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药物浓度监测 PPT
合集下载
药物治疗监测ppt课件

二 治疗药物监测的意义
*
不同患者在使用同一种药物时,不能采用相同的给药方案
新生儿与老年人对很多药物清除率缓慢;营养不良者与肥胖者的药物表观分布容积存在的个人差异;某些生活习惯(如吸烟)影响茶碱的代谢;在病理情况下,如患者肾功能受损,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地高辛等药物的清除率会减慢,肝功能受损患者的茶碱代谢会减慢。
*
药物遗传学监测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个体化给药 药物基因组学能帮助临床实验实人员预测何种人群对某一特定药物起反应,使医生为患者选择最佳疗效和最佳剂量成为可能。
*
群体药动学(PPK)是也是研究的新热点之一,它是获得个体PK参数的新方法,能定量的考察患者群体中药物浓度的决定因素,即群体PK参数,包括典型值(均值)、固定效应参数、个体间变异、个体内自身变异等。
*
随着进入个体化药物治疗时代,不仅能对某一特定患者给予最好的药物,而且可在治疗开始时就给予最有效和最安全的药物剂量。
*
转科情况
*
内一科
在治疗方面,能严格根据病人的病期、病理类型、机体的状况进行个体化治疗,不但能做到化疗方案个体化,而且在化疗药物毒性的预防、化疗过程的监测、并发症的处理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化疗的顺利进行。
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TDM)是在药代动力学原理指导下,应用先进的分析技术,通过测定血液或其它体液中的药物浓度,从而用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达到提高疗效,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
*
近年来,国外又将治疗药物监测称为临床药代动力学监测 (clinical pharmacokinetic monitoring, CPM)
*
国内外治疗药物监测的发展概况
1
*
不同患者在使用同一种药物时,不能采用相同的给药方案
新生儿与老年人对很多药物清除率缓慢;营养不良者与肥胖者的药物表观分布容积存在的个人差异;某些生活习惯(如吸烟)影响茶碱的代谢;在病理情况下,如患者肾功能受损,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地高辛等药物的清除率会减慢,肝功能受损患者的茶碱代谢会减慢。
*
药物遗传学监测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个体化给药 药物基因组学能帮助临床实验实人员预测何种人群对某一特定药物起反应,使医生为患者选择最佳疗效和最佳剂量成为可能。
*
群体药动学(PPK)是也是研究的新热点之一,它是获得个体PK参数的新方法,能定量的考察患者群体中药物浓度的决定因素,即群体PK参数,包括典型值(均值)、固定效应参数、个体间变异、个体内自身变异等。
*
随着进入个体化药物治疗时代,不仅能对某一特定患者给予最好的药物,而且可在治疗开始时就给予最有效和最安全的药物剂量。
*
转科情况
*
内一科
在治疗方面,能严格根据病人的病期、病理类型、机体的状况进行个体化治疗,不但能做到化疗方案个体化,而且在化疗药物毒性的预防、化疗过程的监测、并发症的处理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化疗的顺利进行。
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TDM)是在药代动力学原理指导下,应用先进的分析技术,通过测定血液或其它体液中的药物浓度,从而用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达到提高疗效,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
*
近年来,国外又将治疗药物监测称为临床药代动力学监测 (clinical pharmacokinetic monitoring, CPM)
*
国内外治疗药物监测的发展概况
1
治疗性药物血药浓度监测介绍

Cyclosporine Tacrolimus ISAtx 247
Antibody
FTY 720
MPA
Sirolimus Everolimus
10
免疫抑制药物(ISD)检测介绍
环孢霉素 (CsA) 的检测
环孢霉素
最先在1976年从孢子木霉菌中分离得到的不溶 于水的环状十一肽 器官移植的革命和里程碑 商品名: 新山地明®(诺华), 金格福 ® (雅培) 主要由肝内 Cyt P-450进行代谢 25种以上已知的代谢产物 代谢产物无活性 必须要监测血药浓度 器官移植 自身免疫性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难治性自身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难治性狼疮肾炎、内源 性葡萄膜炎、肾病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 病等
