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则的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ge 15
如果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我会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1)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对症下药。 (2)做好班集体工作,特别是班干部的培养工作。支持和鼓励他 们积极大胆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特别是对曾刚的教育工作。要以一分为 二的观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要寻找和点燃他们身上的 “闪光点”使他们向好的方面转化。曾刚有一定的组织能力, 爱劳动,可以让他参加班级工作,创造条件,使他的优点得到 发挥,缺点错误得到改正。 (4)做好家长工作,尤其是做好曾刚家长的工作。 (5)教好自己担任的语文课,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并以此为起 点,加强与任课教师的联系,教育学生学好各门功课,搞好班 级学习,提高班级学习成绩。
Page 6
5、德育 (1)德育规律 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学生在 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 规律;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2)德育原则 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循循善诱原则);尊重学生与 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课堂与生活相结合的原则;长善救失原则 ,或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灵活施教原则;集 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Page 21
家长说;‘可否戴帽子上课。“校方说;‘不行,等头发 长长了再来上课。”家长为让刘某学习,找到教育局领导 反映情况,教育局要求准许刘某上课,并且在校期间要真 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学校收到教育局通知后,以刘某光头损坏学校形象为由不 允许刘某上课。 运用相关的教育法规及你所掌握的教育学原理回答:学校 这样做是否合理,为什么? 答:学校的做法不合理。这是因为: 1、学校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受教wenku.baidu.com权 2、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阶段性(中学崇拜偶像) 3、不符合德育原则:疏导原则、长善救失 4、德育方法 5、教师职业道德:关爱学生
案例7 这是重庆一中学因剃头发事件而不让其上课的材料。 刘某是一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他特喜欢罗纳尔多,把头发 剃成足球样式形状,第二天便来学校上课,刚走进教室, 被老师看见,老师便对他说:“你的发式太怪了,把头发 再去剪剪,恢复正常了再来上课,顺便让你爸爸妈妈来学 校一趟。”刘某回家后,将这件事告知家人,第二天他的 外婆便一起来学校,学校老师要求刘某剪掉头发,并不准 许他上课。外婆带他去将头发剪成光头,第三天又来学校 ,没想到学校老师却说哪有学生光头来上课的,依然不允 许其上课,外婆只好找校方领导,校方说不准许其上课。
Page 18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 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 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作斗争 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 悔地说道:“陶……陶校长,你……你打我两下吧!我错 了,我砸得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过去, 说:“因为你正确地认识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 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了,我的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 该完了吧!”说完,就走出了校长室。 提问角度:陶行知先生的做法符合哪些德育要求?请具体 分析。
Page 2
2、教师 教师职业道德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终身学习 师生关系
Page 3
3、新课改 (1)学生观 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 异性;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 的关怀 (2)教师观 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应该是 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教师 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教师教学行为观点的转变: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 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在对待教学上, 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 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 课程强调合作。
(1)疏导原则。比如:陶行知来到校长办公室时,王友 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将糖果送 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 我却迟到了。”陶行知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及事实真相来 说明道理,启发他们自觉认识问题,自觉履行道德规范 。 (2)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比如:当陶行 知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没当即斥责了 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从这一点看出陶行知是严格要求 学生的。 (3)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对王友的肯 定
