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声词的教案
四(上)习作四语文教案 用上象声词写一件事或一个场景
![四(上)习作四语文教案 用上象声词写一件事或一个场景](https://img.taocdn.com/s3/m/9d785531a76e58fafab003aa.png)
四(上)习作四语文教案用上象声词写一件事或一个场景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教学目标1、懂得象声词是表示声音的,写的时候一般都加上引号。
2、学会把生活中听到的声音用象声词说出来。
3、能通过一件事的叙述或一个场景的描写,用上几个象声词。
教学重点1、懂得象声词是表示声音的,写的时候一般都加上引号。
2、如何在一件事或一个场景中正确使用象声词教学难点能通过一件事的叙述或一个场景的描写,用上几个象声词。
教学流程一、认识象声词,感受象声词1、师:同学们,还记得一年级学过的《鲁班和橹板》这篇课文吗?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这时,一群鸭子“嘎嘎”叫着,“扑通扑通”跳下水。
①齐读句子,提问:这句话中有两个表示声音的词,谁来读?这些表示声音的词语叫什么?(板书:象声词)②出示第二句话:这时,一群鸭子叫着,跳下水。
师:请大家自己读一读第二句话,这两句话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③小结:看来,在句子中准确地使用象声词,我们读了会有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觉。
(板书:如闻其声)2、在句子中用上象声词要注意什么呢?(加上引号)由于象声词是表示声音的,所以一般都要加上引号。
(板书:“”)3、你们还知道哪些象声词?4、你们积累的象声词真丰富!能在说一句话的时候,恰当地用上象声词吗?二、创设情境,活用象声词1、师:说得真好,原来,在句子中恰当地用上象声词,就能让人有如闻其声的感觉。
如果在说话和写作文时也能做到这一点,就会变得更生动、更有趣了。
有一位同学写了这么一个片段,你们自己轻声地读一读: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教室里安静极了,只听见一片写字声,像是静夜里春蚕在吃桑叶。
不知谁一不小心把书碰到了地上,大家都抬起了头。
一阵风吹过,然后门被风吹得使劲关上了。
2、师:这位同学观察得真仔细!刚才我们说了,在说话和写作文时恰当地用上几个象声词,会让人有如闻其声的感觉。
那么,在这段话中,是否也能用上几个象声词,用在哪儿好呢?(指名说)校正:教室里安静极了,只听见一片“刷刷”的写字声,像是静夜里春蚕在吃桑叶。
让孩子知道什么是象声词
![让孩子知道什么是象声词](https://img.taocdn.com/s3/m/cc7c9580b84ae45c3a358c5f.png)
让孩子知道什么是象声词教案分类:幼儿园托班语言义和团运动教案内容:在有趣的穿珠子游戏中会,让孩子们出识象声词,知道什么是象声词。
教案编辑:语言训练组内容出处:宁波市常青藤幼儿园首先给孩子们讲一下基本的象声词意思:象声词,又叫摹声词.是摹仿自然声音构成的词.如摹仿流水声的“潺潺”,摹仿布谷鸟叫声的“布谷”.准确地使用象声词,将会使我们说话、习文的生动性、形象性大大增强.呼呼隆隆滴沥咕[gū]嘟;节奏是孩子们不易的一个抽象概念,而穿珠热衷是孩子们喜欢的操作者活动。
将节奏融合穿珠活动,并以做项链的情节引起孩子们的浓厚兴趣,可以使孩子们初步体验到排序的乐趣,并很自然地接受节奏的概念。
1、在游戏活动公益活动中引导幼儿教育感知排序。
2、引导幼儿用象声词创造性地表现节奏。
3、鼓励幼儿大胆地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
彩色珠子、彩绳、彩色圆卡片。
1、教师说:“你们看,我今天戴了一条特别好看的项链,要去参加舞会。
好看吗?都有什么颜色?”2、辅导员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项链的颜色教师排列规律――红、蓝、红、蓝、红、蓝。
托班数学教案如先穿红色,红色后面穿蓝色,蓝色后面再穿红色……教师边引导边操作过程。
3、教师问:“你们漂亮不想不想穿一条漂亮的项链啊?还可以用什么颜色穿项链?”4、教师用彩色圆卡片把幼儿的排序方法展示在展现黑板上,如-黄蓝黄蓝-红红黄红红黄。
5、请幼儿自己动手穿耳环。
6、教师说:“这个项链还能唱好听的歌,你们听红、蓝、红、蓝、红、蓝唱的是乒、乓、乒、乓、乒、乓。
它就可以唱什么歌?请小朋友试一试。
”7、可否幼儿将起来自己的项链歌唱出来。
幼儿可以把自己的节奏幼儿独唱给大家听,大家也可以紧跟着学。
8、鼓励幼儿用声势表现自己的创编,如:乒-乓-乒-季基夫拍手拍腿拍手拍腿9、教师说:“孩子们,戴上漂亮的项链,和我试着去参加舞会去吧。
上面就是通过幼儿园老师操作后整理的余下全部教案内容,主要分享了象声词等内容,看完如果觉得有用恳请请记得收藏,在实际操作中注意安全,更多相关教案请直接参阅育儿天堂的幼儿园教案专区。
象声词教案
![象声词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d950b0a0116c175f0e4844.png)
三年级第二次作文教案:使用象声词【教学目标】1、懂得象声词的意义和用法。
2、学会把生活中听到的声音用象声词写下来。
3、能通过一件事的叙述或一个场景的描写,用上几个象声词。
【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会在习作时使用象声词,使习作更为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2、如何恰当,准确使用象声词。
【教具使用】:幻灯片、各种配音课件【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游戏活动法【教学准备】:ppt、范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初识象声词:1、猜谜激趣:弟兄两个,隔山而坐,任何声音,休想逃过!(打一人体器官)谜底:耳朵2、每个人都有耳朵,可是谁的耳朵最灵敏呢?请同学们仔细听,这些都是什么声音?(放录音)流水——哗啦啦北风——呼呼呼青蛙——呱呱呱汽车喇叭——滴滴吧吧3、谁还会模仿别的声音,让我们大家来听一听,猜一猜?4、ppt板书:象声词!揭示学习内容象声词就是表示声音的词,写的时候一般都加上引号。
二、联系生活,积累体验,学用象声词:大千世界,声音无处不在,我们说话和写作时,如果用上了象声词,就会使人如闻其声,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为什么要用象声词:比较句子1、这时,一群鸭子“嘎嘎”叫着,“扑通扑通”跳下水。
2、一群鸭子叫着,跳下水。
(体会用象声词后,句子变得生动有趣,让人仿佛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练习巩固:1、小河流着。
小河(“”)地流着。
2、树头上,知了不停地叫着。
(“”),树头上,知了不停地叫着。
三、有声有色:要想把文章写得有声有色,第一要看,第二要听。