12
环孢霉素 (CsA)的药代动力学
● 吸收:主要在空肠吸收,影响因素较多。长期服药、进食、
胃排空加快可促进吸收;胃排空减慢、胆汁缺乏、胰腺分泌 减少、腹泻、肠炎及胃肠蠕动加快均减少吸收。峰浓度在肾 、心、骨髓移植中不用生物样品亦有很大差异。很多病人在 达到第一个吸收峰后5-6小时还会出现第二个吸收峰,其峰浓 度有时会超过第一个,这与进入肝肠循环的环孢素代谢物重 新转变为环孢素有关,或与胆汁释放而造成环孢素的重吸收 有关。 影响因素:给药方案、移植器官种类、术后时间、胃肠功能、 肝胆功能、食物
7、将上清液转移到样本杯中,待分析
7、离心(g离心力*分钟≥25,000g/min)
8、将上清液转移到样本杯中,待分析
18
● 参考范围:C0: 100-350ng/mL ● 中毒浓度:急性肾中毒:>400ng/mL
急性感染:>600ng/mL Emit2000试剂可测范围40-500ng/mL
19
Antibody
FTY 720
MPA
Sirolimus Everolimus
10
免疫抑制药物(ISD)检测介绍
环孢霉素 (CsA) 的检测
环孢霉素
最先在1976年从孢子木霉菌中分离得到的不溶 于水的环状十一肽 器官移植的革命和里程碑 商品名: 新山地明®(诺华), 金格福 ® (雅培) 主要由肝内 Cyt P-450进行代谢 25种以上已知的代谢产物 代谢产物无活性 必须要监测血药浓度 器官移植 自身免疫性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难治性自身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难治性狼疮肾炎、内源 性葡萄膜炎、肾病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 病等
12
环孢霉素 (CsA)的药代动力学
● 吸收:主要在空肠吸收,影响因素较多。长期服药、进食、
胃排空加快可促进吸收;胃排空减慢、胆汁缺乏、胰腺分泌 减少、腹泻、肠炎及胃肠蠕动加快均减少吸收。峰浓度在肾 、心、骨髓移植中不用生物样品亦有很大差异。很多病人在 达到第一个吸收峰后5-6小时还会出现第二个吸收峰,其峰浓 度有时会超过第一个,这与进入肝肠循环的环孢素代谢物重 新转变为环孢素有关,或与胆汁释放而造成环孢素的重吸收 有关。 影响因素:给药方案、移植器官种类、术后时间、胃肠功能、 肝胆功能、食物
7、将上清液转移到样本杯中,待分析
7、离心(g离心力*分钟≥25,000g/min)
8、将上清液转移到样本杯中,待分析
18
● 参考范围:C0: 100-350ng/mL ● 中毒浓度:急性肾中毒:>400ng/mL
急性感染:>600ng/mL Emit2000试剂可测范围40-500ng/mL
19
血药浓度监测

治疗药物浓度监测
治疗药物浓度监测
治疗药物浓度监测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TDM:是近 20年来在临床药理学和治疗学领域内兴起的一门新的边缘学 科。它是以药代动力学原理为指导,通过测定血液或其它体 液中的药物浓度,从而用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达到提高疗 效,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同时,它也为药物过量中 毒的诊断以及病人依从性提供重要依据。
5
我院开展的治疗药物浓度检测项目(一)
监测项目 丙戊酸
卡马西平 苯妥英 苯巴比妥
采血时间 参考范围
建议测谷值, 正常范围50-100ug/mL 服药到达稳 中毒浓度100-150ug/mL 态后,在下 一次服药前 抽血测定。
同丙戊酸
正常范围4-12ug/mL 中毒浓度>12ug/mL (峰浓度)
同丙戊酸
Hale Waihona Puke Emit2000试剂 可测范围2.5-40ug/mL 灵敏水平0.75ug/mL
可测范围0.2-5.0ng/mL 灵敏水平0.2ng/mL
可测范围2.0-50ug/mL 灵敏水平2.0ug/mL
7
我院开展的治疗药物浓度检测项目(三)
监测项目 采血时间
参考范围
甲氨蝶呤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急性淋巴白细胞白血病:
服药稳态后,再 次服药前,测谷 浓度C0; 服药稳态后,再 次服药前,测定 谷浓度C0
参考范围 C0: 100-350ng/mL;中毒 浓度:急性肾中毒:> 400ng/mL 急性感染:>600ng/mL
C0: 术后1-3个月 515ng/mL术后4-6个月 510ng/mL术后6个月 310ng/mL中毒浓度:> 20ng/mL
C0: 1-3.5 mg/L AUC:30-60mg*h/L
治疗药物浓度监测
