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word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
本文是否做到了叶圣陶主张的“简明如话”?请找出具体例子,并赏析。
教师先介绍范例:
“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虽然一些用词充满文人气息,但整体节奏是口语化的,尤其是“念,顺口,……就是话”部分,句子短促,语气感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曾提过杨绛的文字像一杯茶,今天要学习的张中行的文章,是否有相似之处?这次换个比喻,我们可以把它比作什么呢?(抽问或点主动举手的)有人评价他的文字像一颗橄榄,需要细细嚼,入口清淡,回味甘甜,又不时含有一点苦味。我们这就来品品看。
二、字词积累
草率(shuài) 生疏(shū) 商酌 (zhuó) 恳切 (kěn)
(先独立学习,再小组交流,后抽点一组到黑板上画出框架,与全班交流)
小结:文章总的概括句是“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总的又分成“为人宽的一面”和“为人严的一面”两方面;“为人宽的一面”分为语言文字和日常交往;“为人严的一面”分为写作要“简明如话”、文风求“简洁”和语言使用要“规范”等。
和叶圣陶主张相近的鲁迅认为,“那雪正下得紧”虽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自然”“熟练”)却好得远了。
鲁迅反对“作文章”的“作”,“作”了会生涩,格格不入;但虽然太“作”不行,不“作”却又不行。他主张的特别的语言是“采说书而去其油滑,听闲谈而去其散漫,博取民众的口语而存其比较的大家能懂的字句”。
(先独立学习,再小组讨论,后可抽问或请主动举手的)教师及时补充基本理解:
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他说:“好,就这样。”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作主的是我,不是他。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教学设计一、教材解读《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这篇课文被安排在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课文选自《读书》1900年第一期,有删改。
这篇课文是张中行回忆叶圣陶的文章,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
作者通过回忆与叶圣陶先生交往中的几件小事,表现了叶圣陶严谨自律、待人宽厚的节操和风范,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追思敬仰之情。
《新课标》要求:七年级的学生 有自己的心得和体会,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同时要求: 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能说出来,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获得有益启示。
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通过精读和略读领会文章主要内容,又要引导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情感,更要善于抓住文章中的人物形象的特点,生发出自己的体会,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一方面对写人记事的散文不再陌生,除了掌握了概述文章内容的基本方法之外,他们对于文章中人物特点的写作手法也有了一定的提升。
这个学段,要求学生在继续领会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打开思维,领悟文字中蕴含的思想和情感,借鉴本文写法进行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写作练习。
所以,在这堂课上,一方面需要深入了解课文的主旨,另一方面需要重点引导学生思考和感悟。
通过这篇文章要让学生体会到叶圣陶先生的精神品质,领会本文以小见大、叙议结合写法的好处,引领学神在学习人物美好品德的基础上掌握写人写文的技巧。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在经过半年初中语文的学习,在初中现代文的学习方法层面已经有了初步的积累,也渐渐开始有了自主合作学习方法上的思考。
这个学段的孩子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价值观也在形成过程中,一旦调动起来,课堂效率会大大提高。
本课的出现,对学生的做人做事都有很多的启发。
所以应该着重打开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通过适当的激励,来让学生真正高效地参与的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进而产生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七年级下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优秀教案(五篇)
七年级下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优秀教案(五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一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积累相关语言。
2.学习与运用略读的方式,抓住阅读重点,并读出自己的心得。
3.学习叶老待人宽待己严的品质。
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积累相关语言。
2.学习与运用略读的方式,理清结构,基本理解文意。
教学内容与步骤情景激趣:张中行,原名张璇,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
主要从事语文、古代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
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
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许怡评价他涉猎广泛,博闻强记,遍及文史、古典、佛学、哲学诸多领域,人称“杂家”。
《小雅》中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是说崇高的德行,虽然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可是心里却一直向往着。
拥有崇高的德行,历来是文人墨客所推崇的。
今天我们所学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中记载的叶圣陶先生就是一位拥有崇高德行的人,让我们一起走进张中行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看看叶老具有怎样的德行。
探究生趣第一步,泛读课文。