只要你认真看了,仔细听了,这就是有声有色。
小朋友,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声有色的世界,风声,雨声,小鸟的声音,走到路上,各种汽车的鸣声,人们的说话声,晚上宁静的时候,万籁俱寂,可是你睡不着的时候,就能听到爸爸的打呼声,你听到了吗?谁来模仿下。
师:小朋友,我们有两只眼睛,两只耳朵,就是要多听多看。
接下来,咱们一起逛逛公园,好吗?带上眼睛耳朵。
指导:屏幕出示画面(这是一个美丽的公园,鸟儿有嬉戏,多有意思,蜜蜂飞来了,蝴蝶也飞来了,知了,这是荷花,白荷花,这是蜻蜓,呵,多有趣啊,公园里行人渐渐多起来,鱼儿,清澈的湖水,好大的青蛙,蓝蓝的白天。
幼儿园中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农场里的叫声》
![幼儿园中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农场里的叫声》](https://img.taocdn.com/s3/m/81e48c75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3a.png)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在创编儿歌的过程中认识“呷、咩、噜、哞”四个象声词,知道它们都与“口”有关,初步了解汉字构成的规律。
2、在游戏中进一步提高幼儿学习汉字的兴趣。
【活动准备】农场背景图片,小动物图片、字卡若干,布袋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一、在“找小动物”的游戏中建构儿歌,认识象声词。
1、激情引趣。
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到农场去参观。
农场里有哪些小动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出示背景图,引导幼儿根据图片线索找出小动物)2、建构儿歌,认识象声词。
(1)师:这些小动物的叫声可好听了,谁来学一学? (根据幼儿回答逐一出示象声词呷、咩、噜、哞)师:老师还把小动物的叫声编进儿歌里呢!教师示范:小猪在农场噜——噜——(幼儿跟读)(2)引导幼儿创编儿歌,进一步认识象声词。
二、在观察比较中发现、了解汉字构成规律。
师:“呷、咩、噜、哞”这四个字宝宝有什么一样的地方?为什么它们都有“口”?小结:它们都与“口”有关,都是口字旁的字宝宝。
师:农场里还有哪些小动物?表示它们叫声的字宝宝是不是也有口字旁呢?(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小动物图片和汉字)三、在音乐游戏中巩固对口字旁字的认识。
师:我们来玩一个字宝宝找家的游戏。
老师唱到哪个小动物,小朋友就找出表示它叫声的字宝宝,边唱边送到小动物的身边。
教学反思: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极渴慕地望着老师,都希望快一点听老师讲故事。
在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后,孩子们不由的发起了感慨,为此,教师让孩子们互相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看法,给幼儿创设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幼儿都积极发言,用语言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随后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象声词》教案范文
![《象声词》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aa162be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86.png)
《象声词》教案范文教案标题:《象声词》教案教案目标:1.了解什么是象声词,并能够辨认和理解不同的象声词;2.培养学生运用象声词描述事物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1.能够区分和理解不同的象声词;2.运用象声词描述和描绘事物。
教学难点:1.掌握运用象声词进行语言表达;2.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黑板、白板等;2.相关的示例图片或影片素材;3.与象声词相关的绘本或故事书。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包含丰富象声词的音频或视频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对象声词的好奇心。
Step 2:呈现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白板等展示一些常见的象声词,并解释其含义和使用场景。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明了的例子,让他们通过听觉和观察感受到象声词的特点。
Step 3:示范教师选取一些常见的事物,运用象声词进行描述和描绘。
教师可以通过语音、手势或表情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象声词。
Step 4:练习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运用已学的象声词进行描述和表达。
练习内容可以包括对事物的声音、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的描绘。
Step 5:拓展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和学习更多的象声词,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分享。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绘本或故事书,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象声词的魅力。
Step 6:总结与评价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学习的内容,回顾象声词的特点和应用。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象声词进行语言表达。
Step 7: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象声词进行描述或创作。
