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于利而行多怨

合集下载

[转载]《论语.里仁篇第四》原文及译文

[转载]《论语.里仁篇第四》原文及译文

[转载]《论语.⾥仁篇第四》原⽂及译⽂原⽂地址:《论语.⾥仁篇第四》原⽂及译⽂作者:草⽊百合《论语.⾥仁篇第四》1、⼦⽈:“⾥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译⽂:孔⼦说:“居住在民风淳厚的地⽅,是最理想的。

⼀个⼈选择住处⽽错过了民风淳厚的地⽅,怎么算得上明智呢?”2、⼦⽈:“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译⽂:孔⼦说:“不⾏仁的⼈,没有办法持久处在困境中,也没有办法长期处在顺境中。

⾏仁者是⾃然⽽然,⾛在⼈⽣正途上,明智者则是了解⼈⽣正途的重要,⽽作此选择。

”(或:孔⼦说:“⼀个不⾏仁的⼈,不能够长久处于贫困的地位,因为他不知道仁的重要;同理,⼀个不⾏仁的⼈,也不能长久地处于富贵的地位。

⼀个有仁德的⼈能以仁⼼待⼈接物,使他⼈获得安宁;⼀个有智慧的⼈,知道⾏仁对⾃⼰有利,对他⼈也有利。

”)3、⼦⽈:“唯仁者能好⼈,能恶⼈。

”译⽂:孔⼦说:“只有⾏仁者能够做到喜爱好⼈,厌恶坏⼈。

”(或:孔⼦说:“唯有仁厚有智慧的⼈,能够知道哪些是值得喜欢的⼈,哪些是值得憎恶的⼈。

”)4、⼦⽈:“苟志于仁矣,⽆恶也。

”译⽂:孔⼦说:“只要⽴志⾏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孔⼦说:“⼀个⽴志于⾏仁的⼈,没有所憎恶的⼈,也没有所憎恶的事。

”)5、⼦⽈:“富与贵,是⼈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去仁,恶乎成名?君⼦⽆终⾷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孔⼦说:“富有与尊贵,是每⼀个⼈都想要的;如果不依正当途径,加于君⼦⾝上,他是不会接受的。

贫穷与卑微,是每⼀个⼈都讨厌的;如果不依正当的途径,加于君⼦⾝上,他是不会逃避的。

君⼦如果离开了⼈⽣正途,凭什么成就他的名声?君⼦不会有⽚刻的时间,脱离⼈⽣的正途,在匆忙、急迫的时候坚持如此;在危险、困顿的时候也坚持如此。

”6、⼦⽈:“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好仁者,⽆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

孟子列传翻译

孟子列传翻译

孟子列传原文及翻译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废书:丢弃书本,掩卷的意思。

】而叹也。

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

故曰“放【放:依据。

】于利而行,多怨”。

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孟轲,驺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

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

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迂远:迂阔。

不切合实际。

】而阔于事情。

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

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其后有驺子之属。

齐有三驺子。

其前驺忌,以鼓琴干威王,因及国政,封为成侯而受相印,先孟子。

其次驺衍,后孟子。

驺衍睹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若《大雅》整之于身,施及黎庶矣。

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怪迂:解释怪诞迂曲。

】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余万言。

其语闳大不经【闳大不经:指不着边际,近乎荒诞,没有根据。

】,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

先序今以上至黄帝,学者所共术,大并世盛衰,因载其禨祥【禨祥:吉凶。

】度制,推而远之,至天地未生,窈冥不可考而原也。

先列中国名山大川,通谷禽兽,水土所殖,物类所珍,因而推之,及海外人之所不能睹。

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五德:古代阴阳家把金、木、水、火、土五行看成五德,认为历朝各代表一德,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顺序,交互更替,周而复始。

】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

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

中国名曰赤县神州。

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

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

于是有裨海【裨海:小海。

】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

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瀛海:浩瀚的大海。

】环其外,天地之际焉。

其术皆此类也。

然要其归,必止乎仁义节俭,君臣上下六亲之施,始也滥耳。

朱熹《论语集注》里仁第四

朱熹《论语集注》里仁第四

朱熹《论语集注》里仁第四朱熹《论语集注》里仁第四凡二十六章。

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处,上声。

焉,于虔反。

知,去声。

里有仁厚之俗为美。

择里而不居于是焉,则失其是非之本心,而不得为知矣。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乐,音洛。

知,去声。

约,穷困也。

利,犹贪也,盖深知笃好而必欲得之也。

不仁之人,失其本心,久约必滥,久乐必淫。

惟仁者则安其仁而无适不然,知者则利于仁而不易所守,盖虽深浅之不同,然皆非外物所能夺矣。

谢氏曰:“仁者心无内外远近精粗之间,非有所存而自不亡,非有所理而自不乱,如目视而耳听,手持而足行也。

知者谓之有所见则可,谓之有所得则未可。

有所存斯不亡,有所理斯不乱,未能无意也。

安仁则一,利仁则二。

安仁者非颜闵以上,去圣人为不远,不知此味也。

诸子虽有卓越之才,谓之见道不惑则可,然未免于利之也。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好、恶,皆去声。

