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课堂同步练习题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
五、重要虚词
而
①②③④⑤今夜若朝因人急缒亡济之而而郑而求出而夕力子有设而利版敝于焉之君。,不((((表 表 表表仁承修 承承。接饰 接接,, ,,才不 就不译))译))
(表转折 却)
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之)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目的,连词 来)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承接,连词 )
形容词→名词
越国以鄙远 (远方,边远的地方)
共其乏困 (缺少的东西)
使动用法
烛之武退秦师
(使….退却)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使…亏损)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灭亡)
二、通假字
无能为也已(矣) 共其乏困(供) 秦伯说,与郑人盟(悦) 失其所与,不知(智) 何厌之有(餍) 若不阙秦(缺)
三 、古今异义 (古/今)
⑤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把,介词)
⑥以乱易整,不武。 (用,介词)
其
以其无礼于晋。(代词,郑国) 君知其难也。(代词,这种做法) 失其所与,不知。(代词,自己) 吾其还也。(副词,表商量或希望)
焉
1子亦有不利焉。(语气助词,啊。) 2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何,什么) 3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4以俟观人风者得焉。(代词,它) 5晋国,天下莫强焉。(兼词,于之)
1、以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泛指主人) 2、行李之往来(出使的人/指外出的人携带的随身物品) 3、今有急而求子(您,多指男子/儿子) 4、越国以鄙远(跨越别的国家/古国家名) 5、亦去之(离开/距离) 6、微夫人之力(那个人/尊称人的妻子)
四、一词多义
若 1如果 连词 “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2《烛之武退秦师》同步训练 (含答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烛之武退秦师》同步训练文言基础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晋军.函陵(驻扎)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动词,是)B.朝济.而设版焉(渡河)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C.以乱易.整(交换)又欲肆.其西封(延伸,扩张)D.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赏赐)唯君图.之(考虑)2.下列各项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①阙秦以利晋②君知其难也③共其乏困④又欲肆其西封⑤秦伯说,与郑人盟⑥失其所与,不知⑦微夫人之力不及此A.③⑤⑥B.②④⑦C.③④⑥D.②④⑤3.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例句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完全相同的一项()例:晋军.函陵A.秦伯说,与郑人盟.B.因人之力而敝.之C.既东.封郑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4.下列各句加点的“以”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B.越国以.鄙远C.焉用亡郑以.陪邻D.阙秦以.利晋5.下列句子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吾属今为之虏矣!B.大王来何操?C.沛公安在?D.夫晋,何厌之有?6.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它项的是: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都一样的一项是()A.樊於期偏袒扼腕..之往来..而进曰B.行李C.所以..时..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D.沛公居山东8.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A.公从之。
B.若不阙秦,将焉取之?C.夫晋,何厌之有。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9.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假如)以乱易整,不武(替代)B.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因人之力而敝之(损害)C.共其乏困(供:供给)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D.夫晋,何厌之有(厌:厌烦)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略微)10.下列加横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原因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含答案)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逄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1.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是编年体史书,以时为经,以事为纬。
B.周代有公、侯、伯、子、男等五等爵位,如文中的“郑伯”的“伯”。
C.壮即壮年,古时男子在二十岁举行冠礼表示成人,其后称为“壮”。
D.版本指筑墙的夹板,后也指版筑的工事,设版即修筑防御工事。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两句“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暗示了秦晋围郑的原因,并为全文的发展作了铺垫。
B.“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表明烛之武起初不愿意为郑伯出使秦国劝说秦伯退兵。
C.烛之武在夜间“缒而出”,秘密拜访秦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分析利害,说服了秦伯,这是故事的高潮。