Page 16
案例5 王老师在讲《土地》这篇课文时“我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 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然后,才又收住缰绳,缓步回到眼前 灿烂的现实中来。”一个学生说“野马怎么会有缰绳?” 王老师没有备课,就对学生说:“难道秦牧还会错吗?” 学生的脸涨得通红,班级的气氛顿时凝固了。 答题角度 1.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这种抽象的比喻还不理解; 2.教学机智问题,对课堂出现的状况不能很好应对; 3.教学中注重引导启发(教师观); 4.师生关系民主,要倾听学生心声,创造师生互动的课堂 气氛。
解题思路
(分段,注意逻辑)
1、表明自己的观点(好、不应该、不完 全对、辨证看等等) 2、说原因:结合案例来分析,为什么好/不好等, 违背了什么理论/知识。(或者正反面论述,如果 不这样做会怎样,这样做会怎样) 3、应该怎么做:书本知识、提倡的、主张的观点 等。
Page 1
案例分析题思考维度: 1、学生 (1)权利: 人身权 受教育权 (2)身心发展规律: 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 (3)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 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
Page 17
案例6 育才小学校长陶行知在校园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 上的男生,当即斥责了他,并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里去 。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 挨训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了一块糖果送给他,并 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 了。”王友惊疑地接过糖果。随之,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 果放到他手里,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 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尊重我,我应 该奖你。”王友更惊疑了,他眼睛睁得大大的。
Page 22
案例8
某小学三年级有位叫王峰的学生,经常迟到、旷课、上游戏厅 ,甚至打架,学习成绩就更不说了,门门功课挂红灯,尽管老 师多次教育,仍不见好转,还是经常旷课、打游戏,向同学借 钱,同学不借就打同学,以至班里同学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 虽然偶尔也有进步,但没过两天又恢复原样,以至老师对他失 去了信心。 不过,这个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百米赛跑速度超人,在校 运会上,他连续两年获得百米赛冠军,为班级争得了荣誉。除 此以外,他还特别喜爱画画,象棋也下得非常棒。 请你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对待这样的学生。
Page 4
(3)教学观 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教学是师生交往、积 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教学 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 (4)教育评价观: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①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②评价主体和内容多元化; ③评价是方式多样化;④注重评价过程
Page 5
Page 12
案例3 同是学生被教师的课堂提问难住,甲、乙、丙三位老师的 处理方式各不相同。 1、教师甲:(语气很重,冲着该生)整天上课开小差, 结果怎样?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能回答,太笨了!坐下! 2、教师乙:(生气,但不表现出来)坐下。谁来帮他? 3、教师丙:(微笑、和蔼地)别急,回忆一下,我们昨 天学过的内容,当时你听得很认真。想想,昨天××同学 是怎样回答的? 学生:(思索片刻,说出了与问题答案相关的一句话。) 教师丙:(很兴奋)对呀!看来,你是很棒的! 学生:(体面地坐下,并投入到后面的学习中) 问题:就三位老师不同做法,谈谈你的看法。
Page 9
案例1 某重点大学毕业生小李,在公开招聘中以优异的成绩被聘 为某初中老师,刚上班时,他虚心向同事请教,认真备课 ,努力把握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工作高度负责,教学效 果好,在期末的评定中成绩优越,但随着工作的熟悉与社 会交往的增多,便越来越不重视备课和对教学环节的把握 ,开始变得浮躁,他认为:“教师上课就那么回事,我备 好一遍课可以用好多年!” 上学期学生评教,小李排名倒数。校长找其谈话,她还 不以为然:“我重点大学毕业生,难道还教不了初中生?” 之后,他把对校长和学生评教的不满都撒到学生身上,上 课时对不专心听讲或成绩差的学生或挖苦讽刺或罚站,甚 至赶出教室。 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这位教师的行为。
Page 13
答题维度: 师生关系 教师职业道德 新课程教师角色 评价观 教学原则(启发性原则)
Page 14
案例4 四年级3班是学校有名的乱班,打架成风,一些学生动辄 舞棍弄棒,乱打一气,课堂纪律混乱;上课怪叫起哄,爬 窗子,翻窗户,成了一些学生的嗜好。班里同学之间不团 结,正气不能抬头,也有少数同学希望好好学习,对班里 的现象不满,但敢怒不敢言,怕受那些捣蛋的同学的报复 ,班级干部软弱无力。班级学习成绩差,是同年级中平均 成绩最差的班级。一位青年教师上课时被学生乱哄气哭了 ,发誓再也不上这班的课。曾刚是班上著名的“调皮大王 ”,打架时,只要他一挥手,其他人就会蜂拥而上。曾刚 的家长对他唯一的办法就是痛打。但曾刚也有优点,就是 爱劳动,有组织能力。 如果你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同时兼任语文课教学,你 应如何着手去改变这个班的面貌。
