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教学目标:
1、经历“让瓶子逐渐下沉”的典型过程,会用“推测--验证”的科学方法探究,培养观察能力及实验动手能力。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观察、实验结果。能用丰富的口头语言,准确地描述和同伴交流分享观察、实验结果。
2、培养探究物体沉浮的兴趣,激发积极关注科学现象的情感。
3、知道在同体积(重量)条件下通过改变物体的重量(体积)可以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的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研究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
课前准备:
水槽、玻璃瓶(“双黄连”之类的,每组一个)、注射器(每组一个)、大可乐瓶/沙/浮标/泡沫塑料/橡皮泥
教学过程:
师:我们上节课研究了《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你们认为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哪些因素有关?
生:和物体的重量和体积有关系。
师:什么关系,能说具体一些吗?
生: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
生:我有补充,应该是在大小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大的物体容易浮,小的容易沉。
师:是这样的吗?你们都认为是这样?
生:是。
(教师板书:重轻大小)
师:(教师出示一个双黄连的瓶子)我把这个瓶子放到水里,它会沉还是会浮?
生1:会沉的。
生2:我认为它会浮在水面上。
(生:会沉的,会浮的……学生争论起来)
师:有不同意见了,怎么办啊?
生(齐声):把瓶子放到水里试试看吧!
师: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这样吧,如果你认为小瓶子放到水中是会浮的请站起来,你认为是会沉下去的请蹲下,认为会半浮半沉的请半蹲,不能确定的就请坐。
(这个环节看似很简单,但是,在学生决定是站还是蹲,或者是坐着,都是经过思考的,这样,就能吸引全体学生的参与)
(教师把小瓶子放到水槽底部,放开手)
(这一动作看似很普通,但是其中包含的却是一种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操作方法的渗透)
生:是浮的,是浮的!(一部分推测正确的学生一起欢呼起来)
生:在瓶子里灌一些水就会沉下去了。(小部分没有推测正确的学生在小声地说)
师:你来说说你们还有什么想法?
生:我们认为,往瓶子里灌些水(瓶子)就会沉下去了。
师:你确定?你确定往瓶子里灌些水,就能使瓶子沉下去?
生:应该会吧!
师:应该会?!
生:会的!
师:那你打算怎么灌?
生1:把瓶子放到这个水槽下面,过一段时间就会有水进去了。
那你用你的办法上来试试,看能不能灌进水。
其他同学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
生2:把瓶子上面的孔弄大些。
师:如果不改变这个孔的大小,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其实这个环节还是没有充分体现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主体性)
师:瓶子里灌进水了吗?(教师回过来问生1)
生1:有一点了,但是很少。
师:噢,这样啊,也就是这个办法效率不够高,是吗?那还有更好的办法吗?生3:把瓶子放到水龙头下冲。
(这个方法在我们生活中其实也是经常用到的,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非常不错)
生4:用针筒把水注射进去。
……
师:你们听了这么多办法,觉得哪个办法比较好些?
生:(异口同声):用注射器(针筒)。
师:都觉得注射器比较好些,那你们会用吗?
生:会/不会。
师:这样吧,请一位会使用的同学上来演示一遍,哪位愿意?
(不用教师演示,而请学生演示,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操作演示)
师:看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你刚才灌了多少水,知道吗?
生:大概是2ml左右吧。
师:有什么办法确定吗?
生:看针筒上的刻度好了,一小格就是1ml。
师:你真的很能干!(将针筒用实物投影放大)看清楚了吗?这一小格就是1ml,那一大格就是……
生:5ml。
师:是的。针筒怎样使用会了吗?
生(大部分):会了。
师:那好,我这里就不再重复了,实验的时候相互学习吧!
你们估计进行这项研究需要多少时间?
(这一环节看似忽视了一项比较基本的操作技能的学习,但是让学生互相学习,实质上是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并不是权威,有时同学也是请教的很好对象)
生1:5秒。
生2:10秒。
师:这里所说的“研究”指的是改变小瓶子的沉浮状态。你觉得要多久?
生3分钟。
生10分钟。
师:你们打算在这10分钟内研究哪些内容啊?
老师这里有一张建议表,上面有些建议大家不妨去试试。(电脑屏幕逐条出示)
(建议内容:1、你们有办法让瓶子慢慢沉下去吗?
2、当瓶子注入多少水时瓶子悬在水中?注入多少水时瓶子沉下
去?
3、沉下去的瓶子还有没有办法让它再浮上来?)
(学生开始实验,教师做适当的指导)
师:哪个小组愿意和大家来交流一下,汇报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
(小组汇报瓶子由浮慢慢变沉,再慢慢变浮)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小瓶子一会儿沉,一会儿浮?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了玻璃瓶的沉浮变化?
生:小瓶子里有水就会沉,水少了就会浮的!
师(取出一个里面灌有2ml左右水的瓶子,放到水槽里):这个瓶子里面也有水啊,为什么没有沉下去啊?
生:这个时候小瓶子不够重,水有浮力的,小瓶子重一点的话就会沉下去的。小瓶子里没有水的时候,很轻,就会浮,当小瓶子不是很轻也不是很重的时候,就像那个,里面有6ml水的时候,就是半沉半浮的!
(教师板书:重--沉;轻--浮;不重不轻--半沉半浮<悬浮>)
师:同学们太棒了!说得真好!(指着悬浮着的瓶子)这个状态,我们称为悬浮,刚才有同学已经提到了。但是我这里有个问题了,(教师出示一个250ml 的可乐瓶)如果我往这个里面灌8ml的水,它也能沉到水底吗?
(这里就是一个推进,这时学生会思考,不一样的瓶子,从沉到浮或从浮到沉的界线是不一样的,而这些界线之间有没有共同之处,这是今后孩子们会去思考,也是值得思考的地方)
生:不能,这个瓶子太大了,两个瓶子的大小不一样的。
师:那刚才我们说的加重就会沉,变轻就会浮,准确吗?谁愿意上来修改老师的板书啊?到底怎样才能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呢
(一直以来,板书都是老师的专利,老师的板书更是一种权威,现在不仅让学生板书,而且还让学生来修改老师的板书,这样就充分鼓励学生敢于向权威发出挑战的科学精神)
生:瓶子的大小要一样的,这样重了就会沉,轻了就会浮。(板书:同体积改变物体重量重轻)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怎么改变小瓶子在水中的沉浮,收获不错,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老师还准备了些什么物体?能用你学到的知识改变它们在水中的沉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