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诗 《文心雕龙》读后感600字
《文心雕龙》读后感(通用10篇
《文心雕龙》读后感(通用10篇《文心雕龙》读后感篇1假期,我有幸读了《文心雕龙》,感受颇深。
刘勰解释到文心在于说明写文章时对于心思的利用;其次是文章的写作,从来都是以精雕细刻和文采丰缛为法的,这正如雕镂龙文一般,我因而又称这本书为雕龙。
里面有些章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开阔了我的视野,提升了我的认识。
下面结合我个人的理解,谈谈我的收获。
一.感受情境之美《神思》篇中写道夫神思方运,万涂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
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
何则?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也。
意思是说,当精神活动正在进行的时候,思路千头万绪,竞相呈现。
要怎样落笔,仍然没有规矩可以遵循;要怎样刻划,也没有形象可以捕捉。
如果是登山,那山中到处都充满着情感;如果是望海,那海上到处都洋溢着意趣。
我有多少想象力和思考力,都气势磅礴,可以和风云一样并驾齐驱。
在开始执笔为文之前,真是气力倍增;但到了脱稿真正写下来的,不过是开始时心里所想的一半。
说的多切实际呀!有时候我们写东西之前想的很好,可是写出来时也就是心里想的一半甚至还不到一半。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那是由于思想感情可以凌空翻飞,容易出奇;而语言文字则是着迹之物,难以生巧。
从以上文字我们可以体会到言与意的关系,有尽之言难达无尽之意古人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不尽,意味才显得闳深婉约,读者才能自由驰骋想象,举一反三,把所有的话都说尽了,读者的想像就没有发挥的机会了。
我举两个课例:一个是《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中(我学骆驼咀嚼一段),让学生抓住磨来磨去一词想象画面,去品味这词语表达的无尽之意。
先体会体会它嚼的滋味怎样?学生会说:有滋有味、津津有味。
再想像一下它咀嚼时的神态怎样?生说:悠闲自得。
咀嚼时的心情怎样?生说:心平气和、平心静气。
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他们的头脑中就会浮现出骆驼咀嚼时磨来磨去的那种认真、沉得住气的画面来,感悟到骆驼咀嚼时的乐趣,牙齿也会跟着动起来。
《文心雕龙》读后感3篇
《文心雕龙》读后感3篇《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
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的文学理论专著。
以下是为大家的关于这本书的,欢迎大家阅读!从这一篇开始,刘勰《文心雕龙》的整个体系建构进入第二部分“文体论”,至《书记第二十五》共计二十篇,每篇大致论述一种或者两种文体。
根据时人“文”“笔”之分,《明诗》至《谐隐》十篇更倾向于押韵之“文”,《史传》至《书记》十篇则为不押韵之“笔”。
文章的行文思路正如《序志》所说:“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即介绍文体一般着眼于四个方面,论述源流,解释名称与含义,选定和评论部分作家作品,指出这一文体的写作规律和基本要求。
《明诗》正是遵循以上四方面,从开篇至“有符焉尔”属于“释名以章义”,解释诗的含义;从“人禀七情”至“此近世之所竞也”论述诗 __于发展,为“原始以表末”,而提到历代重要作家及其作品的则属于“选文以定篇”;从“铺观列代”至文末,指出四言诗“正体”,五言为“流调”,风格为“雅润清丽”,便是“敷理以举统”。
读至“敷理以举统”部分,我对刘勰以“四言正体”“五言流调”的文学观有些疑问,毕竟当时作者所处时代,四言诗已经开始衰落,而五言诗大行其道,这样的观点看来有些保守。
但仔细想来,刘勰的这一观念实则与《宗经》中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
从刘勰《明诗》篇所要阐明诗的范围来看,这里的“诗”不包括乐府诗,因为《文心雕龙》中另有《乐府》篇加以讨论。
至于诗骚,也有专篇论述,像论述《诗经》的《宗经》,故着墨不多,也可不算作其中。
这里主要论述的是汉代两晋南北朝的四言诗和五言诗。
所以,刘勰把四言诗视作“正体”,称五言为“流调”,实为“宗经”,并且符合时代的观念,而并非贬低之意。
《诗经》中的诗歌以四言为主,宗经之人,当然要以此为正体。
然而当他“铺观列代”,考察后起诗人极力所推重的绝大多数仍然是属写作五言的人时,为了顺应时代,又要坚持《文心雕龙》理论上的完整性,所以作出此论以示协调。
文心雕龙心得体会
文心雕龙心得体会《文心雕龙》是唐代刘勰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理论著作,被誉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经典之作。
在我读完这部书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它对于中国文学的影响和贡献。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文心雕龙的意义《文心雕龙》是一部关于文学批评的理论著作,它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部书中,刘勰提出了许多关于文学创作和批评的理论,如“章法”、“比兴”、“典故”等等,这些理论对于后来的文学创作和批评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了“章法”这一概念。
他认为,文章的结构应该有一定的章法,即有头有尾,有起有伏,有承有转,有高潮有结局。
这一理论对于后来的文学创作和批评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
其次,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了“比兴”这一概念。
他认为,比兴是一种修辞手法,可以通过比喻、象征等方式来表达作者的意图。
这一理论对于后来的文学创作和批评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
最后,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了“典故”这一概念。
他认为,典故是一种文学素材,可以通过引用历史事件、文学作品等方式来丰富文章的内涵。
