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合集下载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学特性及其同种异体的应用研究进展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学特性及其同种异体的应用研究进展

【u S mmay B n eecy ls m cl (M C)h v eo eerh h t o i ee eav dcn n r 】 o e m sn hma t e s B S s ae bcme a rsac o pt n rgnrt e mei e ad e l s i i
B C 是 一 类 仔 位 于 骨 髓 基胚 r 的 成 体 f 地. 与骨 MS s 1 t l 参 _ 【 』 髓 微 环 境 的形 成 . 有 r 巾胚 层 和 神 经 外 胚 层 来 源 的组 织 细 具 口 J
MH CⅡ类 分 子 , 表 达 共刺 激 分 子 B — ( D 0 , 表 达 B — 低 7 1C 8 )不 72
【 关键词 】 骨髓间充质十细胞 同种 异体 再生陕学 组织T程 免疫调节 【 中图分类号】 Q 1.+ 【 8 31 1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17 — 3 4 2 1 ) 10 4 — 4 6 3 0 6 (02 0 — 0 9 0
Th mm u oo ia a a trsisa d Al g n i pia in o n ee c y a tm l W U Jn g o A0 eI n lgc lCh r ce it n l e ecAp l t fBo eM sn h m lSe Cel c o c o s ig u ,C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Yl I a. sac ee Pt i S reyH si , hns d m dcl c n e, e i no dc im X A R n ReerhC n r i 0 e h t u r opt C i e c e yo Me i i cs P kn U i Me i sc g l a e Aa f aSe g n l a

婴幼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及基本生物学特性的实验研究

婴幼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及基本生物学特性的实验研究

XI a — n H XU iW e NG W n Ho g Zh — i
L Za— i U h o Hu
DONG n Z a Xi— h i
XI Hu l e i l 幼 d U i rt Sc n o i l a x M d a , 池 n e i pa S c v sy,T i a 3 0 1 a u n0 0 0 ) y ( i u o i l S a g a hl e ei e t 幼 Xn H aH pt , h n h i i r M d a C n r s a C dn c l e dt S n h i i n ,v syMei o ee h n h i 0 1 7 o h g a a tg Uue t d a C l g ,S g a 0 2 ) a J oo rt c l l a 2
An pe i e t lS u y o l Cu t r / i o a sc Bi l gc l Ex rm n a t d n Cel lu e n vt nd Ba i oo ia r Cha a t r o n a tBo e M a r w e e c y a t m l r ce fI f n n r o M s n h m l S e Cel s
cl B C )i io, n td o fh i bs ilg a po et s M eh d T ret v iit sb n es( MS s nvr a ds ysmeo e ai bo i l rp re . to s he f em lle o e l t u t r c o c i oi li r
密 度梯 度 离 心 获 得 单 个 核 细 胞 ( e o Pr H分 离液 , c 7为 103 , 种 入 含 1%胎 牛血 清 的低 糖 D E 培 养 液 , 定 其 生 .7 ) 接 0 MM 测 长 曲线 , 式 细 胞 仪 检 测 婴 幼 儿 B S s 面 标 记 , 观 察 其 形 态 、 壁 率 、 落 形 成 能 力 和 超 微 结 构 的 变 化 。结 果 流 MC 表 并 贴 集

不同来源人的间充质干细胞分离与基本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不同来源人的间充质干细胞分离与基本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第31卷第5期吉林医药学院学报V01.31N o.52010年10月Jour na l of J i l i n M ed i cal C ol l eg e O ct.2010文章编号:1673-2995(2010)05-0249-03不同来源人的间充质干细胞分离与基本生物学特性的研究郭素红,苑春华,刘慧玲,李欣(吉林医药学院,吉林吉林132013)论著摘要:目的比较人羊水源性及脐血源性的间充质干细胞(M SC s)分离、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为组织工程选取种子细胞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用贴壁分离培养的方法分离两种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观察其形态与生长曲线,并用细胞化学染色的方法测定其生物化学特性。