D.秦、晋围郑是因为其“无礼于晋”,晋文公认为进攻秦军“不仁”“不知”“不武”,可见《左传》重视“礼”。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烛之武退秦师-课堂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秦军汜.(fàn)南佚.(yì)之狐夜缒.(zhuì)而出B.越国以鄙.(bǐ)远君之薄.(bó)也共.(gōng)其乏困C.朝济.(jì)而夕设版焉秦伯说.(y uè)失其所与.(yǔ)D.若不阙.(jué)秦,将焉取之使杞子、逢.(páng)孙、杨孙戍之2.下列句子,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夜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而出B.越国以鄙(边邑)远C.行李之往来,共(同“供”,供给)其乏困D.阙(损害)秦以利晋,唯君图之3.选出有两个通假字的一项()A.①无能为也已②且贰于楚也③且君尝为晋君赐矣B.①共其乏困②因人之力而敝之③何厌之有C.①秦伯说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D.①敢以烦执事②焉用亡郑以陪邻③失其所与,不知4.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C.以其无礼..之力不及此..于晋,且贰于楚也 D.微夫人5.“以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B.或以为死,或以为亡C.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D.以为得之矣6.下列加点词语没有活用的一项()A.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B.越国以鄙.远C.既东.封郑 D.郑既知亡.矣7.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例句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完全相同的一项()例:晋军.函陵A.秦伯说,与郑人盟. B.因人之力而敝.之C.朝.济而夕设版焉 D.既东封.郑8.下列成语中“济”的意思与“朝济而夕设版焉”的“济”相同的一项是()A.缓不济.急 B.同舟共济. C.假公济.私 D.无济.无事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以其无礼于.晋吾祖死于.是B.以.其无礼于晋扶苏以.数谏故C.许.之高可二黍许.D.吾其.还也吾视其.辙乱10.选出加点词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A.以其无礼于.晋佚之狐言于.郑伯曰B.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行李之.往来C.越国以.鄙远焉用亡郑以.陪邻D.朝济而夕设版焉.焉.用亡郑以陪邻11.下列各项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B.何厌之有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以其无礼于晋12. 下列几项中,不是烛之武说服秦王退兵理由的一项是()A. 郑是小国,对秦无多大用处B. 亡郑对秦有害而无益C. 放过郑国对秦有益而无害D. 晋忘恩负义、贪得无厌,必将犯秦13. 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烛之武从秦国的立场上劝说秦伯退兵。
《烛之武退秦师》课堂检测同步练习(含答案)
《烛之武退秦师》课堂检测一、文言文阅读阅读《烛之武退秦师》,完成题目。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夫晋,何厌之有?(讨厌)B.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供给)D.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撤走)2.下面关于“之”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辍耕之垄上(动词,往,到)B.是寡人之过也(结构助词,的)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结构助词,的)D.何厌之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选文一:烛之武退秦师(节选)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选文二:东周列国志(节选)佚之狐曰:“主公若加其官爵使之往说,不患秦公不听矣。
”郑伯遂召烛武入朝,见其须眉尽白,伛偻其身,蹒跚其步,左右无不含笑。
烛武拜,奏曰:“主公召老臣何事?”郑伯曰:“佚之狐言子舌辩过人,欲烦子说退秦师,寡人将与子共国。
”烛武再拜辞曰:“臣学疏才拙,当少年时,尚不能建立尺寸之功,况今老耄,筋力既竭,语言发喘,安能犯颜进说,动千乘之听乎?”郑伯曰:“子事郑三世,老不见用,孤之过也,今封子为亚卿,强为寡人一行。
”佚之狐在旁赞言曰:“大丈夫老不遇时,委之于命。
今君知先生而用之,先生不可再辞。
”烛武乃受爵而出。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秦伯说,与郑人盟②安能犯颜进说B.①行李之往来②尚不能建立尺寸之功C.①敢以烦执事②欲烦子说退秦师D.①共其乏困②寡人将与子共国4.从句式角度看,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夫晋,何厌之有?A.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含答案)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选自《齐桓晋文之事》)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A.以乱易整,不武易:容易B.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C.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树:种植D.老者衣帛食肉衣:穿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故民之从之也轻今臣之刀十九年矣B.提刀而立,为之四顾夜缒而出,见秦伯C.阙秦以利晋樊哙侧其盾以撞D.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吾其还也3.下列各项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以其无礼于晋B.臣之所好者道也是寡人之过也C.若属皆且为所虏若舍郑以为东道主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夫晋,何厌之有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桓晋文之事》阐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和王道主张。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答案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答案《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一、文言知识积累1.找出没有通假字的一句()A.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B.秦伯说,与郑人盟。
C.河曲智叟亡以应。
D.共其乏困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①晋军.函陵②敢以烦执事..③以乱易.整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A.①军队②对对方的敬称③取代④替B.①驻军②执掌事务③交换④被C.①驻军②对对方的敬称③取代④给予D.①军队②管理事务③交换④是4.选出和例句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例:烛之武退.秦师A.肆其西封.B.朝.济而夕设版焉C.既东封.郑D.晋军.函陵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辞.(推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焉用亡郑以陪.(增加)邻C.因.(因为)人之力而敝之D.朝济.(渡河)而夕设版焉6.下列加点词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以其.无礼于晋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D.吾其.还也7.“以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B.或以为死,或以为亡C.以为妙绝D.臣窃以为其人勇士8. 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马之千里者B.是寡人之过也C.晋军函陵D.何陋之有9.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烛之武从秦国的立场上劝说秦伯退兵。
