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层干部管理制度_0
(完整版)中层干部管理制度

中层干部管理制度一、总则1、中层干部管理制度的建立为适应**公司经营发展的需要,建立健全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公司内部中层干部的管理,使**公司的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充分发挥中层管理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特制订本制度。
2、中层干部管理制度的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全体中层管理干部。
3、中层干部管理制度的制订依据本制度按照集团公司的管理制度,依照国家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合理参照其它企业科学先进的管理办法,结合本公司工作实际情况本着“重在落实,贵在坚持”的工作理念而制订。
二、工作守则和行为规范中层干部工作守则1、每位中层管理干部都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处处以**公司的利益为重,为公司的发展努力工作。
2、牢记“重在落实,贵在坚持”的工作理念,主动、热情、周到的为场内司机,信息户、货主和全体员工服务,努力让所有人满意。
3、全体管理干部要具备创新能力,通过培训及自我学习新知识使个人素质与*司的发展保持同步。
4、讲究工作方法和效率,明确效率是公司的生命。
5、要有敬业和奉献精神,满负荷、快节奏、高效率是对所有中层管理干部提出的敬业要求。
6、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要有信心和勇气战胜困难、经得起挫折。
7、要善于协调,融入集体,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分工不分家。
8、要注意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直无私的个人品质。
9、明确公司的奋斗目标和个人的工作目标。
10、对于中层干部兼职行为的管理:⑴中层干部未经公司领导书面批准,不得在外兼任获取薪金的工作。
⑵禁止下列情形的兼职:①在公司内从事外部的兼职工作,或者利用公司的工作时间和其他资源从事所兼任的工作;②兼职于公司的业务关联单位或者商业竞争对手;③所兼任的工作构成对本单位的商业竞争;④因兼职影响本职工作或有损公司形象;11、对于中层干部个人投资行为的管理:中层干部可以在不与公司利益发生冲突的前提下,从事合法的投资活动,但禁止下列情形的个人投资:(1)参与经营管理的;(2)投资于公司的客户或商业竞争对手的;(3)以职务之便向投资对象提供利益的;12、中层干部保密义务①、中层干部有义务保守公司的经营机密。
中层干部管理制度模板

中层干部管理制度模板一、制度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企业中层干部的管理行为,提高其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确保企业稳定发展。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所有中层干部,包括各部门经理、项目经理及其他担任管理职务的员工。
三、管理标准1. 职责与权限1.1 中层干部应遵守公司的战略规划和决策,负责实施公司下达的各项任务和目标。
1.2 中层干部应根据工作需要,制定具体的管理计划和工作流程,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1.3 中层干部应做好部门内部的协调与沟通工作,促进团队合作,请示上级,及时向上级反馈工作情况。
1.4 中层干部应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决策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有效管理团队,推动工作的顺利完成。
2. 能力要求2.1 中层干部应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和专业知识,熟悉相关管理工作的理论和方法。
2.2 中层干部应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能力,能够有效激励团队成员,提高团队执行力。
2.3 中层干部应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参加相关培训和学习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3. 绩效考核3.1 中层干部的绩效考核将根据其部门或项目的绩效结果进行评定。
3.2 绩效考核将综合考虑以下因素:团队目标完成情况、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团队协作、员工满意度等。
3.3 中层干部的考核结果将作为晋升、薪资调整、奖惩等决策的重要依据。
四、考核标准1. 团队目标完成情况1.1 中层干部应按时按量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任务和目标。
1.2 中层干部应根据公司战略规划,制定合理的团队目标,并通过有效的措施确保目标的实现。
2. 工作质量2.1 中层干部应确保工作质量符合公司的要求和标准。
2.2 中层干部应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品质。
3. 工作效率3.1 中层干部应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3.2 中层干部应积极推动工作进展,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和瓶颈。
4. 团队协作4.1 中层干部应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关系,培养团队成员间的互信和合作精神。
中层干部管理办法制度

