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活教育”思想
浅析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
浅析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浅析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活教育”理论是老一辈知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
这一理论既吸取了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中关于“尊重儿童,重视实践”的正确主张,提倡儿童在教育活动中靠自己的智慧、独立思考去发现问题,从做中学习知识、积累经验;同时,又融汇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关于“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观点,认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倡导“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创造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活教育”理论。
“活教育”的17条教学原则是:1.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让他自己做;2.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让他自己想;3.你要儿童怎样做,就应当教儿童怎样学;4.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5.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6.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7.比较教学法;8.用比较的方法来增进学习的效率;9.积极的暗示胜过消极的命令;10.替代教学法;11.注意环境,利用环境;12.分组学习,共同研究;13.教学游戏化;14.教学故事化;15.教师教教师;16.儿童教儿童;17.精密观察。
活教育从以下几个方面向传统教育的教学体系提出了挑战:一是在教育目的上,针对传统教育只注重灌输零星知识技能的弊病,活教育提出:“今后的教育不仅仅是教育无知的人使他有知,主要的还要教会不会做人的人会做人”。
就是说,不仅要使儿童在智力上得到发展,还要使儿童在道德、身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
二是在教育内容上,针对传统教育固定的、僵化的教育内容,活教育提出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活教具、活教师,突破了以书本和课堂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框框,对于积极引导学生学习课堂和书本以外的知识,建立开放式的教学体系具有重要价值。
三是在师生关系上,针对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活教育强调了儿童的学习应以儿童自己学、做为主,调动一儿童学习的自觉性和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学校教学的气氛。
5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5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陈鹤琴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他的学前教育思想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陈鹤琴强调“活教育”的理念。
他认为,传统的教育往往过于僵化和刻板,不能满足儿童的发展需求。
而“活教育”则主张让儿童在与自然和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和活动中获取经验和知识。
这种教育理念强调了教育要与生活相结合,让儿童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成长。
在课程设置方面,陈鹤琴主张“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他认为,儿童的生活环境是丰富多彩的,其中蕴含着无尽的教育资源。
例如,春天的花朵、夏天的雷雨、秋天的果实、冬天的冰雪,都是儿童学习和探索的素材。
社会中的各种职业、人物、事件,也都可以成为教育的内容。
他反对将儿童局限在狭小的教室里,单纯地学习书本知识,而是鼓励儿童走出教室,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去了解社会的运作。
陈鹤琴重视儿童的游戏活动。
他认为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游戏,儿童可以锻炼身体、发展智力、培养品德。
在游戏中,儿童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他还提出,教师应该为儿童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和环境,引导儿童积极参与游戏,让游戏成为教育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方法上,陈鹤琴倡导“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
他认为,儿童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操作,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师不应该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应该引导儿童动手去做,在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儿童认识植物时,教师可以带领儿童亲自种植、浇水、施肥,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儿童在实践中了解植物的特点和生长规律。
陈鹤琴非常注重儿童的个体差异。
他认为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发展需求,教育应该因材施教。
教师要仔细观察儿童的兴趣、爱好、能力,根据儿童的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所有的儿童,要尊重每个儿童的个性,让每个儿童都能在教育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陈鹤琴还强调家园合作的重要性。
陈鹤琴“活教育”思想介绍
二、 “ 活教育” 思想体系
( 1 ) “ 活 教育 ” 目的: 做人, 做 中 国人 ,
一
育” 理 论 和“ 活教育 ” 运动的开始。1 9 4 2 作现 代 中 国人 。“ 做人 ” 是‘ 活 教育 ” 最 为
般 意义 的 目的。 陈 鹤琴 认 为 , 人之所 以
师, 授教 育 学 、 心理 学 和儿 童 心理 学 。期 设 附小 、 附幼 。他 兼 任 幼专 、 幼 师 两校 校
间投身 教育 改 革 ,创 办 中 国第一 所 实验 长 , 继 续 他 的“ 活教 育 ” 实验 。 幼 稚 园— — 鼓楼 幼 稚 园 。1 9 4 1年 1月创
办《 活 教 育》 杂志 , 标 志 有 影 响 的“ 活 教