结果两种来源的标本均可成功分离出M SC s,但是孕中期羊水源性M SC s增殖能力要明显强于新生儿脐血源性的M SC s,二者有相似的生物化学特性。

结论孕中期羊水与新生儿脐血来源的M SC s是很好的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新生儿脐血来源的M S C s的增殖能力相对较弱,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关键词:孕中期羊水;间充质千细胞;脐血中图分类号:R364.3文献标识码:ASt udy on i s ol at i on and ba si c bi ol ogy char act er i s t i cs of M SC s f r om di f f e r ent or i gi nsG U O Su—hong,Y U A N C hun—hua,LIU H ui-l i ng,LI X i n(J i l i n M edi cal C ol l ege,Ji l i n C i t y,Ji l i n P r ovi nce,132013,C hi—na)A bst r act:O bj ect i ve To com pa r e i sol a t i on m et hods and bi ol ogy ch ar ac t er i st i c s of m es enc hym al s t em cel l s(M SC s) i n second t r i m est er a m ni ot i c f l ui d and cor d bl ood t o provi de or gani zat i ona l pr oj eel s w i t h exper i m enm l bas i s f or sel ecr i ng s eed cel l s.M et hods M SC s f rom t w o di f f e r ent s o ur c es w e re i sol at ed by adherence cul t ur e,t he i r m or ph ous and grow t h c ur v e w e re ob s er v ed;C yt ochem i cal st ai ni n g w a s a ppl i ed t o a na l yze t he bi ochem i cal ch ar ac t er i st i c s of M S C s.R es ul t s M S C s c oul d be succ ess f ul l y i s ol at e d fr om bot h of t he t w o s am pl es.M SC s f rom di f f e r ent s o ur c es had si m i l a r bi ochem i cal c ha r ac t er i st i cs.C onc l us i on S e cond.t r i m es t e r am ni ot i c f l ui d and c ord bl ood w er e bet t er s eed cel l s f or or gani z at i ona l proj ect s.M SC s fr om co r d bl ood and m i d—pr egna ncy am ni ot i c f l ui d w er e w eaker i n r epr oduc t i ve c apa c i t y and t hei r appl i ca t i on s houl d be l i m i t ed.K ey w or ds:s econd.t r i m es t er a m ni ot i c f l ui d;m esenchym al s t e m cel l s;co r d bl ood问充质干细胞(m ese nchym a l s t em cel ls,M SC 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是细胞治疗及基因治疗的理想种子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干 细 胞 是 近 年 来 研 究 的热 点 . 以干 细 胞 工程 为代 表 的 现
代 组 织 工 程 学 则 为 组 织 器 官 的修 复 与 替 代 提 供 了 一 个 崭 新 的领 域 。组 织 工 程 学 将 体 外 分 离 、 养 的 高浓 度 的功 能 楣 关 培
的 活细 胞 种 植 于 天 然 的人 工 合 成 的支 架 上 , 之 植 人 人 体 后 使
1 骨髓 MS s C 的发 现
骨髓 组 织 除 含 有 造 血 干 细 胞 外 , 含 有 另 一 类 干 细 还 胞— — 骨 髓 问充 质 干 细 胞 。早 在 一 个 多 世 纪 前 , 国 病 理 学 德
家 C hhi 就 推 测 骨 髓 内存 在 非造 血 功 能 的干 细 胞 。 on c mt 16 8 9年 G u n证 实 骨 髓 具 有 成 骨 能 力 。此 后 , 到 上 个 世 oj o 直
3 细 胞 表 面 标 记
到 目前 为 止 , 没 有 特 异 性 的被 发 现 。研 究 证 明 MS s 还 C
步 证 实 了骨 髓 MS s的存 在 , 创 建 了一 种 体 外 分 离 和 培 养 C 并
MS s 简 便 可行 的 方 法 , 今 仍 是 一 种 经 典 的 方 法 , 到 C 的 至 得 广 泛 应 用 。8 O年 代 Pes i ma和 (w n将 这 种 骨 髓 单 核 细 胞 r )e 定 义 为 骨 髓 问 充 质 干 细 胞 。 自此 有 关 MS s的 研 究 逐 渐 深 C
养 增 殖 、 期传 代 不改 变 生 物 学特 征 、 原 性 小 、 织 修 复 能 长 抗 组
力 强 等 特 征 。骨 髓 问 充 质 干 细 胞 ( sn h ma se cl , mee c y l tm e s l

临床研究用人间充质干细胞质量评价

临床研究用人间充质干细胞质量评价

临床研究用人间充质干细胞质量评价一、引言人间充质干细胞(MSCs)由于其多向分化潜能、免疫调节特性以及易于体外培养等特点,被广泛用于临床研究。

在众多疾病的治疗中,MSCs 都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然而,要确保其在临床研究中的有效性,首先需要对MSCs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和评价。

本文将探讨如何评价临床研究用MSCs的质量。

二、MSCs的质量评价标准1、细胞的纯度和活性:这是MSCs质量评价的核心指标。

纯度是指MSCs中目标细胞的比例,而活性则是指MSCs的增殖能力和分化能力。

2、细胞的遗传稳定性:通过基因测序等方法,可以检测MSCs是否存在基因突变,以及是否存在潜在的致癌风险。

3、细胞的免疫调节特性:MSCs具有免疫调节特性,可以通过抑制免疫反应来降低排斥反应的风险。

因此,评价MSCs的免疫调节特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4、细胞的来源和生产过程:MSCs的来源和生产过程也会对其质量产生影响。

例如,来自患者的自身MSCs可能比来自捐献者的MSCs更适合用于治疗。

同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如无菌操作、细胞培养基的质量等,也会影响MSCs的质量。

三、MSCs质量评价的方法1、细胞形态观察:通过观察MSCs的形态,可以初步判断其是否具有正常的形态学特征。

2、生长曲线测定:通过绘制MSCs的生长曲线,可以评估其增殖能力。

3、细胞表面标志物检测:通过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可以确定MSCs 的纯度和活性。

4、染色体核型分析: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可以评估MSCs的遗传稳定性。

5、免疫调节特性检测:通过检测MSCs对免疫反应的调节作用,可以评估其免疫调节特性。

6、生产过程质量控制:通过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可以确保MSCs的生产过程符合质量标准。

四、结论人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但其质量评价是关键环节。

通过对MSCs的纯度、活性、遗传稳定性、免疫调节特性以及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等多方面的评价,可以确保其满足临床研究的需求。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与应用概况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与应用概况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与应用概况于雷;高俊玲【摘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cells,BMSCs)是当下热点研究对象之一。

1867年德国病理学家Cohnheim教授[1]在研究创口愈合过程中发现骨髓中存在一种非造血系统的多潜能细胞,但研究因为条件原因未能深入。

后来有研究者[2]在20世纪60年代开展一系列开创性研究,发现从骨髓中分离得到长梭状、成纤维细胞样的细胞群,在塑料培养皿中呈集落样贴壁生长;1987年,又发现这种骨髓单核细胞可在一定的条件下分化为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脂肪细胞和成肌细胞。