唯之为言独也。

盖无私心,然后好恶当于理,程子所谓“得其公正”是也。

游氏曰:“好善而恶恶,天下之同情,然人每失其正者,心有所系而不能自克也。

惟仁者无私心,所以能好恶也。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恶,如字。

苟,诚也。

志者,心之所之也。

其心诚在于仁,则必无为恶之事矣。

杨氏曰:“苟志于仁,未必无过举也,然而为恶则无矣。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恶,去声。

不以其道得之,谓不当得而得之。

然于富贵则不处,于贫贱则不去,君子之审富贵而安贫贱也如此。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恶,平声。

言君子所以为君子,以其仁也。

若贪富贵而厌贫贱,则是自离其仁,而无君子之实矣,何所成其名乎?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造,七到反。

沛,音贝。

终食者,一饭之顷。

造次,急遽苟且之时。

颠沛,倾覆流离之际。

盖君子之不去乎仁如此,不但富贵、贫贱、取舍之间而已也。

言君子为仁,自富贵、贫贱、取舍之间,以至于终食、造次、颠沛之顷,无时无处而不用其力也。

论语十二章主题

论语十二章主题

论语十二章主题
论语十二章是中国古代经典《论语》中的一章,包含了十二章句子,每句话都表达了孔子的思想和观点。

这十二章句子分别是:
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4.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6.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7.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8. 放于利而行,多怨。

9.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10.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11.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2. 放于利而行,多怨。

这十二章句子涵盖了孔子关于学习、修身、处世、道德等多个方面的思想,表达了孔子对于人生、人性、道德、教育等问题的看法。

整体而言,这十二章句子体现了孔子对于君子品行的推崇,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同时也透露出孔子对于知识和教育的关注和重视。

《吕氏春秋》“天下之士也者,虑天下之长利”文言文阅读

《吕氏春秋》“天下之士也者,虑天下之长利”文言文阅读

《吕氏春秋》“天下之士也者,虑天下之长利”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各题。

天下之士也者,虑天下之长利,而固.处之以身者也。

利虽倍于今,而不便于后,弗为也;安虽长久,而以私其子孙,弗行也。

自此观之,陈无宇①之可丑.亦重矣,其与伯成子高、周公旦、戎夷也,形虽同,取舍之殊,岂不远哉?尧治天下,伯成子高立为诸侯。

尧授舜,舜授禹,伯成子高辞诸侯而耕。

禹往见之,则耕在野。

禹趋就下风而.问曰:“尧理天下,吾子立为诸侯。

今至于我而辞之,故何也?”伯成子高曰:“当尧之时,未赏而民劝.,未罚而民畏。

民不知怨,不知说,愉愉其如赤子。

今赏罚甚数,而民争利且不服,德自此衰,利自此作,后世之乱自此始。

夫子盍行乎?无虑吾农事!”协而耰②,遂不顾。

夫为诸侯,名显荣,实佚乐,继嗣皆得其泽,伯成子高不待问而知之,然而辞为诸侯者,以禁后世之乱也。

辛宽见鲁缪公曰:“臣而今而后,知吾先君周公之不若太公望封之知也。

昔者太公望封于营丘之渚,海阻山高,险固之地也。

是故地日广,子孙弥隆。

吾先君周公封于鲁,无山林溪谷之.险,诸侯四面以达。

是故地日削,子孙弥杀。

”辛宽出,南宫括入见。

公曰:“今者宽也非.周公,其辞若是也。

”南宫括对曰:“宽少者,弗识也。

善者得之,不善者失之,古之道也。

夫贤者岂欲其子孙之阻山林之险以长为无道哉?小人哉宽也!”今使燕爵③为鸿鹄凤皇④虑,则必不得矣。

其所求者,瓦之间隙,屋之翳蔚也。

愚庳之民,其为贤者虑,亦犹此也。

固.妄诽訾,岂不悲哉?戎夷违.齐如鲁,天大寒而后门,与弟子一人宿于郭外。

寒愈甚,谓其弟子曰:“子与我衣,我活也;我与子衣,子活也。

我,国士也,为天下惜死;子,不肖人也,不足爱也。

子与我子之衣。

”弟子曰:“夫不肖人也,又恶能与国士之衣哉?”戎夷大息曰:“嗟乎!道其.不济夫!”解衣与弟子,夜半而死。

弟子遂活,谓戎夷其能必定一世,则未之.识。

若夫欲利人之心,不可以加矣。

达乎分,仁爱之心识也,故能以必死见其义。

(取材于《吕氏春秋》,有删改)注释:①陈无宇:齐国大夫,与鲍文子攻打栾氏、高氏,栾、高出奔,陈、鲍就分其土地财产。

孔子教育学生的名言

孔子教育学生的名言

孔子教育学生的名言1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3 放于利而行,多怨。

4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5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6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7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8 巧言令色,鲜矣仁。

