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案学案一体化”的编写

合集下载

“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教学设计5则范文

“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教学设计5则范文

“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教学设计5则范文第一篇:“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教学设计“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教学设计首先是“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的教学方法实践。

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加强了实验实训力度,尝试采用把一部分教学的课堂搬到“教、学、做”一体化教室进行,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讲述理论部分时,通过CAI课件、录像、动画等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以及将仪器、仪表、电路器件等直观地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并灵活地改变电路结构和参数,清楚地观察实验结果并动态显示电路的相关波形,使学生能初步应用EWB仿真软件设计电路和进行电路功能的仿真分析,培养了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理论部分讲完后可立即安排相应的动手实验,使学生在理论的指导下独立动手操作,并通过实验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这样使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衔接更紧密,时间的安排上也较灵活。

通过实践,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提高,而且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这些技能对他们成为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有很大帮助。

其次我们采取了多种考试办法。

过去学生成绩往往凭期末一次笔试来确定,这种方法难以对学生的全面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做出准确的评估。

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在电路、电子系列基础课程及实验课中均对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进行了探索及改革,其基本精神是将学生平时各方面表现,特别是在平时解题答题时具有的创新性表现纳入总成绩,学生期末成绩等于期末卷面成绩加上平时作业及创新性课题成绩。

实验课成绩为平时实验和综合实验成绩,评定实验成绩时,除实验报告外,主要结合实验各个环节情况(检查、验收、答辩等)综合评定。

重点考核学生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独立工作能力。

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对于促使学生从单纯记忆型学习向研究型学习转变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二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研究“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研究摘要:为了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要求,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必须将《审计学》的教学模式从教学路径、教学方法单一的传统模式转型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设计教案一体化教学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设计模式,它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和技能融合在一起,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目标。

本教案将介绍如何进行一体化教学设计,并提供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供参考。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一体化教学的概念和特点;- 掌握一体化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知道如何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融入到一体化教学中。

2. 能力目标:- 能够独立设计一门一体化教学课程;- 能够有效地融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本教学案例将以小学二年级的“春天的花朵与蜜蜂”为例,将语文、数学和自然科学等学科内容进行整合。

1. 教学课时:本教学设计按照5个课时进行。

2. 教学内容:- 了解春天的特点、花朵的结构和传粉过程;- 通过实地观察花朵和蜜蜂,学习如何观察和描述事物;- 学习一些和花朵和蜜蜂相关的诗歌和歌曲;- 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和统计活动,如测量一朵花的高度、统计花朵的颜色等。

三、教学步骤1. 活动一:引入-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春天和花朵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花朵的形状、颜色等特点,提出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2. 活动二:学习花朵的结构和传粉过程- 利用图片和实物展示花朵的结构,引导学生认识花的种类和不同的花瓣形状;- 讲解花朵的传粉过程,引导学生理解蜜蜂等昆虫在传粉中的作用。

3. 活动三:诗歌学习和创作- 学习一些和花朵和蜜蜂相关的诗歌和歌曲;- 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创作自己的花朵和蜜蜂的诗歌或歌曲。

4. 活动四:测量和统计- 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活动,如测量一朵花的高度、测量花瓣的数量等;- 进行一些简单的统计活动,如统计花朵的颜色、统计蜜蜂的数量等。

5. 活动五:总结和展示- 让学生总结本次学习的内容,回顾所学的知识;- 学生展示自己创作的诗歌和歌曲。

教案设计一体化模板范文

教案设计一体化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具体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具体能力)。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体能力),提高学生的(具体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具体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具体知识点)。

2. 教学难点:理解(具体知识点),运用(具体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形式,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提问导入:提出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新课讲授(1)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课堂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知识点。

(2)总结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4. 作业布置(1)课后巩固练习: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拓展阅读:推荐相关书籍、资料,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掌握情况如何?2.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3. 教学手段:教学手段是否丰富,是否提高了教学效果?4. 教学态度:教师的教学态度是否认真,是否关注了学生的需求?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学生对本节课的评价,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等方面。

2. 同行评价:其他教师对本节课的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3. 教学效果评价: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4. 教学反思评价: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通过以上一体化模板,教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对模板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教学需求。

