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血管损伤的处理
外科护理学第34章周围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根据医嘱正确使用药物,观察药物疗 效及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 报告医生。
对患肢进行适当的按摩和活动,以促 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 硬。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血栓形成
坏死
观察病人患肢的颜色、温度、感觉和 肿胀程度,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观察出血倾向。
观察患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发现异 常及时处理;避免患肢受压和过度活 动。
感染
保持患肢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 观察患肢有无红肿、疼痛等症状,发 现感染及时处理。
04
周围血管疾病病人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内容
疾病基知识
向病人介绍周围血管疾病的定义、病 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以增加病 人对自身疾病的认知。
分类
根据病变部位和性质,周围血管 疾病可分为动脉粥样硬化、血栓 闭塞性脉管炎、下肢静脉曲张等 。
病因与病理
病因
周围血管疾病的病因复杂,主要包括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遗 传等因素。
病理
周围血管疾病的病理过程涉及血管内 皮损伤、脂质沉积、炎症反应和血栓 形成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周围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因病变部位和程度而异,常见症状包括肢体疼痛、麻 木、乏力、皮肤温度异常等。
外科护理学第34章 周围 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 周围血管疾病概述 • 周围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 周围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措施 • 周围血管疾病病人的健康教育 • 周围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研究进展
01
周围血管疾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周围血管疾病是指心脑血管以外 的全身血管的病变,包括动脉、 静脉和微血管。
《外科护理学》-周围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04
特殊周围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
总结词
病情观察
疼痛护理
心理支持
健康指导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 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 其护理需要关注病情观 察、疼痛护理、心理支 持和健康指导等方面。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 化,包括疼痛部位、程 度、时间等,以及患肢 皮温、颜色、感觉和动 脉搏动情况,及时发现 并处理异常情况。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周围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因病变部位和程度而异,常见症状包括肢体疼痛、麻 木、乏力、皮肤温度异常等。
诊断
诊断周围血管疾病需要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多普 勒、血管造影等,以确定病变部位和程度。
02
周围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护理病史采集
采集患者基本信息
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等,有 助于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和工
《外科护理学》-周围血管疾 病病人的护理
汇报人: 2023-12-31
目录
• 周围血管疾病概述 • 周围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 周围血管疾病病人的基础护理 • 特殊周围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 周围血管疾病病人的健康教育