指导学生阅读时,先让学生采用略读的方式,把握文章的要点,要求用序号标出意义段,用波浪线标出抒情或议论的文字,批注自己的阅读心得,列出自己不懂之处。
略读方法指导:略读又称跳读或浏览,是一种快速阅读文章以了解其内容大意的阅读方法。
它要求读者可以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
据统计,训练有素的略读者的阅读速度可以达到每分钟3000到4000个词。
略读可以运用下列技巧:1.不在只言片语上纠缠,也不追求对所有细节都理解,只要快速掌握文章大意即可。
2.要利用文章的标题、副标题、小标题、斜体词、黑体词、脚注、标点符号等,对文章进行预测略读。
3.通过阅读段落的主题句和结论句以快速掌握大意。
4.把握文体要素进行快速阅读,如记叙文六要素,议论文抓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等。
2019年春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1.学习略读,学会通过抓住关键句段快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
2.深入理解课文的主旨,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3.领会文中所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观点,学习本文通过若干件小事,写出人物特点的写作手法。
4.感受“小事件”中的“大品格”,学习叶老先生严谨自律,待人宽厚的节操和风范。
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这是说崇高的德行,虽然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可是心里却一直向往着。
拥有崇高的德行,历来是文人墨客所推崇的,我们也提倡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又该怎么去践行这美好的道德品行呢?做一个怎样的人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张中行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了解一下叶圣陶先生,看看他的为人处世。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了解相关资料1.简介叶圣陶先生。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
汉族人,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曾当过10年的小学语文教师。
新中国成立后,叶圣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等。
主要作品: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集《隔膜》《火灾》《线下》等。
叶圣陶先生是中国文艺界、教育界的老前辈,他为人敦厚,彬彬有礼。
著名诗人臧克家曾经说过:“温、良、恭、俭、让这五个大字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我觉得叶老先生身上兼而有之。
”叶圣陶热切地主张规范现代汉语,包含规范的语法、修辞、词汇、标点、简化字和除去异体汉字。
最重要的是,叶圣陶在出版领域提倡使用白话文。
他的杂志和报纸大多使用白话文,这极大地方便了读者的阅读。
所有的这些贡献促进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2.介绍作者张中行。
张中行,原名张璇,河北省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
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
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文精彩教案优秀4篇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文精彩教案优秀4篇叶圣陶先生的二三事教学设计篇一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对写人记事的散文并不陌生,他们能抓住关键词句概述文章内容,也能基本把握文章中人物特点及写作手法。
同时,这一学段的孩子仍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价值观也在形成过程中,应该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语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产生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因此,在学习本课时应引导学生在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打开思维,领悟文字中蕴含的思想情感。
三、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自主阅读,以批注的形式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根据学生阅读初体验确定教学内容。
四、教学重点: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以批注的形式写下阅读感受,根据学生阅读初体验确定教学内容。
2、与《怀念圣陶先生》进行对比阅读,根据文章内容对叶圣陶先生做出评价。
五、教学难点:与《怀念圣陶先生》进行对比阅读,根据文章内容对叶圣陶先生做出评价。
六、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在之前教学中向学生讲解如何写批注。
2、准备《怀念圣陶先生》的学习资料。
3、收集并分析学生批注,确定教学内容。
【学生准备】自读课文,以批注的形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七、教学时数: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曾经有这样一个人,他本名绍钧,却多次改名。
他12岁入小学时,请先生章伯寅取一个立志于爱国强国的字,章先生说:“你名绍钧,有诗曰‘秉国之钧’,取‘秉臣’为字好。
”并教育他要爱国就得先爱乡土,晓得乡土的山川史地名人伟业。
1911年10月15日,苏州在辛亥革命中光复了。
绍钧又找到章伯寅先生说:“清廷已覆没,皇帝被打倒了,我不能再作臣了,请先生改一个字。
”先生笑了笑说:“你名绍钧,有诗曰‘圣人陶钧万物’,就取‘圣陶’为字吧。
”这样绍钧满意而去。
1914年6月10日,绍钧在《小说丛报》第2期发表文言小说《玻璃窗内之画象》,署名“圣陶”。
以后他又把姓“叶”与笔名“圣陶”连了起来,成为著名于世的笔名。
七年级语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七年级语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七年级语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七年级语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七年级语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概括内容,了解文中记述叶圣陶先生生活和工作中的小事。
