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5月_327_国债期货事件

合集下载

327国债期货事件

327国债期货事件

327国债期货事件概述:327国债期货事件是发生在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的金融市场事件。

该事件与国债期货市场有关,对市场参与者和金融机构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重点探讨这一事件的背景、原因、影响和教训。

背景:国债期货市场是金融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债期货是一种衍生品,其价格由国债价格的变动所决定。

国债期货合约常被用作避险工具和投资手段,能够帮助投资者对冲风险和实现利润。

然而,国债期货市场也面临着一些风险,如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市场操纵风险。

原因:在此次327国债期货事件中,有几个原因导致了事件的发生。

首先,市场参与者对经济和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导致了投资者心态的恶化。

其次,由于某些机构或个人的不当行为,市场出现了不正当的交易行为,例如操纵市场价格、信息泄露和内幕交易等。

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市场的公平与公正。

影响:327国债期货事件对市场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首先,市场参与者的信心受到了严重的动摇,投资者开始对国债期货市场失去信任。

这导致了市场的流动性下降,交易量减少,市场活动放缓。

其次,国债期货合约的价格波动变得异常剧烈,增加了投资者的风险暴露。

一些机构甚至出现了巨额损失,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恐慌情绪。

教训:327国债期货事件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重要的教训。

首先,重视市场规则和监管,保持市场的公平和透明是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重要前提。

其次,投资者应该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做好风险控制和监测。

合理配置资产,分散风险,避免集中投资。

此外,金融机构应该加强内部监督,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系统,以防止不当行为和操纵市场的发生。

总结:327国债期货事件是国债期货市场中的一次重要事件,给市场参与者和金融机构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事件的发生源于市场不确定性和不当行为。

这一事件提醒我们加强市场规则和监管,加强投资者风险管理能力,以及金融机构的内部监督和控制。

通过吸取教训,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327国债期货风波

327国债期货风波

1993年开始的国债期货交易风波,主要是指的3.27风波国债进入期货市场的始作俑者是上海证券交易所。

在当时来说,股票市场是非常冷清的,绝大多数地方都还没有开设证券交易,交易的保证金也要求很高,一般至少5万元,多那个时候的人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值。

而有钱的人还都沉在商品市场,对股票市场的风险是绝对害怕的,所以要改变冷清的状态,创新品种就是活跃市场的最好办法。

1992年底,12个品种的国债标准期货合约被隆重推出,1993年上市交易。

随后,北京商品交易所和武汉证券交易中心等十几家交易所也相继推出了国债期货。

国债期货如雨后春笋一下遍布主要的期货交易中心。

当时国债期货走向火爆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1994年初,一些券商钻实际利率比国债利率高的空子,违规超计划卖出非实物国债,以套用社会资金牟利。

当国务院宣布查处这类券商时,他们为了补足计划外卖出的这部分非实物券,纷纷买入流散在社会上的实物券,使国债现货市场人为制造出供小于求的局面。

二是为了配合新国债发行,财政部根据当时物价水平较高的客观情况,对1992年3年期和5 年期利率比较低的券种实行保值补贴。

一时间,国库券炙手可热。

当时,国债期货开户保证金只要1 万元,每手保证金只要500元,浮盈还可以再开新仓;一些散户满仓带透支,一路死多头,由几万元翻到几十万元,再由几十万元翻到几百万元,那狂热绝不亚于一场豪赌,赌成了就是“王”,赌输了那就另当别论了。

随着国债期货虚盘毫无节制的扩大,市场在进入1994年下半年以后,已逐渐沦为超级主力机构堆砌巨资互相抗衡以图投机暴利的赌场。

1995年初,市场盛传“财政部将对…3.27'国债加息”的消息。

从2月初起,当时赫赫有名的上海万国证券公司和辽宁国发股份有限公司因对保值贴补率和贴息的错误预估,联手对“3.27"品种在148元左右的交易部位大量抛空,企图操纵市场。

2月23日,辽国发及其操纵的几家公司通过无锡国泰期货经纪公司大笔抛空无效,又提前得知“贴息”的确切消息后,率先空翻多。

案例二十四:“327”国债期货风波

案例二十四:“327”国债期货风波

案例二十四:“327”国债期货风波1995年2月2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生了震惊中外的“327”国债事件,当事人之一的管金生由此身陷牢狱,另一当事人尉文渊被免掉上交所总经理的职务。

1992年12月2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首先向证券商自营推出了国债期货交易。

但由于国债期货不对公众开放,交投极其清淡,并未引起投资者的兴趣。

1993年10月25日,上交所国债期货交易向社会公众开放。

与此同时,北京商品交易所在期货交易所中率先推出国债期货交易。

1994年至1995年春节前,国债期货飞速发展,全国开设国债期货的交易场所从两家陡然增加到14家(包括两个证券交易所、两个证券交易中心以及10个商品交易所)。

由于股票市场的低迷和钢材、煤炭、食糖等大宗商品期货品种相继被暂停,大量资金云集国债期货市场尤其是上海证券交易所。

1994年全国国债期货市场总成交量达2.8万亿元。

此时“327”事件发生了,327国债是指92年发行的三年期国债92(三),95年6月到期兑换。

1992—1994年中国面临较高通货膨胀压力,银行储蓄存款利率不断调高,国家为了保证国债的顺利发行,对已经发行的国债实行保值贴补。

保值贴补率由财政部根据通胀指数每月公布,因此,对通胀率及保值贴补率的不同预期,成了327国债期货品种的主要多空分歧。

以上海万国证券为首的机构在“327”国债期货上作空,而以中经开为首的机构在此国债期货品种上作多。

当时虽然市场传言财政部将对“327”国债进行贴息,但在上海金融界具有一定影响的管金生就是不相信。

当然,管金生的分析不无道理:国家财政力量当时很弱,不太可能拿出这么大一笔钱来补贴“327”国债利率与市场利率的差,而且当时通胀局势已经得到初步控制。

另一方面,由于长期身处证券市场,管金生对市场传闻的不相信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感觉。

