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料与我们的生活》
无锡市八士中心小学杨晓亚陆佳玲【教学内容】国标本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三课。

【活动目标】
1、在选择比较中知道塑料的优点,为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2、学会辩证地看待塑料这一工业产品。

3、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合作。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实物
A.玻璃杯塑料杯不锈钢杯
B.纸袋塑料袋布袋
C.鲜花塑料花
D.一次性注射器玻璃注射器
E.铁管塑料管
F.玻璃托盘塑料托盘
G木盆塑料盆糖瓷盆
【活动过程】:
(活动一)认识生活中的塑料制品
(一)初步感受塑料制品
1、同学们,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一个神秘的口
袋,里面装的是什么呀?想打开看看吗?打开之前,听清要求:可以看,可以摸,也可以玩,看看你们有什么发现?
2、学生交流。

3、小结(相机板书:塑料)
4、以最快的速度把它们送回口袋。

专家提问:在这儿我注意了一个细节,当学生在触摸、欣赏、玩耍中感受到塑料制品的某些特性,兴致盎然时,你要求学生把这些塑料制品送回口袋,这是为什么?
教师思考:学生已经感受到这些东西都是塑料及它们的某些基本特性,这一板块的活动目标已经达成。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与行为习惯,把物品摆放整齐,原来在哪儿就该送回哪儿,这是一个好习惯,而且各色各样的塑料收起来了,也不会分散学生进入下一板块学习的注意力。

(二)除这些外,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是塑料做成的呢?
1、先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2、大堂交流
3、小结拓展:是呀,玩具,学习用品、家庭用品有许多都是用塑料制成的。

其实还有很多呢!老师从网上下载了一些相关的图片(多媒体显示):看,农民们种蔬菜用的薄膜棚、塑钢门窗、放货物的集装箱是用塑料做的;在国防与尖端技术中,飞机、舰艇、火箭、导弹、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塑料也是不可缺少的材料。

4、通过我们大家的交流,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感受或者发现?
(相机板书:与我们的生活)
(活动二)探究塑料的性能
1、探究一:(出示实物:木盆、糖瓷盆、塑料盆)我们四(3)中队想买一个洗手盆,大家一块出出主意,木盆、糖瓷盆、塑料盆,该挑哪一个?为什么?
①指名学生交流
②小结:看来,对于我四(3)中队来说,还是选择塑料盆比较合适。

日常生活中,人们也经常会选择塑料制品。

2、探究二:请各小组的主持人把桌子里的物品摆放在桌上。

六组的实物分别为:
A.玻璃杯塑料杯不锈钢杯
B.纸袋塑料袋布袋
C.鲜花塑料花
D.一次性注射器玻璃注射器
E.铁管塑料管
F.玻璃托盘塑料托盘
想想,日常生活中,人们会在什么时候选择你桌上的那样塑料制品?说出理由。

①先在小组内讨论,形成小组意见,再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合作得既好又快。

②小组合作交流
③大堂交流
教师质疑:在谈论这一话题时,许多学生一口气能说出许多,而且都特别带劲。

教师拓展介绍时,他们聚精会神,饶有兴趣。

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教学效果?
专家回答:从学生的生活积累出发,动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之与课程具体内容之间建立起联系,使得学生面对学习主题的时候,感到他们所学习的内容,正是在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和问题,因而乐于进行探究,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专家提问:在本教学板块中,你选择这两个话题是为了达成怎样的教学目标?
教师思考:引发生活中的两个话题,创设比较的情境,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探究比较中,学生真实体验到塑料制品的优良性能,感悟到每一样不同材料的制品有它各自的特性。

生活中,我们应该因时、因地、因宜地选择塑料制品。

3、大家在比较中进行选择。

在讨论交流中,我们发现塑料制品具有哪些优点?
(相机板书:便宜弹性好……)
4、拓展(多媒体显示):暖棚、塑钢门窗、塑料
开关、插座……它们又具有什么特点呢?(学
生交流)
5、难怪塑料会得到如此广泛的运用(相机板书:
运用广泛)
6、这么有用的塑料是谁发明的呢?想知道吗?电脑博士来告诉你!
(活动三)走近白色污染
1塑料制品的好处可真多呀,大伙谈得神采飞扬,可什么时候提起它也会令我们皱起眉头?
①学生交流(相机板书:白色污染)
②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塑料袋、快餐盒、塑料薄膜、饮料瓶飘挂在树上,散落在地上,水面、农田及房屋周围,这就是白色污染。

(相机出示白色污染的画面)
③它有什么样的危害呢?(学生交流)其实,不止这些,请听(多媒体显示画面,播放配乐朗读——白色污染的危害):
2看着画面,听了有关白色污染的介绍,同学们,你想说些什么?
3总结
塑料袋、一次性饭盒等塑料制品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可它造成的污染,带来的危害太惊人了。

面对人类造成的白色污染,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开动脑筋,相信,你们一定有自己的创意!
专家提问:从塑料
在生活中的作用谈到生活中的危害,你觉得话题的转化会不会影响学
生课堂的学习热情?
教师思考:以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情感为纽带,谈作用,学生亲身感受到塑料的在生活中的好处,自然神采飞扬;说其危害,当然会联想到在生活中给我们带来的困扰、问题,有些深有体会的孩子自然眉头紧锁。

虽是塑料的不同方面,但都是在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因此我认为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

专家点评:
整堂课的教学凸现以下两点理念:
一、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1、调动生活中的经验。

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哪些东西是用塑料制成的?这,就是从学生的生活积累出发,动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之与课程具体内容之间建立起联系,使得学生面对学习主题的时候,感到他们所学习的内容,正是在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和问题,因而乐于进行探究,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从而让他们深切感受到塑料与生活息息相关。

2、引发生活中的话题。

为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知道塑料的优点,为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教学时,我引发这样两个话题:
(1)四(3)中队要选购一个洗手盆,大家一块儿出出主意,木盆、糖瓷盆、塑料盆,该挑哪一个?
(2)日常生活中,人们会在什么时候选择塑料制品?
塑料的特性在话题的交流中得以明了,而这并不是教师告诉学生的,而是变告诉为学生自己的探究,在探究中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而目标也达成了。

3、呈现生活中的问题。

白色污染是生活中客观存在的问题,教师借助媒体,用具体可感的画面,相关的文字介绍,辅之于背景音乐,丰富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感受。

从而,激励学生积极面对,敢想敢做。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课程标准倡导自主,但我们要理性认识自主,自主不等于放任自流,而是教师引导下的有效的自主、有序的自主,教师应该认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

1、拓展塑料内涵。

塑料制品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广泛的,可学生却未关注这一点。

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用塑料做成的呢?学生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会交流生活中看到的、用到的,但他们的认识又是不全面的,在小组中互相交流,创设一个生生互动的学习
情境。

与此同时,老师作为学生中的一员,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自身了解的塑料制品,这不仅拓展了塑料制品的内涵,丰富了整堂课的信息容量,让学生在该方面获得较为全面的认识,而且老师注意了方法的给予,告诉学生运用上网来获取信息。

2、理性选择塑料。

人们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无条件的选择塑料制品,只是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塑料制品。

因为,塑料具有其自身的特性。


了让学生感受这一点,教者引发生活中的两个话题,创设比较的情境,让他们在比较中真实体验到塑料制品的优越性,从而指导他们在生活中理性选择塑料制品。

3、辩证看待塑料。

塑料的优越性使它造福于民,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它造成的负面影响。

一是它本身存在的不足,耐热性差,时间久了容易老化、变形,不易分解;二是人类造成的白色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