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集团失败案例评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评析
三鹿集团失败案例评析
严锐婷
一、企业概况(毒奶粉事件前) 石家庄三鹿集团曾是集奶牛饲养、 乳品加工、科研开发为一体的大型企业 集团,是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中国企业 500 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也是河北省、石家庄市重点支持的企业 集团。企业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 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轻工业十 佳企业、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科技创 新型星火龙头企业、中国食品工业优秀 企业等省以上荣誉称号二百余项。三鹿 集团前身是 1956 年 2 月 16 日成立的 “幸福乳业生产合作社”,经过几代人半 个世纪的奋斗,在同行业创造了多项奇 迹和“五个率先”:1983 年,率先研制、生 产母乳化奶粉(婴儿配方奶粉);1986 年, 率 先 创 造 并 推 广“ 奶 牛 下 乡 、牛 奶 进 城 ” 城乡联合模式;1993 年,率先实施品牌运 营及集团化战略运作;1995 年,率先在中 央电视台一频道黄金时段播放广告; 1996 年,率先在同行业导入 CI 系统。 二、毒奶粉事件 2008 年 9 月,查出三鹿牌婴幼儿配 方奶粉含三聚氰胺,造成不少婴幼儿肾 结石,三鹿集团被勒令停产整顿.工商资 料显示,三鹿集团 2007 年底总资产为 16.19 亿元,总负债为 3.95 亿元,净资产 为 12.24 亿元。知情人士指出,集团如果 面临患儿家属索赔,按每名患儿治疗费 1 万元计算,也涉 1 亿多元赔偿款;如再遇 液态奶退赔,以及患儿家属治疗费之外 的赔偿,企业可能需要卖光厂房等资产 才能赔付。而且此次事件将使“三鹿”这 块原来价值数十亿元的品牌变得分文不 值。没有资金,没有品牌,至此三鹿集团 已无力回天。很多人将三鹿集团失败的 原因归咎于三聚氰胺事件,很显然这是 很武断的。如上文提到的一样,在东窗事 发之前,对三鹿集团一直都是好评不断, 其 不 管 在 产 品 ,品 牌 ,科 技 创 新 ,社 会 责 任上都被看成是一个龙头企业。一个如 此实力雄厚的企业怎么会因为一个一次 错误就分崩离析呢?虽然不能否认,毒奶 粉事件对三鹿集团的巨大冲击,但其失 败主要还是其公司战略及管理等内部弊 端造成的。 三、失败的原因 (一)舍本逐末,经营战略战术不当
1.不重视质量管理。早在 2004 年阜 阳毒奶粉事件爆发后,三鹿品牌就被列 入媒体公布的不合格奶粉和伪劣奶粉的 黑名单,后来经过三鹿的公关,事件得到 平息。实际上三鹿也仅仅停留在了公关 的层面,而不是以此为戒,加强产品的质 量管理。很显然这种管理模式是不科学 的。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雀巢的质量管 理。2005 年 5 月 26 日,雀巢奶粉在浙 江 被 查 出 含 碘 超 标 。 虽 然 事 发 时 ,雀 巢 公 司 态 度 不 太 好 ,但 在 事 后 该 公 司 仔 细 查 找 碘 超 标 未 被 质 检 出 来 的 原 因 ,并 加 强 对 奶 粉 的 监 测 ,特 别 是 对 碘 含 量 进 行 重点检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幼儿在食用三鹿婴幼儿奶粉后,出现尿 获。蒙牛,连续两年的超女运动使蒙牛赚
液变色或尿液中有颗粒的现象。如果此 足了人气,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
资公司运营当日,三鹿董事长田文华依 “保持沉默”。正是如此不把消费者当人
然宣布:三鹿 U+系列婴幼儿配方奶粉、 看,才会有后来的 9.11 毒奶粉事件的全
早餐快乐成长奶、晚上好睡营养奶、多果 面爆发。即使事件全面曝光之后,三鹿还
粒酸牛奶、清爽型酸酸乳等 28 种新产品 是一味推卸责任,可谓他们心中根本就