中层干部管理办法制度中层干部管理办法制度制度是国家法律、法令、政策的具体化,是人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
那么制度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层干部管理办法制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层干部管理办法: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中层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干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依据国家相关文件,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的用人观念,不断完善选拔、培养、管理相协调,素质、能力、业绩相统一,特长、需求、发展相促进的干部管理工作思路。
建立一种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管理机制;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和监督体系。
第三条按照党管干部的原则,全院中层干部由院党委统一管理,院组织部具体负责。
中层干部管理办法:职责要求第四条中层干部应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严格工作程序。
注意学习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潜心钻研本职工作,了解学院其他岗位的工作内容,特别是关联性较强岗位的工作职责,加强相互间的沟通与合作。
第五条中层干部应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重大决策必须经集体决定,要注意发扬民主,善于集中各方面意见,充分调动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第六条中层干部要做贯彻执行学院的决议、决定的表率。
加强团结合作,正职之间、正职与副职之间要密切配合、相互支持。
正职对本部门工作目标的实施情况负全责,副职对分管的工作负主要责任。
“双肩挑”中层干部应把主要精力放在管理工作上,确保管理任务的完成。
第七条建立中层干部外出报告制度。
中层干部请假遵循学院《教职工考勤制度》,中层干部因公、因私外出,除严格执行人事处规定的请销假制度外,中层正职及主持工作的副职离校2天以上,其他中层副职离校3天以上,须向分管院领导或党委组织部报告。
返校后应及时向党委组织部销假。
中层正职因故离岗时间超过1周的,应委派副职主持工作,代为履行职责。
第八条建立中层干部汇报制度。
中层干部要定期或不定期向分管院领导汇报思想、工作和一些重要事项。
中小学校中层干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中小学校中层干部的管理,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中层干部,包括校长助理、教导主任、德育主任、总务主任等。
第三条中层干部应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
第二章职责与权限第四条中层干部职责:1. 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学校发展规划,确保学校各项工作与国家教育要求保持一致;2. 参与学校重要决策,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学校发展提供智力支持;3. 组织实施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4. 负责本部门工作计划的制定、执行和总结,确保工作目标的实现;5. 负责本部门工作人员的培训、考核和激励,提高员工素质;6. 负责处理突发事件,确保学校安全稳定。
第五条中层干部权限:1. 依照学校规章制度,对本部门工作有决定权;2. 参与学校重大事项的讨论和决策;3. 对本部门工作人员有选拔、考核、奖惩的权限;4. 指导、协调、监督本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
第三章选拔与任用第六条中层干部选拔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竞争上岗、民主推荐等方式产生。
第七条中层干部任用应具备以下条件:1. 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2. 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领导能力;3. 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4. 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四章培训与考核第八条学校应定期对中层干部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第九条中层干部考核应遵循以下原则:1. 全面考核,注重实际工作能力;2. 定期考核,实行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3. 公开考核,确保考核结果公正、公平。
第五章工作纪律第十条中层干部应严格遵守以下工作纪律:1. 严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2. 严格执行学校工作计划,确保各项工作按时完成;3. 严守工作秘密,保守学校利益;4. 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不得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学校中层干部的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中层干部的管理,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所有中层干部,包括副校长、主任、副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等。
第三条学校中层干部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认真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于教育事业,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
第二章任免与培训第四条中层干部的任免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情况进行,实行民主推荐、组织考察、任前公示、任后备案的程序。
第五条中层干部的任职资格应符合以下条件:1. 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2. 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熟悉教育教学工作;3. 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4. 身体健康,能胜任本职工作。
第六条学校应定期对中层干部进行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
第三章工作职责与权限第七条中层干部的工作职责包括:1. 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教育方针,贯彻执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2. 组织和领导本部门、本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确保教育教学质量;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师成长,维护教师合法权益;4. 组织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活动;5. 负责学校后勤保障工作,确保校园安全稳定;6. 完成学校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第八条中层干部的权限包括:1. 在学校领导的授权下,对本部门、本年级的工作进行决策;2. 调配本部门、本年级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3. 选拔、任用、考核、奖惩本部门、本年级的教职工;4. 组织实施学校各项工作计划;5. 参与学校重大事项的讨论和决策。
第四章工作考核与奖惩第九条学校应建立健全中层干部考核制度,定期对中层干部的工作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1. 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2. 工作能力;3. 工作实绩;4. 工作作风;5. 团队协作精神。
第十条对中层干部的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免、晋升、奖惩的重要依据。
中层干部管理制度

中层干部管理制度1. 背景和目的为了规范中层干部的行为表现,提高他们的管理本领和绩效,有效推动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特订立本中层干部管理制度。
2. 定义在本制度中,中层干部指的是企业职能部门下一级的管理人员,具有肯定的管理经验和专业技能。
3. 任职条件(1)良好的职业道德:中层干部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道德操守,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
(2)专业知识和管理本领:中层干部应具备坚固结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管理经验,能够有效地组织、协调和激励下属,推动部门工作的顺利进行。
(3)团队意识和合作本领:中层干部应具备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本领,能够乐观与其他部门和人员合作,完成跨部门的工作任务。
4. 职责和权力(1)贯彻企业战略:中层干部应贯彻企业的战略规划,确保下级员工了解并执行企业的战略目标。
(2)组织管理:中层干部应订立并执行部门的管理规定和流程,合理调配资源,确保部门工作的有序进行。
(3)员工管理:中层干部应依据员工的本领和特长,合理调配工作任务,培养和激励员工的发展,提高团队的整体绩效。
(4)沟通协调:中层干部应乐观与上级、下级和其他部门进行沟通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矛盾,确保工作的顺利推动。
(5)风险管理:中层干部应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风险和问题,确保部门工作的稳定和安全。
(6)绩效考核:中层干部应依据部门的绩效目标,订立个人和团队的绩效目标,并定期评估和考核绩效,及时做出奖惩和调整。
5. 培训和发展(1)培训计划:企业职能部门应订立中层干部的培训计划,包含岗位培训、职业素养培训、管理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内容,提高中层干部的本领和水平。
(2)学习沟通:中层干部应乐观参加企业组织的学习和沟通活动,不绝学习和思考,拓宽眼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3)晋升通道:企业职能部门应建立健全中层干部的晋升通道和机制,依据中层干部的绩效和发展潜力,供应晋升和发展的机会。
6. 考核与奖惩(1)考核标准:中层干部应依据部门绩效考核标准,衡量其工作绩效和本领表现,包含员工管理、工作成绩、沟通协调、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表现。
中层干部管理制度及考评