于是管金生出手,联合辽国发等一批机构在“327”国债期货和约上作空。

1995年2月23日,传言得到证实,财政部确实要对“327”国债进行贴息,此时的管金生已经在“327”国债期货上重仓持有空单。

327国债期货事件始末

327国债期货事件始末

Previously——前情回顾90年代中旬,国家开放了国债期货交易试点,采用国际惯例,实行保证金制度,虽然大大的高出了1%的国际标准,但的保证金制度仍然把可交易量扩大到了40倍,有效的提高了国债期货产品的流动性,我个人认为,是我国金融业的一次重大进步。

327是一个国债的产品,兑付办法是票面利率8%(事隔多年,我记不准确了,大概吧)加保值贴息。

由于保值贴息的不确定性,决定了该产品在期货市场上有一定的投机价值,成为了当年最为热门的炒作素材,而由此引发的327案,也成为了中国证券史上的“巴林事件”,民间(英国金融时报的说法)则将2月23日称为中国证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给80后的青年男女略作解释:327是国债代号,并不是案发当日,出事的那天是95年的)所谓的保值贴息指得是,由于通货膨胀带来人民币贬值,从而使国债持有者的实际财富减少。

为了补偿国债持有人的这项损失,财政部会拿出一部分钱作为利息的增加,称之为保值贴息。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保值贴息应该与通货膨胀率的实际值相等,而在国际惯例上,大多数国家(包括现在的中国)已经取消了这一补贴,原因在于,国债购买者在购买时应当自行预见金融产品收益的不缺定型。

镜头回到1995年的中国——国家宏观调控明确提出三年内大幅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措施(这一举措似乎是94年中,记不清了),到94年底、95年初的时段,通胀率已经被控下调了左右。

众所周知的是,在91-94中国通胀率一直居高不下的这三年里,保值贴息率一直在7-8%的水平上。

根据这些数据,时任万国证券总经理,有中国证券教父之称的管金生合理的预测,327国债的保值贴息率不可能上调,即使不下降,也应维持在8%的水平。

按照这一计算,当市价在147-148 元波动的时候,管总果断的做空,联合辽国发的高岭(一个可耻的叛徒),成为了市场空头主力。

话分两头。

当时有一家公司叫作中经开——中国经济开发有限公司,其高层领导多数为财政部官员,这位刚刚一命呜呼的名列胡润富豪榜前列,身价70多亿(风险投资的收益还没有计算进去)的魏东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3.27国债期货风波

3.27国债期货风波
他方面的市场风险的同时,必须加强对政策风险的认
识。1996年12月的《人民日报》社论已经让投资者尝到
政策风险的滋味,可许多新入市的股民对此认识明显不
足。我们有必要提请这些投资者充分注意这一风险。
“3.27”国债期货风波
6、立法必须带有一定的超前性。管金生在证券市场如此 大规模的违法确没有相应的法律规定,管金生最后被判 17年有期徒刑并非的判决理由并非是巨额透支炒作国债 期货,而是受贿等行为。可以说实在是无奈之举,原因 很简单,当时没有法律规定可以套用。同样的事情还发 生在宝安购并延中事件中,据说当时的证监会法律部主 任高西庆在制定《股票交易暂行条例》时曾经花了很大 的力气写“收购与兼并”一章,但当时的国务院法制局 认 为中国股市不会出现收购与兼并,将这一章节删去,事 隔几个月,就发生了宝延风波。
“3.27”国债期货风波
但这仅仅是如果,历史毕竟不相信假设。上交所在 “327”期货事件后还于当天决定取消当日最后7分钟交易, 调整收盘价为151.30元(按照147.40元结算,万国证券赢利 42亿元,按照151.30结算,万国证券亏损10亿元),后又 发通知实行涨跌停板、最高持仓限额等制度。2月27日以 后休市,协议平仓,协议价格在151.30元。
此时“327”事件发生了,327国债是指92年发行的三
“3.27”国债期货风波
当时虽然市场传言财政部将对“327”国债进行贴息, 但在上海当惯老大的管金生就是不信这个邪。当然,管 金生的分析不无道理:国家财政力量当时极其空虚,不 太可能拿出这么大一笔钱来补贴“327”国债利率与市场 利 率的差,而且当时通胀局势已经得到初步控制。另一 方面,由于长期身处证券市场,管金生对市场传闻的不 相信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感觉。于是管金生出手,联合辽 国发等一批机构在“327”国债期货和约上作空。

财政金融-327国债期货事件对推出股指期货的启示

财政金融-327国债期货事件对推出股指期货的启示

财政金融-327国债期货事件对推出股指期货的启示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创新,其中期货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在不断发展。

而“327国债期货事件”则成为期货市场发展历程中的一道风景线。

“327国债期货事件”是指1995年3月27日,上海期货交易所推出的国债期货合约,但交易不到一周即被交易所宣布暂停交易,因为期货价格出现大幅下跌,导致投资者的巨额亏损。

此事件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对期货市场的质疑,也为后来推出股指期货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首先,从监管角度看,期货市场需要更加完善的监管机制。

当时国债期货合约的推出和市场监管的力度都显得较为薄弱,未能有效预测和控制风险,导致了市场的异常波动和亏损。

而现在在推出股指期货时,监管方面更加注重对期货市场的规范和监管,加强合规管理和风险控制,确保市场平稳、有序运行。

其次,从市场运作角度看,期货市场需要准确预测市场风险和控制交易风险。

在推出股指期货时,交易所需要详细考虑风险预测和控制实践,挖掘投资者需求和市场情绪,调节市场交易进行。

此外,交易所还需要重视信息对称和透明度问题,及时提供有关信息和评估,为投资者提供参考和决策的支持。

最后,从投资者角度看,投资者也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市场动态和风险的认知和决策能力。

在推出股指期货时,投资者需要至少合格的认知能力和市场技能,通过合理、科学的投资策略和信息有效管理来应对市场波动和风险挑战。

总之,“327国债期货事件”是期货市场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对于推出股指期货及推进期货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今后的市场发展中,应当进一步加强规范性和监管力度,提高市场透明度和信息公开度,以及让投资者更加注重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健全金融市场体系和提供有益的服务。