这一理论对于后来的文学创作和批评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
我的心得体会在我读完《文心雕龙》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它对于中国文学的影响和贡献。
首先,它让我更加了解了中国文学的发展和演变。
通过阅读这部书,我了解到了中国文学的一些特点,如章法、比兴、典故等等,这些特点对于我后来的文学创作和批评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其次,它让我更加了解了文学创作和批评的一些理论。
通过阅读这部书,我了解到了一些关于文学创作和批评的理论,如章法、比兴、典故等等,这些理论对于我后来的文学创作和批评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最后,它让我更加了解了文学创作和批评的一些技巧。
通过阅读这部书,我了解到了一些关于文学创作和批评的技巧,如如何运用比兴、如何运用典故等等,这些技巧对于我后来的文学创作和批评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文心雕龙读后感
文心雕龙读后感《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刘勰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经典。
这部著作以其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分析,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文心雕龙》中,刘勰对文学的创作理论、修辞技巧、文学风格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后人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文学批评理论。
读完这部著作,我深受启发,对中国古代文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文学创作的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他提出了文学的“情”、“意”、“志”、“思”四个层次,认为一个作品要想产生深远的影响,必须具备这四个方面的品质。
这一理论不仅对古代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后人提供了对文学创作的深刻思考。
在当今社会,我们也可以从中汲取灵感,加深对文学创作的认识,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
其次,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修辞技巧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他提出了“比兴”、“夸张”、“象征”等多种修辞手法,并对这些手法的运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学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同时,这些修辞手法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学创作素材,为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最后,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文学风格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认为每种文学体裁都有其独特的风格特点,而作家在创作时应该根据不同的文学体裁来选择合适的文学风格。
这一观点为后人提供了对文学风格的深刻认识,同时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总的来说,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具有深刻文学批评意义的经典之作。
通过阅读这部著作,我对中国古代文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文学创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相信,通过对这部著作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古代文学的精髓,为当今文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文心雕龙》的读后感
在阅读《文心雕龙》这部千古传世之作后,我深感震撼。
它不仅是一部记载了中国古代文学创作、鉴赏、批评的著作,更是一部展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百科全书。
通过对《文心雕龙》的阅读,我对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哲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文心雕龙》的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方面。
这些内容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古代中国的繁荣与辉煌,也让我对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同时,《文心雕龙》中的故事人物形象鲜明,情节跌宕起伏,使我在阅读过程中如同置身于一个五彩斑斓的历史画卷之中,感受到了古代人们的生活气息。
在《文心雕龙》中,我最为感动的是那些关于信仰、虔诚、智慧、仁爱的故事。
这些故事让我明白了,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人们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道德底线,为了国家、民族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
这些故事中的人物,无论是为佛教事业尽心尽力的高僧,还是为民请命的英雄,都展现出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
正是这些故事,让我对古代中国的文化传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让我对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然而,《文心雕龙》中也不乏揭示人性黑暗的故事。