一体化课程教案撰写模板

一体化课程教案撰写模板

一体化课程教案撰写模板标题:一体化课程教案撰写模板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一体化教学方法,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融合在一起,促进学生跨学科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将能够全面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相关学科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跨学科知识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 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的整合和应用;- 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能力培养。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学科的教学资源和教具;- 教师整合学科知识,确定融合的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 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本课主题的兴趣;-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2. 知识讲授(20分钟):- 教师介绍相关学科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3. 学科整合(3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科知识的整合和应用;-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相关任务,解决问题。

4. 总结归纳(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 学生分享归纳的经验和感悟。

五、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跨学科知识;- 提供相关学科的拓展资源和学习机会。

六、教学评价:-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作品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学生互评和自评,反思学习过程和成果。

七、教学反思:-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教师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

以上是一体化课程教案撰写的模板,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段特点,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

希望对您的教案撰写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教案设计一体化模板范文

教案设计一体化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表达、沟通、协作等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强自信心,树立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需要掌握的技能。

2. 教学难点:- 学生在理解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惑;- 学生在运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情境导入、问题导入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2. 新课讲授- 讲解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 通过课堂练习、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课堂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活动,如角色扮演、游戏、竞赛等; -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

4.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进行课后复习。

5. 布置作业- 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形式可以多样化,如书面作业、实践作业等。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表达能力等; - 评价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意识等。

2. 作业评价- 评价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正确率、完成度等;- 评价学生在作业中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等。

3. 期末考试评价- 通过期末考试,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技能运用能力等。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分析- 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找出优点和不足;- 总结教学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2. 教学改进措施- 针对本节课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一体化课程教案撰写心得体会

一体化课程教案撰写心得体会

一体化课程教案撰写心得体会标题:一体化课程教案撰写心得体会一体化课程教案的撰写是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它旨在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与交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以下是我在一体化课程教案撰写方面的心得体会:1.明确教学目标:在撰写一体化课程教案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需要明确想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能力,同时关注学科知识的融合与拓展。

教学目标要具体、可衡量,并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适应。

2.整合学科内容:一体化课程的核心在于学科之间的整合。

在撰写教案时,教师需要仔细研究各学科的知识点和教学要求,找出彼此之间的关联点,并将其融入到教学活动中。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项目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式,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和互动。

3.设计多元评价方式:一体化课程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因此评价方式也需要多元化。

在教案中,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类型的评价任务,包括书面作业、口头报告、小组合作项目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

4.注重学生参与:一体化课程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

在教案中,教师应该设计一系列的学习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问题解决和创新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资源和工具,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

5.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一体化课程的教学过程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因此教师需要具备灵活的教学策略。

在教案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保证教学效果。

总结起来,一体化课程教案的撰写需要教师具备深厚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同时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和主动参与。

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灵活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高中化学“一体化教学案”的编写探究

高中化学“一体化教学案”的编写探究

去年 , 我参加 了我校高 三化学 的“ 一 学思路 清晰的 , 循序渐 进 的 , 符 合认知规
“ 化学课程标 准一体化教 学案”的编写工 作 ,综合两次编写教学案的经验和教训I , 抛砖 引玉之作用。

教学案编写是一项系统工程 , 为 了提
体 化教学案 ” 的编 写 , 今年 又参 加 了高 一 律的。这是教学案中的一条重要的暗线 , 高编写质量 , 我们 人人参 与、 分工合作 , 集
j A 垒 Q
_-_


L _ l

中化 学 “ 一体 化 教 学案 " 的编 写探 究
一宁夏中卫市第一中学 虎安有
学的要求 , 为教师教学服务。 因此 , 教学案 次性 、 综合性 、 启发性、 典型性和创造性。 设计时 , 要把教学探究过程 、 教学重点 、 难 3 . 精心设计教学案的栏 目。

( 2 ) 学生 : 接受探究的目 标; 自主探究的
建构 ; 仂作 学习的建构 : 发展性学习的建构。
3 . 【 自我评价 】 【 衔接高考 】 课外 完成 ,
第二天交。
种课时计划。 从过去的“ 小黑板” “ 课堂练
习本” “ 投影反馈 ” “ 多媒体交流 ” , 到现在 的
“ 教学案一体化” , 实际上是一种进步。
在 自主探究 的学 习过 程 中, 学生是学 习的主体 , 教师则是学生 自主学 习的服务 者, 对学生的 自主探究提供必要 的指导或
六、 编写教 学案时, 存在的几点困惑 1 . 新教材内容深 度、 广度的把握。
2 . 班级状况不同如何编写使用教学案。 3 . 班级中优秀生如何 培养 、 在教学案 中如何体现 。