培养增殖二十代后仍保有其多向分化的潜能。

于是把这种多能细胞称为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 stem cell,MSC)。

【期刊名称】《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8(020)002【总页数】5页(P164-168)【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肺纤维化;缺血性脑卒中【作者】于雷;高俊玲【作者单位】[1]华北理工大学基础医学院,河北唐山063000;[1]华北理工大学基础医学院,河北唐山0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9.2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cells,BMSCs)是当下热点研究对象之一。

1867年德国病理学家Cohnheim教授[1]在研究创口愈合过程中发现骨髓中存在一种非造血系统的多潜能细胞,但研究因为条件原因未能深入。

后来有研究者[2]在20世纪60年代开展一系列开创性研究,发现从骨髓中分离得到长梭状、成纤维细胞样的细胞群,在塑料培养皿中呈集落样贴壁生长;1987年,又发现这种骨髓单核细胞可在一定的条件下分化为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脂肪细胞和成肌细胞。

培养增殖二十代后仍保有其多向分化的潜能。

于是把这种多能细胞称为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 stem cell,MSC)。

人骨髓MSC分离培养及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的实验研究

人骨髓MSC分离培养及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的实验研究

A s atObet e T ea otis d sor er ihma oe l WM C i l n 、ui d a pi dm to d bt c: jcv h i fh uyit e a hO u nbn maO S ss a gpri 、m l e e da r i m s t s c l l ot i f e i f h n
中 国实 验 诊 断学
2O O9年 1月
第 1 3卷
第 1 期

2 一 7
文章编号 :07— 27 21 )1 07 3 10 4 8 ( ̄ 90 —02 —0 0
人 骨 髓 MS C分 离 培 养 及 诱 导 分 化 为 脂 肪 细胞 的实 验研 究
王 莹 , 罗 速
( 北华 大学基础医学部 , 吉林 吉林 12 1) 303
P sa e 3 df rn ae dp c t n L DME c nan n 0% h re ̄r l 。 e ti n s t a oi v . n h s n A as g i ee t t t a io ye i - i d o M o ti ig 2 os tn R l d O sa a r u sp s e Co e t o ,g e l w i t l
a l e t . mpi d i v r i f ni o
Ke r s b n l w me e c y l tm l ;e a a o ; utr ; p ic t n y wo d : e ma o s n h ma e c l s p rt n c u e a l a o o T s e s i l m i f i
发生形 态学改变 , 无衰老征象 ; 传代培养 M C(3在 2%马血 清的 LD E SsP) o -M M培养液 中分 化为 脂肪细胞 。结论

人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外泌体特性研究共3篇

人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外泌体特性研究共3篇

人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外泌体特性研究共3篇人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外泌体特性研究1人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外泌体特性研究随着干细胞研究的深入,外泌体研究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外泌体是一种小颗粒的细胞分泌物,直径约为40-100 nm,可以通过各种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起到重要作用。

干细胞的外泌体涉及到许多生物学过程,并被广泛应用于再生医学和药物研究。

本文将通过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研究,探讨其特性。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是一种多能干细胞,其来源于成年人的骨髓、腱鞘和脂肪组织。

BM-MSCs的外泌体是一种含有许多生物活性分子的小颗粒,可以通过信息传递实现干细胞的功能。

BM-MSCs的外泌体主要由小囊泡和外泌体微小RNA (miRNA)组成。

这些小囊泡和miRNA对于细胞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包括基因表达、细胞信号传导和蛋白质合成。

一些生物学过程,如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和血管生成,也可以通过BM-MSCs的外泌体调节。

BM-MSCs的外泌体具有多种生物学特性。

首先,BM-MSCs的外泌体可以通过环境的调节发挥多种特定功能。

例如,当它被诱导到炎症模型下,其外泌体可以抑制多种炎症反应,并通过减少外泌体中的miRNA、蛋白质等分子调节炎症。

其次,BM-MSCs的外泌体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细胞间信息传递。

它们可以通过体外和体内的方式发挥其作用。

这种特异性不仅可以提高BM-MSCs外泌体的传递效率,还可以避免某些细胞受到外泌体的干扰。

在临床应用方面,BM-MSCs的外泌体对于改善临床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它可以通过被植入病人体内,调节患者的免疫状态,并成为一种通过外在刺激的疗法,来改善病人疾病状态。

总的来说,BM-MSCs的外泌体具有多种生物学特性,广泛应用于再生医学和药物研究。

它们不仅可以通过信息传递,对疾病状态进行调节,而且可以通过体内和体外的方式实现其作用。

进一步的研究还需要对BM-MSCs的外泌体和其组成元素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实现这种生物活性分子的广泛应用。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与鉴定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与鉴定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与鉴定目的分离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BMSCs),体外观察其生长特性。

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自脐血中分离间充质干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及生长情况;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并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

结果纯化的hBMSCs 贴壁生长,呈均一梭形,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分析P3代hBMSCs 稳定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标志CD73,CD90和CD105等。

结论本实验分离培养的hBMSCs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表达间充质干细胞的表面标记。

