM=PO ,∴PN =PO ,∴CP 平分∠DCB .故④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论证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如图,在ABC 中,90ACB ︒∠=,30B ,6AC =,P 为BC 边的垂直平分线DE 上一个动点,则ACP △周长的最小值为________.18【分析】因为BC 的垂直平分线为DE 所以点C 和点B关于直线DE 对称所以当点动点P 和E 重合时则△ACP 的周长最小值再结合题目的已知条件求出AB 的长即可【详解】解:如图∵P 为BC 边的垂直平分线DE 上一解析:18【分析】因为BC 的垂直平分线为DE ,所以点C 和点B 关于直线DE 对称,所以当点动点P 和E 重合时则△ACP 的周长最小值,再结合题目的已知条件求出AB 的长即可.【详解】解:如图,∵P 为BC 边的垂直平分线DE 上一个动点,∴点C 和点B 关于直线DE 对称,∴当点动点P 和E 重合时则△ACP 的周长最小值,∵∠ACB=90°,∠B=30°,AC=6,∴AB=2AC=12,∵AP+CP=AP+BP=AB=12,∴△ACP 的周长最小值=AC+AB=18,故答案为:18.【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的问题以及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正确确定P 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确定点P 的位置这类题在课本中有原题,因此加强课本题目的训练至关重要. 12.如图,在ABC ∆中,CD 平分,ACB ∠点,E F 分别是,CD AC 上的动点.若6,12,ABC BC S ∆==则AE EF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_.【分析】作A 关于CD 的对称点H 由CD 是△ABC 的角平分线得到点H 一定在BC 上过H 作HF ⊥AC 于F 交CD 于E 连接AE 则此时AE +EF 的值最小AE +EF 的最小值=HF 过A 作AG ⊥BC 于G 根据垂直平分线的解析:4【分析】作A 关于CD 的对称点H ,由CD 是△ABC 的角平分线,得到点H 一定在BC 上,过H 作HF ⊥AC 于F ,交CD 于E ,连接AE ,则此时,AE +EF 的值最小,AE +EF 的最小值=HF ,过A 作AG ⊥BC 于G ,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三角形的面积即可得到结论.【详解】作A 关于CD 的对称点H ,∵CD 是△ABC 的角平分线,∴点H 一定在BC 上,过H 作HF ⊥AC 于F ,交CD 于E ,连接AE ,则此时,AE +EF 的值最小,AE +EF 的最小值=HF ,过A 作AG ⊥BC 于G ,∵△ABC 的面积为12,BC 长为6,∴AG =4,∵CD 垂直平分AH ,∴AC =CH ,∴S △ACH =12AC•HF =12CH•AG , ∴HF =AG =4,∴AE +EF 的最小值是4,故答案是:4.【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的作出对称点和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证明AE +EF 的最小值为三角形某一边上的高线.13.如图,在ABC ∆中,31C ∠=︒,ABC ∠的平分线BD 交AC 于点D ,如果DE 垂直平分BC ,那么A ∠的度数为_______.【分析】根据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的性质求解即可;【详解】∵垂直平分∴∴∵∴∴∵BD 平分∴∴故答案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的性质结合三角形外角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是关键解析:87︒【分析】根据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的性质求解即可;【详解】∵DE 垂直平分BC ,∴DB DC =,∴∠=∠DBC C ,∵31C ∠=︒,∴31DBC ∠=︒,∴62ADB C DBC ∠=∠+∠=︒,∵BD 平分ABC ∠,∴31ABD DBC ∠=∠=︒,∴180623187A ∠=︒-︒-︒=︒.故答案是87︒.【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的性质,结合三角形外角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是关键.14.如图,已知30MON ∠=︒,点1A ,2A ,3A ,…在射线ON 上,1B ,2B ,3B ,…在射线OM 上,112A B A △,223A B A △,334A B A △,…均为等边三角形;若48OA =,则1n n n A B A +△的边长为______.【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得出OA2=A2B2=OA 3OA3=A3B3=OA4…再将解得OA3==OA2==OA1=找到规律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A1B1A2是等边解析:12n -【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得出OA 2=A 2B 2=12OA 3,OA 3=A 3B 3=12OA 4…,再将48OA =解得OA 3=1842⨯==312-,OA 2=1422⨯==212-,OA 1=1112122-⨯==,找到规律,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解:∵△A 1B 1A 2是等边三角形,∴A 1B 1=A 2B 1,∠B 1A 1A 2=∠A 1B 1A 2=60°∵∠MON=30°,∴∠OB 1A 1=30°,∠OB 1A 2=90°∴OA 1=A 1B 1=12OA 2, 同理可得OA 2=A 2B 2=12OA 3,OA 3=A 3B 3=12OA 4 ∵48OA =∴OA 3=1842⨯==312-,OA 2=1422⨯==212-,OA 1=1112122-⨯==, 以此类推△A n B n A n+1的边长为2n-1.故答案为2n-1.【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根据得出的数值找到规律是解题的关键.15.如图所示为一张三角形纸片,已知6cm AC =,8cm BC =,现将ABC 折叠,使点B 与点A 重合,折痕为DE ,则ACD △的周长为________cm .14【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AD=BD 即可求出答案【详解】由折叠得:AD=BD ∵∴的周长=AC+AD+CD=AC+BC=6cm+8cm=14cm 故答案为:14【点睛】此题考查折叠的性质:折叠前后对解析:14【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AD=BD ,即可求出答案.【详解】由折叠得:AD=BD ,∵6cm AC =,8cm BC =,∴ACD △的周长=AC+AD+CD=AC+BC=6cm+8cm=14cm ,故答案为:14.【点睛】此题考查折叠的性质:折叠前后对应的线段相等,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6.如图,已知点D 、点E 分别是边长为2a 的等边三角形ABC 的边BC AB 、的中点,连接,AD 点F 为AD 上的一个动点,连接,EF BF 、若,AD b =则BEF 的周长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分析】过C 作CE ⊥AB 于E 交AD 于F 连接BF 则BF+EF 最小证△ADB ≌△CEB 得CE=AD=b 即BF+EF=b 再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E=a 从而可得结论【详解】解:过C 作CE ⊥AB 于E 交AD解析:+a b【分析】过C 作CE ⊥AB 于E ,交AD 于F ,连接BF ,则BF+EF 最小,证△ADB ≌△CEB 得CE=AD=b ,即BF+EF=b ,再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E=a ,从而可得结论.【详解】解:过C作CE⊥AB于E,交AD于F,连接BF,∵△ABC是等边三角形,∴BE=12AB a=∵等边△ABC中,BD=CD,∴AD⊥BC,∴AD是BC的垂直平分线(三线合一),∴C和B关于直线AD对称,∴CF=BF,即BF+EF=CF+EF=CE,∵AD⊥BC,CE⊥AB,∴∠ADB=∠CEB=90°,在△ADB和△CEB中,∵ADB CEBABD CBE AB CB∠∠⎧⎪∠∠⎨⎪⎩===,∴△ADB≌△CEB(AAS),∴CE=AD=b,即BF+EF=b,∴BEF的周长的最小值为BE+CF=a+b,故答案为:a+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涉及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点的综合运用.17.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20°,则顶角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70°或110°;【分析】分情况讨论:当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钝角或者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锐角两种情况【详解】解:①当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钝角时腰上的高在外部如图1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解析:70°或110°;【分析】分情况讨论:当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钝角或者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锐角两种情况.【详解】解:①当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钝角时,腰上的高在外部, 如图1,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即可求得顶角是90°+20°=110°;②当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锐角时,腰上的高在其内部,如图2,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可求顶角是90°-20°=70°.故答案为70°或110°.【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注意此类题的两种情况.其中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18.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与直线1l ,2l 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已知12//l l ,30A ∠=︒,160∠=︒,若6AB =,CD 的长为__________.3【分析】再根据含角的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证得BC=AB=3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求得∠BDC=∠1=60°根据∠CBD=60°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证得△BCD 是等边三角形即可证得CD=BC=3【详解】解析:3【分析】再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证得BC=12AB=3,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求得∠BDC=∠1=60°,根据∠CBD=60°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证得△BCD 是等边三角形,即可证得CD=BC=3.【详解】解:∵∠ACB=90°,∠A=30°,∴BC=12AB=3,∠CBD=60°,∵12//l l ,∴∠BDC=∠1=60°,又∠CBD=60°,∴∠BCD=60°,∴△BCD 为等边三角形,∴CD=BC=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证得△BCD 为等边三角形是解答的关键.19.如图,在ABC 中,点A 的坐标为()0,1,点B 的坐标为()0,4,点C 的坐标为()4,3,点D 在第二象限,且ABD △与ABC 全等,点D 的坐标是______.或【分析】分情况:当△ABC ≌△ABD 时△ABC ≌△BAD 时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详解】分两种情况:当△ABC ≌△ABD 时AB=ABAD=ACBD=BC ∵点AB 在y 轴上∴△ABC 与△ABD 关 解析:()4,3-或()4,2-【分析】分情况:当△ABC ≌△ABD 时,△ABC ≌△BAD 时,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详解】分两种情况:当△ABC ≌△ABD 时,AB=AB ,AD=AC ,BD=BC ,∵点A 、B 在y 轴上,∴△ABC 与△ABD 关于y 轴对称,∵C (4,3),∴D (-4,3);当△ABC ≌△BAD 时,AB=BA ,AD=BC ,BD=AC ,作DE ⊥AB ,CF ⊥AB ,∴DE=CF=4,∠AED=∠BFC=90︒,∴△ADE ≌△BCF ,∴AE=BF=4-3=1,∴OE=OA+AE=1+1=2,∴D (-4,2),故答案为:()4,3-或()4,2-.【点睛】此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确定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轴对称的性质,熟记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0.如图①,点D 为一等腰直角三角形纸片的斜边AB 的中点,E 是BC 边上的一点,将这张纸片沿DE 翻折成如图②,使BE 与AC 边相交于点F ,若图①中AB =2,则图②中△CEF 的周长为______________.【分析】如图作DM ⊥AC 于MDH ⊥BC 于HDN ⊥EB 于N 连接DF 首先证明△DFB ≌△DFC 推出CF=BF 可得再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如图作DM ⊥AC 于MDH ⊥BC 于HDN ⊥EB 于N 2【分析】如图,作DM ⊥AC 于M ,DH ⊥BC 于H ,DN ⊥EB 于N ,连接DF .首先证明△DFB ≌△DFC ,推出CF=BF ,可得()CEF C EF CF EC EF FB EC =++=++=EB EC EB EC CB ''+=+=,再利用勾股定理求解B C '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如图,作DM ⊥AC 于M ,DH ⊥BC 于H ,DN ⊥EB 于N ,连接DF .∵,90CA CB ACB ''=∠=︒,AD B D '=,∴CD DB AD DB '===,45DCB DCA '∠=∠=︒,45B B '∠=∠=︒.∴DH DM =,,B DE BDE '≌,DH DN ∴=,DH DM DN ∴==∴DFM DFN ∠=∠,∵∠BFM=∠EFC ,∴∠DFB=∠DFC ,在△DFB 和△DFC 中,B DCF DFB DFC DF DF ∠=∠⎧⎪∠=∠⎨⎪=⎩,∴△DFB ≌△DFC ,∴CF=BF ,∵()CEF C EF CF EC EF FB EC =++=++=EB EC EB EC CB ''+=+=, ∵2AB '=,∴224B C AC '+=,,B C AC '=2.B C '∴= (负根舍去)2.CEF C ∴= 2.【点睛】本题考查翻折变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角平分线的判定,勾股定理的应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三、解答题21.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格点,△ABC 和△DEF 的顶点都在格点上,结合所给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解答下列问题:(1)画出△ABC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所得到的△A1B1C1,并写出点A1,B1的坐标;(2)画出△DEF关于x轴对称后所得到的△D1E1F1,并写出点E1,F1的坐标;(3)△A1B1C1和△D1E1F1组成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请画出它的对称轴.解析:(1)图见解析,A1(3,2),B1(4,1);(2)图见解析,E1(﹣2,﹣3),F1(0,﹣2);(3)见解析【分析】(1)利用点平移的坐标变换规律写出点A1,B1,C1的坐标,然后描点即可;(2)利用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写出点D1,E1,F1的坐标,然后描点即可;(3)直线C1F1和C1F1的垂直平分线都是△A1B1C1和△D1E1F1组成的图形的对称轴.【详解】解:(1)如图,△A1B1C1为所作,A1(3,2),B1(4,1);(2)如图,△D1E1F1为所作,E1(﹣2,﹣3),F1(0,﹣2);(3)如图,直线l和直线l′为所作.【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轴对称变换:几何图形都可看做是由点组成,我们在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时,也是先从确定一些特殊的对称点开始的.也考查了平移变换.22.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E、F分别是边AB、AC上的点,且AE=CF,且CE、BF 交于点P,且EG⊥BF,垂足为G.(1)求证:∠ACE=∠CBF;(2)若PG =1,求EP 的长度.解析:(1)见解析;(2)PE =2【分析】(1)证明△ACE ≌△CBF (SAS ),即可得到∠ACE =∠CBF ;(2)利用由(1)知∠ACE =∠CBF ,求出∠BPE =60°,又EG ⊥BF ,即∠PGE =90°,得到∠GEP =30°,根据在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求出EP 的长.【详解】(1)证明:∵△ABC 是等边三角形,∴AC =BC ,∠A =∠BCF =60°,AB =AC ,在△ACE 与△BCF 中,AC =BC ,∠A =∠BCF ,AE =CF ,∴△ACE ≌△CBF (SAS ),∴∠ACE =∠CBF ;(2)解:∵由(1)知,∠ACE =∠CBF ,又∠ACE +∠PCB =∠ACB =60°,∴∠PBC +∠PCB =60°,∴∠BPE =60°,∵EG ⊥BF ,即∠PGE =90°,∴∠GEP =30°,∴在Rt △PGE 中,PE =2PG ,∵PG =1,∴PE =2.【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证明△ACE ≌△CBF .23.如图,在ABC 中,60A ∠=︒,ABC ∠、ACB ∠的平分线分别交AC 、AB 于点D 、E ,CE 、BD 相交于点F ,连接DE .(1)若7AC BC ==,求DE 的长;(2)求证:BE CD BC +=.解析:(1) 3.5DE =;(2)见解析.【分析】(1)证明△ADE 为等边三角形,即可得结论;(2)在BC 上截取BH=BE ,证明两对三角形全等:△EBF ≌△HBF ,△CDF ≌△CHF ,可得结论.【详解】(1)∵AC=BC=7,∠A=60°,∴△ABC 为等边三角形,∴AC=AB=7,又∵BD 、CE 分别是∠ABC 、∠ACB 的平分线,∴D 、E 分别是AC 、AB 的中点, ∴11=3.5,=3.522==AD AC AE AB , ∴AD=AE ,∵∠A=60°,∴△ADE 为等边三角形,∴DE=AE=3.5;(2)证明:在BC 上截取BH=BE ,∵BD 平分∠ABC ,∴∠ABD=∠CBD ,∵BF=BF∴△EBF ≌△HBF (SAS ),∴∠EFB=∠HFB=60°.∵∠A=60°,∴∠ABC+∠ACB=120°,∵BD 平分∠ABC ,CE 平分∠ACB ,∴∠ABD=∠CBD ,∠ACE=∠BCE ,∴∠CBD+∠BCE=60°,∴∠BFE=60°,∴∠CFB=120°,∴∠CFH=60°,∵∠BFE=∠CFD=60°,∴∠CFH=∠CFD=60°,∵CF=CF ,∴△CDF ≌△CHF (ASA ).∴CD=CH ,∵CH+BH=BC ,∴BE+CD=BC .【点睛】本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面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4.小明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①,在ABC 中,12AB =,8AC =,AD 是中线,求AD 的取值范围.她的做法是:过点B 作//BE AC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E ,证明BED CAD △≌△,经过推理和计算就可以使问题得到解决.按照上面的思路,请回答:(1)小红证明BED CAD △≌△的判定定理是:______;(2)AD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方法运用:(3)如图②,AD 是ABC 的中线,在AD 上取一点F ,连接BF 并延长交AC 于点E ,使AE EF =,求证:BF AC =.解析:(1)角角边或者角边角(AAS 或ASA );(2)210AD <<;(3)见解析【分析】(1)由“ASA”或“AAS”可证△BED ≌△CAD ;(2)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C=BE=8,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求解;(3)延长AD 至H ,使AD=DH ,连接BH ,由“SAS”可证△BHD ≌△CAD ,可得AC=BH ,∠CAD=∠H ,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H=∠BFH ,可得BF=BH=AC ;【详解】解:(1)∵AD 是中线,∴BD=CD ,又∵∠ADC=∠BDE ,∵//BE AC ,∴EBD C ∠=∠,E CAD ∠=∠,∴△BED ≌△CAD (ASA ),或△BED ≌△CAD (AAS ),故答案为:SAS 或AAS ;(2)∵△BED ≌△CAD ,∴AC=BE=8,在△ABE 中,AB-BE <AE <AB+BE ,∴4<2AD <20,∴2<AD <10,故答案为:2<AD <10;(3)过点B 作//BG AC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G ,则CAD BGD ∠=∠∵AD 是中线,∴BD CD =在ADC 和GDB △中∵CAD BGD ∠=∠,ADC GDB ∠=∠,BD CD =,∴ADC GDB ≌△△∴BG CA =∵AE EF =∴EAF AFE ∠=∠又∵CAD BGD ∠=∠,AFE BFG ∠=∠∴BGD BFG ∠=∠∴BG BF =,又∵BG CA =,∴BF AC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添加恰当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本题的关键.25.如图,在ABC ∆中,,36,AB AC BAC BD =∠=︒平分ABC ∠交AC 于点,D 过点A 作//,AE BC 交BD 的延长线于点E .()1求ADB ∠的度数﹔()2求证:ADE ∆是等腰三角形.解析:(1)108ADB ∠=︒;(2)证明见解析【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和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求解;(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解 .