作业可以是一篇小短文、一幅画或一段录音等,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组织小组活动,互相展示并分享自己发现的有趣的象声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2.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通过运用象声词描绘角色的声音和行为,加深理解和记忆;3.可以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象声词歌曲或故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小班语言小动物的象声词教案
![小班语言小动物的象声词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5f22d4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89.png)
小班语言小动物的象声词教案教案标题:小班语言小动物的象声词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和认识一些常见动物的象声词。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3. 通过互动游戏和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卡片,包括一些常见动物的图片。
2. 能发出动物声音的玩具或音频设备。
3. 一些小动物模型或玩具。
4. 活动道具,如动物面具或动物饰品。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入教案主题,向幼儿展示一些动物的图片,并鼓励他们说出动物的名称。
2. 播放一段动物的声音,让幼儿猜测是哪种动物发出的声音。
探索与实践:1. 介绍一个小动物模型或玩具,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它的外观特征。
2. 引导幼儿模仿动物的声音,并教授相关的象声词,如“汪汪”、“喵喵”等。
3. 分发一些动物面具或饰品给幼儿,让他们扮演不同的动物,并模仿动物的声音。
巩固与拓展:1. 播放一段音频,让幼儿听到一种动物的声音,然后让他们说出对应的象声词。
2. 制作一个小游戏,将动物图片和相应的象声词混合在一起,让幼儿进行配对。
3.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动物,用象声词进行表演。
总结:1. 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让幼儿说出他们学到的一些动物的象声词。
2.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模仿动物的声音,并用正确的象声词进行表达。
教学延伸:1. 继续扩展幼儿的动物象声词词汇,引入更多不同的动物和相应的声音。
2. 制作一本小动物的象声词绘本,让幼儿参与插图和故事创作。
教案评估: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2. 通过小组活动和游戏,评估幼儿对动物象声词的掌握程度。
注意事项:1. 确保教具和活动安全无害。
2. 适当调整教学步骤和活动内容,以适应幼儿的学习能力和兴趣。
3.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给予肯定和鼓励。
拟声词教案中班
![拟声词教案中班](https://img.taocdn.com/s3/m/1b0331f4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fe.png)
拟声词教案中班教学过程小朋友,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拟声词,也叫做“象声词”。
文字本来是没有声音的,但我们创造出某些词汇,用来比作是声音,所以就有了拟声词。
熟练掌握拟声词的用法,能够让你的作文变得有声有色,现在就让我们来进入拟声词的世界吧!1、把下面的拟声词和对应的事物连接起来。
喵轰隆隆咩呱呱咯咯咯嗡嗡嘀嘀哗啦啦汽车公鸡蚊子打雷下雨青蛙小猫小羊2、在横线上试着写出你所知道的拟声词,读一读,比比看谁写得多。
3、试着把下列的几个拟声词填在括号里。
汪汪呼呼叽叽喳喳沙沙嘟嘟嘟扑通北风“( )”地从我身旁吹过,简直要把我冻死了。
鸟儿在电线上“( )”地叫着,非常活泼欢快。
他的电话一直打不通,打过去只有“( )”的忙音。
我“( )”一声跳到游泳池里,真凉快呀!“( )”,风儿轻轻地摇曳着树枝。
半夜有小偷闯进家门,小狗马上“( )”叫了起来。
小朋友,通过观察上面的几句话,你是否发现了什么呢?一般来说,拟声词要写在双引号“”里面,表示着重强调、特别说明的意思。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把拟声词单独分一段,可以不加双引号。
例如:嘀嘀,嘀嘀!大街上有很多小汽车,司机们都按着喇叭,简直像菜市一样吵。
哗啦啦,哗啦啦。
下雨了,雨水一滴滴落下,淋湿了我的衣服。
啪啪啪啪……他的演讲非常精彩,台下的观众觉得深受鼓舞,大家忍不住为他拍起手来,整个大会堂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久久不能停息。
使用拟声词时,还需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决定使用什么样的标点符号。
巨大的声音:在拟声词后面用!号。
砰!砰砰!砰砰砰!屋外有人在大力地拍门。
不大不小的声音:在拟声词后面用,号或。
号。
笃笃,笃笃。
笃:dǔ,敲门的声音。
我听到有人在敲门。
拖长的声音:无论是不是拟声词,只要声音拖得长,都用——号。
小猫在我耳边轻轻叫唤着:“喵——”“我终于考满分啦——”小明拿着试卷,高兴地大喊。
持续很久的声音:在拟声词后面用……号。
嘀嗒,嘀嗒,嘀嗒……闹钟的指针时刻不停地跳动着,突然间“叮铃铃”地响了起来,提醒我该起床了。
幼儿园健康活动教案《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大班生活知识学习学习象声词运用
![幼儿园健康活动教案《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大班生活知识学习学习象声词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6557f793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cc.png)
幼儿园健康活动教案《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大班生活知识学习学习象声词运用教学目标:1.认识腐烂变质的食物不应当食用。
2.知晓一些常见的腐烂变质的食物类型和特征。
3.掌握离开身边未吃完的饭菜,及时处理食品剩余物和垃圾。
4.巩固幼儿园生活常识知识,并加深幼儿们对健康的认识。
5.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意识。
教学步骤:1.开始活动:魔术小蘑菇老师拿出一个盒子,盒子里面装有一些小蘑菇。
老师向幼儿们讲述这些小蘑菇来自一个神奇的国度,只要轻轻一捏,就会变成魔术师所需要的声音,比如“咔嚓”,“嗖嗖”,“剝剝”等等。