Abstract:Objective To isolate and culture human 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BMSCs),and to observ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BMSCs. Methods 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 were separated by the method of density gradient centrifugation and MSCs were obtained by adhere culture.The cell morphology and their growth characteristics in vitro were observed under an inverted phase contrast microscope and the cell cycles were tested by flowing cytometry. Mesenchymal like stem cells were identified by surface marker with flow cytometry.Results hBMSCs were adhered like a fibroblast morphology and with pool like growth alinement.Flow cytometry showed that the third passage cells were positive for CD73,CD90and CD105 expression.Conclusion The MSCs from bone marrow in this study show great capability of proliferation.Key words: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Separation;Culture and identification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来源于中胚层的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及鉴定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及鉴定

2 0 0 7年 5月



人 骨 髓 问充 质 干 细 胞 体 外 培 养 及 鉴 定
梁 雪 , 粟永萍 , 孔佩艳 , 陈幸华 , 彭 贤贵 , 徐 辉 , 曾 东风 , 艾 国平
( I . 第 三军 医大 学附 属新 桥 医院血 液科 , 重庆 4 0 0 0 3 7 ; 2 . 预 防 医学 院解 放 军 复 合伤 研 究 所创 伤 、 烧 伤与 复合 伤 国家重 点实 验室 , 重庆 4 0 0 0 3 8 )
( 1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H e ma t o l o g y ,X i n q i a o H o s p i t a l ,T h e hi T r d Mi l i t a r y M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C h o n g q i n g 4 0 0 0 3 7 ,C h i n a; 2 .S t a t e K e y L a b o r a t o y r o f T r a u m a, B u r n I n j u r y a n d C o mb i n e d I n j u r y , Mi l i t a r y C o n— r b i n e d I n j u y r I n s t i t u t e , P r e v e n t i v e Me d i c i n e C o l  ̄ g e , C h o n g q i n g 4 0 0 0 3 8 , C h i n a )
C u l t u r e a n d i d e n t i i f c a t i o n o f t h e h u ma n b o n e ma r r o w me s e n c h y ma l s t e m c e l l s i n v i t r o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纯化与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细胞种类,它们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主要用于组织工程、再生医学和免疫治疗等领域。

然而,要在这些应用中实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有效利用,就必须先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纯化与鉴定,以保证获取的细胞具有较大的纯度和生物活性。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纯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纯化方法主要包括直接培养法、贴壁法、悬浮式培养法等。

其中,直接培养法是一种直接将骨髓细胞培养在培养皿中的方法,通过贴壁式培养,使不同种类的细胞在培养皿上生长,最终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附着在培养皿底部,其他细胞则浮于培养液中,从而达到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目的。

贴壁法则是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较好的贴壁性质,将其分离于不贴壁的其他细胞种类中,一般会在6~8小时内附着于培养皿的底部,形成典型的纤维形状。

悬浮式培养法则是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散在培养液中悬浮生长,并加入一些特定因子,使其在悬浮状态下生长和增殖,最终达到分离目的。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鉴定是指对所分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鉴定和确认。

其主要包括形态学、生物学、遗传学和免疫学等多个方面的检测方法。

形态学方面的检测方法主要是通过显微镜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生长状态和细胞密度等指标进行判断。

生物学方面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代谢学等多个层面的检测指标,以确定其代谢状态、生长状态、分化能力和功能表达等信息。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临床应用中的应用前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再生医学和免疫治疗等领域。

其中,在组织工程领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用于修复或重建骨组织、肌肉组织、软骨组织等,并可通过工程化的方法向特定的细胞类型分化,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在再生医学领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通过再生医学的手段,促进身体的再生或再生,重建病变组织或器官等。

在免疫治疗领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作为免疫干预剂,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状态,对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疾病产生治疗效果。

2型糖尿病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体外示踪的开题报告

2型糖尿病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体外示踪的开题报告

2型糖尿病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体外示踪的开
题报告
研究背景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具有治疗T2D的潜力。

其原因是BMSCs具有良好的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能够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并释放一系列细
胞因子、生长因子和免疫调节分子,在组织修复和免疫调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但是,目前对于T2D患者BMSCs的生物学特性和体外示踪方面还缺乏深入的研究。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BMSCs的生物学特性和体外示踪方法,为进一
步研究其应用于治疗T2D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研究内容
1.2型糖尿病患者BMSCs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通过对来自T2D患者的BMSCs进行体外培养、鉴定和分析其生长特性、克隆形成能力、细胞表型、多向分化潜能和分泌因子等生物学特性,探讨T2D患者BMSCs与正常人BMSCs的差异。

2.2型糖尿病患者BMSCs体外示踪方法的比较研究
比较研究几种常见的BMSCs体外示踪方法,包括荧光探针、放射性同位素、重
组蛋白等,评估其在T2D患者BMSCs中的适用性和安全性。

研究意义
该研究有望为更好地了解T2D患者BMSCs的生物学特性和体外示踪方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其在T2D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实验基础。

同时,该研究还可为BMSCs在其他代谢性疾病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作者:闫德祺等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3年第24期[摘要]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是骨髓基质中存在的非造血系的成体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已成为国内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研究的热点。

本文简要介绍了BMSCs的概念提出、生物学特性、培养、鉴定,并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包括应用中药进行的诱导分化、组织工程、基因治疗、再生医学等相关研究及临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组织工程;中药[中图分类号] R39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8(c)-0025-03早在1867年,世界著名病理学家Cohneim发现了骨髓中非造血系的干细胞,发现这类干细胞能够产生愈合伤口的成纤维细胞,后来Caplan[1]称之为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因为这类细胞除骨髓外,还广泛分布于脂肪、外周血、脐血、羊水、胎盘、胎肺、胎肾、牙髓、肌腱、滑膜、骨骼肌等不同的组织中,可定向分化为造血细胞以外的神经胶质细胞、肌细胞、腱细胞、成软骨细胞、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心肌细胞、平滑肌细胞等多种细胞,支持造血,对造血干细胞有扩增作用,具有贴壁生长、高度可塑、免疫调节的性质,在体外易分离和扩增,还易于外源基因的转入和表达[1-2]。

