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变检查结果异常的分析
看懂血液流变学检查化验单有多难?
4 、 红 细 胞 变形 性
红 细胞 变形性是 由细胞膜 的粘弹性 、
血脂 、血液病及头晕 、头痛 、头胀 、耳鸣、 健忘 、眩晕 、乏力 、倦怠 、肢体麻木 、视 力减退或模糊人群更是要做这项检查 ,对
结果异常者及时治疗是很有意义的。
胞浆的粘度、细胞的几何形状等 因素决定 , 评价指标除了红细胞 变形指数和高切变率
其组成成份 的流动与变形规律 的科 学我们 就称之为血液流变学 ,与之相关的检测就
称为血液流变学检查 ,包括血液 的粘度 、 凝集和变形指数等多项指标 。虽然很多医
院的化验单上在这些指标的后面都 附有正
性差 ,放盐或糖后不容易搅拌浑匀。其它
常参考值 ,但要真正理解这些指标 的意义
园——一
等有形成 份和血浆组 成 ,具 有一 定 的粘
度 ,其 中红细 胞对 粘 度 的影 响最 大 ,它 的
血液黏稠度 ( 简称血粘度)明显高 了,这 种情况很危险 ,可能是脑卒中 、心肌梗塞
等发 生 的早 期报 警 信 号 ,需 要及 时 治疗 和 改 变不 良生 活 方式 。经过 一段 时 间 的治 疗
医疗 技 术
还是有一定 的难度 ,被病友们认为是最难
看 懂 的 化验 之一 。下 面 就让 我 们 一起 走 近
这 些指 标 。
刚性 指 数越 大 ,说 明 红 细胞 的膜 越 硬 ,不
易通过微血管 ,导致微循环障碍。高血压 、 高血脂 、冠心病 、糖尿病等均可使红细胞 的变形能力下降。
状 出现 之 前 ,就 可 以观察 到 明显 的 血 液 流 变学 指 标 异 常 ,甚 至 有 可 能通 过 血 液 流 变
学的研究 ,结合其它检查达 到预测 、预防
如何看血流变分析报告单
如何看血流变分析报告单
血流变分析仪检测的报告单一般有2个低切粘度,1个中切粘度,1个高切粘度,以及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等指标。
各项指标反映出血液的浓稠性,粘滞性,血浆粘滞性,血细胞聚集性和血细胞的凝固性。
它们既是独立的指标,又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一)由一个或数个血液粘滞因素非一过性增高所致的血液粘滞异常综合征称为血液高粘滞综合征。
一般分为五种亚型,血液高浓稠型:多见红细胞压积增高,红细胞压积增高,则表示血液浓而粘,见于红细胞增多症、充血性心力,衰竭、高山病等。
血液高粘滞型,全血粘度增高,血浆粘度增高,全血还原粘度增高,红细胞压积增高,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常见于下列疾病,如红细胞增多症、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脉管炎、肺心病、结缔组织疾病活动期,白血病等。
红细胞的聚集增强型,血沉增快,血沉方程K值增加,红细胞聚集指数增高,红细胞电泳变慢。
如:脑梗塞、心机梗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红细胞的刚性增强型,红细胞的刚性指数增高;红细胞的变形指
数增高,如:镰状血红蛋白症、酸中毒症。
血液高凝固型,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血小板粘附率升高,血小板聚集率升高,体外血栓形成试验:血栓长度、湿重、干重均增加。
(二)由一个或数个血液粘滞因素非一过性降低所致的血液粘滞异常综合征称为血液低粘滞综合征。
如:上消化道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贫血、尿毒症、肝硬化腹水等。
许多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出现之前,往往已引起若干血液粘滞因素增高,这标志着无症状病程已经开始。
通过血流变分析仪指标异常进行综合分析,找不到明显的原因时,进行跟踪检查,尽可能查出潜在的疾病,进行早期防治。
山东海力孚血流变。
健康老年人血流变学检测结果分析
健康老年人血流变学检测结果分析目的预测、预防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方法采用普利生血粘度仪对192例老年人血液流变学各指标进行检测。
同时采用科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四项。
结果两组健康老年人有显著差异,61~70岁老年人全血低切(5和1s-1),高切黏度(200s-1)明显高于51~60岁老年人(P<0.01)。
结论定期进行血流变学检测能预防、预测老年性心、脑血管性疾病的发生。
Abstract:In order to predict and prevent cardilogical and brain diseases for the old people,we checked all the parameters of hemorheology of 192 cases of old people using PLS blood viscosity equipment,and checked the main four elements of lipemia using KH automatic analyzer.Results showed distinct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groups aging 51-60 and 61-70.By conclusion periodical check of hemorheology can prevent the happening of cardilogical and brain diseases for the eldly.Key words:Healthy aged;Hemorheology;Blood viscosity;Microcirculation血液流变学是通过对血液流变性的检测,对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以及预后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目前,国内外对于血液粘度与疾病关系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而广泛。