【详解】()1解:,36AB AC BAC =∠=︒,()1180722ABC C BAC ∴∠=∠=︒-∠=. BD 平分,ABC ∠136,2DBC ABC ∴∠=∠=︒ 7236108ADB C DBC ∴∠=∠+∠=︒+︒=()2证明://,AE BC72,EAC C ∴∠=∠=︒72,36C DBC ∠=︒∠=︒,180723672,ADE CDB ∴∠=∠=︒-︒-︒=︒,EAD ADE ∴∠=∠,AE DE ∴=ADE ∴∆是等腰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外角性质是解题关键.26.如图,在所给平面直角坐标系(每小格均为边长是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中完成下列各题.(1)已知()6,0A -,()2,0B -,()4,2C -,画出ABC 关于y 轴对称的图形△111A B C △,并写出1B 的坐标;(2)在y 轴上画出点P ,使PA PC +最小;(3)在(1)的条件下,在y 轴上画出点M ,使11MB MC -最大.解析:(1)见解析;B 1(2,0);(2)见解析;(3)见解析【分析】(1)先作出点A 、B 、C 关于y 轴的对称点A 1、B 1、C 1,顺次连结,则△111A B C △为所求,点()2,0B -,关于y 轴对称,横坐标符号改变B 1(2,0);(2)连结AC 1,交y 轴于点P ,两用两点之交线段最短知AC 1最短即可;(3)延长C 1B 1交y 轴于M ,利用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即可.【详解】解:(1)先作出点A 、B 、C 关于y 轴的对称点A 1、B 1、C 1,顺次连结,则△111A B C △为所求,点()2,0B -,关于y 轴对称,横坐标符号改变B 1(2,0),如图;B 1(2,0);(2)连结AC 1,交y 轴于点P ,两用两点之交线段最短知AC 1最短,则PA+PC=PA+PC 1=AC 1,则点P 为所求,如图;(3)延长C 1B 1交y 轴于M ,利用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11MB MC -最大=C 1B 1,如图.【点睛】 本题考查轴对称作图,线段公里,三角形三边关系,掌握轴对称作图,线段公里,三角形三边关系是解题关键.27.如图,等边三角形ABC 中,AD BC ⊥,垂足为D ,点E 在线段AD 上,45EBC ∠=︒,求ACE ∠的度数.解析:15°【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CB 的度数,并证得 AD 是BC 的垂直平分线,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可得BE=CE ,再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得∠ECB 的度数,即可求得结论.【详解】解:∵△ABC 是等边三角形,AD BC ⊥ ,∴60ACB ∠=︒,BD CD =,∴AD 是BC 的重直平分线,点E 在线段AD 上∴BE CE =.∵45EBC ∠=︒,∴45ECB EBC ∠=∠=︒,∴6045=15ACE ACB ECB ∠=∠-∠=︒-︒︒.【点睛】此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知识,掌握相关的性质定理并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8.如图,在ABC 中,90C ∠=︒.(1)用尺规作出BAC ∠的平分线,并标出它与边BC 的交点D (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若30B ∠=︒,1CD =,求BD 的长.解析:(1)见解析;(2)2【分析】(1)根据尺规作图的基本步骤进行画图,即可得到答案;(2)过点D 作DE AB ⊥,垂足为E ,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得到1DE CD ==,再由含30度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出答案.【详解】(1)解:如图所示:(2)过点D 作DE AB ⊥,垂足为E . AD 为BAC ∠的平分线,90C AED ∠=∠=︒.1DE CD ∴==.在Rt BED △中,30B ∠=︒,22BD DE ∴==.【点睛】本题考查了尺规作图——作角平分线,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所学的知识,正确的作出图形.。

(常考题)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轴对称》测试卷(包含答案解析)(1)

(常考题)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轴对称》测试卷(包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若a ,b 是等腰ABC 的两边长,且满足()2370a b -+-=,此三角形的周长是( )A .13B .13或17C .17D .202.以下尺规作图中,点D 为线段BC 边上一点,一定能得到线段AD BD =的是( ) A . B .C .D .3.如图,已知ABC ∆中,,AB AC =点,D E 是射线AB 上的两个动点(点D 在点E 的右侧).且,CE DE =连结CD ,若ACE x ∠=,BCD y ∠=.则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是( )A .()900180y x x =-<<︒B .()101802y x x =<<︒C .()39001802y x x =-<<︒D .()201803y x x =<<︒ 4.如图,在ABC ∆中,90,30C B ︒︒∠=∠= ,以A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 AC 、于点M 和N ,再分别以M N 、为圆心,大于12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连接AP ,并延长交BC 于点D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AD 是BAC ∠的平分线;②60ADC ︒∠=;③点D 在AB 的垂直平分线上﹔④若2AD =,则点D 到AB 的距离是1,:1:2DAC ABC S S ∆∆=A .2B .3C .4D .55.如图,等边ABC 的顶点(1,1)A ,(3,1)B ,规定把等边ABC “先沿x 轴翻折,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为一次变换,这样连续经过2021次变换后,ABC 顶点C 的坐标为( )A .(2020,13)-+B .(2020,13)---C .(2019,13)-+D .(2019,13)--- 6.如图,在△ABC 中,∠BAC =90°,AD 是高,BE 是中线,CF 是角平分线,CF 交AD 于点G ,交BE 于点H ,下面说法:①△ABE 的面积=△BCE 的面积;②∠AFG =∠AGF ;③∠FAG =2∠ACF ;④BH =CH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④D .①③7.如图,在△ABC 纸片中,AB=9cm ,BC=5cm ,AC=7cm ,沿过点B 的直线折叠这个三角形,使点C 落在AB 边上的点E 处,折痕为BD ,则△ADE 的周长为是( )A .9cmB .11cmC .12cmD .14cm 8.下列推理中,不能判断ABC 是等边三角形的是( ) A .A B C ∠=∠=∠ B .,60AB AC B =∠=︒C .60,60A B ∠=︒∠=︒D .AB AC =,且B C ∠=∠ 9.如图,C 是线段AB 上的一点,ACD △和BCE 都是等边三角形,AE 交CD 于M ,BD 交CE 于N ,交AE 于O ,则①DB AE =;②AMC DNC ∠=∠;③60AOB ∠=︒;④DN AM =;⑤CMN △是等边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有(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10.如图,是一个 3×4 的网格(由 12 个小正方形组成,虚线交点称之格点)图中有一个三角形,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在网格中可以画出( )个与此三角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格点三角形.A .6B .7C .8D .911.如图,AC AD =,BC BD =,则有( )A .AB 与CD 互相垂直平分B .CD 垂直平分ABC .CD 平分ACB ∠ D .AB 垂直平分CD12.如图,在等腰ABC 中,118ABC ︒∠=,AB 垂直平分线DE 交AB 于点D ,交AC 于点E ,BC 的垂直平分线PQ 交BC 于点P ,交AC 于点Q ,连接BE ,BQ ,则EBQ ∠=( )A .65︒B .60︒C .56︒D .50︒二、填空题13.如图,已知60AOB ︒∠=,点P 在边OA 上, 10OP =,点,M N 在边OB 上, PM PN =,若3,MN =则OM 的长是__________.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 与x 轴交于点1B ,与y 轴交点于D ,且111,60OB ODB =∠=︒,以1OB 为边长作等边三角形11AOB ,过点1A 作12A B 平行于x 轴,交直线l 于点2B ,以12A B 为边长作等边三角形212A A B ,过点2A 作23A B 平行于x 轴,交直线l 于点3B ,以23A B 为边长作等边三角形323A A B ,…,按此规律进行下去,则点6A 的横坐标是______.15.如图,ABC 中,AB BC =,点D 在线段BC 上(不与点,B C 重合). 作法如下:①连接AD ,作AD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直线,AB AC 于点,P Q ,连接,DP DQ ,则APQ DPQ △≌△;②过点D 作AC 的平行线交AB 于点P ,在线段AC 上截取AQ ,使AQ DP =,连接,PQ DQ ,则APQ DQP △≌△;③过点D 作AC 的平行线交AB 于点P ,过点D 作AB 的平行线交AC 于点Q ,连接PQ ,则APQ DQP △≌△;④过点D 作AB 的平行线交AC 于点Q ,在直线AB 上取一点P ,连接DP ,使DP AQ =,连接PQ ,则APQ DPQ △≌△.以上说法一定成立的是__________.(填写正确的序号)16.如图,在ABC 中,D 是BC 上一点,,105AC AD DB BAC ==∠=︒,则B ∠=________°.17.如图在钝角△ABC 中,已知∠BAC=135°,边AB 、A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 于点D 、E ,连接AD 、AE ,则∠DAE=_____18.如图,在锐角△ABC 中,AB =62 ,∠BAC =45°,∠BAC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D ,M ,N 分别是AD 和AB 上的动点,则BM +MN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19.如图,∠AOB =45°,OC 平分∠AOB ,点M 为OB 上一定点,P 为OC 上的一动点,N 为OB 上一动点,当PM +PN 最小时,则∠PMO 的度数为___________.20.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CM 平分ACB ∠交AB 于点M .(1)ACM ∠的大小=__________(度);(2)AMC ∠的大小=__________(度);(3)已知4AB =,点D 为射线CM 上一点,作∠DCE=60︒,()CE CD CD AB =≠,连接DE 交射线CB 于点F ,连接BD ,BE 当以B ,D ,M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EF 全等时,线段CF 的长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A B AE BE ∠=∠=,点D 在AC 边上,12,AE ∠=∠和BD 相交于点O . (1)求证:AEC BED ∆≅∆(2)若70BDE ︒∠=,求1∠的度数.22.如图,已知∠A =∠D =90°,E 、F 在线段BC 上,DE 与AF 交于点O ,且AB =CD ,BE =CF .求证:(1)Rt △ABF ≌Rt △DCE ;(2)OE =OF .23.如图:已知ABC 中AB AC =:(1)尺规作图:过A 点作//AE BC (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求证:AE 是ABC 的一个外角角平分线.24.已知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D 是AC 的中点,点P 在射线BC 上,点Q 在线段AB 上,120PDQ ∠=︒.(1)如图1,若点Q 与点B 重合,求证:DB DP =;(2)如图2,若点P 在线段BC 上,8AC =,求AQ PC +的值.25.已知:90,A D AB DC ︒∠=∠==,点,E F 在直线BC 上,位置如图所示,且BE CF =.(1)求证:AF DE =;(2)若PO 平分EPF ∠,求证:PO 垂直平分线段BC .26.(1)如图①,已知:在ABC 中,90BAC ∠=︒,AB AC =,直线m 经过点A ,BD ⊥直线m ,CE ⊥直线m ,垂足分别为点D 、E .求证:DE BD CE =+.(2)如图②,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ABC 中,AB AC =,D 、A 、E 三点都在直线m 上,并且有BDA AEC BAC a ∠=∠=∠=,其中a 为任意锐角或钝角.请问结论DE BD CE =+是否成立?如成立,请你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拓展与应用:如图③,D 、E 是D 、A 、E 三点所在直线m 上的两动点(D 、A 、E 三点互不重合),点F 为BAC ∠平分线上的一点,且ABF 和ACF 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BD 、CE ,若BDA AEC BAC ∠=∠=∠,试判断DEF 的形状.(不需要说明理由)【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分析】根据绝对值非负性的性质以及平方的非负性可知a和b的值,然后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情况计算即可;【详解】∵()2-+-=,a b370∴ a=3,b=7,若腰为3时,3+3<7,三角形不成立;若腰为7时,则周长为7+7+3=17,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性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2.D解析:D【分析】点D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可知点D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据此可得答案.【详解】解:∵点D到点A、点B的距离AD=BD,∴点D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故选择: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作图−复杂作图,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线段中垂线的性质与尺规作图.3.B解析:B【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CB=∠ABC=x+∠BCE和∠D=∠DCE=y+∠BCE,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出∠ABC=∠D+∠BCD ,即x+∠BCE= y+∠BCE+ y ,即x=2y ,得出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详解】解:∵AB AC =,ACE x ∠=,∴ ∠ACB=∠ABC=x+∠BCE ,∵CE DE =,BCD y ∠=∴∠D=∠DCE=y+∠BCE ,∵ ∠ABC 是△BCD 的一个外角,∴∠ABC=∠D+∠BCD ,即 x+∠BCE= y+∠BCE+ y ,即x=2y , ∴()101802y x x =<<︒,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熟练掌握并运用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4.B解析:B【分析】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计算出∠BAC=60°,再利用基本作图对①进行判断;利用∠BAD=∠CAD=30°得到∠ADC=60°,则可对②进行判断;利用∠B=∠BAD 得到DA=DB ,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逆定理可对③进行判断.利用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即可得出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比.【详解】解:由作法得,AD 平分∠BAC ,所以①正确;∵∠C=90°,∠B=30°,∴∠BAC=60°,∴∠BAD=∠CAD=12×60°=30°, ∴∠ADC=90°-∠CAD=60°,所以②正确;∵∠B=∠BAD ,∴DA=DB ,∴点D 在AB 的垂直平分线上,所以③正确;在直角△ACD 中,∠CAD=30°,∴CD=12AD , ∴BC=CD+BD=12AD+AD=32AD ,1124DAC S AC CD AC AD ∆=⋅=⋅.∴11332224ABC S AC BC AC AD AC AD ∆=⋅=⋅=⋅, ∴13::1:344DAC ABC S S AC AD AC AD ∆∆=⋅⋅=,故④错误. 所以,正确的结论有3个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作图-基本作图.解题时需要熟悉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5.D解析:D【分析】先求出点C 坐标,第一次变换,根据轴对称判断出点C 变换后在x 轴下方然后求出点C 纵坐标,再根据平移的距离求出点C 变换后的横坐标,最后写出第一次变换后点C 坐标,同理可以求出第二次变换后点C 坐标,以此类推可求出第n 次变化后点C 坐标.【详解】∵△ABC 是等边三角形AB=3-1=2∴点C 到x 轴的距离为1+21=+2 ∴C(2,1+由题意可得:第1次变换后点C 的坐标变为(2-1,1),即(1,1-,第2次变换后点C 的坐标变为(2-21),即(0,1+第3次变换后点C 的坐标变为(2-3,1),即(-1,1--第n 次变换后点C 的坐标变为(2-n ,1)(n 为奇数)或(2-n ,1+为偶数), ∴连续经过2021次变换后,等边ABC 的顶点C 的坐标为(-2019,1-,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轴对称变换(即翻折)和平移的特点求解点的坐标,在求解过程中找到规律是关键. 6.B解析:B【分析】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即可判断①;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BC =∠CAD ,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推出②;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FAG =∠ACD ,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即可判断③;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判断④即可.【详解】∵BE 是中线,∴AE=CE,∴△ABE的面积=△BCE的面积(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故①正确;∵CF是角平分线,∴∠ACF=∠BCF,∵AD为高,∴∠ADC=90°,∵∠BAC=90°,∴∠ABC+∠ACB=90°,∠ACB+∠CAD=90°,∴∠ABC=∠CAD,∵∠AFG=∠ABC+∠BCF,∠AGF=∠CAD+∠ACF,∴∠AFG=∠AGF,故②正确;∵AD为高,∴∠ADB=90°,∵∠BAC=90°,∴∠ABC+∠ACB=90°,∠ABC+∠BAD=90°,∴∠ACB=∠BAD,∵CF是∠ACB的平分线,∴∠ACB=2∠ACF,∴∠BAD=2∠ACF,即∠FAG=2∠ACF,故③正确;根据已知条件不能推出∠HBC=∠HCB,即不能推出BH=CH,故④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点,能综合运用定理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题目比较好,属于中考题型.7.B解析:B【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DE=CD,BE=BC=5cm,求出AE=4cm,根据△ADE的周长为AD+DE+AE=AC+AE代入数值计算即可得解.【详解】由折叠得:DE=CD,BE=BC=5cm,∵AB=9cm,∴AE=AB-BE=9cm-5cm=4cm,∴△ADE的周长为AD+DE+AE=AC+AE=7cm+4cm=11cm,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折叠的性质:折叠前后对应边相等,正确理解折叠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8.D解析:D【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定义、判定定理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行判断.【详解】A 、由“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可以判断△ABC 是等边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 、由“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可以判断△ABC 是等边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 、由“∠A =60°,∠B =60°”可以得到“∠A =∠B =∠C =60°”,则由“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可以判断△ABC 是等边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 、由“AB =AC ,且∠B =∠C”只能判定△ABC 是等腰三角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属于基础题.(1)由定义判定: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判定定理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判定定理2: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9.C解析:C【分析】易证△ACE ≌△DCB ,可得①正确;即可求得∠AOB =120°,可得③错误;再证明△ACM ≌△DCN ,可得②④正确和CM =CN ,即可证明⑤正确;即可解题.【详解】解:∵ACD △和BCE 都是等边三角形∵∠ACD =∠BCE =60°,∴∠DCE =60°,在△ACE 和△DCB 中,AC DC ACE DCB CB CE =⎧⎪∠=∠⎨⎪=⎩,∴△ACE ≌△DCB (SAS ),∴∠BDC =∠EAC ,DB =AE ,①正确;∠CBD =∠AEC ,∵∠AOB =180°−∠OAB−∠DBC ,∴∠AOB =180°−∠AEC−∠OAB =120°,③错误;在△ACM 和△DCN 中,60BDC EAC DC ACACD DCN ∠=∠⎧⎪=⎨⎪∠=∠=︒⎩, ∴△ACM ≌△DCN (ASA ),∴AM =DN ,④正确;∠AMC =∠DNC ,②正确;CM =CN ,∵∠ACD =∠BCE =60°,∴∠MCN =180°-∠ACD-∠BCE =60°,∴△CMN 是等边三角形,⑤正确;故有①②④⑤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对应角相等的性质,本题中求证△ACE ≌△DCB 和△ACM ≌△DCN 是解题的关键.10.B解析:B【分析】先确定对称轴,再找到对称点进而可以找到符合题意的对称三角形即可.