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脊髓

合集下载

神经系统概述

神经系统概述
熟的内分泌腺,与机体的生物钟有关
下丘脑: 神经内分泌的中心,与垂体联系,
将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融为一体,广泛 调节体温、生殖、食物摄取等
32
3、小脑
位于脑干的背侧,扁圆形,中间缩细称 小脑蚓,两侧膨大的称小脑半球。
33
小脑功能
①维持躯体平衡,协调眼球运动(绒球小结叶) ②维持肌张力(半球内侧部) ③协调肌运动(半球外侧部)
5
脊髓 前

6
形态: 前后稍扁的 圆柱状
✓前正中线有前(后)正中裂; ✓两侧各有前(后)外侧沟,沟内有成排的 脊神经根附着, —前根(运动根), —后根(感觉根),有膨大的脊神经节。
前后根在椎间孔处合成脊神经,出椎管。
7
脊神经节
后正中裂 后根(感觉根)
脊髓 节段
前根(运动根)
前正中裂
8
脊髓节段:
第一节 神经系统概述
1
2
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
解剖

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12对 脊神经31对

感觉神经 躯体感觉神经
统 功能
(传入)
内脏感觉神经
运动神经 躯体运动神经(骨骼肌) (传出) 内脏运动神经 交感神经
(心肌、平滑肌、腺体)副交感神经
3
第二节 脊髓和脊髓神经
4
一、脊髓解剖学 ▲位置和形态(重点) 位置:位于椎管内,扁圆柱状,上 端通过枕骨大孔和延髓相连。下端 终止于第一腰椎下缘。 全长45cm,占椎管的2/3。
组成:31对
颈神经8 对 胸神经12对 腰神经5对 骶神经5对 尾神经1对
混合神经 前根—运动神经 后根—感觉神经
16
脊神经丛分布
1、颈丛 C1-4前支 2、臂丛 C5-8前支、大部分T1前支 3、腰丛 L1-4前支 4、骶丛 部分L4前支、L5前支、全部

神经系统概述-2

神经系统概述-2

脊髓
白质
前角:运动神经元胞体,其轴突组成前根,分
布到四肢、躯干骨骼肌肉。 由许多具有一定功能的神经纤维束(传
导束)所组成。
(二)脊神经
1、脊神经的对数 ●31对 2、脊神经的组成 前根:运动性 ●脊神经
后根:感觉性
●脊神经是混合神经
前支、后支
(1)椎体Vertebral Body (2) 棘突Spinous Process (3) 上关节突Articular Process (4)横突 Transverse Process (5)椎孔 Foramen (6) 椎弓根Pedicle
顶叶:中央沟与顶枕裂之间。
枕叶:为顶枕裂之后的部分。 颞叶:为大脑外侧裂以下的
部分。
脑岛(岛叶):大脑外侧 裂的深面。
② 大脑半球的底部
额叶底面一条 纵行纤维束为嗅囊, 嗅囊的前端膨大为 嗅球。嗅球与嗅神 经相连,与嗅觉有 关。
(2)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
灰质 — 大脑皮质(层)
大脑半球
白质
侧脑室
基底神经核
分泌腺的活动。
姚书p353
3、小脑
(1)小脑的位置和外形
小脑位于大脑半球枕叶的下方,延髓和脑 桥背侧。 两侧膨隆部分为小脑半球,中间狭窄部分 为小脑蚓部。小脑表面有许多沟与回。
(2)小脑的内部结构
小脑内部为白质,其中几对神经核统 称为中央核,最大的为齿状核。 小脑与脊髓、脑干都有许多神经纤维 相联系。

脑桥
腹侧面: 以脑桥臂与小脑相通。
背侧面: 形成第四脑室底的 上部; 与延髓背面之间以 横行的髓纹为分界。
③ 中脑
腹侧面: 大脑脚:一对纵 行隆起,其中主要 有锥体束通过。
背侧面: ●上丘与下丘

系统解剖学——中枢神经系统——脊髓

系统解剖学——中枢神经系统——脊髓

系统解剖学——中枢神经系统——脊髓脊髓起源于神经管尾部,与31对脊神经相连一、位置和外形:位于椎管内;上端平枕骨大孔,下端约平第1腰椎体下缘(新生儿可达第3腰椎下缘)。

呈前后略扁的圆柱状;有31对脊神经与其相连膨大:颈膨大;腰骶膨大脊髓表面6条沟:前正中裂、后正中沟、后正中隔、前外侧沟、后外侧沟、后中间沟(是薄束和楔束之间的分界标志)脊髓节段:脊髓节段:与每一对脊神经相连的那段脊髓,称为一个脊髓节段。

共31个节段,包括:C1-8(颈节)、T1-12(胸节)、L1-5(腰节)、S1-5(骶节)、Co1(尾节)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成人):C1-4节段:C1-4椎体;C5-8、T1-4节段:-1椎体;T5-8节段:-2椎体;T9-12节段:-3椎体;L1-5节段:10-12胸椎体;S1-5、C0:12胸椎体至第1腰椎体临床腰椎穿刺部位:第3、4腰椎间或第4、5腰椎间穿刺。

2、内部结构㈠灰质前角:横断面上伸向前外侧的部分;后角:横断面上伸向后外侧的部分;中间带:前、后角之间是中间带;侧角:第8颈节到第3腰节,中间带向外突出形成。

网状结构:前、后角之间的外侧,由部分灰质、白质混杂交织而成。

中央灰质:围绕在中央管周围的灰质;灰质前连合、灰质后连合:中央管前方和后方的灰质1. 后角:尖部、基底部(感觉)后角边缘核(边缘层):细胞分散,功能存在争议胶状质:与痛觉有关后角固有核:接受脊神经后根纤维,传导浅感觉的重要核团背核(clarke柱或胸核):(C8-L3)非意识性本体感觉2. 中间带(侧角):前、后角之间(内脏感觉与运动)中间外侧核:T1-L2节段的侧角,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胞体聚集的部位,为交感神经低级中枢。