9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0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11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2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3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4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15 子谓于产。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1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2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3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5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6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7 孔子曰:“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8 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9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0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1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12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13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4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5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 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2 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3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处世悬镜》原文及译文

《处世悬镜》原文及译文

《处世悬镜》原文及译文处世悬镜作者:[南北朝] 傅昭著《处世悬镜》是一部以鲜血和生命代价换来的处世箴言!值得永远铭记的处世“九字要诀”将使你终身受益!行为上,识为先;藏者盛,舍者得;曲为聪,止为智;忍为要,厚者成;信者无敌。

世事无常,先求退安而后致荣达。

这是一本教人如何为人处世的经典古书。

尽管是本古书,但其中的保身箴言对身处现代社会的我们仍是行之有效的珍贵遗产。

看着这部书,犹如一位慈祥而睿智的老者,在一点一滴地向我们讲授人生的甘苦、做人的学问、处世的真经。

值得永远铭记的处世“九字要诀” 将使你终身受益!行:脚比山高,动为功始;识:辨别吉凶,知其进退;藏:鹰立似睡,善蔽者胜;舍:万事于一,不舍不得;曲:虎行似困,示曲者慧;止:知止是智,非止乃庸;忍:后发制人,善忍者成;厚:厚者黑者,亦成亦赢;信:智者信也,始无敌手。

作者简介傅昭,字茂远,年仅6岁时,父亲因受牵连被杀,使其深受震动,对他养成内敛谦谨的性格和预知祸福的洞察力,产生了极大影响。

他一生潜心研究为人处世之法,使其身处纷繁乱世而保有地位与名声。

他乱世善终的传奇经历与留下的处世“九字箴言’,常使后来者由衷叹服。

目录识之卷一行之卷二止之卷三藏之卷四忍之卷五信之卷六曲之卷七厚之卷八舍之卷九识之卷一【原文】天地载道,道存则万物生,道失则万物灭。

【译文】天地之间自有其生存法则,即为道。

按照大自然的规则行事,则可成万事、立声命;违背大自然的规则行事,则必会自取灭亡。

【原文】天道之数,至则反,盛则衰。

炎炎之火,灭期近矣。

【译文】世间的诸般事务发展,都遵循着物极必反、盛极则衰的内在规律。

看似熊熊燃烧着的烈焰,光辉如是,势力如是,其实,离熄灭之期已经近了。

【原文】自知者智,自胜者勇,自暴者贱,自强者成。

【译文】能清楚了解自己的优势与劣势的人,是聪明人;能在看到自己弱点的同时改正并战胜这个弱点的人,是真勇士;自暴自弃,怀疑自己的潜能的人,是将长期卑下的精神和灵魂;相信自己,自强不息的人,终将获得胜利和无比的成功。

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注译解析

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注译解析

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注译解析张凤岭译注【说明】本篇是儒家大师孟子和荀卿的合传,但所记载的内容却包括了战国时期阴阳、道德、法、名、墨各家的代表人物如邹衍等十二人,极似类传。

它是一篇研究我国古代思想史的重要文献,弥足珍贵。

《太史公自序》说:“猎儒墨之遗文,明礼义之统纪,绝惠王利端,列往世兴衰,作《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

”就是说本传的传旨是通过记写孟、荀的事迹,肯定他们的“明礼义”、“绝利端”的思想学说,并说明这种思想学说的渊源及影响。

作者站在总结诸家思想的高度,综合思想学说和为人两个方面对诸子的事迹作了比较客观、公允的评述。

对于孟子,着重强调了他是直接继承孔子思想的人,具有守道不阿,执着追求的精神;同时,也指出他的仁政主张不合时宜。

对于荀卿,则突出了他总结儒、墨、道三家得失从而改造儒学的功绩,并说明他同样遭遇坎坷而坚守正道。

由于他们的思想学说有着承袭关系,影响巨大,特别是他们都发愤著述,不以自己的学说阿世媚主,慕荣求利,所以作者才将他们并称,并在传序中予以推重,试读“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何以异哉?”这固然是对现实的讥刺,但从现实的一派污浊中不正反衬出孟、荀学说及为人的拔出流俗,难能可贵吗?传文中,还以较大篇幅记载了驺衍,驺衍的“五德终始”说本受孟子的影响,曾流行一时,作者肯定其“止乎仁义”的目的,而批评其荒诞怪异的内容,对于他的为人则论以有“阿世俗”之嫌。