【详解】解:如图,左右对称的有4个,如图,上下对称的有1个,如图,关于正方形的对角线对称的有2个,∴一共有7个与原三角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格点三角形,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找到正确的对称轴,画出相应的对称三角形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1.D解析:D【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定理解答.【详解】∵AC AD =,BC BD =,∴AB 垂直平分CD ,故D 正确,A 、B 错误,OC 不平分∠ACB ,故C 错误,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12.C解析:C【分析】根据等腰ABC ,118ABC ︒∠=,得到AB=CB ,∠A=∠C=1(180)312ABC ︒︒-∠=,由DE 垂直平分AB ,求得∠ABE=31A ∠=︒,同理:31QBC C ∠=∠=︒,根据∠EBQ=∠ABC-∠ABE-∠QBC 计算得出答案.【详解】在等腰ABC 中,118ABC ︒∠=,∴AB=CB ,∠A=∠C=1(180)312ABC ︒︒-∠=, ∵DE 垂直平分AB ,∴AE=BE ,∴∠ABE=31A ∠=︒,同理:31QBC C ∠=∠=︒,∴∠EBQ=∠ABC-∠ABE-∠QBC=56︒,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熟记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5【分析】作PH⊥MN于H如图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MH=NH=MN=15在Rt△POH中由∠POH=60°得到∠OPH=30°则根据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OH=OP=解析:5【分析】作PH⊥MN于H,如图,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MH=NH=12MN=1.5,在Rt△POH中由∠POH=60°得到∠OPH=30°,则根据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OH=12OP=5,然后计算OH-MH即可.【详解】作PH⊥MN于H,如图,∵PM=PN,∴MH=NH=12MN=1.5,在Rt△POH中,∵∠POH=60°,∴∠OPH=30°,∴OH=12OP=12×10=5,∴OM=OH-MH=5-1.5=3.5.故答案为:3.5.【点睛】本题考查了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也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4.5【分析】过A1作A1A⊥OB1于A过A2作A2B⊥A1B2于B过A3作A3C⊥A2B3于C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分别求得A1的横坐标为A2的横坐标为A3的横坐标为进而解析:5【分析】过A1作A1A⊥OB1于A,过A2作A2B⊥A1B2于B,过A3作A3C⊥A2B3于C,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分别求得A1的横坐标为1212-,,A2的横坐标为2212-,A3的横坐标为3212-,进而得到A n的横坐标为212n-,据此可得点A6的横坐标.【详解】解:如图所示,过A1作A1A⊥OB1于A,则OA=12OB1=12,即A1的横坐标为12=1212-,∵160ODB∠=°,∴∠OB1D=30°,∵A1B2//x轴,∴∠A1B2B1=∠OB1D=30°,∠B2A1B1=∠A1B1O=60°,∴∠A1B1B2=90°,∴A1B2=2A1B1=2,过A2作A2B⊥A1B2于B,则A1B=12A1B2=1,即A2的横坐标为12+1=2212-,过A3作A3C⊥A2B3于C,同理可得,A2B3=2A2B2=4,A2C=12A2B3=2,即A3的横坐标为12+1+2=3212-,同理可得,A4的横坐标为12+1+2+4=4212-,由此可得,A n的横坐标为212n-,∴点A6的横坐标是62163==31.522-,故答案为31.5.【点睛】本题是一道找规律问题,涉及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解题的关键要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总结出关于点A的系列点的规律.15.①②③【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可以得证【详解】解:①如图∵PQ为AD的垂直平分线∴PA=PDQA=QD∴在△APQ和△DPQ中∴△APQ≌△DPQ解析:①②③【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可以得证.【详解】解:①如图,∵PQ为AD的垂直平分线,∴PA=PD,QA=QD,∴在△APQ和△DPQ中,PA PDPQ PQQA QD=⎧⎪=⎨⎪=⎩,∴△APQ≌△DPQ(SSS),①正确;②如图,∵PD ∥AC ,∴∠DPQ=∠AQP ,∴在△APQ 和△DQP 中,AQ DP AQP DPQ QP PQ =⎧⎪∠=∠⎨⎪=⎩,∴△APQ ≌△DQP (SAS ),②正确 ;③如图,∵PD ∥AC ,∴∠DPQ=∠AQP ,同理∠DQP=∠APQ ,∴在△APQ 和△DQP 中,DPQ AQP PQ PQDQP APQ ∠=∠⎧⎪=⎨⎪∠=∠⎩, ∴△APQ ≌△DQP (ASA ),③正确 ;④如图,△APQ ≌△DPQ 不成立,④错误;故答案为①②③.【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与平行线的综合应用,熟练掌握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是解题关键.16.25【分析】设∠ADC =α然后根据AC =AD =DB ∠BAC =105°表示出∠B 和∠BAD 的度数最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ADC 的度数进而求得∠B 的度数即可【详解】解:∵AC =AD =DB ∴∠B =解析:25【分析】设∠ADC =α,然后根据AC =AD =DB ,∠BAC =105°,表示出∠B 和∠BAD 的度数,最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ADC 的度数,进而求得∠B 的度数即可.【详解】解:∵AC =AD =DB ,∴∠B =∠BAD ,∠ADC =∠C ,设∠ADC =α,∴∠B =∠BAD =2α , ∵∠BAC =105°,∴∠DAC =105°﹣2α, 在△ADC 中, ∵∠ADC +∠C +∠DAC =180°,∴2α+105°﹣2α=180°, 解得:α=50°,∴∠B =∠BAD =2α=25°, 故答案为:25.【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①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②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7.90°【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连接DAEA 如图∵∠BAC=135°∴∠B+∠C=180°-135°=45°∵DF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EG 是AC 的垂直平解析:90°【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连接DA、EA,如图,∵∠BAC=135°,∴∠B+∠C=180°-135°=45°,∵DF是AB的垂直平分线,EG是AC的垂直平分线,∴DA=DB,EA=EC,∴∠B=∠DAB,∠C=∠EAC,∴∠DAB +∠EAC =∠B+∠C=45°,∴∠DAE=∠BAC –(∠DAB +∠EAC)=135°-45°=90°.故答案为:90°.【点睛】本题考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18.6【分析】作BH⊥AC垂足为H交AD于M′点过M′点作M′N′⊥AB垂足为N′则BM′+M′N′为所求的最小值再根据AD是∠BAC的平分线可知M′H=M′N′再由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析:6【分析】作BH⊥AC,垂足为H,交AD于M′点,过M′点作M′N′⊥AB,垂足为N′,则BM′+M′N′为所求的最小值,再根据AD是∠BAC的平分线可知M′H=M′N′,再由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如图,作BH⊥AC,垂足为H,交AD于M′点,过M′点作M′N′⊥AB,垂足为N′,则BM′+M′N′为所求的最小值.∵AD是∠BAC的平分线,∴M′H=M′N′,∴BH是点B到直线AC的最短距离(垂线段最短),∵AB=2∠BAC=45°,∴BH=AH∴222+=AH BH AB∴BH=6.∵BM+MN的最小值是BM′+M′N′=BM′+M′H=BH=6.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解答此类问题时要从已知条件结合图形认真思考,通过角平分线性质,垂线段最短,确定线段和的最小值.19.45°【分析】找到点M关于OC对称点M′过点M′作M′N⊥OB于点N交OC 于点P则此时PM+PN的值最小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如图找到点M关于OC对称点M′过点M解析:45°【分析】找到点M关于OC对称点M′,过点M′作M′N⊥OB于点N,交OC于点P,则此时PM+PN 的值最小,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如图,找到点M关于OC对称点M′,过点M′作M′N⊥OB于点N,交OC于点P,则此时PM+PN 的值最小.∵PM=PM′,∴此时PM+PN=PM′+PN′=M′N′,∵点M与点M′关于OC对称,OC平分∠AOB,∴OM=OM′,∵∠AOB=45°,∴∠PM'O=∠AOB=45°,∴∠PMO=∠PM'O=45°,故答案为:45°.【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轴对称的知识寻找最短路径的知识,涉及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垂线段最短的知识,有一定难度,正确确定点P及点N的位置是关键.20.2或6或【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性质求解;(2)根据等边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解答;(3)根据题意分两种情况:当点D在线段CM上时当点D在线段CM的延长线上时分别画出图形利用全解析:3090 2或6或23【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性质求解;(2)根据等边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解答;(3)根据题意分两种情况:当点D在线段CM上时,当点D在线段CM的延长线上时,分别画出图形,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答.【详解】(1)∵△ABC是等边三角形,∴∠ACB=60︒,∵CM平分ACB∠,∠ACB=30,∴∠ACM=12故答案为:30;∠,(2)∵△ABC是等边三角形,CM平分ACB∴CM⊥AB,∴∠AMC=90︒,故答案为:90︒;(3)∵∠DCE=60︒,CD=CE,∴△CDE是等边三角形,∴DE=CE=CD,∵∠BCM=∠ACM=30,∴∠BCE=30,∴CF平分∠DCE,∵CD=CE,∴CB垂直平分DE,①当点D在线段CM上时,当△BDM≌△BEF时,如图1,∴BF=BM=2,∴CF=CB-BF=4-2=2;当△BDM≌△EBF时,如图1,则EF=BM=2,∴CD=DE=4,,∵AB=4,CD<CM<4,∴此种情况不成立,舍去;②当点D在线段CM的延长线上时,当△BDM≌△BEF时,如图2,∴BF=BM=2,∴CF=BC+BF=4+2=6,;当△BDM≌△EBF时,如图3,则EF=BM=2,∴CE=2EF=4,∴2223CF CE EF =-=,故答案为: 2或6或23..【点睛】此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进行证明,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熟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1)见解析;(2)40°【分析】(1)由12∠=∠得到BED AEC ∠=∠,然后根据ASA 即可证明AEC BED ∆≅∆; (2)由(1)得DE=CE ,70C BDE ∠=∠=︒,由三角形内角和即可求出1∠的度数.【详解】解:()11=2∠∠,BED AEC ∠=∠∴又,A B AE BE ∠=∠=()AEC BED ASA ∴∆≅∆;()2AEC BED ∆≅∆70,BDE C DE CE ∴∠=∠=︒=70C EDC ︒∴∠=∠=118027040︒︒︒∴∠=-⨯=;【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进行解题.22.(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由于△ABF 与△DCE 是直角三角形,根据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的方法即可证明; (2)先根据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得出∠AFB =∠DEC ,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结论.【详解】证明:(1)∵BE =CF ,∴BE+EF=CF+EF,即BF=CE,∵∠A=∠D=90°,∴△ABF与△DCE都为直角三角形,在Rt△ABF和Rt△DCE中∵BF CE AB CD=⎧⎨=⎩,∴Rt△ABF≌Rt△DCE(HL);(2)∵Rt△ABF≌Rt△DCE(已证),∴∠AFB=∠DEC,∴OE=OF.【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掌握HL判断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23.(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作∠CAE=∠C即可;(2)延长BA,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有∠EAF=∠B,由(1)可知∠CAE=∠C,再根据AB=AC,可得∠B=∠C,等量替换之后即可得证.【详解】(1)射线AE为所求;(2)证明:如图所示,延长BA,∵//AE BC,∴∠EAF=∠B,∠CAE=∠C,∵AB=AC,∴∠B=∠C,∴∠EAF=∠CAE,∴AE是ABC的一个外角角平分线.【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判定等知识,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4.(1)证明见解析;(2)4.【分析】(1)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证明30DBC ∠=︒,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解30DPB ∠=︒,从而可得结论; (2)过点D 作//DE BC 交AB 于点E ,先证明ADE 为等边三角形,再证明QDE PDC ≌,可得QE PC =, 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证明:(1)∵ABC 为等边三角形,∴,60BA BC ABC =∠=︒∵D 为AC 的中点,∴DB 平分ABC ∠,∴30DBC ∠=︒. ∵120PDB ∠=︒,∴1801203030DPB ∠=︒-︒-︒=︒,∴DBC DPB ∠=∠,∴DB DP =.(2)过点D 作//DE BC 交AB 于点E .∵ABC 为等边三角形,8AC =,点D 是AC 的中点,∴4,60AD CD ABC ACB A ==∠=∠=∠=︒.∵//DE BC ,∴60AED B ∠=∠=︒.60ADE C ∠=∠=︒,∴ADE 为等边三角形,120EDC ∠=︒,∴4AD ED AE ===,∴ED CD 4==.∵120QDP EDC ∠=∠=︒,,QDE EDP EDP PDC ∴∠+∠=∠+∠∴QDE PDC ∠=∠.∵,60ED CD AED C =∠=∠=︒,∴QDE PDC ≌,∴EQ PC =,∴4AQ PC AQ QE AE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三角形的全等的判定与性质,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5.(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证明Rt △ABF ≌Rt △DCE(HL)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Rt △ABF ≌Rt △DCE 可得出∠E=∠F ,即△PEF 为等腰三角形,又因为PO 平分∠EPF ,根据三线合一可知PO 垂直平分EF ,从而得出PO 垂直平分BC .【详解】(1)证明:∵BE=CF ,BC=CB∴BF=CE ,在Rt △ABF 与Rt △DCE 中,BF CE AB DC =⎧⎨=⎩∴Rt △ABF ≌Rt △DCE(HL),∴AF=DE ;(2)∵Rt △ABF ≌Rt △DCE ,∴∠E=∠F∴△PEF 为等腰三角形,又∵PO 平分∠EPF∴PO ⊥BC(三线合一),EO=FO(三线合一)又∵EB=FC∴BO=CO ,∴PO 垂直平分线段BC.【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垂直平分线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难度不大,但综合性较强,考验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6.(1)见解析;(2)成立,证明见解析;(3)DEF 为等边三角形【分析】(1)根据BD ⊥直线m ,CE ⊥直线m 得∠BDA=∠CEA=90°,而∠BAC=90°,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得∠CAE=∠ABD ,然后根据“AAS”可判断△ADB ≌△CEA ,则AE=BD ,AD=CE ,于是DE=AE+AD=BD+CE ;(2)由∠BDA=∠AEC=∠BAC ,就可以求出∠BAD=∠ACE ,进而由AAS 就可以得出△BAD ≌△ACE ,就可以得出BD=AE ,DA=CE ,即可得出结论;(3)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以求出∠BAC=120°,就可以得出△BAD ≌△ACE ,就有BD=AE ,进而得出△BDF ≌△AEF ,得出DF=EF ,∠BFD=∠AFE ,而得出∠DFE=60°,即可推出△DEF 为等边三角形.【详解】(1)证明:∵BD ⊥直线m ,CE ⊥直线m ,∴90BDA CEA ∠=∠=︒∵90BAC ∠=︒,∴90BAD CAE ∠+∠=︒∵90BAD ABD ∠+∠=︒,∴CAE ABD ∠=∠.在ADB △和CEA 中:CAE ABD BDA CEA AB AC ∠=∠⎧⎪∠=∠⎨⎪=⎩∴ADB CEA AAS ≌()△△. ∴AE BD =,AD CE =.∴DE AE AD BD CE =+=+.(2)成立.证明如下:∵∠BDA=∠BAC=α,又∵DBA ADB BAC CAE ∠+∠=∠+∠∴∠DBA=∠CAE ,在ADB △和CEA 中:DBA CAE BDA AEC AB AC ∠=∠⎧⎪∠=∠⎨⎪=⎩∴()ADB CEA AAS ≌△△. ∴AE BD =,AD CE =,∴DE AE AD BD CE =+=+.(3)DEF 为等边三角形.证明:∵△ABF 和△ACF 均为等边三角形,∴AB=AF=AC ,∠ABF=∠CAF=60°,BF=AF,∴由(2)可知,△ADB ≌△CEA ,∴BD=AE ,∠DBA=∠CAE ,∴∠DBA+∠ABF=∠CAE+∠CAF ,∴∠DBF=∠FAE ,∵在△DBF 和△EAF 中,BD AE DBF FAE BF AF ⎧⎪∠∠⎨⎪⎩=== ∴△DBF ≌△EAF (SAS ),∴DF=EF ,∠BFD=∠AFE ,∴∠DFE=∠DFA+∠AFE=∠DFA+∠BFD=60°,∴△DEF 为等边三角形.【点睛】本题属于三角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综合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并灵活运用,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轴对称》经典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轴对称》经典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若实数a ,b 满足a 2-4a +4+(b -4)2=0,且a ,b 恰好是等腰△ABC 两条边的长,则△ABC 周长为( )A .8B .8或10C .12D .10 2.已知123n A A A A 、、中,1A 与2A 关于x 轴对称,2A 与3A 关于y 轴对称,3A 与4A 关于x 轴对称,4A 与5A 关于y 轴对称……,如果1A 在第二象限,那么100A 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如图,点O 是ABC 的ABC ∠,ACB ∠的平分线的交点,//OD AB 交BC 于点D ,//OE AC 交BC 于点E ,若ODE 的周长为9cm ,那么BC 的长为( )A .8cmB .9cmC .10cmD .11cm 4.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50度,它的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是( )度A .25或60B .40或60C .25或40D .40 5.如图,已知点D 为ABC 内一点,CD 平分ACB ∠,BD CD ⊥,A ABD ∠=∠,若6AC =,4BC =,则BD 的长为( )A .2B .1.5C .1D .2.56.如图,在ABC 中,∠C =90°,∠B =30°,以A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 、AC 于点M 和N ,再分别以M 、N 为圆心,大于12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连结AP 并延长交BC 于点D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AD 平分∠BAC ;②∠ADC =60°;③点D 在AB 的垂直平分线上;④2ABD ACD S S =.A .1B .2C .3D .47.如图,在ABC 中,87,A ABC ∠=︒∠的平分线BD 交AC 于点,D E 是BC 中点,且DE BC ⊥,那么C ∠的度数为( )A .16︒B .28︒C .31︒D .62︒8.如图,ABC 中,AB AC =,AB 的垂直平分线DE 分别交AB 、AC 于点E 、D ,若52BAC ∠=︒,则DBC ∠=( ).A .12︒B .14︒C .16︒D .18︒9.如图,在△ABC 中,∠C =84°,分别以点A ,B 为圆心,以大于12AB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分别交于点M ,N ,作直线MN 交AC 于点D ;以点B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BA ,BC 于点E ,F ,再分别以点E ,F 为圆心,大于12EF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若此时射线BP 恰好经过点D ,则∠A 的大小是( )A .30°B .32°C .36°D .42°10.如图,△ABC 中,AB =AC =5,BC =8,则sin B 的值为( )A .58B .45C .35D .1211.