理解文章,掌握文中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性。
2、过程与方法:感知形象,掌握本文对人物因小见大的刻画方法。
揣摩语言,领会本文行文平易、感情真挚的写作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品德。
领会文中所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观点。
教学重点:1、掌握本文行文平易,而实际情感真挚、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
2、掌握因小见大,通过具体事例的详细描述再现人物全貌。
3、本文对人物的刻画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4、衔接紧密,过渡自然,条理清晰。
教学难点:1、掌握本文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性:待人宽、律己严,及体现这一品性的典型事例。
2、掌握本文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在的语文方面的两项重要主张“写话”和“简洁”及其具体内涵。
教学方法:阅读讲授讨论教课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有这样一位“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他热切的主张规范现代汉语;有这样一位当代著名的教育家,他对中国现代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就是叶圣陶,我们曾经学过他的作品《爬山虎的脚》、《记金华的双龙洞》,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话集《稻草人》。
二、品读题目齐读课题,说说你读到了什么?“二三事”:叙述了有关叶圣陶先生的几件事。
“先生”:感受到作者对叶圣陶的尊敬的情感。
带着崇敬的感情再次朗读课题。
三、学习字词商酌zhuó譬pì如朦méng胧累赘léizhuì别biē扭拖沓tà妥帖tiē诲huì人不倦颠沛pèi流离丁卯mǎo儒rú生沦lún鞠躬jūgōng尽瘁cuì扼è要自顾不暇xiá冗rǒng长打拱gǒng躬行——指身体力行;亲身实行。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通用6篇)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1、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
作者通过回忆与叶圣陶先生交往中的几件小事,表现了叶圣陶谨严自律、待人宽厚的节操和风范,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追思敬仰之情。
2、《新课标》要求:七年级的学生“有自己的心得和体会,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同时要求:“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能说出来,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获得有益启示。
”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通过精读和略读领会文章主要内容,又要引导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情感,更要善于抓住文章中的人物形象的特点,生发出自己的体会,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3、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一方面对写人记事的散文不再陌生,除了掌握了概述文章内容的基本方法之外,他们对于文章中人物特点的写作手法也有了一定的提升。
这个学段,要求学生在继续领会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打开思维,领悟文字中蕴含的思想和情感,借鉴本文写法进行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写作练习。
所以,在这堂课上,一方面需要深入了解课文的主旨,另一方面需要重点引导学生思考和感悟。
4、通过这篇文章要让学生体会到叶圣陶先生的精神品质,领会本文以小见大、叙议结合写法的好处,引领学神在学习人物美好品德的基础上掌握写人写文的技巧。
学情分析:七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在经过半年初中语文的学习,在初中现代文的学习方法层面已经有了初步的积累。
另一方面也渐渐开始有了自主合作学习方法上的思考。
这个学段的孩子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价值观也在形成过程中,一旦调动起来,课堂效率会大大提高。
所以应该着重打开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通过适当的激励,来让学生真正高效地参与的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进而产生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一. 教材分析《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他在教育、文学等方面的贡献。
课文通过作者与叶圣陶先生的交往片段,展示了一位教育家、文学家的崇高品质和人格魅力。
本文语言平实,情感真挚,对学生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文学作品和人物传记,对传记这种文体有一定的了解。
但叶圣陶先生的事迹和贡献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课文学习来了解。
学生应通过本文的学习,感受叶圣陶先生的高尚品质,激发对教育的思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和贡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阅读理解和信息提取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叶圣陶先生的崇高品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和贡献。
2.难点:叶圣陶先生教育理念的理解,课文中所展现的人格魅力。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内容,提取关键信息。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叶圣陶先生的教育实践,引导学生思考教育理念。
4.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叶圣陶先生的高尚品质,激发对教育的思考。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为学生提供音频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相关资料:叶圣陶先生的著作、教育实践等资料,用于拓展学习。