S2-4节段为骶副交感核。

(内脏运动)中间内侧核:中间带内侧贯穿脊髓全长。

(内脏感觉)3. 前角(运动):短宽,颈膨大和腰骶膨大处特别发达。

内侧群(前角内侧核):支配颈部、躯干固有肌、脊髓全长;外侧群(前角外侧核):支配四肢肌,见于颈膨大和腰骶膨大。

神经系统中的脑和脊髓功能

神经系统中的脑和脊髓功能

对人类健康和生活的影响
01
提高神经系统疾病诊疗水平
随着神经科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将能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神经系统疾
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02
推动神经科技产品发展
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将促进神经科技产品的创新与发展,如脑机接口技
术帮助残疾人士重获运动能力。
03
增强人类认知与创造力
通过对大脑功能的研究,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人类的认知、情感和创造
脊髓在神经系统中的地位
传导路径
脊髓是脑与身体其他部分之间的 重要传导路径,负责将脑的信号 传递到身体各部分,同时将身体 的感觉信息反馈给脑。
反射中枢
脊髓内含有许多反射中枢,能够 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 如膝跳反射等。
调节作用
脊髓对内脏活动具有一定的调节 作用,通过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内 脏器官的功能。
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参与运动控制、情 感调节等多种生理功能。
5-羟色胺
γ-氨基丁酸
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主要分布于大脑皮 层和中脑边缘系统,与睡眠、觉醒、情绪 等生理活动有关。
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在大脑皮层、小脑等 部位广泛分布,参与多种生理功能的调节, 如镇静、抗焦虑等。
03
小脑与脑干功能解析
小脑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
小脑位于大脑的后下方,由中间的蚓部和两侧的小脑半球构 成。小脑表面覆盖着灰质,即小脑皮层,其内部由白质和少 量的神经核团组成。
功能
小脑的主要功能是协调运动,保持身体平衡和姿势。它接收 来自前庭器官、肌肉和关节等处的传入信息,经过处理后, 通过传出纤维调节肌肉张力,使身体各部分运动协调一致。
脑干的结构与功能
运动传导路径
02
大脑发出运动指令,通过脊髓传至外周运动神经元,控制肌肉

脊髓-最新PPT课件

脊髓-最新PPT课件
前外侧沟
Anterolateral sulcus
后外侧沟
Posterolateral sulcus
编辑版ppt
12
编辑版ppt
13
编辑版ppt
14
脊髓节段
Segments of spinal cord
每对脊神经所连属的 一段脊髓,叫一个脊髓 节段。胚胎3个月与椎管等长, 新生儿脊髓末端平L3, 成人脊髓末端平L1体下缘
3
脊髓起源于神 经管的后部, 是中枢神经的 低级部分。上 与各级脑中枢 有广泛联系, 下借31对脊神 经分布到躯干 四肢和胸腹腔 脏器。
编辑版ppt
4
主要内容
脊髓位置与外形 脊髓的内部结构 脊髓的主要功能 脊髓的损伤类型
编辑版ppt
5
第一部分
脊髓位置和外形
Location and appearance of the spinal cord
传导非意识性本体感觉冲动
编辑版ppt
37
脊髓丘脑束(spinothalamic tract)
脊髓丘脑侧束:外侧索的前半 脊髓丘脑前束:前索
起于 Ⅲ-IV层的后角固有核(脊神经节细胞中 枢支入脊髓先上升1~2脊髓节后入后角固有核), 纤维斜经白质前连合交叉后在对侧的外侧索和前 索上行,止于丘脑,故称脊髓丘脑束。 脊髓丘脑侧束功能是传导痛觉和温度觉的冲动。 脊髓丘脑前束功能是传导粗略触觉冲动。
皮质脊髓侧束:外侧索
皮质脊髓前束:前索
控制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编辑版ppt
42
皮 质 脊 髓 束
编辑版ppt
皮质脊髓侧束:
起于中央前回 在延髓交叉 行于外侧索 终于脊髓前角 管理同侧上下肢肌 损伤后表现为痉挛性瘫痪 (硬瘫):无明显的肌萎 缩、 肌张力和腱反射亢进。

神经系统的构造

神经系统的构造

2.小脑
位于延髓和脑桥 的背侧,由两侧 小脑半球和中间 的蚓部构成。
小脑表面为灰质
形成沟和回;白
质在深层,形成
小脑树。
3.大脑
左、右大脑半球借胼胝体相连。
皮质: 功能分区
额叶:运动区 顶叶:感觉区 枕叶:视觉区 颞叶:听觉区 边缘叶:内脏区 白质: 联合、联络、 投
射纤维。
基底核(纹状体):
2.前肢神经
肩胛上神经—1 臂神经丛—2 腋神经—3 腋动脉—4 尺神经—5 正中神经和肌皮神经总 干—6 正中神经(前臂最长神 经)—7 肌皮神经皮支—8 桡神经—9
3.后肢神经
坐骨神经—1
肌支—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胫神经—3
腓神经—4 小腿外侧皮神经—5 腓浅神经—6 腓深神经—7
大脑白质中基底部的灰 质核团,主要有尾状核 豆状核和内囊。
嗅脑: 包括嗅球、嗅回、梨 状叶等部分,属于大 脑边缘系统。
(三)脑脊膜、脑脊液
1.脑脊膜 软膜:富有血管,软膜毛细血管突入各脑室腔内形 脉络丛,可产生脑脊液。 蛛网膜: 蛛网膜下腔,内含脑脊液。 硬膜:厚而坚韧的致密结缔组织,脑硬膜与颅腔间 无间隙,脊硬膜与椎管之间的腔隙称硬膜外 腔,临床常进行脊神经根麻醉。 2.脑脊液:由脉络丛产生无色透明液体,充满各脑室 脊髓中央管、蛛网膜下腔等,具有保护、 营养、运输和维持颅内压恒定等作用。
中脑 间脑
1.脑干
延髓:背侧为第四脑室底壁后半部;腹侧为锥体交叉
脑桥:背侧为第四脑室底壁前半部;腹侧为横行隆起
中脑:背侧为四叠体(前丘、后丘);腹侧为大脑角
两者之间为中脑导水管。
间脑:上方为丘脑,包括第三脑室、灰质中间块、松