谈“教案学案一体化”的编写

谈“教案学案一体化”的编写

谈“教案学案一体化〞的编写谈“教案学案一体化〞的编写摘要:科学的、实效的“教案学案一体化〞,既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也能实现素质教育,教案学案一体化的设计就显得尤其重要。

本文进行了“教案学案一体化〞的概念界定,并依据相关的理论对“教案学案一体化〞的编写进行了探讨。

关健词:教案学案一体化;层次性;生成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14-0092-02近几年,“教案学案一体化〞逐步浮出水面,并成为调节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行为的有效手段。

因此教案学案一体化的编写尤其重要。

然而原有教学案的编写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内容习题化,缺少主动生成。

还有生成意识比拟薄弱。

这种形式的教学案看似减少了教师的教,增加了学生的学,但太多的编写好的教学案内容会影响生成的空间,编写的教学案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要给学生留下相当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一、“教案学案一体化〞的概念界定“教案学案一体化〞的简称是“教学案〞,“教案学案一体化〞将教案和学案结合在一起,使之成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的蓝本和总概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练习的学习辅助文本【1】,能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好地实现教学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以及师生间的良性互动、生生间的合作交流。

二、“教案学案一体化〞的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习者,学习者被动接收知识的过程,而是由学习者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

学习者主动地建构意义,在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信念的根底上,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对新知识进行主动地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

学习者通过与他人的交流讨论、相互帮助等多方面形式,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事物。

学习者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学案一体化〞在编写中重视学生已有知识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成新知识经验,能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并有目的地引导他们的学习方向。

教学中主要由学生自己来构建知识体系,注重增进学生间的合作,让他们相互学习而得到启发,老师适时指点。

一体化教案模板范文

一体化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以下知识:(1)了解一体化的概念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2)掌握一体化生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熟悉一体化管理的特点和实施步骤。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一体化生产的认识和兴趣,树立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一体化生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一体化管理的特点和实施步骤。

2. 教学难点:(1)如何将一体化理念融入到企业生产和管理中;(2)一体化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一体化生产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一体化生产的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一体化生产的实际应用;4. 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一体化?一体化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如何?(2)简要介绍一体化的概念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2. 讲解一体化生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介绍一体化生产的定义、特点和优势;(2)讲解一体化生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流水线生产、精益生产等。

3. 讲解一体化管理的特点和实施步骤(1)介绍一体化管理的定义、特点和优势;(2)讲解一体化管理的实施步骤,如:规划、实施、监控、改进等。

4. 案例分析(1)展示一体化生产的实际案例,如:汽车制造、电子产品生产等;(2)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总结一体化生产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5. 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a. 如何将一体化理念融入到企业生产和管理中?b. 一体化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

一体化教学教案编写

一体化教学教案编写
• 教学资料的积累和传承非常重要。学期末将 所有的资料整理打包一份自己保留,一份传 给下一个学段的备课组。既减少了教师的重 复劳动,又提高了备课组的研究起点,从而 实现良性循环。
(二)实施教学案的操作程序
(1)教师编写教学案:备课组长按照备 课组的统一要求安排好教学进度表,课 时安排到每周的每一节课,其中还包括 测验安排、试卷讲评、习题讲评时间。
解决了预设和生成之间的矛盾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往往以预设的问 题把学生纳入搭好的教学框架,而且限 于课堂时间,师生共同探究的问题要么 非常简单,要么问题提出后学生没有时 间仔细思考,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开发。 而使用教学案,就可以事先将课堂预设 的问题交给学生在预习时进行合作讨论 探究,这样在答案的生成上往往会收到 出人意料的效果。同时也为老师提供了 拓展的空间,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生成 性问题。
1、栏目设置
(1)教学目标栏 (2)预习自我检测栏 (3)典型例题精析栏 (4)课后反馈栏 (5)探究与拓展栏 (6)知识方法自我归纳 (7)知识札记栏 (8)学习质疑与反思栏
2、编写原则
• 教学案编写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主体 性原则、合作性原则、指导性原则、探 究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实践性原则、 创新性原则。
• “教学案 ”包含有科目、执笔者、审 核者、课题、课型、讲学时间、学习目 标、学习过程、课内训练题、课外训练 题等内容。
2、编写原则
• “教学案 ”的编写主要按课时进行,与 教师上课、学生学习同步,适合于不同 课型的教学需要。
• 能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为学生 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指导。
• 应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或注 明该检测材料所在的资料。
对教学案一体化的认识
• “教学案一体化”是国家课程的地 方化、校本化的课程,区别于平时 一般的资料。