327国债期货事件

327国债期货事件

当天夜里11点,上交所总经理尉文渊正式下令宣布23 日16时22分13秒之后的所有“327”品种的交易异常, 是无效的,该部分不计入当日结算价、成交量和持仓 量的范围。经过此次调整当日国债成交额为5400亿元, 当日“327”品种的收盘价为违规前最后签订的一笔交 易价格151.30元。
万国证劵亏损
作为空方的上海万国证券公司和辽宁国发集团不愿坐 以待毙,通过巨额做空来绝地反击。
辽国发背弃盟友万国证券,突然倒戈,改做多头,企 图继续抬高价格减少损失。“327”国债在1分钟内竟上涨 了2元,10分钟后共涨了3.77元。327国债每上涨1元,万 国证券就要赔进十几个亿。按照它的持仓量和现行价位, 一旦到期交割,它将要拿出60亿元资金。
交割 交割是结算过程中,投资者与证券商之间的资金结算。
毫无疑问,万国没有这个能力。 当日16时22分13秒突然发难, 砸出1056万口卖单,把价位从 151.30打到147.50元,使当日 开仓的多头全线爆仓。 这个行动令整个市场都目瞪口 呆,若以收盘时的价格来计算, 这一天做多的机构,包括像辽 国发这样空翻多的机构都将血 本无归,而万国不仅能够摆脱 掉危机,并且还可以赚到42亿 元。 爆仓就是亏损大于你的帐户中去除保证金后的可用资金。 由公司强平后剩余资金是总资金减去你的亏损,一般还剩 一部分。
万国证券在劫难逃,如果 按照上交所定的收盘价到 期交割,万国赔60亿元人 民币;如果按管金生自己 弄出的局面算,万国赚42 亿元; 如果按照151.30元收盘价 平仓,万国亏16亿元。上 交所对管金生是客气的, 当时并没有公布管金生和 万国的名字,第二天,万 国证券发生挤兑。
1995年5月17日 中国证监会鉴于中国当时 不具备开展国债期货交易 的基本条件,发出《关于 暂停中国范围内国债期货 交易试点的紧急通知》, 开市仅两年零六个月的国 债期货无奈地划上了句号。 中国第一个金融期货品种 宣告夭折。

327国债期货事件成因分析

327国债期货事件成因分析

“327”国债期货事件的成因一、“327”国债期货事件的发生国债期货是一种高级的金融衍生工具,它的产生是为了满足投资者规避利率风险的需求。

国债由政府发行,保证还本付息,风险小,被称为“金边债券”,具有成本低、流动性更强、可信度更高等特点。

但是,当时我国国债发行较难,主要靠行政摊派。

1992年发行的国库券,发行一年多后,二级市场的价格最高时只有80多元,连面值都不到。

行业管理者发现期货这个东西不错,可以提高流动性,推动发行,也比较容易控制,于是奉行“拿来主义”,引进国债期货交易,在二级市场上可以对此进行做多做空的买卖。

1993年10月2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国债期货交易开始向社会公众开放。

同时,北京商品交易所在期货交易所中率先推出国债期货交易。

“327”国债期货事件中,“327”是国债期货合约的代号,对应1992年发行,1995年6月到期兑付的3年期国库券,该券发行总量是240亿元人民币。

在1992年到1994年的这几年里,中国面临高通胀压力,银行储蓄存款利率不断调高,国家为了保证国债的顺利发行,对已经发行的国债实行保值贴补。

保值贴补率由财政部根据通胀指数每月公布,因此,对通胀率及保值贴补率的不同预期,成为国债期货炒作的重要因素,也成了“327”国债期货品种的主要多空分歧。

市场上,多空双方对峙的焦点始终是对“327”国债品种到期价格的预测,受到保值贴补率和是否加息的影响,众人看法不一。

以上海万国证券为首的机构,认为在国内通胀局势得到初步控制的情况下,政府会继续加强治理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不可能继续提高贴值补贴率,而且国家财力空虚,不太可能拿出一大笔钱来补贴“327”国债利率与市场利率的差,在此国债期货上选择作空的策略;而以中国经济开发总公司为首的机构,认为通货膨胀短期内肯定控制不住,对国债的保值贴补率还会继续上涨,最后“327”国债的到期价格会达到一个高的水平,在此国债期货上选择作多的策略。

由此,上演了一场以保值贴补政策和贴息政策预期为主体的国债博弈过程。

00Mpzu“327”国债期货事件

00Mpzu“327”国债期货事件

生活需要游戏,但不能游戏人生;生活需要歌舞,但不需醉生梦死;生活需要艺术,但不能投机取巧;生活需要勇气,但不能鲁莽蛮干;生活需要重复,但不能重蹈覆辙。

-----无名如果说中国股市存在大鳄的话,那么当年万国证券(现在申银万国证券即由申银和万国两家证券公司合并而来)的总经理管金生无疑要算现在这些大鳄的鼻祖。

管金生生在红旗下,喝过洋墨水,拥有比利时的两个硕士学位,当年在上海滩叱咤风云,被誉为“证券教父”,可如今管金生正在上海的牢狱中反省。

1995年2月2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生了震惊中外的“327”国债事件,当事人之一的管金生由此身陷牢狱,另一当事人尉文渊被免掉上交所总经理的职务。