本文在此基础上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的研究及其应用作一综述,以期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临床应用。

1 改良性的BMSCs分离培养和鉴定方面的研究体外培养的小鼠及人的BMSCs形态学特征主要表现为梭形、纺锤形,少数为多角形。

BMSCs的体外分离方法有四类:贴壁培养法、密度梯度离心法、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磁珠分离法。

贴壁培养法更换培养液去除造血系细胞后还残留有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贴壁生长,需要严格控制胰蛋白酶的剂量和消化时间,连续培养才能清除并得到相对的纯化[3]。

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鉴定

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鉴定
vt teh m nbn a o m snh a cl ( B L )ot ndf m au u a o em r w i vt n e- a u a o em r w eetym es h MS s ba e o d lh m nbn ar ioadi n eh r l l i r t o n r d
Sie n e i ,h e i in 30 2 C ia hhz U i r t S i z Xna g820 , hn ) i v sy h i j
C r p n ig a t o : U Xio l , - i: my n e@ 1 3 c m, o r o d n uh r M a -i E ma l n a li 6 . o s g n
t y t il gc lp o e te orfrh r su y a d ci i p ia in. e o Th ro wh c rv d fo d - i he b oo ia r p ri sf u e t d n lnc a pl to M t ds f t c h e ma rw ih de e m e i r s re o e at ro e ai n wa u h d o t r e s r e d b n fe p r to sf s e utwi fe . eum tM EM dim n ra e tc c ndto hBM S r - t l h o. me u u de s pi o iin. Cs we e i s ltd nd pu fe nst r de e tiug to o oa e a ri d byde iy g a inte nrf ain c mbi d wih at c m e u t e m eh d. e g o h a d m oo i ne t ta h ntc lur t o Th wt n r r p o o y o he p may c lu e a d s c lur r b e v d u de n e e p s c nr s c o c p n h r wt h l g ft r i r ut r n ub u t e we e o s r e n r iv r d ha e o ta tmir s o y a d t e g o h t c r e wa tce y c l c u tng T e bo o c lf au e fhBMSCs a d c o e i tr g d c l r n lz d. u sdee td b el o n i . v h ilgia e t r s o n r g ntc soa e el wee a ay e y s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分化及研究进展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分化及研究进展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分化及研究进展摘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存在于骨髓基质中的非造血系细胞,它们能够分化成中胚层和非中胚层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主要有4种体外分离方法:贴壁筛选法,密度梯度离心法,流式细胞仪分离法和免疫磁珠分离法。

由于骨髓间质干细胞具有多方面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本文从来源、形态、体外分离培养及应用前景几个方面做一综述,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分化骨髓由造血组织和基质构成,近年的研究表明,在骨髓基质中存有间质干细胞(me5enchyma15temcel15,MSCS),骨髓原始间充质干细胞是骨髓基质干细胞,对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HSC)不仅有机械支持作用,还能分泌多种生长因子(如IL-6,IL-11,LIF,M-CSF及SCF等)来支持造血,体内外实验已证明它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一定的诱导条件下MSCS具有向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成肌细胞、肌键细胞、脂肪细胞等中胚层细胞分化的能力。

因此它已成为医学界近来研究的热点,但骨髓中MSCS含量很少,每1万~10万个单核细胞中大约有1个MSCS,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因此体外分离纯化MSCS,研究其培养特性,获得大量稳定的MSCS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骨髓间质干细胞的来源在生物个体的发育过程中先后出现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间质干细胞作为一种成体干细胞来源于中胚层间充质,主要存在于全身结缔组织和器官间质中,以骨髓组织中含量最为丰富,在人的骨髓中约占单个核细胞数的1/1×105[1]。

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贴壁基质细胞,可以向间质组织分化,包括骨组织,软骨组织,脂肪组织。

目前研究较多的间质干细胞主要来源于脐带血、外周血及脂肪组织。

MSCS的获得主要来自于骨髓的抽吸,人类MSCS一般从髂前上棘吸取,也可从胫骨、股骨、胸骨、腰椎等骨中获取,大动物MSCS的获取部位与人类相同,兔需抽取中段胫骨或股骨的骨髓。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w me i C n eg i 、Ft ame tJ . m erd o nw t P OSudro gI1 r t n[ ]Hu R po , h n e
骨髓 间 充质干 细胞 的生物 学 特性
恩 和吉 日嘎拉 徐 伟 明 ,
(. 1 内蒙古 医学院 解剖教 研 室, 内蒙古 呼 和浩 特 2 内蒙古 医学院 附属 医院 骨科, . 内蒙古 呼 和浩特 00 5 ; 1 0 9 0 05 ) 1 0 0
2 B C来 源 MS