自然 , 大社 会 都 是 活教 材 。所 谓 近 儿 童 心 理 的 学 说 和 我 个 人 的
“ 活教材” , 是指 取 自大 自然 、 大 教 学经 验 写成 的 。我 的 目的是 与 社会 的“ 直 接 的书 ” , 即让 儿 童 在 格 ( 格里高来) 、 詹( 詹姆 士 ) 二 氏
3 0 青 年 教 师
√ 名 师讲坛 - 求知 ◆
设 的 能力 ” ;第 三 , “ 要 有 创 造 的
五, “ 要服务” 。
在 陆地 上 学是 没 ( ( 活教育》 月刊 各卷 , 1 9 4 8年 汇编 践 。譬如 游 泳 ,
能力 ” ;第 四 , “ 要 能够 合 作 ” ; 第 成 集 , 由上海 新华 书 店 出版 。陈 有 用 的 。譬 如烧 饭 , 在 教 室里 讲
∥
求知・ 名师讲坛 毫
陈鹤琴一 活教育~ 思想介绍
陈鹤琴的活教育学思想
陈鹤琴的活教育学思想陈鹤琴的活教育的思想:一、“活教育”的目的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是陈鹤琴活教育的目的论。
他赋予现代中国人五方面的要求。
①要具备健全的身体。
②要有建设的能力。
③要有创造的能力。
④要有合作的态度。
⑤要有服务的精神。
二、“活教育”的课程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是陈鹤琴对课程论的概括表述。
他认为活教育的课程是把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学习。
陈鹤琴所谓活教材,是指取自大自然、大社会的直接的书,就是让儿童在与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
1、“活教育”的课程原则①按照国家教育部统一颁布的课程标准。
②根据当地儿童与环境实际需要情况而灵活安排。
2、“活教育”的课程编制阶段①采用大单元编制。
②除国语及算数外,用大单元及活动中心编制。
③除国语及算数外,采用活动中心编制。
3、“活教育”课程类型活教育的课程类型也叫做“五指活动”,主要包括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自然活动,儿童艺术活动,儿童文学活动。
三、“活教育”的教学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是活教育教育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
这些教育原则体现出鲜明的特点。
1、强调以作为基础,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
同时,他也看到儿童的做往往带有盲目性,因此在鼓励学生做的同时,教师要给予有效的指导。
2、教学过程分为四个步骤,实验观察,阅读参考,发表创作,批评研讨。
3、根据儿童生活的需要以及儿童的学习兴趣,组织儿童活动场所。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教育实践的启示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教育实践的启示
陈鹤琴是20世纪二十年代中期中国现代思想史上卓越的思想家。
他的思想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影响着教育理论、思想政治等多个方面。
他提出了“活教育”的理念,强调关注孩子实际需求,一心一意把孩子培养得更好,关注孩子心灵发展与德育,有助于培养孩子自我赋能、适应环境、克服困难等。
活教育以关注实际为出发点,强调要以动态形式引导学生,将教育任务融入学生的社会实践,让学生从社会活动中进行真正的学习,成为真正的主体,不仅纯粹理论知识的获得,更重要的是形成丰富的做人技能。
他强调要倡导孩子自主学习,树立自己目标,养成正确的观念,并不断积累各种能力和技能,学以致用,自动发展。
今天,活教育思想在当今教育实践中受到广泛重视,人们更大胆地尝试新的教育理念论断,尊重孩子的主体位置,引导孩子从实践中获取知识,让他们在实践中更好地发挥学习潜力,同时教师也应完成一种新的角色转变:既与学生共同学习又与学生共同探索,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引导孩子思考,从而帮助他们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之,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虽然是百年前的贡献,但却被当代的教育实践所证明了有效性,为今日的教育方式提供了启示和借鉴,有助于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提供多样化良好的教育空间,让孩子得以发挥创造力,以适应互联网、高科技时代的发展。
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内容
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内容陈鹤琴(1872-1930),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重要的思想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研究了世界教育发展史,受到欧美教育思想的影响,提出了“活教育”思想,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陈鹤琴活教育思想从实践出发,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并且注重学生学习自然科学,重视科学朴素性,扩展学生视野,传授学生综合性的知识,帮助学生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陈鹤琴认为,学生要经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知识,具备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走出一条个性化的路。
一、以实践为准则陈鹤琴提出的“活教育”思想,以实践为准则,强调将学生的思维联系到实际。
他认为,学生首先要经历实践,通过实践了解或分析社会现实,从而扩展视野,掌握技能,加深理解,提高实践能力,最终建立完善的实践认识体系。
因此,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有效的教育。
二、强调学生学习自然科学陈鹤琴强调学生要学习自然科学,他指出,自然科学是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
此外,他也主张要结合实践来教授自然科学,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积极参与实践,将自然科学与实际相结合,增强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为未来科学创新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陈鹤琴提出的“活教育”思想,还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他认为,学生要在学习中训练自己的综合能力,可以通过学习文学、历史和社会科学等学科,综合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帮助学生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陈鹤琴在提出活教育思想的同时,也强调了对学生的教育。
他认为,通过学习,学生应该有能力来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