神经系统的分部和常用术语

神经系统的分部和常用术语

神经系统的分部和常用术语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1.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

- 大脑:负责感知、思考、记忆、决策等高级认知功能。

主要
有大脑皮质、脑白质和基底核构成。

- 脊髓:负责传递神经信号,参与部分反射机制。

由灰质和白
质组成。

2.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 脑神经:共有12对,从大脑和脑干发出,负责与头部和颈
部的感觉与运动相关的功能。

- 脊神经:共有31对,从脊髓发出,负责与身体其他部分的
感觉与运动相关的功能。

常用术语:
1. 突触: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连接点。

2. 动作电位:神经元产生的电信号,用于传递信息。

3. 神经元: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单位,负责接收、处理和传递信息。

4. 神经纤维:神经细胞的延伸部分,用于传递动作电位。

5. 神经递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号的化学物质。

6. 感觉神经:负责传递感觉信息的神经。

7. 运动神经:负责传递运动指令的神经。

8. 自主神经:控制内脏器官和无意识动作的神经系统。

9. 神经调节:神经系统对机体内部环境和外部刺激的调节反应。

10. 神经病变:神经系统结构或功能发生异常的疾病或损伤。

神经系统脊髓的实训报告

神经系统脊髓的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脊髓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大脑和周围神经的桥梁。

通过本次实训,旨在加深我们对脊髓结构、功能及其病变的理解,提高我们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训过程中,我们通过解剖观察、模型演示和实验操作,对脊髓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入的认识。

二、实训目的1. 了解脊髓的解剖结构,包括脊髓的形态、位置、分段及神经根等。

2. 掌握脊髓的功能,如传导、反射、调节等。

3. 熟悉脊髓病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4. 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三、实训内容1. 脊髓解剖观察(1)观察脊髓的形态和位置:通过解剖观察,我们了解到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呈圆柱形,上端与延髓相连,下端呈圆锥形,称为脊髓圆锥。

(2)脊髓分段:脊髓可分为颈髓、胸髓、腰髓和骶髓四部分,每部分又分为若干节段。

(3)神经根:观察脊髓两侧的神经根,了解其与周围神经的关系。

2. 脊髓功能实验(1)传导功能:通过观察脊髓对刺激的反应,了解其传导功能。

(2)反射功能:通过实验操作,观察脊髓对简单反射的调节作用。

(3)调节功能:通过观察脊髓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作用,了解其调节功能。

3. 脊髓病变观察(1)脊髓损伤:观察脊髓损伤后的临床表现,如截瘫、感觉障碍等。

(2)脊髓炎:观察脊髓炎的临床表现,如运动障碍、感觉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等。

(3)脊髓肿瘤:观察脊髓肿瘤的临床表现,如疼痛、感觉障碍、运动障碍等。

四、实训结果与分析1. 通过解剖观察,我们了解到脊髓的形态、位置、分段及神经根等结构特点。

2. 通过实验操作,我们掌握了脊髓的传导、反射和调节功能。

3. 通过观察脊髓病变,我们了解了脊髓损伤、脊髓炎和脊髓肿瘤等疾病的表现和诊断方法。

五、实训体会1. 本次实训使我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了脊髓的结构和功能,加深了对神经系统知识的理解。

2. 通过动手操作,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3. 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了基础。

神经系统总论脊髓护理课件

神经系统总论脊髓护理课件

04 脊髓的护理
脊髓损伤的预防和急救
预防措施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公众对脊髓损伤的认知;推广安全防护 设备,如头盔、护具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减少事故发生 的风险。
急救处理
在发生脊髓损伤后,应尽快将伤者送往医院,途中注意保持 伤者的脊柱稳定,避免二次损伤;同时,进行心肺复苏等基 本急救措施,为伤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
详细描述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由细胞体、轴突和树突组成。轴突负 责传递信息,树突则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的信号。神经元通过突触连接,实现信 息的传递和交流。
02 脊髓的解剖结构
脊髓的位置和形态
01
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接脑 干,下至尾骨。
02
脊髓呈圆柱状,由灰质和白质组 成,具有明显的节段性。
脊柱裂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通过产前超声检查和产后X线检查可以确诊 脊柱裂。
治疗建议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修补和康复训练,应在早 期进行治疗和干预,以最大程度地改善患儿 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
脊髓护理的未来发展
06
脊髓损伤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01
细胞移植技术
利用干细胞、神经细胞等移植技术,修复受损的脊髓组 织,促进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
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
康复计划
根据伤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 康复计划,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 、言语治疗等;定期评估康复效果, 调整康复方案。
家庭护理
指导家属进行基本的家庭护理,如协 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预防并发 症等;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家庭活动, 提高生活质量。
脊髓损伤患者的心理护理
心理支持
02
基因治疗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具有修复功能的基因导入受损的 脊髓细胞,提高细胞的再生能力。

神经系统解剖学脑脊髓和神经的结构与功能

神经系统解剖学脑脊髓和神经的结构与功能

神经系统解剖学脑脊髓和神经的结构与功能神经系统是人体最为复杂的系统之一,它由大脑、脊髓和神经组成。

这些结构与功能紧密相连,协同工作,以确保身体各部分的正常运行和信息传递。

本文将介绍神经系统的解剖学知识,包括脑脊髓和神经的结构与功能。

一. 脑脊髓的解剖学结构1. 大脑:大脑位于颅骨内,是人体最大的脑部。

它分为左右两个半球,通过脑桥和中脑以及脊髓相连。

大脑由灰质和白质组成,灰质主要负责信息处理和意识产生,而白质则负责传递信号。

2. 小脑:小脑位于颅后窝,紧邻脑干。

它对身体的协调运动和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小脑的脑叶通过躯干小脑齿状核与脑干相连,从而将信息传递到不同的身体部分。