在这些故事中,我看到了权谋、欺诈、背叛、贪婪等丑恶现象。
这些现象让我深感痛心,也让我对人性的复杂性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正是这些黑暗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人性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中。
这种变化既有向善的一面,也有向恶的一面。
因此,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以防止自己走向堕落的道路。
文心雕龙读后感
文心雕龙读后感《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刘勰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部著作以其独特的文学批评理论和深刻的文学洞察力,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文心雕龙》中,刘勰提出了许多关于文学创作的原则和技巧,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阅读《文心雕龙》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刘勰对文学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洞察力。
他在书中对于文学创作的原则和技巧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归纳,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他提出的“章法”、“比兴”、“意象”等文学创作理论,不仅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世界文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文心雕龙》中,刘勰还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评价,展现出了他对文学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洞察力。
通过阅读《文心雕龙》,我深刻地领悟到了文学创作的艺术和技巧。
刘勰在书中提出的许多关于文学创作的原则和技巧,为我对文学创作的理解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他提出的“章法”、“比兴”、“意象”等文学创作理论,不仅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世界文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文心雕龙》的深入阅读,我对文学创作的要求和标准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对文学创作的技巧和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在《文心雕龙》中,刘勰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评价,展现出了他对文学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洞察力。
他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评价,不仅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而且对后世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阅读《文心雕龙》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刘勰对文学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洞察力,也对古代文学作品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总之,《文心雕龙》是一部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学批评著作,它不仅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世界文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文心雕龙》的深入阅读,我对文学创作的要求和标准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对文学创作的技巧和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文心雕龙》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
《文心雕龙》读后感《文心雕龙》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心雕龙》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文心雕龙》读后感1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
昔涓子《琴心》,王孙《巧心》,心哉美矣,故用之焉。
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岂取驺奭之群言雕龙也。
夫宇宙绵邈,黎献纷杂,拔萃出类,智术而已。
岁月飘忽,性灵不居,腾声飞实,制作而已。
夫人肖貌天地,禀性五才,拟耳目于日月,方声气乎风雷,其超出万物,亦已灵矣。
形同草木之脆,名逾金石之坚,是以君子处世,树德建言,岂好辩哉?不得已也!予生七龄,乃梦彩云若锦,则攀而采之。
齿在逾立,则尝夜梦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
旦而寤,乃怡然而喜,大哉!圣人之难见哉,乃小子之垂梦欤!自生人以来,未有如夫子者也。
敷赞圣旨,莫若注经,而马郑诸儒,弘之已精,就有深解,未足立家。
唯文章之用,实经典枝条,五礼资之以成文,六典因之致用,君臣所以炳焕,军国所以昭明,详其本源,莫非经典。
而去圣久远,文体解散,辞人爱奇,言贵浮诡,饰羽尚画,文绣鞶帨,离本弥甚,将遂讹滥。
盖《周书》论辞,贵乎体要,尼父陈训,恶乎异端,辞训之奥,宜体于要。
于是搦笔和墨,乃始论文。