与康复指导 • 周围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研究
与发展
01
周围血管疾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周围血管疾病是指心脑血管外的 血管疾病,包括动脉、静脉和微 血管疾病。
分类
根据病因和病理特点,周围血管 疾病可分为动脉粥样硬化、血栓 闭塞性脉管炎、深静脉血栓形成 等。
病因与病理
病因
周围血管疾病的病因多样,主要包括 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免疫异常、遗 传因素等。
病理
周围血管疾病的病理过程涉及血管内 皮损伤、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等, 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
中医筋伤学(六版)---第十二章 周围血管损伤
第十二章周围血管损伤
四肢血管损作无论在平时或战时都较常见,常与四肢骨折和神经损伤同时发生,多为动、静脉同时损伤,四肢血管损伤常易导致致命的大出血和肢体缺血坏疽或功能障碍。
过去,四肢血管损伤常采用结扎止血法以挽救生命,截肢率极高。
近30年来,随着血管修复技术的发展,其治疗已变为以修复为主;并因休克和多发伤诊疗技术的提高,使四肢血管损伤的死亡率和截肢率明显下降。
四肢的血管分布见图12-1至图12-4。
实用文档 1
实用文档 2
第一节四肢血管损伤的病理类型
血管损伤有不同类型,大多数为开放性损伤,闭合性损伤较少见。
一、血管断裂
实用文档 3。
周围血管损伤术后护理措施
一、概述周围血管损伤是指在血管的周围组织受到损伤,导致血管破裂或阻塞的一种疾病。
术后护理是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阐述周围血管损伤术后护理措施。
一、心理护理1.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
2.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体位护理1. 术后患者应保持平卧位,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活动,以减轻伤口疼痛和促进血液循环。
2. 根据手术部位和医生建议,适当调整体位,如患肢抬高30°~40°,以利于静脉回流。
三、伤口护理1.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预防感染。
2. 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如发现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 术后第3天开始,可用生理盐水或碘伏棉球轻轻擦拭伤口周围,促进血液循环。
四、疼痛护理1. 术后患者常伴有疼痛,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疼痛程度,及时给予镇痛药物。
2. 鼓励患者采取深呼吸、听音乐等放松方法,减轻疼痛。
五、饮食护理1. 术后患者应保持营养均衡,多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食物,以促进伤口愈合。
2. 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伤口疼痛和感染。
六、功能锻炼1. 术后第1周,患者可进行轻度的关节活动,如手指、脚趾的屈伸运动。
2. 术后第2周,患者可进行关节的主动活动,如手腕、脚踝的屈伸运动。
3. 术后第3周,患者可进行患肢的负重锻炼,如站立、行走等。
七、并发症预防与护理1. 预防深静脉血栓:术后患者应穿着弹力袜,避免长时间卧床,定期进行下肢按摩。
2. 预防感染: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注意个人卫生。
3. 预防压疮:保持床铺平整、干燥,定期翻身,避免局部皮肤受压。
4. 预防关节僵硬:术后患者应尽早进行功能锻炼,避免关节僵硬。
八、出院指导1. 患者出院后,继续佩戴弹力袜,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周围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第三十单元周围血管疾病细目一概述要点一周围血管病的临床表现1.症状(1)疼痛:是周围血管疾病的常见症状。
肢体动脉闭塞类疾病因肢体缺血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和静息痛。
间歇性跛行是指患者步行一定距离时出现小腿疼痛或不适,迫使其停止步行,稍息片刻,疼痛缓解后才能重新行走,可有沉重、酸痛、胀痛、刺痛、钝痛或锐痛之感觉,这是因为在行走时肢体的血供不足所致。
疼痛可反映患者血管闭塞程度的轻重。
所谓静息痛是指患者在不运动状态时疼痛,通常夜间加重,因动静脉缺血导致的组织缺血及缺血性神经炎可引起持续疼痛,因动、静脉急性炎症或缺血坏死者可有静息痛间歇性加重和感觉异常。