事隔九载,尤其是在当前监管当局要求加强监管力度的情况下看看“327”事件,对我们认识中国股市,认识监管的重要性不无助益。

1992年12月2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首先向证券商自营推出了国债期货交易。

但由于国债期货不对公众开放,交投极其清淡,并未引起投资者的兴趣。

1993年10月25日,上交所国债期货交易向社会公众开放。

与此同时,北京商品交易所在期货交易所中率先推出国债期货交易。

1994年至1995年春节前,国债期货飞速发展,全国开设国债期货的交易场所从两家陡然增加到14家(包括两个证券交易所、两个证券交易中心以及10个商品交易所)。

由于股票市场的低迷和钢材、煤炭、食糖等大宗商品期货品种相继被暂停,大量资金云集国债期货市场尤其是上海证券交易所。

1994年全国国债期货市场总成交量达2.8万亿元。

此时“327”事件发生了,327国债是指92年发行的三年期国债92(三),95年6月到期兑换。

92---94年中国面临高通涨压力,银行储蓄存款利率不断调高,国家为了保证国债的顺利发行,对已经发行的国债实行保值贴补。

保值贴补率由财政部根据通涨指数每月公布,因此,对通涨率及保值贴补率的不同预期,成了327国债期货品种的主要多空分歧。

以上海万国证券为首的机构在“327”国债期货上作空,而以中经开为首的机构在此国债期货品种上作多。

327国债期货事件始末与分析

327国债期货事件始末与分析

17
19
事件经过
反悔
2月23日晚上十点,上交所在经过紧急会议后宣布: 23日16时22分13秒之后的所有交易是异常的无效的,经过此调整当日国债成交额 为5400亿元,当日327品种的收盘价为违规前最后签订的一笔交易价格151.30元。这 也就是说当日收盘前8分钟内多头的所有卖单无效,327产品兑付价由会员协议确定。 上交所的这一决定,使万国证券的尾盘操作收获瞬间化为泡影。万国亏损56亿人民币48.21元。 • 2月23日下午涨至151.98元 • 最后8分钟,万国证券在无相应保证金的情况下,连续用几十万手的抛盘把合约价位从151.30打 到148元,最后以700多万手的巨大卖单把价位打压到147.50元收盘。
当天交易情况
• 上交所决定:确认空方主力恶意违规,最后八分钟327国债期货合约的交易无效,当日327国债期 货合约的收盘价为违规前的最后一笔交易价格151.30。 • 3月24日上交易相应出台了应急措施。 • 1995年5月17日证监会鉴于我国不具备开展国债期货交易的基本条件,宣告暂停国债期货交易。
做空:股票、期货等市场的一种操作模式,是指预期未来行情下跌,将手中股票按 目前价格卖出,待行情跌后买进,获取差价利润。其交易行为特点为先卖后买。
2
3
名词解释
保值贴息:是指通货膨胀带来人民币贬值,从而使国债持有者的实际财富减少。为 补偿国债持有人的损失,财政部门拿出一部分钱作为利息的增加。从经济学的角度 来看,保值贴息应该与通货膨胀率的实际值相等。目前,多数国家已取消补贴。 保证金制度:也称押金制度,指清算所规定的达成期货交易的买方或卖方,应交纳 履约保证金的制度。在期货交易中,任何交易者必须按照其所买卖期货合约价格的 一定比例(通常为5%~10%)缴纳资金,作为其履行期货合约的财力担保,然后 才能参与期货合约的买卖,并视价格确定是否追加资金,这种制度就是保证金制度 ,所交的资金就是保证金。 贴息:“贴现利息”的简称,汇票持有人向银行申请贴现面额付给银行的贴现利息 。实付贴现金额是指汇票金额(即贴现金额)减去应付贴现利息后的净额,即汇票 持有人办理贴现后实际得到的款项金额。贴现利息=贴现金额×贴现天数×日贴现率 。

327国债期货事件

327国债期货事件

认识到专业化分工的道理。股指期货只能由期货公司专营代理, 在期货交易所内运营。证券公司的长处不在于此,若用证券的思 维和管理来运营股指期货,将来还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15
现券价格和期货价格相差较大。期货市场会价值回归,空头行情即将开始。
7
多方:中经开(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
1988年4月,由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了中国农业开发信托投资公 司。1992年1月,改名为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简称“中经开”或 “中经信”。资料显示,截止2000年底,中经开总资产为154亿元,净资 产22亿元,13年共创利税16亿元。董事长为财政部前副部长,总经理为财 政部综合司前司长。
保值贴补率不会低——通胀仍然很严重。 国债会贴息——当时“327”国债的利率明显低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 不贴息将会损害国债“金边”债券的形象,并且影响新债的发行。 可交割的现券十分有限——1995年新发行的国债可流通用于交割得很少。
8
事件经过

1994年至1995年春节前,全国开设国债期货的 交易场所陡然增到14家。这种态势一直延续到 1995年,与全国股票市场的低迷的状态形成鲜 明对照,形势似乎一片大好。 1995年2月327合约的价格一直在147.80元— 148.30元徘徊。1995年2月23日,提高“327” 国债利率的传言得到证实,百元面值的“327” 国债将按148.50元兑付。一直在“327”品种上 与万国联手做空的辽国发突然倒戈,改做多头。 “327”国债在1分钟内竟上涨了2元,10分钟后 共涨了3.77元。327国债每上涨1元,万国证券 就要赔进十几个亿。按照它的持仓量和现行价位, 一旦到期交割,它将要拿出60亿元资金。



四、交易机制和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1、保证金比例较低。上交所的保证金比例为 2.5%,其他期货交易所的比例更低,约为市值的1%。2、未实行涨跌停板制度。 3、 未严格实施限仓制度。

“319”事件(转)

“319”事件(转)

“319”事件(转)国债期货系列:“319”事件 “319”事件是继“327”事件以后我国期货交易市场发⽣的⼜⼀起恶性违规事件。

这⼀事件发⽣的原因和操作⼿法与“327”事件颇为相似。

1995年5⽉11⽇,上海国债期货交易市场“319”品种以涨停板价格183.88元⾼开,当⽇收市前亏损严重的空⽅主⼒采⽤透⽀交易及超仓等违规⼿段⼤量抛空,造成当⽇交易⾏情⼤幅震荡。

“319”合约当⽇成交量创下173万⼿的天量,持仓量达到57万⼿。

由于市场风险骤增及空⽅主⼒的严重违规⾏为,上交所于5⽉12⽇暂停开设新仓,并按50%的⽐例对会员单位采取强⾏平仓的措施,当⽇会员累计平仓46万⼿,占11⽇持仓总量的50%以上。