浅谈一体化课程的教案设计

浅谈一体化课程的教案设计

浅谈一体化课程的教案设计一体化课程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其教学方式和教案设计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教案设计角度,浅谈一体化课程的教案设计。

一体化课程教案设计的目标是在整合各学科知识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以下是一体化课程教案设计的几个要点:一、确定教学目标在进行教案设计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

一体化课程注重学科之间的整合与融合,因此教学目标需要综合各学科的要求,确保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例如,在以生态为主题的一体化课程中,教学目标可以包括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构成、优化环境方案和培养环保意识等。

二、确定教学内容确定教学内容是一体化课程教案设计的关键步骤。

教学内容应涵盖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要与学生的年龄和发展水平相适应。

在进行教学内容选择时,可以通过对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分析,将其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而有序的教学内容体系。

三、设计教学活动一体化课程的教学活动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合作。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可以采取项目制、问题解决、探究性学习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教学活动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四、评价与反馈一体化课程的评价和反馈需要综合评价学生在各学科中的学习成果。

可以采用开放性测评和多元化评价方法,如项目展示、实践操作、口头表达等,以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评价结果也应及时反馈给学生,帮助他们发现不足,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

五、资源整合与支持一体化课程设计需要充分整合各类资源,包括学科教材、网络资源、实践活动等。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和整合资源,满足学生的综合学习需求。

同时,在实施一体化课程中,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应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保障,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

综上所述,一体化课程的教案设计需要充分融合各学科的内容和要求,并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合作。

同时,教师也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以适应一体化课程的要求。

教学案一体化[小编整理]

教学案一体化[小编整理]

教学案一体化[小编整理]第一篇: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案一体化”模式一.“教学案一体化”的含义及要求以前多见“教案”“学案”之说,前者从教师的角度,设计教学中的一系列问题,诸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手段等,它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较为充分,有利于教学的计划性。

弊端在于:教学的生成性不足,学生学习主体性地位未能得到突显。

很容易导致教案流于闭门造车,与学生实际情况相脱节。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自主性、自觉性和积极性难以调动。

后者是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优势在于: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更能使教师的教适合于学生的学。

弊端在于:教师主导作用未能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个性不能得到充分显现,课堂教学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魅力。

“教学案一体化”就是把教案与学案的两种形式结合在一起,使之成为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蓝本,又是总揽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练习的“大书本”,充分发挥教案与学案的长处,革除其短处,既有利于教师的教又有利于学生的学。

二.“教学案一体化”所渗透的教育理念1.教学的双主体性: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学生是学习主体。

把教案与学案结合在一起,使课堂教学的双主地位有机的结合到一起,都能得到体现。

2.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当学生的主体地位确定之后,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是生成的而不是按照计划在预设的轨道上运行的。

教学案一体化,充分尊重学生,每一堂课的教学都是建立在对学生学习实际情况调查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来安排课内教学。

真正体现了课堂教学的生成性。

课堂的生成性越强,课堂教学的效益才会越高。

3.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学生在学习中对新知识的反映敏感度不一样,基础的厚薄相异,学习的习惯方式不同,思维长处各异,教学应该发挥和培养学生学习的个性。

教学案教学方法,承认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力求做到使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4.知识的“生长性”:学生的知识只有自己长出来,才会最有用,才能充分培养创造能力。

一体化教学设计(8篇)

一体化教学设计(8篇)

一体化教学设计(8篇)1. 什么是一体化教学设计一体化教学设计是一种教学方法,旨在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融合到一个统一的教学计划中。

通过一体化教学设计,学生可以在一个主题或项目中研究多个学科的内容,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的联系和应用。

2. 一体化教学设计的优势- 增强学生的研究兴趣:一体化教学设计可以通过有趣和实际的研究活动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研究动力。

-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可以在一个项目中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一体化教学设计通常需要学生进行合作和协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一体化教学设计的步骤- 确定主题或项目:选择一个主题或项目作为一体化教学的核心内容。

