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线的性质(说课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行线的性质-----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选自九年制义务教育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第三节。主要内容是平行线的三个性质、命题等,其中平行线的性质也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本节课是在接平行线的判定的基础上,讲述平行线的性质,对后续教学内容起到奠基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探索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并掌握它们的图形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会用平行线的性质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证明。

(2)过程与方法

在定理的学习中,锻炼观察能力,尝试与他人合作开展讨论、研究,并表达自己的见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课堂练习中,体验几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平行线的性质。

教学难点: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的区别。

二、教学方法

采用直观发现法为主,多媒体演示法为辅。

三、学法指导

通过学生多动手、多观察、动脑想、大胆猜、勤钻研的研讨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说理能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充足的体验和发展。

四、教学程序

(一)复习引入

复习提问:判定两直线平行的方法有哪些?怎样用符号语言表述?

学生思考、回答.意图是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让全体学生对前一节的内容进行回顾,并为新课的学习做准备。 (二)进行新课

1、请每位同学利用手中的条格纸,任意选取其中的两条线作l 1、l 2,再随意画一条直线l 3与l 1、l 2相交,用量角器量得图中的八个角,并填表:

∠1 ∠2 ∠3 ∠4 度数

∠5 ∠6 ∠7 ∠8 度数

作业设计

课堂小结 复习引入 进行新课 例题示范 巩固练习

趣味练习 拓展思路

学生画图、测量、填表.意图是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使学生获得较强的感性认识,便于探索两直线平行的性质定理。

2、提问:能否将我们发现的结论给予较为准确的文字表述?

平行线的性质:定理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言之: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定理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言之: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定理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言之: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学生总结、表述.意图是锻炼学生的归纳、表达能力,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3、提问:讨论这些性质定理与前面所学的判定定理有什么不同?

学生理解、记忆、思考、讨论、回答.意图是进行文字语言的规范。避免出现概念的混淆,渗透“命题”与“逆命题”的概念,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4、提问:回忆平行线判定定理的符号语言的表述,参照附录1的图形,将上述性质定理怎样用符号语言表达出呢?

符号语言:(不唯一)

性质定理1.∵l1∥l2 ∴∠1=∠5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定理1.∵l1∥l2∴∠3=∠5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定理1.∵l1∥l2

∴∠3+∠6=180o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学生思考、观察、理解,一位同学板书.意图是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推理打基础,并进行符号语言的规范。

5、提问:我们能否使用平行线的性质定理1说出性质定理2、3成立的道理呢?

学生思考、尝试回答.意图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逐步锻炼学生的推理能力,并进一步巩固对定理的理解及语言的规范,感受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例题示范

例:如图是一块梯形铁片的残余部分,量得∠A=100o,∠B=115o,梯形另外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学生思考、尝试运用符号语言进行推理。要求学生会用平行

线的性质进行计算,只需算出所求的度数即可。初次计算格式不一定很完整。

(四)趣味练习

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在两次转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前进,那么这两次转弯的角度可以是()

A、先右转80o,再左转100o

B、先左转80o,再右转80o

C、先左转80o,再左转100o

D、先右转80o,再右转80o

学生思考、讨论、解释结论.意图是寓教于乐,进一步让学生感受“认识来源于实践”。

(五)巩固练习

1、如图,直线a∥b,∠1=54o,那么∠

2、∠

3、∠4各多少度?

2、请在括号中填写理由:

①∵∠B=∠3 ∴AB∥CE ( ) ②∵AB∥CE ∴∠A=∠2 ( )

③∵AB∥CE ∴∠B+∠BCE= 180o( ) ④∵∠A=∠2 ∴AB∥CE ( )

学生积极思考、展开讨论、踊跃回答.意图是循序渐进提高难度、提高灵活运用定理的能力,感受解决有关平行问题的关键,突破难点,并进一步提高用符号语言进行推理的能力。

(六)拓展思路

探究题:如图甲:已知AB∥DE,那么∠1+∠2+∠3等于多少度?试加以说明。

当已知条件不变,而图形变为如图乙时,结论改变了吗?图丙中的∠1+∠2+∠3+∠4是多少度呢?如果如丁图所示,∠1+∠2+∠3+…+∠n的和又为多少度?你找到了什么规律吗?

备注:如果时间不允许的话,该题可作为课后作业,并给予简单的提示。

学生猜测、讨论,寻找规律.意图是拓宽学生的思路,希望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力争“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七)课堂小结

提问: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定理?在表述这些定理时,应注意什么呢?

采用先让学生归纳补充,然后教师再补充的方式进行.回顾本节知识脉络,使知识得以升华,让学生再次体会成功的喜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