若海岛N 位于海岛M 北偏东30°的方向上,则从海岛N 出发到海岛M 的航线可能是( )A .B .C .D .12.北京有许多高校,下面四所高校校徽主体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3.如图,已知等腰三角形ABC 中,AB AC =,15DBC ∠=︒,分别以A 、B 两点为圆心,以大于12AB 的长为半径画圆弧,两弧分别交于点E 、F ,直线EF 与AC 相交于点D ,则A ∠的度数是( )A .50°B .60°C .75°D .45°14.如图所示,在△ABC 中,内角∠BAC 与外角∠CBE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 ,BE =BC ,PB 与CE 交于点H ,PG ∥AD 交BC 于F ,交AB 于G ,连接CP .下列结论:①∠ACB =2∠APB ;②BP 垂直平分CE ;③PG =AG ;④CP 平分∠DCB ;其中,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5.已知等边△ABC 的边长为6,D 是AB 上的动点,过D 作DE ⊥AC 于点E ,过E 作EF ⊥BC 于点F ,过F 作FG ⊥AB 于点G .当G 与D 重合时,AD 的长是( )A .1B .2C .3D .4二、填空题16.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先作出点P (2,3)-关于y 轴的对称点,再将该对称点先向下平移1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点P 1,称为完成一次图形变换,再将点P 1进行同样的图形变换得到点P 2,以此类推,则点P 2020的坐标为___________.17.如图,在ABC ∆中,CD 平分,ACB ∠点,E F 分别是,CD AC 上的动点.若6,12,ABC BC S ∆==则AE EF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_.18.如图,ABC 中,AB BC =,点D 在线段BC 上(不与点,B C 重合). 作法如下:①连接AD ,作AD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直线,AB AC 于点,P Q ,连接,DP DQ ,则APQ DPQ △≌△;②过点D 作AC 的平行线交AB 于点P ,在线段AC 上截取AQ ,使AQ DP =,连接,PQ DQ ,则APQ DQP △≌△;③过点D 作AC 的平行线交AB 于点P ,过点D 作AB 的平行线交AC 于点Q ,连接PQ ,则APQ DQP △≌△;④过点D 作AB 的平行线交AC 于点Q ,在直线AB 上取一点P ,连接DP ,使DP AQ =,连接PQ ,则APQ DPQ △≌△.以上说法一定成立的是__________.(填写正确的序号)19.如图,30MON ∠=︒,点1234,,,A A A A ,…在射线ON 上,点123,,B B B ,…在射线OM 上,且112223334,,A B A A B A A B A △△△,…均为等边三角形,以此类推,若11OA =,则202120212022A B A △的边长为_______.20.如图,在ABC 中,D 是BC 上一点,,105AC AD DB BAC ==∠=︒,则B ∠=________°.21.如图,在Rt ABC 中,BAC 90︒∠=,AB 2=,M 为边BC 上的点,连接AM .如果将ABM 沿直线AM 翻折后,点B 恰好落在边AC 的中点处,那么点M 到AC 的距离是________.22.嘉嘉和淇淇下棋,嘉嘉执圆形棋子,淇淇执方形棋子,如图,棋盘中心的圆形棋子的位置用()1,1-表示,右下角的圆形棋子用()0,0表示,淇淇将第4枚方形棋子放入棋盘后,所有棋子构成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则淇淇放的方形棋子的位置是__________.23.如图,在△ACB 中,∠ACB =∠90°,AB 的垂直平分线DE 交AB 于E ,交AC 于D ,∠DBC =30°,DC =4cm ,则D 到AB 的距离为________cm .24.如图,在ABC 中,AB=AC ,40A ∠=,CD //AB ,则BCD ∠的度数是______°.25.如图,在ABC 中,30EFD ∠=︒,且AEF AFE ∠=∠,CFD CDF ∠=∠,则B 的度数为______.26.△ABC 中,∠A =50°,当∠B =____________时,△ABC 是等腰三角形.三、解答题27.如图,△ABC 的三个顶点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已知A (−4,5),B (﹣3,1),C (−2,3).(1)画出△ABC 及关于y 轴对称的△A 1B 1C 1,其中点B 1的坐标是________; (2)若点M 是x 轴上的动点,在图中画出使△B 1CM 周长最小时的点M .28.如图,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1)画出△ABC 关于x 轴对称的△A 1B 1C 1(其中A 1、B 1、C 1分别为A 、B 、C 的对应点); (2)△ABC 的面积为 ;点B 到边AC 的距离为 ;(3)在x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M ,使得MA +MB 最小,若存在,请直接写出MA +MB 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原因29.如图,ABC 中,90BAC ∠=︒,AB AC =,AD 是高,E 是AB 上一点,连接DE ,过点D 作DF DE ⊥,交AC 于点F ,连接EF ,交AD 于点G .(1)若6AB =,2AE =,求线段AF 的长;(2)求证:AGF AED ∠=∠.30.如图,在ABC ∆中,,AB AC =过点A 作//AD BC 交ABC ∠的平分线BD 于点D ,求证:AC AD =.。

(好题)初中数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生活中的轴对称》测试(答案解析)(1)

(好题)初中数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生活中的轴对称》测试(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下列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2.下列每个网格中均有两个图形,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由另一个进行轴对称变换得到的是( )A .B .C .D . 3.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按图那样折叠后,,B D 两点落在,B D ''点处,若76AOB '∠=︒,则CGO ∠的度数是( )A .52︒B .50︒C .48︒D .45︒4.在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三颗棋子A 、O 、B 的位置如图,它们的坐标分别是(-1,1),(0,0)和(1,0),添加棋子C ,使A 、O 、B 、C 四颗棋子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则C 的坐标一定不是( )A .(-1,-1)B .(1,1)C .(-1,2)D .(0,-1) 5.下面有4个汽车标致图案,其中不是轴对称图形为( )A .B .C .D .6.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7.如图,若ABC ∆的面积为24,6AC =,现将ABC ∆沿 AB 所在直线翻折,使点 C 落在直线 AD 上的C '处,P 为直线AD 上一点,则线段 BP 的长可能是( )A .3B .5C .6D .108.如图,直线l 1与l 2相交,且夹角为45°,点P 在角的内部,小明用下面的方法作点P 的对称点:先以l 1为对称轴作点P 关于l 1的对称点P 1,再以l 2为对称轴作点P 1关于l 2的对称点P 2,然后再以l 1为对称轴作点P 2关于l 1的对称点P3,以l 2为对称轴作点P 3关于l2的对称点P4,...,如此继续,得到一系列的点P1,P2,...,Pn ,若点Pn 与点P 重合,则n 的值可以是( )A .2019B .2018C .2017D .20169.一根长为20cm 的长方形纸条,将其按照图示的过程折叠,若折叠完成后纸条两端超出点P 的长度相等,且PM=PN=5cm ,则长方形纸条的宽为( )A .1.5cmB .2cmC .2.5cmD .3cm10.如图,在△ABC 中,∠A =70°,∠B =90°,点A 关于BC 的对称点是A ',点B 关于AC的对称点是B',点C关于AB的对称点是C',若△ABC的面积是1,则△A'B'C'的面积是()A.2 B.3 C.4 D.511.低碳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共享单车已成为出行新方式.下列共享单车图标,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 .12.如图所示,在锐角三角形ABC中,AB=8,AC=5,BC=6,沿过点B的直线折叠这个三角形,使点C落在AB边上的点E处,折痕为BD,下列结论:①∠CBD=∠EBD,②DE⊥AB,③三角形ADE的周长是7,④34 BCDABDSS=△△,⑤34CDAD=.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2 B.3 C.4 D.5二、填空题13.如图将长方形ABCD折叠,折痕为EF,BC的对应边B C''与CD交于点M,若40C FM'∠=︒,则BEF∠的度数为_______.14.已知,在ABC ∆中,6AB =,CD 是边AB 上的高,将ACD ∆沿CD 折叠,点A 落在直线AB 上的点A ',2A B '=,那么BD 的长是______.15.把一张长方形纸按图所示折叠后,如果∠AOB ′=20°,那么∠BOG 的度数是_____.16.如图,在Rt ABC ∆中,沿ED 折叠,点C 落在点B 处,已知ABE ∆的周长是15,6BD =,则ABC ∆的周长为__________.17.如图,三角形ABC 的面积为1,将三角形ABC 沿着过AB 的中点D 的直线折叠,使点A 落在BC 边上的1A 处,折痕为DE ,若此时点E 是AC 的中点,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18.如图,点D 、E 分别在纸片的边AB 、AC 上.将沿着DE 折叠压平,使点A与点P 重合.若,则_____°.19.如图,在锐角△ABC 中,AB =4,∠ABC =45°,∠ABC 的平分线交AC 于点D ,点P 、Q 分别是BD 、AB 上的动点,则AP+PQ 的最小值为______.20.如图,在3×3的正方形网格中,已有两个小正方形被涂黑.再将图中其余小正方形任意涂黑一个,使整个图案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有________种.三、解答题21.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四边形ABCD 的四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格点上(格点就是指网格中小正方形的顶点),点E 在BC 边上,且点E 在小正方形的格点上,连接AE .(1)在图中画出AEF ,使AEF 与AEB △关于直线AE 对称,点F 与点B 是对称点; (2)求AEF 与四边形ABCD 重叠部分的面积.22.如图,以AB 为对称轴,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图形,观察这个图形和它的轴对称图形构成什么三角形,根据你所学习的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结合你所画的图形写出两个正确结论.23.在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 ∆的顶点均落在格点上,点A 的坐标是()3,1--.(1)分别写出与ABC ∆关于x 轴对称的111A B C ∆的顶点坐标;(2)分别写出与ABC ∆关于y 轴对称222A B C ∆的的顶点坐标;(3)分别画出111A B C ∆和222A B C ∆.24.如图,点P 是∠AOB 外的一点,点Q 与P 关于OA 对称,点R 与P 关于OB 对称,直线QR 分别交OA 、OB 于点M 、N ,若PM =PN =4,MN =5.(1)求线段QM 、QN 的长;(2)求线段QR 的长.25.如图,(1)画出ABC ∆关于y 轴对称的图形'''A B C ∆.(2)请写出点'A 、'B 、'C 的坐标:'A ( , ) 'B ( , ) 'C ( , )26.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中,AD ∥BC ,∠B=90°,AD=AB=4,BC=7,点E 在BC 上,将△CDE 沿DE 折叠,点C 恰好落在AB 边上的点F 处.(1)求线段DC 的长度;(2)求△FED 的面积.【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图形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详解】第一个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第二个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第三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第四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综上所述,是轴对称图形的有2个.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2.B解析:B【分析】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求解.【详解】观察选项可知,A 中的两个图形可以通过平移,旋转得到,C 中可以通过平移得到,D 中可以通过放大或缩小得到,只有B 可以通过对称得到.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了解轴对称的性质及定义是解题的关键.3.A解析:A【分析】先根据平角的定义得出BOB '∠的度数,再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BOG B OG '∠=∠,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详解】76AOB '∠=︒180104B OB OB A '∠=︒-'∴∠=︒ 由折叠的性质得:1522BOG B OG BOB ''∠=∠=∠=︒ //AB CD52BOG CGO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角的定义、折叠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掌握理解折叠的性质是解题关键.4.B解析:B【分析】根据A,B,O,C的位置,结合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进而画出对称轴即可.【详解】如图所示,C点的位置为(-1,2),(2,1),A,O,B,C四颗棋子组成等腰梯形,直线l为该图形的对称轴,C点的位置为(-1,-1),x轴是对称轴,C点的位置为(0,-1),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正确把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5.C解析:C【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以及性质进行判断即可.【详解】A. 属于轴对称图形,正确;B. 属于轴对称图形,正确;C. 不属于轴对称图形,错误;D. 属于轴对称图形,正确;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问题,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以及性质是解题的关键.6.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据此进行选择即可.【详解】根据轴对称图形定义,图形A 、C 、D 中不是轴对称图形,而B 是轴对称图形.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辨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7.D解析:D【分析】过B 点作BM ⊥AD 于M 点,作BN ⊥AC 于N 点,P 点在AD 上运动,,利用三角形的面积求出BN ,进而得到BM ,BM 的长即为BP 的最小值.【详解】如图,过B 点作BM ⊥AD 于M 点,作BN ⊥AC 于N 点,△ABC 面积为24,AC 为6,故可得到BN=24×2÷6=8,因为△ABC 翻转得到ABC ∆',故=A B C C B A ,所以有BM=BN=8,所以BP 的最小值为8,选项中只有D 选项大于8,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翻转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能够合理做出辅助线.8.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进而得出每对称变换8次回到P 点,进而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P 1,P 2,…,P n ,每对称变换8次回到P 点,∵2016÷8=252,∴P n 与P 重合,则n 的可以是:2016.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根据题意得出点的变化规律是解题关键.9.B解析:B【解析】【分析】设纸条宽为xcm,观察图形,由折叠的性质可知:PM=PN=5,除了AP和BM的长度中间的长度为5x,将折叠的纸条展开,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式求出x的值即可.【详解】解:如图:设纸条宽为xcm,观察图形,由折叠的性质可知:PM=PN=5,MN=20由题意可得:5×2+5x=20解得:x=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的知识以及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图形,得到各线段之间存在的关系.10.B解析:B【分析】BB′的延长线交A′C′于E,如图,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到DB′=DB,BB′⊥AC,BC=BC′,AB=A′B,则可判断△ABC≌△A′BC′,所以∠C=∠A′C′B,AC=A′C′,则AC∥A′C′,所以DE⊥A′C′,且BD=BE,即B′E=3BD,然后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到S△A′B′C′=3S△ABC.【详解】BB′的延长线交A′C′于E,如图,∵点B关于AC的对称点是B',∴DB′=DB,BB′⊥AC,∵点C关于AB的对称点是C',∴BC=BC′,∵点A关于BC的对称点是A',∴AB=A′B,而∠ABC=∠A′BC′,∴△ABC≌△A′BC′(SAS),∴∠C=∠A′C′B,AC=A′C′,∴AC∥A′C′,∴DE⊥A′C′,而△ABC≌△A′BC′,∴BD=BE,∴B′E=3BD,∴S△A′B′C′=12A′C′×B′E=3×12×BD×AC=3S△ABC=3×1=3.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1.A解析:A【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详解】A、是轴对称图形.故选项正确;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选项错误;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选项错误;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折叠后两边可重合.12.C解析:C【分析】根据翻折变换的性质得到DC=DE,BE=BC,BCD BED∠=∠,根据已知求出AE的长,根据三角形周长公式计算即可,根据高相等判断34BCDABDSS=△△,根据△BCD≅△BDE判断①的对错,根据等高,则面积的比等于底边的比判断⑤.【详解】根据翻折变换的性质得到DC=DE,BE=BC=6,BCD BED∠=∠,故DE⊥AB错误,即②错误∴△BCD≅△BDE,∴∠CBD=∠EBD,故①正确;∵AB=8,∴AE=AB-BE=2,△AED 的周长为:AD+AE+DE=AC+AE=7,故③正确;设三角形BCD 的高为h ,则三角形BAD 的高也为h ∴116322114822BCD ABD h BC h S S h AB h ⨯⨯⨯⨯==⨯⨯⨯⨯△△=,故④正确; 当三角形BCD 的高为H ,底边为CD ,则三角形BAD 的高也为H ,底边为AD ∴34BCD ABD S C S D AD ==△△,故⑤正确.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翻折变换的知识涉及了三角形全等、等高等知识点,掌握翻折变换的性质、找准对应关系是解题的关键.第II 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二、填空题13.70°【分析】依据矩形的性质以及折叠的性质即可得到∠DFE=∠BEF 设∠BEF=α则∠DFE=∠BEF=α根据BE ∥CF 即可得出∠BEF+∠CFE=180°进而得到∠BEF 的度数【详解】解:∵四边形解析:70°【分析】依据矩形的性质以及折叠的性质,即可得到∠DFE=∠B'EF ,设∠BEF=α,则∠DFE=∠B'EF=α,根据B'E ∥C'F ,即可得出∠B'EF+∠C'FE=180°,进而得到∠BEF 的度数.【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矩形,∴AB ∥DC ,∴∠BEF=∠DFE ,由折叠可得,∠BEF=∠B'EF ,设∠BEF=α,则∠DFE=∠B'EF=α,∵B'E ∥C'F ,∴∠B'EF+∠C'FE=180°,即α+α+40°=180°,解得α=70°,∴∠BEF=70°,故答案为:70°.【点睛】本题考查折叠问题以及矩形的性质的运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14.2或4【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分点落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和落在线段AB 上两种情况解答【详解】如图若点落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BD=如图若点落在线段AB 上∵∴∴∴BD=所以BD 的长为2或4故答案解析:2或4【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分点A '落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和落在线段AB 上两种情况解答.【详解】如图,若点A '落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6AB =,2A B '=∴8A A '=∴4A D AD '==∴BD=2A D A B ''-=如图,若点A '落在线段AB 上,∵6AB =,2A B '=∴4A A '=∴2A D AD '==∴BD=4A B A D ''+=所以BD 的长为2或4.故答案为:2或4【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翻折变换及线段的加减,注意分类讨论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5.80°【分析】由轴对称的性质可得∠B′OG =∠BOG 再结合已知条件即可解答【详解】解: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B′OG =∠BOG 又∠AOB′=20°可得∠B′OG+∠BOG =160°∴∠BOG =×16解析:80°由轴对称的性质可得∠B ′OG =∠BOG ,再结合已知条件即可解答.【详解】解: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B ′OG =∠BOG又∠AOB ′=20°,可得∠B ′OG +∠BOG =160°∴∠BOG =12×160°=80°. 故答案为80°.