他把教育不仅仅限于学习,而是着重教育学生应该具备的总体的技能,使学生具备能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融入社会。
综上所述,陈鹤琴提出的“活教育”思想,是一种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直接连接实践与理论的结合、重视学生学习自然科学以及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教育思想。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1923年创办可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创立了“活教育”理论,一生致力于探索中国化、平民化的幼儿教育道路。
1.反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幼儿教育,提倡是个国情的中国化幼儿教育2.反对思教育,提倡活教育:教育的三大目标:①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②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③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1)教育观:必须以“自动代替主动”,必须是幼儿“自动的学习、自发的学习”(2)教育目标:实现或教育目标的教育方法应当是“做中教,做中学”(3)教育内容: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与实际紧密地结合。
同时,活教育“做”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幼儿园最好的教育内容。
(5)教育原则:活教育的17条原则体现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重视幼儿动手动脑,重视直接经验的价值等思想,奠定了幼儿园教育原则的基础。
3.幼儿园课程理论:(1)课程的中心:陈鹤琴反对幼儿园课程脱离实际,主张将儿童的环境——自然的环境、社会的环境作为幼稚园课程系统的中心,让儿童能充分地与实物和人接触,获得直接经验。
(2)课程结构:他把课程内容划分为: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文学活动等五项,但这五项活动是一个整体,如人的手指与手掌,手指是手掌的一部分其骨肉相连,血脉相通,因此被称为“五指活动”(3)课程的实施:强调以幼儿经验、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作为选择教材的标准,反对实行分科教学,提倡综合单元教学以社会自然为中心的“整个教学法”,主张游戏式的教学。
4.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他说:“儿童的教育是整个的、是继续的”,只有两方的配合,才会有大的效果。
陈鹤琴先生的幼儿教育思想和实践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宝贵财富。
在我国幼儿教育深入改革的今天,学习和研究他的思想和教育理论,继承和发扬他为幼儿教育事业奋斗惊声,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理论体系具有重大的意义。
简述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
简述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陈鹤琴活教育理论是由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综合研究的结果,由陈鹤琴老师所提出,是一种以学习为基础、重视实践和健康发展的教育理论。
这种教育方式针对孩子的自我发展需求,以学习为主要路径,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
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体现在:第一,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孩子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陈鹤琴活教育理论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加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要让孩子学习有计划,结合实践,从困难中寻求最优解决方案,发现新的知识,拓展思路,去思考整个过程,自觉动脑思维,真正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二,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实践应用。
陈鹤琴活教育理论注重在活动中传授基础知识,以实践为主体,结合国家课程标准,加强实践和拓展性研究,让孩子从做中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在过程中提高实践综合能力,能把所学知识活学活用,在具体问题中学以致用。
第三,贯彻开放式教育思想,激发孩子的自我探索精神。
陈鹤琴活教育理论强调要让孩子在开放式教育环境下体验自主发展的乐趣,遵循自然规律尊重学生探索精神,允许他们沉浸在学习过程中自由探索,真正形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重视学习时间结构的设计,用合理的计划调动学习热情。
陈鹤琴活教育理论要求结构化的课程设计,合理的学习时间结构,把重点放在实践总结、分析思考、自我检查上,以学习的方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调动孩子的学习热情,真正实现孩子的自主学习。
以上就是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它是基于活动-基础知识-实践-自主学习-思考等多种方面,从中找出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充分体现孩子的发展特点,实现孩子的自我发展,全面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陈鹤琴活教育理论认为,必须建立学习机会、教学资源和支持机制,在活动中激发孩子学习欲望,重视活动教育中的综合能力培养,用实践性质的教育方式开发孩子的潜能,让他们进步更加快乐和有效,使更多孩子能够从学习更快地适应现实社会生活,实现真正的学有所获、由学习而得到更多成长。
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及启示范文四篇
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及启示范文四篇第一篇: 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及启示 20世纪初,中国还是一个有着专制传统和80%文盲的国家,千百年来,孩子一直被看做是家庭的附属品,大人们无知却专制地看管着他们,没有尊重和平等。
这时,一位教育家站了起来,愤然地说:孩子的价值有时还不如一只羊、一头牛。
人们对养孩子的方法始终抱着事前无准备,事后不研究的态度。
这位站在时代前沿的儿童教育家就是陈鹤琴,他针对民国时期的死教育提出了活教育思想,并以鼓楼幼稚园为实验基地,进行了有益尝试,他的思想和实践对现今幼儿教育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启迪。
一、树立正确的儿童观,重视儿童的不成熟的力量陈鹤琴的活教育区别于封建、僵化、陈旧的死教育的一个重要的体现便是在教育的中心与主体儿童的身上。