为了更好地预防、预测老年人心、脑血管性疾病的发生,本文对2011年6~9月来我院体检的192例52~69岁健康老年人血液流变学进行检测分析。
总胆固醇、甘油三脂、血流变结果异常分析
总胆固醇、甘油三脂、血流变结果异常分析摘要】目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纤维蛋白原(Fg)与血流变结果异常分析,去探索其与“中风”发生的预测意义。
方法采用全自动血流变检测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78例异常及64例正常人进行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及血流变检测,然后以健康体检者为对照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与健康体检组相比,异常组中,其全血粘度、血浆比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甘油三脂、纤维蛋白原、总胆固醇均高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
结论除公认的胆固醇、甘油三脂增高可引起心肌梗塞、冠心病、高血压外,还与血粘度异常有关。
故临床诊断应根据多项指标去探索“中风”的存在。
正确认识血液流变性与“中风”发生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诊断依据。
【关键词】总胆固醇甘油三脂血流变中风随着年龄增长,血液黏度逐渐增高,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结构由粗粮型向副食型转变,高脂肪、高热量食品易使人肥胖,血液中的脂肪、胆固醇含量增高,致使血黏度增高,影响血液的流速。
血液流变学是专门研究血液流动及血球变形规律的一门新的医学分析学科。
通常人们所说的血流变检查,其主要内容是研究血液的流动性和粘滞性以及血液中红细胞和血小板的聚集性和变形性等。
血液流变学特征的改变与中风的发生、预后都有密切关系。
大部分脑梗塞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球压积、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聚集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本文对78例患者进行了甘油三酯、胆固醇及血流变的检测,以探究其与中风的关系。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 78例系我院门诊与住院病人,年龄32-68岁,平均50岁。
经临床检查确诊其中冠心病17例,脑动脉硬化11例,糖尿病10例,高血压13例,脑梗塞15例,心肌梗塞12例。
健康对照组64人系健康体检者,其中男30人,女34人;最小年龄34岁,最大年龄62岁,平均48岁,心肺、肝功检查均正常。
如何看懂血流变化验单
如何看懂血流变化验单血流变,又称作血液流变,使用血流变测量仪对人们的血液粘度进行检测,其化验单能够反映出血液动力学的变化,都在化验单上的曲线中有所反映。
一般在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肿瘤、血液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烧伤等疾病中,都会出现血流变在性质方面的变化。
通过血流变检查以及其他方面的检查,能够更及时的发现与之相关的疾病,可以早发现早治疗。
一般在血流变检查中,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刚性指数等是最常见的指标。
一般血液的流速越低,血液粘度越强,两者之间是反比例的关系。
全血粘度以及血浆粘度,其指标应该在规定的范围内,如果比固定值高,就表示全血粘度过高,如果偏低,就是全血粘度较低,在区间之内的是正常值。
从医学方面来看,全血粘度越高,就证明其血液的流动受到的阻碍越大,血液的流动性变差。
如果红细胞的变形程度比较低,那么血液通过毛细血管的能力就比较低,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患脑梗疾病的概率。
一、全血粘度血液本身在流变学方面的特点就是带有流动性和变形性。
血液粘度能够很好体现出血液在流动中受到的阻力,粘度越大,则证明阻力越大,因此流动性也比较差。
在血流变化验单中,有高、中、低三种全血切值来表现血液粘度值,这也是血液粘度最大的特征,会随着切变值的变化出现改变,换句话说血液是非牛顿流体,意味着在不同命切值下,粘度也是不同的。
所以,观察全血粘度的结果,首先要确定高、中、低三种全血切值的值。
全血高切值(cp)的参考值范围是4.118-5.008,全血中切值(cp)的参考值范围是4.625-5.648,全血低切值(cp)的参考范围是7.985-9.485,一般在冠心病、糖尿病、心肌梗塞等疾病中,因为红细胞聚集性提高,使得全血粘度变高,在贫血、肿瘤、白血病、尿毒症等疾病中,则会出现全血粘度降低的情况。
二、血浆粘度血浆,是全血的一种介质,影响着全血粘度,血浆的粘度越高,全血的粘度也会升高,主要是由血浆蛋白、糖类、脂肪类等高分子物质来决定的,特别是纤维蛋白的浓度。