此外,肢体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时也可出现疼痛,如因静脉回流障碍者可因淤血而胀痛。
要注意的另一个方面是往往因动脉而致的疼痛与所处环境温度有关,在热环境下可得缓解,反之加重;而因静脉致疼痛者多与体位有关,令患肢平放或抬高可能会减轻疼痛,立位时可加重症状。
(2)感觉异常:主要有肢体的沉重、麻木、针刺、蚁行、灼热、发凉感甚或无知觉等。
当静脉病变时,如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时可引起肢体沉重感、酸胀感,但当抬高患肢或平卧时症状消失。
如早期动脉供血不足也可引起肢体的疲倦、沉重感及肢体发凉等感觉,稍加休息可缓解。
另外,如动脉缺血引发神经损害时,可有麻木、蚁行、针刺、灼热等感觉。
动脉供血严重不足者以麻木为主,如严重的动脉栓塞或狭窄时肢体感觉会丧失。
此外,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而肿胀时间久者,皮肤感觉也减退或消失。
2.体征(1)肿胀:当静脉回流障碍时可出现肿胀,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均可引起肢体不同程度的肿胀,这是由于下肢静脉高压而使血清蛋白渗入并积聚于组织间隙而引起浮肿,其特点是浮肿呈凹陷性,踝部与小腿最明显。
慢性静脉疾病时除浅静脉曲张外,常伴有小腿胀痛、足靴区色素沉着和溃疡等。
由于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而引起的肿胀通常在平卧或抬高肢体后及清晨起来后减轻,行走后或久立后加重。
(2)皮温改变:皮肤的温度与血流有明显的关系。
周围血管损伤
第一临床医学院
卢建华
一、概论
定义:由直接外伤或骨折、脱位后引起周 围血管断裂、痉挛、受压、挫伤等称周围 血管损伤。
周围血管:一般指四肢、躯干血管,主要 与心、脑血管区别。
周围血管损伤较为常见,较大的动脉损伤,可以 造成肢体缺血坏死和功能障碍,严重者危及生命。
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对四肢血管损伤的 处理多采用结扎为主的方法,截肢率高达49%。近 30多年来,随着血管伤诊断方法的改进和处理技能 的提高,截肢率降为0-13.5%,治疗以修复为主。 休克和多发伤诊疗技术的提高,使血管伤病死率也 明显降低。
4、自体静脉移植术
– 适用于断端缺损过大(2cm以上),又不能采用屈曲关
节和改道交叉缝合解决的,缝合后张力大的血管损伤。 –常选用健肢大隐静脉,如大隐静脉不能选取,可用头静 脉。 –静脉取好后,修复缺损动脉时,远近端必顺倒置,修复 静脉不需倒置。
5、自体动脉移植术
只在偶然情况下施行,如取同一创口的动 脉,如尺、桡动脉,或一侧创伤性截肢不 宜再植,可利用其动脉修复血管伤。
2、部分断裂
(1)血管破裂口可有纵形、横形或斜形。 (2)血管壁的收缩使裂口向四周扩大,发 生大出血不止。
(3)少数可形成假性动脉瘤或动静脉瘘。
假性动脉瘤
动脉部分断裂后,在附近有较厚的软组织,血液不能流出, 血肿与动脉管腔相通,形成搏动性血肿。4~6周后,血肿机 化,形成外壁,内面为动脉内膜延伸而来的内皮细胞,形成 假性动脉瘤。检查:局部有肿块并有“膨胀性”搏动,可听 到收缩期杂音。压迫肿块近侧动脉,肿块缩小,紧张度减低 并停止搏动。
动静脉瘘
伴行的动、静脉同时部分受伤,发生直接交通,动脉血大部 分直接流入静脉,即形成动静脉瘘。 患处可摸到和听见连续性细震颤和杂音,收缩期增强,如 瘘孔小而远离心脏,则全身症状不明显;如瘘孔大而近心脏, 动脉血经“短路”回心脏,使心脏负担加重而逐渐扩大,可出 现心力衰竭。
周围血管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Dig oi a dtet n f h jre f eih rl lo esl a n s n rame t ei uiso rp ea bo dvses s ot n p
XU 一 ig, HU Y e—l n qn Z u i g a
( e a m n o r oeisK n igG nrl op a,h nd it yC mm n , u mn 60 3 ,hn ) D pr et f t pdc, u m n eea H si lC eguM la o ad K n i t Oh t ir g 502C i a Abtat T em jr e pe r r i uyi et m l i pr n m jr s T edan s s ae s c: h a r hr at n r s x e e o atnl bi ui . h i oi i b sd r o p i y e j r y m t i i n e y g s o em d a hs r a dpyi l xm ntn h r r n eodr sri lra e to eiui ae nt ei l io n h s a ea ia o.T e it jr s v h c t y c i p ma a t m rh n e h
徐永清, 朱跃良
( 成都军 区昆明总 医院骨科 , 云南 昆明 6 0 3 ) 50 2
摘要 : 周 围主干动脉损伤在肢体创伤的救治 中最为紧要。诊 断主要依靠病史和 临床检查。其 I期和