中层干部管理制度及考评
中层干部管理制度是指对组织中层干部的选拔、任用、绩效考核、培养等进行规范的一系列制度。
中层干部是组织中具有一定权力和管理职责的干部,对于组织的发展和运行起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中层干部管理制度的一些考评标准:
1. 绩效考核:根据中层干部的职责和工作目标,对其在工作中的表现进行绩效评估。
评估指标可以包括目标完成情况、工作质量和效率、团队管理能力等。
2. 遵纪守法:中层干部应当严格遵守组织的法规和纪律,不得有违法乱纪行为。
违反纪律的行为会对干部的考核结果产生负面影响。
3. 领导能力:中层干部需要具备较强的领导能力,能够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团队,推动工作的顺利进行。
领导能力可以体现在战略决策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
4. 业绩贡献:中层干部在工作中应当能够为组织的发展做出实质性的贡献,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业绩贡献可以从利润增长、市场份额扩大、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进行评估。
5. 道德品质:中层干部应当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标准。
品德评价可以从廉政建设、作风建设、诚信经营等方面考察。
6. 学习和成长:中层干部应当具备良好的学习和成长能力,能够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学习和成长
能力可以从专业知识掌握、学习态度和自我发展等方面进行评估。
以上是中层干部管理制度的一些考评标准,不同组织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中层干部管理制度模板

中层干部管理制度模板一、总则1. 本制度旨在明确中层干部的职责、权利和义务,规范其管理行为,提高管理效率。
2.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中层干部,包括各部门主管、经理等。
3. 中层干部应遵守公司规章制度,维护公司利益,促进公司发展。
二、任职资格1. 中层干部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
2. 应具备与岗位相匹配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
3. 应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
三、职责与权限1. 中层干部负责本部门的日常管理工作,确保部门目标的达成。
2. 制定和执行部门工作计划,对部门员工进行指导、监督和评价。
3. 有权对部门内部事务进行决策,但重大事项需上报上级管理层审批。
四、工作规范1. 严格遵守工作时间,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2. 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各项培训和会议。
3. 保持与上级和同事的良好沟通,及时反馈工作进展和问题。
五、绩效考核1. 中层干部的绩效考核应包括工作业绩、团队管理、创新能力等方面。
2. 绩效考核结果将作为晋升、薪酬调整和培训机会分配的重要依据。
六、培训与发展1. 公司鼓励中层干部参加各类培训,提升个人能力和专业技能。
2. 公司将为中层干部提供职业发展规划和晋升机会。
七、纪律与奖惩1. 中层干部应严格遵守公司纪律,违反规定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2. 对于表现优秀、贡献突出的中层干部,公司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和修订。
2.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冲突,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请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对以上模板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中层干部管理制度

中层干部管理制度1. 引言中层干部是组织中关键的管理人员,他们在企业或组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中层干部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能,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中层干部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层干部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中层干部的选拔和培养、中层干部的职责和权力、中层干部的考核和激励等方面,旨在为组织提供一个有效的管理制度,提升中层干部的管理能力。
2. 中层干部的选拔和培养2.1 选拔标准中层干部的选拔应根据其个人素质和能力来确定,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专业知识:拥有相关专业背景和扎实的专业知识;•经验和能力:在岗位上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管理能力;•领导潜力: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决策能力;•诚信和道德品质: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2.2 培养计划为了提高中层干部的管理能力和领导水平,应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
培养计划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岗位培训:根据中层干部的实际工作需要,安排相关的岗位培训,提升其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管理培训:组织中层干部参加管理类培训或进修学习,提高其管理思维和管理能力;•轮岗锻炼:安排中层干部进行跨部门或跨岗位的轮岗锻炼,拓宽其视野和提升其综合能力;•个人发展规划:与中层干部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帮助其明确职业目标和提升路径。
3. 中层干部的职责和权力3.1 职责范围中层干部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上级决策:负责将上级决策传达到相关部门,并确保决策的落实;•组织协调工作:负责组织和协调本部门的工作,确保各项任务按时完成;•下属管理与指导:负责管理和指导下属员工的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问题解决与决策:负责处理日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决策和解决方案;•绩效考核和激励:负责对下属员工进行绩效考核,并提供相应的激励措施。
3.2 权力范围中层干部的权力应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得超越其职责范围。
中层干部的权力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资源调配:根据工作需要,合理调配本部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决策权限:根据授权,自主做出一定权限范围内的决策;•人事管理:根据规定,参与中层以下员工的选拔、培训和绩效考核;•团队管理:组建和管理本部门的团队,确保团队的有效运作;•提案和建议:向上级提供相关工作方面的提案和建议。
中心中层干部管理制度