3. 脑干:脑干连接大脑和脊髓,是身体许多重要功能的中枢。

它分为中脑、脑桥和延髓三部分。

脑干控制着呼吸、心跳和消化等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

4. 脊髓:脊髓位于脊柱内,是神经系统的主要信息传递通道之一。

脊髓内有许多神经元,负责传递来自大脑和周围神经的信息。

它还负责调控一些反射活动,如膝反射等。

二. 神经的结构与功能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单位,它由许多神经元组成。

神经元分为三部分:树突、细胞体和轴突。

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连接,以进行信息传递。

1. 传感神经:传感神经负责从身体各个部分向神经系统传递感觉信息。

它们通过感觉神经末梢感受身体各处的刺激,然后将这些信息传递到脊髓和大脑。

2. 运动神经:运动神经负责从神经系统向身体各部分传递运动指令。

当我们意识到某种动作时,大脑发送指令到脊髓,然后通过运动神经传递到肌肉,从而实现运动。

3. 联络神经:联络神经负责在神经系统内部传递信息。

它们连接起来形成神经回路,以协调不同的神经元活动。

联络神经在大脑皮质和脊髓中起着重要作用。

三. 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的功能非常广泛,涵盖了认知、感觉、运动等方面。

1. 感知与感觉:神经系统负责对外界的刺激进行感知和感觉。

感知是通过感觉器官,如眼睛、耳朵等,获取外界刺激的能力。

运动解剖学22神经系统总论和脊髓PPT

运动解剖学22神经系统总论和脊髓PPT

动神经元,胞体大,轴突粗,分布于骨骼肌的梭外肌,支配骨
骼肌的随意运动。α运动神经元也分两种:一种胞体小,轴突
传导冲动慢,支配红肌纤维;另一种胞体大,轴突传导冲动快,
支配 白肌纤维。
后角内聚集着与传导感觉有关的中间神经元胞体,主要
承受由后根传入的躯体和内脏的感觉 冲动,其轴突组成脊髓
白质内某些感觉传导束和联系脊髓节间的固有束。侧角内聚
从脊髓的横切面观察,脊髓内部是由位于中央的灰质和
周围的白质两局部构成。灰质中间有一中央管纵贯脊髓全长,
向上通往第四脑室。
质: 灰质纵贯
脊髓的全长,在横断
面上呈蝶形构造,主
要是由神经元胞体
和树突聚集而成,其
左、右侧各有一个突
起,前端膨大称为前
角;后端窄细称为后
角。在胸腰段的前、
后角之间还有向外
二、神经系统的根本概念和活 动
(一) 根本概念
质: 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内,
神经元胞体和树突集中的部位,
在新鲜标本上呈暗灰色,故称
灰质。分布在大脑、小脑外表的
灰质称为皮质
大脑皮质
小 脑 皮 质
质: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各种不同功能的神经纤维聚集
在一起的构造。由于神经纤维外表的髓鞘含有磷脂,故色
泽亮白,称白质
侧突起的侧角。
前角内主要聚集运动神经元胞体,发出的纤维出前外侧沟 组成前根,构成脊神经的躯体运动成分,支配骨骼肌的运动。
前角运动神经元可分为两类:一类是γ-运动神经元,胞
体小,轴突细,分布于骨骼肌的梭内肌纤维。γ-运动神经元兴
奋,引起梭内肌收缩,刺激肌梭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梭外肌
收缩。γ-运动神经元的作用主要是维持肌紧张。另一类是α-运

中枢神经系统—脊髓课件(共15张PPT)《畜禽解剖生理学》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中枢神经系统—脊髓课件(共15张PPT)《畜禽解剖生理学》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间脑
①延髓:位于脊髓前方。
中脑
②脑桥:位于延髓前方,是连接大脑与小脑的重要通道。
③中脑:位于脑桥前方,间脑后方。与视觉反射和听觉反射有关。
脑桥
④间脑:位于中脑的前方,由丘脑和下丘脑组成,下丘脑是较高级 的调节内脏活动的中枢。
延髓

➢ 脑干的机能
(1)延髓:传导机能、反射机能。“生命中枢”。 (2)脑桥:传导机能、反射机能(角膜反射、呼吸调整中枢)。 (3)中脑:传导机能、反射机能(协调机体活动、视觉、听觉)。 (4)间脑: ①丘脑:一定的感觉机能(除嗅觉),并上传到大脑相应区域。 ②下丘脑:调节内脏的较高级中枢。调节植物性神经、水代谢、体温、摄食行为、性行为、情绪反应 等功能。可分泌激素影响内脏活动。 (4)脑干网状结构的机能 ① 调节内脏活动中枢:心血管中枢、呼吸运动中枢等。 ② 维持大脑皮层兴奋水平:保持觉醒。 ③ 调节肌紧张:运动平衡。
脊髓
➢ 脊髓的结构
脊髓内部结构
灰质 中央管 白质
背角 侧角 腹角 背侧索 腹侧所 外侧索
5
2
6
灰质 2. 白质 3. 中央管 4. 腹角 5. 背角 6. 侧角
脊髓
➢ 脊髓的结构
①灰质: 在脊髓的横断面上,灰质呈蝴蝶形,每侧部的灰质分别向背、腹侧伸入白质,分别称背侧柱 和腹侧柱,在背侧柱中主要是中间神经元的胞体;腹侧柱内为运动神经元的胞体; ②白质:位于灰质的周围,白质可划分为3对索: 1、背侧索:两个背侧柱及背正中沟之间的白质,有传导本体感觉的作用。 2、腹侧索:位于两个腹侧柱及腹正中裂之间的白质,既能传导感觉,也可传导运动。 3、外侧索:背侧柱与腹侧柱之间的白质。既能传导感觉,也可传导运动。
• 大脑位于前方,脑干位于大脑和脊髓之间,小脑 位于脑干背侧。