Ⅱ期处理都要遵循一定 原则。临床 骨科 医生应该加 强警 惕, 提高对周 围血管损伤的认识和处理水平。 关键词 :周 围血 管损伤 ;创伤 ;诊 断;治疗 中图分类 号:R6 2 5 . 4 :R6 4 3 文献标识码 :A
周围血管损伤试题及答案
周围血管损伤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1. 周围血管损伤最常见的原因是:A. 感染B. 外伤C. 肿瘤D. 动脉粥样硬化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周围血管损伤的临床表现?A. 局部疼痛B. 局部肿胀C. 局部皮肤温度升高D. 局部皮肤温度降低答案:D3. 周围血管损伤的急救措施不包括:A. 立即止血B. 抬高患肢C. 局部冷敷D. 立即进行手术答案:D4. 周围血管损伤的诊断依据不包括:A. 外伤史B. 临床表现C. 血管造影D. 血常规检查答案:D5. 周围血管损伤的手术治疗原则不包括:A. 彻底清创B. 修复血管C. 预防感染D. 立即缝合伤口答案:D6. 周围血管损伤后,下列哪项措施是错误的?A. 立即止血B. 抬高患肢C. 局部冷敷D. 立即缝合伤口答案:D7. 周围血管损伤的并发症不包括:A. 血栓形成B. 感染C. 动脉瘤D. 动脉粥样硬化答案:D8. 周围血管损伤的预防措施不包括:A. 避免外伤B. 定期体检C. 合理饮食D.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答案:C9. 周围血管损伤的常见部位不包括:A. 上肢B. 下肢C. 颈部D. 腹部答案:D10. 周围血管损伤的常见症状不包括:A. 局部疼痛B. 局部肿胀C. 局部皮肤温度升高D. 局部皮肤颜色变深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周围血管损伤的临床表现包括:A. 局部疼痛B. 局部肿胀C. 局部皮肤温度升高D. 局部皮肤颜色变深答案:ABC2. 周围血管损伤的诊断依据包括:A. 外伤史B. 临床表现C. 血管造影D. 血常规检查答案:ABC3. 周围血管损伤的手术治疗原则包括:A. 彻底清创B. 修复血管C. 预防感染D. 立即缝合伤口答案:ABC4. 周围血管损伤的并发症包括:A. 血栓形成B. 感染C. 动脉瘤D. 动脉粥样硬化答案:ABC5. 周围血管损伤的预防措施包括:A. 避免外伤B. 定期体检C. 合理饮食D.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答案:AB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周围血管损伤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
周围血管损伤(完整版)
四肢血管损伤的处理
修复方法 钳夹两端血管,肝素冲洗,去除血凝块, 后修剪,缝合
四肢血管损伤的处理
(三)血管对端吻合术
重要血管断裂,有条件均应争取进行对 端吻合术。要求无张力吻合,如血管缺损在 2cm左右,可游离上下一段血管,如长度仍 不够,可屈曲关节。
四肢血管损伤的处理
修复方法 钳夹两端血管,剪除血管两端外膜,肝素冲洗, 去除血凝块,缝合,吻合处无张力 腕、踝部以上直径大于2.5mm的动脉可采用 三褥式定点连续缝合法 较小血管可采用两定点法,然后连续缝合 直径1.5mm以下的血管应用间断缝合法
四肢血管损伤的处理
(四)钳夹止血法 如有可能,在伤口内用止血钳夹住大 血管断瑞,连止血钳一起包扎在伤口内, 迅速转移,以作进一步处理。
四肢血管损伤的处理
(五)血管结扎法
对无修复条件而需长途运送者,可作 初步清创,结扎血管断瑞。不用止血带, 迅速转运
四肢血管损伤的处理
二、休克和多发性损伤的处理
四肢血管损伤的处理
四肢血管损伤的处理
(四)自体静脉移植术
适应征 吻合断裂血管时,如有缺损或估计对 端吻合处会有张力,即应采用自体静脉 移植术Leabharlann 四肢血管损伤的处理
浅静脉用于移植的有大隐静脉和头静脉 等,移植静脉的直径应尽量接近损伤血 管的直径为宜。 注意:由于有静脉瓣存在,需将静脉倒 转后与动脉吻合
四肢血管损伤的诊断
注意 主要动脉损伤、栓塞或受压的远端血 流不通者,应注意与健侧肢体对比。
四肢血管损伤的诊断
三、特殊检查 在诊断和定位困难时,有条件的可做 1 动脉造影
动脉造影可显示动脉多处伤、晚期动脉伤、 假性动脉瘤或动、静脉瘘等。但动脉造影可引 起严重并发症,应谨慎进行。
《周围血管损伤》课件
《周围血管损伤》 ppt课件
REPORTING
2023
目录
• 周围血管损伤概述 • 周围血管损伤的病理生理 • 周围血管损伤的治疗方法 • 周围血管损伤的预防与康复 • 周围血管损伤的最新研究进展
2023
PART 01
周围血管损伤概述
REPORTING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周围血管损伤是指除心脏和大血 管之外的全身各部位血管的损伤 。
炎症细胞如巨噬细胞和中性粒 细胞在受损部位聚集,释放炎 症介质,引发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有助于清除坏死组织 和细菌,为修复创造条件。
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是周围血管损伤后常见 的病理过程,可能导致血管阻塞
和组织缺血。