治疗药物浓度监测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TDM:是近 20年来在临床药理学和治疗学领域内兴起的一门新的边缘学 科。它是以药代动力学原理为指导,通过测定血液或其它体 液中的药物浓度,从而用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达到提高疗 效,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同时,它也为药物过量中 毒的诊断以及病人依从性提供重要依据。
5
我院开展的治疗药物浓度检测项目(一)
监测项目 丙戊酸
卡马西平 苯妥英 苯巴比妥
采血时间 参考范围
建议测谷值, 正常范围50-100ug/mL 服药到达稳 中毒浓度100-150ug/mL 态后,在下 一次服药前 抽血测定。
同丙戊酸
正常范围4-12ug/mL 中毒浓度>12ug/mL (峰浓度)
同丙戊酸
Hale Waihona Puke Emit2000试剂 可测范围2.5-40ug/mL 灵敏水平0.75ug/mL
可测范围0.2-5.0ng/mL 灵敏水平0.2ng/mL
可测范围2.0-50ug/mL 灵敏水平2.0ug/mL
7
我院开展的治疗药物浓度检测项目(三)
监测项目 采血时间
参考范围
甲氨蝶呤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急性淋巴白细胞白血病:
服药稳态后,再 次服药前,测谷 浓度C0; 服药稳态后,再 次服药前,测定 谷浓度C0
参考范围 C0: 100-350ng/mL;中毒 浓度:急性肾中毒:> 400ng/mL 急性感染:>600ng/mL
C0: 术后1-3个月 515ng/mL术后4-6个月 510ng/mL术后6个月 310ng/mL中毒浓度:> 20ng/mL
C0: 1-3.5 mg/L AUC:30-60mg*h/L
临床常用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讲解ppt课件

7
5、强心苷类:地高辛、洋地黄毒苷
实例:血浆中地高辛浓度测定
--- 血样采集: 稳态谷浓度时点 --- 分析对象:血浆 --- 血样处理:乙腈直接沉淀蛋白 --- 分析检测:免疫化学法 --- 治疗浓度范围:0.8-2.0ngml-1
8
问题
➢为什么要进行治疗药物的监测? ➢监测的药物浓度时,所选择的体液有哪些?为什么
产生毒副反应的最佳血药浓度为24h <4×105mol·L-1
3
血浆中MTX分析色谱图
4
3. 氨基糖苷类药:胞霉素A(CsA)浓度测定
--- 血样采集:稳态谷浓度时点或峰浓度时点 --- 分析对象:全血 --- 血样处理:按免疫分析的试剂盒要求 --- 分析检测: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 ---治疗浓度范围:100-400 ngml-1
12
文章解读
• 文章2: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方法新进展
13
文章解读
• 文章3:血药浓度监测技术的进展及存在的
问题
14
小结
➢TDM定义、必要性 ➢常用的治疗药物监测方法 ➢常用体液样本有哪些?各有什么优势? ➢常用的需要浓度监测的药物有哪些
15
第十章 治疗药物监测
1
第三节 临床常用药物TDM
1. 抗心率失常药:普萘洛尔,胺碘酮
实例:血浆中胺碘酮浓度测定
--- 血样采集: 稳态谷浓度时点 --- 分析对象:血浆 --- 血样处理:乙腈直接沉淀蛋白 --- 分析检测:HPLC-MS/ESI+ --- 治疗浓度范围:500-1500ngml-1
5
4. 抗癫痫药物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
--- 血样采集: 稳态谷浓度时点 --- 分析对象:血浆 --- 血样处理:乙醚液-液萃取 --- 分析检测:HPLC-UV --- 治疗浓度:苯巴比妥 10~25 µgml-1
5、强心苷类:地高辛、洋地黄毒苷
实例:血浆中地高辛浓度测定
--- 血样采集: 稳态谷浓度时点 --- 分析对象:血浆 --- 血样处理:乙腈直接沉淀蛋白 --- 分析检测:免疫化学法 --- 治疗浓度范围:0.8-2.0ngml-1
8
问题
➢为什么要进行治疗药物的监测? ➢监测的药物浓度时,所选择的体液有哪些?为什么
产生毒副反应的最佳血药浓度为24h <4×105mol·L-1
3
血浆中MTX分析色谱图
4
3. 氨基糖苷类药:胞霉素A(CsA)浓度测定
--- 血样采集:稳态谷浓度时点或峰浓度时点 --- 分析对象:全血 --- 血样处理:按免疫分析的试剂盒要求 --- 分析检测: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 ---治疗浓度范围:100-400 ngml-1
12
文章解读
• 文章2: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方法新进展
13
文章解读
• 文章3:血药浓度监测技术的进展及存在的
问题
14
小结
➢TDM定义、必要性 ➢常用的治疗药物监测方法 ➢常用体液样本有哪些?各有什么优势? ➢常用的需要浓度监测的药物有哪些
15
第十章 治疗药物监测
1
第三节 临床常用药物TDM
1. 抗心率失常药:普萘洛尔,胺碘酮
实例:血浆中胺碘酮浓度测定