因此教师和家长的儿童观对于儿童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在陈鹤琴眼中无论是在外表上将孩子打扮成大人的模样还是在行动上去模仿大人的举止,这样都是旧式家庭愚昧的做法。
正是因为没有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儿童,中国才多是少年老成的小孩子。
他说:在培养儿童这件事情上,最紧急的就是我们要正确看待儿童,将他们看作儿童对待。
卢梭也曾有过类似的观点:大自然期望孩子们在年少的时候,只长成孩童的样子。
所谓的儿童的样子,即非成人,即按照他们孩童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的特有特征生长。
陈鹤琴把儿童样子的标准归纳为一种未成熟的力量,他要求人们去尊重儿童,保护儿童的这种不成熟,要去相信儿童具有主动性,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潜力。
然而,当前的幼儿教育存在着儿童成人化的现象,即儿童与成人的边界越来越模糊。
具体表现为:穿着成人化、心理早熟等。
现今儿童听话乖巧的表象下是他们真实的活泼好动的本真。
我们不难发现在幼儿园的课堂中,不乏看起来乖巧的学生,他们两手重叠,背脊挺值地端坐在课桌前,俨然一副懂事的样子,像一个稚气消逝的成熟的儿童。
我们在欣慰这看似和谐的画面的同时,是否也应该反思,这真的是儿童应该有的样子吗?这与陈鹤琴所描述的旧教育中少年老成的孩子在某种程度上如出一辙。
陈鹤琴“活教育”思想
陈鹤琴“活教育”思想介绍一、“活教育”实验1919年9月,陈鹤琴任教南京高师,授教育学、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
期间投身教育改革,创办中国第一所实验幼稚园——鼓楼幼稚园。
1941年1月创办《活教育》杂志,标志有影响的“活教育”理论和“活教育”运动的开始。
1942年初,幼师附设婴儿院。
1943年,幼师改为国立幼稚师范学校,并增设专科部。
“活教育”实验已形成包括专科部、幼师部、小学部、幼稚园、婴儿院五个部门的幼儿教育体系,并在教育目标教学原则与方法、德育原则、课程与教学大纲等方面进行了改革,造就了一所有崭新气象的新型学校。
1945年秋,陈鹤琴被任命为上海市教育局督导处主任督学,他获准将幼师专科部改为国立幼稚师范专科学校前来上海。
年底,又创办上海市立幼稚师范学校,后改立上海市立女子师范学校并附设附小、附幼。
他兼任幼专、幼师两校校长,继续他的“活教育”实验。
二、“活教育”思想体系(1)“活教育”目的:做人,做中国人,作现代中国人。
“做人”是“活教育”最为一般意义的目的。
陈鹤琴认为,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在于人的社会性,自有人类历史以来,个人都难以离开社会而独立。
做“中国人”,“今天我们生在中国,是一个中国人,做一个中国人与做一个别的国家的人不同”,不同在于,生活在这一国度的人们,共同拥有光荣的历史;生长在这一个国度的人们,其命运息息相关。
做“一个中国人”,并进一步提出做“现代中国人”,要满足五个方面的要求:第一,“要有健全的身体”;第二,“要有建设的能力”;第三,“要有创造的能力”;第四,“要能够合作”;第五,“要服务”。
(2)“活教育”的课程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所谓“活教材”,是指取自大自然、大社会的“直接的书”,即让儿童在与大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
既然“活教育”的课程内容是来源于自然、社会和儿童的生活,其组织形式也必须要符合儿童的活动和生活的方式,符合儿童与自然、社会环境的交往方式。
陈鹤琴活教育的实践策略
摘要:陈鹤琴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出了活教育理论,强调教育要贴近生活、注重实践。
本文从陈鹤琴活教育的核心思想出发,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具体策略,以期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一、引言陈鹤琴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他提出的活教育理论,强调教育要贴近生活、注重实践。
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包括“活的教育”、“活的方法”、“活的内容”和“活的目的”。
本文将从这些核心思想出发,探讨陈鹤琴活教育的实践策略。
二、陈鹤琴活教育的核心思想1. 活的教育活教育强调教育要贴近生活,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
陈鹤琴认为,教育应该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使教育更具针对性。
2. 活的方法活教育主张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陈鹤琴认为,教育方法应该多样化,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
3. 活的内容活教育主张教学内容要贴近生活,注重实践。
陈鹤琴认为,教学内容应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活的目的活教育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陈鹤琴认为,教育应关注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发展,使学生在生活中不断成长。
三、陈鹤琴活教育的实践策略1. 贴近生活的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例如,可以开设生活技能、心理健康、环境教育等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生活、关爱他人、保护环境。
2.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实践性强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贴近生活,注重实践。
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社区调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
4. 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选择。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对当今教育实践的启示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对当今教育实践的启示陈鹤琴,1902年出生于上海,中国教育家,是20世纪中国教育史上杰出的教育思想家和教育实践者。
他提出的“活教育”理论,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它也对当今世界的教育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首先,陈鹤琴强调从现实出发,重视知识有效性和实用性。
他认为,学习是一个有效的生活行为,它既受到现实世界的制约,又能以实践为依据,有效地产生实际效果。
因此,他倡导活学活用,把学习与锻炼、把知识与生活挂钩,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现实生活,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陈鹤琴认为,学习要以实践为中心。