血管内皮损伤、血流改变和血液 高凝状态等因素均可促进血栓形
成。
血栓形成过程中,血小板和凝血 因子在受损部位聚集形成凝块,
复。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生血管逐渐 形成,坏死组织被清除,受损部
位逐渐愈合。
2023
PART 03
周围血管损伤的治疗方法
REPORTING
药物治疗
01
02
03
抗凝治疗
使用抗凝药物,如肝素、 华法林等,以防止血栓形 成和血管阻塞。
溶栓治疗
使用溶栓药物,如尿激酶 、链激酶等,溶解已经形 成的血栓,恢复血管通畅 。
新药研发
抗血小板药物
研发新型抗血小板药物,用于预 防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疗血栓形成,降低周围血
管损伤后并发症的风险。
血管保护剂
研究血管保护剂的作用机制,寻 找能够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
血管损伤的药物。
生长因子
利用生长因子促进受损血管的修 复和再生,改善血液循环。
外科试题
精品文档. 外科试题8月份单选题1、胆石症出现胆绞痛时禁用()。
A.阿托品B.硫酸镁C.吗啡D.654-2E.地西泮2、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最常见的梗阻因素是()。
A.胆道肿瘤B.胆管结石C.胆道蛔虫D.胆管扭转E.胆管狭窄3、胆道疾病做B超检查前应()。
A.禁食水4h B.禁食水12h C.禁食8h,禁水4h D.禁食12h,禁水4h E.禁食12h,禁水8h 4、发生胆道感染性休克时应()。
A.抗休克,血压回升后手术 B.大量抗生素控制感染后手术 C.抗休克治疗的同时,进行手术解除胆道梗阻 D.紧急手术5、急性胆囊炎的典型体征是()。
A.右上腹绞痛B.发热C.恶心呕吐D. Murphy征阳性E.黄疸6、急性胆囊炎引起的腹痛常发生于()。
A.清晨起床时B.剧烈运动时C.空腹时D.油腻餐后E.紧张工作时7、血清淀粉酶在发病2小时后开始升高,24小时达高峰,持续()。
A.1-2日B.2-3日C.3-4日D.4-5日8、胰腺癌常好发于()。
A.胰体、尾部B.胰颈、体部C.全胰腺D.胰头部E.胰尾9、应用最广泛、简易的诊断急性胰腺炎的方法是()。
A.B超B.MRI C.血清钙测定D.血气分析E.血、尿淀粉酶测定10、胰腺癌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是()。
A.上腹痛B.黄疸C.上腹饱胀D.消瘦和乏力11、在我国,引起急性胰腺炎的最常见原因是()。
A.梗阻因素B.暴饮暴食C.创伤因素D.高脂血症E.感染因素12、急性胰腺炎出现脉率快、腹水呈血性、血压低或休克时;应考虑为()。
A.水肿性胰腺炎B.出血性胰腺炎C.出血坏死性胰腺炎D.胰腺炎合并腹腔感染E.胰腺炎合并腹腔内脏器官破裂13、重症胰腺炎病人可出现血糖()。
A.降低B.明显降低C.正常D.升高E.时高时低14-17、女性,50岁。
6个月前因突发上腹痛,以急性胰腺炎住院,经非手术治疗痊愈。
近3个月感上腹胀,腹部逐渐隆起。
无腹痛和发热。
体格检查:上腹部可扪及肿块,约20cm×16cm大,表面光滑,不活动,无压痛,有波动感。
骨伤科创伤急救
《中医伤科学》(精编)教学大纲(供中医类、中西医结合等专业用)第三章创伤急救第一节急救技术【目的要求】1、熟悉急救技术的原则及其意义。
2、掌握保持呼吸道通常、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及转送五项急救基本技术。
3、掌握创伤的创口情况、清创术、术后处理及内治的具体步骤。
【教学内容】l、急救救护的原则与创伤救护的步骤。
2、创伤救护的五项基本技术:保持呼吸道通常、止血、包扎、固定、搬运转送。
3、创伤的创口及处理方法,重点介绍清创术的具体步骤。
【教学方法】课堂面授结合课间见习。
【教学时数】课堂面授1学时,课间见习3学时。
第二节周围血管损伤【目的要求】1、熟悉周围血管损伤的病因病理及诊断要点2、掌握周围血管损伤的治疗原则。
【教学内容】1、病因病理:血管断裂、血管痉挛、血管内膜损伤、血管受压、创伤性动脉瘤和静脉瘘。
2、诊断要点:(1)临床表现:有明显的外伤史;出血、血肿、低血压和休克;肢体远端血供障碍。
(2)检查:X线检查、动脉造影术、其他。
3、治疗方法:急救止血、休克和多发性损伤的处理、血管痉挛的处理、清创与探查术、手术治疗、血管损伤的术后处理。
【教学方法】课堂面授。
【教学时数】l学时。
第三节周围神经损伤【目的要求】1、熟悉周围神经损伤的病因病理。
2、掌握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断要点。
3、掌握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原则。
【教学内容】l、病因病理:周围神经损伤原因及分类、周围神经损伤的病理过程。
2、诊断要点:外伤史、局部检查、神经损伤的症状体征、电生理检查。
3、治疗方法:非手术疗法、手术疗法。
【教学方法】课堂面授。
【教学时数】1学时。
第四节创伤性休克【目的要求】1、熟悉创伤性休克的病因病理及诊断要点。
2、掌握创伤性休克的治疗方法。
【教学内容】l、创伤性休克的定义。
2、病因病理:失血、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组织破坏、细菌毒素作用。