- 制定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在这个主题或项目中应该达到的知识和能力目标。

- 设计研究活动:设计一系列的研究活动,帮助学生达到教学目标。

- 教学评估:通过评估学生的研究成果,检验他们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 反思和调整:根据评估结果,反思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4. 一体化教学设计的实施要点- 整合学科内容: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相互联系,形成有机的整体。

- 强调实践应用:将学科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 鼓励探究和发现:通过探究和发现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掌握知识。

- 提供支持和指导:教师应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困惑。

5. 一体化教学设计的案例分析- 主题: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学科整合:地理、生物、化学、社会学等- 研究活动:实地考察、小组讨论、科学实验等- 教学评估:学生的调研报告、实验报告等- 效果评估:学生对环保问题的理解和关注程度6. 一体化教学设计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涉及多学科知识的整合难度较大:教师可以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共同制定教学计划。

- 学生学科素养差异较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学科素养水平,提供个性化的研究支持和指导。

动手做做看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教案

动手做做看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教案

动手做做看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教案1. 什么是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教案和学案是教学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环节,传统教学中往往是由教师单独完成教案的编写工作,而学案则是由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自主完成的。

而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则是将教案和学案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教学过程更加顺畅、高效。

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设计方式,它既考虑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课程设计和备课的需求,又充分考虑了学生不同学习层次和兴趣特点的差异,使得教学更加个性化、灵活化。

2. 为什么要进行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对于教师来说,教案的编写是非常困难的一项工作,需要根据学科知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耗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而一旦教案编写完成,还需要对学生制定相应的学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和完成作业任务,这一环节同样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而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则是将教案和学案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教师的备课时间和学生的作业完成时间紧密结合在一起,既能帮助教师缩短备课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提高学习成效。

3. 怎样设计教案学案一体化?(1)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定制课程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级、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因素,设计适合该学生群体的课程内容。

首先,考虑教育部制定的各科学习标准和教学大纲,将所教授的课程分为不同的章节和单元,然后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适合他们的学习活动和任务。

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定制课程,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教学的效果,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发展更多的能力。

(2)将教案和学案融为一体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的核心在于将教案和学案融为一体。

在课程设计和备课阶段,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目标为参照,根据教学大纲设计教案,并在其中加入适合学生的活动和任务。

同时,将这些学习活动和任务组织为一份学案,将教案和学案紧密结合起来。

将教案和学案融为一体,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

教学案一体化松鼠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教学案一体化松鼠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教学案一体化松鼠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教学案一体化是指将教学案和学习案进行整合,使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是同步进行的一种教学设计模式。

通过教学案一体化的设计,可以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以下是一份关于松鼠的教学案学案一体化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松鼠的生活习性,了解松鼠的特点和生态环境对其生活的影响。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松鼠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对其生活的影响。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松鼠的图片和视频,向学生介绍松鼠的外貌特征和生活地点,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观察松鼠(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活动,观察松鼠的生活习性,如爬树、跳跃、采食等,并记录观察到的内容。

3.学习松鼠(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每组选择一个重点观察的生活习性,通过团队合作,学习和了解该观察内容,并整理出学习成果。

4.学习成果分享(10分钟):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学习成果分享,向全班介绍所选生活习性的特点和影响。

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和讨论。

5.概念解释(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松鼠的不同观察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出松鼠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对其生活的影响,并解释相关的科学概念。

6.活动拓展(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合适的松鼠栖息地,并解释他们设计的原因和依据。

7.巩固练习(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并共同解决。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教学资源:1.松鼠图片和视频2.学生观察记录表3.学习成果分享PPT模板4.教师讲义和学生练习册五、教学评价:1.观察记录表的填写情况和内容是否准确、详细。

2.学习成果分享的表达是否清晰、准确,是否能回答提问。

教案学案一体化

教案学案一体化

教案学案一体化教案学案一体化教案学案一体化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教案和学案相结合,使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的设计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紧密结合,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下面是一份教案学案一体化的示例: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能正确使用英语中的五个不规则动词:be, have, do, go, can。

2. 能够用这些动词构建肯定句、否定句和疑问句。

3. 能够根据具体情境运用这些动词进行口语表达。

教学内容:1. 五个不规则动词的基本形式、过去式和过去分词形式。

2. 肯定句、否定句和疑问句的构成和用法。

3. 运用五个不规则动词进行口语表达的练习。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回忆五个不规则动词的基本形式。

