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性事件心理援助方案(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灾难性心理心理援助方案(一)

作者:韩美龄

韩美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从1999年专业从事心理咨询工作,至今已有九年。中国网络电视台、北京卫视生活频道、郑州经济广播电台、河南卫视经济3频道特邀心理专家。河南省第一位最早进入四川灾区进行心理援助的心理咨询工作者。在5·12汶川地震发生的第二天,5月13日,韩美龄在网上向广大心理工作者发出去灾区心理援助者征集令,随后即与网友组成一个心理救援小组在14日出发,16日进入成都开始心理援助工作,26日回郑。在灾区一线进行心理援助工作时长为八天,工作地点以绵阳和北川为主。心理援助对象是所有在灾区的人,主要对象是学生和受灾的群众。心理援助方式是团体及个体。心理援助技能涉及精神分析、认知、行为、人本等,具体操作方式是访谈、游戏、绘画、叙事、肢体言语抚慰及浅度催眠等。其间带队帮助了约三百名中小学生,约百十名受灾群众,数十名部队官兵。以专业从事心理咨询经验和在灾区一线进行心理援助所历实情和案例反应,写出如下心理援助方案:

地震作为一种突发性灾难事件,不仅给人带来物质上、经济上的损失,还会带来生理上、身体上的伤害,并且以夺走人之生命为其最残忍的外在表现形式。由于灾难的不可控性、不可抗拒性及其所造成的毁灭性后果,当遇到这种突然的、强烈的刺激,特别是面对那些可怕的、残酷的悲惨场面,出现心理失衡、心灵创伤等问题,引起“应激适应综合症”,极端的情况可能会出现因不堪心理重负而自杀的现象。除了一部分人能有效地将精神创伤在意识中进行整合、认知和组织,得以恢复到正常心态外,有相当一部分受难者是不能依靠自身的力量解决这种危机的,而且大部分人并不知道他们需要心理援助服务,也不会去寻求这方面的帮助,更有一些人可能会拒绝各种方式的心理援助。这一部分人会带着这种心理障碍去顽强而痛苦地生活,导致生活质量不高,因此心理援助工作者对灾难心理危机人群要主动积极的进行干预、疏导和救治,才能帮助处于危机中的人顺利渡过精神危险期。

灾难心理危机人群分类

灾难心理危机不但危害程度大,而且波及的范围广、持续的时间长。可以这样讲,每一个见证到灾难的人都会受到影响。其中以灾难幸存者及其亲友、搜救者、照顾者和目击者等直接面对和接近灾难的人受影响最大,而那些间接触及灾难的普通民众虽然与灾难没有直接联系,但在某种程度上讲,他们也都是受害者。因为单单看到那种广大的破坏性及可怕的景象就会引起深刻的感觉,体验到哀痛、悲伤、焦虑、愤怒等破坏性情绪感受。即使一个人是通过二手消息或经由一些密集的媒体传播得到的讯息也会受到影响。所以灾难中心理危机的严重性作以下分类:

1、是亲历地震的幸存者,他们失去家园,失去挚爱的亲人,他们恐惧、无助、身心俱残,同时又被亲友死去而自己却活下来的内疚自责所压倒。

2、是出现在救灾一线的营救人员、医护人员和新闻工作者,他们因为在短时间内突破自己的身体极限,超负荷地工作,又因为目睹大量惨烈悲壮的场面,以及无法营救更多生命的自责感,而濒临崩溃。

3、通过电视、网络、报纸间接目睹灾情惨状的旁观者,由于自身的情感投入,又为救援者的忘我和牺牲所感动,陷入悲情状态而不能自拔,有些人会出现“替代性创伤”。

灾难者心理创伤四阶段

灾难后不良情绪体验与不良心理反应一般会持续数天到数星期,有些甚至影响个人至数月、数年乃至终生。因为灾难这样剧烈的刺激对人的心理冲击不仅表现为急性的心理反应,还可能造成长期的心理影响和深层的信念波动。例如,9.11事件中,闻名世界的纽约世贸大厦双塔,仅仅用了不到两个小时便灰飞湮灭,而毗邻纽约世贸中心倒塌现场的美林证券公司的职工反映,他们的情绪紧张,而且失眠。纽约市消防局100多人因精神紧张而请假,许多人靠服用安眠药和镇静剂维持,越来越多的人向心理医生咨询。一位消防员说,即使在同孩子玩耍时,脑海里也会浮现出他在9.11事件现场捡拾遇难人员残肢的场面。9.11事件的专家认为灾难心理危机干预不是短跑而是马拉松。2004年,台风“云娜”肆虐过的浙江温州受灾地区有八成以上村民有焦虑和抑郁症状,比正常人高了4至6倍,其中重度、极重度焦虑和抑郁者占了1/3以上。

一般来说,灾民的心理状态变化会呈现以下四个阶段:

1、惊恐麻痹期:灾害发生后数小时至数日间,应激反应强烈,处于惊恐麻痹状

态。

2、幻灭期:灾害发生数月后至一年余,新闻媒体关注度减弱,救援者及救援物

资减少,有些灾民开始感受孤独、无奈、幻灭,甚至出现自杀现象。

3、灾难噩梦期:灾害发生一年后至数年后,灾难中已过去,但灾难的情形会印

录在少数人头脑中,反复做类似的噩梦,不断闪回经历的痛苦场景,回避与创伤事件有关的想法、对话和情感,入睡困难、情绪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处于不堪思想状态。

4、积极反应重建期:灾害发生数日后到数周之后,由于救援者众多,对受灾生

活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在这一时期,有重建生活的积极姿态,利他助人行为显著,如帮助积极营救废墟下幸存者等。

因此,心理援助不可能是一蹰而就,这是一场持久战。作为心理援助人员,你不能只凭一时的热情做一个星期,一个月,而是至少三年。

灾难者心理创伤的表现特点

灾难是人类的影子,不管人类在文明的进程上走了多远,灾难总是如影随行。5。12大地震灾难后心理危机干预及心理援助是我们心理工作者义不容辞、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

在地震灾难中,个体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大多会作以下表现:

1、情绪表现:震惊、恐惧、焦虑、抑郁、哀伤、无力、无助、无望、

麻木、空虚、罪恶感以至丧失快乐及爱的能力;

2、认知障碍:困惑、犹豫、无法集中注意力、记忆力丧失、逃避回忆、

价值感缺失、自责等认知障碍;

3、神经性生理疾患:产生疲倦、失眠、疼痛、紧张、心悸、恶心、食

欲下降、性欲减退;

4、躯体及心理反应:反复做类似的噩梦,不断闪回经历的痛苦场景,

回避与创伤事件有关的想法、对话和情感,入睡困难、情绪烦躁,注

意力不集中,处于高度戒备等状态;

5、人际关系不良:出现无法信任、失控、拒绝

6、社会功能受损:妨碍学习、工作和生活

7、突发灾难性应激事件的情绪及认知障碍的弥漫性:几乎能使每个人

产生弥漫的痛苦,并产生一系列的应激反应。

(本文由心理咨询师韩美龄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