至于淳于髡等稷下先生,他们的主张虽不同程度地与儒、墨思想相关,但他们却无一例外地“干世主”、慕权贵。

其地位和为人远不及孟、荀。

文末只用一语点出墨子的主张,以回应上文,因其与儒家并称显学故毋庸多言。

这篇传记在写法上有两个特点:一是形散神聚。

叙写十四人,以孟、荀为主,时而三驺,时而稷下,错错落落,似是漫不经心,而实际全由传序统领,正如清徐与乔所说:“叙诸子斜斜整整,离离合合,每回顾《孟子传》。

首读《孟子书》数笔,间间散散,空领一篇。

谓诸子之阴以利于当世而遇,孟子独不遇,故盛称诸子,却是反形孟子,……盖宾主参互变化出没之妙,至此篇极矣。

尽心章句上(十六)—《孟子》原文、译文及评析

尽心章句上(十六)—《孟子》原文、译文及评析

尽心章句上(十六)—《孟子》原文、译文及评析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原文:孟子曰:“易其田畴①,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食之以时,用或礼,财不叮胜用也。

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大,无弗与者,至足矣②。

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

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注释:①易其田畴:易,治,耕种;田畴,田地。

②矣:这里的用法同“也”译文:孟子说:“搞好耕种,减轻税收,可以使老百姓富足。

饮食有一定时候,费用有一定节制,财物便用之不尽。

老百姓离开了水与火就不能够生活,可是,当有人黄昏夜晚敲别人的门求水与火时,没有不给与的。

为什么呢?因为水火都很充足。

圣人治理天下,使百姓的粮食像水与火一样充足。

粮食像水与火一样充足了.老百姓哪有不仁慈的呢?”题解:这一段与孔子“先富后教”,以及孟子自己在《滕文公上》里论述“有恒产者有恒心”的思想是相通的,而与《大学》所论“德本财末”,孔子所论“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以及孟子自己所论“以义治国,何必言利”(《粱惠王上》的观点则有些不同。

这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反映出儒家学说在政治和经济问题上的矛盾和困惑。

“先富后教”、“有恒产者有恒心”和这里所说的“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都表现了儒学抓经济基础的一方面,而“德本财末”、“放于利而行,多怨”,以及“何必言利”的观点则表现了儒学重政治,重教化的一方面。

孔子也罢,孟子也罢,儒家先贤们的确在不同的时候和不同的场合下有不同的侧重和说法。

所以,我们可以把以“德本财末”和“先富后教”为代表性说法的两种思想看作是儒学在治国问题上的一对矛盾对立范畴。

至于这一对矛盾对立的范畴是否得到过“统一”的解决,从理论上看,儒家的先贤们似乎没有作过这方面的专门论述,而我们的感觉,他们总的倾向上还是更偏重于政治,偏重于教化方面的。

从实践上看,在不同的时代,不用的社会时期内,情况有所不同。

但总的说来,政治与经济作为对立统一而又相辅相成的两极,对它们的不同侧重似乎贯穿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

放于利而行 多怨的解读

放于利而行 多怨的解读

放于利而行多怨的解读“放于利而行,多怨”这句话出自《论语·卫灵公》。

原文是:“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做事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不顾及他人的感受,那么他的行为就会招来很多怨恨。

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懂得权衡利弊,不能只顾自己的私利,要学会关心他人,才能与人和谐相处。

首先,我们要明白“放于利而行”的含义。

这里的“放”是指放纵、放任的意思,而“利”则是指个人的利益。

所以,“放于利而行”就是指一个人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这种行为往往是出于自私的心理,只看重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长远的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人。

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损害他人的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他人的幸福。

这种行为往往会引发他人的反感和怨恨。

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当一个人的权益受到损害时,他自然会对这个人产生怨恨。

而且,这种怨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积累,最终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的破裂。

那么,如何避免“放于利而行”呢?首先,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

在做事情之前,我们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

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感受,从而避免做出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

其次,我们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

人都有欲望,但是欲望不能无限膨胀。

我们要懂得适可而止,不能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损害他人的利益。

最后,我们要学会关心他人。

关心他人不仅仅是一种道德品质,更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技巧。

当我们关心他人时,他人也会关心我们,这样我们的人际关系就会更加和谐。

总之,“放于利而行,多怨”这句话教导我们要懂得权衡利弊,不能只顾自己的私利。

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克制欲望和关心他人,这样才能与人和谐相处,避免招来怨恨。

在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越来越重要,我们要学会处理好人际关系,才能在社会中立足。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受人尊敬和喜爱的人。

孟子一则高中原文注音

孟子一则高中原文注音

孟子一则高中原文注音摘要:1.孟子的背景和思想概述2.孟子一则高中原文的内容概述3.原文的注音及重点词语解释4.对孟子一则高中原文的理解和启示正文: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强调人性本善,注重道德修养。

孟子的著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其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孟子一则高中原文选自《孟子·告子上》,内容如下:告子曰:“天下之言性者,则故而已矣。