B.烛之武在劝说秦伯的过程中指出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
C.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比秦国强。
D.晋国的国君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并没有履行诺言。
10.用原文回答问题:(1)晋秦两国围郑的原因是:(2)郑伯请烛之武出使秦,开始时烛之武并没有接受,烛之武推辞的原因是:(3)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4)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二、文学常识《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史书,相传为()末年鲁国史官()所做,主要记载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历史事件。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含答案)
烛之武退秦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其”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君知其难也 B.共其乏困 C.又欲肆其西封 D.吾其还也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夜缒而出A.越国以鄙远 B.既东封郑C.常以身翼蔽沛公 D.范增数目项王3.下列加点词语没有活用的一项()A.郑既知亡矣 B.越国以鄙远C.既东封郑 D.晋军函陵,秦军汜南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C.吾不能早用子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如果以乱易整,不武易:替代B.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C.又欲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D.夫晋,何厌之有厌:厌烦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略微6.下列语句的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A.是寡人之过也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C.佚之狐言于郑伯D.晋军函陵7.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失其所与,不知。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D.秦伯说,与郑人盟。
8.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是()A.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 B.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C.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D.敢以烦执事9.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A.夜缒而出,(佚之狐)见秦伯 B.(郑伯)许君焦、瑕C.(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D.(晋君)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10.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对的一项是()A.且贰于楚也:从属二主越国以鄙远:偏远B.晋军函陵:军队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C.何厌之有:厌恶朝济而夕设版焉:渡河D.与郑人盟:结盟又欲肆其西封:延伸、扩张二、名篇名句默写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解析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解析版)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焉用亡郑以.陪邻 以.其无礼于晋 B .君知其.难也 吾其.还也 C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D .子亦有不利焉. 焉.用亡郑以陪邻 解析:A 项,连词,表示后一行动是前一行动的目的,可译为“来”/连词,因为。
B 项,代词,那/副词,还是。
C 项,均为连词,假如。
D 项,句末语气词/疑问代词,哪里。
答案:C2.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焉用亡.郑以陪邻 ⎩⎪⎨⎪⎧行李之.往来是寡人之.过也 A .两个“亡”相同,两个“之”不同B .两个“亡”相同,两个“之”也相同C .两个“亡”不同,两个“之”也不同D .两个“亡”不同,两个“之”相同解析:第一组中,前一个“亡”为“灭亡”;后一个“亡”为“使……灭亡”。
第二组中,前一个“之”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后一个“之”是助词,可译为“的”。
答案:C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解析:B项,“有益”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都解释为“有利于”;A 项,“行李”,古义为“外交使者”,今义为“出门所带的包裹”;C项,“以为”,古义为“把……作为”,今义为“认为”;D项,“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答案:B4.下列各句中,与“是寡人之过也”句式不相同的一句是()A.邻之厚,君之薄也B.失其所与,不知C.以乱易整,不武D.夫晋,何厌之有解析:例句与A、B、C三项都是判断句,D项是宾语前置句。
答案:D二、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先秦史传文学,从最早的《尚书》到《春秋》《国语》《左传》《战国策》,其“史传”的性质逐渐减弱,而“文学”的性质则逐渐加强。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解析版)
《烛之武退秦师》练习题一、夯实基础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佚.()之狐秦军汜.()南夜缒.()而出②共.()其乏困阙.()秦许君焦、瑕.()【答案】①yìfán zhuì②gōng quēxiá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晋军.函陵(军队)是寡人之过.也(过错)B.若不阙.秦(侵损、削减)郑既.知亡矣(既然)C.邻之厚.(增益)越国以鄙.远(把……当作边邑)D.何厌.之有(厌烦)失其所与.(结交、结盟)【答案】C【解析】A 项“军”指驻军。
B 项“既”指已经。
D 项“厌”指满足。