详观近代之论文者多矣∶至如魏文述典,陈思序书,应瑒文论,陆机《文赋》,仲治《流别》,弘范《翰林》,各照隅隙,鲜观衢路,或臧否当时之才,或铨品前修之文,或泛举雅俗之旨,或撮题篇章之意。
魏典密而不周,陈书辩而无当,应论华而疏略,陆赋巧而碎乱,《流别》精而少功,《翰林》浅而寡要。
又君山、公干之徒,吉甫、士龙之辈,泛议文意,往往间出,并未能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
不述先哲之诰,无益后生之虑。
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
若乃论文叙笔,则囿别区分,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上篇以上,纲领明矣。
《文心雕龙》读后感优秀3篇
《文心雕龙》读后感优秀3篇《文心雕龙》读后感篇一经过老师的提点,了解到一个文史知识:古人认为乐府是歌,而非诗,虽然今天我们将乐府视为古诗之一种,而且从这篇的举例当中也可以对此进行佐证。
通读全篇我仍然对于“诗”与“歌”、“乐府”之间的界定有点模糊,从开篇第一句对“乐府”的定义:“乐府者,‘声依永,律和声’也。
”似乎可以认为有“五声”“十二律”的乐章就是“乐府”。
放在我个人更通俗一点的理解,那就是有曲调配合,能演唱出来的。
就算“乐府”。
如果照着这个概念去推论的话,可以联想到今天的歌曲,但这种类比可能仅仅是流于形式上的对照,从实际内容上来比较,乐府的艺术水平比现今的歌曲要超出不少。
那么这里就有一个小小的疑问,《诗经》中的篇什不也是可以吟唱出来的么,是不是因为缺少曲谱,所以是有所区别的?全篇的行文布局和上一篇《明诗》颇为接近,从乐府的发源到作者所处时期的乐府诗进行了梳理,为乐府的文学史、文学批评史提供了不错的参考。
作者大部分仅对乐府诗的音乐形式进行剖析和论述,主要的论述对象是“乐体”,因为这是乐府诗有别于其他文体的最主要的特点。
乐府诗的最高标准是歌辞与声律的相配,歌辞“雅正容典”,声律则要求“中和之响”,“和乐精妙,故表里而相资矣。
”能达到这样的标准,就是集“形式美”与“内容雅”为一体,作者认为这样表里相称的乐府诗才是好的。
自从古乐逐渐衰微,雅正的音乐难以恢复,作者在时间轴上从前往后的不断梳理中发现了两大方面的原因:第一大原因是秦始皇焚书导致经典的流失,统一演奏乐器、音调等当面的记录也消亡,音乐声律需要重新不断地调整和摸索;第二大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就是淫俗的音乐容易传播,人们也喜欢这种不断变化的新鲜感,而雅正的音乐,则让人听了容易打瞌睡发呆。
所以“正音乖俗,其难也如此。
”即便如此之难,作者仍然强调音乐的雅正作用和对此的不断追求,因为九德之歌才能“情感七始,化动八风”,这才是乐府诗这种文学形式应该具有的积极意义。
文心雕龙读后感
文心雕龙读后感《文心雕龙》,是唐代文学家刘勰所著的一本修辞学手册,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成果中的经典之一。
本书从文学的基本概念入手,对修辞技巧、意境构成、形象描写等方面展开了全面深入的研究,被誉为是中国文学理论史上的集大成者。
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我深深地被《文心雕龙》的魅力所吸引。
阅读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受到启示和启迪。
首先,个人的阅读体验和感受。
刘勰在这本书中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深刻的文字表达,深入阐述了艺术的精髓、修辞的技巧、文学的形式、内涵等方面。
这些内容结合了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文学修养,以优美的文学语言表达出来。
读者在阅读全书时,很容易就能够感受到其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也是长远而深远的。
其次,《文心雕龙》的重要性。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集大成者,更是提升个人文学修养的有效途径。
在本书中,作者深入探讨了艺术的内涵和形式,阐述了如何通过文学技巧达到完美表达的目的,提高了人们的审美能力和修辞思维,培养了人们的文学素养。
同时,本书成为了后来文学创作的重要指南,是中国文学和文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后,创新的思考和观点。
在阅读《文心雕龙》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这本书的思想和理论对今天的文学创作、文艺研究等领域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进一步挖掘文本所隐藏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渊源,深入了解整本书中所呈现的修辞技法和文学思路,提高文学品位,拓宽文学理念,推动文化的多元发展。
总之,《文心雕龙》以其高深的思想、卓越的技法、精妙的构架,给读者带来充实的阅读体验。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经典之作,也是现代文学创作和文艺研究的重要参考书目。
读《文心雕龙》,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学,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和文艺审美能力。
《文心雕龙》读后感
《文心雕龙》读后感《文心雕龙》是南朝齐代的文学理论著作,作者刘勰是一位卓越的学者和文化评论家。
这本书以其深刻的见解和独特的观点,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阅读完《文心雕龙》,我深受启发,对于文学创作和欣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首先,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了许多有关文学创作的见解。
他将文学创作比喻为“雕龙点睛”,强调了艺术创作中细节的重要性。
他强调一个作品的巧妙之处往往体现在微小的细节上,这些细节能够为作品增添生机和活力。
通过刘勰的解读,我认识到创作者应该注重细节,因为只有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作品才能更加饱满、精彩。
其次,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文学的分类和风格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他提出了“四体”说,认为文学应该分为平、仄、平仄和抑扬四种体式。