故者,以利为本。

利之所在,民归之;利之所去,民去之。

故君子者,国之利器也。

”孟子曰:“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这则原文主要讲述了孟子与告子的一段对话。

告子认为,人性是追求利益的,利益是驱使人们行动的根本原因。

君子应该作为国家的利器,引导民众追求利益。

而孟子则引用孔子的话,表示过分追求利益会导致怨恨。

下面是对原文的注音及重点词语解释:1.告子曰:“天下之言性者,则故而已矣。

”注音:gào zǐ yuē: tiān xià zhī yán xìng zhě, zé gù ér yǐ zhǐ解释:告子说:“天下谈论人性的,都是沿袭旧说而已。

”2.故者,以利为本。

注音:gù zhě, yǐ lì wéi běn解释:所谓的“故”,是以利益作为根本的。

3.利之所在,民归之;利之所去,民去之。

注音:lì zhī suǒ zài, mín guī zhī;lì zhī suǒ qù, mín qù zhī解释:利益所在的地方,民众就会归附;利益离去的地方,民众就会离开。

4.故君子者,国之利器也。

注音:gù jūn zǐ zhě, guó zhī lì qì yě解释:所以君子是国家的利器。

19 徐健顺 多怨时代

19  徐健顺  多怨时代

多怨时代徐健顺这是一个多怨的时代。

生活困窘的人抱怨,生活优裕的人也抱怨。

无权无势的人抱怨,有权有势的人也抱怨。

前者好理解,后者是怎么回事呢?曰:我该得到更多。

或曰:我不该付出这么多。

是贫亦忧,富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孔子说过一句不很著名的话:“放于利而行,多怨。

”这句话的道理可是太惨痛了。

放,或当“放开”讲,或同“仿”,当“按照”讲,意思都差不多。

孔子说,如果把利放在首位来推行,就会“多怨”。

为什么呢?“利”这个东西,看起来是很客观的,可以置换成数字,比如我损失了1小时的休息时间,如果给我多少钱,我就愿意损失这1小时,那么这就是这1小时休息时间的价值,它值多少钱。

所以我们看到名誉也可以值多少钱,精神损失也可以值多少钱,这都是现代规范经济学的常识。

既可以以数字论,就可以比较大小,10块钱总比9块钱大,所以看起来,“利”是可以明码算帐的,也就是可以做到公平的。

但是,实际上,这是天方夜谭。

因为私利是从各自的立场出发的,而这个世界上,世界观之间的差异、价值观之间的差异,实在是太多了。

另一方面,“利”又是有限的,而欲望是无限的,所以以“利”作为衡量标准、追求目标的时候,就难免每个人都“怨”。

《孟子》的开篇是这样的: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可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

