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铸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铸剑》出自短篇小说集《故事新编》,创作于1926年10月,原名《眉间尺》,取材于魏国曹丕所著《列异传》和晋代干宝的《搜神记》,对传说加以改编后,全新演绎了一个关于为父报仇的故事。《铸剑》似乎倾注了鲁迅先生极大的心血,最终也不辜负期望成为先生探寻人类灵魂、反思人性、守望孤独的代表之作。

作者鲁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被人民誉为“民族魂”,他的作品和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他出身没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却拥有着难得的进步思想。他曾经立志学医,但亲眼目睹了国民的麻木后,他毅然决然的弃医从文,要用自己犀利的文字,改变国民劣根性。他在文学的战场上,执起自己手中的利器,书写下一个民族的脊梁。

《故事新编》收录了1922年至1935年间鲁迅先生创作的八篇历史小说,是神话、传说及史

实的演绎。全书秉承了鲁迅先生婉而多讽的文风,却又多了分从容豁达、幽默风趣。很多文字看似荒诞,却向读者传递着信念的力量。《铸剑》正是作者在用文字表达“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壮志豪情,为读者表现的是被压迫者向压迫者复仇的主题。

故事是以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为背景展开的。眉间尺的父亲干将用了三年的时间为楚王铸剑,剑成之日就预料到了自己必死的结局,留下雄剑并嘱托自己的妻子,要让孩子替他报仇。当眉间尺十六岁的时候,母亲将此事告诉他,他便踏上了替父报仇的道路。期间,楚王得知有个青年要杀他,便下令悬赏追杀此人。眉间尺走到城外,遇到了一个黑衣人,黑衣人答应为眉间尺报杀父之仇,作为交换,黑衣人取走了眉间尺的首级和青剑。

黑衣人被楚王召见,他将眉间尺的头放在金鼎里煮并唱起歌来,不久金鼎里水花四溅,人头

在金鼎里翻筋斗,楚王临近鼎边,黑衣人斩下楚王的人头,两只人头在金鼎里争斗,眉间尺的头被楚王控制,黑衣人就斩下了自己头,加入了“人头大战”,在确定楚王死后,眉间尺和黑衣人的人头也安心的沉入鼎底。最后鼎里只剩下三只头骨,难以分辨,最后只能将三只头合葬一处。

干将莫邪的传说可谓家喻户晓,两把神剑也多次出现在各类小说作品中。然而鲁迅笔下的《铸剑》用一系列怪异另类、大胆夸张的描写,以及不符逻辑的情节安排,加强了故事的悲情色彩和复仇的力量。年少的眉间尺优柔寡断,他内心世界矛盾挣扎,复仇的力量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情的,这种力量赋予了眉间尺勇气和斗志。这也正是中华民族所需要的力量,需要这种与封建势力对抗到底的力量。

作者将复仇目标直指封建统治的最高领导楚王,而不愿更多的无辜百姓受到牵连。我认为,鲁迅先生用这种方式传达着一个信息,如果不能

戳中旧传统旧思想的要害,就会牺牲掉更多的无辜性命。而眉间尺被干瘪脸的少年缠住时,围观的路人越来越多,津津有味的评论着是非,这也恰恰反映了,长久以来无法改变的国民劣根性,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在鲁迅的小说创作中少不了“看与被看”的模式,他用双重的视角写出了普通人的愚蠢和冷漠,也写出了革命先驱者难以摆脱“梦醒了无路可走”的境遇,强调了国民觉醒的重要性。

而黑衣人自称名叫“宴之敖”,这是鲁迅曾用过的笔名。鲁迅将自己比作黑衣人,暗示自己将与封建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复仇本身,复仇者与被复仇者,复仇的后果,同时被遗忘、遗弃;愚昧的、以复数存在的看客,才是唯一的永远的“胜利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