脑神经系统-脊髓

脑神经系统-脊髓

二、脊髓内部结构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spinal cord 脊髓内部结构 脊髓为管 状结构,在横 断面上可见脊 髓由其中央叫 certral canal, , 两侧对称状似 “ H” 形 的 叫 gray substance (matter),周围 , 的纤维束叫white substance (matter)共同构成,灰、 共同构成, 的纤维束叫 共同构成 白质相交的地方叫retrcularis formation在颈和上胸脊 白质相交的地方叫 在颈和上胸脊 髓节段较明显。 髓节段较明显。
Ⅷ层:具有中间神经元,接受邻近层及脑干下行纤维, 具有中间神经元,接受邻近层及脑干下行纤维, 并发出轴突至同侧和对侧Ⅸ层的γ神经元,起兴奋作用。 并发出轴突至同侧和对侧Ⅸ层的γ神经元,起兴奋作用。 Ⅸ层:主要有α、γ运动神经元,还有中间神经元 Renshaw's cell,接受α神经元的侧支, 又发出轴突止于α神 , 接受α神经元的侧支,又发出轴突止于α 经元(同一个或其它的 神经元),形成一负反馈环路, 同一个或其它的α 经元 同一个或其它的α神经元 ,形成一负反馈环路,对α神 经元起抑制作用。 经元起抑制作用。 为中央管周围灰质, Ⅹ层:为中央管周围灰质,新近有人发现其中有一纵行 的 纤 维 束 , 称 中 央 腹 侧 纵 束 centroventral longitudinal fasciculus,纵贯脊髓全长,可能为后角细胞发出的少髓和无 ,纵贯脊髓全长, 髓纤维组成,且贯穿室管膜细胞间而邻接脊髓中央管腔, 髓纤维组成,且贯穿室管膜细胞间而邻接脊髓中央管腔,可 能由此将“ 物质 物质(Substance P)释放至脑脊髓液中。 释放至脑脊髓液中。 能由此将“P”物质 释放至脑脊髓液中

神经系统解剖—脊髓思维导图

神经系统解剖—脊髓思维导图

脊髓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分,起源于胚胎时期神经管的末端位置与外形位于椎管内,外包3层被膜,与脊柱弯曲一致上端在枕骨大孔与延髓相连,下端变细称脊髓圆锥c onus medullaris,约平对T1,新生儿可达T3下缘,软脊膜由此向下续为终丝filum terminale两个膨大:cervical enlargementC4到T1脊髓节段l umbosacral enlargementT1到L3节段两个膨大与四肢出现有关,颈膨大比腰骶膨大明显(上肢功能强于下肢)6条纵沟:前正中裂(较明显)/后正中沟(较浅)前外侧沟(1对,有脊神经前跟根丝附着)后外侧沟(1对,有脊神经后跟根丝附着)*颈髓和胸髓上部有1对较浅的后中间沟,是薄束和楔束的表面界线每一对脊神经前后跟附着处即是一个脊髓节段。

31对脊神经对应31个节段—C8/T12/L5/S5/Co1胚胎早期脊髓几乎与椎管同长,脊神经跟基本呈直角与脊髓相连从胚胎4月起,脊柱生长速度比脊髓快,且脊髓上端连于延髓,位置固定,导致脊髓节段的位置高于相应椎骨,出生时脊髓下端平对L3,至成人达L1C1-C4同序椎骨C5-C8、T1-T4同序椎骨上1T5-T8同序椎骨上2T9-T12同序椎骨上3腰髓:第10~12腰椎体尾髓:第1腰椎体脊神经跟在脊髓圆锥下方围绕终丝聚集成束,形成马尾c auda equina第1腰椎以下已无脊髓,临床上进行脊髓蛛网膜下隙穿刺抽取脑脊液或麻醉时,常选择L3、4或L4、5腰椎棘突间进针,以免损伤脊髓内部结构灰质中央管前后的灰质分别为灰质前/后连合前后角之间为中间带intermediate zone,在T1-L3中间带外侧部伸出侧角lateral horn或侧柱R exed laminae学说l aminae I又称边缘层,腰骶膨大处最清楚,胸髓处不明显内有后角边缘核接受后根传入纤维,发出纤维参与组成脊髓丘脑束l aminae II称胶状质,大量密集的小型神经元,几乎不含有髓纤维加工分析脊髓的感觉特别是痛觉信息接受后根外侧部传入纤维侧枝及从脑干下行的纤维,发出纤维主要参与组成背外侧束l aminae III胞体略大,形态多样,包含许多有髓纤维l aminae IV细胞排列疏松,有小圆形/中三角形/大星形细胞l aminae V后角颈部,接受来自皮肤、肌肉、内脏传入的细纤维内侧部占2/3;外侧部占1/3,位于上下前后纵横交错的纤维束之间,形成网状核l aminae VI后角基底部,颈膨大与腰骶膨大处最明显内侧部占1/3,密集深染的中小型细胞外侧部占2/3,较大的三角形和星形细胞组成接受本体感觉和一些皮肤的初级传入纤维l aminae VII位于中间带,含胸核、中间内侧核、中间外侧核外侧部与中脑、小脑有广泛的上下行纤维联系,参与姿势与运动调节;内侧部与毗邻灰质和节段之间有许多脊髓固有反射联系,与运动和自主功能有关胸核又称背核/Clarke柱,接受后根传入纤维,发出纤维到脊髓小脑后束、脊髓中间神经元中间外侧核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即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S2-S4节段外侧部有骶副交感核,是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胞体所在,即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发出纤维组成盆内脏神经l aminae VIII包含脊髓固有中间神经元,接受邻层/对侧VIII层/一些下行纤维束纤维终末;发出纤维直接或通过兴奋γ-运动神经元间接影响α-运动神经元l aminae IX前角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组成α-运动神经元支配跨关节的梭外肌,引起关节运动γ-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内肌纤维,与肌张力调节有关中间神经元大部分分散,小部分形成核群(前角连合核等),一些小型中间神经元叫Renshaw细胞(接受α-运动神经元的侧支,轴突抑制同一或其他α-运动神经元)颈膨大腰骶膨大处的前角运动神经元分内外两群:内群叫前角内侧核,支配躯干肌外群叫前角外侧核,支配上下肢肌前角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所支配骨骼肌弛缓性瘫痪或软瘫。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整理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整理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整理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神经系统是人体内控制和协调各种生理功能的重要系统,它由大脑、脊髓和神经组织组成。