刘勰认为不同的体式在表达情感和传递信息时有着不同的效果和特点。
这一理论使我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使我更加欣赏和理解不同体式下的作品。
此外,刘勰还对于文学的修辞手法进行了剖析和阐述。
他介绍了多种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夹叙夹议等等。
他认为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的灵魂,能够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通过《文心雕龙》的阅读,我学会了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来丰富自己的文学作品,使其更加生动和有力。
除了对文学创作的思考和分析,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还强调了对于经典文学的欣赏与鉴赏。
他认为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启示和力量。
他对于经典作品的点评和赞美,使我对于经典作品的价值和魅力产生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因此,我决定通过阅读更多的经典文学作品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总的来说,阅读《文心雕龙》让我获益匪浅。
刘勰通过自身卓越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为我们揭示了文学创作和欣赏的诸多奥秘。
他的理论和观点不仅影响了古代文学,也对后世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认识到文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而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和欣赏各种文学作品,为自己的人生增添更多的智慧和情感。
文心雕龙读后感
文心雕龙读后感《文心雕龙》是南朝梁代文学家刘勰所著的一部论述文学创作的著作。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以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观点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本文将在对《文心雕龙》的深入阅读后,就其思想观点、文学创作、修辞技巧等方面进行一些个人的感悟,并谈谈对于我自己学习文学创作的启发。
阅读《文心雕龙》给我最深的感触就是刘勰对于文学创作的独到见解。
他在文中强调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即文学创作的出发点要从内心深处出发,要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心。
这种创作理念对我来说非常启发,因为有时候在写作的过程中,我常常追求华丽的辞藻和虚无的想象,而忽略了真实的情感。
但是通过阅读《文心雕龙》,我认识到真实的情感才是文学创作的灵魂所在,只有真实才能打动读者的内心。
此外,《文心雕龙》还强调了文学作品应该具备的审美要素。
刘勰在书中详细分析了音韵、思想、内容、情感等方面对于文学作品的重要性,并从中论述了诗歌、散文、辞章等文学体裁各自的特点。
这一观点对于我来说也是很有启发的。
在过去的写作中,我常常追求文学作品的形式和结构,而忽视了审美的重要性。
通过阅读《文心雕龙》,我开始认识到审美要素才是一个文学作品的灵魂所在,只有审美才能打动读者的心灵。
除了思想观点的启发外,《文心雕龙》还给我带来了一些关于修辞技巧的启发。
刘勰在书中详细分析了修辞技巧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并举了许多精彩的例子。
通过学习这些例子,我对于修辞手法的运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以后的写作中,我会更加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用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来丰富我作品的表达方式。
总的来说,阅读《文心雕龙》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思考和启发。
它不仅指导了我关于文学创作的思考,也让我对于审美和修辞技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于文学创作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为我自己的写作之路指明了一条明确的方向。
在未来的学习和写作中,我将更加注重真实的情感表达,相信真情实感才是打动读者的关键。
同时,我也会更加注重审美要素的运用,用艺术的语言打动读者的心灵。
《文心雕龙》读后感
《文心雕龙》读后感
《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被誉为“文学圣经”,作者是刘勰。
这部书以其深刻的文学理论和独特的文学批评方法,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阅读《文心雕龙》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刘勰对文学的热爱和对文学创
作的认真态度。
他在书中提出了许多关于文学创作的理论观点,如“章法”、“比兴”、“典故”等,这些理论不仅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解读有很大的帮助,也对我们理解和欣
赏现代文学作品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文心雕龙》中,刘勰对文学的分类和评价也颇具见地。
他认为文学可以分
为“章句”、“比兴”、“典故”、“议论”四大类,每一类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价值。
在
他看来,文学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思想表达和情感交流的方式,只有将文学与生活相结合,才能真正体现出文学的价值和意义。
除了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刘勰还在《文心雕龙》中提出了许多关于文学