3.下列选项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普军函陵 B.越国以鄙远C.共其乏困 D.既东封郑【答案】C【解析】A 项“军”是名词作动词,指驻军。
B 项“鄙”是名词作动词,指把……当作边邑。
D 项“封”是名词作动词,指以……为疆界。
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其在现代汉语中的常见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舍郑以为东道主C.行李..于晋..之往来 D.以其无礼【答案】D【解析】A 项“夫人”的古义为“那个人”,即秦穆公,今义为“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B 项“东道主”的古义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为“请客的主人”。
C 项“行李”的古义为“外交使者”,今义为“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D 项“无礼”的古义和今义均为“没有礼貌”。
5.下列文学常识中,错误的一项是()。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纪传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B.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C.“寡人”是古代君主的自我谦称,意为寡德之人。
D.“吾不能早用子”中的“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答案】A【解析】《左传》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二、阅读提高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译文:②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译文: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解析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解析版)A 组 基础练一、文言基础1.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公从之。
辞.曰 辞:推辞 B .唯君图.之 图:考虑 C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赐:赏赐 D .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答案 C解析 赐:恩惠。
这里指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的事。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夫晋,何厌之.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B.⎩⎪⎨⎪⎧秦晋围郑,以.其无礼于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斯人,吾谁与归D.⎩⎪⎨⎪⎧又欲肆其.西封吾其.还也 答案 C解析 C 项都是“(假如)没有”的意思。
A 项,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代词,指晋国想得到的土地。
B 项,连词,表因果,因为;连词,表承接。
D 项,代词,它;语气助词,还是。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 .吾其还也C.秦伯说,与郑人盟D.失其所与,不知答案 B解析A项“共”同“供”;C项“说”同“悦”;D项“知”同“智”。
4.下列各项对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划分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晋军.函陵②朝.济而夕设版焉③既东封.郑④烛之武退.秦师⑤既东.封郑⑥越国以鄙远.⑦且贰.于楚也⑧若亡.郑而有益于君⑨共其乏困..A.①⑤/②③/④⑨/⑦⑧/⑥B.①④/②⑥/③⑦/⑤⑨/⑧C.①②/③⑤/④⑧/⑥⑦/⑨D.①③/②⑤/④⑧/⑥⑨/⑦答案 D解析①名词用作动词,驻军。
②名词作状语,在早上。
③名词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
④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撤退。
⑤名词作状语,在东边。
⑥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指郑国。
⑦数词用作动词,从属二主。
⑧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⑨形容词用作名词,缺少的资粮。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相同的一项是()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之往来,共其乏困...B.行李C.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答案 C解析A项,东道主,今义:请客的主人。
《烛之武退秦师》课堂同步练习
《烛之武退秦师》课堂同步练习基础积累1.下列加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秦军氾南(fàn)佚之狐(yì)缒(chuì)B.越国以鄙远(bǐ)君之薄也(bó)共其乏困(gōng)C.朝济(jì)秦伯说(yuè)失其所与(yǔ)D.阙秦(quē)逢孙(páng)陪邻(péi)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夜缒而出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B.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C.共其乏困共:供给D.夫晋,何厌之有厌:厌烦3.下列词语中“济”的意思与例句中的“济”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A.缓不济急B.同舟共济C.假公济私D.无济于事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焉用亡郑以陪邻以其无礼于晋B.君知其难也吾其还也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使烛之武见秦君D.唯君图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5.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马之千里者B.是寡人之过也C.邻之厚,君之薄也D.何陋之有6.下列各选项中不属于交代秦、晋两军分驻两处作用的一项是()A.交代秦、晋两军分驻两处,为下文烛之武能赴秦营单独拜见秦伯埋下了伏笔。
B.交代秦、晋两军分驻两处,表明弱小的郑国同时受到两个大国的围攻,可见当时的形势危急。
C.交代秦、晋两军分驻两处,表明郑国离间秦、晋有机可乘。
D.交代秦、晋两军分驻两处,为烛之武说服秦伯提供了方便。
7.下列各项中属于侧面表现烛之武能力非凡的一项是()A.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B.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C.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D.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8.下列对有关的文学常识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