【点睛】 本题考查轴对称的性质,理解轴对称性质以及掌握数形结合思想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分析】由折叠可得依据的周长是可得进而得到的周长【详解】由折叠可得的周长是的周长故答案为:27【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折叠问题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 解析:27【分析】由折叠可得,BE CE =,6BD CD ==,依据ABE △的周长是15,可得+15AB AE BE AB AE CE +=++=,进而得到ABC △的周长AB AE CE BD CD =++++.【详解】由折叠可得,BE CE =,6BD CD ==,ABE △的周长是15,∴+15AB AE BE AB AE CE +=++=,∴ABC △的周长151227AB AE CE BD CD =++++=+=.故答案为:27..【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折叠问题,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17.【解析】【分析】作DF ⊥BC 于点F 又DE 分别是ABAC 的中点DE 是三角形的中位线从而DE ∥BCDE=BC 进而可求S △A1BD+S △A1CE=2S △A1DE 由折叠得:△ADE ≌△A1DE 从而可求得结论 解析:12【解析】【分析】作DF ⊥BC 于点F. 又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DE 是三角形的中位线,从而DE ∥BC ,DE=12BC ,进而可求S △A1BD +S △A1CE =2 S △A1DE ,由折叠得:△ADE ≌△A 1DE ,从而可求得结论.作DF ⊥BC 于点F.∵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DE 是△ABC 的中位线,∴DE ∥BC ,DE=12BC , ∵S △A1BD +S △A1CE =111122A B DF AC DF ⋅+⋅ =12BC DF ⋅, =DE DF ⋅,∴ S △A1BD +S △A1CE =2 S △A1DE ,由折叠得:△ADE ≌△A 1DE , ∴S △ADE +S △A1DE =12S △ABC , ∴S 阴影═12S △ABC =11122⨯=, 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折叠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熟练掌握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8.136°【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求出∠ADE+∠AED 再根据翻折变换的性质可得∠PDE=∠ADE ∠PED=∠AED 然后利用平角等于18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A=6解析:【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求出∠ADE+∠AED ,再根据翻折变换的性质可得∠PDE=∠ADE ,∠PED=∠AED ,然后利用平角等于18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A=68°,∴∠ADE+∠AED=180°-68°=112°,∵△ABC沿着DE折叠压平,A与P重合,∴∠PDE=∠ADE,∠PED=∠AED,∴∠1+∠2=180°-(∠PED+∠AED)+180°-(∠PDE+∠ADE)=360°-2×112°=136°.故答案为:136°.【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翻折变换的性质,平角的意义,渗透整体思想的利用,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180°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9.2【解析】【分析】作AH⊥BC于H交BD于P′作P′Q′⊥AB于Q′此时AP′+P′Q′的值最小【详解】解:作AH⊥BC于H交BD于P′作P′Q′⊥AB于Q′此时AP′+P′Q′的值最小∵BD平分∠解析:22【解析】【分析】作AH⊥BC于H,交BD于P′,作P′Q′⊥AB于Q′,此时AP′+P′Q′的值最小.【详解】解:作AH⊥BC于H,交BD于P′,作P′Q′⊥AB于Q′,此时AP′+P′Q′的值最小.∵BD平分∠ABC,P′H⊥BC,P′Q′⊥AB,∴P′Q′=P′H,∴AP′+P′Q′=AP′+P′H=AH,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PA+PQ的最小值是线段AH的长,∵AB=4,∠AHB=90°,∠ABH=45°,∴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解答此类问题时要从已知条件结合图形认真思考,通过角平分线性质,垂线段最短,确定线段和的最小值.20.种【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分别得出即可【详解】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选择一个正方形涂黑使得3个涂黑的正方形组成轴对称图形选择的位置有以下几种解析:种【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分别得出即可.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选择一个正方形涂黑,使得3个涂黑的正方形组成轴对称图形,选择的位置有以下几种:1,3,7,6,5,选择的位置共有5处.三、解答题21.(1)图见解析;(2)6.【分析】(1)先根据轴对称的性质画出点F ,再顺次连接点A 、E 、F 即可得;(2)如图(见解析),利用直角AME △面积减去直角DMH △面积即可得.【详解】(1)先根据轴对称的性质画出点F ,再顺次连接点A 、E 、F 即可得到AEF ,如图所示:(2)如上图,设AEF 与四边形ABCD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 则1122AME DMH S S S AM EM DM HM =-=⋅-⋅, ∵4AM =,4EM =,2DM =,2HM =, ∴11442222S =⨯⨯-⨯⨯, 82=-,6=,故AEF 与四边形ABCD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6.【点睛】本题考查了画轴对称图形、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熟练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画法是解题关键.22.'ACC ∆是等腰三角形 结论:不唯一,【分析】根据轴对称性质和等腰三角形定义可得,画出来的图形构成等腰三角形.'ACC ∆是等腰三角形结论:不唯一,【点睛】考核知识点:画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23.(1)111(3,1),(2,4),(1,2)A B C ---;(2)222(3,1),(2,4),(1,2)A B C ---;(3)见解析【分析】(1)根据点关于x 轴对称的特点写出坐标即可;(2)根据点关于y 轴对称的特点写出坐标即可;(3)根据(1)(2)中的坐标进一步画图即可.【详解】(1)由题可得ABC ∆的三个顶点坐标为:(3,1),(2,4),(1,2)A B C ------, ∴与ABC ∆关于x 轴对称的111A B C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111(3,1),(2,4),(1,2)A B C ---; (2)∵ABC ∆的三个顶点坐标为:(3,1),(2,4),(1,2)A B C ------,∴与ABC ∆关于y 轴对称的222A B C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222(3,1),(2,4),(1,2)A B C ---; (3)如图所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24.(1)4,1;(2)5【分析】(1)利用轴对称的性质求出MQ 即可解决问题;(2)利用轴对称的性质求出NR 即可解决问题.【详解】(1)∵P ,Q 关于OA 对称,∴OA垂直平分线段PQ,∴MQ=MP=4,∵MN=5,∴QN=MN﹣MQ=5﹣4=1.(2)∵P,R关于OB对称,∴OB垂直平分线段PR,∴NR=NP=4,∴QR=QN+NR=1+4=5.【点睛】本题考查轴对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熟练掌握轴对称的性质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5.(1)见解析;(2)'A(3,2)'B(4,-3)'C(1,-1)【分析】(1)根据对称的特点,分别绘制A、B、C的对应点,依次连接对应点得到对称图形;(2)根据对称图形读得坐标.【详解】(1)图形如下:(2)根据图形得:'A(3,2)'B(4,-3)'C(1,-1)【点睛】本题考查绘制轴对称图形,注意,绘制轴对称图形实质就是绘制对称点,然后将对称点依次连接即为对称图形.26.(1)5;(2)50 7【分析】(1)通过证明四边形ABMD是正方形,可得DM=BM=AB=4,CM=3,由勾股定理可求CD 的长.(2)由折叠的性质可得EF=CE,DC=DF=5,由“HL“可证Rt△ADF≌Rt△MDC,可得AF=CM=3,由勾股定理可求EC的长,即可求解.【详解】解:(1)过点D作DM⊥BC于M.∵AD∥BC,∠B=90°,∴∠A=90°,且∠B=90°,DM⊥BC,∴四边形ABMD是矩形,且AD=AB,∴四边形ABMD是正方形.∴DM=BM=AB=4,CM=3,在Rt△DMC中,22DM CM+169+,(2)∵将△CDE沿DE折叠,∴EF=CE,DC=DF=5,且AD=DM,∴Rt△ADF≌Rt△MDC(HL),∴AF=CM=3,∴BF=1,∵EF2=BF2+BE2,∴CE2=1+(7-CE)2,∴CE=257∴S△FED=12×CE×DM=12×2547⨯=507【点睛】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正方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求出DM 的长是本题的关键.。

(常考题)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轴对称》测试题(含答案解析)(1)

(常考题)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轴对称》测试题(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已知锐角AOB ∠,如图(1)在射线OA 上取一点C ,以点O 为圆心,OC 长为半径作弧MN ,交射线OB 于点D ,连接CD ;(2)分别以点,C D 为圆心,CD 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P ,连接,CP DP ; (3)作射线OP 交CD 于点Q .根据以上作图过程及所作图形,有如下结论:①//CP OB ;②2CP QC =;③AOP BOP ∠=∠;④CD OP ⊥.其中正确的有( )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③④D .③2.如图,在△ABC 中,∠C =90°,∠B =30°,AD 平分∠CAB 交BC 于点D ,E 为AB 上一点,连接DE ,则下列四个结论正确的有( ).①∠CAD =30° ②AD =BD ③BD =2CD ④CD =EDA .1个B .2个C .3个D .4个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的坐标为()4,3-,点P 在x 轴上,且使AOP 为等腰三角形,符合题意的点P 的个数为( ).A .2B .3C .4D .54.如图,ABC 中,45ABC ︒∠=,CD AB ⊥于D ,BE 平分ABC ∠,且BE AC ⊥于E ,与CD 相交于点F ,DH BC ⊥于H ,交BE 于G ,下列结论:①BD CD =;②AE BG =;③2CE BF =;④AD CF BD +=.其中正确的有(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5.“三等分角”大约是在公元前五世纪由古希腊人提出来的.借助如图所示的“三等分角仪”能三等分任一角.这个三等分角仪由两根有槽的棒OA , OB 组成,两根棒在O 点相连并可绕O 转动,C 点固定,OC CD DE ==,点D ,E 可在槽中滑动,若72BDE ︒∠=,则CDE ∠的度数是( )A .84︒B .82︒C .81︒D .78︒6.如图,已知ABC ∆中,,AB AC =点,D E 是射线AB 上的两个动点(点D 在点E 的右侧).且,CE DE =连结CD ,若ACE x ∠=,BCD y ∠=.则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是( )A .()900180y x x =-<<︒B .()101802y x x =<<︒C .()39001802y x x =-<<︒ D .()201803y x x =<<︒ 7.如图,长方形ABCD 沿直线EF 、EG 折叠后,点A 和点D 分别落在直线l 上的点A '和点D 处,若130∠=︒,则2∠的度数为( )A.30°B.60°C.50°D.55°8.如图,∠MON=30°,点A1、A2、A3…在射线ON上,点B1、B2、B3…在射线OM上,△A1B1A2、△A2B2A3、△A3B3A4…均为等边三角形,从左起第1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记为a1,第2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记为a2,以此类推.若OA1=1,则a2019=()A.22017B.22018C.22019D.220209.北京有许多高校,下面四所高校校徽主体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10.如图,AC AD=,BC BD=,则有()A.AB与CD互相垂直平分B.CD垂直平分ABC.CD平分ACB∠D.AB垂直平分CD11.如图,在Rt ABC中,∠BAC=90°,以点A为圆心,以AB长为半径作弧交BC于点D,再分别以点B,D为圆心,以大于12BD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AP交BC于点E,如果AB=3,AC=4,那么线段AE的长度是()A .125B .95C .85D .7512.如图,在ABC 中,∠ACB =90°,边BC 的垂直平分线EF 交AB 于点D ,连接CD ,如果CD =6,那么AB 的长为( )A .6B .3C .12D .4.5二、填空题13.如图,点CD 在线段AB 的同侧,CA =6,AB =14,BD =12,M 为AB 中点,∠CMD =120°.则CD 的最大值为____.14.如图,点D 、E 是ABC 的边BC 上的点,且AED n ∠=︒,::1:3:2CAD DAE BAE ∠∠∠=,若点D 在边AC 的垂直平分线上,点E 在边AB 的垂直平分线上,则n =________.15.如图,在Rt ABC △中.AC BC ⊥,若5AC =,12BC =,13AB =,将Rt ABC △折叠,使得点C 恰好落在AB 边上的点E 处,折痕为AD ,点P 为AD 上一动点,则PEB △的周长最小值为___.16.如图,在△ABC 中,点D 是BC 上一点,∠BAD =80°,AB =AD =DC ,则∠C =________17.如图,在ABC 中,AB AC =,36ABC ∠=︒,DE 是线段AC 的垂直平分线,连接AE ,若BE a =,EC b =,则用含有a ,b 的代数式表示ABC 的周长是______.18.如图,在射线OA ,OB 上分别截取11OA OB =,连接11A B ,在11B A ,1B B 上分别截取1212B A B B =,连接22A B ,……按此规律作下去,若11A B O α∠=,则1010A B O ∠=___________.19.如图,在Rt ABC 中,90ACB ∠=︒,30A ∠=︒,BD 平分ABC ∠,如果9cm AC =,那么AD = ___________cm .20.如图,一棵大树在一次强台风中于距地面5米处倒下,则这棵树在折断前的高度为________米.三、解答题21.如图,△ABC 的三个顶点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已知A (−4,5),B (﹣3,1),C (−2,3).(1)画出△ABC 及关于y 轴对称的△A 1B 1C 1,其中点B 1的坐标是________;(2)若点M 是x 轴上的动点,在图中画出使△B 1CM 周长最小时的点M .22.如图,点E 在ABC 的边AB 上,90ABC EAD ∠=∠=︒,30BAC ADE ∠=∠=︒,DE 的延长线交AC 于点G ,交BC 延长线于点F .AB=AD ,BH ⊥DF ,垂足为H .(1)求HAE ∠的度数;(2)求证:DH FB FH =+.23.如图,在ABC 中,60A ∠=︒,ABC ∠、ACB ∠的平分线分别交AC 、AB 于点D 、E ,CE 、BD 相交于点F ,连接DE .(1)若7AC BC ==,求DE 的长;(2)求证:BE CD BC +=.24.在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格点三角形(顶点是网格线的交点的三角形)ABC 的顶点,A C 的坐标分别为()()3,5,0,3.A C -(1)请在如图所示的网格内作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并作出ABC ∆关于y 轴对称的111A B C ∆ (2)写出点1B 的坐标并求出111A B C ∆的面积.25.已知:(0,1),(2,0),(4,4)A B C -.(1)在图中所示的坐标系中描出各点,画出ABC ,并求ABC 的面积.(2)若ABC 各顶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都乘以1-,在同一坐标系中描出对应的点A ',B ',C ',并依次连结这三个点得A B C ''',并写出ABC 与A B C '''有怎样的位置关系?26.如图,在8×8的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Rt △ABC 的每个顶点都在格点上,利用网格点,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给定的网格中按要求画图.(1)画△ABC 的角平分线CD 交AB 于点D ;(2)画AB 边的垂直平分线l 交直线CD 于点P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分析】由作图易判断射线OP 为AOB ∠的角平分线,又为CD 的垂直平分线,CDP 为等边三角形,由它们的性质逐项判断即可.【详解】由作图(1)(2)可知OC=OD ,CP=DP ,∴射线OP 为AOB ∠的角平分线,又为CD 的垂直平分线.∴即=AOP BOP ∠∠,CD OP ⊥,故③④正确;由作图(2)可知CP=CD=DP ,即CDP 为等边三角形,又∵CD OP ⊥,∴CP=2CQ ,故②正确;若//CP OB ,则=CPO BOP ∠∠,又∵=AOP BOP ∠∠,∴=CPO AOP ∠∠,∴OC=PC ,故只有当OC=PC 时,//CP OB ,故①错误.综上,正确的有②③④.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判定和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理解作图步骤隐藏的已知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C解析:C【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CAB,求出∠CAD=∠BAD=∠B,推出AD=BD,AD=2CD即可.【详解】解:∵在△ABC中,∠C=90°,∠B=30°,∴∠CAB=60°,∵AD平分∠CAB,∴∠CAD=∠BAD=30°,①正确;∴∠CAD=∠BAD=∠B,∴AD=BD,AD=2CD,②正确;∴BD=2CD,③正确;根据已知不能推出CD=DE,故④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应用,注意: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C解析:C【分析】以O为圆心,AO长为半径画圆可得与x轴有2个交点,再以A为圆心,AO长为半径画圆可得与x轴有1个交点,然后再作AO的垂直平分线可得与x轴有1个交点.【详解】解:如图所示:点P在x轴上,且使△AOP为等腰三角形,符合题意的点P的个数共4个,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关键是考虑全面,作图不重不漏.4.B解析:B【分析】根据∠ABC=45°,CD⊥AB可得出BD=CD,利用ASA判定Rt△DFB≌Rt△DAC,从而得出DF=AD,BF=AC.则CD=CF+AD,即AD+CF=BD;再利用ASA判定Rt△BEA≌Rt△BEC,得出CE=AE=12AC,又因为BF=AC所以CE=12AC=12BF,连接CG.因为△BC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BD=CD.又因为DH⊥BC,那么DH垂直平分BC.即BG=CG.在Rt△CEG中,CG是斜边,CE是直角边,所以CE<CG.即AE<BG.【详解】解:∵CD⊥AB,∠ABC=45°,∴△BC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D=CD.故①正确;连接CG.∵△BC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D=CD又DH⊥BC,∴DH垂直平分BC.∴BG=CG在Rt△CEG中,∵CG是斜边,CE是直角边,∴CE<CG.∵CE=AE,∴AE<BG.故②错误.在Rt△BEA和Rt△BEC中∵BE平分∠ABC,∴∠ABE=∠CBE.又∵BE=BE,∠BEA=∠BEC=90°,∴Rt△BEA≌Rt△BEC.∴CE=AE=12AC.在Rt△DFB和Rt△DAC中,∵∠DBF=90°﹣∠BFD,∠DCA=90°﹣∠EFC,且∠BFD=∠EFC,∴∠DBF=∠DCA.又∵∠BDF=∠CDA=90°,BD=CD,∴△DFB≌△DAC.∴BF=AC,∴CE =12AC =12BF , ∴2CE =BF ;故③正确;由③可得△DFB ≌△DAC .∴BF =AC ;DF =AD .∵CD =CF +DF ,∴AD +CF =BD ;故④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 、SAS 、AAS 、ASA 、HL .在复杂的图形中有45°的角,有垂直,往往要用到等腰直角三角形,要注意掌握并应用此点.5.A解析:A【分析】根据OC=CD=DE ,可得∠O=∠ODC ,∠DCE=∠DEC ,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知∠DCE=∠O+∠ODC=2∠ODC ,进一步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知∠BDE=3∠ODC=72°,即可求出∠ODC 的度数,进而求出∠CDE 的度数.【详解】解:∵OC=CD=DE ,∴∠O=∠ODC ,∠DCE=∠DEC ,∴∠DCE=∠O+∠ODC=2∠ODC ,∵∠O+∠OED=3∠ODC=∠BDE=72°,∴∠ODC=24°,∵∠CDE+∠ODC=180°-∠BDE=108°,∴∠CDE=108°-∠ODC=84°.