骨髓 间 充质干 细胞 是来源 于 中胚 层 的一类 成体 干 细胞 。它具 有较 强 的 自我更 新能 力和多 向分 化功 能, 在体 内外 不仅 可 以分 化为 中胚层 细胞 系, 可 以 还 在一 定 的条件 下分 化为 内胚 层和外 胚层细 胞 系。例 如, 一 定 的 条 件 下 可 分 化 为 骨[、 骨[ 、 在 2 软 ] 3 肌 】 肉 、 肪 L 等 各种 间 充质组 织 的细 胞。 骨髓 间 充 J脂 5 J 质干 细胞 也 可 分 化 为 内脏 细 胞 , 如肝 细 胞 l 、 细 6肺 】 胞 J肾脏 细 胞 - 等 等 。随 着 干 细 胞 治 疗 的 发 展 , 、 8 】 由于 B C的 获取 方便 , MS 也避开 了很多 伦理 道 德 的 问题 , 以骨 髓 间充 质 干 细胞 成 为 了一 种 最 为理 性 所 的干细 胞治 疗 的种子 细 胞。
内蒙 古 医 学 杂 志 InrMo g l dJ2 1 n e n o aMe 0 2年 第 4 i 4卷 第 4期
4 49

I a d is f n n u n— d p n e t p o en c n e t a in fe n u i i e e d n r t i o c n r t s a tr i s l o n—

慢乙肝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和生物学特性分析

慢乙肝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和生物学特性分析

防治指 南 》 , 患者 血清 HB V DNA 为 4 . 2 e +5 ~1 . 1 e
+8 I U/ ml ( 血 清 HB VD NA 检 测 仪器 为 C O B AS
Amp l i r e p / C OB AS T a q ma n ) ; 8例 健 康 供 者 ( 年 龄 2 5 — 5 O岁 , 男 6例 , 女 2例 ) 为 自愿 者 , 均 无 血 液 系 统 疾病 、 无 肿瘤 , 肝 炎病 毒标 志物 阴性 。本 研究 经 吉林 省肝 胆 病 医院伦 理 委员 会 批 准 , 慢 乙肝 患 者 和 供 者
中国 实 验 诊 断 学
2 0 1 3年 1 2月 第 1 7卷
第 1 2 期
文章编号 : 1 0 0 7 —4 2 8 7 ( 2 0 1 3 ) 1 2 —2 2 4 1 ~O 4
慢 乙肝 患 者 骨 髓 间充 质 干 细 胞分 离 培 养 和生 物学 特 性 分 析
赵 洪 昌 , 王 莹 , 王 峰 。
分别 加入 a n t i —C D3 4 - F I TC、 - C D 4 4 一 F I TC、 一 C D2 9 一
P E、 F I T c / P E标 记 同型作 为 阴性 对 照 , 室 温下 避 光
孵育 3 O mi n , P B S洗 涤 2次 后 , 流式 细 胞 仪 检 测 荧 光强 度 。
为 1 O F B S ( F e t a l b o v i n e s e r u m) 的低 糖 D ME M 培
养基 , 置C O 。 孵箱 中培养 , 培养 7 2 h后 首次 换液 , 除 去未 贴壁 细胞 , 以后每周 换 液 2 次, 当细胞 生长 接近 8 0 融合 时 , 0 . 2 5 胰 蛋 白酶 消化 , 按 照 1: 3比例 传代 培养 。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
成 骨 细 胞 分 化 能 力 ,可 作 为 骨 组 织 工程 的 种 子 细 胞 。 【 键 词 】 骨 髓 ; 问 充 质 干 细 胞 ;细 胞 分 化 关
Th s l to n a a t rz to f Hu a n a r w e e h ma t m ls Z e I o a i n a d Ch r c e i a i n o m n Bo e M r o M s nc y lS e Cel HEN
方法分离人 B C ,经传 代后细胞形态呈梭形 ,均匀一致 。② M 法测 定细胞增 殖和生长 曲线 MS s 分析结果显示 B C 在传代后经历潜伏期 、 MS s 对数 生长期和平台期 。 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所获 ③
得的 B C 表面抗原标记高度一致 。④ B C 细胞周期 检测结果 为 MS s 0G 期 1 2 .
o mee c y ltm el d rvdf m h ma o ema o h f sn h ma e e l eie r s s o u nb n l w( BMS s) S sop v h wa o ac ig T C , Oa t a ete yfr e rhn s
t en w u c f e d c l o et s ee g n e i gMeh d B n ro r s i dfo i u o h e s r eo e el i b n s u n ie rn . t o s o s sn i o ema r w we ei p r m i m f n e r l
d n tr , n n ce r e l we e s ltd b e st r d e t e t f g t na dc h r di i o T eh g e o ao s mo o u l a l r oa e yd n i g a i n n f u ai n u u e vt . h ih r c s i y c i o n r p r yo u t f i BMS s r b an db e p n e d e e t el n mo a f o a h r n el rp ae l . 3 C e ti e yk e i gt h r n l a dr we o h a c s e v l n d ee t l e tdy P on c se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培养成骨的实验研究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培养成骨的实验研究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培养成骨的实验研究赵敏;许建中;周强;王序全;秦辉;朱灏;单建林【期刊名称】《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4(044)002【摘要】目的观察人骨髓问充质干细胞的生长特点及诱导条件下的成骨能力.方法抽取人骨髓组织,梯度离心后,保留贴壁细胞传代,稳定传代后改用含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和维生素C的诱导培养液,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碱性磷酸酶染色、骨钙素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进行观测.结果原代人骨髓问充质干细胞10~12 d左右即可长满,并可稳定传代,传代细胞5~6 d即可传代,在诱导培养液中2周形成多层结构,并聚集成细胞钙化结节.诱导培养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骨钙素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结论人骨髓问充质干细胞经合理的体外诱导培养后,符合成骨细胞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可为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骨提供自体种子细胞.【总页数】3页(P1-3)【作者】赵敏;许建中;周强;王序全;秦辉;朱灏;单建林【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全军矫形外科中心,西南医院骨科,重庆,400038;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全军矫形外科中心,西南医院骨科,重庆,400038;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全军矫形外科中心,西南医院骨科,重庆,400038;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全军矫形外科中心,西南医院骨科,重庆,400038;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全军矫形外科中心,西南医院骨科,重庆,400038;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全军矫形外科中心,西南医院骨科,重庆,400038;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全军矫形外科中心,西南医院骨科,重庆,4000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相关文献】1.兔脂肪干细胞体外成骨诱导培养及成骨活性鉴定的实验研究 [J], 张开刚;张月东;王玫2.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成骨分化过程中成骨相关基因的动态表达 [J], 吴欢欢;巩福星;王黔;曹谊林;肖苒3.Percoll法分离犬骨髓单个核细胞与体外成骨诱导培养的实验研究 [J], 尹宏宇;刘广鹏;崔磊;曹谊林;吕长胜4.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诱导培养及向脂肪细胞的定向分化 [J], 岑航辉;韩春茂;赖平平;吕庆华5.微载体技术与普通方法成骨诱导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比较 [J], 单建林;许建中;周强;王序全;朱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骨髓间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向神经细胞分化的研究