在人体解剖学中,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是理解人体神经调控机制的基础。

本文将对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进行整理和描述。

一、中枢神经系统(CNS)中枢神经系统是指由大脑和脊髓组成的神经系统。

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主要负责感觉、思维、记忆和意识等高级神经活动。

脊髓则位于脊柱内,是神经传递的主要通道。

脊髓中的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负责传递人体的感觉信息和运动指令。

二、外周神经系统(PNS)外周神经系统包括了神经根和神经丛两部分。

神经根通过与脊髓相连,负责传递感觉信息和运动指令。

神经丛则是由多条神经纤维交织而成,分布在人体各处。

神经丛连接了中枢神经系统与人体的感觉器官和肌肉组织,起到传递信息和调节机体功能的作用。

三、神经元(Neuron)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也是信息传递的基本单元。

它包括细胞体、轴突和树突等结构。

神经元通过树突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的神经冲动,经过轴突传递神经冲动,并通过轴突末梢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或靶器官。

四、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神经递质是神经细胞间传递信号的化学物质。

常见的神经递质包括乙酰胆碱、多巴胺、谷氨酸等。

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将神经冲动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从而实现神经信息的传递与调节。

五、脑部神经组织1. 大脑:大脑是人体思维、记忆和行为调控的中枢。

它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各半球又分为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

大脑皮质是大脑的表层组织,它负责高级认知功能和意识活动。

2. 小脑:小脑位于脑干的后下方,负责协调和调节肌肉运动。

它与运动皮质、脑干和脊髓之间通过神经纤维连接。

3. 脑干:脑干位于大脑与脊髓之间,它是连接大脑与脊髓的重要通道。

脑干包括中脑、桥脑和延髓三部分,它们控制着生命活动的基本功能,如呼吸、心率和消化等。

六、脊髓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它位于脊柱内,由一系列神经细胞构成。

脊髓的名词解释

脊髓的名词解释

脊髓的名词解释脊髓,是人类及其他脊椎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

它是由大量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组成的,具有关键的生理功能。

脊髓位于脊柱内部的椎管中,是与大脑相连并负责传递神经信号的重要部分。

1. 脊髓的结构和位置脊髓外层被髓鞘覆盖,这是一种绝缘层,能够增加神经传递的速度。

脊髓可以分为颈髓、胸髓、腰髓和骶髓四个部分,长度约为45厘米。

它通过脊神经根与人体其他部分相连,包括四肢、内脏等。

2. 脊髓的功能脊髓在整个神经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负责传递感觉信号、运动信号和自主神经系统的信号。

具体来说,脊髓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感觉传递:脊髓通过感觉神经细胞接收来自身体各个部位的感觉刺激信号,如疼痛、温度、触觉等。

这些信号通过脊髓内部的神经纤维传递到大脑,使我们能够感知外界的刺激。

- 运动控制:脊髓是运动指令的重要传递通路。

在大脑发出指令后,脊髓将这些运动信号传递到身体各个部位,使肌肉得以收缩或放松,实现人体的运动功能。

- 自主神经系统控制:脊髓还承担着调节内脏器官功能的任务。

它通过自主神经系统与心脏、肺部、消化系统等内脏器官相连,调节这些器官的活动,维持机体的内部平衡。

3. 脊髓与脊柱的关系脊髓与脊柱紧密相连,脊柱在保护脊髓的同时,也为其提供了支撑。

脊髓通过椎间孔和脊柱内的椎间盘相互穿行。

脊柱的结构异常或损伤可能对脊髓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导致运动障碍、感觉丧失或内脏功能异常。

4. 相关疾病和病理问题脊髓可以受到多种疾病和病理问题的影响,其中一些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

脊髓损伤是常见的病因之一,可以导致截瘫、四肢功能障碍以及感觉丧失等。

其他疾病如脊髓炎、脊髓肿瘤等也会对脊髓功能造成损害。

脊髓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结构特征。

通过脊髓,人体的运动指令得以传递,各种感觉信号被接收和传递,内脏器官的活动得以调节。

了解脊髓的名称解释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在人体内的作用和重要性。

保持脊髓的健康对维持人体整体功能至关重要。

神经系统 脊髓(护理解剖学课件)

神经系统 脊髓(护理解剖学课件)