- 提问学生对这些动词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形式是否了解。

2. 知识讲解(10分钟):- 分别介绍每个不规则动词的基本形式、过去式和过去分词形式,并让学生跟读。

- 解释肯定句、否定句和疑问句的构成和用法,并给出例句。

3. 练习(15分钟):- 让学生完成填空练习,填写五个不规则动词的正确形式。

- 让学生根据提供的句子构建肯定句、否定句和疑问句。

4. 拓展(10分钟):- 让学生利用五个不规则动词进行对话练习,模拟真实情境。

-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口语表达。

5. 总结(5分钟):- 总结五个不规则动词的基本形式、过去式和过去分词形式。

- 总结肯定句、否定句和疑问句的构成和用法。

学案设计:1. 学生自主学习五个不规则动词的基本形式、过去式和过去分词形式。

2. 学生预习肯定句、否定句和疑问句的构成和用法。

3. 学生完成填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学生进行口语练习,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5.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创造性口语表达。

评价方式: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对不规则动词的掌握程度、句子构建的准确性和口语表达的流利程度。

2. 学生完成的填空练习和口语练习的答案。

关于教案的编写,有人提出教案“学案化”的观点,还有人说教案可

关于教案的编写,有人提出教案“学案化”的观点,还有人说教案可

关于教案的编写,有人提出教案“学案化”的观点,
还有人说教案可
所谓“教案学案一体化”教学方式,是指教师将详细教案简约为学生学案,通过教案与学案的有机统一和师生的共同探讨,完成设定教学目标和知识结构教学的教学活动程序,一份完整的教案学案主要包含以下内容:教学目标;知识网络结构;引导学生思维,深化知识网络结构的问题或资料等;小结;测评试题;课后的巩固练习。

一份完整的教案应包括教案的封面、课程教学目标、各章节课时分配表和分课时教案的内容。

教案封面主要包括课程名称、授课班级、任课教师、教师所属学院。

课程教学目标和各章节课时分配表主要包括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使用教材和主要参考书,各章次学时分配。

课程教学目的:是具有导向性的学科阶段目标,是对教学所要达到的程度的一般的、基本的规定和要求。

是学生通过整个课程的学习,预期达到的效果。

分教案的内容主要包括每章节次名称、教学目的、基本教学内容以及课时分配、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具、作业、思考题和课后记,等。

课堂教学目的:是教师依据课程大纲、课程资源(如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设计的在一章节次课内要达到的具体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列出各节主要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教学进程,教学步骤的时间分配。

是通过对教学大纲、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的研析,确定课程教学或课堂教学知识信息的总和,是教案的主体部分。

重点、难点及其对策:本次课程讲授的重点、难点及解决的对策。

教学重点指教学大纲的重点内容或本次课要解决
的关键性问题。

“教案学案一体化”的个案研究

“教案学案一体化”的个案研究

“教案学案一体化”的个案研究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改革,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其中,“教案学案一体化”的设计思路受到了广泛的。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一篇文章中实现“教案学案一体化”的设计思路,并通过个案研究重点介绍该设计思路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

为了更好地说明“教案学案一体化”的设计思路,本文选取了个案研究。

个案选取的是一所小学,该小学在教学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等。

通过实施“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思路,旨在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育质量。

“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思路是将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学习学案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统协调的教学过程。

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在准备教学时,不仅要设计教案,还要设计相应的学案,以便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为了更好地说明“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思路的应用和效果,本文选取了一个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

该案例是一节语文课,教师通过“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成功地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该语文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小壁虎借尾巴》。

教师首先设计了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

同时,教师还设计了相应的学案,包括预习、学习、复习等环节,以及针对教学内容的思考题和练习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进行小组讨论、进行课堂演讲等形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这节语文课的教学实践,可以发现“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思路具有以下优势: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通过学案的预习、学习和复习环节,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案中的思考题和练习题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可以使师生之间更好地互动和交流,提高教学效果。

一体化课程教案撰写要求

一体化课程教案撰写要求

一体化课程教案撰写要求一体化课程教案撰写要求教案撰写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帮助教师系统地规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确保教学的有序进行。

对于一体化课程而言,教案的撰写更加重要,因为一体化课程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和互动,需要教师有清晰的教学目标和策略,以及合理的课程设计。