创作的方法和技巧。
他强调要注重修辞和比喻的运用,要善于运用典故和历史故事,要注重章法和结构的安排等等。
这些方法和技巧不仅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有很大的启发作用,也对我们现代文学作品的创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总的来说,阅读《文心雕龙》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和思考。
这部书不仅是一部
文学理论著作,更是一部关于文学创作的指南,它为我们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也为我们现代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希望我们能够在阅读《文心雕龙》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不断探索和创新,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读文心雕龙后读后感观后感
读文心雕龙后读后感观后感
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直犯嘀咕,这老古董的书能好读到哪儿去?可是读着读着,就被它深深吸引住了。
刘勰就像是一个超级文学导游,带着我把文学从里到外看了个透。
先说这书里对于文章体裁的分析,那叫一个细致。
就像把文学分成了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每种都有自己的习性和特点。
像诗呢,就像是优雅的天鹅,有它独特的韵律和美感,要表现出高雅的情感;而赋就像是那种羽毛华丽的孔雀,要铺陈得洋洋洒洒,把各种东西都描绘得细致入微。
这就好比你去动物园看动物,本来以为都差不多,结果发现每个动物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文学体裁也是这样啊。
再说说他对创作过程的见解,那可太有意思了。
他说写文章就像盖房子,你得先有个蓝图,也就是立意。
这就好比你想盖个超级酷的城堡,你得先在脑子里想好城堡长啥样,是尖顶的还是圆顶的,是有护城河还是没有。
然后再去找材料,这材料就是你的词汇、典故啥的。
我就想啊,我以前写文章就像是瞎盖房子,没有规划就开始乱堆砖头(词语),结果盖出来的不是城堡,而是个歪歪扭扭的小茅屋。
还有啊,关于文章的风格。
他说有的文章像高山流水,那是一种清新自然的风格;有的文章像战场上的鼓点,充满了力量和激情。
这让我想到现在的电影,有的文艺片就像是涓涓细流,慢慢流淌进你的心里;而动作片就像是狂风暴雨,打得你热血沸腾。
不过呢,这书也不是那么好读的。
有些地方就像走在迷雾里,你得反复琢磨才能明白刘勰到底想说啥。
但是当你终于理解了,就有一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就像你在森林里迷路了好久,突然找到了出口一样兴奋。
读文心雕龙后读后感观后感
读文心雕龙后读后感观后感这书刚拿到手的时候,我瞅着它就有点发怵。
心想,这老古董一样的东西,会不会超级难懂啊?就像面对一道超级复杂的数学题,还没开始做就觉得头疼。
但是呢,真正开始读进去,就发现别有洞天。
刘勰可真是个厉害的家伙。
他就像一个文学世界里的超级导游,带着我在各种文体之间穿梭。
先说说他讲的那些文章的风格吧。
原来文章可不光是把字码在一起就行,这里面讲究可太多了。
什么雄浑的、婉约的,就像人有各种各样的性格一样。
他把这些风格分析得透透的,就好像把每个风格都放在显微镜下给我看,让我看到那些细腻的纹理。
再说说他对创作过程的剖析。
他说创作前得有积累,这就好比盖房子得先有砖头水泥一样。
那些作家啊,平时不积累知识,到写的时候就抓瞎了。
我就想起自己有时候写东西,脑子空空如也,现在明白了,这就是平时没做好“文学素材的储备”。
然后创作的时候呢,还得有灵感。
他说灵感这东西很奇妙,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我觉得灵感就像是一个调皮的小精灵,有时候在你脑袋里蹦跶,让你文思泉涌,有时候又躲起来不见人。
还有啊,关于文章的结构。
这就像盖房子的蓝图一样重要。
如果文章结构乱七八糟,就像盖房子没有规划,盖到一半就塌了。
刘勰把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该怎么处理都讲得明明白白。
我以前写作文的时候,开头总是磨磨蹭蹭写不好,现在感觉像是找到了一把钥匙,能打开写好开头的大门。
而且,这书让我对文学的尊重又多了几分。
以前觉得写文章嘛,就是抒发一下自己的小情绪,现在知道这背后有着如此庞大的理论体系。
就像一个小小的蛋糕,背后是复杂的烘焙工艺。
不过呢,这书也有让我想吐槽的地方。
有些地方讲得太啰嗦了,就像一个老夫子在耳边不停地唠叨。
我有时候读着读着就走神了,心里想:“刘先生啊,您能不能简洁点呢?”但是这也不影响它整体的伟大啦。
《文心雕龙》的读后感
《文心雕龙》的读后感我很高兴能为您写一篇关于《文心雕龙》的读后感。
《文心雕龙》是唐代文学评论家刘勰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理论著作,这本书是中国文学理论史上的里程碑之一。
以下是对这本书的读后感。
《文心雕龙》一书深入探讨了文学的本质和技巧,以及文学的价值和作用。
刘勰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梳理,系统地提出了一套完善的文学批评理论,对后世的文学创作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在阅读《文心雕龙》的过程中,我被刘勰扎实的学术功底和独到的见解所折服。
他对各种文学体裁的深入研究,以及对文学技巧的剖析,让我对文学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
他以“心”为核心,探讨了文学作品背后的情感、思想和意义,并通过对“雕”和“龙”两个词的诠释,展示了他对文学追求完美的执着和要求。
《文心雕龙》在文学批评方面的贡献不可低估。
刘勰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点评和赏析,分析了文学的创作规律和技巧,提出了一系列准则和原则,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创作经验和借鉴。
他强调了作品的独特性和个性化创作的重要性,对我们今天的文学创作也有着启示意义。
同时,《文心雕龙》对文学的审美标准和价值观进行了探讨。
刘勰认为文学作品是人的情感和思想的抒发,是对人生和世界的感悟和思考。