5⽉15⽇,上交所恢复国债期货交易,并宣布对五家违规会员予以停⽌国债期货交易并罚款等严厉处罚。

5⽉17⽇下午,“319”事件发⽣后⼀个星期,中国证监会宣布暂停国债期货交易。

我国的国债期货交易在历时404个交易⽇后,以失败⽽告终。

国债期货系列:“327”事件 ——⼀段不可不知的历史 ⾃1994年10⽉开始,中国⼈民银⾏提⾼3年期以上储蓄存款利率和恢复保值贴补,国债券也同样享受保值贴补和贴息。

由于保值贴补率每⽉公布⼀次,具有较⼤的不确定性,从⽽为国债期货的炒作提供了丰富的想像空间。

⼤量的资⾦开始流⼊国债市场,国债期货⾏情⽇渐⽕爆,成交量不断放⼤,市场持仓量持续增加,但多空双⽅对峙的焦点,始终是对“327”国债期货品种到期价格的预测。

“327”国债期货合约对应的国债现券是1992年发⾏的3年期国债。

该券票⾯利率为9.5%,期限3年,到期⼀次还本付息。

如果没有保值贴补和贴息因素,那么该券的到期价格应该为100元⾯值与3年累计利息28.50元之和,共计128.50元。

但由于实⾏保值贴补和贴息后,到期价格将受到上述两因素的影响。

⽽在财政部1995年2⽉26⽇发布公告明确规定保值贴补的具体执⾏办法之前,市场上对此并未达成过共识,多空双⽅在148元附近⼤规模建仓,“327”品种的持仓量不但急剧扩⼤,⽽且⼤部分集中在少数⼏个机构⼿中,市场风险⼀触即发。

中国期货历史上几件重大事件

中国期货历史上几件重大事件

你知道中国期货历史上的这几件重大事件么?(上)上周末,国务院原则上同意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

再一次将期货推到投资者的眼前。

回顾中国期货的发展史。

风雨迭起,那往日的一幕幕再次浮现眼前。

你知道中国期货历史上的这几件重大事件么?期货历史故事(一):327国债期货事件1995年5月18日,一纸《关于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的紧急通知》,将金融期货在中国的继续试点之门紧紧关上,而这距离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出这一期货交易品种仅仅过去了不到两年半时间。

“坦白地说,当时全国上下对于国债期货的交易确实一知半解,所以才导致了恶性事件的爆发,后果就是交易被暂停,而这一停就是十多年。

”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阚治东坦言。

阚治东,申银万国证券前身——申银证券——总经理,“327国债期货事件”的亲历者,对于已经过去13年的那场曾经震惊中外资本市场的“金融地震”,仍然无法平静。

或许,在先后体会了躁动、疯狂、恐慌,以及幸运之后,目前在阚治东心里,一直残留、并在不断滋生蔓延的更多的就是遗憾,遗憾彼时监管层的监管方式,遗憾金融期货在中国的多桀命运。

初衷:推动国债发行《21世纪》:我们知道国债期货在中国正式上市是在1992年,那么为什么当时管理层会首先选择这一交易品种?当时的历史背景是怎么样的?阚治东:现在很多人都知道“327国债期货事件”,而不知道早期国债发行的情况。

实际上,在我看来,当年高层选择国债期货成为第一个金融期货试点品种,其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促进国债的发行,而不是因为当时投资品种太少,不是为了便利投资者投资。

要知道早年的国债是发行不出去的,国债都是要当政治任务来摊派的,国家每次也要成立国债推销办公室。

每个干部按照行政级别,每个月均要求拿出工资的一定比例来购买国债,各省市概莫能外。

而每年国债的发行量也从区区几十亿到一百多亿不等。

国债期货开出来之后,由于投资者能把预期的收益都能提前收回,比如国债本来是3年期的,但是由于通过国债期货交易“变不能流通为能流通”,随时能收回预期收益,所以大家都愿意(参与),这就改变了国债发行不力的尴尬局面。

327国债期货事件

327国债期货事件





中经开

1988年4月,由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了中国农业开发信托 投资公司。这家小规模的信托公司一开始就有着浓厚的“政府背景”, 它以接受财政部农业周转金委托管理起家,之后接受全部财政周转金 和农综办资金的委托管理。 1992年1月,中国农业开发信托投资公司羽翼渐丰,改名为中国经济 开发信托投资公司。其业务扩大至信贷、证券、实业投资等自营业务。 使中经开“名声大嗓”的有长虹转配股事件、银广夏事件、东方电子 事件。 1997年,中经开对外支付几次出现危机,78亿元债台高筑,证券占 用客户保证金6.8亿元被挪用,经营不善的实业投资11家,公司几近 破产。 2000年6月,中经开经由国务院批准,成为清理整顿后首批确定保留 并移交中央金融工委管理的中央级信托投资公司之一。


辽国发在决战前夜又拼尽全力调集了3亿资金,在148.5元的价格上, 当家人高岭动用了几十家空方关系户,在148.50元的价位上打入100 万口卖单, 10秒钟后,又继续打入了100万口卖单,企图把国债期货 价格压下来,但没有成功,200万口空单顷刻间被吞没。价格迅速上 涨到150元。
这个时候,空头联盟瓦解,辽国发反水!高岭平仓空单,买进多单, 转手做多。在高岭的买入下,使得“327”品种在一分钟内上涨2元, 十分钟内上涨了3.77元,以极快的速度,327国债价格上涨到152.50 元。


保值贴补率即同期物价上涨率和同期储蓄 存款利率的差额,广大储户的三年、五年、 八年定期储蓄存款期满时,银行除按规定 的利率付息外,还要按保值贴补率付一笔 钱给储户,以保证存款不因物价上涨而贬 值。 保值贴补率=(存款到期时物价指数/存入 时物价指数-1-利率×存期)/存期 *100%)。