3、诊断要点:(1)诊断要点;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心电图、胸腹腔出血等。
(2)辨证分型;气脱、血脱、亡阴、亡阳。
周围血管损伤护理常规
周围血管损伤护理常规一、概述血管损伤是四肢复合性损伤的伴发损伤,在现代工农业迅速发展,交通运输繁忙的时期四肢血管损伤也较常见。
血管损伤,尤其是大的、主要的血管损伤后可立即发生大出血而危及生命和肢体的存活。
因此在处理四肢骨、关节、肌肉、神经等损伤时,应高度注意有无血管损伤。
(一)病因任何直接或间接暴力均可引起开放性或闭合性血管损伤。
1.直接损伤(1)切割伤、刺伤子弹和弹片伤。
(2)医源性注射、插管造影、腔内治疗和手术等。
(3)骨折、脱位造成挤压及挫伤等。
(4)绷带、石膏固定不妥造成缩窄伤。
2.间接损伤(1)动脉痉挛。
(2)过度伸展性撕裂伤。
(3)过力性损伤。
(4)疾驰减速伤(降主动脉)。
(二)分型1.血管断裂(1)完全断裂血管完全性断裂,多有大出血。
动脉断裂可引起短时喷射样大出血,常伴有休克,甚至死亡。
伤道狭小而曲折时,出血较少但可形成较大的张力性血肿。
(2)部分断裂视血管壁撕裂程度及状态不同其临床表现差别甚大。
动脉收缩使裂口呈持续开放,常发生大出血。
因此,出血比完全断裂更为严重,即使暂时停止,还有再度出血的危险。
动脉部分断裂后,少数可形成假性动脉瘤或动静脉瘘。
2.血管痉挛血管痉挛主要是由于血管壁上交感神经纤维受刺激所引起的防御性反射的结果。
因损伤、骨折端或异物的压迫刺激,甚至较长时间的暴露、寒冷刺激均可引起。
血管痉挛时远侧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肢体出现麻木、发冷、苍白等缺血症状。
血管痉挛反应可持续数小时或24小时以上,长时间血管痉挛常导致血流中断,血管栓塞,甚至造成肢体坏死。
3.血管壁挫伤动脉壁挫伤后可发生血管痉挛、血栓形成,还因血管壁较弱可继发外伤性动脉瘤。
因无外出血现象,血管挫伤易被忽视。
4.血管受压动脉严受压可使血流完全受阻,血管壁也因此受损伤,引起血栓形成,造成远端肢体坏死。
5.假性动脉瘤动脉部分断裂而投射物入口又较小时,动脉出血为局部张力所限形成搏动性血肿。
4-6周后因机化而形成包囊,囊内壁为新生血管内膜所覆盖,成为假性动脉瘤。
周围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护士职业资格)
周围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一、下肢静脉曲张病人的护理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一、下肢静脉曲张病人的护理下肢静脉曲张是指下肢浅静脉,因血液回流障碍而引起的静脉扩张和迂曲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
静脉瓣膜:血液回流中起着单向限制,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
(一)病因1.先天因素增加静脉瓣膜缺陷和静脉壁薄弱是全身支持组织薄弱的一种表现,与遗传因素有关。
2.后天因素:增加下肢静脉瓣膜承受压力和循环血量超负荷是造成下肢静脉曲张的后天因素。
任何増加血柱重力的因素,如长期站立、重体力劳动、妊娠、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等,都可使静脉瓣膜承受过度的压力,逐渐松弛而关闭不全。
循环血量经常超过负荷,造成压力升高、静脉扩张可导致瓣膜相对性关闭不全。
(二)临床表现以大隐静脉曲张多见,单独的小隐静脉曲张比较少见;左下肢多见,但双下肢可先后发病。
1.早期仅在长时间站立后患肢小腿感觉沉重、酸胀、乏力和疼痛★。
2.后期主要表现为下肢浅静脉曲张、蜿蜒扩张、迂曲★。
可出现踝部轻度肿胀和足靴区皮肤营养不良,皮肤色素沉着,湿疹或溃疡形成。
下肢静脉曲张早期的主要症状是A.下肢沉重感B.曲张静脉破裂出血C.肢端坏疽D.血栓性静脉炎E.溃疡形成『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下肢静脉曲张早期:仅在长时间站立后患肢小腿感觉沉重、酸胀、乏力和疼痛。
病人,女性,27岁。
妊娠37周,近日诉左下肢酸胀、疼痛,小腿内侧出现团块状隆起,晨起时消失。
该病人左下肢为A.下肢软组织感染B.血栓闭塞性脉管炎C.下肢静脉曲张D.深静脉血栓E.妊娠所致的钙缺乏『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妊娠,下肢酸胀、疼痛,小腿内侧出现团块状隆起,晨起时消失提示下肢静脉曲张。
(三)辅助检查1.特殊检查(1)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2)深静脉通畅试验(3)交通静脉瓣膜功能试验(1)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曲氏实验)若未放开止血带前,止血带下方的静脉在30秒内已充盈,则表明交通静脉瓣膜关闭不全。