老师让幼儿们一起体验一下这个神奇的魔术,并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幼儿们进入本次活动的主题。
2.情境引入: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老师放一些只有在腐烂变质的食品图片,让幼儿猜猜这些食品是否可以食用。
之后,老师通过讲述一个小故事,向孩子们引入了主题。
故事讲述了一个小朋友,因为不小心吃了一些变质的食物,导致肚子痛,呕吐,不得不留在医院观察治疗的经历。
3.学习食物分类:安全、变质、腐烂老师带领幼儿们分为三组,分别将食物图片分为三类,即:可以安全食用的食物、变质,可以食用但不代表好吃的食物、腐烂的食物,不能再食用的食物。
每组展示自己的分类结果,并向其他小组汇报自己做出分类的原因。
4.学习变质的食物老师展示一些常见的变质食物,如面包发霉、水果变黑、牛奶变味等等,并在图片旁边标注出变质特征。
再向孩子们展示这些食物的变质程度的不同,引导孩子们认识到判断变质食物的重要性。
5.学习腐烂的食物老师介绍腐烂的食物的特征,如恶臭、异味、黏腻等等,并通过图片的形式展示一些腐烂的食物,如水果发霉,烂掉的蔬菜等等。
引导孩子们明白腐烂食品对人体健康造成的伤害。
6.小练笔:画变质食品让幼儿们到讲台前,通过画图的方式自己想象和表达自己所看到的变质食品,向其他小朋友分享并讲述自己的观点。
7.小手工:从小事做起,做起为健康善行让幼儿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利用废弃的纸盒、瓶子等材料来创造有用的小工具,如用纸巾包裹食品、自制小垃圾桶等等工具,以提醒幼儿们如何科学地处理剩饭、剩菜和垃圾。
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
![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a3eceb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85.png)
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1【活动目标】1、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学习用象声词进行完整地表述。
2、体验儿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1、小鸭、小鸡、小花猫、小山羊、小黄狗等动物图片。
2、森林的背景图一张。
【活动重点】模仿小动物叫声,学习用象声词进行完整地表述。
【活动难点】运用完整的语言表述。
【活动过程】1、手指游戏《变变变》导入语: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好玩的手指游戏,一起来?2、逐一出示不同的小动物图片,引导幼儿理解动物的叫声和习性。
导入语:刚刚的手指游戏都变出了什么小动物呀?今天呢我们班来了几位动物朋友,我们来看看,第一个是谁呢?(出示小鸭图片贴在森林背景图上,模仿小鸭动作、叫声)提问:谁来了?小鸭怎么叫?小鸭喜欢吃什么?(将小鱼的图片贴在小鸭的旁边,幼儿一起模仿小鸭的动作和叫声)小结:运用儿歌的语言进行表述:小鸭子,嘎嘎嘎,吃什么,吃小鱼。
师:第二位动物客人过来了,听,叽叽叽。
(出示小鸡图片贴在森林背景图上,模仿小鸡动作、叫声)提问:小鸡怎么叫?小鸡喜欢吃什么?(将虫子图片贴在小鸡旁边,幼儿一起模仿小鸡的动作和叫声)小结:运用儿歌里的语言进行表述:小小鸡,叽叽叽,吃什么,吃小虫。
师:喵喵喵,谁来了?小花猫怎么叫?小花猫吃什么?(幼儿一起模仿小花猫的动作和叫声)小结:运用儿歌里的语言进行表述:小花猫,喵喵喵,吃什么,吃老鼠。
师:咩咩咩,是谁的声音呀?小山羊怎么叫?吃什么?(幼儿一起模仿小山羊的动作和叫声)小结:运用儿歌里的语言进行表述:小山羊,咩咩咩,吃什么,吃青草。
师:最后一位动物客人就要出来了,要注意听咯!汪汪汪,谁来了?小黄狗怎么叫?喜欢吃什么?(幼儿一起模仿小黄狗的动作和叫声)小结:运用儿歌里的语言进行表述:小黄狗,汪汪汪,吃什么,吃骨头。
师小结:小朋友说得真好!老师把你们说的话编成了一首儿歌,你们听:小鸭子,嘎嘎嘎,吃什么,吃小鱼;小小鸡,叽叽叽,吃什么,吃虫子;小花猫,喵喵喵,吃什么,吃老鼠;小山羊,咩咩咩,吃什么,吃青草;小黄狗,汪汪汪,吃什么,吃骨头。
幼小衔接教案识字-学习拟声词
![幼小衔接教案识字-学习拟声词](https://img.taocdn.com/s3/m/d388d6624b73f242326c5f45.png)
教学名称 识字:拟声词
教学目标
1、认识拟声词:喔喔喔 哼哼哼 汪汪汪 哞哞哞 嘎嘎嘎 沙沙沙
喵喵喵 咩咩咩; 2、知道什么是拟声词,理解拟声词的概念;
3、结合日常生活经验,能正确运用所学拟声词。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识p84-85)、小动物卡片若干、拟声词卡片若
干、音乐:《动物狂欢节》
课程延伸 蒙氏语言区—识字三段卡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请幼儿欣赏音乐:《动物狂欢节》,引出课题;
师提问:刚才音乐里都有什么小动物,它们是怎么叫的?……
二、进行部门
(一)通过儿歌、提问等方式,引导幼儿认识拟声词;(识P84)
1、师小结幼儿动物声音模仿情况,引出拟声词的概念;
拟声词又称为象声词、摹声词、状声词,通常是把汉字当成“音标”符号,模拟自然界声响而造的词汇。
2、请幼儿欣赏、朗读儿歌《唱歌》,并将拟声词找出来,巩固幼儿对拟声词的认识;
(二)运用小动物图片与词卡配对,引导幼儿认识拟声词:喔喔喔 哼哼哼 汪汪汪 哞哞哞 嘎嘎嘎 沙沙沙 喵喵喵 咩咩咩;
1、逐一出示小动物卡片和相应拟声词,请幼儿认读;
例:
2、师提示幼儿拟声词有三个字组成的,也有两个字组成的,还有四个字的,如:儿歌《小老鼠上灯台》中的“叽里咕噜“滚下来。
(三)通过课件习题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巩固幼儿对拟声词的实际运用;(识p85)
例:运用课件习题,巩固幼儿拟声词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三、结束部分
分组讨论:我知道的拟声词,拓展幼儿对拟声词的认识;(可组织幼儿拟声词比赛)
师引导幼儿想想我们生活中还有那些拟声词?
例:小汽车的喇叭声(滴滴)
小河流水的声音(淅沥沥)
打雷的声音(轰隆隆)…….
教学反思:。
象声词的教案
![象声词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b5d672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e8.png)
象声词的教案象声词的教案1一、教学要求:1、懂得象声词是表示声音的,写的时候一般要加引号。
2、学会把生活中听到的声音用象声词写下来。
3、能通过一件事的叙述或一个场景的描写,用上几个象声词。
二、教材说明:教材共分三部分,一是回忆旧知,认识象声词,使象声词这个比较抽象的内容变得通俗易懂。