血流变各项指标的解读
血流变各项指标的解读
血流变学是研究血液在心血管内流动状态及其对血管壁和红细胞的影响的科学,其各项指标的解读如下:
1. 血流黏度:血液的黏滞性,随着红细胞数量、形态及血浆粘度的变化而变化。
高黏度表明血液较稠,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
2. 红细胞变形指数:衡量红细胞变形能力的指标,反映红细胞的柔软性和质量。
正常值为0.4~0.6,低于此范围则说明红细胞固化,导致血液黏稠。
3. 血小板聚集率:反映血小板与红细胞、血管壁之间的相互作用,常用于预测血栓形成的概率。
高聚集率表明血小板易聚集,增加了血栓形成风险。
4. 微循环循环时间:测量红细胞经过毛细血管的时间,反映了组织氧供的状态。
时间过长说明微循环障碍,血液不能有效地传递氧气和养分,导致器官功能障碍。
5. 血流剪切力:剪切力是被施加在血流上的力,血流越强,剪切力也越大。
高剪切力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发生损伤,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综上所述,血流变各项指标的异常都可能反映着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或身体疾病的存在,建议及时进行检查。
影响血液流变学检测的因素及处理方法
表 1 环 境 温 度 对 全 血 黏度 的影 响
处 于完全的抗凝状态 ,做实验前 2m n一定要将全血完全混 i
匀, 这样 才能保障结果的准确性 。
4 锥板 的清 洗 及 老化 问题
血 液 流 变学 是 研 究 有关 姐液 的变 形 性 与 流动 性 的 一 门 科 学 。我 院 19 到 2 1 在实 验 中发 现 主 要有 以下 5方 面 97年 0 0年
王宏伟 闫连春
李学真
解 决 的方 法 :吸 入血 样 及 将 血 样加 到锥 板 槽 内时 速 度 一 定 要 慢 。因 为快 速 吸 血 时 易进 入 气 泡 , 吸 入 量 减少 。 速 加 使 快
次 , 有 问 题 及 时更 换 新 锥 板 。 如 5 测 量 中要 求加 样 用 具 每个 患者 1 套
在测量全血黏度及红细胞沉降率( S 、 E R)压积等指标时 , 解决方法为 :采集患者标本后 如不能及时检测应将其放
人3 7℃恒 温 箱 内 , 加 样 前 3mi 拿 出来 , 等 n再 这样 可 以解 决
部分凝血酶原可转变成凝血酶 ,从而使部分纤维蛋 白原转 变
成纤维蛋 白, 有的甚至 出现小凝块或凝血丝 , 使全血的黏度 明 显增 高, 使纤维蛋 白原测定 结果偏低 。血液标本采集后 , 不 如 能即时测定 , 放置后会使血细胞成分下沉 , 测定时如没有完全
混匀 , 使结 果 出现 明 显误 差 。 可
・
14 ・ 18
医蕉盘查 ! 生 1 筮 ! 鲞笠 1 塑 』 QQ 2 ! 2
r i J ei l ehi e, ee br 00 V 117,N0.1 a c d aTcn us D cm e 21 , 0 aM c q 2
影响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结果的因素
影响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结果的因素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学科,用来评估血液黏稠度、变形能力和流体性等指标。
这些指标反映了血液的流动性能和血管的通畅程度,对于预测和诊断多种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但是,这些指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和体质因素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影响因素。
1.生物学因素生物学因素是影响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些因素涉及到血液中的各种成分,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等。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血细胞比例: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和比例对血液黏稠度和流动性能有直接影响。
例如,红细胞比例升高可以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而白细胞比例升高则可以导致血浆中黏附分子增多,影响血浆黏度。
-血小板活性:血小板在血液的凝结和止血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过度活化的血小板会导致血液的黏稠度增加,进而影响流变学指标的测量。
-血液蛋白质:血浆中的蛋白质也会对血液流变学指标产生影响。
例如,高脂血浆中的脂蛋白可以增加血浆的粘稠度,而高血糖状态下的糖化蛋白会降低红细胞的变形能力。
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能够对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些因素包括温度、氧分压和湿度等。
具体来说:-温度:血液的温度对血液黏稠度和流动性能有直接影响。
一般来说,温度升高会导致血液黏稠度降低,而温度降低则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
-氧分压:血液中的氧分压水平也对血液流变学指标产生影响。