Page 10
答: (1)爱岗敬业。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是对教 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 (2)关爱学生。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3)教书育人。教师的根本任务。 (4)为人师表。 (5)终身学习。
Page 11
案例2 课堂上有位学生指出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老 师当时就恼怒起来:“某某同学,算你厉害,老师不如你 ,以后老师的课就由你来上好了!”全班同学随老师一起 嘲笑这位学生,该生从此在课堂不能发现问题,不能主动 回答问题了。 问题:请你从该实例,评价该老师的做法有哪些不当之处 ? 答题维度: 教师职业道德 师生关系:人格上的平等关系,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 。要尊重学生,不侵犯学生的人格尊严权。
Page 7
(3)德育途径 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 动;少先队活动;班主任工作 (4)德育方法 说服法;榜样法;锻炼法;陶冶法;表扬奖励与批评处 分相结合的方法。
Page 8
6、班主任
(1)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 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 导者;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2)班主任工作的内容 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协调校内外各 种力量。
Page 23
新课改中的新的学生观、新的评价观 德育原则(长善救失) 德育方法 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三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Page 24
案例9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下面是一位学生考试结束后的自我感受:“考试的时候 ,我很紧张,不过一想到考完后就可以玩电脑游戏了,心 里便好受多了。我认真地做卷子,不知不觉地就写完了。 老师把卷子发下来分析试卷,一看自己是72分,及格了, 有进步了,心里很高兴,还不错。可老师分析试卷的时候 ,我和同桌说了几句话,老师走过来让我不要太兴奋,说 别看是72分,是第48名,全班倒数第四。我的头立即低 了下去,我考得再好也考不过人家,我总是失败,唉!” 请结合新课改改革,运用教育评价的相关理论,对该教 师的做法进行评价。
4、教学 (1)教学原则 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量力性原则 (2)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 (3)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结合 ;掌握知识和提高思想相结合;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动性 相结合
如果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我会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1)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对症下药。 (2)做好班集体工作,特别是班干部的培养工作。支持和鼓励他 们积极大胆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特别是对曾刚的教育工作。要以一分为 二的观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要寻找和点燃他们身上的 “闪光点”使他们向好的方面转化。曾刚有一定的组织能力, 爱劳动,可以让他参加班级工作,创造条件,使他的优点得到 发挥,缺点错误得到改正。 (4)做好家长工作,尤其是做好曾刚家长的工作。 (5)教好自己担任的语文课,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并以此为起 点,加强与任课教师的联系,教育学生学好各门功课,搞好班 级学习,提高班级学习成绩。
Page 6
5、德育 (1)德育规律 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学生在 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 规律;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2)德育原则 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循循善诱原则);尊重学生与 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课堂与生活相结合的原则;长善救失原则 ,或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灵活施教原则;集 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Page 21
家长说;‘可否戴帽子上课。“校方说;‘不行,等头发 长长了再来上课。”家长为让刘某学习,找到教育局领导 反映情况,教育局要求准许刘某上课,并且在校期间要真 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学校收到教育局通知后,以刘某光头损坏学校形象为由不 允许刘某上课。 运用相关的教育法规及你所掌握的教育学原理回答:学校 这样做是否合理,为什么? 答:学校的做法不合理。这是因为: 1、学校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受教wenku.baidu.com权 2、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阶段性(中学崇拜偶像) 3、不符合德育原则:疏导原则、长善救失 4、德育方法 5、教师职业道德:关爱学生
案例7 这是重庆一中学因剃头发事件而不让其上课的材料。 刘某是一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他特喜欢罗纳尔多,把头发 剃成足球样式形状,第二天便来学校上课,刚走进教室, 被老师看见,老师便对他说:“你的发式太怪了,把头发 再去剪剪,恢复正常了再来上课,顺便让你爸爸妈妈来学 校一趟。”刘某回家后,将这件事告知家人,第二天他的 外婆便一起来学校,学校老师要求刘某剪掉头发,并不准 许他上课。外婆带他去将头发剪成光头,第三天又来学校 ,没想到学校老师却说哪有学生光头来上课的,依然不允 许其上课,外婆只好找校方领导,校方说不准许其上课。