第二部分,习作要求,联系生活实际,在叙述事情或描写场景时,能用上几个象声词,第三部分引导想象,要求学生在认真观察图例的基础上,受到启发,想象事物发出的声音,用象声词表示出来。
同时,积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还听到了哪些声音,是什么事物发出的声音,以帮助学生积累素材。
三、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引出象声词1、出示游戏名称:听一听、猜一猜、学一学。
2、播放声音文件,学生边听边猜这些声音是谁发出来的?猜完后请学生学一学这些声音。
3、教师小结,引出象声词。
同学们刚才所说的“汪汪”、“咩”、“嘟嘟”这些表示声音的词语我们统称为象声词。
(板书:象声词)教师强调:象声词写的时候一般要加引号4、提问:除了刚才这几个象声词,你们还知道哪些象声词?(二)、比较体会象声词的作用1、出示两段文字这时,一群鸭子“嘎嘎”地叫着,“扑通扑通”跳下水。
只见他们用脚蹼往身后拨水,身子轻快地向前滑行。
这时,一群鸭子叫着跳下水。
只见他们用脚蹼往身后拨水,身子轻快地向前滑行。
指生读,其他学生边听边想:你更喜欢哪一段?理由是什么?2、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3、教师小结:象声词的正确运用,的确能使读者有一种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
(板书: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象声词1、播放声音课件(录有风声、雷声、雨声、脚步声等)学生听录音,边听边想:这些声音都是谁发出来的?可以用哪些象声词表示?可以边听边用笔做记录。
2、学生交流:(“呼呼”的风声、“轰轰”的雷声、“哗哗”的雨声、“哒哒”的脚步声等)3、再次听录音,边听边想象:仿佛看到了什么?交流时提示学生:用上刚才的象声词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评指导4、学生根据以上所交流的内容联句成篇,口头作文。
三年级教案《大自然的声音》
![三年级教案《大自然的声音》](https://img.taocdn.com/s3/m/d7b45fd4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8e.png)
三年级教案《大自然的声音》三年级教案《大自然的声音》1教学目标:1.学会10个字及相关词语,认识5各1字。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课文描写的方法,想象课文中描述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1.词语教学中重视象声词的教学,了解象声词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2.课文重点是二至四自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文中描述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难点:1.对文中总起句,教师应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了解句子地内容及在段落中地作用。
2.了解课文描写地方法,体会作者地思想感情。
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教师播放一些自然界地声音)你们还想听到哪些奇妙声到课文中去找一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两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同座互读,正音。
3.检查自学生字情况,重点指导读好”柔,诉,敲”,区别”呢,量”是多音字。
4.小组读书比赛。
5.轻声朗读课文,看看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大自然的声音?三、课堂练习1.观察字形,说说你的发现?2.师提示重点字的关键笔画,学生练写。
第二课时一、复习字词,回顾课文。
1、游戏:找朋友。
2、读课文,说说课文描绘了大自然哪些美妙的声音?二、精读课文主体感知。
1、再读课文,想想你最喜欢大自然的那种声音,为什么?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读书感受。
3、全班交流。
第二,三,四段构段方式相同,可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一个段落重点指导,教师通过引读,分小组读等多种形式朗读,帮助学生体会声音的特点,初步了解这种总分的构段方式。
其余两段由扶到放。
(注意象声词的读法,边读边想象描绘的意境。
)4、朗读全文,尝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背诵。
5、在老师的引导下背诵相关段落。
三、拓展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美妙地声音,试着像书上这样记录下来。
写一段话。
议题二《有魔力的拟声词》群文阅读教案
![议题二《有魔力的拟声词》群文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9a6620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87.png)
议题二《有魔力的拟声词》群文阅读教案爱上阅读,让生命更加精彩。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拟声词,通过童诗、儿童文学等形式,让学生感受拟声词的特点和魅力。
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拟声词的种类,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受拟声词的魅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自然流露出童心和童言。
教具和学具包括多媒体课件、板书、模拟拟声词等。
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让学生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模仿自然界的声音,激发学生的兴趣。
其次,引导学生走进儿童诗歌《巴喳巴喳》,感知声音的美妙。
最后,通过细赏细读,品味声音,让学生了解拟声词的结构特点。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课件教法,通过幻灯片、板书、模拟拟声词等方式,让学生更加生动地感受拟声词的特点和魅力。