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道理说的非常清楚,值得大家深思。

我们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无须赘言。

但是也不是没有失误。

“放于利而行”,就是很大的失误。

自从九十年代以来,我们已经很堂而皇之地把“利”摆在了第一位。

比如在公讲GDP,讲效益,讲经济发展,而不论环境如何遭到破坏,人民如何有病难医;在私讲待遇,讲权益,讲知识产权,而不论活得是否自在,做的是否良心。

放于利而行多怨

放于利而行多怨
子·万章上》),“欲贵者,人之同心也”(《孟子·告子上》),“人亦孰不欲富贵”(《孟子·公孙丑下》),追求富裕和显贵、厌恶贫穷与卑贱是人们的共同心理和渴望。“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荀子·荣辱》)人的欲望和要求永无止境,人们总是在不断地追求自己利益和欲望的满足,“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同上)在追逐利益、好处与厌恶害处的方面,君子与小人是完全一样的,即使像尧、舜这样的贤君也不能除去民众追求私利的欲望。“夫万民之求利也,如水之走下。”(《汉书·董仲舒传》)“利者,众人所同欲。”(程颐:《周易程氏传》卷三)“人无利,直是生不得。”(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 “君子未尝不欲利“(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七),利是人
通过儒学史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儒家的这种价值理论首先是基于“惟利是求”、“见利忘义”社会普遍现象及其所引发的诸多社会问题并力图改变这种价值选择而发的。儒家认为,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一个无法否认的客观现实是:“富与贵,人之所欲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论语·里仁》);“好色,人之所欲”,“富,人之所欲。……贵,人之所欲”(《孟
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利者,人情之所欲”(朱熹:《论语集注》卷二),圣人、君子也讲利、求利,“圣人岂不言利 ……若说全不言利,又不成特地去利而就害。”(朱熹:《朱子语类》卷三十六)儒家的这种看法既是对人的欲望和要求客观事实的理论说明,同时也是对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合理性认定和尊重。
然而,在儒家看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讲利、求利,而在于是否“放于利而行”、“惟利是求”。实践经验一再告诉人们,一味追求个人利益会引起各种社会问题,激化社会矛盾,与人、与己不仅无益而且十分有害。所以孔子说:“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孔子之论言简意赅,质朴而深刻,发人深省,说出了人生行事的常理、常道。孟子更认为,如果人与人之间处处以私利来计算,惟利是图,“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怀利以相接”,结果是“终去仁义……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孟子·告子下》)“惟利是求”的行为方式、价值选择不仅会加剧人际关系的紧张,而且还会造成“上下交征利”并导致“国危”。“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孟子·梁惠王上》)只追求一己的私利,就会诱发国与国、家与家、人与人的争夺,造成争斗和混乱,最终使国家危亡。荀子则从人性的角度分析、说明“惟利是求”的巨大社会危害。他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仁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荀子·性恶》)好利恶害、好声色是人的本性,这是必须看到、必须承认的客观事实;但是,如果放纵人的自然本性,又必然发生“争夺”、“残贼”、“淫乱”等现象,从而破坏社会的正常秩序,最终导致天下大乱,这也人们是必须正视的问题。“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荀子·礼论》)荀子在这里明确提出了人的欲望、要求的限度问题。在他看来,如果不把人的欲望要求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人们就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加节制地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并由此发生相互间的争夺和残杀,其结果是造成社会的动乱和穷困。为什么呢?因为“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是人情之所同欲也,然则从人之欲,则势不能容,物不能赡也。”(《荀子·荣辱》)人们都渴望贵为天子、富有天下,遗憾的是这种欲望和要求是不现实的,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不是每个人都能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因不能满足而引发彼此之间发生争夺、斗争,争斗的结果又势必造成社会的纷争与混乱,社会也将陷于崩溃和瓦解。“欲恶同物,欲多而物寡,寡则必争矣。”(《荀子·富国》)“物不能赡则必争,争则必乱,乱则穷矣。”(《荀子·王制》)荀子之论不仅说明了“从人之欲”的社会危害,而且通过“欲”、“物”的矛盾分析揭示出“争”、“乱”、“穷”的内在动因,从而得出了“物不能赡则必争”及由争而乱、由乱而穷的结论,深化了孔孟的利欲思想。二程在解释孔子“放于利而行多怨”时,指出“心存乎利,取怨之道也,盖欲利于己,必损于人。”(《河南程氏经说》卷六)“欲利己者必损人,欲利财者心敛怨。”(《河南程氏粹言》卷二)从二程的观点来看,追求个人的私利就一定会损害他人的利益,这必然要招致他人的怨恨,与己、与人都不是什么理想的选择。“专欲利己,其害大矣。贪之甚,则昏蔽而忘理义,求之极,则争夺而致怨。”(《河南程氏粹言》卷一)“若切于好利,蔽于自私,求自益以损于人,则人亦与之力争,故莫肯益之,而有击夺之者矣。”(《周易程氏传》卷三)人们对私利的追求会培植各种卑劣的欲望,以至尔虞我诈,你争我夺,直接破坏社会的和谐稳定。明代的吕坤明确地说:“天地间之祸人者,莫如‘多’。令人易多者,莫如‘美’。美味令人多食,美色令人多欲,美声令人多听,美物令人多贪,美 官令人多求,美室令人多居,美田令人多置,美寝令人多逸,美言令人多入,美事令人多恋,美景令人多留, 美趣令人多思。皆祸媒也。”(《呻吟语》) 总之,“放于利而行”、“惟利是求”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改变这种价值选择和追求是社会健康发展、人际关系和谐融洽的必然要求。

珍惜时间的名言名句

珍惜时间的名言名句

珍惜时间的名言名句珍惜时间的名言名句12篇珍惜时间的名言名句11)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2) 放于利而行,多怨。

3)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4)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5)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6)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7) 不学礼,无以立。

8)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9)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0)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1)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13)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14)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15)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珍惜时间的名言名句2◆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

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曾国藩)◆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条件。

---弗洛姆◆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灭,另一是踌躇满志。

-萧伯纳◆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

---西塞罗◆不要以感伤的眼光去看过去,因为过去再也不会回来了,最聪明的办法,就是好好对付你的现在--现在正握在你的手里,你要以堂堂正正的大丈夫气概去迎接如梦如幻的未来。

---朗费罗◆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鲁迅◆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工作,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功夫。

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

--李大钊◆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

--达尔文◆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培根◆过于求速是做事的最大危险之一。

--培根◆应当仔细地观察,为的是理解;应当努力地理解,为的是行动。

《论语》:放于利而行,多怨

《论语》:放于利而行,多怨

《论语》:放于利而行,多怨
原文: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孔圣在这章提出了待人处世之道的核心问题之一——义与利的问题。

他认为,作为君子,道总是大于利,利总是归于义,如果唯利是图,做任何事都容易招致来自各方的怨恨。

一个人行事倘若全以利益为考量,任意发展,必然会导致怨恨交集,因为天下之利有限,难免引人相争;正所谓:“终身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有了诸多的欲求,总会感觉不满足,起心动念纯在私利,必然招致仇怨,实乃得不偿失,何况又偏离了人生正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于利而行多怨——儒家义利学说再探讨义利学说是儒学的重要内容,因而也是儒学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儒家义利学说的研究上,一直以来尽管人们对其价值认识存有很大分歧,对于儒家是否一概排斥、否定利的积极意义也有完全不同的认识,但在认定儒家“重义轻利”方面,大家的认识相对说来比较一致。