神经系统总论、脊髓
概述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一)中枢神经系统
脑、脊髓
(二)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12:脊神经31: 躯体神经: 分布于皮肤、骨、关节、肌 内脏神经:交感、副交感 分布于内脏、心血管、腺体
二、神经系统的功能
三、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基本活动方式:反射,结构基础:反射 弧。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如:膝跳反射。
四、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中枢 神经 系统
灰质 神经元胞体聚集 皮质
神经核
白质 神经纤维聚集 髓质
纤维束
周围 神经元胞体聚集--神经节 神经 系统 神经纤维聚集--神经
脊髓 (一)脊髓位置和外形 位于椎管内,颈膨大、腰骶 膨大、脊髓圆锥、终丝、马尾 。
第 1 腰椎
(四)脊髓的内部结构
1、灰质:呈“H”形,位于脊髓中央。 (2)后角
(3)侧角
(1)前角Leabharlann 2、白质:位于脊髓灰质周围。
(1)上行(感觉)纤维束
薄束 楔束
脊髓丘脑 侧束 脊髓丘脑 前束
后索 外侧索 前索
(2)下行(运动)纤维束
皮质脊髓 侧束
皮质脊髓 前束
(五)脊髓的功能
后索 外侧索 前索
(二)脊髓表面
有6条沟裂: 前正中裂1、 后正中沟1、 前外侧沟2、 后外侧沟2; 脊神经前根、 脊神经后根、 脊神经节、 脊神经1 。
(三)脊髓节段及其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脊髓节段
C 1-4 C5- T4 T5-8 T 9-12 L 1-5 S、CO1
对应椎骨 同序数椎骨 (同序数-1 )椎骨 (同序数-2 )椎骨 (同序数-3 )椎骨 10-12 胸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质脊髓侧束 脊髓小脑后束
皮质脊髓前束
延髓锥 体交叉
脊髓
(2)红核脊髓束 rubrospinal tract 位于脊髓侧索,脊髓小脑后束的深面,皮质脊髓
侧束的前方。 纤维起自对侧中脑红核,交叉后下行,经脑桥、
延髓到脊髓 ,经后角的中间神经元中继后,终于前角 运动神经元。
此束的主要功能是兴奋屈肌运动神经元。
皮质脊髓侧束 固有束
红核脊髓束
皮质脊髓前束 白质前连合
固有束
薄束 后索 楔束
脊髓小脑后束 网状结构
脊髓小脑前束
侧脊索髓丘脑侧束
前索
脊髓丘脑前束
1. 脊神经后根纤维的分部 内侧部: 为粗的有髓鞘纤维组成,主要传导本体感觉
和精细触压觉。
外侧部:为细的薄髓鞘和无髓鞘纤维则组成 ,并在
背外侧束上升或下降 1 ~ 2 节。 这些纤维主要传导痛觉、 温度觉和内脏感觉信息。
央管周围是“H” 形或蝴蝶形的灰质,灰质的外周是白质。
灰质中央管Fra bibliotek白质中央管
脊髓各节段中的内部 结构大致相同,但不同水 平的切面有所差异,表现 在于: 1. 形态和大小不一; 2. 灰质结构和配布不同; 3. 灰质和白质量的相对
比例不同.
C4
C8 T2
T12
L4 S3
(一) 灰质 1. 灰质的分部:前角、后角、中间带、脊髓灰质的分层 结构。
后角固有核
胸核
中间内侧核
(3)中间外侧核 位于T1 ~ L3 节段的侧角,是交感神经节前神
经元胞体所在部位。 也见于S2 ~ S4 节段的中间带外侧部,又称为
骶副交感核,是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胞体所在 部位。
胸核
中间内侧核
中间外侧核
中间外侧核
是内脏神经系统
T1
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
中间外侧核(骶副交感核) 是内脏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
息。
后角固有核
白质前连合
脊髓小脑前束 脊髓丘脑侧束 脊髓丘脑前束
3. 下行纤维束 又称运动传导束,下行纤维束是从脑的不同部位
将神经冲动下传到脊髓。
皮质脊髓侧束 红核脊髓束
皮质脊髓前束 前庭脊髓束
薄束 楔束 脊髓小脑后束 脊髓小脑前束 脊髓丘脑侧束 脊髓丘脑前束
(1)皮质脊髓束 corticospinal tract 起源于大脑皮质中央前回和中
(4)网状脊髓束 reticulospinal tract 位于前索和侧索前内侧部。 纤维起自脑桥和延髓的网状结构,大部分在同
侧下行,经中间带、前角底部的中间神经元中继后, 止于前角运动神经元。
此束的功能是与调节肌张力和运动协调有关。
固有束 脊髓 丘脑侧束
网状脊髓 束 前庭脊髓 束
(5) 脊髓固有束 fasciculus proprius 位于脊髓灰质周围。 由联系脊髓各节段的短距离的上、下行纤维束
个腰髓节( L )、 5 个骶髓节( S )
后根根丝
脊髓节段
L1 脊神经 S1
Co
前根根丝
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了解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关系,
对病变和麻醉的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在成人,一般的推算方法为:
上颈髓节(C1~4)大致与同序 数椎骨相对应;
下颈髓节(C5~8)和上胸髓节 (T1~4)与同序数椎骨的上方第 1 节椎体平对;
的本体感觉和皮肤的精细触觉、压觉信息
(2) 脊髓小脑后束 post. spinocerebellar tract 位于外侧索周边的后部。 其纤维起自同侧的背核,上行经小脑下脚终于小