中心中层干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中心中层干部管理,提高中层干部素质和绩效,促进中心工作科学、有效、高效开展,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章中心中层干部管理的原则1. 严格按照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党的中心任务;2. 遵循集体领导、民主集中制原则;3. 依法依规,科学、公正、透明;4. 绩效导向,激励和约束并重;5. 公平公正、任人唯贤。
第三章中心中层干部的职责1. 落实中心党组织决策,协助中心党组织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2. 组织落实中心工作任务,制定、实施中心年度计划;3. 负责具体工作领域的决策和执行;4. 维护中心单位内部的秩序,保障中心的正常工作秩序;5. 建立和完善中心内部管理制度;6. 负责传达和贯彻落实中心党组织的工作要求和重大决策。
第四章选拨和管理原则1. 选拨中心中层干部应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党性和组织观念、业务能力相统一的原则;2. 合理确定中层干部的岗位职责和权限;3. 聘用和任免中心中层干部应经过严格的程序和审查,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4. 对中心中层干部实行岗位责任制和绩效考核制度,充分激发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5. 保证中心中层干部的合法权益,确保其能够履行职责和权利。
第五章中心中层干部的管理办法1. 规范中心中层干部的工作表现考核,根据实际工作表现,进行定期的评定;2. 加强中心中层干部的培训和提高,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和条件;3. 审查和监督中心中层干部的工作,建立定期考核和监督机制;4. 加强对中心中层干部的思想教育和政治纪律的教育,确保他们坚定不移地维护党的领导;5. 建立激励机制,对中心中层干部的优异表现给予及时奖励,并进行公示。
第六章中心中层干部的监督机制1. 中心中层干部的任免和管理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接受上级组织和部门的领导和监督;2. 中心中层干部应接受党内组织的监督,接受干部民主评议和职务述职;3. 对中心中层干部的廉洁自律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建立个人财产申报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4. 改进对中心中层干部的考核制度,实行多种考核指标,建立综合考核和评价机制。
学校中层干部管理制度范文

学校中层干部管理制度范文一、总则本规章制度的制定目的在于规范学校中层干部的管理行为,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所有学校中层干部均应遵守本制度的相关规定。
二、任职资格要求1.任职资格:学校中层干部的任职人员需具备以下条件:•具备教育学及相关专业的本科或以上学历;•在学校工作岗位上有一定的从业经历;•具备一定的管理、沟通和协调能力;•无不良行为记录和违纪违法行为。
2.选拔程序:•学校将根据需要,通过公开选拔、内部推荐或面试等方式,确定中层干部人选;•选拔程序应公开、公正、公平;•中层干部候选人应经过相关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三、任期和职责1.任期:学校中层干部的任期为三年,期满后可重新竞聘或调整岗位。
2.职责:•负责制定学校中层干部的具体工作计划和目标,并组织实施;•指导、管理下属,确保各项工作按时完成;•配合学校领导完成各项决策和任务;•负责下属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工作;•积极推动学校改革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四、管理标准1.工作纪律:•学校中层干部应严格遵守学校的工作纪律和相关规定;•遵守工作时间,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严禁擅离职守、吃拿卡要、玩忽职守等行为;•不得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不得参与商业活动或利益冲突。
2.作风建设:•学校中层干部应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和行为习惯;•建立良好的师德师风,以身作则,为学生和教职工树立榜样;•积极主动地服务于师生,及时反馈和解决问题。
3.协调管理:•学校中层干部应积极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并保证信息的及时传递;•配合学校领导完成各项任务,高效地组织、协调和管理下属;•确保各项工作按时完成,达成学校的整体目标。
4.廉洁从业:•学校中层干部应恪守政治纪律,不参与任何违法活动;•严格履行职责,不以任何形式收受和索取财物;•接受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学校领导的监督,接受工作评议和考核。
五、考核标准1.考核内容:•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的提升情况;•服务质量和工作态度的评估结果;•廉洁从业和遵守纪律的表现。
中层干部管理制度及考评标准

中层干部管理制度及考评标准
中层干部管理制度是指针对组织内中层干部进行管理的一套规范和流程。
其中包括中层干部的选拔、培养、考核、奖惩等方面的内容。
1.选拔:
中层干部的选拔应该采取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一般会通过考察、面试、笔试等方式来评估中层干部的能力和素质。
选拔时应综合考虑其工作表现、业绩、能力和领导潜力等因素。
2.培养:
中层干部的培养是为了提升他们的管理能力和领导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培养方式可以包括培训、教育、辅导等多种形式,旨在帮助中层干部掌握管理技能、提升业务水平,发展其领导能力。
3.考核:
中层干部的工作表现和成绩应该通过考核来评估。
考核可以包括个人目标的达成情况、团队协作能力、业绩贡献、领导能力等方面的评估。
考核结果将会作为晋升、奖惩和绩效激励的依据。
4.奖惩:
根据中层干部的工作表现和贡献情况,可以给予奖励和奖金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干劲。
同时,对于工作不力或者违背工作
纪律的中层干部,应该给予相应的惩罚,包括降级、调岗或者终止合同等。
5.绩效评估标准:
中层干部的绩效评估标准应该与其职责和工作目标相一致,并且要具有可操作性。
一般包括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团队管理、领导能力、创新能力、沟通协作等方面的综合评估。
总之,中层干部管理制度及考评标准应该是组织内部建立起来的一套规范和流程,以促进中层干部的选拔、培养、考核和激励,提升他们的管理水平和领导能力,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在组织中的作用。
中层干部管理制度及考评(3篇)