本文想要讨论的问题是:儒家为什么主张“重义轻利”,其理论动机和目的是什么?在儒家思想史上,朱熹曾就此追问说:“窃闻之古圣贤之言治,必以仁义为先,而不以功利为急。

夫岂囿为是迂阔无用之谈,以欺世眩俗,而苷受祸哉?”(《朱文公文集》卷七十五《送张仲隆序》)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总体上看,儒家的这种价值取向与选择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既有社会原因,也有思想、理论等方面的原因。

通过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深化我们对儒家义利学说的认识,有助于对其做出合理的价值评估。

(一)义利问题涉及道德原则与经济利益、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群体利益)、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等问题。

在儒家思想中,“义”即道义,也就是合符道德要求的行为,故“义者宜也”(《礼记·中庸》),“行而宜之谓之义”(韩愈:《原道》),“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

”(朱熹《孟子集注》卷一)。

“利”是指利益,又指功利或功效,通常指个人利益、私利;群体利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等概念在儒家的义利理论中属于“义”的范畴。

一般认为,在义与利孰先孰后、孰轻孰重、孰为本孰为末的问题上,儒家“重义轻利”,主张“义以为质”、“义以为上”,提倡“见利思义”、“见得思义”、“先义后利”,反对“重利轻义”、“见利忘义”、“以私废公”。

应该说这些看法是符合儒家思想实际的。

那么,儒家为什么做出这种价值选择,它为什么不倡导利以为质、利以为上、重利轻义、见利忘义,其理论动机和目的是什么呢?通过儒学史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儒家的这种价值理论首先是基于“惟利是求”、“见利忘义”社会普遍现象及其所引发的诸多社会问题并力图改变这种价值选择而发的。

儒家认为,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一个无法否认的客观现实是:“富与贵,人之所欲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论语·里仁》);“好色,人之所欲”,“富,人之所欲。

……贵,人之所欲”(《孟子·万章上》),“欲贵者,人之同心也”(《孟子·告子上》),“人亦孰不欲富贵”(《孟子·公孙丑下》),追求富裕和显贵、厌恶贫穷与卑贱是人们的共同心理和渴望。

“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

”(《荀子·荣辱》)人的欲望和要求永无止境,人们总是在不断地追求自己利益和欲望的满足,“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

”(同上)在追逐利益、好处与厌恶害处的方面,君子与小人是完全一样的,即使像尧、舜这样的贤君也不能除去民众追求私利的欲望。

“夫万民之求利也,如水之走下。

”(《汉书·董仲舒传》)“利者,众人所同欲。

”(程颐:《周易程氏传》卷三)“人无利,直是生不得。

”(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 “君子未尝不欲利“(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七),利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利者,人情之所欲”(朱熹:《论语集注》卷二),圣人、君子也讲利、求利,“圣人岂不言利……若说全不言利,又不成特地去利而就害。

”(朱熹:《朱子语类》卷三十六)儒家的这种看法既是对人的欲望和要求客观事实的理论说明,同时也是对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合理性认定和尊重。

然而,在儒家看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讲利、求利,而在于是否“放于利而行”、“惟利是求”。

实践经验一再告诉人们,一味追求个人利益会引起各种社会问题,激化社会矛盾,与人、与己不仅无益而且十分有害。

所以孔子说:“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

孔子之论言简意赅,质朴而深刻,发人深省,说出了人生行事的常理、常道。

孟子更认为,如果人与人之间处处以私利来计算,惟利是图,“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怀利以相接”,结果是“终去仁义……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孟子·告子下》)“惟利是求”的行为方式、价值选择不仅会加剧人际关系的紧张,而且还会造成“上下交征利”并导致“国危”。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孟子·梁惠王上》)只追求一己的私利,就会诱发国与国、家与家、人与人的争夺,造成争斗和混乱,最终使国家危亡。

荀子则从人性的角度分析、说明“惟利是求”的巨大社会危害。

他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仁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荀子·性恶》)好利恶害、好声色是人的本性,这是必须看到、必须承认的客观事实;但是,如果放纵人的自然本性,又必然发生“争夺”、“残贼”、“淫乱”等现象,从而破坏社会的正常秩序,最终导致天下大乱,这也人们是必须正视的问题。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荀子·礼论》)荀子在这里明确提出了人的欲望、要求的限度问题。

在他看来,如果不把人的欲望要求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人们就会不加节制地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并由此发生相互间的争夺和残杀,其结果是造成社会的动乱和穷困。

为什么呢?因为“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是人情之所同欲也,然则从人之欲,则势不能容,物不能赡也。