低氧分压可以导致红细胞的聚集和变形能力下降,从而影响血液的流动性能。
-湿度:血液中的水分含量也会影响其流变学指标。
湿度低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而湿度高则会导致血液黏稠度降低。
3.体质因素个体的体质状况也会对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产生影响。
这包括体重、身高、年龄和性别等因素。
-体重和身高:体重和身高与血容量和血流速度有关,对血液的黏稠度和流动性能有一定影响。
一般来说,体重和身高的增加会导致血液的黏稠度增加。
-年龄和性别:年龄和性别也会导致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差异。
如何看血流变化验单
如何看血流变化验单血流变测量仪是一个新型检验仪器,主要测量血液的粘度情况,反映的是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情况。
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是血流变检测两个重要指标。
所有的检测指标最后都反应在化验单底部的曲线上。
表示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实线应该在粘度范围虚线之间。
超出其上线为“全血粘度”偏高,超出其下线为“全血粘度”偏底,在上下虚线之间为正常。
从病理、生理学角度讲,全血粘度偏高,提示血液流动阻力增大,流动性差,挟氧能力减弱。
红细胞的变形性差,通过细小毛细血管的能力下降。
从临床角度上讲患脑梗塞的病人多为全血粘度严重增高且长时间得不到缓解的人。
一、全血粘度(一)概述血液作为一种含有细胞的悬浮液系统,其流变学特性首先表现为具有一定流动性和变形性。
血液粘度为表征血液流动阻力的主要参数,血液粘度大表示流动时阻力大,即流动性差;粘度小表示流动性好。
血液粘度的最大特点是,它随着切变率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血液为非牛顿流体。
因此,为正确反映血液的流动特性,必须选用切变率确定、连续且范围较宽的粘度计。
本测量系统报告单打印全血粘度结果有高切变率、中切变率、低切变率下的三个血液表观粘度值。
低切变率:血液形成红细胞聚集体,红细胞聚集体越多,红细胞聚集体越强,血液粘度越高,因此低切变率下的血液粘度值,可以反映红细胞的聚集程度。
高切变率:血液的非牛顿性是由于红细胞的变形和取向,换言之,高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值,可以反映红细胞的变形程度,全血高切粘度高,红细胞变形差,高切粘度低,红细胞变形性好。
全血粘度值为全血低切粘度到高切粘度变化的一个过渡点,其流变学意义不十分明确。
(二)临床意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原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高山病、烧伤、脱水均可使红细胞压积增加、是全血粘度升高。
冠心病、缺血性中风、急性心肌梗塞、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创伤等使红细胞聚集性增加而使全血粘度升高。
镰状红细胞病、球形红细胞病症、酸中毒、缺氧等使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全血粘度升高。
血液科实验结果异常解读与处理
血液科实验结果异常解读与处理血液科实验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手段,通过对血液样本的分析,可以了解我们身体的健康状况,发现潜在的疾病或异常情况。
然而,有时候我们可能会收到实验结果异常的报告,这时候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解读和处理这些异常结果呢?本文将从常见的血液检查指标入手,逐一解析异常结果的可能原因及相应的处理措施。
一、血红蛋白异常1. 低血红蛋白低血红蛋白可能是贫血的表现,常见的原因包括缺铁、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慢性疾病等。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根据具体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口服铁剂、补充维生素等。
2. 高血红蛋白高血红蛋白可能是血液浓缩或慢性缺氧的表现,也可能与肺疾病、心脏疾病等有关。
如果出现高血红蛋白的情况,需要结合病史和其他指标综合分析,并及时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二、白细胞异常1. 低白细胞低白细胞可能是由药物、感染、骨髓抑制等原因引起的。
如果白细胞过低,可能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引发感染。
治疗方法包括停药、抗感染治疗、骨髓刺激因子等。
2. 高白细胞高白细胞可能是由于感染、炎症、压力、组织损伤等原因导致的。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抗感染治疗、对症治疗等。
三、血小板异常1. 低血小板低血小板可能是由药物、自身免疫性疾病、骨髓疾病等多种原因引起的。
如果出现低血小板,可能会导致出血倾向,需要注意防止外伤和出血。
治疗方法包括停药、免疫治疗、给予血小板输注等。
2. 高血小板高血小板可能与炎症、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等有关。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抗感染治疗、对症治疗等。