他提倡真实、深刻和具有启迪意义的作品,并强调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这些观点对于我们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水平,培养审美情趣都非常重要。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文心雕龙》,我对文学的理论和批评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刘勰的思想和理论不仅对他所处的时代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文学批评的经典之作,也是一部关于创作、审美和人文精神的重要著作。
它对于我们的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阅读《文心雕龙》,我深刻体会到文学的魅力和力量。
文学是人类智慧和情感的结晶,是我们对世界、对生活的思考和表达。
好的文学作品能够启迪人心,塑造思想,传播价值观,也因此得到了历史的肯定和读者的喜爱。
《文心雕龙》观后感
《文心雕龙》观后感《文心雕龙》是一本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著作,由刘勰所著。
这本书以其独到的观点和独特的风格,对中国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影响。
我在阅读《文心雕龙》之后,深深地被其内容所吸引,对其中的观点和方法产生了深入的思考。
在《文心雕龙》中,刘勰提出了文学的四种境界:超俗、超尘、超脱和超然。
他认为一个杰出的作品应该具备超越世俗的情感和思想,能够引发读者超越尘世风尘的体验,以及作者能够超出局限和束缚,达到真正的艺术境界。
这些观点让我对文学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同时,刘勰还强调了“正”和“奇”的重要性。
他认为文学作品应该符合正道原则,秉持道义和伦理观念,同时还要有创新和独特之处。
他认为,如果一篇文章只是平庸地套用传统的形式和主题,那就无法产生真正的艺术价值。
这让我明白了文学创作中必须要有创新精神和严谨态度的重要性。
在《文心雕龙》的阅读中,刘勰的批评方法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他提出了“象”、“事”、“文”的三要素,强调了文学作品应该在形式、内容和表达上都要有卓越之处。
他的批评方法很具体,对于作家和读者来说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通过学习他的批评方法,我认识到要在文学创作中注重细节、把握全局,才能创作出更加出色的作品。
阅读《文心雕龙》让我不仅对文学批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文学创作有了全新的认识。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审视文学的方法和思维方式,使我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文学作品。
通过阅读《文心雕龙》,我相信我的文学素养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总而言之,《文心雕龙》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古代文学批评著作,它以其独到的观点和方法,对中国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阅读和研究《文心雕龙》,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同时也能够应用其中的批评方法和思维方式,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这本书对于广大文学爱好者和创作者来说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珍贵之作。
文心雕龙的读后感
文心雕龙的读后感《文心雕龙》是唐代文学批评家刘勰所著的一部文艺批评理论著作,被誉为中国古代文论宝典,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
在阅读完《文心雕龙》后,我深感刘勰的文艺观点和文学批评方法对于我们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心雕龙》以心学为主线,主张“象心、写意”,强调作品中的表达需要基于作者的内心境界和情感体验。
刘勰认为文学作品的魅力来自于作者真挚的感情表达,通过艺术的手法将内心世界传递给读者。
这一观点让我深思: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不能只关注表面的文字和形式,更要通过作品中的意象、情感、语言来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
刘勰还提出了“文以载道”、“千变万化”的观点,强调文学作品要能够传递道德、价值观和思想。
他认为文学是一种能够引导人们思考和感受的艺术形式,文学作品应该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教育作用。
这一点对于我来说也非常重要,因为在当今社会,我们阅读文学作品不仅仅是为了娱乐,更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拓宽自己的视野。
在《文心雕龙》中,刘勰还详细阐述了文学创作的技巧和艺术要求,如篇章结构、文字运用、修辞手法等。
他强调作品的结构和文辞的运用要符合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要富有变化和节奏感,也要注重修辞手法的精巧运用。
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讲解,我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于文学的创作过程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总的来说,阅读《文心雕龙》是一次深入了解古代文学批评的宝贵经历,刘勰的理论观点和批评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文艺观点注重内心表达和道义追求,这些观点对于我们进行文学欣赏和创作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通过学习《文心雕龙》,我更加明白了文学作品背后的深意和艺术价值,也更加珍视和喜爱古代文学作品。
感谢刘勰的《文心雕龙》,让我对于文学的理解和欣赏有了全新的视角和体验。
《文心雕龙》读后感【优秀6篇】