--- 血样采集: 稳态谷浓度时点 --- 分析对象:血浆 --- 血样处理:乙腈直接沉淀蛋白 --- 分析检测:HPLC-MS/ESI+ --- 治疗浓度范围:500-1500ngml-1
5
4. 抗癫痫药物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
--- 血样采集: 稳态谷浓度时点 --- 分析对象:血浆 --- 血样处理:乙醚液-液萃取 --- 分析检测:HPLC-UV --- 治疗浓度:苯巴比妥 10~25 µgml-1
《治疗药物监测》课件

目的
确保药物治疗达到最佳效果,避免因 药物浓度过高或过低引起的副作用或 治疗失败。
监测的必要性
疾病复杂性
某些疾病需要长期药物治疗,而 药物代谢和排泄的个体差异可能 导致疗效不稳定或出现不良反应 。
药物相互作用
多种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产生相互 作用,影响药物浓度和疗效, TDM有助于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 。
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治疗药物监测的 智能化,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性。
3
多学科交叉融合
未来治疗药物监测将更加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 包括医学、药学、生物技术、信息科学等,以推 动监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药物的监测实例
01
药物名称:氯氮平
02
监测目的:评估氯氮平的血药浓度,确保治疗窗内维持,降低不良反 应发生率
学依据。
优化给药方案
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给药剂量、给 药间隔等参数,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减少不良反应。
预防药物中毒
对于某些治疗窗窄的药物,通过监 测血药浓度,及时发现并处理药物 过量情况,预防药物中毒的发生。
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药代动力学研究
通过监测药物在志愿者体内的代谢过程,了解药物的吸收、分布、 代谢和排泄情况,为新药研发提供数据支持。
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表示药物在体内 分布的容量,与药物的溶解度和渗透 性有关。
峰浓度(Peak Concentration)和达 峰时间(Time to Peak Concentration):分别表示药物在 体内达到最高浓度的时间和浓度值。
实现精准医疗
个体化用药是精准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监测血药浓度,实现精准用药,提高治疗 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确保药物治疗达到最佳效果,避免因 药物浓度过高或过低引起的副作用或 治疗失败。
监测的必要性
疾病复杂性
某些疾病需要长期药物治疗,而 药物代谢和排泄的个体差异可能 导致疗效不稳定或出现不良反应 。
药物相互作用
多种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产生相互 作用,影响药物浓度和疗效, TDM有助于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 。
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治疗药物监测的 智能化,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性。
3
多学科交叉融合
未来治疗药物监测将更加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 包括医学、药学、生物技术、信息科学等,以推 动监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药物的监测实例
01
药物名称:氯氮平
02
监测目的:评估氯氮平的血药浓度,确保治疗窗内维持,降低不良反 应发生率
学依据。
优化给药方案
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给药剂量、给 药间隔等参数,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减少不良反应。
预防药物中毒
对于某些治疗窗窄的药物,通过监 测血药浓度,及时发现并处理药物 过量情况,预防药物中毒的发生。
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药代动力学研究
通过监测药物在志愿者体内的代谢过程,了解药物的吸收、分布、 代谢和排泄情况,为新药研发提供数据支持。