327国债期货事件的前因后果

327国债期货事件的前因后果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327国债期货事件的前因后果--------------------------------------------“327”是国债期货合约的代号,对应1992年发行、1995年6月到期兑付的3年期国库券,该券发行总量是240亿元人民币。

国民资金要么用于储蓄,要么用于投资。

储蓄就是存在银行里,老百姓拿利息;但巨额的银行储蓄不仅是银行的负担,也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所以,政府想千方设百计、鼓励老百姓投资。

在1990年代初,主要的投资市场就是股票市场与国债市场。

国债由政府发行保证还本付息,风险度小,被称为“金边债券”,具有成本低、流动性更强、可信度更高等特点;在国债二级市场上做多做空,做的只是国债利率与市场利率的差额,上下波动的幅度很小。

这正是美国财政部成为国债期货强有力支持者的原因。

我国国债期货交易于1992年12月28日首先出现于上海证券交易所。

1993年10月25日,上证所国债期货交易向社会公众开放,北京商品交易所在期货交易所中率先推出国债期货交易。

当时我国国债发行难,未被投资者所认识,靠行政性摊派。

1992年发行的国库券,发行一年多后,二级市场的价格最高时只有80多元,连面值都不到。

为了吸引股市资金合理投资国债市场,以及缓解高达两位数的通货膨胀率,1994年10月以后,中国人民银行提高3年期以上储蓄存款利率和恢复存款保值贴补,国库券利率也同样保值贴补,保值贴补率的不确定性为炒作国债期货提供了空间,大量机构投资者由股市转入债市,国债期货市场行情火爆。

1994年全国国债期货市场总成交量达2.8万亿元,占上海证券市场全部证券成交额的74.6%。

1994年至1995年春节前,全国开设国债期货的交易场所陡然增到14家,成交总额达28000亿元。

这种态势一直延续到1995年,与全国股票市场的低迷形成鲜明对照。

形势似乎一片大好。

但问题出在327国债期货合约上。

1992年3年期国库券到期的基础价格已经确定,为票面价值100元加上3年合计利息28.50元(年息为9.50%),合计为128.50元。

327国债期货事件的回顾与反思

327国债期货事件的回顾与反思

327国债期货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如果说中国股市存在大鳄的话,那么被誉为“证券教父”的当年上海万国证券公司的总经理管金生无疑要算现在这些大鳄的鼻祖。

可如今管金生正在上海的牢狱中反省。

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经历了太多的坎坷。

1995年2月23日,在发现空头判断错误且同盟方也由空翻多的形势下,管金生违规交易327合约,于最后8分钟内一口气砸出730万口卖单,导致市场大副下挫,陷入一片恐慌,以中经开为代表的多头亏损了约40亿元。

然而不久,这一操作被上交所宣告无效,万国乐极生悲,濒临破产。

当时,英国《金融时报》称这是“中国大陆证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327”国债期货事件事后也被著名经济学家戴园晨称为“中国的巴林银行事件”,因为这在当时是极其严重的恶性事件,中国第一支金融期货因此夭折。

“327”是人们心中永远的痛,以致于有段时间一提到期货人们总会联想起欺诈、疯狂和混乱。

追根溯源,“327”国债期货事件的产生,从表面看来,是由于在金融市场的判断失误,操作错误造成的。

但是从根本上看,面对金融期货市场的高风险,除了从事交易的个人权力过大及市场利率机制僵化,我国现券市场的不成熟等,交易所对风险管理的忽略、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监管机制不健全等一系列金融期货市场监管方面的缺失应该是导致它的主要原因。

这主要体现在:保证金比例过低、未设涨跌停板、未控制持仓限额等。

其中,具体就保证金方面来谈。

在期货交易中,任何一个交易者必须按照其所买卖期货合约价值的一定比例(通常为5%-10%)缴纳少量资金,作为其履行期货合约的财力担保,然后才能参与期货合约的买卖,并视价格变动情况确定是否追加资金。

这种制度就是保证金制度,所缴纳的资金就是保证金。

众所周知,期货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保证金制度,它是防范金融衍生品风险的第一道基石,是交易所控制衍生品风险的核心。

保证金制度通常包括保证金调整权限安排、保证金水平设置、清算机构设置、保证金等级区分等。

327国债期货事件

327国债期货事件

327国债期货事件20世纪90年代,我国曾经出现过金融期货,即国债期货。

然而1995年2月23日的327国债期货事件对我国国债期货市场造成重创。

1995年5月17日,中国证监会做出了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的决定,中国第一个金融期货品种宣告夭折。

“327”是“92(3)国债06月交收”国债期货合约的代号。

其标的是1992年发行、1995年6月到期一次性兑付本息的3年期国库券,其年票面利率为9.5%,到期兑付的利息为票面利率再加上保值贴补率。

由于到期保值贴补率的高低取决于通货膨胀率,因此该债券的到期现金流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引发了多空双方的巨大分歧。

市场分化为以万国证券公司为代表的空方阵营和以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简称“中经开”)为代表的多方阵营。

以财政部下属的中经开为首的多方利用327国债现货规模有限的有利条件,不断拉抬价格,制造逼空行情。

而已万国证券为首的空方则认为通货膨胀已经见顶,期货价格严重高估,顽强抵抗。

由于看法严重分歧,1995年2月后多空双方均在148元附近大规模建仓,327品种未平仓合约数量不断增加。

在多空双方僵持不下的情况下,1995年2月23日,财政部突然宣布将327国债票面利率提高5个百分点。

这个公告大大出乎市场预料,因为在该国债的发行条款中除了保值贴补率之外并未规定财政部可以提高票面利率的条款。

财政部的这一公告使327国债的到期价值突然提高5%!而当时国债期货的初始保证金才 2.5%,这相当于强令空方向多方支付相当于初始保证金200%的赔偿!在这从天而降的特大利好鼓舞下,中经开率领的多方借利好用300万口买盘将329国债期货价格从前一天的收盘价148.21元上攻至151.98元。

