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方法的优势与局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格拉底方法的优势与局限

摘要:“苏格拉底方法”是一种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鼓励学生共同讨论,互为激发,通过逻辑性的推理和判断,共同寻求正确答案的方法。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判断和寻找正确答案。不少教育工作者都提倡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这种方法,提高学生思辨的能力。

关键词:苏格拉底方法理想国教学实践

一、苏格拉底方法的内涵

《理想国》里最让人心潮澎湃的,除了它自身所有的精辟思想外,就是苏格拉底的辩才。不管对手最初是多么气势汹汹,“像一只要把我们吞噬的猛兽一样”,最后也只有“大汗淋漓,满脸绯红”地落荒而逃。

一般来说,苏格拉底的辩论分为三个阶段。首先,苏格拉底坦率地表示自己对争论的话题一无所知,然后鼓励对话者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苏格拉底开始分析这个观点,分析的结果往往证明了对话者这个观点的前后不一致之处,或者指出这个观点与对话者所持有的其它信念是冲突的。最后迫使对话者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原有观点。

二、苏格拉底方法的优势

首先,苏格拉底的问答法能形成一种自由的氛围,很好地调动对话者的兴趣。

每次谈话,苏格拉底总是一脸谦虚地表示自己对所谈的话题一

无所知,希望能够聆听对话者的真知灼见。这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很乐意表达自己的看法。在辩论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允许争执。

其次,苏格拉底的问答法能够帮助打破定势,促进新思想的产生。

不得不承认苏格拉底那一番关于正义的辩论深刻影响了在座的所有对话者。苏格拉底方法要求的是对话者说出自己心中的真实的想法,而这些想法往往是此人早已根深蒂固的观念。而苏格拉底进一步分析并加以彻底批驳这些观念,给对话者的震撼是相当大的。进而会促使对话者重新思考自己的先前一些成见。

最后,苏格拉底问答法能够很好地说服对话者。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是辩论之中最狠的一招。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就是将这一招推向了极致。苏格拉底会提出很多诱导性的问题,毫不知情的对话者轻易地钻进他设下的圈套。然后被他抓住了观点之中的矛盾之处。最后也只有“大汗淋漓,满脸绯红”地落荒而逃。

三、苏格拉底方法的不足

我们不得不承认苏格拉底的这种问答法的确帮助他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辩论,皆以对话者无言以对结束。同时,帮助人们改变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打破定势思维,重新审视问题。譬如苏格拉底提出了,“把武器还给神志不清的朋友也算是正义吗?”的问题,轻易地否定了克法洛斯关于正义就是“欠债还钱,不欺骗”的定义。

尽管如此,我们已经可以发现苏格拉底方法暴露出的问题。早

在辩论开始之前,苏格拉底在祭拜完毕,碰上玻勒马霍斯时,他们的对话就能表现一些征兆。

“玻勒马霍斯:你如果觉得你比这些人都厉害的话你就可以走,否则的话就留在这里。

苏格拉底:难道没有第三种选择吗?我可能会说服你们让我们走。

玻勒马霍斯:你说服得了我么吗?如果我们不听你的话,怎么办?”

这种口吻与方式完全是无赖式的胁迫。这种情况下,苏格拉底已没有其他的选择。

在这里可以看出,之所以苏格拉底的方法可以驳斥对方观点,改变对手想法,关键的一点就是对方要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只有他们最真实的想法被驳倒之后,他们才会深刻反省自己的生活态度与所秉持的道德、价值观念。如果对话者拒绝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或者是说一些言不由衷的东西,苏格拉底就失去了分析对话者回答的意义,甚至是失去了分析的对象。他的问答法也就失去了效力。

其次,我们感叹着苏格拉底的辩论在一问一答之间层层深入,逻辑严密,同时又常常感到疑惑,苏格拉底自己的观点究竟是什么。在问答中,苏格拉底否定对方远远多于表明自己的立场。。辩论的结果似乎只是驳斥倒了对话者,却没有为对话者和读者确立明确的理论,很难得出正面的结果

这就直接导致了《理想国》第一章对正义的讨论不了了之,在

否定了克法洛斯、玻勒马霍斯与色拉叙马霍斯关于正义的错误定义后,以苏格拉底承认“当整个辩论结束后,我一无所获。我仍没有搞清什么是正义。”作结。一直到了第四章末尾,才概括了正义的定义。

同时,我们不由得会产生一个疑问,苏格拉底的动机究竟是为了真诚地寻求真理,还是仅仅是为了赢得辩论?

如果一个人总是乐于批驳对方的价值观,却很少给出正面的指导意见,这样虽然能使他人清醒,促进新思想的产生。但也会令人相当的沮丧,进而招致排斥与敌意。色拉叙马霍斯对待苏格拉底的糟糕态度就能说明很多问题:

“无论何时人家问他的时候,他从来不回答,只是凭反语或搪塞等技巧来回避回答问题……苏格拉底总是这样,他又不自己回答问题了。他又要别人回答,并把别人批评一番。”

四、苏格拉底方法在实践中的局限

不少教育工作者都认识到了苏格拉底方法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严密的逻辑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一面。同时也可以用于改变学生的观念,树立正确的目标。但是,苏格拉底方法在当今教学中可能存在以下几点局限:

首先,苏格拉底的方法的实践需要教师都具备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对老师能力的要求都比较高。面对学生的各种“刁难”都可以从容应对。此外,教师必须有坚定不移的信念。若是教师自身的立场都摇摆不定,很容易在接下来的一系列辩论过程中逻辑混乱,

一败涂地。

其次,苏格拉底方法的实践需要以层层诘问为基础。需要各种思想的交汇,碰撞与融合。但从学前教育开始,学生更多的被告知要“合群”,要循规蹈矩。在这种情况下,倘若运用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对学生进行启迪,更多得到的千篇一律的答案而已。换句话说,在教学中使用苏格拉底方法之前需要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改正人云亦云的坏习惯。

参考文献:

[1]萨兰.求索的心灵:苏格拉底对话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0.

[2]柏拉图.理想国.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3]张荣云.“苏格拉底方法”在“两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教育与职业 2008(32).

作者简介:郑怡然,女,重庆人,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英语系本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