骨髓间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向神经细胞分化的研究

骨髓间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向神经细胞分化的研究牛朝诗;李健;傅先明;汪业汉【期刊名称】《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年(卷),期】2004(17)2【摘要】目的研究骨髓间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及其向神经元细胞分化的条件及可行性。

方法取大鼠骨髓 ,采用贴壁培养筛选法 ,分离培养骨髓间质干细胞 ,经β 巯基乙醇诱导 ,骨髓间质干细胞可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 ,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分化细胞进行鉴定。

结果分离的骨髓间质干细胞可体外增殖 ,经β 巯基乙醇诱导 ,骨髓间质干细胞可向神经元细胞分化 ,细胞突起增多 ,具有神经元的形态学特征 ;分化后的细胞表达神经元标志物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和神经微丝 (NF)。

结论骨髓组织中存在着骨髓间质干细胞 ,易分离和培养 ,体外可增殖 ,可横向分化为神经元。

【总页数】4页(P95-98)【关键词】骨髓间质干细胞;细胞分离;细胞培养;神经细胞;细胞分化【作者】牛朝诗;李健;傅先明;汪业汉【作者单位】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外科安徽省立体定向神经外科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9.2【相关文献】1.体外培养骨髓间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研究进展 [J], 赖贤良;邓志锋;汪泱2.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向神经细胞分化的研究 [J], 金钧;单立冬;惠国桢;苗宗宁;陆华3.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分化和鉴定方法的研究 [J], 杨宏辉;蒲晓群;高传玉;李传昶;徐予;陈岩4.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其向神经细胞分化的研究 [J], 白瑞樱;张艳;朱涵5.山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向神经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 [J], 华松;武浩;赵慧英;安志兴;郑月茂;张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易敬林1,杨海军1,丁伟荣2,柳 2,吴晓牧2,杨志刚2,陈 波2,何 丹2(江西省人民医院1.眼科;2.中心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06)摘要:目的 研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分离和培养条件,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

方法 取无恶性血液病的32~65岁的成人骨髓7例,经密度梯度离心得到单个核细胞,加入含10%胎牛血清的DM EM/F12培养液,将细胞的密度调整到1×106个/mL,接种到12孔培养板中(1mL/孔)进行培养,48h后更换新鲜培养液,以后每3d 换液1次。

当细胞铺满培养板底90%以上时,按常规方法进行细胞传代培养。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细胞的CD29、CD44、CD166、CD105、CD34、CD45、HL A2DR表达情况。

并且使用脂肪细胞诱导培养液诱导培养MSCs,油红O染色检测其能否被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

结果 成人骨髓接种后24h内细胞开始聚集成细胞集落,并从集落中长出少许长梭形细胞,6~15d细胞进入快速增殖期,一般培养20~25d后细胞汇合成片铺满培养板底;而传代培养的细胞每代约需10~15d即可铺满瓶底。

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此次培养的骨髓来源细胞高表达CD29、CD44、CD166、CD105,不表达CD34、CD45、HL A-DR,符合骨髓MSCs细胞的特性。

油红O染色显示MSCs可以被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

结论 用密度为1.077g/mL淋巴细胞分离液作为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的人骨髓MSCs增殖力强,操作简单,是一种较好的分离和培养MSCs的方法。

MSCs可以被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培养中图分类号:Q81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294(2005)06-0001-04Study of the Isolation,Culture,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H um an Bone Marrow Mesenchym al Stem CellsYI Jing2lin1,YANG H ai2jun1,DING Wei2rong2,L IU Zhe2,WU Xiao2mu2,YANG Zhi2gang2,CHEN Bo2,HE Dan2(1.Dep artment of O p ht hal molog y;2.Center L aboratory,J i ang x i Provi nce People’s Hos pit al,N anchan g330006,Chi na)ABSTRACT:Objective To st udy a met hod for t he isolation and cult ure of 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in vitro and explore t heir biological properties.Methods Bone marrow aspiration samples were obtained f rom7adult human donors32to65years old wit hout severe hematopietic diseases.Mononuclear cells were acquired after density gradient cent rif uga2 tion of t he collected bone marrow aspiration.Then t hey were seeded at1×106cells/ml in DM EM/F12supplemented wit h10%fetal bovine serum(FBS)in a hole of12holes cult ure plate.The medium was changed first time after48hours,and o nce every3days t hereafter.When t he cult ures reached nearly90%of confluence,cells were passaged wit h routine met hods.Cell surface antigens which contain CD29,CD44,CD166,CD105,CD34,CD45,HL A2DR were detected wit h flow cytomet ry.MSCs were treated wit h adipocyte cult ure fluid,t hen t hey were detected wit h oil red stain to ascertain whet her MSCs could be induced to adipocyte or not.R esults A small percentage of isolated cells were adherent to t he flasks and grew as typically fibroblas2收稿日期:2005-07-29作者简介:易敬林(1951-),男,本科,教授,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干细胞的基础及应用研究。