而对于空方主力万国证券来说,327国债期货每上涨1元,其在盘后结算时就要损失十几个亿。

为了减少损失,万国证券巨额透支交易,在交易所下午收盘前8分钟内抛出了1056万口卖单,最后一单以730万口(合人民币1460亿元)将价格封在147.50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保值贴补率、贴息及95新券的发行量等直接影响 92(3)现券到期价值的主要因素,几大市场主力机构 存在严重的意见分岐。 空方认为:
第一,国家将抑制通货膨胀作为1995年经济工作的重 点。因此,通货膨胀回落必然会导致保值贴补率的回落。 在1995年6年下半年后,风波叠起, “312”、“314”、“317”一直到“327”事件,违规 事件屡屡发生。与巴林银行事件几乎同时发生的 “327”事件,对整个国债期市场冲击之大、影响之 深可谓其中之最。正当有关部门深入反思“327”事 件、重新捡讨中国国债期货之得失时,5月12日, “327”事件中的违规者之一辽宁国发(集团)股份 有限公司再次严重蓄意违规。5月18日,中国证监 会发出《关于暂停全国范围内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的 紧急通知》。开市仅两年零六个月的国债期货在一 连串恶性违规事件的打击下,无奈地划上了句号。 细细考察“327”事件,不难发现句号后面的深层原 因。
1993年10月25日,上交所重新设计期货品种, 制定新规则,广泛推介国债期货交易,将期货合 约面值由原来每口20万元改为每口2万元,并开 始向个人投资者开放国债期货。自此以后市场渐 渐有了起色,成交量逐月增长。1994年1月、2月、 3月,上海市场国债期货交易量还分别只有6万口、 3万口和12万口,交易金额分别为12亿元、6亿元 和27亿元。到4月、5月、6月,月交易金额则分 别达到113亿元、208亿元和646亿元,并开始明 显超出同期股票交易金额。以后3个月,国债期 货交易蓬勃兴起,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出现每月 交易突破100亿元的好势头。
据传此次平仓行动将会分阶段进行, 先平092系列、再平192系列。究其原因是 因为明日将公布的新券发行方案,对空方 不利,上半年总共发行一千多亿的盘子, 能流通的极为有限,空方想利用新券实行 交割的幻想完全破来……。临近收市又有 消息传来,上海327的空方主力也出现了头 寸问题。”当晚,财政部发布了第1、2号 公告,宣布1995年国库券发行于3月1日正 式拉开序幕,对空头不利的有关消息完全 证实,“327”空方主力几乎濒临绝境,整 个国债期市已为乌云笼罩。
(1)基础价格:92(3)现券的票面利率为9.5%,如 果不计保值和贴息,到期本息之和为128.50元; (2)保值贴补率:92(3)现券从1993年7月11日起实 行保值,因而,其中1995年7月份到期兑付时的保值贴 补率的高低,影响着92(3)现券的实际价值; • (3)贴息问题:1993年7月1日起,人民币三年期储蓄 存款利率上调至12.24%,这与92(3)等国债品种将与 居民储蓄存款一样享受保值贴补,并未说明92(3)现 券的票面利率拉出了2.74个百分点的利差,而1994年7 月10日财政部发布的公告仅仅规定了92(3)等国债品 种将与居民储蓄存款一样享受保值贴补,并未说明92 (3)现券是否将随着储蓄利率的提高进行同步调整。 因此,92(3)现券是否加息成为市场一大悬念,直接 2 专用 影响92(3)现券的到期价值。
专用 9(二)“327”事件的处理结果
2月23日晚,上交所召集参与“327” 最后10分钟交易、持仓合约在5万口以上 的券商商讨对策。当晚11时,上交所果 断地作出五点决定,并随即发布公告。 经调查显示,此一事件为其会员公司为 影响当日结算价而严重蓄意违规,23日 16时22分13秒以后“327”品种的所有成 交无效;该部分成交不纳入当日计算结 算价、成交量和持仓范围内,由此确认 当日收盘价为151.30元;同时宣布对有关 违规行为作进一步调查。
第二天,上交所又发出《关于加强国债期货交 易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就国债期货交易的监 管问题作出六项规定,即: ①从1995年2月24日起,对国债期货交易实行价格 涨(跌)停板制度; ②严格加强最高持仓合约限额的管理工作; ③切实建立客户持仓限额的规定; ④严格禁止会员公司之间相互借用仓位; ⑤对持仓限额的使用结构实行控制; ⑥严格国债期货资金使用管理。同时为维持在后市出现追 升行情,327当日劲升0.36元,以148.28元收 盘,成交量回涨,期市各品种全线翻红”; 周 三 ( 15 日 ) “ 空 头 出 击 , 327 在 上 摸 148.44元后,因多仓盘过多的平仓行为,走 势变缓,收盘时成为期市唯一翻绿品种,持 仓量也首度回落”;周四(16日)“……市 场消息沸沸扬扬,行情在卖方的压制下,波 幅变窄,走势胶着。327在尾市变到多方急 拉,小升0.05元”;周五(17日)“空头加 大了打压力度,327出现无奈的单边跌市, 短多浮盘受到27期券在前三个交易日 一直处于多空严板之中,“每日价格波动仅为0.2-0.3元, 盘中挂出的抛单与接单都呈现出5至6位数的大量,由于 空方做空价位过低,以至无法认输离场,因而以大量的 抛单,压多方的上攻,从而导致327的持仓量连续上升, 327本周总持仓量达到450万口以上……” 在消息面的刺激下,2月20日起,与“327”品种价格 的胶着状态形成反差,沪市热门品种“327”、“319”期 券在多头的猛捧之下,价位节节上升,成交量也急剧放 大。2月20日,“327”期券在135.76万口首次成为期券 日成交量首户,并以0.94元的日升幅,成为1995年开市 以来个券涨幅之最。随之“319”期券也闻风而动,价位 迅速抬高,日成交量激增。2月22日,该券以0.90元的 涨幅居 沪市期 券之首 ,并以239.4万口 的成交 口数和 682.3亿元的日成交金额创个券之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92(3)现券价格的诸多不确定因素,为92 (3)期券的炒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除此 之外,1995年新券流通量的多寡也直接影响到 92(3)期券的炒作。