教师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让童言自然地流淌,童心尽情地表达。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拟声词的特点和魅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意识。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创作能力,让他们尝试用拟声词表达自己的情感。
爱上阅读,点亮生命,让我们一起感受拟声词的魅力吧!今天,老师带来了几首有趣的诗:《伞》、《小雨小雨会唱歌》和《蛋》。
首先,老师让孩子们自由阅读这些诗,并在阅读的过程中用勾号标出其中的象声词。
接着,老师让孩子们交流分享,展示他们找到的声音,如咔擦、滴答、XXX当啷、沙沙、笃笃、吱吱、蹦蹦、叽叽和XXX。
然后,老师让孩子们一起读出这些象声词,并指着板书解释它们的含义。
孩子们发现,这些象声词有两个完全不同的字组成的,有两个相同字组成的,还有四个不同的字组成的。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类似的词语,只要我们善于阅读,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它们。
接下来,老师让孩子们仔细阅读这些小诗,找出他们喜欢的象声词,并结合课文,解释为什么喜欢。
例如,孩子们喜欢“咔嚓”的声音,因为它听起来很好玩、有趣,特别是当他们踩在雪上的时候。
孩子们也喜欢“滴答”、“叮咚”、“丁零当啷”等声音,因为它们听起来清脆、美妙。
拟声词启蒙教育教案
![拟声词启蒙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73319c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ff.png)
拟声词启蒙教育教案拟声词是儿童启蒙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拟声词这一丰富多彩的语言形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情感体验。
本教案将围绕拟声词的启蒙教育展开,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拟声词。
一、教学目标。
1. 让孩子们了解拟声词的概念,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解释拟声词的作用和特点;2. 培养孩子们对拟声词的敏感度,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发现拟声词;3. 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运用拟声词描述事物和情感;4. 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拟声词丰富语言表达。
二、教学内容。
1. 什么是拟声词。
2. 拟声词的作用和特点。
3. 常见的拟声词及其应用。
4. 拟声词在生活中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
1. 初步了解拟声词。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向孩子们展示一些常见的拟声词及其对应的动作或声音,让他们初步了解拟声词的概念和作用。
2. 拓展拟声词的应用。
设计一些游戏和活动,让孩子们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运用拟声词,例如模仿动物的叫声、描述水流声等,让他们在玩中学,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拟声词的应用。
3. 制作拟声词图书。
让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一本属于自己的拟声词图书,可以是绘本、手工书等形式,让他们通过绘画、文字等方式,将拟声词与生活场景结合起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实地观察拟声词。
组织孩子们到校园或社区进行实地观察,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去感受和发现身边的拟声词,例如风吹树叶的声音、小鸟的叫声等,让他们在实际环境中感受和运用拟声词。
四、教学效果评价。
通过观察、访谈、作品展示等方式,对孩子们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主要从他们对拟声词的理解、运用和创造等方面进行评估,了解他们在拟声词启蒙教育中的表现和进步。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总结和反思,探讨如何更好地引导孩子们学习拟声词,如何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大苹果》学习象声词运用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大苹果》学习象声词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bd6aea1b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d0.png)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大苹果》学习象声词运用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和运用对应的象声词,如“咕噜咕噜”、“嘎吱嘎吱”等;2.能够描述自己喜欢的水果,并使用象声词形容它们;3.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其语言沟通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大苹果》绘本;2.声音录音设备;3.纸张、颜料笔等画画工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老师展示一些水果,并问孩子们对于这些水果有什么描述,例如“香蕉是黄色的”、“草莓是红色的”,并引导孩子们使用更形象、活泼的语言描述这些水果,例如“柿子像火车头”、“草莓像小老鼠”。
通过此活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 绘本阅读老师讲解绘本《大苹果》的故事情节,并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幼儿感受文本中出现的象声词,例如“咕噜咕噜”、“嘎吱嘎吱”,并询问孩子们远处是否有类似的声音或者自己的周围有没有类似的声音。
3. 声音记录老师利用录音设备,为孩子们展示一系列的声音,例如刮风声、泡泡声等等,并引导孩子们模仿这些声音,用语言来表达它们。
并让孩子们在记录的纸上用杆笔画出相应的声音线条。
4. 水果运用回到开头的话题,老师让孩子们说说自己喜欢的水果,并运用之前学习的象声词来描述它,例如我喜欢吃的香蕉是“咯咯”声的,我喜欢吃的苹果是满是“汁水”的。
