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学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文学》课程改革方案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四个加强”,其中之一是“加强课程建设与改革”,提出应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幼儿文学》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一门职业技术基础课。鉴于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学生学习儿童文学课程,不仅要获得扎实的儿童文学理论和必备知识,还要注重理论内容与幼儿教育实践相结合,学生需掌握一定的幼儿园文学作品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达到初步具备儿童文学鉴赏、儿童文学朗诵、儿童文学创编、儿童文学作品表演讲授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儿童文学欣赏实践、儿童文学创作实践、儿童文学作品表演实践、儿童文学教学实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建立多元的评价机制,从而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幼儿园阅读教学技能。

一、改革背景

1、《幼儿文学》课程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1)学生现状分析

高职学生从整体上来说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尤其“五年一贯制”专业生源更加明显。学生基础薄弱的表征是文化课基础不扎实,内核是不喜欢读书,阅读量极少加上学习习惯没养成,学习自觉性弱。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但直接的罪魁祸首当属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中国,真正热爱读书的学生凤毛麟角,即便是能考出高分的优等生,多半也不是因为爱读书而学习好。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单一地以知识为目的的强迫性灌输教育,家长的功利或无奈协从,已使绝大部分的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乐趣,读书变成了可厌可憎的无奈事。进入大学,终于可以自己做主,于是恶补失去的游戏玩乐。对2011

级学前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如无教师要求,学生基本不会也不愿主动阅读,而被动阅读又会令他们反感而应付了事。在对205名学生的问卷中,阅读各类文学作品超过30 本(篇)以上的学生只有12 人,不到6%;60%的学生只读过10 本(篇)以内文学作品,阅读量实在是少得可怜。基础薄弱的局面非一朝一夕可以改进,只能顺序渐进,其中最最关键的是先从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做起,自由自主的阅读应该是个不错的方法。这里的自由阅读指在儿童文学大框架内让学生自由选择作品自主阅读。具体实施时可以以两种方式进行:一是每次课内留适当时间自由阅读,然后花几分钟让一到两个学生推荐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除非特别需要,教师一般不做归纳总结;二是每周一书自由阅读,学生只需记下自己所读书目与一句感受(多写不限)。对自由阅读,教师的态度要只鼓励不批评。一学期下来,不少学生觉得这样的读书还有意思,有意思就是一个好的开端。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了高职教师必须面对的一道课题。长期的教学实践积累证明:要从根子上解决问题还需要教师从调整课堂教学入手。理论课堂既要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又要积极调动学生,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尤其是职高生源与“三加二”生源,更要在实践操作中营造生动轻松的学习氛围,把传统“灌输式”的一边倒课堂变成师生双向互动、和谐有效的多元课堂。

(2)教学现状分析

1、课程内涵理解不深刻,实践教学方案不系统实践教学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缺乏整体把握和系统安排,尚未建立一套合理的教学体系。存在对实践教学体系内涵理解不够深刻,实践教学形式单一,内容陈旧的问题。实践教学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理论,对实践教学的实际运作,也缺乏全程化、时效性的质量监控。

2、课堂教学重理论讲授,轻实践操作

实践教学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教育教学理论转化为具体从事任教的职业行为方式。在《幼儿文学》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践教学,片面强调课堂的理论教学,对儿童文学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虽然现在大多数学校已经开始重视实践教学,但是在观念层面,实践教学组织不完善,指导力度不够,指导效果不理想。“实践教学为理论教学的补充”的传统观念并未得到改变,实践教学在实施中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3、缺乏对现代化教学资源的挖掘和利用

随着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媒介的出现,一些教师开始使用多媒体讲授课程,但往往只是把多媒体当作黑板和粉笔的替代品,将书上的文字摘录在幕布上,而没有充分利用现代教育资源,缺乏图谱、声像资料,教学形式不新颖,信息量较小。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招生人数仍在逐年增多,但师范院校固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制约了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为了真正开展课程的实践教学,未来的幼儿教师需要具有完备的知识结构,不泯的童心和爱心以及对儿童文学作品独特的感悟能力、审美鉴赏能力、讲述创编以及表演能力等。因此,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儿童文学课程目标定位

课程目标的确立,要基于所属专业对人才培养方向的定位。作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幼儿文学》的课程目标,应当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保持一致,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幼儿文学》课程应突出三个方面的课程目标:一是情感目标。通过对《幼

儿文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儿童文学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形成对儿童文学的认识,培养对儿童文学的热爱之情。二是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应该掌握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与特点,了解不同的儿童文学体裁及其特征,熟识中外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及其作品,扩大学生儿童文学的知识面和阅读面。三是能力目标。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对儿童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鉴赏,具有儿童文学创编、讲演的能力,具有组织儿童文学教学活动的能力,为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开展幼儿教育活动助力。

三、幼儿文学课程改革意见探讨

《幼儿文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将课内和课外紧密结合,将知识的学习掌握与知识的实践与应用有机统一,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针对不同文体的特点和具体学习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

(一)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创建互动教学模式。《幼儿文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动画、声音等资料。在讲

授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利用这些直观的图片给予内容以补充说明。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可以拓宽《幼儿文学》课程的教学思路。通过声音、图像的展示,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进一步引起学生兴趣,使课堂的教学容量增大,教学形式丰富,学生学习变得轻松活泼。另外,也可采用比较研究学习法。在童话故事教学中,如果只从理论上进行教授,则会使学生感到非常枯燥,而布置专题让学生进行比较性研究学习,对作家的童话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如同一主题的不同作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