Page 18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 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 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作斗争 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 悔地说道:“陶……陶校长,你……你打我两下吧!我错 了,我砸得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过去, 说:“因为你正确地认识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 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了,我的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 该完了吧!”说完,就走出了校长室。 提问角度:陶行知先生的做法符合哪些德育要求?请具体 分析。
Page 2
2、教师 教师职业道德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终身学习 师生关系
Page 3
3、新课改 (1)学生观 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 异性;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 的关怀 (2)教师观 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应该是 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教师 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教师教学行为观点的转变: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 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在对待教学上, 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 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 课程强调合作。
(1)疏导原则。比如:陶行知来到校长办公室时,王友 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将糖果送 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 我却迟到了。”陶行知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及事实真相来 说明道理,启发他们自觉认识问题,自觉履行道德规范 。 (2)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比如:当陶行 知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没当即斥责了 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从这一点看出陶行知是严格要求 学生的。 (3)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对王友的肯 定
Page 16
案例5 王老师在讲《土地》这篇课文时“我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 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然后,才又收住缰绳,缓步回到眼前 灿烂的现实中来。”一个学生说“野马怎么会有缰绳?” 王老师没有备课,就对学生说:“难道秦牧还会错吗?” 学生的脸涨得通红,班级的气氛顿时凝固了。 答题角度 1.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这种抽象的比喻还不理解; 2.教学机智问题,对课堂出现的状况不能很好应对; 3.教学中注重引导启发(教师观); 4.师生关系民主,要倾听学生心声,创造师生互动的课堂 气氛。
解题思路
(分段,注意逻辑)
1、表明自己的观点(好、不应该、不完 全对、辨证看等等) 2、说原因:结合案例来分析,为什么好/不好等, 违背了什么理论/知识。(或者正反面论述,如果 不这样做会怎样,这样做会怎样) 3、应该怎么做:书本知识、提倡的、主张的观点 等。
Page 1
案例分析题思考维度: 1、学生 (1)权利: 人身权 受教育权 (2)身心发展规律: 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 (3)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 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
Page 17
案例6 育才小学校长陶行知在校园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 上的男生,当即斥责了他,并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里去 。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 挨训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了一块糖果送给他,并 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 了。”王友惊疑地接过糖果。随之,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 果放到他手里,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 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尊重我,我应 该奖你。”王友更惊疑了,他眼睛睁得大大的。
Page 22
案例8
某小学三年级有位叫王峰的学生,经常迟到、旷课、上游戏厅 ,甚至打架,学习成绩就更不说了,门门功课挂红灯,尽管老 师多次教育,仍不见好转,还是经常旷课、打游戏,向同学借 钱,同学不借就打同学,以至班里同学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 虽然偶尔也有进步,但没过两天又恢复原样,以至老师对他失 去了信心。 不过,这个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百米赛跑速度超人,在校 运会上,他连续两年获得百米赛冠军,为班级争得了荣誉。除 此以外,他还特别喜爱画画,象棋也下得非常棒。 请你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对待这样的学生。