然后让孩子们在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水果的图片,并在图片旁边写出对应的象声词。
5. 整理归纳教师将幼儿们的作品集中起来,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进行归纳、整理。
通过此活动,加深幼儿对象声词的理解和运用,并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总结本节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幼儿学习和运用象声词,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幼儿们对于象声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同时,通过表达自己对水果的喜欢和用语言描述声音的方式进行了一定的沟通能力提高。
在今后的课程中,老师还应该继续加强幼儿语言沟通的能力,培养幼儿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发展幼儿的智力和创造力。
象声词教案
![象声词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6411136edb6f1aff001f52.png)
一、导入1、同学们,我们人人都是一双聪慧的耳朵。
看看谁的耳朵最灵敏,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听。
这些都是什么声音?(播放课件)2、你们听到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叮咚、嗒嗒、砰、喵小结:这几个词都是表示声音的,叫象声词。
(板书:象声词)二、初步运用象声词1、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象这样表示声音的象声词?(学生模仿)2、你们模仿了这么多的声音,积累了这么多的象声词,真了不起!老师这儿也搜集了一些象声词它们正藏在你们的抽屉里面呢!请同学们拿出来,自己读一读。
(学生读)能把象声词送到句子中说一句话吗?3、刚才孩子们说了好多句子,有没有感觉到用上象声词与不用象声词有什么不一样?说的真好,原来,在句子中恰当地用上象声词,就能让人有如闻其声的感觉。
如果在说话算数和写作文时也能做到这一点,文章就会变得更生动、更有趣了。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明确习作要求:A、我们这次的习作就是与象声词有关的,请看:(课件出示)请同学们边默读边想:这次的习作要求是什么?(这次的习作是要求写一件事或是一个场景,用上几个象声词。
)B、“一件事”(按课件,让“一件事”变色)大家都比较熟悉了,那么什么叫“场景”呢?(按课件,让“场景”变色)场景就是场面或是景色,比如,在学校的拔河比赛、课间活动、热闹的菜市场、清晨的树木、过节放鞭炮放烟火、打乒乓球、消防逃生演练、妈妈炒菜、客人来了、公园的一处景色、校园一角、刮风下雨等。
明白了吗?好,再看大屏幕,此次的作文还要注意什么?(加引号)三、初步运用象声词1、刚才我们说了,在说话和写作文时恰当地用上几个象声词,会让人有如闻其声的感觉。
那么在这段话中,是否能用上几个象声词?用在哪儿好呢?谁愿意读一读?其他的同学边听边思考。
(课件出示片断)雷公公似乎也看不惯这闷人的天气,他发怒了,用震耳欲聋的吼声震倒黑云山。
不一会儿,豆大的雨点急速地落下来了。
狂风卷着雨丝像无数条鞭子,狠命地往玻璃窗上抽,打得玻璃直响。
幼儿园健康活动教案《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大班生活知识学习学习象声词运用
![幼儿园健康活动教案《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大班生活知识学习学习象声词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31908bfa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68.png)
幼儿园健康活动教案《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大班生活知识学习学习象声词运用一、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什么是腐烂变质的食物,并认识其对身体健康的危害;2.引导幼儿认识和学习常见的象声词,并能正确运用;3.培养幼儿拒绝食用腐烂变质的食物的意识,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教学准备1.幻灯片/白板;2.讲义/教材;3.腐烂变质的食物样本;4.象声词卡片或图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问幼儿们平时吃的食物有哪些,引导幼儿回答。
•老师展示腐烂变质的食物样本,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外观和气味。
•老师引导幼儿思考,这样的食物是否可以吃,为什么?2. 学习(15分钟)•老师以幻灯片或白板为支持,向幼儿们介绍腐烂和变质的食物。
•老师解释腐烂变质食物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并举例说明吃坏食物可能导致的问题。
•老师可以使用图片或文字来帮助幼儿理解。
3. 听故事(10分钟)•老师为幼儿讲述一个关于腐烂变质食物的故事,故事中出现一些相关的象声词。
•老师引导幼儿仔细听故事,并留意故事中的象声词。
4. 学习象声词(10分钟)•老师出示象声词卡片或图片,让幼儿观察并尝试读出这些象声词。
•老师解释每个象声词的含义,并给出示范发声。
5. 游戏活动(10分钟)•老师组织一个游戏活动,让幼儿根据听到的象声词来做出相应的动作或表情。
•老师播放一段录音,其中包含了几个象声词,幼儿们要快速反应并展示相应的动作。
6. 小结(5分钟)•老师与幼儿一起回顾学习的内容,并强调腐烂变质食物的危害以及拒绝食用的重要性。
•老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象声词,并与家长分享学习的成果。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活动,幼儿们对腐烂变质食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学会了一些有趣的象声词。
他们通过游戏活动和故事听觉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并且能够正确运用象声词。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增加幼儿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并培养他们拒绝腐烂变质食物的意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中班语言活动《巴喳巴喳》教案