一大隐静脉曲张病人,在做浅静脉瓣功能试验时,10秒钟内放开止血带,塌陷的大隐静脉由上而下迅速充盈说明A.交通瓣膜闭锁不全B.大隐静脉瓣膜闭锁不全C.股静脉有阻塞D.股静脉瓣膜闭锁不全E.深静脉阻塞『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平卧,抬高下肢排空静脉,大腿根部所扎止血带阻断大隐静脉,病人站立,10秒钟内放开止血带,塌陷的大隐静脉由上而下迅速充盈说明大隐静脉瓣膜闭锁不全。
周围血管神经损伤患者的护理PPT优质课件
护理要点-术后护理
疼痛
1)评估疼痛的程度及位置 2)进行心理安慰及护理 3)转移注意力 4)做好疼痛宣教,指导合理用药并注意观察药物效果及有无不良反应发生 5)局部冷敷、抬高伤肢等方法减轻伤肢水肿,起到减轻疼痛的作用 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护士态度和蔼,取得患者信任
肢体功能障碍:
1)了解患者生活习惯,掌握心理动态及生活需要 2)主动给予帮助,做好晨晚间护理 3)协助患者饮食,排便,翻身等 4)把常用品放置患者便于拿取的地方
预防感染:
监测患者有无感染症状和体征 早期使用抗生素 严格无菌操作 谢绝或减少探视 进食营养丰富的食物,增加抵抗力
护理要点-术后要点
疼痛:
1)评估疼痛的程度及位置
2)进行心理安慰及护理
3)转移注意力
4)做好疼痛宣教,指导合理用药并注意观察药物效果及有无不良反应发生
5)局部冷敷、抬高伤肢等方法减轻伤肢水肿,起到减轻疼痛的作用
护理要点-术后要点
动脉栓塞
1、术后24-72小时易发生动脉栓塞,术后24小时最多发
2、原因为血管清创不彻底;或者血管吻合质量欠佳或吻合口张力过大;或血肿压迫、局部感染 或长时间痉挛引起
3、初期临床表现与动脉痉挛相同,经保温解禁镇痛治疗后20-30分钟无改善可诊断为动脉栓塞
4、可进行手术探查
血管危象:
治疗
用修复的方法治疗神 经断裂
用松解的方法解除瘢 痕、粘连、绞窄
用减压的方法解除骨 折端压迫
用锻炼的方法恢复肢 体功能
主要护理问题
自理缺陷 焦虑 疼痛 皮肤完整性受损
护理目标 患者焦虑/恐惧减轻,配合治疗及护理。 患者营养状况得到改善或维持 患者主诉不适感减轻或消失 术后未发生并发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围血管损伤的处理
任何外来直接或间接暴力侵袭血管,均可能发生开放性或闭合性血管损伤。
血管损伤的危险性在于大出血和肢体缺血坏死或功能丧失,严重者威胁患者生命。
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可降低死亡率和截肢率,可减少肢体因缺血引起的功能障碍。
过去,四肢血管损伤常用结扎止血法以挽救生命,截肢率高达50%以上。
现在随着血管外科技术的发展和休克、多发性损伤诊疗技术的提高,使四肢血管损伤的死亡率和截肢率明显下降。
一、病因病机
在血管损伤中,作用力不同,其血管损伤情况各异。
血管损伤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致使其临床表现和预后也不尽相同。
一般说来,锐性损伤可造成血管的完全或部分断裂,以出血为主;钝性损伤可造成血管内膜、中膜不同程度的损伤,形成血栓,以阻塞性改变为主。
间接暴力所致损伤中,要注意胸部降主动脉和腹部肠系膜动脉的疾驰减速伤,若救治不及时,常可导致伤员失血性休克和死亡。
根据损伤原因和机制,血管损伤常见的病理类型有:血管壁完全和部分断裂,血管痉挛,血管挫伤、血管受压,假性动脉瘤和动静脉瘘。
1.完全断裂四肢主要血管完全性断裂,多有大出血,常伴有休克;由于血管壁平滑肌和弹力组织的作用,能使血管收缩、回缩,继发血栓形成,可使完全断裂的血管出血减少或自行停止。
2.部分断裂血管伤可有纵形、横形或斜形的部分断裂,由于
动脉的收缩使裂口扩大,不能自行闭合,而发生大出血。
因此,有时部分断裂比完全断裂的出血更为严重,即使出血暂时停止,也有再度出血的危险。
3.血管痉挛血管痉挛时远侧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肢体可出现麻木、发冷、苍白等缺血症状,而局部无大出血或张力性血肿现象,长时间血管痉挛可导致血管栓塞。
4.血管挫伤动脉受到挫伤后,可发生内膜和中膜断裂分离,动脉挫伤不但伤后可发生血管痉挛,血栓形成,还可因血管壁的软弱,发生创伤性动脉瘤,动脉内血栓脱落而成栓子,可阻塞末梢血管。
5.血管受压可由于骨折、关节脱位和血、骨筋室综合征,甚至夹板及止血带等造成压迫,受压时间愈长,其预后愈严重,动脉严重受压可使血流完全受阻,血管壁也可受损伤,引起血栓形成及发生远端肢体坏死。
6.动静脉瘘由于伴行的动、静脉同时部分受伤,发生直接交通,动脉血直接流入静脉,形成动静脉瘘。
二、临床表现
1.病史如骨折、脱位、挫伤、火器伤或切割伤时,均应考虑是否合并血管损伤。
2.症状与体征
(1)出血:动脉出血为急速、搏动性、鲜红色出血。
静脉出血为持续暗红色出血。
内出血:深部组织和内脏损伤,血液由破裂的血管流入组织或脏器、体腔内,从体表看不见血。
胸腹部血管损伤出血
量大,易致急性血容量锐减。
(2)血肿:如果出血流向纵隔则表现纵隔的增宽、呼吸困难、胸痛等;如果流向后腹膜则可出现腹痛、腹胀等。
血肿特点为张力高、坚实和边缘不清;或者血肿与血管裂孔相沟通形成交通性血肿,该血肿具有膨胀性和搏动性。
这是诊断钝性血管外伤的局部重要体征,如贸然切开,可引起灾害性后果。