3.教学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语言的韵味。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叶圣陶先生的生平,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提取关键信息。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阅读结束后,各小组分享所学内容,互相交流。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
2023_2024学年部编人教七下语文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2023_2024学年部编人教七下语文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一. 教材分析《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选自叶圣陶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怀念》。
文章通过作者与叶圣陶先生交往的二三事,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待人诚恳、真挚,工作认真、一丝不苟,治学严谨、一丝不苟的品质。
这篇课文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好教材,通过学习课文,可以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勤奋好学、严谨治学的品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但文中一些表达叶圣陶先生品质的词语和句子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才能深刻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叶圣陶先生的人生经历和成就了解不多,需要在课前进行相关知识的补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读写“真挚、谦虚、楷模、一丝不苟”等词语,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叶圣陶先生的优秀品质,培养诚实守信、勤奋好学、严谨治学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叶圣陶先生的优秀品质。
2.难点:深刻理解文中一些表达叶圣陶先生品质的词语和句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等媒体资料,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讲义、相关知识资料、多媒体教学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作者生平和作品背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叶圣陶先生的照片,引导学生了解作者。
然后提问:“你们认为怎样的品质算是一个优秀的人?”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讲述了一位具有优秀品质的人——叶圣陶先生。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美。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桦南县闫家镇公心集中学任卉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教学目标1、略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2、结合课文与资料,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对本文所写人物做出评价3、学习叶圣陶先生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品质二、教学重难点1、学习略读,快速捕捉阅读重点2、学习叶圣陶先生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品质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三、教学内容1、情景激趣:今天,我带大家一起来认识这样一位老人。
他是现代作家,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的作者,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的作者,他曾发现、培养和推荐一批像巴金,戴望舒这样的优秀青年作家。
他是一位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特色现代教育理论做出了独创性、系统性的重要贡献。
他曾教育儿子“为文先为人”,他曾教育自己学生“许多真有成就的人,他们的知识绝大部分是自学来的,并不是坐在课堂里听来的。
”他还是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优秀的语言艺术家。
著名诗人臧克家评价他身上有温、良、恭、俭、让的美德。
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中国文艺界,教育界的老前辈———(叶圣陶)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张中行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看看叶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作者介绍:张中行,原名张璇,学名张璿,河北省香河县河北屯乡石庄(今属天津市武清区河北屯镇)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
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
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
合作编著有《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
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
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3、探究生趣:第一步,泛读课文。
指导学生阅读时,先让学生采用略读的方式,把握文章的要点,要求用序号标出意义段,用波浪线标出抒情或议论的文字,批注自己的阅读心得,列出自己不懂之处。