他认为,知识的学习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应该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既能够及时了解变化的社会环境,又能够学以致用,使知识转化为技能。
因此,他强调教师应该扩大课堂教学的能力范围,通过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来提升学生的学术素养,使学生能够掌握学习方法,从而更好地与现实世界接轨。
当然,陈鹤琴还提出,教师应该以引导为主,让学生以自我探索和探究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活力,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另外,他还倡导把学习环境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使学生从实践中进一步体会、反思和体验学习过程。
总体而言,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为当今教育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他认为,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主,注重知识的实用
性和有效性,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把学习环境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学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
只有这样,学校才能成为知识的中心,学生才能成长为真正的人才。
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内容
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内容陈鹤琴(1909-1961),教育家、心理学家,辽宁省张家口妇幼保健院的副院长,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精神病学系,被尊称为“。
以其对活教育思想的特殊贡献,在中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中享有极高的声誉。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一、赞成因材施教陈鹤琴认为,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即“以学生为主体”。
他强调要根据学生的特性、特征和学习需要,开发和培育学生的智能和性格,进而因材施教,以适应不同学生的情况。
他认为,教师应该把学生当成同伴,而不是教条的传授者,以活泼的、变通的、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励学生,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潜力,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
#### 二、坚持实践教育陈鹤琴坚持实践教育,认为实践教学是探究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来源,它可以激发学生的科学精神,培养重视实践,勇于探索和改革的求知欲望,以及培养创新能力。
他强调,实践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发掘和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求知欲望和创新能力。
#### 三、主张关注和尊重学生陈鹤琴认为,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不断发展积极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掘自身潜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环境。
他提出,要了解学生学习的特征和需求,根据学生的特性、特征和问题,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和管理措施,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有益的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避免制约和压迫,积极发展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
####、注重生活中的教育陈鹤琴认为,家庭与学校、生活与学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要利用家庭和学校的优势,通过社会活动和学校实验优化教育内容和教育环境,完善教育体系,促进学习成果,发掘和开发学生的潜力,塑造学生成熟稳健的个性。
他主张,要把生活与学习有机结合,利用生活中的机会教育学生,发挥家庭的作用,促进学生的社会发展,培养他们的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对幼儿园教育的启示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对幼儿园教育的启示陈鹤琴(1892~1982)浙江省上虞县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儿童教育家。
他通过自身的教育实践,获得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提出了独创的教育主张,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幼儿教育的理论宝库。
研究他的活教育思想,对发展我国当代幼儿教育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活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活教育思想的“活”,除了强调教育要回归自然外,更强调了在目的、内容、方法上与旧的教育制度的区别。
他的活教育理论是以三人目标为中心展开的,主要包括:(一)活教育的目的论陈鹤琴在抗日战争时期提出活教育的日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活教育的目的蕴含丰富的哲理,具有深刻的内涵,强调了从小塑造儿童良好的品德、健全的人格的重要性,贯穿着爱国主义的精神,体现了民族性、时代性与世界相结合的思想。
(二)活教育的课程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是活教育的课程论。
陈鹤琴把活教育的内容具体化为“五指活动”,它以“做”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使各个学科互相渗透,方便儿童掌握知识和技能。
活教育的课程论把儿童的视野从书本移向大自然、大社会,有助于丰富他们的知识和经验,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活教育的方法论“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这是活教育的方法论。
陈鹤琴提倡儿童在做中学习知识、提高认识能力、培养创造能力。
“做中学”要求学生在操作中获取直接经验,“做中教”是指教师要在实际中教,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教师和学生一起做,在做的过程中共同进步。