因为《左传》和《公羊传》《穀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含答案)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句中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若使烛之武见秦君见:接见B.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辞:推辞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犹:还是D.今急而求子急:着急2.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臣之壮也是寡人之过也B.子亦有不利焉焉用亡郑以陪邻C.国危矣今老矣,无能为也已D.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然故忠臣尽忠于公3.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字形、释义有误的一组是()A.汜南(fán)缒(zhuì)鄙(当作边邑)B.佚之狐(yì)不知(知道)共(gōng,供给)其乏困C.瑕(xiá)何厌(满足)之有逢孙(páng)D.阙(quē,损害)行李(外交使者)失其所与(结交)4.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先秦散文分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两大部分,《左传》属历史散文,《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B.《左传》的作者,相传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可能是鲁国的史官。
C.《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论述外交辞令,叙事条理清楚,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D.《左传》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公羊传》《谷梁传》都是对《左传》的解读。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寥寥数语,既点出了战事爆发的原因、敌对双方的力量对比,也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伏笔。
B.文中佚之狐的话,既可看出他对烛之武的充分了解,又可以看出他对秦、晋、楚三国形势的深入了解。
C.作为小国使臣,烛之武在说辞中处处为秦国着想,步步深入,层层逼近,具有很强说服力。
D.文章展现了烛之武在国家存亡之际不顾个人安危的品质,这正是左丘明希望褒扬的精神。
6.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军氾南军:驻扎B.既东封郑封:边邑C.秦伯说,与郑人盟说:同“悦”,高兴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没有7.下列各组加粗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夜缒而出朝济而夕设版焉B.以其无礼于晋若亡郑而有益于君C.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吾其还也D.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8.下列加粗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9.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以其无礼于晋B.佚之狐言于郑伯曰C.夫晋,何厌之有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10.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左传》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也具体地描绘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附答案)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附答案)《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附答案)一. 基础知识:1.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撤走)B.夫晋,何厌之有?(讨厌)C. 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D.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供给)2.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从属二主)B. 以乱易整,不武(容易)C. 许之(答应)D.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戍守)3.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吾不能早用子(古代对人的尊称)B. 夫晋,何厌之有(发语词,不译)C.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只有)D. 吾其还也(表示商量语气,还是)4. 选出对下列多义词释义有误的一项。
(1)若①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好像)②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③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假如)(2)说①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述)②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说教)③ 秦伯说,与郑人盟(高兴)(3)辞①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告辞)② 停数日,辞去(告别)③ 不辞劳苦(推托)(4)鄙①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边远的地方) ②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偏僻)③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5)微① 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② 微闻鼠有作作索索(暗暗地)③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略微,稍微)④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没有)(6)之① 辍耕之垄上(到,往) ② 子犯请击之(他们,此指秦军)③ 是寡人之过也(的) ④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的)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与现代汉语基本一致的一项是( )A.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B.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C.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D.