的企业,现在三鹿产品有 9 大系列 245 道歉、赔偿、承诺、收回不合格产品外外
种产品,满足了不同年龄段以及特殊人 还表示“为了承担责任,我们做好了不惜
群的营养保健需求。但是田文华所说的 9 一切代价的准备”,这种真诚负责的态
大系列 245 种产品,除了在石家庄等三 度,在消费者心里树立了勇于承担责任
式实行的结果是,公司迅速壮大,占有垄 断地位,而且掌握着质量检测和定价的 权 利 ,受 利 益 驱 使 ,收 购 中 存 在 压 级 、压 价等危害奶农利益的情况。奶农也会有 一些消极的抵御,例如通过卖牛、杀牛退 出原奶生产。政府为了保障奶农的利益, 保障乳品的供给安全,就介入到双方的 交易中,采取政府指导定价的方式。奶农 中也出现了一部分规模化农场,但是总 体来说,分散的奶农仍然占相当的比例。 在这样的关系中,农户仍然处于不利的 地位。但分散饲养集中挤奶的模式技术 含 量 不 高 ,劳 动 效 率 低 ,质 量 难 以 保 证 。 于是企业又会转而采用集中饲养的经营 模式。
形局面。我们清楚地看到三鹿欲通吃市 石家庄,三鹿买赠不断。大量的促销员队
场的雄心,但这恰恰暴露了三鹿在经营 伍成为三鹿独特的风景。而这些,过多地
战略的盲目。
体现了三鹿的战术意识,却没有看到任
(二)管理不力,危机处理不当
何战略的痕迹。
毒奶品事件并不是个案,包括蒙牛,
相比而言,伊利的市场拓展战略更
伊利在内的 22 家奶制品生产商都被查 加清晰坚定,其整合传播策略似乎高明
3.产品线混乱,产品线延伸之战略缺 失。1983 年三鹿在奶粉市场取得巨大成 功,但此后错失发展良机,被甩出液体奶 第一兵团,沦落为了二线品牌。虽然 1999 年开始进入液体奶市场但也为时已晚。 可 悲 的 是 在 其 引 以 为 豪 的 奶 粉 市 场 ,三 鹿竟然一直没能进入奶粉的高端市场。 在 2006 年 6 月 18 日三鹿与恒天然的合
(3)公司 + 规模化养殖场(集中饲养 的经营模式)。奶农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会 采取相应的对策,通过奶牛养殖规模的 扩大来提高自己的市场力量。随着奶牛 养殖的规模和奶农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 高,奶农的谈判力量也不断加强。
(4) 组织化养殖场 + 合作社 + 公司 (一体化模式)。彻底解决交易双方利益冲 突的最典型的方式是一体化。目前发达 国家的奶业生产大多是这种模式,规模 化的养殖场组织程度提高后,自发形成 了奶牛合作社,奶牛合作社在协调原奶 生产的同时,还拥有自己的公司。国内虽 然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奶牛合作社办公 司,但是纵向一体化的形式已经出现。
出产品中含有三聚氰胺。为什么其他企 得多,从“心灵的天然牧场”,并围绕草原
业没有停产倒闭呢?从这个方面讲就涉 展开的一系列公关活动,到“为梦想创造
及到公司的危机处理能力了。事实上,三 可能”,与奥运会联系在一起,为自己争
鹿的处理工作相当失败。早在今年 3 月, 得品牌提升的机会,伊利大手笔的运作
三鹿集团就先后接到消费者反映,有婴 为其带来了中国乳业第一品牌的巨大收
(2)公司 + (基地)+ 农户(分散饲养集 中挤奶的模式)。这是因为该阶段对原奶 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而且企业增添了超 高温灭菌生产线。持生产线对原奶的质 量,数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流 动散收已经不能适应公司的发展。政府 认为确保稳定的奶源供应是十分重大的 事情。理论界普遍认为“公司 + 农户”方 式是实现分散农户进入市场的良好方 式,认为只要龙头企业能够发展,稳定的 牛奶供应基本上是可以保证的。因此,通 过对龙头企业的大力扶持来稳定奶农与 乳品企业关系成为政府的选择。这种方
鹿的基地市场外,很难看到。这充分说明 的良好形象,赢得了
三鹿产品群缺乏竞争性规划,核心产品
(三)营销战略落伍
与辅助产品的竞争功能不明确。在市场
从市场推广手段讲,三鹿显得过于
上,三鹿基本是多产品平行推进,不分主 保守。促销是其最核心的拓展武器。在北
次,造成了今天“产品不红品牌红”的畸 京的超市,三鹿新鲜壶几乎天天促销,在
184 时代金融
案例评析