《文心雕龙》读后感【优秀6篇】《文心雕龙》读后感篇一文:文驰;通过仔细的阅读会发现,刘勰这篇文章的主要论述对象是《诗经》中的“正体”四言诗和发展历程比较缓慢的五言诗,而没有涉及楚辞(仅一笔带过)、乐府、民谣等其他诗体。
我们今天虽将乐府视为古诗之一种,但在古人的概念中,乐府是歌,非诗。
首先,作者继承了“诗言志,歌咏言”的传统对诗歌作用的定义。
认为诗歌是抒发性情的通道,而《诗经》作为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规范了或者说划定了思想感情的范围,这个范围的进入标准就是以“思无邪”作为参照,也就是无邪之思才是诗歌所要呈现或者应该表达的内容。
“诗者,持也”,持在这里有“端正,使之规范”的引申意义,那么就并不是任由思想感情的随意放纵,而是要扶正、端正人们的思想感情,这才是符合诗歌的含义的。
但是今天我们从《诗经》三百零五篇作品看来,孔子对“无邪”的定义范围甚宽,一切正常的真实的人类情感都是无邪的。
然后作者回顾了历代的诗歌作品,并进行了个人的挑选和点评。
这大段类似于诗歌文学史纲的概括和提炼虽然带有明显的个人的主观选择,但也为后人进行梳理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同时作者在不断的例举中反复对“诗言志”和“思无邪”进行佐证,繁举的大量事例中无不是围绕着思想感情或者说人之七情与诗歌之间、内容与形式上要求对等的论述。
在最后的总结里,刘勰对四言诗和五言诗进行了定调:“若夫四言正体,则雅润为本,五言流调,则清丽居宗。
”这是和刘勰本人的中心思想相一致的,认为每种文体的形式基本固定,能使相对应的内容最完美的呈现出来。
那么什么样的内容用什么样的形式去表达,这就要凭借个人才能来根据想要表达的内容去选择最合适的文体形式。
即所谓“华实异用,唯才所安。
”《文心雕龙》读后感篇二《乐府》篇在《文心雕龙》中序列第七,属于文体论。
全篇大致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乐府的含义、起源和教育作用;第二部分讲乐府的产生及从汉到晋乐府诗的发展历史;第三部分主要是阐述音乐和诗歌的关系,最后还说明诗人在《明诗》外另写《乐府》的原因。
精选的著名古典文心雕龙心得体会五篇
精选的著名古典文心雕龙心得体会五篇《文心雕龙》向我们重新阐述了这种生活,它用文字启迪文字,用文字震撼灵魂。
下面是学习啦WTT为大家整理的文心雕龙心得体会,。
文心雕龙心得体会(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文学从古人的口中娓娓道出;文学被当阳桥头的张飞一声吼出;文学在浔阳江头的琵琶琴弦上回荡;文学是屈原在涅罗江畔的那一串串沉痛的叩问。
《文心雕龙》把这种文学性的感观顷刻间注入我的脑海,刘勰的智慧洞彻了我的灵魂,让我在这一刻震颤并与之共鸣。
诚然,《文心雕龙》用将古典的才智和韵律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得淋漓尽致,让人赏心悦目;它有关写作的具体建议直到今天仍具有无可厚非的价值;它有关文学批评的精辟见解比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斌”和挚虞的“文章流别论”都更具深度和广度。
但是,在我看来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文心雕龙》的真正魅力所在是它向世人表达了一种文学观。
这是我从未思考过的,但是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刘勰却把它那么清晰地渗透在它的作品中。
刘勰的文学观,视文学为人生之根本,而人生是宇宙法理之根本。
他把人生观,世界观,文学观巧妙地结合,从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广度去审视这三者的因果循环。
这一观点为中国文化和生活注入了文学的精神,具体来说就是一种人文精神。
文学和文学的活动是人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们是人文的诉求。
刘勰通过对文学外因的追溯,把文学的重要性提高到宇宙法理的位置,再通过揭示文学的内因,把文学的创作提高到神圣的地位。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勾勒出一个以“道,圣,人”为核心的和谐之圆,同时又从“道,圣,人”流动地,动态地,自然地过度到“宇宙,想象,语言”。
在这由外因到的发展过程中,在这和谐之圆的中心,我品味到两个字--体会,文学的根本在于理性,感性,灵性的融合。
这样一来遵循这种思路的开展,我一路走下去,在风光旖旎,芳草鲜美,惊奇迭现的精美文字景观中,感性地滋养自己文学的灵性,在文化的芳香和缤纷中,重新感受到一次高贵的文学“灌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诗《文心雕龙》读后感600字
导读:读书笔记明诗《文心雕龙》读后感6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明诗——《文心雕龙》读后感600字:
文:文驰;通过仔细的阅读会发现,刘勰这篇文章的主要论述对象是《诗经》中的“正体”四言诗和发展历程比较缓慢的五言诗,而没有涉及楚辞(仅一笔带过)、乐府、民谣等其他诗体。
我们今天虽将乐府视为古诗之一种,但在古人的概念中,乐府是歌,非诗。
首先,作者继承了“诗言志,歌咏言”的传统对诗歌作用的定义。
认为诗歌是抒发性情的通道,而《诗经》作为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规范了或者说划定了思想感情的范围,这个范围的进入标准就是以“思无邪”作为参照,也就是无邪之思才是诗歌所要呈现或者应该表达的内容。
“诗者,持也”,持在这里有“端正,使之规范”的引申意义,那么就并不是任由思想感情的随意放纵,而是要扶正、端正人们的思想感情,这才是符合诗歌的含义的。
但是今天我们从《诗经》三百零五篇作品看来,孔子对“无邪”的定义范围甚宽,一切正常的真实的人类情感都是无邪的。
然后作者回顾了历代的诗歌作品,并进行了个人的挑选和点评。
这大段类似于诗歌文学史纲的概括和提炼虽然带有明显的个人的主观选择,但也为后人进行梳理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同时作者在不断的例举中反复对“诗言志”和“思无邪”进行
佐证,繁举的大量事例中无不是围绕着思想感情或者说人之七情与诗歌之间、内容与形式上要求对等的论述。
在最后的总结里,刘勰对四言诗和五言诗进行了定调:“若夫四言正体,则雅润为本,五言流调,则清丽居宗。
”这是和刘勰本人的中心思想相一致的,认为每种文体的形式基本固定,能使相对应的内容最完美的呈现出来。
那么什么样的内容用什么样的形式去表达,这就要凭借个人才能来根据想要表达的内容去选择最合适的文体形式。
即所谓“华实异用,唯才所安。
”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