七年级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七年级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导语:《陋室铭》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内容本课的教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教学目标:1.识记文中字词了解作者的有关知识2.认真阅读课文了解文中所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观点3.理解文章掌握本文对人物以小见大的刻画方法4.领会本文行文平易、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5.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过人品性教学重点:掌握本文以小见大、通过具体事例展示人物全貌的写人方法教学难点:领会本文夹叙夹议、行文平易、内涵丰富的写作特点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1.导语:大家看我们语文课本封面的“语文”二字知道是谁写的?它出自我们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之手字体浑厚圆润气概凛然正如叶老先生的品格:宽厚待人严于律己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张中行先生看看他眼中的叶圣陶先生老师板书题目:叶圣陶先生二三事2.出示任务:大家看我们语文课本封面的“语文”二字知道是谁写的?3.反馈指导:学生通过预习作业对叶圣陶有了一定的了解全班齐读课题勾画注释1关于叶圣陶和作者的重要信息二、字词预习与交流1.出示任务: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2.反馈指导:小组开火车读准字音解释词义全班齐读生字词并找学生用其中至少两个词造句以检验学生对词义的掌握草率(shuài)生疏(shū)商酌(zhuó)恳切(kěn)譬如(pìrú)朦胧(lóng)累赘(zhuì)拖沓(tà)妥帖(tuǒtiē)诲人不倦(huìjuàn)不耻下问(chǐ)鞠躬尽瘁(jūgōngjìncuì)颠沛流离(diānpèiliúlí)小结:请同学们注意以下重点词语:譬如、朦胧、累赘、拖沓、颠沛流离三、阅读文章整体感知1.导语:叶圣陶在作者眼中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作者通过那些事件来表现他的品德?下面让我们再回到课文请同学们略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2.出示任务:(1)课文写了关于叶圣陶先生的几方面的内容?(2)请理清文章的思路3.反馈指导:(1)两方面:待人宽;律己严(2)第一部分(第1段):叶老去世自己内心的悲哀第二部分(第2段):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第三部分(第35段):详写叶圣陶先生待人宽的一面第四部分(第68段):详写叶圣陶先生律己严的一面第五部分(第9段):谈学习和仿效叶先生品德的思考四、深入探究把握内容1.导语:通过梳理文章思路我们比较完整地了解了课文地主要内容请同学们想一想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2.出示任务:(1)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2)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些品德?分别用了些事例来体现?3.反馈指导:(1)叶圣陶先生去世了作者内心无比悲哀写此文以示纪念(2)待人宽和律己严两方面品德待人宽:(第3段)修改文章;(第4段)送客;(第5段)复信;律己严:(第6段)写话重风格;(第7段)文风重简洁;(第8段)写作求完美过渡语:通过大家对叶圣陶精神品质地概括我们了解到先生待人宽和律己严两方面地品德作者在叙述中不仅加入自己的评论还引用了大量的名人名言接下来请同学们在文中将这些名人名言划出来五、内容品析1.出示任务:在本文中作者引用了大量的名人名言小组合作说说它们的意思并进行交流2.反馈指导:(1)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2)学而不厌诲而不倦何有于我哉: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做到了些呢?(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使别人事事行得通六、总结:本节课我们通过整体感知梳理了文章思路了解了叶圣陶先生的待人宽律己严的高尚精神品质下节课我们通过细读文章品味和体会本文的言语特点七、作业设计:找出文章中让你印象深刻或难以理解的句子并在旁边做好批注和摘抄。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学生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为人,学习他的品格和精神。
b.学生培养对优秀人物的尊重和敬仰之情。
本节课内容主要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品格探讨、写作方法学习等。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这篇课文,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提高语文素养。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在运用课文写作手法方面还存在一定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我打算在课后辅导中,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掌握写作技巧。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围绕叶圣陶先生品格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通过引导与启发,他们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学会与他人交流。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讨论中较为沉默,今后教学中,我将关注这些学生的参与度,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举例:如叶圣陶先生对待工作的严谨态度、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等。
b.语言表达技巧:学生需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举例:如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在文中的应用。
c.人物品格分析:学生要能够分析叶圣陶先生的品格特点,领会作者通过典型事例展现人物品格的写作方法。
-举例:通过叶圣陶先生的具体事迹,分析其诚实守信、敬业爱岗等品格特点。
在理论介绍部分,我发现有些学生对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了解不够,导致他们在后续的分析和讨论中显得有些吃力。因此,我决定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强对课文背景知识的补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在新课讲授中,我特别强调了叶圣陶先生的品格特点和文章的写作手法。通过案例分析,我发现学生们对这些重点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然而,在难点解析部分,仍有部分学生表示难以把握。为此,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互动环节,如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共同探讨难点问题,以提高他们的理解程度。