中层干部管理制度及考评中层干部作为企业管理的骨干力量,对于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评估中层干部的工作表现,建立和完善中层干部管理制度和考评体系势在必行。
本文将以____字的篇幅,从中层干部管理制度的意义、构建原则、核心内容和考评指标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中层干部管理制度的意义中层干部是企业从基层向高层发展的桥梁和纽带,他们负责传导和执行上级的决策,同时又需要有效地协调和管理下属。
一个完善的中层干部管理制度能够帮助企业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1.明确岗位职责:制度能够明确中层干部的职责和权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履行自己的职责,减少重复劳动和混乱。
2.提升管理水平:制度能够规范中层干部的工作流程和管理方法,指导他们如何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3.构建团队合作:制度能够促进团队合作和沟通,在团队内部建立协作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使团队成员能够更好地协同工作,提高整体绩效。
4.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制度能够塑造和传承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引导中层干部建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和价值观,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吸引力。
5.提升中层干部的能力素质:制度能够通过培训、交流和考核等方式,促进中层干部的能力提升和个人成长,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储备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二、中层干部管理制度的构建原则构建中层干部管理制度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科学规范原则:制度应当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准确指导中层干部的工作和管理行为。
2.公平公正原则:制度应当公平公正,不偏不倚地对待每一位中层干部,确保他们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3.激励导向原则:制度应当通过激励机制,激发中层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潜力。
4.灵活适应原则:制度应当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5.全面协调原则:制度应当全面协调,涵盖中层干部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方面,确保中层干部在各个层面上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指导。
中层干部管理制度

中层干部管理制度引言中层干部是企业、政府机构中的枢纽,其中居于中最重要的地位。
中层干部具有很高的权利和权威,但同时也承受着更多的责任和约束。
中层干部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中层干部行为、明确责任和权利、提高整体业绩而设立的,对于支撑企业发展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建立中层干部管理制度的目的中层干部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1.规范中层干部行为,维护企业良好形象。
2.明确中层干部的责任和权利,协调上下级关系,简化管理层级。
3.提高中层干部的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的整体业绩。
4.激励中层干部,增强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中层干部管理制度的内容中层干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员工资格和选拔1.中层干部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管理技能,同时必须符合企业的选拔标准,通过选拔考核。
2.中层干部应通过考试,进行深入的培训和教育,学习企业管理知识和专业技能,增强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工作职责和约束1.中层干部必须认真履行在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
2.中层干部必须按照企业规定的工作时间、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进行工作。
3.中层干部必须严格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保守企业商业机密,保证企业形象不受损害。
激励措施1.中层干部应该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激励,如晋升、加薪和表扬等,以鼓励中层干部积极工作。
2.中层干部可以通过团队合作,参加管理决策等方式,获得更多机会发挥自己的能力。
评估考核1.对中层干部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和考核,建立工作绩效考核制度,记录中层干部的工作表现。
2.对中层干部的工作绩效进行定期总结,以保证中层干部的工作能够不断提高和改进。
反馈机制1.提供中层干部的反馈平台,收集中层干部的意见和建议,反馈企业管理水平,改进中层干部管理制度。
2.向中层干部提供反馈机制,明确工作绩效和责任,让中层干部能够快速了解自己的工作表现,及时调整工作方式。
结论中层干部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关键,对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整体业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层干部管理制度

中层干部管理制度
中层干部是指在组织中居于中层管理岗位的干部,负责完成组织的具体管理任务。
中层干部管理制度是为了加强中层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效能而制定的一系列制度和规定。
中层干部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拔任用制度:明确中层干部选拔的标准和程序,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选拔机制,确保担任中层干部的人员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和素质。
2.培养与发展制度:为中层干部提供培训、学习和发展机会,通过不同形式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中层干部的管理技能和知识水平。
3.考核评价制度:建立中层干部的考核评价制度,对中层干部进行岗位责任和绩效考核,为干部提供晋升和激励的机会,同时对不合格的干部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4.奖惩制度:建立中层干部的奖惩制度,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干部给予奖励,对失职失责的干部进行惩罚,有效激励和约束干部的工作表现。
5.沟通交流制度:建立中层干部与上级领导和下属员工的沟通交流机制,促进信息的畅通和工作的协调,提高管理效能和组织的运转。
中层干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可以提高中层干部的管理能力和素质,促进组织的发展和创新,推动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制度的健全和执行也能够增加干部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减少干部任性和纪律问题的发生,保证组织的良好运转。
学校中层领导管理制度

学校中层领导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和规范对学校中层干部的管理,树立领导班子的良好形象,提高中层干部的管理能力和综合素养,增强学校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特制定了XXX中层干部管理制度。
以下是该制度的具体内容:1.中层干部要服从上级教育部门、学校校长、书记、分管副校长的工作安排,不推诿、不找理由,积极接受和执行。
2.中层干部要结合学校实际,对主管的工作制定管理制度并制定考核细则。
3.中层干部要讲究工作方法,增强管理能力,创新工作思路,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4.中层干部之间要讲团结、树正气,形成团结协作、相互补台的良好风气,不搞小团体,不诋毁他人,不打击报复。
5.中层干部要保持领导风范,注意个人形象,在工作中坚持组织性和原则性,公正、公平地对待学校每一位教职员工。
6.中层干部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工作品质和能力,自觉树立角色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全局意识和发展意识。
7.中层干部要树立终身研究的惯,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素养,能独挡一面,充分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
8.中层干部要定期召开业务工作会,及时了解反馈和部署工作,深入本部门的各个领域,积极配合其它部门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
9.中层干部要虚心听取群众的建议和意见,建立积极健康的干群关系。
10.中层干部要坚持做到外出工作研究请假汇报制、值周行政巡视制、常规工作抽查制。
11.中层干部要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正确处理上下级关系,善于调动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发现并发挥每一个教职员工的特点和长处。
12.学校对违反制度的中层干部,将视其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处理,包括批评教育、口头警示、酌情扣发职务补贴、组织出面做工作、劝其退出领导班子、提出整改措施等。
对于仍无明显变化的情况,学校将对当事人进行换岗甚至撤职。
13.学校将对工作突出的中层干部实行奖励,以激励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和作用。
院系中层干部管理制度