活教育的方法论提倡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在适当的时候指导好儿童的活动,激发儿童的兴趣,启发儿童的思想,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对当前幼儿园教育的启示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内容丰富并且具有创造性,给中国的教育事业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教育财富,具有深远的影响,对当代我国的幼儿教育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2024年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范文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篇一一、引言陈鹤琴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教育的杰出代表,其“活教育”思想对当今幼儿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阐述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内涵,并探讨其思想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
二、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主张以儿童为中心,注重实践、生活、自然的结合,强调在活动中学习,通过实际操作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这一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儿童为中心:陈鹤琴认为,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的个性、兴趣和需求。
教育者应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为儿童提供适宜的教育环境和资源。
2. 实践、生活、自然相结合:陈鹤琴强调教育应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让儿童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
同时,他主张教育应融入自然环境,让儿童在大自然中感受生命的奇妙。
3. 在活动中学习:陈鹤琴认为,儿童的学习应在各种活动中进行,通过实际操作、观察、体验等方式,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三、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对当今幼儿教育具有以下启示:1. 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在教育中,应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观察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2. 以儿童为中心: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的个性、兴趣和需求。
教育者应关注儿童的体验和感受,为儿童提供适宜的教育环境和资源。
3.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在教育过程中,应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让儿童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同时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
4. 融入自然环境:教育应融入自然环境,让儿童在大自然中感受生命的奇妙,培养儿童的环保意识和生态观念。
5. 多元化的教育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如游戏、音乐、绘画等,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让教育更加生动有趣。
6. 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通过“活教育”的方式,培养儿童对学习的热爱和兴趣,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四、结论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为当今幼儿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总结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总结陈鹤琴是一位教育家、教育思想家,她的活教育思想以“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创造发展”为核心,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教育。
下面我将对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您进一步了解和学习。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她认为教育要从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出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她提出了“三维成长”模式,即智力发展、品德素养和身体健康的平衡发展,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交往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全面发展陈鹤琴认为,学生的兴趣和专长应该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关注。
她主张提供多元化的教育机会,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她倡导的“项目制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通过开展实践活动,探索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和谐发展陈鹤琴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心灵和情感。
她强调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友善和合作精神,并提倡创建和谐的学习环境。
她主张通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品质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意识,使他们成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和参与者。
三、创造发展陈鹤琴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教育理念。