四、其他指标异常除了血红蛋白、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科实验结果中还有许多其他指标,如红细胞计数、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例等。
当这些指标异常时,我们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咨询医生的建议。
总结:血液科实验结果异常并不意味着一定存在疾病,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当收到异常结果时,我们需要首先冷静下来,不要惊慌失措。
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
3.94
3.14-7.75
红细胞聚集指数
7.05
3.91-6.21
全血高切相对粘度
2.73
2.54-4.10
全血低切相对粘度
19.28
13.22-19.13
红细胞变形指数(TK)
0.75
0.64-1.08
---------------------------------------------------------------------------------------------------------------
义 ——血液论坛
血浆粘度
• (以巨球蛋白 IgM增多为特征的原发性巨 球蛋白血症,以及球蛋白IgG或IgA增多的 多发性骨髓瘤等);纤维蛋白原增多型 (如中风、心肌梗塞 、糖尿病等);血脂 增多型(如高血脂等);球蛋白增多型 (慢性肝炎、肝硬化、肺心病等)以及核 酸增多型(急性白血病等)
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分析及临床意
30 s-1
6.38
4.67-6.03
5 s-1
12.37
8.36-9.72
1 s-1
31.24
18.25-21.81
血浆粘度 100 s-1
1.62
1.14-1.38
红细胞比积
0.44
0.40-0.49
全血高切还原粘度
7.80
5.12-9.18
全血低切还原粘度
68.73
35.20-52.03
红细胞刚性指数
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分析及临床意
义 ——血液论坛
结果分析
(2)如果一位患者高切变率下的全血表观粘 度增高,特别是在同一切变率下的还原粘 度也增高,那麽计算出的红细胞变形指数 和红细胞刚性指数也应当增高,这才能表 明该患者存在红细胞变形性减低的问题, 应当分析其产生的病理机制和采取相应的 治疗措施。
白血病患者的血流变学改变2例报告
白血病患者的血流变学改变2例报告目前血流变学检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分析其异常结果,血流变分析仪对临床某些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曾遇到2例白血病患者血流变学发生改变,现报告如下。
病例1男,63岁。
于2004年5月在我院对外干部体检做血流变学检查时发现多项指标异常。
主要表现为红细胞压积减低,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显著增高,血沉正常,纤维蛋白原增加(表1)。
血液离心后血浆层比例减少,以白细胞为主的灰红色层为主,最下层的红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与一般贫血患者的血流变学结果不符。
即与检验科联系,得知其血常规检查结果亦异常:WBC 91.6×109/L,RBC 2.52×1012/L,外周血查见原粒3%,早幼粒5%,中幼粒15%,晚幼粒25%,疑为粒细胞性白血病,后与体检组结论相符。
既往史:自述曾患过疟疾。
查体触及脾肿大,肋下15cm。
B超显示左肋间厚8.8cm,左肋下达脐1.0cm,实质回声均质,诊断为巨脾。
病例2女性,81岁,住院病人(住院号219077)。
于2004年8月因患高血压合并心功不全入住心研病房。
入院后检查血流变,发现血流变各项指标异常(表1)。
后经临床证实,患者入院时未述及曾患有白血病。
此次检查血常规:WBC 79.8×109/L,原淋5%,幼淋9%,淋巴83%。
脾脏明显长大(脾肋下5cm,质硬,无触痛)。
血液科会诊,考虑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因外周血已出现原始淋巴细胞,不能除外已有急变先兆。
病人后述2+年前在院外检查曾因白细胞明显升高,诊断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未予治疗。
讨论以上两病例血流变学表现出的共同特点是:红细胞压积减低,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显著增高,血沉正常,纤维蛋白原增加。
血液离心后分为典型的三层,上层为血浆,中层为灰红色的白细胞及血小板,且比例较大,下层为红细胞。
正常人血液的有形成份中,红细胞所占体积最大,白细胞和血小板所占体积甚微。
颅内、外大动脉病变后异常血流动力学分析
200