以下是一体化课程教案撰写的要求:1. 教学目标明确:教案中应明确列出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方面的目标。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学科要求,确定合适的目标,并确保目标的可测量性和具体性。

2. 教学内容融合:一体化课程要求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教案中应明确列出涉及的学科内容,并说明如何融合这些内容。

教师需要根据学科之间的关联性,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和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跨学科的知识。

3. 教学策略多样:教案中应包含多种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可以运用讲授、讨论、合作学习、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

4. 评估方法合理:教案中应明确列出评估方法和评估标准,以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评估方法可以包括作业、考试、项目展示等多种形式,评估标准应与教学目标相一致,能够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5. 拓展资源丰富:教案中应提供相关的拓展资源,包括教学课件、教学素材、参考书目等。

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拓展知识,同时也能够帮助教师提供更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总之,一体化课程教案的撰写要求教师对教学目标、内容融合、教学策略、评估方法和拓展资源等方面有清晰的规划和设计。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要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提供有趣、有效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案学案一体化(最终定稿)

教案学案一体化(最终定稿)

教案学案一体化(最终定稿)第一篇:教案学案一体化“教案学案一体化”教学方式初探随着高考对能力考查力度的加强,在传授学生历史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历史基础能力培养,已经成为中学历史界的共识,为达到传授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完善结合,许多老师在教学方式上作了大胆的改革,为中学历史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我在99届高三历史教学中首次采用“教案学案一体化”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下面我将这一教学方式的具体操作过程作一简单介绍,以求教于同仁。

所谓“教案学案一体化”教学方式,是指教师将详细教案简约为学生学案,通过教案与学案的有机统一和师生的共同探讨,完成设定教学目标和知识结构教学的教学活动程序,一份完整的教案学案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教学目标;2知识网络结构;3引导学生思维,深化知识网络结构的问题或资料等;4小结;5测评试题;6课后的巩固练习。

一、设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实施教学的指导思想,现行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在“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思想教育”三个方面作了明确的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一般都能精心设计好课时教学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活动,但问题在于学生对教学目标却一无所知,只能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体会到部分目标,而不能明确全部的教学目标,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教学过程中的缺陷,为弥补这一缺陷,我将设计好的教学目标都明确地写在学案中,使学生能在展开学习活动之前就能明确学习目标,并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学习活动。

教学目标要体现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关于“知识”、“能力”、“思想教育”的原则要求,符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其形式要明确、简练,让学生一看便知,在预习时有针对性,做到心中有底,在听课时能有的放矢,提高听课效率,在复习巩固时有一定的依据,不至于漫无目的,乱了章法。

二、构建知识网络,指导自学知识网络的构建要有启发性、指导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体现学习目标,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

中学历史课本是历史教学的基本材料和基本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历史高考“无论在知识和思维能力的要求上,都不会超出教学大纲,现在的教科书也能够适应考试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教案学案一体化”的编写
摘要:科学的、实效的“教案学案一体化”,既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也能实现素质教育,教案学案一体化的设计就显得尤其重要。

本文进行了“教案学案一体化”的概念界定,并依据相关的理论对“教案学案一体化”的编写进行了探讨。

关健词:教案学案一体化;层次性;生成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4-0092-02
近几年,“教案学案一体化”逐步浮出水面,并成为调节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行为的有效手段。

因此教案学案一体化的编写尤其重要。

然而原有教学案的编写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内容习题化,缺少主动生成。

还有生成意识比较薄弱。

这种形式的教学案看似减少了教师的教,增加了学生的学,但太多的编写好的教学案内容会影响生成的空间,编写的教学案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要给学生留下相当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一、“教案学案一体化”的概念界定
“教案学案一体化”的简称是“教学案”,“教案学案一体化”将教案和学案结合在一起,使之成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的蓝本和总概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练习的学习辅助文本[1],能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好地实现教学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以及师生间的良性互动、生生间的合作交流。

二、“教案学案一体化”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习者,学习者被动接收知识的过程,而是由学习者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

学习者主动地建构意义,在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信念的基础上,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对新知识进行主动地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

学习者通过与他人的交流讨论、相互帮助等多方面形式,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事物。

学习者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学案一体化”在编写中重视学生已有知识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成新知识经验,能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并有目的地引导他们的学习方向。

教学中主要由学生自己来构建知识体系,注重增进学生间的合作,让他们相互学习而得到启发,老师适时指点。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代表罗杰斯说“学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能够愉快地创造性的学习”,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精神”[2],重视实现人的价值、精神的健康、满足情感体验以及激发创造力。