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B.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C.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D. 亦去之7. 下面两组句子朗读时语气停顿全部正确的一项分别是( )( )(1)A.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若/亡郑而有益于君B.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若亡郑/而有益于君C.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若亡郑而/有益于君D.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若/亡郑而有益于君(2)A. 君知/其难也微/夫人之力不及此B. 君/知其难也微夫人/之力不及此C. 君知其/难也微夫人之力/不及此D. 君/知其难也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二.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8—14题。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原卷+解析】
【原卷】《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班级:姓名:一、基础巩固1、选出与“夫晋,何厌.之有”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A、因人之力而敝.之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C、秦伯说.,与郑人盟D、失其所与,不知.2、解释下列一词多义其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③失其所与,不知()④吾其还也()焉①子亦有不利焉()②焉用亡郑以陪邻()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3、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又欲肆其.西封②吾其.还也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④焉.用亡郑以陪邻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2)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二、探究提升晋文公入国,至于河,令弃笾豆茵席,颜色黧黑、手足胼胝..者在后。
咎犯闻之,中夜而哭。
文公曰:“吾亡也.十有九年矣,今将反国,夫子不喜而哭,何也?其.不欲吾反国乎?”对曰:“笾豆茵席,所以..资者也,而弃之;颜色黧黑,手足胼胝,所以执劳苦,而皆后.之。
臣闻国君蔽士,无所取忠臣;大夫蔽游,无所取忠友。
今至于国,臣在所蔽之中矣,不胜.其哀,故哭也。
”文公曰:“祸福利害不与咎氏同之者有如白水祝之乃沉璧而盟介子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耳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何?唯二三子者以为己力,不亦诬乎?”晋文公亡时,陶叔狐从。
文公反国,行三赏而不及陶叔狐。
陶叔狐见咎犯曰:“吾从君而亡十有三年,颜色黧黑,手足胼胝..,今君反国,行三赏而不及我也,意者君忘我与?我有大故与?子试为.我言之君。
”咎犯言之文公,文公曰:“嘻,我岂忘是子哉?夫高明至贤,德行全诚,耽我以道,说我以仁,暴.浣我行,昭明我名,使我为成人者,吾以为上赏;防我以礼,谏我以义,蕃援我,使我不得为非,数引我而请于贤人之门,吾以为次赏。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下册同步习题:烛之武退秦师(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一单元2 烛之武退秦师基础过关练一、通假字:写出下列通假字所通之字并解释。
1.共.其乏困 “共”同“ ”, 2.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同“ ”,3.失其所与,不知. “知”同“ ”, 二、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辞{①辞曰:“臣之壮也……”②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③欲加之罪,何患无辞2.微{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②动刀甚微 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④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3.焉{①子亦有不利焉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④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4.其{①君知其难也 ②共其乏困 ③吾其还也5.以{①敢以烦执事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③以其无礼于晋三、古今异义: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今义:请客的主人。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今义:对一般人的妻子的尊称。
四、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2.夜.缒而出 3.越国以鄙.远4.朝.济而夕.设版焉5.既东.封郑6.烛之武退.秦师7.越国以鄙远.8.邻之厚.,君之薄.也9.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10.且贰.于楚也 11.既东封.郑五、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处并翻译。
1.是寡人之过也。
句式: 译文:2.夫晋,何厌之有?句式:译文:3.以其无礼于晋。
句式:译文: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句式:译文:5.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句式:译文:6.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句式:译文:7.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句式:译文:六、文化常识:判断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
1.“春秋五霸”指的是春秋时期诸侯中势力最大的五个诸侯盟主。
历史上说法不一,通常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
( )2.《左传》原名《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旧说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国别体著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秦军汜.(fàn)南佚.(yì)之狐夜缒.(zhuì)而出
B.越国以鄙.(bǐ)远君之薄.(bó)也共.(gōng)其乏困
C.朝济.(jì)而夕设版焉秦伯说.(y uè)失其所与.(yǔ)
D.若不阙.(jué)秦,将焉取之使杞子、逢.(páng)孙、杨孙戍之2.下列句子,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夜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而出