她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是教育的核心,鼓励学生探索新的方法和思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她提倡开设创造性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潜力。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对我们的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她的思想强调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倡导多元化的教育形式和方法。
这要求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其次,陈鹤琴的教育思想强调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智力、品德和身体发展的平衡。
这要求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情感教育。
最后,陈鹤琴的教育思想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
论用辩证法分析陈鹤琴的“活教育”及其未来发展
论用辩证法分析陈鹤琴的“活教育”及其未来发展陈鹤琴的“活教育”是一种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其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注重培养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潜能。
它主张教师要从传统教育中解放出来,摒弃一切僵化、机械化、重复性的教学方式,以创造性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用辩证法分析“活教育”的优点。
一个明显的优点是,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
传统教育往往是教师以知识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而“活教育”则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
它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和经验。
“活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在这种教育中,学生被鼓励去探索、研究和发现,而不是对已有知识的死记硬背。
他们被视为个体,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才能,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兴趣进行学习和发展。
辩证法分析也能够揭示“活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活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需要更加具体化和系统化。
虽然“活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个体差异,但它并未提供具体的教学方法和实施方案。
教师在实践中可能会遇到困难,并且很难使每个学生都受益于这种教育。
“活教育”需要面对社会的认可和接受。
在一个以应试教育为主导的教育体制中,很多人习惯了传统教育的方式和结果导向。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需要进行教育观念和体制的变革。
也需要建立评估和认可“活教育”成果的标准和机制。
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活教育”可能通过与传统教育的辩证关系推动教育改革。
通过对比传统教育的弊端,人们可以意识到“活教育”的价值和必要性。
对“活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的深入思考也可以促使其更加完善和发展。
用辩证法分析陈鹤琴的“活教育”及其未来发展,可以看到它的优点和潜力,但也需要解决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只有通过不断地反思和改进,才能使“活教育”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鹤琴“活教育”思想介绍一、“活教育”实验办中国第一所实验幼稚园——鼓楼幼稚园。
1941年1月创办《活教育》杂志,标志有影响的“活教育”理论和“活教育”运动的开始。
1942年初,幼师附设婴儿院。
1943年,幼师改为国立幼稚师范学校,并增设专科部。
“活教育”实验已形成包括专科部、幼师部、小学部、幼稚园、婴儿院五个部门的幼儿教育体系,并在教育目标教学原则与方法、德育原则、课程与教学大纲等方面实行了改革,造就了一所有崭新气象的新型学校。
1945年秋,陈鹤琴被任命为上海市教育局督导处主任督学,他获准将幼师专科部改为国立幼稚师范专科学校前来上海。
年底,又创办上海市立幼稚师范学校,后改立上海市立女子师范学校并附设附小、附幼。
他兼任幼专、幼师两校校长,继续他的“活教育”实验。
二、“活教育”思想体系(1)“活教育”目的:做人,做中国人,作现代中国人。
“做人”是“活教育”最为一般意义的目的。
陈鹤琴认为,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在于人的社会性,自有人类历史以来,个人都难以离开社会而独立。
做“中国人”,“今天我们生在中国,是一个中国人,做一个中国人与做一个别的国家的人不同”,不同在于,生活在这个国度的人们,共同拥有光荣的历史;生长在这个个国度的人们,其命运息息相关。
做“一个中国人”,并进一步提出做“现代中国人”,要满足五个方面的要求:第一,“要有健全的身体”;第二,“要有建设的水平”;第三,“要有创造的水平”;第四,“要能够合作”;第五,“要服务”。
社会的“直接的书”,即让儿童在与大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自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
既然“活教育”的课程内容是来源于自然、社会和儿童的生活,其组织形式也必须要符合儿童的活动和生活的方式,符合儿童与自然、社会环境的交往方式。
为此,他提出能体现儿童生活整体性和连贯性的“五指活动”形式,即: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科学活动,儿童艺术活动,儿童文学活动。
结合本人的教育经验,提出了17条“活教育”的教学原则:凡是儿童能够做的,就理应教儿童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理应让他自己想;你要儿童怎么做,就理应教儿童怎样学;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积极地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比较教学法;用比赛的方法来增进学习的效率;积极地暗示胜于交际的命令;替代教学法;注意环境;分组学习;教学游戏化;教学故事化;教师教儿童;精密观察。
陈鹤琴还归纳出“活教育”教学的四个步骤,即实验观察、阅读思考、创作发现和批评研讨。
四、“活教育”的教学原则《活教育的教学原则》(1948年),共十七条,曾分别发表于《活教育》月刊各卷,1948年汇编成集,由上海新华书店出版。
陈鹤琴在该书卷头语中说:“这里所举的十七条原则,都是根据最近儿童心理的学说和我个人的教学经验写成的。
我的目的是与格(格里高来)、詹(詹姆士)二氏相同的,就是‘心理学具体化、教学法大众化’,使得做教师的做家长的读了,都能了解,都能应用,并供同仁的研讨”。
在这个段话里,陈鹤琴把十七条原则的理论依据、实践依据和教育目的都交待清楚了。