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表示药物在体内 分布的容量,与药物的溶解度和渗透 性有关。
峰浓度(Peak Concentration)和达 峰时间(Time to Peak Concentration):分别表示药物在 体内达到最高浓度的时间和浓度值。
实现精准医疗
个体化用药是精准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监测血药浓度,实现精准用药,提高治疗 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第2章血浆药物浓度及监测的临床意义全版.ppt

• 四、TDM的注意事项
• 1. 测试技术和方法必须具有高灵敏性 • 2. 血药浓度测定,必须正确认识其临床意义和价值 • 3. 必须掌握好采药时间 • 4. 目前测定的多是药物总浓度,测定游离药物浓度意 • 义更大 • 5. 有些药物的代谢产物具有活性 • 6. 药物的旋光性 • 7. 样本必须及时测定。
•
药物相互作用 优选文档
2
1 地高辛 血药浓度与药效、中毒及心室率
• 地高辛地中毒和治疗作用与血药浓度相关。
优选文档
3
地高辛血药浓度与病人的心室率之间成明显地依从性
优选文档
4
2 异烟肼 血药浓度与药效、外周神经病变
➢ 异烟肼治疗结核时,血药浓度与疗效之间成相 关性。
➢ 外周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不取决于剂量, 而依 赖于体内血药浓度的持续时间。
第2章 血浆药物浓度及监测的 临床意义
血浆药物浓度与药效
优选文档
1
一、血药浓度与药效相关性
• 药物剂量与药效之间的关系在个体之间差别较大。 一些因素影响血药浓度和药效:
• 剂量----------血药浓度----------药效
• 个体差异
个体内差异
• 剂型及给药途径
疾病状况
• 疾病情况
药物相互作用
• 药物作用与靶器官后产生的效应。此效应可为 治疗的目的或终点,也可以是一个代用的或中 间的治疗指标。
• 靶浓度――药物治疗的中间性终点
• 靶浓度:与用药目的(治疗终点)有规律性及
半定量关系的血药浓度,在无合适治疗终点或
靶效应时可作为药效优选指文档标。
12
二、靶浓度的测定
• 适用于下列情况: • 1. 找不到一个靶效应作为治疗指标; • 2.个体之间药动学变异大,而个体内变异小; • 3. 药物的治疗指数很小; • 4. 新药的临床试验
治疗药物监测和给药个体化ppt课件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二 血药浓度与药理效应
对大多药物而言,药理作用的强弱和持 续时间,与药物的受体部位的浓度呈正 比。
直接测定受体部位的浓度是一件很困难 的事,目前尚无法做到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TDM的临床意义
使给药方案个体化 诊断和处理药物过量中毒 进行临床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研究, 探讨新药的给药方案 节省患者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成功率 降低治疗费用 避免法律纠纷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多年来,国内外以充分肯定TDM对药物 治疗的指导与评价作用: 例如,通过TDM和个体给药方案,使癫痫 发作的控制率从47%:提高到74%。 在TDM之前,老年心衰患者使用地高辛时, 中毒率达44%,经TDM及给药方案调整后; 中毒率控制在5%以下。
四、TDM的实施方法
(一)TDM流程
申请 取样 测定
数据 处理
结果的 解释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取样
1.样品性质 (1)血浆 (2)血清 (3)全血 (4) 其他:唾液、尿液或脑脊液等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吗替麦考酚酯血药浓度监测PPT优秀课件

•无忧PPT整理发布
Opticell Study
•无忧PPT整理发布
Opticell Study
•无忧PPT整理发布
Opticell Study
结果: 在MMFCC/CNIRL组(A组),B组和C组,移植 后12个月治疗失败的人数及百分比分别为55/243 (22.6%),67/237 (28.3%),67/240 (27.9%) 。A组的治疗失败率较C组低5.3(P=0.18)。
60.86%
•无忧PPT整理发布
吗替麦考酚酯-致畸性
•无忧PPT整理发布
吗替麦考酚酯-致畸性
• 24名女性移植患者在接受吗替麦考酚酯的治疗 期间共报告了33次妊娠,其中15次自然流产( 45%), 其余18次产下婴儿并成活。在这18名 婴 儿 中 , 有 4 人 出 现 了 结 构 畸 形 ( structural malformation)(22%)。
排斥反应或MMF中断治疗
•无忧PPT整理发布
Apomygre Study
•无忧PPT整理发布