B.越国以鄙(边邑)远
C.行李之往来,共(同“供”,供给)其乏困
D.阙(损害)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3.选出有两个通假字的一项()
A.①无能为也已②且贰于楚也③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B.①共其乏困②因人之力而敝之③何厌之有
C.①秦伯说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D.①敢以烦执事②焉用亡郑以陪邻③失其所与,不知
4.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行李
..之往来,共其乏困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C.以其无礼
..之力不及此
..于晋,且贰于楚也 D.微夫人
5.“以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B.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C.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D.以为得之矣
6.下列加点词语没有活用的一项()
A.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B.越国以鄙.远
C.既东.封郑 D.郑既知亡.矣
7.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例句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完全相同的一项()例:晋军.函陵
A.秦伯说,与郑人盟. B.因人之力而敝.之
C.朝.济而夕设版焉 D.既东封.郑
8.下列成语中“济”的意思与“朝济而夕设版焉”的“济”相同的一项是()A.缓不济.急 B.同舟共济. C.假公济.私 D.无济.无事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其无礼于.晋吾祖死于.是
B.以.其无礼于晋扶苏以.数谏故
C.许.之高可二黍许.
D.吾其.还也吾视其.辙乱
10.选出加点词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A.以其无礼于.晋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B.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行李之.往来
C.越国以.鄙远焉用亡郑以.陪邻
D.朝济而夕设版焉.焉.用亡郑以陪邻
11.下列各项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B.何厌之有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以其无礼于晋
12. 下列几项中,不是烛之武说服秦王退兵理由的一项是()
A. 郑是小国,对秦无多大用处
B. 亡郑对秦有害而无益
C. 放过郑国对秦有益而无害
D. 晋忘恩负义、贪得无厌,必将犯秦
13. 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烛之武从秦国的立场上劝说秦伯退兵。
B. 烛之武在劝说秦伯的过程中指出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
C. 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比秦国强。
D. 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并没有履行诺言。
14.选出与例句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以.乱易整
A.敢以.烦执事 B.越国以.鄙远 C.焉用亡郑以.陪邻
D.阙秦以.利晋 E.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15.选出对下列两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分析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②将焉.取之
③既东封.郑④又欲肆其西封.
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16.选出对下列两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分析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且君尝为.晋君赐矣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③又欲肆其.西封④吾其.还也
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17.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 )
A.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冒昧地拿灭郑这件事麻烦您。
B.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才敢拿灭郑这件事麻烦您。
C.您灭掉郑国对国君有好处,那就冒昧地拿灭郑这件事麻烦您。
D.您灭掉郑国对国君有好处,那才敢拿灭郑这件事麻烦您。
18.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 )
A.既然晋国在东边把郑国当作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
如果不侵损秦国,将怎么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
B.既然晋国在东边把郑国当作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
如果不侵损秦国,将从哪里了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
C.晋国已经在东边把郑国当作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
如果不侵损秦国,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
D.晋国已经在东边把郑国当作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
如果不侵损秦国,将怎么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
19.对“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B.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C.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D.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二、名句填写
1、辞曰:“,;,!”
2、,行李之往来,,君亦无所害。
,许君焦、瑕,,君之所知也。
3、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
,;,。
”亦去之。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答案
烛之武退秦师练习题答案
BBBCA DABBD BACAD DACB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共其乏困且君尝为晋军赐矣朝济而夕设版焉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