已机化,属陈旧性闭塞。但此次发病前患者并未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表明LICAe自 狭窄至完全闭塞是渐进的过程。从发病爝的头颅MRA上见前、后交通动脉显影良好, 1、CD见l。0矗血流方向逆转,推断MCAe慢性闭塞后,左侧颅内一外、前交通动脉及左后 交通动脉三条侧枝循环通路均开放,即在willis环的平衡被打破的同时,通过机体的 自动调节功能建立起了有效的侧枝循环通路。保证了左侧大脑半球的血供。但此次由 于RICA(床突上段)的急性闭塞,RICA从供盎动脉转为受血动脉,并且无法建立有效 的侧枝循环,双侧半球的巍供均来自后循环:左侧大脑半球的血供通过左后交通动脉、 BA来自LVA:右侧的血供通过前交通动脉、LACA(A1)段、LICA、左后交通动脉及BA来 爨LVA。鉴于此,其预后极不乐观。病例3的病变同样是双侧颈内动脉闭塞,甚至右 侧闭塞较铡2更接近起始部,但双侧¥轰管径较粗,血流充盈良好;双侧PCA分支丰富, 特别是右侧通过脑膜吻合动脉,其供血区域已达到同侧MCA供血区;加之双侧颅内一外 侧枝循环的建立,基本上维持了全脑的皿供,故症状较轻。
中老年体检者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分析
迪 克公 司生 产 的 MD — 1 0全 自动血 液 流 变 学 仪 , K B0
胆 固醇及 甘 油三 酯 的检测 使用 日立 78 10全 自动 生 化 分析 仪测 定 。
14 统计 学分 析 . 测定 结 果 采 用 ± 表 示 , 间 比 组
较采用 t 检验 , 0 0 P< .5为差异 具 有统计 学 意义 。
测 工作 , 我们 发现 , 吗啡 阳性 结果 中 , 阳性 占相 当 在 假
检 1 阳性 , 检 8人 阳性 。经 询 问 , 阳性 主要 由 9人 复 假 饮食 ( 火锅 ) 药物 ( 安 眠药 和 解物 中可 能 含 有 鸦 片 类成 这 药 分 , 吗啡含有 共 同抗 原 , 以 与 试 剂 中吗 啡 抗 体 反 与 可
2 结 果
康 体检 中心 4 5 血液 流 变学 检测 , 中 4 13例 其 2岁 以上
26 8 5例 , 液流 变学 异常 14 血 2 0例 , 中抽 取无 明显高 从 血压和 心 、 血管 疾病 史 、 龄为 4 7 脑 年 2~ 3岁 者 6 0例 0
检 测 组 与 对 照组 比较 , 细胞 聚集 指 数 、 细 胞 红 红
作 为检测 组 , 中男 性 3 5例 , 性 2 5例 。另 选 择 其 9 女 0 临床 检查 排 除心 、 、 、 疾病 史 , 龄 为 2 脑 肺 肝 年 2—7 2岁
血流变学检查结果分析
血流变学检查结果分析基本信息专科分类:心血管检查分类:血液检查适用性别:男女均适用是否空腹:空腹参考价格:20-40元包含项目:血小板电泳时间测定、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测定、全血还原黏度、全血比黏度、红细胞流变特性检测、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沉率、红细胞沉降率(ESR)温馨提示:避免运动,戒烟。
检查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
正常值各项检查均无异常为阴性反应。
临床意义异常结果红细胞压积增高,则表示血液浓而粘,除脑血管病外还见于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压积降低,则表示血液较薄,全血粘度也相应下降,意味着机体有失血或贫血。
全血粘度增高提示血细胞压积或血浆粘度增高,红细胞聚集性增高,红细胞变形能力或弹性差,血管壁硬化毛糙。
它的增高常见于下列疾病,如脑血管病、红细胞增多症、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脉管炎、肺心病、结缔组织疾病活动期,链状血红蛋白症、白血病等。
全血还原粘度增高,除脑血管病外主要见于巨球蛋白血症,白血病。
其他意义同全血粘度。
电泳时间延长常见于脑血管病、冠心病、动脉硬化、骨髓病、红斑狼疮、高脂血症等。
血沉与血浆比重,粘度,红细胞间聚集力有关。
血沉方程K值因血沉受到血球压积的依赖性较大,血球压积高者,血沉多正常,血球压积低者,多为血沉快。
故通过公式计算、得出排除血球压积影响的血沉K值。
纤维蛋白原浓度增加血浆粘度增加,呈正比关系。
血液凝固时,纤维蛋白原聚合成纤维蛋白聚合物,在纤维蛋白内部之间有“搭桥”现象。
在动脉血栓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需要检查的人群:中老年人群,出现肢体疼痛、肿胀、浅静脉怒张并沿静脉可触之索条状物。
正常或亚健康人群如工作压力大、心理失衡、营养过剩或不良、生活不规律的群体以及30岁以上的健康人群。
结果阳性可能疾病:血栓形成、血稠、老年人分水岭脑梗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坏死性脉管炎、血栓性浅静脉炎、分水岭区脑梗死、动脉硬化注意事项检查前禁忌:要求病人处于安静状态,生活饮食处于日常状态。
血流变检测报告单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血流变检测报告单篇一:怎样看血液流变学检查报告单怎样看血液流变学检查报告单血流变报告单一般有2个低切粘度,1个中切粘度,1个高切粘度,以及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等指标。
各项指标反映出血液的浓稠性,粘滞性;血浆粘滞性;血细胞聚集性和血细胞的凝固性。
它们既是独立的指标,又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一)血液高粘滞综合征:由一个或数个血液粘滞因素非一过性增高所致的血液粘滞异常综合征称为血液高粘滞综合征。
一般分为五种亚型:(1)血液高浓稠型:多见红细胞压积增高;意义:红细胞压积增高,则表示血液浓而粘,见于红细胞增多症、充血性心力.衰竭、高山病等。
(2)血液高粘滞型:全血粘度增高;血浆粘度增高;全血还原粘度增高;红细胞压积增高;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意义:常见于下列疾病,如红细胞增多症、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脉管炎、肺心病、结缔组织疾病活动期,白血病等。