”(《荀子·荣辱》)人们都渴望贵为天子、富有天下,遗憾的是这种欲望和要求是不现实的,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不是每个人都能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因不能满足而引发彼此之间发生争夺、斗争,争斗的结果又势必造成社会的纷争与混乱,社会也将陷于崩溃和瓦解。

“欲恶同物,欲多而物寡,寡则必争矣。

”(《荀子·富国》)“物不能赡则必争,争则必乱,乱则穷矣。

”(《荀子·王制》)荀子之论不仅说明了“从人之欲”的社会危害,而且通过“欲”、“物”的矛盾分析揭示出“争”、“乱”、“穷”的内在动因,从而得出了“物不能赡则必争”及由争而乱、由乱而穷的结论,深化了孔孟的利欲思想。

二程在解释孔子“放于利而行多怨”时,指出“心存乎利,取怨之道也,盖欲利于己,必损于人。

”(《河南程氏经说》卷六)“欲利己者必损人,欲利财者心敛怨。

”(《河南程氏粹言》卷二)从二程的观点来看,追求个人的私利就一定会损害他人的利益,这必然要招致他人的怨恨,与己、与人都不是什么理想的选择。

“专欲利己,其害大矣。

贪之甚,则昏蔽而忘理义,求之极,则争夺而致怨。

”(《河南程氏粹言》卷一)“若切于好利,蔽于自私,求自益以损于人,则人亦与之力争,故莫肯益之,而有击夺之者矣。

”(《周易程氏传》卷三)人们对私利的追求会培植各种卑劣的欲望,以至尔虞我诈,你争我夺,直接破坏社会的和谐稳定。

明代的吕坤明确地说:“天地间之祸人者,莫如‘多’。

令人易多者,莫如‘美’。

美味令人多食,美色令人多欲,美声令人多听,美物令人多贪,美官令人多求,美室令人多居,美田令人多置,美寝令人多逸,美言令人多入,美事令人多恋,美景令人多留,美趣令人多思。

皆祸媒也。

”(《呻吟语》)总之,“放于利而行”、“惟利是求”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改变这种价值选择和追求是社会健康发展、人际关系和谐融洽的必然要求。

那么,怎样才能改变“惟利是求”的价值追求,消除、克服“放于利而行”的危害?儒家认为依循“重义轻利”的价值原则,在义利发生矛盾和冲突时能够“义以为质”、“义以为上”、“见利思义”、“见得思义”、“先义后利”,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理想的方法和途径。

因为“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论语·宪问》)在处理义利问题时始终遵循道义原则,“利”合于义则取之,违于义则去之,“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论语·里仁》)追求富贵、消除贫贱都应诉诸道德理性,以义为准绳,以义导利,以义去恶(厌恶)。

不仅如此,儒家认为“义未尝不利”(朱熹:《朱子语类》卷五十一)、“惟仁义则不求利而未尝不利”①,“循天理,则不求利而自无不利;循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害已随之。

所谓毫厘之差,千里之缪。

”(朱熹:《孟子集注》卷一)在现实生活中,为了有效地避免人为的矛盾和冲突,儒家提倡“与人同利,无侵于人”,即使是“自损以益于人”也不为过,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们和睦相处并各得其利,“理者天下之至公,利者众所同欲。

苟公其心,不失其正理,则与众同利;无侵于人,人亦欲与之。

若切于好利,蔽于自私,求自益以损于人,则人亦与之力争,故莫肯益之,而有击夺之者矣。

”(程颐:《周易程氏传》卷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孟子说:“义,人之正路也。

”(《孟子·离娄上》)一个国家、社会在价值导向上只有以义为本,才能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谐,也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出现“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的危局。

“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何必曰利?”(《孟子·告子下》)荀子也表达了相同的看法,他说:“上好羞则民暗饰矣!上好富则民死利矣!二者,乱之衢也。

民语曰:‘欲富乎?忍耻矣,倾绝矣,绝故旧矣,与义分背矣。

’上好富,则人民之行如此,安得不乱!”(《荀子·大略》)君主是人民的表率,爱好义,民众就会暗自整饬,爱好财富,民众就会为利而死,引致天下大乱。

因此,“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

”(《荀子·正论》)义与利何者为胜,是一个关系到国家治乱兴衰的大问题。

荀子提出,遏制人们“唯利之求”(《荀子·王霸》)价值追求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制礼义以分之”(《荀子·王制》),用礼义把人们划分为不同的等级,用礼义制约人们的物质欲望,要使人们“欲利而不为所非”(《荀子·不苟》),懂得“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的道理。

《大学》指出,德为本,财为末。

小人治国,过分地贪婪聚敛,就会使人民铤而走险,结果是“灾害并至”。

而如果君子以仁义治国,实施轻徭薄赋政策,就会获得人民的亲附及社会的各种财富。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外本内末,争民施夺。

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