脑皮质。 此束传递下肢和躯干下部的本体感觉和外受感觉
信息至小脑,与肌张力和姿势的协调有关。
后角基底部和 中间带外侧部 的神经元
后角边缘核 胶状质 后角固有核 后角颈、基底部 中间带 前角底部 前角运动核 中央灰质
I II
III
IV
V
X
VI
VII
VIII
IX
I II III
IV V
X
VII
VIII IX
IX
(二) 白质
白质中,凡起止、行程和功能基本相同的神经纤维 集合在一起,称为纤维束。纤维束一般按其起止命名。
纤维素束可分为长的上行纤维素束、下行纤维束、 和短的固有束。
-运动神经元
闰绍细胞
骨骼肌
肌梭
C. Renshaw ( 闰绍)细胞 为小型的中间神经元, 它们接受 α- 运动神经元轴突的侧支,其发出的 轴突与同一 个或其它 - 运动神经元形成突触 , 对 - 运动神经元起 反馈抑制作用。
α- 运动 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
闰绍细胞
骨骼肌
肌梭
(2) 前角的核团 前角的运动神经元可分为内、外侧两大群。
屈肌的运动神经节元纵行排列于外侧群的背外侧 区,而伸肌的运动神经元则位于屈肌的腹侧。
屈肌运动 神经元
伸肌运动 神经元
3. 后角的核团 (1)后角边缘核
见于脊髓全长。内含大、中、小神经元。 (2)胶状质
见于脊髓全长。由大量密集的小神经元组成。 这两个神经核团与痛、温觉的传导和调节有关。
后角边缘核
胶状质
后角固有核 白质前连合
脊髓小脑前束 脊髓丘脑侧束 脊髓丘脑前束
(5) 脊髓丘脑前束 (ant. spinothalamic tract) 位于前索,脊髓丘脑侧束的前内侧。 其纤维起自对侧的后角固有核,经白质前连合交
叉,在前索上升,经延髓、脑桥,终止于丘脑。 此束传递由后根内侧部粗纤维传入的触、压觉信
央旁小叶的前部的锥体细胞。 纤维下行至延髓锥体,大部分
纤维在锥体交叉处交叉,至对侧脊 髓侧索下行,称皮质脊髓侧束;少 量未交叉的纤维在同侧脊髓的前 索下行,称皮质脊髓前束。
皮质脊髓侧束
皮质脊髓前束
中脑 脑桥
延髓 脊髓
(A) 皮质脊髓侧束 lat. corticospinal tract 由已交叉的皮质脊髓束纤维组成,在脊髓侧索后
后索 外侧索
前索
灰质连合 中央管
胶状质 后角
网状结构 中间带
侧角 前角
2. 前角 (1) 前角的神经元
由前角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组成。
A. α –运动神经元 为大型多极神经元,其纤维支配 骨骼肌的梭外肌纤维。
B. γ – 运动神经元 为小型多极神经元,其纤维支配 骨骼肌的梭内肌纤维。
α- 运动 神经元
部下行,直达骶髓,下行中,纤维逐渐终于同侧前角 运动神经元。
皮质脊髓侧束 脊髓小脑后束
皮质脊髓前束
延髓锥 体交叉
脊髓
(B) 皮质脊髓前束 ant. corticospinal tract 位于脊髓前索最内侧,前正中裂的两侧。 由未交叉的皮质脊髓束纤维组成,在同侧下行,
仅达上胸髓节。大多数纤维经白质前连合交叉至对侧, 终于前角运动神经元。
中胸髓节(T5~8)约与同序数 椎体上方第 2 节椎体平对;
下胸髓节(T9~12)约与同序数 椎体上方第 3 节椎体平对;
腰髓节约平对第 10~12 胸椎; 骶、尾髓节约平对第 1 腰椎。
c1
T1 II 3 V7 VII 10
L1 LI
S1 Coc.1
三、脊髓的内部结构 脊髓由灰质和白质两大部分组成。 在脊髓的横切面上,中央有一细小的中央管,中
后角固有核
(3) 后角固有核 见于脊髓全长。 此核为脊髓丘脑束的起源核,传导痛、温、触和
压觉的信息。
后角边缘核
胶状质
后角固有核
4. 中间带的核团 (1)胸核(背核或Clarke柱)
仅见于C 8 ~ T 3 , 位于后角基底部内侧。 为脊髓小脑后束的起源核。 (2)中间内侧核 见于脊髓全长。为内脏感觉信息的中继核。
脊髓作为一个低级中枢,有许多反射中枢位于脊 髓灰质内,通过固有束和脊神经的前、后根等完成一 系列的脊髓反射。
3. 脊髓反射 脊髓反射可分为躯体反射和
内脏反射。 (1)躯体反射 是指骨骼肌的反
射活动,如牵张反射、屈肌反射、 浅反射等。
牵张反射 又称腱反射。当 骨骼肌被拉长时,肌内的感受器 (肌梭、Golgi 腱器)受到剌激而 产生神经冲动,经脊神经后根进 入脊髓,兴奋 - 运动神经元, 反射性地引起被牵拉的肌肉收缩。
组成。 通过此束而完成脊髓的节段间反射。
脊髓固有束
脊髓固有束
(6) 各传导束纤维的局部定位排列
薄束 楔束 皮质脊髓侧束
脊髓丘脑束
四、脊髓的功能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中枢,在正常情况下,
它的活动受脑的控制,主要具有传导和反射功能。 1. 传导功能
脊髓内有各种上、下行传导束,上行传导束将躯 体(头面部除外)浅、深感觉和大部分内脏感觉信息 传至脑;下行传导束则把脑对躯干和四肢骨骼肌以及 部分内脏运动信息传至脊髓。 2. 反射功能
内铡群
中央核
后后外侧核 背外侧核 腹外侧核
前核
在胸髓节段,外侧群较小,支配肋间肌和腹肌。
内侧群
外侧群
在C1~ 6 颈髓节段,中央核发出纤维在颈髓侧面 浅出,汇成单一的副神经脊髓根,最后支配斜方肌和 胸锁乳突肌,故此核又称为副神经核。
内铡群
中央核
后后外侧核 背外侧核 腹外侧核
前核
前角运动神经元自前角的最内侧到背外侧,依次 按照支配躯干肌,肩带(盆带)肌,臂(大腿)肌, 前臂(小腿)肌,手(足)肌的次序纵行排列。
A. 内侧群: 出现于脊髓全长,支配颈肌和躯干肌。
内铡群
中央核
后后外侧核 背外侧核 腹外侧核
前核
B. 外侧群
在颈膨大和腰骶膨大处,外侧群发达,还可分为若干亚群,分别支配上肢肌和下肢肌。 外侧群中的中央核,可在某些颈髓节段和腰骶髓节出现。在第 4 ~ 6 颈髓节段,中央核发纤维参与 组成膈神经,支配膈肌,故又称为膈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