院系中层干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规范院系中层干部的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促进院系发展,特制定此管理制度。
第二章中层干部的范围院系中层干部包括副院长、系主任、教研室主任等具有中层管理职务的人员。
第三章中层干部的职责1.副院长(1)协助院长处理院系内部日常事务;(2)负责院系内各职能部门的协调工作;(3)负责院系内部的宣传工作;(4)承担院系内其他由院长交办的任务。
2.系主任(1)负责管理本系的教学、科研、实验室等工作;(2)组织学科建设,推动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3)协调解决系内教职工的工作纠纷;(4)处理系内师生的日常事务。
3.教研室主任(1)负责教研室内的教学、科研、实践教学等工作;(2)组织教研室内的科研项目申报和管理;(3)管理教研室内的教学资源。
第四章中层干部的选拔与任职1.选拔标准(1)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具有较高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的人员;(2)选拔对象必须具备较高的教育背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
2.任职程序(1)提名候选人:由院系领导提名候选人;(2)经过审核:候选人的资历、能力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3)正式任命:院系领导对符合条件的候选人进行正式任命。
第五章中层干部的管理1.管理方式(1)建立定期例会制度,及时了解院系工作进展和问题;(2)实行目标管理,明确工作目标和责任,推动院系工作的高效落实。
2.工作考核(1)定期对中层干部进行考核,根据工作业绩确定考核结果;(2)考核结果作为晋升和奖惩的重要依据。
第六章中层干部的奖惩1.奖励(1)建立奖励机制,对中层干部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给予表彰和奖励;(2)奖励形式可以是物质奖励或者荣誉称号等。
2.惩处(1)对中层干部在履行职责中出现失职、玩忽职守等行为要进行惩处;(2)惩处方式可以是责令书面检讨、降职、甚至解除职务。
第七章中层干部的培训1.培训内容(1)管理技能培训:提高管理技能、决策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2)业务知识培训:提升业务水平,了解最新的教学和科研动态。
中层干部管理制度

中层干部管理制度一、概述中层干部是企业管理结构中重要的一环,对企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层干部管理制度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制定科学、合理的中层干部管理制度,是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中层干部管理制度的目的中层干部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是:1.确立中层干部的职责和权限,明确岗位责任,加强管理。
2.保持中层干部团队的稳定,发挥其在企业中的领导力和推动力。
3.提高中层干部的工作效率和主动性,增强竞争力。
4.为企业提供稳定、高效的管理人才。
三、中层干部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中层干部的选拔:按照岗位要求对中层干部进行选拔,采用多种方式,如面试、考试、评审等,选派最适合的人才进入中层干部层面。
2.中层干部的聘用:在选拔合格的中层干部之后,公司进行面谈,确定细节问题,签订工作合同,并向社会公示,同时注明该届干部的职责与权利。
3.中层干部的培养:通过定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的培训,提高中层干部的管理水平。
4.中层干部的考核:设计中层干部考核指标,根据每一位中层干部的不同职责设置不同的考核指标。
对中层干部的考核进行多元化、系统化管理,将考核结果反馈给中层干部,从而让其更加关注自身工作表现,提高管理能力及个人绩效。
5.中层干部的激励机制:中层干部工作任务的完成效果不同,激励机制也应该不同。
因此,中层干部的绩效应该是一定的绩效工资加上多方面的奖励激励措施。
6.中层干部的管理问责:中层干部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整改和问责,同时要为中层干部的发展留有空间。
四、中层干部管理制度的执行中层干部管理制度的执行需要有大力支持和协助。
企业管理者应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对中层干部的选拔、培养、考核、激励、和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化管理,从而实现中层干部管理制度的全面落实。
五、中层干部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人才的重要层次。
制定科学、合理的中层干部管理制度,对于实现企业的稳步发展、促进中层干部在企业中的有效发挥和增强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于企业中层干部管理制度