Page 4
(3)教学观 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教学是师生交往、积 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教学 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 (4)教育评价观: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①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②评价主体和内容多元化; ③评价是方式多样化;④注重评价过程
Page 5
Page 12
案例3 同是学生被教师的课堂提问难住,甲、乙、丙三位老师的 处理方式各不相同。 1、教师甲:(语气很重,冲着该生)整天上课开小差, 结果怎样?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能回答,太笨了!坐下! 2、教师乙:(生气,但不表现出来)坐下。谁来帮他? 3、教师丙:(微笑、和蔼地)别急,回忆一下,我们昨 天学过的内容,当时你听得很认真。想想,昨天××同学 是怎样回答的? 学生:(思索片刻,说出了与问题答案相关的一句话。) 教师丙:(很兴奋)对呀!看来,你是很棒的! 学生:(体面地坐下,并投入到后面的学习中) 问题:就三位老师不同做法,谈谈你的看法。
Page 9
案例1 某重点大学毕业生小李,在公开招聘中以优异的成绩被聘 为某初中老师,刚上班时,他虚心向同事请教,认真备课 ,努力把握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工作高度负责,教学效 果好,在期末的评定中成绩优越,但随着工作的熟悉与社 会交往的增多,便越来越不重视备课和对教学环节的把握 ,开始变得浮躁,他认为:“教师上课就那么回事,我备 好一遍课可以用好多年!” 上学期学生评教,小李排名倒数。校长找其谈话,她还 不以为然:“我重点大学毕业生,难道还教不了初中生?” 之后,他把对校长和学生评教的不满都撒到学生身上,上 课时对不专心听讲或成绩差的学生或挖苦讽刺或罚站,甚 至赶出教室。 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这位教师的行为。
Page 13
答题维度: 师生关系 教师职业道德 新课程教师角色 评价观 教学原则(启发性原则)
Page 14
案例4 四年级3班是学校有名的乱班,打架成风,一些学生动辄 舞棍弄棒,乱打一气,课堂纪律混乱;上课怪叫起哄,爬 窗子,翻窗户,成了一些学生的嗜好。班里同学之间不团 结,正气不能抬头,也有少数同学希望好好学习,对班里 的现象不满,但敢怒不敢言,怕受那些捣蛋的同学的报复 ,班级干部软弱无力。班级学习成绩差,是同年级中平均 成绩最差的班级。一位青年教师上课时被学生乱哄气哭了 ,发誓再也不上这班的课。曾刚是班上著名的“调皮大王 ”,打架时,只要他一挥手,其他人就会蜂拥而上。曾刚 的家长对他唯一的办法就是痛打。但曾刚也有优点,就是 爱劳动,有组织能力。 如果你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同时兼任语文课教学,你 应如何着手去改变这个班的面貌。
Page 10
答: (1)爱岗敬业。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是对教 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 (2)关爱学生。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3)教书育人。教师的根本任务。 (4)为人师表。 (5)终身学习。
Page 11
案例2 课堂上有位学生指出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老 师当时就恼怒起来:“某某同学,算你厉害,老师不如你 ,以后老师的课就由你来上好了!”全班同学随老师一起 嘲笑这位学生,该生从此在课堂不能发现问题,不能主动 回答问题了。 问题:请你从该实例,评价该老师的做法有哪些不当之处 ? 答题维度: 教师职业道德 师生关系:人格上的平等关系,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 。要尊重学生,不侵犯学生的人格尊严权。
Page 7
(3)德育途径 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 动;少先队活动;班主任工作 (4)德育方法 说服法;榜样法;锻炼法;陶冶法;表扬奖励与批评处 分相结合的方法。
Page 8
6、班主任
(1)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 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 导者;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2)班主任工作的内容 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协调校内外各 种力量。
Page 23
新课改中的新的学生观、新的评价观 德育原则(长善救失) 德育方法 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三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Page 24
案例9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下面是一位学生考试结束后的自我感受:“考试的时候 ,我很紧张,不过一想到考完后就可以玩电脑游戏了,心 里便好受多了。我认真地做卷子,不知不觉地就写完了。 老师把卷子发下来分析试卷,一看自己是72分,及格了, 有进步了,心里很高兴,还不错。可老师分析试卷的时候 ,我和同桌说了几句话,老师走过来让我不要太兴奋,说 别看是72分,是第48名,全班倒数第四。我的头立即低 了下去,我考得再好也考不过人家,我总是失败,唉!” 请结合新课改改革,运用教育评价的相关理论,对该教 师的做法进行评价。
4、教学 (1)教学原则 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量力性原则 (2)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 (3)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结合 ;掌握知识和提高思想相结合;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动性 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