(3)肢体远端血供障碍:肢体动脉断裂或内膜损伤所致的血栓可使肢体远端发生明显的缺血现象,即所谓的“5P”表现:①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的无脉(pulselessness);②远端肢体缺血导致持续性疼痛(pain);③皮肤血流减少发生苍白,皮温降低(pallor);④肢体感觉神经缺血而出现感觉麻木、感觉异常(paresthesia);⑤肢体运动神经失去功能出现肌肉麻痹,运动障碍(paralysis)。
这5个症状和体征的英文词首为P,故称为5P征。
静脉回流障碍主要表现在12~24 h 内出现肢体严重水肿,皮肤发绀和温度下降。
(4)震颤和杂音:当受伤部位出现交通性血肿以及动脉损伤部位有狭窄者,听诊可闻及收缩期杂音,触诊时感到震颤。
在外伤性动静脉瘘时可闻及血流来回性、连续性杂音。
(5)休克:一般患者均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创伤性或失血性休克,大血管的完全断裂或部分断裂常使患者死于现场。
(6)合并脏器和神经组织损伤的症状。
当血管损伤合并其他脏器(如肺、肝、脑、肾等)或神经组织损伤,出现的症状是多种多样的。
3.辅助检查血管造影是诊断血管损伤的金标准,可以确定血管损伤的位置和程度。
但动脉造影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应谨慎进行。
通过造影可了解血管有无断裂、狭窄、缺损或造影剂溢出等损伤的表现。
其他如多普勒(Doppler)血流检测仪、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像(Color flow Doppler imaging)和双功能超声扫描(Duplex Doppler scanning)和超声波血流探测器等方法,对血管损伤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三、治疗
四肢血管损伤的处理着重于及时诊断与止血,抗休克,挽救患者生命;其次是作好伤口的早期清创,正确修复损伤血管,尽早恢复肢体的血供,保全肢体,降低致残率;同时,认真处理好骨关节和神经等并发性损伤,密切观察和防治继发性出血、感染、血栓形成等继发症,最大限度地恢复肢体功能。
血管损伤中动脉损伤是其主要矛盾,必须修复,大静脉要尽量修复。
1.加压包扎止血法四肢血管伤大多可用加压包扎止血,止血效果良好。
紧急情况下,无消毒敷料和设备时,可用指压法。
使用止血带止血要注意记录时间,防治并发症。
2.休克和多发性损伤的处理首先止血和输血输液,补充血容量与抗休克,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的紊乱,同时迅速处理危及生命的内脏伤和多发性损伤。
3.血管痉挛的处理应注意预防,如用温热盐水湿纱布敷盖创面,减少创伤、寒冷、干燥及暴露的刺激,及时清除骨折及弹片压迫等。
在没有伤口而疑有动脉痉挛者可试行盐酸普鲁卡因交感神经节阻
滞;盐酸罂粟碱口服或肌内注射,此法往往效果不大,如无效应及早探查动脉。
4.清创术及时完善的清创术,是预防感染和成功地修复组织的基础。
应争取6~8 h内尽快地做好清创术,去除污染、异物、失活及坏死组织,以防感染。
5.血管损伤的修复血管修复的成功与否,主要是认真、细致、正确的处理。
不论完全或部分断裂、挫伤后栓塞,均以切除损伤部分、对端吻合效果最好。
对大静脉如髂外静脉、股静脉和腘静脉伤,条件允许时应在修复动脉的同时,予以修复,以免血液回流不畅、肢体肿胀。
如果仅血管壁部分损伤且创口不大,可行创口缝合或成形术。
如动脉损伤缺损过多,可取健侧大隐静脉修补。
注意移植时必须将静脉倒置,以免静脉瓣阻塞血流。
如用静脉移植修复静脉则不需将静脉倒置。
6.血管损伤的术后处理术后最常发生的主要问题有血容量不足、急性肾功能衰竭、伤肢血循环障碍、伤口感染和继发性出血等。
(1)严密监护患者的呼吸、循环、肝肾、胃肠道功能,特别是应该注意防止ARDS、MODS、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
(2)应用石膏固定肢体关节于半屈曲位4~5周,减少缝合处张力,以免缝线崩开造成出血和动脉瘤等合并症。
(3)体位:静脉损伤可适当抬高患肢,以免肢体静脉回流不畅。
(4)注意肢体循环情况,如脉搏、皮肤颜色和温度等,如有突然变化、肢体循环不良,多系血栓形成或局部血肿压迫,应立即手术
探查,恢复肢体血流。
(5)警惕再发出血:如血管修复不够完善或继发感染、坏死,可发生再次出血,甚至大出血,必须严密观察,及时处理,以免发生危险。
(6)抗凝:术后可使用抗凝剂,防止血栓形成。
(7)防治感染:如有伤口感染,只要及时正确处理,如充分引流,使用适当抗菌药物等,仍有可能保持血管修复的效果。
7.中医治疗根据临床表现进行辨证论治。
(1)寒滞经脉:四肢怕冷,发凉,疼痛,麻木,遇冷后症状加重,遇暖减轻,肤色或为苍白,舌淡紫,苔薄白,脉沉紧或涩。
治则温经散寒、化瘀通络,方拟当归四逆汤合桃红四物汤化裁。
(2)瘀阻经脉:肢体肿胀刺痛,局部瘀血瘀斑,舌质青紫,脉弦紧涩。
治则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用桃红四物汤合圣愈汤化裁。
(3)经脉瘀热:肢体灼热,疼痛,肤色或为紫暗,舌紫暗,有瘀斑,舌尖或红,苔薄黄,脉弦紧或濡。
治则清热化瘀,用四妙勇安汤合桃红四物汤化裁。
(4)湿热瘀阻:肢体红肿热痛,伤口黄色分泌物,舌红,苔黄燥,脉细数。
治则清热利湿、活血消肿,方拟五味消毒饮、四妙散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