Apomygre Study
•无忧PPT整理发布
Apomygre Study
CC组治疗失败、AR、BPAR均明显少于FD组。 CC组MMF剂量大于FD组。 两组不良反应(AEs)方面没有差异。
•无忧PPT整理发布
•无忧PPT整理发布
吗替麦考酚酯血药浓度监测
• 研究者以服药前谷浓度作为监测指标结果显 示与CsA合用时MPA C0≥1.3 mg·L-1(HPLC) 才能保证其AUC0-12>30 mg·h/L,但此时大约 有33%的患者AUC0-12>60mg·h/L,表明MPA的 C0与AUC0-12之间的相关性较差。
• 该药的妊娠类别从C类改为D类。在黑框警告部 分提示:“育龄女性用药者必须采取避孕措施 ,医生应告知女性患者,妊娠期间使用骁悉可 能增加流产和先天畸形的风险”。
Opticell Study
•无忧PPT整理发布
Opticell Study
•无忧PPT整理发布
Opticell Study
结果: 在MMFCC/CNIRL组(A组),B组和C组,移植 后12个月治疗失败的人数及百分比分别为55/243 (22.6%),67/237 (28.3%),67/240 (27.9%) 。A组的治疗失败率较C组低5.3(P=0.18)。
60.86%
•无忧PPT整理发布
吗替麦考酚酯-致畸性
•无忧PPT整理发布
吗替麦考酚酯-致畸性
• 24名女性移植患者在接受吗替麦考酚酯的治疗 期间共报告了33次妊娠,其中15次自然流产( 45%), 其余18次产下婴儿并成活。在这18名 婴 儿 中 , 有 4 人 出 现 了 结 构 畸 形 ( structural malformation)(22%)。
排斥反应或MMF中断治疗
•无忧PPT整理发布
Apomygre Study
•无忧PPT整理发布
Apomygre Study
•无忧PPT整理发布
Apomygre Study
CC组治疗失败、AR、BPAR均明显少于FD组。 CC组MMF剂量大于FD组。 两组不良反应(AEs)方面没有差异。
•无忧PPT整理发布
•无忧PPT整理发布
吗替麦考酚酯血药浓度监测
• 研究者以服药前谷浓度作为监测指标结果显 示与CsA合用时MPA C0≥1.3 mg·L-1(HPLC) 才能保证其AUC0-12>30 mg·h/L,但此时大约 有33%的患者AUC0-12>60mg·h/L,表明MPA的 C0与AUC0-12之间的相关性较差。
• 该药的妊娠类别从C类改为D类。在黑框警告部 分提示:“育龄女性用药者必须采取避孕措施 ,医生应告知女性患者,妊娠期间使用骁悉可 能增加流产和先天畸形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 疗 药 物 监 测 (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指在药动学理论的指 导下,通过测定血液或其他体液中的药物 浓度,获取有关药动学参数,指导临床合 理用药方案的制定和调整,药物中毒的诊 断和治疗,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WHO)及我国卫生部药物 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统计资料均显示,因用药不当而 致死者远远高于同期死于各种传染病的人数。而用药 不当死亡者中,大多是剂量不当所致。可以说随着医 疗技术整体水平的提高,在TDM的指导下制定和调 整个体化的合理用药方案,是药物治疗学发展的必然 趋势。另一方面,也应看到TDM工作的开展,使历 来主要为诊断服务的临床化学实验室工作,开辟了积 极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的广阔新领域。
1. 血清(浆) 在药物的体内过程中,血浆中的药物(血药)起了中 央枢纽的作用,可视做药物体内变化的一面镜子,因 此有关药动学的资料几乎均是通过对血药的研究获取 的。另一方面,绝大多数药物在达到分布平衡后,虽 然不是均匀分布,但血药浓度和靶位药物浓度成比例, 故也和效应间存在量效依存关系。现已建立了不少药 物的治疗血药浓度范围及中毒水平的群体资料,并且 血液也易于采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高灵敏度、特异性的检测 方法的引入,使仅微量存在的药物检测得以进行。另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药物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及中毒 浓度也相继确定。以血药浓度为客观依据,运用药代 动力学理论指导制定合理用药方案的优越性,日益为 广大临床医生接受和采用,从而促进了TDM的发展 。目前,TDM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成为临床化学 实验室的主要常规工作之一。国内一些有条件的医院 也从80年代起,逐步开展了这一工作。
第十八章 治疗药物浓度监测