农—奶站—乳企”的奶源供应模式,也是 成本最小的扩产改革路径。因为乳企当 时在一地独大时,是,但其前提是买方市 场,即各个私人奶站都有求于乳企。事实 上,三鹿集团过去在河北掌握着鲜奶的 终极验收权,奶站送来的奶如果不合格, 甚至可以当场倒掉,这种较强的控制权 也就保障了奶制品质量。但在这种模式 下,饲料和养殖环节都独立于整个产业 链之外,乳品企业和奶农长期都是外部 交易。企业对养殖环节难以控制,奶制品 的安全风险却不言而喻。这也是“公司 + 农户”这种奶源管理模式的共性弱点。 “公司 + 农户”模式是一种松散的结合, 一旦有外力进人,市场情况发生变化,奶 户售奶方向就会改变。这就是执行过程 中 的“ 违 约 之 困 ”,农 产 品 价 高 时 农 户 违 约,农产品低价时企业违约,造成双方纠 纷不断。奶业产品企业和奶农之间基本 处于买卖关系或简单契约关系,对于价 格农民也只是被动接受,当市场上牛奶 的价格发生大的波动时,由于牛奶本身 的特性,奶农也没有选择权,如果提高奶 农户的牛奶销售价格则增加奶站、企业 的 成 本 ,农 户 、奶 站 、企 业 是 收 益 博 弈 关 系,同时奶站与企业之间的委托一代理 问题,其实质也是双方追求利益最大化 而产生的利益博弈行为。弊端在 2006 年 后暴露的更为明显。2006 年下半年起,奶 牛饲料价格高涨,成本激增。而且奶农过 于分散,没有任何组织形式可联合起来 与乳企议价,鲜奶价格普遍被乳企压得 很低。2006 年,中国奶牛业危机出现;于 此同时中国乳品业竞争加剧,全国乳企 一片扩张,总的奶制品生产能力严重超 过了奶源总量。于是开始出现各家抢奶 源的 现 象 ,至此 ,奶 源 由 买 方 市 场 进 入 卖 方市 场 ,企 无力 监 管 奶 站 ,三 鹿 集 团 也不例外。更严重的是三鹿近几年大量 收购 地 方 加工 厂 、增 资扩 产 ,致 使 三 鹿 集团旗下的牧场原奶产量远远不够用, 采 用 的 散 户 原 奶 越 来 越 多 ,质 量 越 来 越 不 稳 定 。 最 终 奶 源 失 控 导 致“ 毒 奶 粉 事 件”的爆发。
三鹿企业最初的产业模式是自己拥 有奶场,自产自销一条龙。但从乳业产业 链看,奶牛养殖环节的投入约占整个产 业链的 75% ,加工环节占 15% ,流通环 节约占 10% ;而从利润分配来看,这三个 环节的利润分配比是 1∶3.5∶5.5。奶牛 养殖环节的投入和产出比不协调,这使 三鹿的发展就受制于奶场的规模、奶源 供给瓶颈,直接影响企业的壮大。于是三 鹿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后率先做出了改 革。1987 年左右,田文华正式任三鹿总经 理。她上任的“第一板斧”就是砍掉三鹿 自 己 的 郊 区 牧 场 ,提 出“ 奶 牛 下 乡 ,牛 奶 进城”模式。即奶牛卖给农民,农民再把 奶卖给三鹿。农民没有资本买牛,三鹿就 把 牛“ 送 ”给 农 民 ,让 农 民 喂 牛 后 用 奶 来 还 债 ;或 者 ,农 民 可 分 期 付 款 。“ 奶 牛 下 乡”某种意义上正是这样,就形成了“奶
2.产业链的断裂。奶源问题。乳企选 择什么样的奶源模式,都是根据产业发 展的具体阶段和企业自身的策略而定 的。奶业产业链上最重要的两环—奶农 和公司,他们的组织演进都是从分散、小 规模走向规范化和产业化的。演进的过 程分为四个阶段。
(1)小农生产 + 小市场(散饲养流动 散收的模式)。这一阶段奶农与公司都是 分散的、小规模的。这种情况出现在奶业 发展初期,由于乳品的消费需求很少,因 此,奶牛养殖基本都是由个体农户从事, 生产的原料奶出售给附近的几家小型加 工厂。显然,这种关系是非常不稳定的。 再加上原料奶的特殊性质,乳品加工业 在这一阶段没能得到大力发展。改革开 放之前,我国 80% 的奶牛在城郊国营农 场饲养,如东北,新疆,北京,上海农垦系 统的国营牧场。改革开放后,90% 的奶牛 由农牧民饲养。当时国内乳品企业的规 模较小,对原奶的需求较小。
已成功上市,另外 50 种新产品也将陆续 没有消费者。正是他们如此的待客(消费
上市。现在三鹿已从初期单一生产乳制 者)理念,导致了三鹿品牌的速败,他们
品发展到干乳制品、谷物类制品、液体 不在乎消费者的健康和投诉,为了赚钱
乳、酸牛乳、乳饮料五大类产品齐全,子 便忽视奶源和质量控制。与之形成鲜明
品种多、子系列多,并能大规模快速生产 对比,蒙牛对事件作出了及时反应,除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