(3)红细胞的聚集增强型:血沉增快;血沉方程K值增加;红细胞聚集指数增高;红细胞电泳变慢。
如:脑梗塞、心机梗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4)红细胞的刚性增强型:红细胞的刚性指数增高;红细胞的变形指数增高;如:镰状血红蛋白症、酸中毒症。
(5)血液高凝固型: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血小板粘附率升高;血小板聚集率升高;体外血栓形成试验:血栓长度、湿重、干重均增加。
(二)血液低粘滞综合征:由一个或数个血液粘滞因素非一过性降低所致的血液粘滞异常综合征称为血液低粘滞综合征。
如:上消化道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贫血、尿毒症、肝硬化腹水等。
一般来说,低切粘度和高切粘度的变化是平行的,但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可以有相反的变化,如全血粘度正常,血浆粘度偏高,建议医生让病人加查纤维蛋白原,血脂及其它血浆蛋白项目,以明确原因。
如果低切粘度高,让病人加查红细胞聚集,血小板及血浆蛋白指标。
如果是单纯的粘度增加,使用活血化瘀,输液等治疗方法。
与血压、血脂、血管硬化度等指标相比,血液黏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特点是不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高。
血流变异常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血流变异常
导语:血流变异常是学药检测血液才能诊断出来的,但是血流的异常也会分为病理性的和生理性的,如果是病理性的血流异常就会有出血性的脑中风,鼻子
血流变异常是学药检测血液才能诊断出来的,但是血流的异常也会分为病理性的和生理性的,如果是病理性的血流异常就会有出血性的脑中风,鼻子出血,或者子宫出血等等的原因,如果是生理性的血流异常一般都会出现在月经期间以及妊娠期间,所以女性朋友这时也要多加注意观察血流的变化,
如果是生理性的血流异常的话,建议检查一下血常规,看看是不是贫血,如果月经过多也是不太好,这时就需要适当的增加营养,多吃一些营养丰富,并且高蛋白的食物,才能改善血流变异常的状况,下面就来了解一下血流异常的知识吧,这样会让我们在生活中也能对自己身体有更多的了解。
血液流变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其范围极为广泛。
如血管的流变性、血液的流动性、粘滞性、变形性及凝固性等等。
至于专门研究血液的流动性、血液的有形成分、血管和心脏的粘弹性在各种疾病时的变化,了解这些变化的病理生理意义,以利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血液流变学,又称为临床血液流变学或医学血液流变学。
血液流变学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主要是通过观测血液的粘度、流动、凝集等流变性和红细胞的变形及聚集、血小板的聚集、释放等指标来研究血液和血管的宏观与微观流变性的规律。
血流变的检查意义,对疾病有预报性,如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糖尿病、脑血管等疾病。
血液流变性质的异常,将会引起机体血液循环障碍,其中尤以血液。
影响血流变异常的因素
全血中切粘度异常(50S-1)
(+)
红细胞在血流中高切时红细胞呈分散状态,当速度梯度减小时,它们则聚合在一起,这种聚合受血浆中大分子桥联作用和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影响,又与红细胞的压积和沉降率相关,故有很大差异。这 种现象正常情况下应从100S-1开始,40~50S-1时开始明显,而健康的人红细胞聚集体在50S-1时,即可解聚,所以临床观察切变率为50S-1时的粘度可获得红细胞聚集和解聚的信息,对临床诊断有意义,影响因 素压积、血浆粘度两项可参照“全血高切粘度”中的该两项内容,本节不再辍述。 压积+ 血浆粘度+ 红细胞聚集(50S-1)+ 50S-1切变率下全血粘度高表示红细胞聚性增强,一般伴有高纤维蛋白 原,高脂质指标,急性心梗时红细胞聚集体能经得起500S-1切变率,表 现从高切时既异常升高,中切粘度升高一般都预示低切粘度升高,只有 当ARF时透析后或高渗血症时可能引起由于红细胞聚集性降低而带来的 低切粘度降低。
详见全血高切
详见全;)
红细胞在低切时发生聚集程度是不均匀的,所以红细胞聚集是一个宏观指标而不是特理学参量。同高切一样,红细胞由于寿命不同变形能力也不同,宏观指标往往比个体实测更有意义。 换算指标具有理论意义,但往往与相关指标换算时,由于相关指标测试失准,带来换算结果偏差。所以提倡只从血流变测试结果和曲线图来判定红细胞在高、中、低切下的表现。全血低切自切变率30S-1 -1 以下至1S 表现的红细胞聚集的情况为临床带来大量的可靠信息,可做为临床诊断的重要的参考指标。 压积+ 血浆粘度+ 影响因素: 详见全血高切 详见全血高切 桥联大分子:纤维蛋白原、IgG 介质环境: 切变率 离子强度 红细胞自身性质 并发症: 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衰、冠心病、高粘滞血症、糖尿病急性心梗、周 围血管硬化、COPD、ARDS、肺DIC、NS、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 、休克、脑血栓、妊高症、病毒性肝炎、血瘀症(中医) 温度 PH 渗透压 红细胞聚集(1S-1)+
血液流变因素的异常是疾病的主要因素