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理清各个角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B解析:B【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CB=∠ABC=x+∠BCE 和∠D=∠DCE=y+∠BCE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出∠ABC=∠D+∠BCD ,即x+∠BCE= y+∠BCE+ y ,即x=2y ,得出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详解】解:∵AB AC =,ACE x ∠=,∴ ∠ACB=∠ABC=x+∠BCE ,∵CE DE =,BCD y ∠=∴∠D=∠DCE=y+∠BCE ,∵ ∠ABC 是△BCD 的一个外角,∴∠ABC=∠D+∠BCD ,即 x+∠BCE= y+∠BCE+ y ,即x=2y , ∴()101802y x x =<<︒,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熟练掌握并运用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7.B解析:B【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AEF=130∠=︒,2D EG '∠=∠,根据12180AEF D EG '∠+∠+∠+∠=︒得到2(12)180∠+∠=︒,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由折叠得:∠AEF=130∠=︒,2D EG '∠=∠,∵12180AEF D EG '∠+∠+∠+∠=︒,∴2(12)180∠+∠=︒,∴260∠=︒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折叠的性质,平角有关的计算,正确理解折叠性质得到∠AEF=130∠=︒,2D EG '∠=∠是解题的关键.8.B解析:B【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 1B 1∥A 2B 2∥A 3B 3,以及a 2=2a 1,得出a 3=4a 1=4,a 4=8a 1=8,a 5=16a 1=16,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A 1B 1A 2是等边三角形,∴A 1B 1=A 2B 1,∠3=∠4=∠12=60°,∴∠2=120°,∵∠MON=30°,∴∠1=180°−120°−30°=30°,又∵∠3=60°,∴∠5=180°−60°−30°=90°,∵∠MON=∠1=30°,∴OA1=A1B1=1,∴A2B1=1,∵△A2B2A3、△A3B3A4是等边三角形,∴∠11=∠10=60°,∠13=60°,∵∠4=∠12=60°,∴A1B1∥A2B2∥A3B3,B1A2∥B2A3,∴∠1=∠6=∠7=30°,∠5=∠8=90°,∴a2=2a1=2,a3=4a1=22,a4=8a1=32,a5=16a1=42,,以此类推:a2019=22018.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根据已知得出a3=4a1=4,a4=8a1=8,a5=16…进而发现规律是解题关键.9.B解析:B【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图案逐一进行判断即可得答案.【详解】第一个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第二个图案不是轴对称图形,第三个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第四个图案不是轴对称图形,综上所述:是轴对称图形的图案有2个,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轴对称图形,判断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沿对称轴折叠,对称轴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熟练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是解题关键.10.D解析:D【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定理解答.【详解】∵AC AD=,BC BD=,∴AB垂直平分CD,故D正确,A、B错误,OC不平分∠ACB,故C错误,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11.A解析:A【分析】根据作图过程可得AP是BD的垂直平分线,根据勾股定理可得BC的长,再根据等面积法求出AE的长即可.【详解】解:∵∠BAC=90°,AB=3,AC=4,∴BC5=,根据作图过程可知:AP是BD的垂直平分线,∴BE=DE,AE⊥BD,∴△ABC的面积:12AB•AC=12BC•AE,∴5AE=12,∴AE=125.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垂直平分线和勾股定理,需要有一定的数形结合能力,熟练掌握垂直平分线的定义,结合题意进行解题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2.C解析:C【分析】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C=DB=6,则∠DCB=∠B,由∠ACB=∠ACD+∠DCB=90°,得∠A+∠B=90°,从而∠A=∠ACD,DA=DC=6,则AB=AD+DB便可求出.【详解】∵EF是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DC =6,∴DC=DB=6,∴∠DCB=∠B,又∵∠ACB=∠ACD+∠DCB=90°,∴∠A+∠B=90°,∴∠A=∠ACD,∴DA=DC=6,∴AB=AD+DB=6+6=12.故选:12.【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25【分析】作点A关于CM的对称点A作点B关于DM的对称点B证明△AMB为等边三角形在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作点A关于CM的对称点A作点B关于DM的对称点B如下图所示:∴∠1=解析:25【分析】作点A关于CM的对称点A’,作点B关于DM的对称点B’,证明△A’MB’为等边三角形,在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作点A关于CM的对称点A’,作点B关于DM的对称点B’,如下图所示:∴∠1=∠2,∠3=∠4,∵∠CMD=120°,∴∠2+∠3=60°,即∠A’MB’=120°-60°=60°,又M为AB的中点,∴AM=MA’=MB’=MB ,∴△A’MB’为等边三角形,∴A’B’=AM=7,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CD≤CA’+A’B’+B’D=CA+AM+BD=6+7+12=25,故答案为:2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几何变换之折叠,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等知识点,解题的关键是作点A 关于CM 的对称点A’,作点B 关于DM 的对称点B’,学会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决最值问题.14.80【分析】先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等边对等角可得∠DAC=∠C ∠BEA=∠B 再根据比例关系设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得x 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AED 【详解】解:∵点D 在边AC 的垂直平分线上点 解析:80【分析】先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等边对等角可得∠DAC=∠C ,∠BEA=∠B ,再根据比例关系设,3,2CAD x DAE x BAE x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得x ,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AED .【详解】解:∵点D 在边AC 的垂直平分线上,点E 在边AB 的垂直平分线上,∴AD=CD ,AE=BE ,∴∠DAC=∠C ,∠BAE=∠B ,∵::1:3:2CAD DAE BAE ∠∠∠=,∴设,3,2CAD x DAE x BAE x ∠=∠=∠=,∴,2C x B x ∠=∠=,∵∠B+∠C+∠BAC=180°,∴322180x x x x x ++++=︒,解得20x =︒,∴22480AED BAE B x x x ∠=∠+∠=+==︒,即n=80,故答案为:80.【点睛】本题考查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边对等角,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是解题关键.15.【分析】根据由沿AD 对称得到进而表示出最后求周长即可【详解】由沿AD 对称得到则E 与C 关于直线AD 对称∴如图连接由题意得∴当P 在BC 边上即D 点时取得最小值12∴周长为最小值为故答案为:20【点睛】本题 解析:【分析】根据ADE ∆由ACD ∆沿AD 对称,得到AE AC =,进而表示出PB PE PB PC BC ,最后求PEB ∆周长即可.【详解】ADE ∆由ACD ∆沿AD 对称得到,则E 与C 关于直线AD 对称,5AE AC ==,∴1358BE AB AE =-=-=,如图,连接PC ,由题意得PC PE =,∴12PB PE PB PC BC ,当P 在BC 边上,即D 点时取得最小值12,∴PEB ∆周长为PE PB BE ,最小值为12820+=.故答案为:20.【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折叠问题,正确读懂题意是解本题的关键.16.25°【分析】先根据AB=AD 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 和∠ADB 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出∠C 的大小【详解】解:∵AB=AD ∴∠B=∠ADB ∵∠BAD=80°∴∠B=∠ADB==50°解析:25°【分析】先根据AB=AD ,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 和∠ADB 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出∠C 的大小.【详解】解:∵AB=AD ,∴∠B=∠ADB ,∵∠BAD=80°,∴∠B=∠ADB =180802︒︒-=50°, ∵AD=DC ,∴∠C=∠ACD ,∴∠C=12∠ADB=25°, 故答案为:2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三角形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17.【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BAC=108°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E=CE∠EAD=∠ECD=36°进而根据角的和差可得∠BAE=∠BEA进而可得BA=BE =AC然后问题可求解【详解】∵AB+解析:3a b【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BAC=108°,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E=CE,∠EAD=∠ECD=36°,进而根据角的和差可得∠BAE=∠BEA,进而可得BA=BE=AC然后问题可求解.【详解】∵AB=AC,∠ABC=36°,∴∠C=∠ABC=36°,∠BAC=108°,∵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AE=CE,∴∠EAD=∠ECD=36°,∴∠AEC=108°=∠BAC,∴∠BAE=∠BAC-∠CAE=108°-36°=72°∵∠BEA=180°-∠AEC=180°-108°=72°即∠BAE=∠BEA∴BA=BE∵BE a=,EC b=,∴BA=BE=AC=a∴△ABC的周长=AB+BE+EC+AC=3a+b故答案为:3a+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熟练掌握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的关键.18.【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用α表示出∠A2B2O依此类推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B1A2=B1B2∠A1B1O=α∴∠A2B2Oα同理∠A3B3O∠A2B2Oα∠A4B4Oα∴∠AnBnOα解析:512α. 【分析】 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用α表示出∠A 2B 2O ,依此类推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B 1A 2=B 1B 2,∠A 1B 1O =α,∴∠A 2B 2O 12=α, 同理∠A 3B 3O 12=∠A 2B 2O 212=α, ∠A 4B 4O 312=α, ∴∠A n B n O 112n -=α, ∴∠A 10B 10O 95221αα==. 故答案为:512α.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的性质,图形的变化规律,依次求出相邻的两个角的差,得到分母成2的指数次幂变化,分子不变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19.6【分析】先求得∠ABD=∠CBD=30°进而得AD=BD 设AD=BD=x(cm)列出关于x 的方程即可求解【详解】∵在中∴∠ABC=60°∵BD 平分∴∠ABD=∠CBD=30°∴∠ABD=∠A ∴AD解析:6【分析】先求得∠ABD=∠CBD=30°,进而得AD=BD ,设AD=BD=x(cm),列出关于x 的方程,即可求解.【详解】∵在Rt ABC 中,90ACB ∠=︒,30A ∠=︒,∴∠ABC=60°,∵BD 平分ABC ∠,∴∠ABD=∠CBD=30°,∴∠ABD=∠A ,∴AD=BD ,设AD=BD=x(cm),∵AC=9cm ,∴CD=(9-x)cm ,∴912x x -=,即:x=6, ∴AD =6.故答案是:6【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以及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20.15【分析】如图在Rt △ABC 中∠ABC =30°由此即可得到AB =2AC 而根据题意找到CA =5米由此即可求出AB 也就可以求出大树在折断前的高度【详解】如图在Rt △ABC 中∵∠ABC =30°∴AB =2解析:15【分析】如图,在Rt △ABC 中,∠ABC =30°,由此即可得到AB =2AC ,而根据题意找到CA =5米,由此即可求出AB ,也就可以求出大树在折断前的高度.【详解】如图,在Rt △ABC 中,∵∠ABC =30°,∴AB =2AC ,∵CA =5米,∴AB =10米,∴AB +AC =15米.所以这棵大树在折断前的高度为15米.故答案为:15.【点睛】本题主要利用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解题关键是善于观察题目的信息,利用信息解决问题.三、解答题21.(1)图形见解析;B 1(3,2);(2)见解析【分析】(1)分别找到A 、B 、C 点关于y 轴的对称点,然后连接即可;(2)找C 关于x 轴的对称点C′,连接1B C '交x 轴于一点M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此时的M 即为使1B CM △周长最小时的点M .【详解】解:(1)111A B C △如图所示;根据图形可知B 1(3,2),故答案为:(3,2);(2)如图所示:找C 关于x 轴的对称点C′,则C′(-2,-3),CM C M '=,连接1B C '交x 轴于一点M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此时的M 即为使1B CM △周长最小时的点M .【点睛】本题考查作图-轴对称、最短路径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22.(1)=15∠HAE ;(2)见解析【分析】(1)连接BG ,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得出AG=AD ,再根据SSS 得出△AGH ≌△ABH ,从而得出=∠∠HAE HAG ,继而得出HAE ∠的度数;(2)在DH 上取HM=HF ,连接BM ,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BF=BM ,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得出DM=BM ,从而得出结论【详解】解:(1)连接BG∵90EAD ∠=︒,30BAC ∠=︒,∴∠DAG=120°,∵30ADE ∠=︒,∴30∠=∠=︒ADE AGD ,∴AG=AD ,∵AB=AD ,∴AG=AB ,∵30BAC ∠=︒,∴75∠=∠=︒AGB ABG ,∵BH ⊥DF ,90EAD ∠=︒,∴=90∠∠=︒BHE EAD ,∵=∠∠BEH AED ,∴30∠=∠=︒ADE EBH ,∴45∠=∠-∠=︒HBG ABG EBH ,∵90FHB ∠=︒,∴∠=∠HBG HGB ,∴GH=BH ,∵AG=AB ,AH=AH ,∴△AGH ≌△ABH ,∴=∠∠HAE HAG ,∵30BAC ∠=︒,∴=15∠HAE ;(2)在DH 上取HM=HF ,连接BM ;∵90ABC EAD ∠=∠=︒,∴AD//BF ,∴30∠=∠=︒F ADE ,∵BH ⊥DF ,HM=HF ,∴BF=BM∴30∠=∠=︒F BMF∵AB=AD ,90EAD ∠=︒∴45ADB ∠=︒,∵30ADE ∠=︒∴15∠=︒MDB ,∵30∠=︒=∠+∠BMF MBD MDB ,∴==15∠∠MBD MDB ,∴BM=DM=BF ,∵DH=DM+HM ,∴DH=FH+BF【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面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3.(1) 3.5DE =;(2)见解析.【分析】(1)证明△ADE 为等边三角形,即可得结论;(2)在BC 上截取BH=BE ,证明两对三角形全等:△EBF ≌△HBF ,△CDF ≌△CHF ,可得结论.【详解】(1)∵AC=BC=7,∠A=60°,∴△ABC 为等边三角形,∴AC=AB=7,又∵BD 、CE 分别是∠ABC 、∠ACB 的平分线,∴D 、E 分别是AC 、AB 的中点, ∴11=3.5,=3.522==AD AC AE AB , ∴AD=AE ,∵∠A=60°,∴△ADE 为等边三角形,∴DE=AE=3.5;(2)证明:在BC 上截取BH=BE ,∵BD 平分∠ABC ,∴∠ABD=∠CBD ,∵BF=BF∴△EBF ≌△HBF (SAS ),∴∠EFB=∠HFB=60°.∵∠A=60°,∴∠ABC+∠ACB=120°,∵BD 平分∠ABC ,CE 平分∠ACB ,∴∠ABD=∠CBD ,∠ACE=∠BCE ,∴∠CBD+∠BCE=60°,∴∠BFE=60°,∴∠CFB=120°,∴∠CFH=60°,∵∠BFE=∠CFD=60°,∴∠CFH=∠CFD=60°,∵CF=CF ,∴△CDF ≌△CHF (ASA ).∴CD=CH ,∵CH+BH=BC ,∴BE+CD=BC .【点睛】本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面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4.(1)见解析;(2)()11,1B ;面积4【分析】(1)根据A ,C 两点的坐标确定坐标系,分别作出A ,B ,C 关于y 轴对称的对应点A 1,B 1,C 1′即可;(2)由平面直角坐标系可得B 1的坐标,运用分割法可得111A B C ∆的面积.【详解】解:(1)如图所示,(2)点1B 的坐标为(1,1)111A B C ∆的面积=11134122324222⨯-⨯⨯-⨯⨯-⨯⨯ =12-1-3-4=4【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变换以及三角形面积求法,正确得出对应点位置是解题关键.25.(1)图见解析,3;(2)ABC与A B C'''关于x轴对称【分析】(1)根据点坐标确定其在坐标系中的位置,顺次连线即可得到ABC,利用割补法求面积;(2)根据点A、B、C纵坐标都乘以1-,得到对应的点A',B',C'的坐标,再确定各点位置,即可得到两个三角形的关系.【详解】(1)如图,ABC即为所求,111451245(15)23222ABCS=⨯-⨯⨯-⨯⨯-⨯+⨯=;(2)∵(0,1),(2,0),(4,4)A B C-,∴A'(0,-1),B'(2,0),C'(4,4),∴ABC与A B C'''关于x轴对称..【点睛】此题考查点坐标的确定,坐标与图形,图形的变换关系,正确根据点的坐标确定其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26.(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取格点T,连接CT交AB于点D,线段CD即为所求.(2)取格点G,R,作直线GR交直线CT于点P,点P即为所求.【详解】解:(1)如图,线段CD即为所求.(2)如图,直线l即为所求.【点睛】本题考查作图的应用与设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初中数学轴对称考点专题训练

初中数学轴对称考点专题训练

初中数学轴对称考点专题训练单选题1、已知点P(−3,2)与点Q关于x轴对称,则Q点的坐标为()A.(−3,2)B.(−3,−2)C.(3,2)D.(3,−2)答案:B解析:根据关于x轴对称的性质: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即可得解.由题意,得与点P(−3,2)关于x轴对称点Q的坐标是(−3,−2),故选:B.小提示:此题主要考查关于x轴对称的点坐标的求解,熟练掌握,即可解题.2、如图,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有两个格点A、B,连接AB,在网格中再找一个格点C,使得△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满足条件的格点C的个数是()A.2B.3C.4D.5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结合图形,分两种情况讨论:①AB为等腰直角△ABC底边;②AB为等腰直角△ABC其中的一条腰.解:如图:分情况讨论:①AB为等腰直角△ABC底边时,符合条件的C点有0个;②AB为等腰直角△ABC其中的一条腰时,符合条件的C点有3个.故共有3个点,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解答本题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符合实际条件的图形,数形结合的思想是数学解题中很重要的解题思想.3、如图所示,在3×3的正方形网格中,已有三个小正方形被涂黑,将剩余的白色小正方形再任意涂黑一个,则所得黑色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情况有()A.6种B.5种C.4种D.2种答案:C解析: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据此解答即可.如图所示,所标数字1,2,3,4都符合要求,一共有4种方法.故选C.小提示:本题重点考查了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需熟练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应该多加练习.4、下列命题中,属于假命题的是()A.边长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B.斜边相等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全等C.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底边和顶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答案:C解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逐一判断选项,即可得到答案.解:A、边长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是真命题,故A不符合题意;B、斜边相等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全等,是真命题,故B不符合题意;C、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原命题是假命题,故C符合题意;D、底边和顶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是真命题,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牢记有关的性质、定义及定理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5、如图,在△ABC中,AB=AC,∠C=30°,AB⊥AD,AD=4cm,则BC的长为().A.8cm B.12cm C.15cm D.16cm答案:B解析: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求出∠B,求出∠BAC,求出∠DAC=∠C,求出AD=DC=4cm,根据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求出BD,即可求出答案.