七年级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七年级下册第13 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课设计导语:《陋室铭》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 13 课内容本课的教课设计写 ?下边是小编为您采集整理的教课设计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教课目的 :1.识记文中字词认识作者的相关知识2.仔细阅读课文认识文中所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看法3.理解文章掌握本文对人物以小见大的刻画方法4.领悟本文行文平和、内涵深沉的写作特色5.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过人格性教课要点 :掌握本文以小见大、经过详细案例展现人物全貌的写人方法教课难点 :领悟本文夹叙夹议、行文平和、内涵丰富的写作特色教课时数 :两课时教课过程 :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1.导语 : 大家看我们语文课本封面的“语文”二字知道是谁写的 ? 它出自我们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之手字体浑朴圆润气派凛然正如叶老先生的品行 : 宽厚遇人严于律己今日, 让我们一同跟从张中行先生看看他眼中的叶圣陶先生老师板书题目 :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2.出示任务 : 大家看我们语文课本封面的“语文”二字知道是谁写的 ?3.反应指导 : 学生经过预习作业对叶圣陶有了必定的认识全班齐读课题勾勒说明 1 对于叶圣陶和作者的重要信息二、字词预习与沟通1.出示任务 : 请同学们自由朗诵课文 , 圈画文中生字词2.反应指导 : 小组开火车读准字音解说词义全班齐读生字词并找学生用此中起码两个词造句以查验学生对词义的掌握轻率 (shu ài)生分 (sh ū)商酌 (zhuó)诚心 (kěn)比如 (p ìrú)模糊 (lóng) 负担 (zhuì)拖拉 (tà)稳妥 (tuǒti ē)不厌其烦(hu ìjuàn) 不耻下问(chǐ)鞠躬尽瘁(jūgōngj ìncuì)流浪失所(diānpèiliúlí)小结 : 请同学们注意以下要点词语: 比如、模糊、负担、拖拉、流浪失所三、阅读文章整体感知1.导语 : 叶圣陶在作者眼中是一个如何的人呢 ?作者经过那些事件来表现他的道德 ?下边让我们再回到课文请同学们略读课文思虑以下问题 :2.出示任务 :(1)课文写了对于叶圣陶先生的几方面的内容 ?(2) 请理清文章的思路3.反应指导 :(1)双方面 : 待人宽 ; 律己严(2)第一部分 ( 第 1 段): 叶老逝世自己心里的悲痛第二部分 ( 第 2 段): 总写叶圣陶先生的道德有过人之处第三部分 ( 第 35 段): 详写叶圣陶先生待人宽的一面第四部分 ( 第 68 段): 详写叶圣陶先生律己严的一面第五部分 ( 第 9 段): 谈学习和仿效叶先生道德的思虑四、深入研究掌握内容1.导语 : 经过梳理文章思路我们比较完好地认识了课文地主要内容请同学们想想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故 ?2.出示任务 :(1)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故 ?(2)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些道德 ?分别用了些案例来表现 ?3.反应指导 :(1)叶圣陶先生逝世了作者心里非常悲痛写此文以示纪念(2)待人宽和律己严双方面道德待人宽 :( 第 3 段) 改正文章 ;( 第 4 段)送客;( 第 5 段) 复信;律己严 :( 第 6 段) 写话重风格 ;( 第 7 段) 文风重简短 ;( 第 8 段)写作求完满过渡语: 经过大家对叶圣陶精神质量地归纳我们认识到先生待人宽和律己严双方面地道德作者在表达中不单加入自己的议论还引用了大批的名人名言接下来请同学们在文中将这些名人名言划出来五、内容品析1.出示任务 : 在本文中作者引用了大批的名人名言小组合作谈谈它们的意思并进行沟通2.反应指导 :(1)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 做一个言传身教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2)学而不厌诲而不倦何有于我哉 : 学习不感觉讨厌教人不知道疲备对我来说做到了些呢 ?(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要使他人站得住 ; 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使他人事事行得通六、总结 :本节课我们经过整体感知梳理了文章思路认识了叶圣陶先生的待人宽律己严的崇高精神质量下节课我们经过细读文章品尝和领会本文的语言特色七、作业设计 :找出文章中让你印象深刻或难以理解的句子并在旁边做好标注和摘抄。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新人教版
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目标】1.概括内容,理清全文思路,了解文中记叙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小事。
2.掌握本文对人物因小见大的刻画方法,领会本文行文平易、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
3.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律己严的品德。
【情境导入】同学们,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是说崇高的德行,虽然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可是心里却一直向往着。
拥有崇高的德行,历来是文人墨客所推崇的,我们也提倡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又该怎么去践行这美好的道德品行呢?我们又该做一个怎样的人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张中行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了解一下叶圣陶先生,看看他的为人处世。
【新课解读】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朗读提示及要求:1.注意生字难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掌握词语。
2.分为几部分?每部分都写了什么?明确:1.字音字形丁卯.(mǎo) 触.及(chù) 诲人不倦.(juàn)修润.(rùn) 商酌.(zhuó) 不耻.下问(chǐ)不妥.(tuǒ) 恢.复(huī) 颠沛.流离(pèi)打拱.(ɡǒnɡ) 譬.如(pì) 拖沓.无理(tà)累赘.(zhui) 监督.(dū) 鞠.躬尽瘁(jū)掌握词语修润:修改润色。