药物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任何药物 都不会在体内创造一新的生理、生化过程,而是 通过调整疾病过程中失调的内源性活性物质量或 生理生化过程,杀灭抑制病原体等,达到治疗作 用。显然,药物作用靶位浓度不足或过量,势必 导致药物治疗的无效或产生新的不良作用,甚可 导致药源性疾病的产生,乃至危及生命。
二、 血药浓度与药理作用
药物的治疗作用或不良反应,都是通过 药物和靶位受体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
当药物在体内达到分布平衡后,虽然血 液和靶位的药物浓度往往并不相等,但 血药浓度与药物效应间存在相关性。故 检测相对易采集的血药浓度,替代心、 脑、肾等难以取样的靶位药物浓度。
药物体内过程与血液中的药物的关系
⑵唾液药物浓度与血浆中游离药物浓 度相关性高。
因此,如何根据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制 定有效而安全的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长 期以来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的一个难题。 虽然试图通过按体重、体表面积、不同年 龄等方法,计算调整用药剂量,但由于影 响药物体内过程的因素众多,具体病人情 况千差万别,因此仍未能很好地解决这一 问题。
本世纪60年代末药代动力学的发展成熟,使人 们得以用简练的数学公式表达药物在体内随时 间的量变规律。而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相继 报告了普鲁卡因胺和地高辛药物效应与血药浓 度的关系,形成了以血药浓度为客观依据,调 整剂量指导临床用药的设想。
药物在体内达分布平衡时,虽然血液和 靶位的药物浓度往往并不相等,但对绝 大多数药物,特别是以被动转运方式分 布的药物,其血药浓度与靶位药物浓度 的比值则是恒定的。换言之,即药物效 应与血药浓度间存在着相关性。
根据血药浓度与药效的关系,可将血药浓度划分 为三个范围:无效范围、治疗范围与中毒范围
中毒范围 治疗范围 无效范围
3、给药方案个体化的实施
1、临床病人个体药动学参数的测定 临床上个体给药方案的设计与调整,有赖 于预知病者的一些药动学参数。
为求取这些参数,必须测定血药浓度。
2、给药方案设计 根据血药浓度、药代 动力学公式及动力学参数调整临床用药方 式、用量、授药速度等。
第三节 治疗药物监测标本及预处理
一、常用标本及收集
最大耐受浓度 最小有效浓度
血浆药物浓度与药效的关系
三、治疗药物监测与给药方案个体化
1、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1)治疗指数低、安全范围窄、毒性反应
强的药物; (2)个体差异大 (3)有其他脏器疾患 (4)需长期服用
需进行TDM的药物
分类
药
品
强心甙
地高辛、洋地黄毒甙
抗癫痫药 抗心律失常药
苯妥因钠、苯巴比妥、卡马西平、扑米酮、 丙戊酸钠、乙琥胺
由于以上原因,血液是TDM工作中最常 使用的标本。以血液为TDM标本时,测 定血浆或血清中的药物均可,因为药物 不和血浆纤维蛋白结合,许多药物的对 比研究也证实了血浆和血清中的浓度相 等。为避免抗凝剂与药物间可能发生的 化学反应及对测定过程的干扰,TDM工 作中通常以血清为检测标本。
2. 唾液 优点:⑴无损伤采集,病人乐意接受;
内容安排: 1、概述 2、治疗药物监测标本及预处理 3、药物浓度测定常用技术及评价 4、进行药物浓度监测的主要药物 5、TDM的临床意义
第一节 概述
一、TDM的主要任务 是通过灵敏可靠的方法,检测病人血
液或其它体液中的药物浓度,获取有关药动 学参数,应用药代动力学理论,指导临床合 理用药方案的制定和调整,以及药物中毒的 诊断和治疗,以保证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 全性。
利多卡因、普鲁卡因胺、奎尼丁等
β受体阻断剂 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等
平喘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氨茶碱
抗抑郁药
丙米嗪、地昔帕明、阿米替林、多虑平等
抗躁狂症药
碳酸锂
免疫抑制药
环孢素A
抗生素
氨基甙类、万古霉素、氯霉素等
抗恶性肿瘤药 甲氨蝶呤、环磷酰胺、阿霉素等
2、不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1)有客观而简便的观察药物作用的指标 (2)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大、毒性小 (3)短期服用
无论是药物的治疗作用还是不良反应,从本质 上说,都是通过药物和靶位上的受体等大分子 物质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这种相互作用符合质量作用定律,因此,药物 效应是否出现及其强弱,取决于靶位的药物浓 度。血液中的药物在药物体内过程中起着中心 枢纽作用,除直接在靶位局部用药外,到达上 述脏器的药物均是从血液分布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