∵AB=AC,∠C=30°,∴∠B=30°,∵AB⊥AD,AD=4cm,∴BD=8cm,∵∠ADB=60°∠C=30°,∴∠DAC=∠C=30°,∴CD=AD=4cm,∴BC=BD+CD=8+4=12cm.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BD和DC的长.6、如图是A,B,C三岛的平面图,C岛在A岛的北偏东35度方向,B岛在A岛的北偏东80度方向,C岛在B 岛的北偏西55度方向,则A,B,C三岛组成一个()A.等腰直角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答案:A解析:先根据方位角的定义分别可求出∠CAD=35°,∠BAD=80°,∠CBE=55°,再根据角的和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AC=45°,∠ABE=100°,从而可得∠ABC=45°,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C=90°,最后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即可得.由方位角的定义得:∠CAD=35°,∠BAD=80°,∠CBE=55°∴∠BAC=∠BAD−∠CAD=80°−35°=45°由题意得:AD//BE∴∠ABE=180°−∠BAD=180°−80°=100°∴∠ABC=∠ABE−∠CBE=100°−55°=45°∴∠BAC=∠ABC=45°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C=180°−∠BAC−∠ABC=90°∴△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A,B,C三岛组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故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了方位角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定义等知识点,掌握理解方位角的概念是解题关键.7、下列命题中,属于假命题的是()A.边长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B.斜边相等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全等C.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底边和顶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答案:C解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逐一判断选项,即可得到答案.解:A、边长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是真命题,故A不符合题意;B、斜边相等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全等,是真命题,故B不符合题意;C、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原命题是假命题,故C符合题意;D、底边和顶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是真命题,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牢记有关的性质、定义及定理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8、如图所示,在3×3的正方形网格中,已有三个小正方形被涂黑,将剩余的白色小正方形再任意涂黑一个,则所得黑色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情况有()A.6种B.5种C.4种D.2种答案:C解析: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据此解答即可.如图所示,所标数字1,2,3,4都符合要求,一共有4种方法.故选C.小提示:本题重点考查了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需熟练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应该多加练习.填空题9、如图,等边△ABC的周长是18,D是AC边上的中点,点E在BC边的延长线上.如果DE=DB,那么CE的长是_____.答案:3解析:由△ABC为等边三角形,D为AC边上的中点可得∠DBE=30°,由DE=DB得∠E =30°,再证出∠CDE=∠E,得出CD=CE=1AC=3即可.2∵△ABC为等边三角形,D为AC边上的中点,∴BD为∠ABC的平分线,且∠ABC=60°,∴∠DBE=30°,又DE=DB,∴∠E=∠DBE=30°,∵等边△ABC的周长为18,∴AC=6,且∠ACB=60°,∴∠CDE=∠ACB-∠E=30°,∴∠CDE=∠E,∴CD=CE=1AC=3.2故答案为3.小提示:此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以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证明CD=CE是解题的关键.10、如图,在△ABC中,AB=BC,∠ABC=110°,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点D,连接BD,则∠ABD= ___________°.答案:35解析:∵在△ABC中,AB=BC,∠ABC=110°,∴∠A=∠C=35°,∵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点D,∴∠ABD=∠A=35°;故答案是35.11、如图将长方形ABCD折叠,折痕为EF,BC的对应边B′C′与CD交于点M,若∠C′FM=40°,则∠BEF的度数为_______.答案:70°解析:依据矩形的性质以及折叠的性质,即可得到∠DFE=∠B'EF,设∠BEF=α,则∠DFE=∠B'EF=α,根据B'E∥C'F,即可得出∠B'EF+∠C'FE=180°,进而得到∠BEF的度数.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AB∥DC,∴∠BEF=∠DFE,由折叠可得,∠BEF=∠B'EF,设∠BEF=α,则∠DFE=∠B'EF=α,∵B'E∥C'F,∴∠B'EF+∠C'FE=180°,即α+α+40°=180°,解得α=70°,所以答案是:70°.小提示:本题考查折叠问题以及矩形的性质的运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12、已知∠AOB=60°,OC是∠AOB的平分线,点D为OC上一点,过D作直线DE⊥OA,垂足为点E,且直线DE 交OB于点F,如图所示.若DE=2,则DF=_____.答案:4.解析:过点D作DM⊥OB,垂足为M,则DM=DE=2,在Rt△OEF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出∠DFM=30°,在Rt△DMF中,由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求出DF的长,此题得解.过点D作DM⊥OB,垂足为M,如图所示.∵OC是∠AOB的平分线,∴DM=DE=2.在Rt△OEF中,∠OEF=90°,∠EOF=60°,∴∠OFE=30°,即∠DFM=30°.在Rt△DMF中,∠DMF=90°,∠DFM=30°,∴DF=2DM=4.故答案为4.小提示: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及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出DF的长是解题的关键.1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BC=DC,∠A=60°,点E为AD边上一点,连接BD.CE,CE与BD交于点F,且CE∥AB,若AB=8,CE=6,则BC的长为_______________.答案:2√7解析:由AB=AD,BC=DC知点A,C都在BD的垂直平分线上,因此,可连接AC交BD于点O,易证△ABD是等边三角形,△EDF是等边三角形,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对三角形中的线段进行等量转换即可求出OB,OC的长度,应用勾股定理可求解.解:如图,连接AC交BD于点O∵AB=AD,BC=DC,∠A=60°,∴AC垂直平分BD,△ABD是等边三角形∴∠BAO=∠DAO=30°,AB=AD=BD=8,BO=OD=4∵CE∥AB∴∠BAO=∠ACE=30°,∠CED=∠BAD=60°∴∠DAO=∠ACE=30°∴AE=CE=6∴DE=AD−AE=2∵∠CED=∠ADB=60°∴△EDF是等边三角形∴DE=EF=DF=2∴CF=CE−EF=4,OF=OD−DF=2∴OC=√CF2−OF2=2√3∴BC=√BO2+OC2=2√7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综合运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进行线段间等量关系的转换是解题的关键.解答题14、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点C的坐标为(4,﹣1).(1)画出△ABC的各点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乘﹣1后得到的△A1B1C1;(2)画出△A1B1C1的各点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乘﹣1后得到的△A2B2C2;(3)点C1的坐标是;点C2的坐标是.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4,﹣1);(﹣4,1)解析:(1)△ABC的各点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乘-1后的坐标首先写出,然后在数轴上表示出来,顺次连接;(2)△A1B1C1的各点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乘-1后的坐标首先写出,然后在数轴上表示出来,顺次连接;(3)根据(1)(2)即可直接写出.(1)A1的坐标是(-1,-4),B1的坐标是(-5,-4),C1的坐标是(-4,-1),如图,△A1B1C1为所作;(2)A2的坐标是(-1,4),B2的坐标是(-5,4),C2的坐标是(-4,1),如图,△A2B2C2为所作;(3)C1的坐标是(﹣4,﹣1),C2的坐标是(﹣4,1).故答案是:(﹣4,﹣1),(﹣4,1).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轴对称变换,根据题目的叙述求得△A1B1C1和△A2B2C2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15、在如图所示的5×5的网格中,△ABC的三个顶点A、B、C均在格点上.(1)如图1,作出△ABC关于直线m对称的△A′B′C′;(2)如图2,在直线m上作一点P,使△ACP的周长最小(仅用无刻度直尺作图,保留作图痕迹).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1)利用轴对称变换的性质分别作出点A、B、C的对应点A′、B′、C′,进行连接即可;(2)作点C关于直线m的对称点C′,连接AC′交直线m于点P,点P即为所求.(1)△A′B′C′即为所求;(2)点P即为所求.小提示: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的作图,熟练掌握轴对称变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必考题)初中数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生活中的轴对称》检测(包含答案解析)(1)

(必考题)初中数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生活中的轴对称》检测(包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的正方形格纸中,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称为格1.如图,在33⨯的正方形格纸中,与ABC成轴点三角形,图中ABC是一个格点三角形,在这个33对称的格点三角形最多有()A.3个B.4个C.5个D.6个2.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将一张纸片按图①,②中的方式沿虚线依次对折后,再沿图③中的虚线裁剪,最后将图④中的纸片打开铺平,所得图案应该是()A.B.C.D.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是它们的对称轴B.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C.全等的三角形一定关于某条直线对称D.若两个图形沿某条直线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我们称两个图形成轴对称4.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有()A.2条B.4条C.6条D.8条5.下列说法:①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的任意两个内角和;②内角和等于外角和的多边形只有四边形;③角是轴对称图形,角的对称轴是角平分线.其中正确的有()个.A.0 B.1 C.2 D.36.将一等腰直角三角形纸片对折后再对折,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形,然后将阴影部分剪掉,把剩余部分展开后的平面图形是()A .B .C .D . 7.下列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图形是( )A .B .C .D .8.如图所示的方格纸,已有两个小正方形被涂黑,再将图中其余小正方形涂黑一个,使整个被涂黑的图案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那么涂法共有( )种.A .6B .5C .4D .39.如图的四组图形中,左边图形与右边图形成轴对称的有( )A .1组B .2组C .3组D .0组10.如图,已知ABC 为等腰三角形, , 90AB AC BAC =∠<︒,将ABC 沿AC 翻折至,ADC E 为BC 的中点,F 为AD 的中点,线段EF 交AC 于点G ,若()1FCD GEC S m m S =≠,则AG GC=( )A .mB .11m m +-C .1m +D .1m -11.如图,若ABC ∆的面积为24,6AC =,现将ABC ∆沿 AB 所在直线翻折,使点 C 落在直线 AD 上的C '处,P 为直线AD 上一点,则线段 BP 的长可能是( )A .3B .5C .6D .1012.如图所示,在锐角三角形ABC 中,AB =8,AC =5,BC =6,沿过点B 的直线折叠这个三角形,使点C 落在AB 边上的点E 处,折痕为BD ,下列结论:①∠CBD =∠EBD ,②DE ⊥AB ,③三角形ADE 的周长是7,④34BCD ABDS S =△△,⑤34CD AD =.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 .2B .3C .4D .5二、填空题13.如图,将书页斜折过去,使角的顶点A 落在A '处,BC 为折痕,BD 是A BE ∠'的平分线,则∠CBD=______.14.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沿折痕EF 翻折,使点B 、C 分别落在点M 、N 的位置,且∠AFM =12∠EFM ,则∠AFM =_____°.15.如图,将∠ACB 沿EF 折叠,点C 落在C ′处.若∠BFE =65°.则∠BFC ′的度数为_____.16.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沿着EF 折叠,点C 、D 分别落在M 、N 的位置,且∠AEF =23∠DEF ,则∠NEA =_____.17.如图,△ABC 中,∠ACB =90°,AC <BC ,将△ABC 沿EF 折叠,使点A 落在直角边BC 上的D 点处,设EF 与AB 、AC 边分别交于点E 、F ,如果折叠后△CDF 与△BDE 均为等腰三角形,那么∠B =_____.18.用一张长方形纸条折成如图所示图形,如果∠1=62°,那么∠2=_____.19.如图△ABC 中,AB =AC ,∠BAC =58°,∠BAC 的平分线与AB 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O ,将∠C 沿EF (E 在BC 上,F 在AC 上)折叠,使C 与点O 恰好重合,则∠OEB =_______20.将长方形ABCD 纸片按如图所示方式折叠,使得50A EB ''︒∠=,其中EF ,EG 为折痕,则AEF ∠+BEG ∠=____________度.三、解答题21.如图,在所给平面直角坐标系(每小格均为边长是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中完成下列各题.(1)已知()6,0A -,()2,0B -,()4,2C -,画出ABC 关于y 轴对称的图形△111A B C △,并写出1B 的坐标;(2)在y 轴上画出点P ,使PA PC +最小;(3)在(1)的条件下,在y 轴上画出点M ,使11MB MC -最大.22.如图,//AD BC ,BE 平分ABC ∠.(1)尺规作图:作BAD ∠的平分线交BE 于点F ;(2)在(1)的条件下,ABF ∆按角分类时,它是什么三角形,请说明理由. 23.如图,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1,1)A , (4,2)B ,(3,4)C(1)若111A B C ∆与ABC ∆关于 y 轴成轴对称,画出111A B C ∆,并直接写出111A B C ∆三个顶点坐标为 1A _____,1B ______,1C _______;(2)在y 轴上是否存在点Q .使得12AOQ ABC S S ∆∆=,如果在,求出点 Q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3)在x 轴上找一点P ,使PA PB +的值最小,请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是______. 24.如图,是由4×4个大小完在一样的小正方形组成的方格纸,其中有两个小正方形是涂黑的,请再选择三个小正方形并涂黑,使图中涂黑的部分成为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它的一条对称轴(如图例.画对一个得1分)25.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片分别沿着EP 、FP 对折,使点B 落在点'B ,点C 落在点'C(1)若点P ,'B ,'C 在同一直线上(如图1),求两条折痕的夹角EPF ∠的度数;∠的度(2)若点P,'B,'C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2),且''B PC∠=10°,求EPF数.26.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B=90°,AD=AB=4,BC=7,点E在BC上,将△CDE沿DE折叠,点C恰好落在AB边上的点F处.(1)求线段DC的长度;(2)求△FED的面积.【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分析】根据网格结构分别确定出不同的对称轴,然后作出成轴对称的三角形即可得解.【详解】解:与ABC成轴对称的格点三角形最多有6个.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轴对称变换作图,熟练掌握网格结构并准确找出对应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点在于确定出不同的对称轴.2.A解析:A【分析】对于此类问题,只要依据翻折变换,知道剪去了什么图形即可判断,也可动手操作,直观的得到答案.【详解】解:按照图中的顺序,向右对折,向上对折,从斜边处剪去一个直角三角形,从直角顶点处剪去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展开后实际是从原菱形的四边处各剪去一个直角三角形,从菱形的中心剪去一个正方形,可得:.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剪纸问题,解决这类问题要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关键是准确的找到对称轴.一般方法是动手操作,拿张纸按照题目的要求剪出图案,展开即可得到正确的图案.3.C解析:C【分析】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和定义,对选项进行一一分析,选择正确答案.【详解】A、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是它们的对称轴,符合轴对称的定义,故正确;B、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符合轴对称的定义,故正确;C、全等的三角形一定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由于位置关系不确定,不一定关于某条直线对称,故错误;D、若两个图形沿某条直线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我们称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符合轴对称的定义,故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4.B解析:B【分析】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具有矩形和菱形的轴对称性,由此可知其对称轴.【详解】解:正方形的对称轴是两对角线所在的直线,两对边中点所在的直线,对称轴共4条.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轴对称性.关键是明确正方形既具有矩形的轴对称性,又具有菱形的轴对称性.5.B解析:B【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角的性质、对称轴的定义知识点逐个判断即可.【详解】解:①应为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故本选项错误;②内角和等于外角和的多边形只有四边形,故正确;③角是轴对称图形,角的对称轴是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③错误;综上所述,②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角的性质、对称轴的定义相关知识点,能熟记知识点的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6.A解析:A【详解】解:由平面图形的折叠及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的特点再结合实际操作,A符合题故选:A7.D解析:D【分析】根据对称轴的概念、结合图形分别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得到答案.【详解】A中图形有一条对称轴;B中图形有一条对称轴;C中图形有两条对称轴;D中图形有四条对称轴;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轴对称图形,正确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是解题的关键.8.A解析:A【分析】根据轴对称的概念作答,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进行分析,得出共有6处满足题意.【详解】选择一个正方形涂黑,使得3个涂黑的正方形组成轴对称图形,选择的位置有以下几种:1处,2处,3处,4处,5处,6处,选择的位置共有6处.