tic shape48hours after plating.Primary cells derived f ro m adult human bone marrow reached 90%of confluence in20to25days.Passaged cells reached90%of confluence in10to15days. The cult ured adherent cells typically expressed CD29,CD44,CD166and CD105,while CD34, CD45,HLA2DR of t hem were negative.The result of oil red stain showed t hat MSCs were able to be induced to adipocyte.Conclusion The isolated and cult ured MSCs by t he met hod of density gradient centrif ugation are of singular configuration,stable growt h and rapid proliferation.This met hod is a good one to isolate and cult ure MSCs.MSCs can be induced to adipocyte.KE Y WOR DS:bone marrow;mesenchymal stem cells;cell culture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是普遍存在于人体各组织中的一种成体干细胞。

从骨髓、外周血、脐血、脂肪组织、骨外膜、骨小梁、肌肉、胎肺、胎肾等组织中都可以分离出间充质干细胞,其中骨髓的含量最丰富[1]。

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它不但可以分化为多种中胚层间质组织细胞,如脂肪、骨、软骨、肌肉、肌腱和韧带;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横向分化为多种外胚层和内胚层的组织细胞,如血管内皮细胞、神经元细胞、神经胶质细胞、肝细胞、皮肤干细胞、表皮细胞等[2]。

因此,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作,在组织工程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本实验拟探讨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条件,并且研究其部分生物学特性,为以后深入研究MSCs的细胞特性和在组织工程方面的应用奠定基础。

1 材料和方法1) 标本来源:经肝素抗凝的成人骨髓7份,来自本院及江西医学院二附院的骨髓穿刺室,2男5女,年龄为32~65岁,平均52.5岁,并且都经过骨髓细胞学检查排除了血液系统的恶性疾病。

2) 人骨髓MSCs的分离和培养:从成人的髂骨处抽取骨髓3mL,注入内含0.3mL肝素钠生理盐水(1200U/mL)的消毒小玻璃瓶内,轻轻摇匀,避免其凝固,用DM EM培养液(G ibco公司)3mL/ min稀释后,缓慢加入含有淋巴细胞分离液(密度为1.077g/mL,上海华精生物)6mL的离心管内,2 500rp m离心25min,抽出含有单个核细胞的白色膜状层,用PBS清洗2次,洗去其中的淋巴细胞分离液,加入含体积分数为10%的胎牛血清(G ibco公司)的DM EM/F12(v/v=1/1,G ibco公司)培养液,轻轻吹打使之成为单细胞悬液,调整细胞浓度到1×106个/mL,接种于12孔培养板中,1mL/孔,放在37℃、含体积分数为5%的CO2的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

48h后更换新鲜培养液,去除未贴壁细胞,以后每3天换液1次。

每天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并拍照。

3) 人骨髓MSCs的传代培养:当细胞铺满培养板底90%以上时,去除培养液,PBS冲洗3次,用0.25%胰蛋白酶(Sigma公司)室温下消化3~5 min,见细胞松动浮起时,胎牛血清终止消化,PBS 清洗3次,加入含体积分数为10%的胎牛血清的DM EM/F12培养液,调整细胞浓度到2×104个/ mL,接种于25cm2培养瓶中,5mL/瓶,放在37℃、含体积分数为5%的CO2的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每3天换液1次。

每天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并拍照。

4) 人骨髓MSCs生长曲线的测定:取第1次和5次传代的细胞,接种于24孔培养板内(细胞数为2×104个/孔),放在37℃、含体积分数为5%的CO2的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在培养的第1、2、3、4、5、6、7、8天各随机取出3孔,将细胞消化并计数,绘制人骨髓MSCs的生长曲线。

5) 人骨髓MSCs表面标记物的检测:当细胞铺满培养板底90%以上时,去除培养液,PBS冲洗3次,用0.25%胰蛋白酶(Sigma)室温下消化3~5 min,见细胞松动浮起时,胎牛血清终止消化,PBS 清洗2次,10mL PBS悬浮细胞,400目纱网过滤, 1000r/min离心5min收集细胞,用PBS重新悬浮细胞,制成1×106/mL的细胞悬液,加入流式细胞检测试管,每管250mL,在各管中分别加入以下抗体10μL:CD1052FITC/CD452PE、CD342FITC/ CD1662PE、CD442FITC/CD292PE、CD1052FITC/ HL A2DR2Pc5,室温避光孵育30min,PBS清洗3次,流式检测缓冲液1mL重悬细胞,上流式细胞仪(美国B EC KMAN COUL TER公司)检测,以同种荧光标记的Ig G1抗体作为阴性对照确定背景标记,同一条件检测其他各管的细胞,每次至少分析5000个细胞,检测阳性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