关于企业中层干部管理制度一、概述企业中层干部是企业管理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承担着重要的管理职责和领导工作。
中层干部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立和完善对于促进企业的良好经营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中层干部管理的重要性、制度的建立和优化、管理制度的落实和完善以及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中层干部管理的重要性1. 中层干部是企业管理和业务落地的重要环节中层干部在企业管理中处于一个重要的位置,他们既要执行高层领导的指示,又要负责具体的业务落实。
中层干部是高层决策层和基层员工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他们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运作和业绩。
2. 中层干部是培养和选拔领导人才的重要渠道中层干部是一个企业的未来领导层的主要来源。
通过培养和选拔中层干部,可以为企业的领导班子输送优秀的新鲜血液,保持企业的活力和发展前景。
3. 中层干部是企业文化传承和践行者中层干部承载着企业文化的传承和践行的重要使命。
他们需要起到示范和引领的作用,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和言行,影响和引导员工的思想和行为。
三、中层干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优化1. 制度的建立(1)明确中层干部的管理职责与权限制定明确的管理职责和权限是中层干部管理制度的前提,中层干部应当承担哪些职责,享有哪些权限,都需要在制度中有明文规定,以便中层干部能够清楚自己的工作范围和权责。
(2)确定中层干部的评价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中层干部考核评价制度,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中层干部的工作表现和业绩,激励和选拔优秀的中层干部,有利于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2. 制度的优化(1)建立激励机制,提高中层干部的积极性和责任感通过建立激励机制,例如晋升制度、薪酬激励、荣誉表彰等,激发中层干部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使他们能够更加主动地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
(2)强化培训和发展机会,提高中层干部的管理水平通过加强中层干部的培训和发展机会,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领导能力,可以使中层干部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层干部管理制度篇一:公司中层干部管理办法★★★公司中层干部管理办法(暂行)1、总则1.1 指导思想为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建立科学规范的中层干部选拔、使用、监督、考核机制,培养一支精干高效、爱岗敬业、充满活力的中层干部队伍,特制定本办法。
1.2 使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中层干部的任用和管理工作。
1.3管理职责1.3.1 人事部在公司党委的领导下,负责中层干部的日常管理。
1.3.2 纪委、监察室负责对中层干部的日常监督。
负责对中层干部进行年度审计、离任审计和工作需要的其他审计。
1.4 中层干部管理的基本原则1.4.1坚持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
1.4.2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
1.4.3坚持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1.4.4坚持动态管理的原则。
2 中层干部的基本条件2.1 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贯彻公司党委各项决策和部署,认同公司企业文化,有全局观念,开拓创新,敬业精神强。
2.2 遵纪守法,勤政廉洁,坚持原则,以身作则,团结同志,作风民主,群众威信高。
善于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具备较高的接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思想境界和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敢于抵制不良行为。
2.3 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4 熟悉业务,有基层管理工作经验,有较强的组织指挥、协调和决策能力,有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有较强的学习创新能力。
2.5一般应具有中专及以上原始学历或大专及以上后续学历或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
2.6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能适应工作需要。
2.7一般工作经验不少于3年,在管理岗位或班组长岗位工作不少于1年。
2.8年龄在男50周岁及以下,女45周岁及以下。
2.9初次聘任的中层干部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个别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或特殊需要可适当放宽。
3 中层干部任免3.1 中层干部的任用。
中层干部任用分为聘任制,任命制两种。
3.1.1 聘任制干部是指经理聘任的干部,包括经理助理、副总师、机关各部室、车间、下属公司等单位行政正副职。
3.1.2 聘任分为组织聘任和双向选择聘任两种。
3.1.2.1 组织聘任,是指由经理提名,人事部组织考察,征求纪委等有关部门意见,公司党委集体研究决定后,经理聘任。
3.1.2.2 双向选择聘任,分两种情况进行:(1)组织选择,征求个人意见,双方同意,经理聘任;(2)个人选择竞争岗位,组织对参加竞选的人通过一定形式进行优选(包括竞争、考察的等),经理聘任。
3.1.3任命制干部是指根据有关规定及程序产生,由公司党委任命的干部,任期原则为4年,包括各党支部书记、副书记、纪委副书记,工会副主席。
2. 2实行干部任免前征求纪委意见制度。
党委会讨论决定干部提拔任用前,应书面征求纪委意见。
3.3 实行中层干部任前公示制度。
3.4 实行新提任中层干部试用期制度。
3.4.1提任的中层干部试用期为半年。
试用期间,其岗级按原岗级执行。
需延长试用期的,延长期不超过半年。
3.4.2 试用期满前一个月,由人事部对试用人员在试用期间的德、能、勤、绩、廉进行综合考核,重点考核对试用职务的适应能力和履行职责情况。
3.4.3 试用期满,对考核称职的,提出正式任用意见,任职时间从试用之日算起。
对工作业绩一般的,提出延长试用期意见。
对工作业绩较差,以及试用期期间出现重大失误、犯有严重错误的,提出免除试用职务意见,经党委研究决定后,履行有关手续。
3.5 试行生产一线中层干部交流制度。
干部交流要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干部,有利于优化结构,优势互补,提高整体功能。
对在同一岗位连续任满三年的干部原则上进行交流。
3.6 中层干部的解聘(免职)3.6.1 解聘(免职)的条件3.6.1.1 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对企业造成不利影响者;3.6.1.2 玩忽职守,责任心差,造成重大事故,给企业带来较大损失者;3.6.1.3 严重违反企业制度、规定,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3.6.1.4 工作责任感不强,工作能力欠缺,难以适应工作要求,不能完成担负的任务或有严重失误者;3.6.1.5 犯有其他严重错误者;3.6.1.6 聘任期满,未得到重新聘任者;3.6.1.7 身体欠佳,影响履行正常工作6个月以上者;3.6.1.8 综合测评成绩连续3年倒排第1、2、3名者;3.6.1.9 连续诫勉2次者;3.6.1.10 本人要求辞职,组织批准者;3.6.1.11 因其他原因需要解聘或免职者;3.6.2 凡符合3.6.1中条件之一者,属聘任制干部由经理提名,党委研究决定解聘;属任命制干部,党委研究决定免职。