学而不厌:学习没有满足的时候,比喻非常好学。
诲人不倦:教育人极有耐心,从不厌倦。
南腔北调:形容人口音不纯,掺杂着方音。
不耻下问: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
商酌:商量斟酌。
颠沛流离: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累赘:拖累,麻烦,(文字)不简洁。
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自作自受:自己做错了事,自己承受不好的后果。
2.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第①段):回忆叶圣陶先生逝世的时间及作者的心情。
第二部分(第②段):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
第三部分(第③~⑤段):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厚的一面。
第四部分(第⑥~⑧段):从语文方面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另一面——律己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2.教学难点
(1)课文深入理解: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深入理解课文的内涵和寓意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需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提问、小组讨论等,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
举例:针对课文中的难点句子或段落,教师可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讨论,从而深入理解课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课文朗读与感悟;生字词学习与掌握;课文内容分析与理解;叶圣陶先生生平事迹的了解;通过课文学习,体会叶圣陶先生的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品质;结合课文,进行人物描写和记叙文写作练习。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叶圣陶先生的事迹中汲取人生智慧,培养他们尊重和敬仰优秀人物的品质。同时,通过学习课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后续的记叙文写作打下基础。
此外,关于学生小组讨论,我发现学生们在分享自己的观点时,有时会重复他人的观点,缺乏独立思考。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我打算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并结合自己的思考进行补充和拓展。
在课程总结环节,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了较为全面的回顾。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仍有待提高。因此,我计划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他们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所学知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学习和传承叶圣陶先生的精神”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自读课文,预习字词;
2.细读全文,画出精辟的语句;
3.反复诵读本文,领会文意。
【过程与方法】
1.理解文章,掌握文中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性;
2.掌握本文对人物因小见大的刻画方法;
3.领会本文行文平易、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品德。
导语设计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也是他教学生涯的最好写照。
这样一位令人敬仰的教育家,却时时在反省自己。
我们呢?我们是否能深刻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我们又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当你离别之时,你希望别人是怎样评价你呢?今天我们一起跟随张中行的目光,看看他眼中的叶圣陶。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 检查预习,了解人物。
2.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重点)
学习过程
2. 简介叶圣陶先生。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
汉
族人,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
“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曾当过10年的小学语文教师。
解放后,叶圣
修改文章
待人厚 送客 复信
作文做人
律己严 力求完美
以身作则 鞠躬尽瘁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 速读课文,梳理思路。
(重点)
2. 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难点)
3. 理解写法,把握形象。
(重点)
4. 联系生活,拓展训练。
(难点)
学习过程
第一部分(第1段):谈写作本文的缘由。
第二部分(第2段):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
因小见大的写法第三部分(第3—5段):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厚的一面。
第四部分(第6—8段):从语文方面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行文平易、内涵深厚
的另一面——律己严。
第五部分(第9段):谈学习和效仿叶先生品德的思考。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1.本文的篇幅比较长,因此布置预习很有必要。
2.本文的语言表现出两种不同风格,因此有必要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来辨析。
3.课后引导学生修改作文,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不足之处:
1. 忽视了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细节问题,课后有必要进行补充。
2.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过于追求答案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