血液流变因素的异常是疾病的主要因素血液流变因素的异常是疾病的主要因素血浆组成成分的变化、血细胞数增多、血流变分析仪红细胞呈聚集状态、红细脑膜和血红蛋白结构的异紫、红细胞几何形状的异常可以引起红细胞变形性异常、血液粘度增高;红细胞比积增高是影响血液粘度增高的重要因素之一,任何原因引起的红细胞增多部使血液钻度增高、血流缓慢、血流阻力增加。
我们观察了11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病人,血流变发现红细胞比积与血液枯度呈一致性变化,随着红细胞比积增高,心脏每搏输出量减少,脑阻抗图显示出血流阻力增加,脑血液供应减少,所以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病人常出现dB循环障碍与种经系统的症状。
此外,由于血沥缓侵,再加上血小板数增多,容易发生血管内血栓形成。
红细胞膜或血红蛋白结构的异常,能使红细胞变形性降低。
正常红细胞很容易通过比它直径小的营养毛细血管,当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时,红细胞就不易通过毛纫血管,不容易变形的红细胞可以被脾脏、网状内皮系统扣押破坏,引起溶巾、贫血等症状,例如溶血性贫血和血红蛋白病的发病机理中,红细胞变形性低下就是其中一个环节。
巾浆钻度增高亦可以导致血液高粘滞综合征。
从临床观点来分析,仅少数血浆蛋白当其浓度增高时,可以使血浆粘度增高,一般这些蛋白质的分子量均大于150000,如免疫球蛋白特别是18M、TBG、脂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等。
现有高粘滞综合征。
由于血浆粘度增高可以引起血液粘度增高,降低脏器血液流量,使组织供氧减少,出现症状,例如视网膜血液灌注员减少,可以出现视觉障碍;由于冠状血管流量减少,可以出现映血性心脏病症状。
商钻滞综合征时,神经系统的症状较为多见,表现为头痛、耳聋、精神异常等,这些症状可能是血浆粘度增高所致。
但有时血浆粘废增高并不明显,而是由于异常蛋白质引起严重的红细胞聚集在微血管内血流呈泥化(sludgi”g)的结果。
这一类病发生的病理生理基础在于血液组成成分异常而引起血液流变性质异常,这在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中起着主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流变检查结果异常说明了什么?其实很难一概而论。因为血流变检查的项目非常多,如康宇医疗的全自动血流变分析仪可测17项,因此在分析检验报告单时,应根据具体的异常项目进行分析。
以下是关于血流变检查结果异常的分析:
1、全血黏度检测,全血黏度升高会增加循环系统疾病(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等)、糖尿病、脑血管病(中风、脑血栓、脑血管硬化症等)、肿瘤类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疾病的风险。
2、血浆黏度,这是血液黏滞程度的又一重要指标。血浆黏度越高,全血黏度也越高。临床血浆黏度增高可见于遗传性球型红细胞增多症、一些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巨球蛋白血症等。
3、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压积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的正常人,各种原因所致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系体内氧供应不足引起的代偿反应,如新生儿,高山居住者及慢性心肺疾患等。而红细胞压积降低见于正常孕妇、各种贫血患者以及应用干扰素、青霉素、吲哚美辛、维生素A等药物。
4、全血还原粘度检测。若全血黏度和全血还原黏度都高,说明血液黏度大,而且与红细胞自身流变性质变化有关,有参考意义。
5、红细胞聚集指数。临床上许多疾病都伴有红细胞聚集性升高,如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肺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周围血管病等。
6、红细胞变形指数。临床上红细胞变形性减低主要见于一些溶血性贫血、心肌梗死、脑血栓、冠心病、高血压和外周血管病、糖尿病、肺心病等。
10、红细胞电泳时间,与缺血性中风、冠心病、肺心病、心肌梗塞、高血压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有关。
11、纤维蛋白原,其含量增高是血栓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子,它对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疾病的诊断预防及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的诊断、预防、预测中应用非常广泛,康宇医疗专业供应基础医疗单位血流变分析仪,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感兴趣,欢迎致电咨询我们。
7、血沉。结核和风湿的活动期血沉常增快,当病情好转或稳定,血沉也逐渐恢复正常;血沉还可以用于鉴别心肌梗死与心绞痛、胃癌与胃溃疡、盆腔炎性包块与无并发症卵巢囊肿、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
8、血沉方程K值,比血沉更能客观地反映红细胞聚集性变化。
9、红细胞刚性指数,这个指数越大,表明红细胞变形性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