由于上海证券交易所采 用混合交收制度,如果95新券流通量大,且能 成为混合交收的基础券种,那么,空方将会有 更多的选择余地,市场将有利于接责任者上海万国证券公 司违规联手操作、擅自超限额持仓,仅“327”品种的持 仓就超过了交易所为其核定的全部品种最高限额一倍多。 在市场异常波动、价格不断上扬的巨大压力下,公司主 要负责人明知严重违反交易规则,为扭转公司巨额亏损, 作出了大量抛空单打压价格的错误决策,造成了市场的 极大混乱。调查结果还指出,事件的另一责任者为辽宁 国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的主要负责人于2 月23日上午把几家关系户空仓集中在海南某公司名下, 通过无锡国泰期货经纪公司(已被中国证监会依法取消 经营资格)大量违规抛空,企图压低价格,以达到减亏 或盈利的目的。当打压无效时,又率先空翻多,制造市 场假象,扰乱市场秩序。事件之前,该公司及其空方关 系户也存在联手操作、超限额持仓达120多万口的严重 违规问题。
第二,对92(3)国债的贴息将增加财政支出十几亿 元,因此不可能;
第三,1995年新国债发行额度将在1500亿元左 右,比去年增加50%,因此,流通量必然较大。 但多方却持完全相反的观点。因而,围绕着92(3) 期券,市场迅速形成了以个别主力机构代表的多 空重兵对恃局面,1995年春节过后的短短二周时 间内持仓量从154.7万口猛增至363.8万口。 • 《上海证券报》等报刊杂志的有关栏目,说细记 录了“327”品种在事发前多空双方的交战经过。 周一(2月13日)“期市前接上周五的高开回落走 势,查出与现市相左的控底行情,32会同中国证监会、 国家保密局联合组成调查组,在上海市政府的 配合下,对这一事件进行了调查,并于9月20 日公布了情况和处理结果。调查结果认为,上 海证券交所国债期货“327”品种发生的事件, 是一起在国债市场发展过快、交易所监管不严 和风险控制滞后的情况下,由万国证券公司、 辽宁国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少数交易大 户蓄意违规、操纵市场、扭曲价格、严重扰乱 市场秩序所引起的国债期货风波。
1995年5月“327”国债期货事件
一、案例介绍
(一)“327”事件始未
1、“327”国债期货品种及其炒作题材
“327”即F92306,是1992年三年期[92(3)] 国库券的衍生品种,交收日期为1995年6月,对应 基础券种总量246.8亿元。由于期货价格主要取决 于对相应现货的价格预期,因而,影响现货价格 的因素也就成了期货市场的炒作题材。影响1992 年三年期现货国债券价格的主要因素有:
调查结果还认为,上海证券交易所对违规事 件也应负一定的责任。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市场存 在的过度投机所带来的风险估计不足,交易规定 不完善,风险控制滞后,监督管理不严,致使在 短短几个月内屡次发生由于严重违规交易引起的 国债期货风波,在国内外造成很坏影响。 经过深入广泛的调查取证,监察部、中国证 监会等部门根据有关法规,对“327事件的有关 负责人员分别作出了开除公职、撤销行政领导职 务等纪委处分和调离、免职等组织处理,涉嫌触 犯刑律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并对违反债期货交易在中国的产生始于1992年12 月28日,由上海证券交易所首次设计并试行推 出了12个品种的期货合约,即91(3) ① 、92 (3)、92(5)3个国债现券按3、6、9、12月 放置的12个合约,仅对机构投资人开设。由于 当时金融期货对中国投资者来说还是一个陌生 的事物,其功能、作用也不能被市场认识和按 受,因此推出后近一年时间内交投清淡,影响 微弱。开始试行交易的两周内,仅成交19口, 到攻势同样咄咄 逼人。2月22日,北商所龙头品和“401506”持 仓急增,并以149.34元高位收盘;“402506”则 以137.9元的涨停板价而告收。武汉债市各债全 线 飘 红 , 深 圳 债 市 多 方 在 “ 6316” 券 种 上 以 156.49元的全日最高价报收,……。 20日前后,“327”空方主力已被市场浓重 的多头气氛重重包围。据悉,在激战前夕,空 方的某主力机构已经面临进退维谷的困境。 《中国证券报》“债市手记”栏目对2月22日的 情况有以下一段描述:“上午消息灵通人士传 来北京、上海频频开空仓的某主力机构在北商 所发生严重的头寸问题,已开始强行平仓计 划……
1994年底,仅上海市场上就有共19053.83亿 元的国债期货合约成立,紧跟其后的是北京3800 多亿元、武汉2400多亿元以及广州1300多亿元。 国债期货成交额已远远超出股票成交额。1994年 理所当然地被人们称为“国债年”,并且这股国 债期货投资热潮不断升温。1995年春节以后,迟 于1994年9月建立的深圳国债期货市场推出其特 有的“6316”合约品种(即93(3)对应的于1996 年2月交收的合约)。由于“6316”期满日与对应 现券兑付日几近一致加之93(3)券保值贴补因 素,一时间为市场大力追捧。在其带动下,深圳 债市成交猛增,迅速崛起。由于深市有先进的交 易网络和宽广的市场涵盖量,深圳国债期市规模 飞速跃至前列。至此,全国的国债期货交易主速发展的同时, 从1994年9月到1995年2月底,在上海市场的示 范作用下,全国各地金融中心抓住时机,以最 高的效率、最快的速度相继开办了十多个国债 期货交易市场,包括上海、深圳交易所,武汉、 天津证交中心,以及北京、广州、四川、深圳、 沈阳、重庆、大连、长春、郑州等商品交易所 共14家,市场分布于全国各地。国债期货交易 量在这一时期也有了成倍放大。但由于缺乏统 一的国债现券托管、结算中心,各市场实际上 处于分割状态。比较而言,上海国债期货市场 无论从规模、速度还是影响来看,都独执全国 之牛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