3.6.3 解聘或免职的中层干部,原则上一年内不得参与中层干部岗位的竞争和组合,可参与一般管理岗位竞争或组合;也可由组织根据工作需要进行安置。
3.7 中层干部年龄,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无特殊需要一般不再担任实职,退出中层干部岗位,可享受原待遇,但必须坚持正常工作,参加正常工作考核。
3.8 中层干部年龄,年满45周岁,连续担任中层干部10年(含10年)以上、累计15年(含15年)以上的现任中层干部,根据工作需要被免去职务的参照上款执行。
3.9连续担任中层干部10年(含10年)、累计15年(含15年)以上,45岁前被免职的待内部退养时,在现任岗位的基础上上浮两级岗位工资,但不得高于原担任中层干部时的最高岗位工资。
凡条件达不到3.7、3.8、3.9中条件要求被免职的中层干部,一律执行岗变薪变的原则。
因犯错误被撤销中层干部职务的,不享受以上待遇。
4 中层干部考察与测评4.1 考察是指对中层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工作实绩和履行职责情况的考核、评价;综合测评是让不同层面的领导和员工对被测评人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表现作出定性评价,并按不同权重计算分数。
考察和测评结果作为加强中层干部管理和中层干部奖惩、任用的依据。
4.2 考察。
实行联合考察制度,以人事部门为主,纪委、政工、财务、工会等部门配合进行。
分为平时考察、跟踪考察、个人述职和年度工作考核。
4.2.1 平时考察。
是对中层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的经常性考察。
篇二:企业中层干部管理办法企业中层干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改进公司系统企业中层干部的管理,加强企业中层干部队伍建设,健全常态管理机制,推动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分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企业中层干部管理坚持下列原则:(一)党管干部原则。
(二)任人唯贤、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
(三)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呈现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良好局面。
(四)组织认可、市场认可、职工群众认可。
(五)选拔、培养、使用和监督、考核、管理相结合。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分公司系统(含“两权分离”)企业中层干部管理工作。
第二章管理职责与权限第四条企业中层干部职务序列,按集团公司规定设置正科级人员、副科级人员。
第五条管理职责。
公司负责企业中层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考核;负责备案管理中层干部的审核、批复;各企业负责本单位中层干部管理制度制定、选拔任用、教育培养和监督考核等日常管理。
第六条企业向公司任前备案的中层干部:(一)总经理(厂长)助理、副总工程师、副总会计师、副总经济师、副总政工师等,以下简称“副总师”。
(二)企业纪委副职,监察、审计、财务、人力资源(组织部)等内设机构主要负责人。
第七条第六条所列之外的企业中层干部,由企业直接管理,任免文件抄送分公司。
第三章条件和资格第八条企业中层干部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一)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认真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忠实执行上级战略决策和工作部署。
(二)具有较突出的工作业绩,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开拓创新精神和市场意识强。
(三)具有履行岗位职责所需的专业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熟悉相关行业情况。
(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遵纪守法,勤勉尽责,团结合作,廉洁从业,作风形象好。
(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能够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素质。
第九条企业中层干部的学历和年龄规定:(一)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或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
(二)新提拔中层干部的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
(三)中层干部任职年龄规定:企业中层干部男满55周岁(副总师不超过57周岁)、女满50周岁(副总师不超过52周岁)不再聘任中层职务;因年龄原因不再聘任中层干部职务的人员,有关待遇按企业制定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数量和结构第十条企业内设机构数量,按照《公司实施企业部门、岗位规范设置的意见》和公司核定给各企业的机构设置执行。
第十一条企业“副总师”职数的设置(一)规模以上企业或员工人数超过1000人的企业,配置为5-7职,总数不超过领导班子职数。
(二)规模以下企业或员工人数少于1000人的企业,配置不超过3职。
(三)投资经营、物流运销、区域检修等企业设置不超过2职。
(四)企业如确因工作需要,需增加“副总师”职数,应充分阐明理由,报公司批准后执行。
第十二条企业中层干部职数,管理部门配置不超过2职,规模以上企业运行、检修、燃料等生产部门一般配置3-4职,生产部门分部配置不超过2职;规模以下企业运行、检修、燃料等生产部门一般配置1-2职。
第十三条各企业应严格控制中层干部职数,可根据工作需要和干部的成熟度,分步实施,逐步到位。
对于目前已经超职数配置的单位,要结合今后中层干部调整,逐步规范到位。
第五章选用方式第十四条企业中层干部选拔一般采取组织选聘、公开选拔等方式进行,以公开选拔为主。
组织选聘一般要经过确定考察对象、做好考察准备、组织考察、形成考察报告、沟通酝酿、研究决定、征求上级主管单位意见(按权限)、公示、任职谈话、宣布任职决定并办理任职手续等十个程序。
公开选拔一般按照公开选拔职位、发布公告、报名与资格审查、能力素质测试、确定考察对象、进行考察和任免等六个程序。
第六章备案管理第十五条企业中层干部任前备案程序(一)企业党委根据工作需要,就任前备案管理的中层干部调整意见及人选情况,向公司进行报告。
(二)企业党委对人选讨论通过后,向公司党组报送任职备案请示(需写明任职理由与任职分工),并附拟任职人员的考察材料。
(三)公司视情况决定是否对拟任人选进行考察了解。
(四)公司按程序审核批复。
公司接到任职备案请示后,一般在五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复,特殊情况需要延期的,由公司作出解释说明。
(五)企业党委根据公司批复意见,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任职手续。
第十六条任前备案管理的有关人员免职由企业党委负责,免职文件抄送分公司。
第七章附则第十七条本办法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篇三:中层干部管理制度中层干部管理制度一、总则1、中层干部管理制度的建立为适应**公司经营发展的需要,建立健全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公司内部中层干部的管理,使**公司的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充分发挥中层管理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特制订本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