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根据定义构建轴对称图形,成为轴对称图形每种可能性都必须考虑到,不能有遗漏.9.A解析:A【分析】:欲分析两个图形是否成中心对称,主要把一个图形绕一个点旋转180°,观察是否能和另一个图形重合即可.【详解】根据中心对称的概念,知①、②、③都是中心对称;④是轴对称故选:A.【点睛】本题重点考查了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如果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后能够与自身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10.D解析:D【分析】连接AE,由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用m表示出△AEG的面积,再由等高三角形面积比等于底边之比求解即可.【详解】解:如图,连接AE,设1CEG S =,则FCD Sm =, ∵F 为AD 的中点, 2ACD ACB SS m ∴==, 1AEG S m ∴=- ∴1AEGCEG S AG m CG S==-故选:D.【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与三角形中线有关的面积问题,掌握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是解题的关键.11.D解析:D【分析】过B 点作BM ⊥AD 于M 点,作BN ⊥AC 于N 点,P 点在AD 上运动,,利用三角形的面积求出BN ,进而得到BM ,BM 的长即为BP 的最小值.【详解】如图,过B 点作BM ⊥AD 于M 点,作BN ⊥AC 于N 点,△ABC 面积为24,AC 为6,故可得到BN=24×2÷6=8,因为△ABC 翻转得到ABC ∆',故=A B C C B A ,所以有BM=BN=8,所以BP 的最小值为8,选项中只有D 选项大于8,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翻转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能够合理做出辅助线.12.C解析:C【分析】根据翻折变换的性质得到DC=DE ,BE=BC ,BCD BED ∠=∠,根据已知求出AE 的长,根据三角形周长公式计算即可,根据高相等判断34BCD ABD S S =△△ ,根据△BCD ≅△BDE 判断①的对错,根据等高,则面积的比等于底边的比判断⑤.【详解】根据翻折变换的性质得到DC=DE ,BE=BC=6,BCD BED ∠=∠,故DE ⊥AB 错误,即②错误∴△BCD ≅△BDE ,∴∠CBD =∠EBD,故①正确;∵AB=8,∴AE=AB-BE=2,△AED 的周长为:AD+AE+DE=AC+AE=7,故③正确;设三角形BCD 的高为h ,则三角形BAD 的高也为h ∴116322114822BCD ABD h BC h S S h AB h ⨯⨯⨯⨯==⨯⨯⨯⨯△△=,故④正确; 当三角形BCD 的高为H ,底边为CD ,则三角形BAD 的高也为H ,底边为AD ∴34BCD ABD S C S D AD ==△△,故⑤正确.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翻折变换的知识涉及了三角形全等、等高等知识点,掌握翻折变换的性质、找准对应关系是解题的关键.第II 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二、填空题13.90°【分析】根据折叠得出∠ABC=∠CBA′=∠ABA′根据角平分线得出∠A′BD=∠A′BE 求出∠CBA′+∠A′BD=(∠ABA′+∠A′BE )=90°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将书页斜折过去解析:90°【分析】根据折叠得出∠ABC=∠CBA′=12∠ABA′,根据角平分线,得出∠A′BD=12∠A′BE ,求出∠CBA′+∠A′BD=12(∠ABA′+∠A′BE )=90°,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将书页斜折过去,使角的顶点A 落在A′处,BC 为折痕,∴∠ABC=∠CBA′=12∠ABA′,∵BD为∠A′BE的平分线,∴∠A′BD=12∠A′BE,∴∠CBA′+∠A′BD=12(∠ABA′+∠A′BE)=12×180°=90°,即∠CBD=90°.故答案为:90°.【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计算和翻折变换的应用,关键是求出∠CBA′+∠A′BD=1 2(∠ABA′+∠A′BE).14.36【分析】由折叠的性质可得∠EFM=∠EFB设∠AMF=x°由∠AFM=∠EFM可得∠EFM=∠BFE=2x°然后根据平角的定义列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得答案【详解】∵将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沿折痕EF翻折解析:36【分析】由折叠的性质可得∠EFM=∠EFB,设∠AMF=x°,由∠AFM=12∠EFM可得∠EFM=∠BFE=2x°,然后根据平角的定义列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得答案.【详解】∵将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沿折痕EF翻折,使点B、C分别落在点M、N的位置,∴∠EFM=∠EFB,设∠AFM=x°,∵∠AFM=12∠EFM,∴∠EFM=∠BFE=2x°,∴x°+2x°+2x°=180°,解得:x=36,∴∠AFM=36°.故答案为:36【点睛】此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与平角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注意方程思想与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15.50°【分析】设∠BFC′的度数为α则∠EFC=∠EFC′=65°+α依据∠EFB+∠EFC =180°即可得到α的大小【详解】解:设∠BFC′的度数为α则∠EFC′=65°+α由折叠可得∠EFC=∠解析:50°.【分析】设∠BFC′的度数为α,则∠EFC=∠EFC′=65°+α,依据∠EFB+∠EFC=180°,即可得到α的大小.【详解】解:设∠BFC′的度数为α,则∠EFC′=65°+α,由折叠可得,∠EFC=∠EFC′=65°+α,又∵∠BFC=180°,∴∠EFB+∠EFC=180°,∴65°+65°+α=180°,∴α=50°,∴∠BFC′的度数为50°,故答案为:5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角的定义以及折叠的性质,解题时注意:折叠前后的两个图形对应角相等,对应线段相等.16.36°【分析】由于∠AEF=∠DEF根据平角的定义可求∠DEF由折叠的性质可得∠FEN=∠DEF再根据角的和差即可求得答案【详解】∵∠AEF=∠DEF∠AEF+∠DEF=180°∴∠DEF=108°解析:36°.【分析】由于∠AEF=23∠DEF,根据平角的定义,可求∠DEF,由折叠的性质可得∠FEN=∠DEF,再根据角的和差,即可求得答案.【详解】∵∠AEF=23∠DEF,∠AEF+∠DEF=180°,∴∠DEF=108°,由折叠可得∠FEN=∠DEF=108°,∴∠NEA=108°+108°﹣180°=36°.故答案为:36°.【点睛】此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及平角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难度一般.17.30°【分析】先确定△CDF是等腰三角形得出∠CFD=∠CDF=45°因为不确定△BDE是以那两条边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故需讨论①DE=DB②BD=BE③DE=BE然后分别利用角的关系得出答案即可【详解解析:30°【分析】先确定△CDF是等腰三角形,得出∠CFD=∠CDF=45°,因为不确定△BDE是以那两条边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故需讨论,①DE=DB,②BD=BE,③DE=BE,然后分别利用角的关系得出答案即可.【详解】解:∵△CDF中,∠C=90°,且△CDF是等腰三角形,∴CF=CD,∴∠CFD=∠CDF=45°,设∠DAE=x°,由对称性可知,AF=FD,AE=DE,∴∠FDA=12∠CFD=22.5°,∠DEB=2x°,分类如下:①当DE=DB时,如图1所示:∠B=∠DEB=2x°,由∠CDE=∠DEB+∠B,得45°+22.5°+x=4x,解得:x=22.5°.此时∠B=2x=45°,∵AC<BC,∴∠B=45°不成立;②当BD=BE时,如图2所示:则∠B=(180°﹣4x)°,∠CAD=22.5°.由∠CDE=∠DEB+∠B得:45°+22.5°+x=2x+180°﹣4x,解得x=37.5°,此时∠B=(180﹣4x)°=30°.③DE=BE时,则∠B=12(180﹣2x)°,由∠CDE=∠DEB+∠B得,45°+22.5°+x=2x+12(180﹣2x)°,此方程无解.∴DE=BE不成立.综上所述,∠B=30°.故答案为:30°.【点睛】本题考查翻折变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在不确定等腰三角形的腰时要注意分类讨论,不要漏解,另外要注意方程思想在求解几何问题中的应用.18.59°【分析】由折叠可得∠2=∠BEF依据∠1=62°即可得到∠2=(180°-62°)=59°【详解】解:如图由折叠可得∠2=∠BEF又∵∠1=62°∴∠2=(180°﹣62°)=59°故答案为:解析:59°.【分析】由折叠可得,∠2=∠BEF,依据∠1=62°,即可得到∠2=12(180°-62°)=59°.【详解】解:如图,由折叠可得,∠2=∠BEF,又∵∠1=62°,∴∠2=12(180°﹣62°)=59°,故答案为:59°.【点睛】本题考查了折叠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19.64°【分析】作辅助线首先求出∠BAO=29°;进而求出∠OBC=37°;求出∠COE=∠OCB=37°问题即可解决【详解】如图:连接OBOC∵∠BAC=58°AO为∠BAC的平分线∴∠BAO=∠B解析:64°【分析】作辅助线,首先求出∠BAO=29°;进而求出∠OBC=37°;求出∠COE=∠OCB=37°问题即可解决.【详解】如图:连接OB、OC,∵∠BAC=58°,AO为∠BAC的平分线,∴∠BAO=12∠BAC=12×58°=29°.又∵AB=AC,∴∠ABC=∠ACB=18058()2o=61o.∵DO是AB的垂直平分线,∴OA=OB;∴∠ABO=∠BAO=29°.∴∠OBC=∠ABC-∠ABO=61°-29°=32°.∵DO是AB的垂直平分线,AO为∠BAC的平分线,∴点O是△ABC的外心,∴OB=OC;∴∠OCB=∠OBC=32°;∵将∠C沿EF(E在BC上,F在AC上)折叠,点C与点O恰好重合,∴OE=CE.∴∠COE=∠OCB=32°;在△OCE中,∠OEB=∠COE+∠OCB=32°+32°=64°,故答案是:64°.【点睛】考查了翻折变换及其应用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翻折变换的性质找出图中隐含的等量关系,灵活运用有关性质定理来分析、判断、推理或解答.20.65【解析】【分析】根据翻折的定义可以得到各角之间的关系从而可以得到∠AEF+∠BEG的度数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详解】解:由题意可得∠AEA=2∠AEF∠BEB=2∠BEG∴(∠AEA+∠BEB)∵∠解析:65【解析】【分析】根据翻折的定义可以得到各角之间的关系,从而可以得到∠AEF+∠BEG的度数,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详解】解:由题意可得,∠A’EA=2∠AEF,∠BEB’=2∠BEG.∴AEF ∠+BEG ∠=12(∠A’EA+∠BEB’). ∵∠A’EA+∠BEB’+∠A’EB’=180°,50A EB ''︒∠=∴∠A’EA+∠BEB’=130°,∴AEF ∠+BEG ∠=12⨯130°=65°. 故答案为65.【点睛】本题考查翻折变换、矩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 三、解答题21.(1)见解析;B 1(2,0);(2)见解析;(3)见解析【分析】(1)先作出点A 、B 、C 关于y 轴的对称点A 1、B 1、C 1,顺次连结,则△111A B C △为所求,点()2,0B -,关于y 轴对称,横坐标符号改变B 1(2,0); (2)连结AC 1,交y 轴于点P ,两用两点之交线段最短知AC 1最短即可;(3)延长C 1B 1交y 轴于M ,利用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即可.【详解】解:(1)先作出点A 、B 、C 关于y 轴的对称点A 1、B 1、C 1,顺次连结,则△111A B C △为所求,点()2,0B -,关于y 轴对称,横坐标符号改变B 1(2,0),如图;B 1(2,0);(2)连结AC 1,交y 轴于点P ,两用两点之交线段最短知AC 1最短,则PA+PC=PA+PC 1=AC 1,则点P 为所求,如图;(3)延长C 1B 1交y 轴于M ,利用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11MB MC -最大=C 1B 1,如图.【点睛】本题考查轴对称作图,线段公里,三角形三边关系,掌握轴对称作图,线段公里,三角形三边关系是解题关键.22.(1)图见解析;(2)直角三角形,证明见解析.【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做法作图即可;(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证明90AFB ∠=︒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1)如图所示,AF 即为所求(2)ABF ∆按角分类时,它是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BE ,AF 分别为ABC ∠和BAD ∠的平分线, ∴12ABE ABC ∠=∠,12BAF BAD ∠=∠. ∵//AD BC ,∴180ABC BAD ∠+∠=︒.∴90ABE BAF ∠+∠=︒. 在ABF ∆中,()18090AFB ABF BAF ∠=︒-∠+∠=︒.∴ABF ∆是直角三角形.【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复杂作图,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关键是灵活运用它们的性质解决问题.23.(1)图见解析,1(1,1)A -,1(4,2)B -,1(3,4)C -;(2)存在,70,2Q ⎛⎫ ⎪⎝⎭或70,2;(3)()2,0P【分析】(1)作出A 、B 、C 关于y 轴的对称点A '、B ′、 C '即可得到坐标;(2)存在.设(0,)Q m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3)作点B 关于x 轴的对称点B ′,连接AB '交x 轴于 P ,此时PA PB +的值最小.【详解】解:(1)111A B C ∆如图所示,1(1,1)A -, 1(4,2)B -,1(3,4)C -.(2)存在.设()0,Q m ,111792*********ABC S ∆=-⨯⨯-⨯⨯-⨯⨯=, 74QAO S ∆∴=, 17||124m ∴⋅⋅=, 72m ∴=±, 70,2Q 或70,2. (3)如图作点B 关于x 轴的对称点B ′,连接AB '交 x 轴于P ,此时PA PB +的值最小,此时点P 的坐标是(2,0).【点睛】本题考查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三角形的面积、坐标与图形变化等知识,熟悉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4.见解析.【分析】直接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分别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正确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25.(1)90°;(2)85°【分析】(1)由对称性得到两对角相等,而这两对角之和为180︒,利用等量代换及等式的性质即可求出折痕的夹角EPF ∠的度数;(2)由对称性得到两对角相等,根据题意得到这两对角之和为190︒,利用等量代换及等式的性质即可求出EPF ∠的度数.【详解】解:(1)由对称性得:BPE B PE ∠=∠',CPF C PF ∠=∠',180BPE B PE CPF C PF ∠+∠'+∠+∠'=︒,1180902EPF B PE C PF ∴∠=∠'+∠'=⨯︒=︒; (2)由对称性得:BPE B PE ∠=∠',CPF C PF ∠=∠',18010190BPE B PE CPF C PF ∠+∠'+∠+∠'=︒+︒=︒,95BPE CPF ∴∠+∠=︒,9510=85EPF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计算,以及折叠的性质,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26.(1)5;(2)507【分析】(1)通过证明四边形ABMD 是正方形,可得DM=BM=AB=4,CM=3,由勾股定理可求CD 的长.(2)由折叠的性质可得EF=CE ,DC=DF=5,由“HL“可证Rt △ADF ≌Rt △MDC ,可得AF=CM=3,由勾股定理可求EC 的长,即可求解.【详解】解:(1)过点D 作DM ⊥BC 于M .∵AD∥BC,∠B=90°,∴∠A=90°,且∠B=90°,DM⊥BC,∴四边形ABMD是矩形,且AD=AB,∴四边形ABMD是正方形.∴DM=BM=AB=4,CM=3,在Rt△DMC中,22DM CM+169+,(2)∵将△CDE沿DE折叠,∴EF=CE,DC=DF=5,且AD=DM,∴Rt△ADF≌Rt△MDC(HL),∴AF=CM=3,∴BF=1,∵EF2=BF2+BE2,∴CE2=1+(7-CE)2,∴CE=257∴S△FED=12×CE×DM=12×2547⨯=507【点睛】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正方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求出DM 的长是本题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4 个 )
2.下列银行的标志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学生独立思考,举 手回答。 学生独立思考,举 手回答。 学生独立思考,举 手回答。 学生独立思考,举 手回答。 学生独立思考,举 手回答。 学生独立思考,举 手回答。 学生独立思考,举 手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 本节课知识,并总 结、归纳本节课的 重点。
中考必练试题
图形的特 别 殊性 联 系
一个具有特殊 形状的图形
两个具有特殊位 置关系的图形
把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 它就是轴对称图形, 把一个轴对称图 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 这两个图 形关于这条直线轴对称。 三、课堂训练 1.下列图形中,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有 ( )
A.1 个
B.2 个
C.3 个
过 程 方 法
情 感 态 度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轴对称图形和关于直线对称,体会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 学习欲望,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审美能力。 掌握轴对称图形和关于直线轴对称的概念。
教学难点
比较观察得到轴对称图形和关于直线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 学 程 序 及 教 学 内 容 一、情境引入 用多媒体展示教材第 29 页 12.1-1 的图片及收集到的其它 图片。 二、探究新知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图片,让 学生初步感受轴对 称,体会轴对称与 现实生活的紧密联 系,激发学生的学 习欲望,提高他们 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动手剪纸的 目的是使学生参与 到活动中去,发展 学生的动手能力。 学生通过观察、思 考、合作交流,认 识两个图形轴对称 的本质特征,鼓励 学生善于思考、勇 于发现,培养合作 意识。 学生在自己掌握图 形特征的基础上准 确掌握轴对称图形 及轴对称的概念。 教师展示图片,学 生欣赏图片,同时 老师引出本节课的 课题,并板书课题。 学生按要求折纸、 探究: 1. 把一张纸对折, 剪出一个图案 (折痕处不要完全剪断) , 剪纸,教师在旁指 导。 再把纸展开到一个平面,观察得到的新图案. 学生在观察、交流 2. 在一张纸上滴几滴油墨, 然后将纸对折踏印后再展开, 的基础上描述图形 观察得到的图案. 的特征。 3.观察得到的图案,你能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吗? 教师在学生描述的 归纳概念: 基础上归纳轴对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 图形及轴对称的概 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叫做 念,并板书概念。 学生认真观察展示 对称轴。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 的图片,认真读定 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 义,合作交流,描 述轴对称图形与轴 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叫做对称点。 对称的区别。 区别概念: 教师指导学生从不 名称 轴对称图形 关于直线对称 同方面区别轴对称 区 图形个数 一个图形 两个图形 图形与轴对称。
中考必练试题
四、小结归纳 学生本节课的主要收获 1.轴对称图形、关于直线对称的定义。 2.轴对称图形与关于直线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五、作业设计 一、教材第 36 页习题第 1、2 题。 二、教材第 37 页习题第 6、7、8。
板 书 设 计
一、轴对称图形、关于直线对称的定义。二、轴对称图形与关于直线对称的区别于联系。 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观察、思 考、合作交流,从 不同方面区别轴对 称图形与轴对称, 鼓励学生善于思 考、勇于发现,培 养合作意识。 考查学生对轴对称 图形概念的理解, 体会轴对称在现实 生活中的广泛应 用。 考查学生对轴对称 图形概念的理解, 体会轴对称在现实 生活中的广泛应 用。 考查学生对轴对称 图形概念的理解, 知道轴对称图形的 对称轴的不唯一 性,体会轴对称在 现实生活中的广泛 应用。 考查学生的观察能 力。 考查学生对对称轴 概念的理解,知道 对称轴是直线而不 是线段。 考查学生的观察能 力。 让学生体会轴对称 的两个图形一定全 等,但全等的两个 图形不一定轴对 称,轴对称的两个 图形是具有特殊位 置关系的两个图 形。 让学生对本节课进 行反思,从较多的 内容中提炼出重点 内容。
中考必练试题
年 级 教 学 媒 体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技 能
八年级
课题
12.1 轴对称(1) 多 媒 体
课型
新授
1. 感受生活中对称现象的普遍性和对称美. 2. 掌握轴对称图形、关于直线对称的概念. 3. 会识别关于直线对称,并能找出对称轴. 1. 通过学习轴对称图形和关于直线对称,进一步认识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 2. 通过学习轴对称图形和关于直线对称的区别和联系,进一步发展学生抽象概括 能力。
C.
D. 3.有两条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是( )
A. 4.图案 A.2 条
B.
C. )
D.
,对称轴有( B.4 条 C.8 条
D.无数条 )
5.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其中一条是( A.一边上的高线 C.一边上的中线 称的是(
7.两个图形关于直线对称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