人本主义重视个性间、师生间情感的交流,而教学案教学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和各方面提高。

3.主导—主体教学理论[3]。

20世纪末,教学设计理论引入我国,众多教育者对该理论进行了深究和学习。

根据理论基础和应用方法,教学设计分为三大类: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以及前两者的结合“主导—主体”教学设计。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在
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同时,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其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

在教学中应用“教案学案一体化”,体现了“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思想。

三、“教案学案一体化”编写的原则
首先,重视以人为本。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作为人,作为发展中的主体,有他们自己的兴趣和需求。

在编写时教学案时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实际需要和身心发展的特点,同时把自己想像成一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何接受、发现和掌握新知识;又会遇到什么问题,该怎样解决等,方能使学生学习的主观性和能动性得到发挥。

其次,注重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规定“培养学生三个方面的能力:信息能力、学习和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能力的生成,培养学生的主动自学能力,并设计各式探究活动,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探究能力。

人的主体性发展的最高境界是创造。

信息技术课中教学案的编写要给学生足够的自由度和更多机会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发散学生的思维,侧重知识点与趣味性有机结合,营造轻松氛围,配合新颖的教学方法,如启发方式、竞赛方式、辩论方式、探究方式、讨论方式等,使他们能主动积极地想象、质疑、释疑、激思,解疑,并在愉悦中获取知识。

再次,要注重科学性和有效性以及层次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基础和水平会参差不齐,在知识和技能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学案编制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和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根据不同学生技能和知识经验的差异和认知特点,遵循因材施教,照顾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编写出有层次性的教学案,使其具有相当的弹性、梯度性和适应性,继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最终达到总体教学要求和目标,实现教学有效性。

因为学习知识是有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案中编制的问题,不应设计深奥复杂问题,让学生不所适从,或设计无需思考就可回答的问题,学生易养成不动脑的习惯。

教学案编制时应该源于教科书,同时又有所深化和拓展。

根据学生的好动、好奇、好问的心理特点,由浅显到深入、由易到难,并创设合理的、有效的、真实的、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顺利迁移到实际生活中去,知识与生活紧密关联。

四、“教案学案一体化”编写的流程
1.“尽量做到一人主备,集体研讨”,根据教科书中的教学内容,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编写出符合该节课的以学生为主体
的教与学目标。

2.创设情境,设计的层次性的问题或提供信息资源,设计学习过程和自主学习内容。

3.设计巩固提高练习。

4.初步完成教学案的编写。

5.评价及不断修正。

课后回收批改教学案,从学生的各方面如认
真、细心等进行评价,从中发现教学案的不足,进而不断修正。

五、“教案学案一体化”编写的基本模块
1.题头。

包括课题、主备人。

2.学习目标、学习的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使学生明白该节课的学习任务和应该达到的学习要求。

学习重点让学生在课前自学资料的时候知道所要学习的重点.而学习难点提醒学习该节内容时的需要突破的地方。

3.复习回顾。

帮助学生复习与该节课有关联的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

4.学习过程。

包括:课前预习和自学内容、学习内容、课堂互动。

课前预习和自学时编写有层次性的问题或提供相关信息资源;而学习内容更要进行情境的创设,一则小故事或一段生活新闻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投入其中。

5.学习方法的指点。

提供学生学习活动及遇到疑难问题时的指示。

6.基础练习。

确保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7.探究与思维拓展,这体现分层教学和知识及能力的生成。

8.课后巩固。

小结一下课堂学习的内容,并编写巩固题,同时也成为测验的资料。

9.学生学习随记:可以设计些疑问,了解学生学习这堂课时能掌握多少知识点。

学生也可将自己的疑问写下来,便于课后解决与交
流讨论,又可用简单总结所学内容和感受。

10.教师教学随记.教师可随时记录在批阅学生作业过程中所发
现的问题,又或者是课堂教学中生成的观点,以便课后不断完善教学案的设编写。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案学案一体化”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还需进一步探究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峰.“教学案”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
[2]赵佳琛,张成菊.学案教学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3]李燕.主题探究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
师范大学,2011.
[4]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廖细芳(1982.3-),女,广州从化人,渤海大学2011级在校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现代教育技术。

尹作友(1965-),男,辽宁人,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自动化教学和计算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