十七条教学原则如下:原则一: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理应让他自己做。
这个条是依据了儿童好游戏、好动的心理。
儿童自己动手,就能够得到肌肉运动的快感。
自己动手即是做,做了就与事物发生直接的接触,就得到直接的经验,就知道做事的困难,就理解事物的本质。
陈鹤琴说:“‘做’这个原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一切的学习,不论是肌肉的,不论是感觉的,不论是经验的,都要靠‘做’的”。
“所以,凡是儿童能够做的就理应让他自己做。
”原则二: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理应让他自己想。
这个条原则的理论依据是,按行为心理学说来,思想原来也是一种行动。
儿童不但喜欢动手、动脚,而且也喜欢动思想。
所以,学校里的各种活动,各种教学,都不应该直接去说明种种结果,理应让儿童自己去实验,去思考,去求结果。
陈鹤琴说:“直接经验、自己思想,是学习中唯一的门径”。
原则三:你要儿童怎样做,就理应教儿童怎样学。
这个条也是强调儿童动手去做,去亲自实践。
譬如游泳,在陆地上学是没有用的。
譬如烧饭,在教室里讲饭怎样煮,也是没有用的,“一定要使他们在适当的自然环境之内,得到相当的学习”。
原则四: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
这个条原则的理论依据是,小孩子喜欢野外生活的心理特点。
小孩子到门外去就欢喜,终日关在屋子里就不高兴。
所以,门外的大自然大社会都是儿童的世界。
探讨自然的神秘,研究社会的实际问题,都是儿童的活教材。
陈鹤琴说:“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讨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
”原则五: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
这个条原则依据了儿童喜欢称赞的心理特点。
你称赞他,就高兴,你骂他就反感。
我们能够利用这种心理,去鼓励儿童怎样做人,怎样求学。
即“要用鼓励的方法,来控制儿童的行为,来督促儿童求学”。
旧式学校总是用消极的方法来制裁儿童,这种制裁是不会发生多大效果的,有时候反而容易引起他的反感。
原则六: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
这个条原则的理论依据和原则四相同。
儿童喜欢野外生活,到野外的大自然大社会中去探讨、去追求,就可获得确实而经济的直接知识。
书本上的知识是间接知识,儿童完全没有经验过,读了也不可能完全理会。
所以,必须让儿童到大自然、大社会中,通过“现代”的活教材研究到“过去”的死知识上去。
原则七:比较教学法。
这个条教学原则的好处在于使小孩子对所学的事物,理解得格外准确,印刻得格外深切,记忆得格外持久。
譬如我们要教儿童理解一只猫,最好用一只狗来比较,让儿童在对比中分化出各自的特点而加深理解。
比较教学法应用的范围较广,各门学科均可应用,连做人修养也能够应用。
原则八:用比赛的方法来增进学习的效率。
这个条原则依据了儿童喜欢竞争的心理。
教师可利用这种心理,去组织儿童比赛,以增加儿童的学习兴趣,促动儿童的学习效率。
但比赛必须避免胜利者骄傲、败北者气馁两种弊病,防止不服从指挥,把竞争变成倾轧,把比赛变成妒嫉的恶果出现。
比赛一般分两种:一种同别人比赛,一种同自己比赛。
同别人比赛又分两种:一种是团体比赛;一种是个人比赛。
同自己比赛有两种益处:一是容易得到鼓舞,不容易灰心;一是明瞭自己的成绩,高兴学习。
原则九:积极的暗示胜于消极的命令。
这个条原则的依据与原则五相同。
即是小孩子喜欢听好话,而不喜欢听恶言。
利用这种心理教师可用激励教育法去教育儿童。
积极的暗示就是一种激励教育法;它是软性的,比消极的命令要费时间精力,但其效果却非常之大。
暗示可分为四种:一种是语言;一种是文字;一种是图画;一种是动作。
其中动作的暗示性最大。
做父母、教师的理应以身作则,利用动作的暗示去教育儿童。
原则十:替代教学法。
这个条原则依据了儿童多种心理特点。
①小孩子是喜欢玩弄的,如果看见他玩脏的坏的东西,就得想法用清洁的、好的东西去代替。
这是一种以物代物的方法。
②小孩子是喜画画的,如果看见他在墙壁上、地板上乱涂乱画,就得给他大的空白纸,让他在纸上去画。
这是一种以建设代替破坏的方法。
③小孩子是喜欢占有的,如果儿童有你争我夺,东挪西扯的事情发生,就得给儿童相当的设备,让他们多集贝壳、邮票、钱币、昆虫等,以满足儿童的占有心。
这是一种以搜集来代替争夺的方法。
④小孩子是喜欢合群的,对于孤独而没有伴侣的小孩子,就得替他找一个伴侣。
若没有真的小孩子作伴侣,就得用洋娃娃或清洁的猫狗去替代。
⑤小孩子在学校里无形中会有组织,当发现他们三五成群,四五结队的做出不正常举动时,教师理应利用他们的合群心理、组织水平,把全体儿童组织起来,展开各种课外活动,使其合群心理得到满足。
这是一种以正当的组织代替不正当之活动。
⑥小孩子是喜欢游戏、喜欢赌博的。
当发现他们到街上去赌抽签糖、转转糖时,教师就理应以游戏去取而代之。
游戏是能够代替赌博的。
原则十一:注意环境、利用环境。
这个条原则依据了小孩子喜欢玩耍,喜欢游戏的心理。
儿童既然喜欢玩耍,大自然、大社会中都能够找到很多好玩的东西来作活教材和活教具。
譬如中国的麻将,原是一种赌具,但经改造能够变成一副活字塊。
又如西洋的钟型赌具,经过改造,也可成为一种算术教具。
再如傀儡戏,经过改造,也可变成活动的教具。
总来说之,大自然、大社会中有很多东西,初看起来与你所教的没相关系,但仔细研究,便可变成很好的教材和教具。
原则十二:分组学习,共同研究。
这个条原则是根据20世纪研究心理的一个大发现,即人类有个别差异。
所以,新教育反对班级教学,而主张分别学习,以适合个别差异,依照各人的智力、体力、水平而发展。
但分别学习,又必须分组研究、共同讨论。
因为和别人讨论就有刺激,有刺激就有反应,刺激越多反应也越多。
从——刺激——反应的中间就能够研究出真理来。
分组研究、共同讨论的方式就是集体学习,是活教育教学原则的一种方式,也使刺激和反应的程式由单轨变为复轨。
让各人都有意见发表,彼此都有不同的思想,思想愈多愈复杂,就能够整理出真理来。
原则十三:教学游戏化。
这个条原则依据儿童好游戏、人们均好游戏的心理特点。
利用这种心理特点,教师把教学游戏化,把枯燥无味的认字造句,化为兴致勃勃的游戏活动,就能够在做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兴趣,提升学习效率了。
但在教学游戏化的过程中,要注意方法与目的的配合,注意给多数人活动的机会。
原则十四:教学故事化。
这个条原则是从“儿童爱好故事”这个理论基础所产生出来的。
故事的作用有四点:①故事与儿童的情感有交流作用;②故事情节的神奇,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③故事能激起儿童的想象力;④故事组织的完整,适合于儿童的学习心理。
教学故事化有两方而的意思:一是教材故事化;二是教法故事化。
教学故事化是活教育的新要求。
原则十五:教师教教师。
所谓教师教教师,就是举行教学演示或者组织巡回教学辅导团一类的组织。
这是近代教育方法上的一种新趋势,不但能够在一个学校一个城市里举行,同样能够应用“分组学习,共同研究”的原则,推行到所有学校中去,对于充实教师本身、提升业务水平有较大的协助。
原则十六:儿童教儿童。
这个条教学原则是根据陶行知的“小先生制”提出来的,意思是让儿童来教育儿童,让儿童来指导儿童。
这种办法一方面可补充教师数量之不足,有益于教育的普及;另一方面能够对教师的教学起辅助作用,有益于教学效益的提升。
因为:①儿童了解儿童的水准比成人所能了解的更为深刻;②儿童鼓励儿童的效果比成人所能获得的更为巨大;③儿童教儿童教学相长。
在这个原则被确定之后,陈鹤琴又提出了儿童怎样教儿童的办法。
即个别儿童轮流教;各校儿童轮流教;各城市儿童轮流教;各国儿童轮流教。
他希望通过“儿童互助运动”,使人类文化得到一分推动之力。
可见陈鹤琴不但着眼于本国的教育,而且也着眼于世界的文化教育。
原则十七:精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