![中班语言活动《巴喳巴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a62632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20.png)
中班语言活动《巴喳巴喳》教案中班语言活动《巴喳巴喳》教案1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理解诗歌象声词代表的意思,学习朗诵和表演儿歌。
2、学习理解词语"躲""蹿""钻""溜""聚精会神"。
3、萌发爱惜动物的情感。
4、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巴喳巴喳》。
5、鼓舞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预备:1、教学挂图《巴喳巴喳》。
2、活动小图片(啄木鸟、松鼠、小兔、小鸟、蛇),大人穿的靴子一双。
3、语言磁带。
活动重难点:理解诗歌象声词代表的意思。
表演儿歌。
活动过程:一、出示靴子,引出话题。
1、请你想一想,穿上它会发出什么声音?2、幼儿说说可能发出的.声音,老师请幼儿穿上试一试,感受各种声音。
3、有一个人,他穿上皮靴,走进森林,森林中的动物们会欢迎他吗?我们先来观赏一下儿歌《巴喳巴喳》。
二、老师有表情地朗诵儿歌,引导幼儿观赏并理解儿歌内容。
1、一位穿着大皮靴的人,走进森林,小动物们喜爱他吗?为什么?你从哪里听出来的?儿歌李有许多象声词,分别是哪些?请大家再听一次。
2、争论:小动物们不喜爱人的表现。
3、争论象声词代表的意思。
4、为什么这些小动物都不喜爱人呢?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
5、这个"巴喳巴喳"最末有没有损害小动物呢?为什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猜想。
6、你认为我们应当怎样对待小动物们?引导幼儿说说要爱惜他们,不损害它们。
三、学念儿歌。
1、老师放慢速度,幼儿跟念儿歌两遍。
2、分组分段朗诵儿歌,在念到"躲""蹿""钻""溜"时,提示幼儿放慢语速,来显示小动物们可怕的心情。
四、表演儿歌。
1、幼儿分组扮演角色朗诵儿歌。
2、部分幼儿扮演小动物,其余幼儿有表情地朗诵儿歌。
附诗歌:《巴喳--巴喳》穿上皮靴在林子里走,巴喳--巴喳!"笃笃"听到这声音,一下子飞进了树枝间。
象声词的教案
![象声词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5cbbb9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ea.png)
象声词的教案教案标题:探究象声词的魅力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象声词,并能够辨别和运用不同的象声词。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练习,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学生能够理解象声词在不同文学作品中的运用,以及其对于情感和氛围的塑造作用。
教学重点:1. 了解象声词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常见的象声词及其运用方式。
3. 运用象声词进行创作和表达。
教学难点:1. 理解象声词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和意义。
2. 运用象声词进行创作,表达情感和氛围。
教学准备:1. 板书、彩色粉笔2. 素材图片和音频3. 练习题和作业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图片或音频来引入象声词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象声词的生动和形象。
2. 通过一段生动的描述或故事引出象声词的作用和魅力。
二、讲解1. 讲解象声词的定义和特点,例如模拟自然声音、动物叫声、物体的声音等。
2. 举例说明不同的象声词在不同情境中的运用,让学生理解其多样性和灵活性。
三、练习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辨别和填写不同的象声词。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创作一段包含丰富象声词的短文或诗歌。
四、总结1. 总结象声词的重要性和作用,鼓励学生多加运用和创作。
2. 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让他们互相欣赏和交流。
五、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收集和记录不同的象声词,并写出相关的感想和运用方式。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象声词的魅力和作用,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课文和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探究象声词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和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第二次作文教案:使用象声词
【教学目标】
1、懂得象声词的意义和用法。
2、学会把生活中听到的声音用象声词写下来。
3、能通过一件事的叙述或一个场景的描写,用上几个象声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会在习作时使用象声词,使习作更为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2、如何恰当,准确使用象声词。
【教具使用】:幻灯片、各种配音课件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游戏活动法
【教学准备】:ppt、范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初识象声词:
1、猜谜激趣:
弟兄两个,隔山而坐,
任何声音,休想逃过!(打一人体器官)
谜底:耳朵
2、每个人都有耳朵,可是谁的耳朵最灵敏呢?请同学们仔细听,这些都是什么声音?(放录音)
流水——哗啦啦北风——呼呼呼
青蛙——呱呱呱汽车喇叭——滴滴吧吧
3、谁还会模仿别的声音,让我们大家来听一听,猜一猜?
4、ppt板书:象声词!揭示学习内容
象声词就是表示声音的词,写的时候一般都加上引号。
二、联系生活,积累体验,学用象声词:
大千世界,声音无处不在,我们说话和写作时,如果用上了象声词,就会使人如闻其声,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为什么要用象声词:比较句子
1、这时,一群鸭子“嘎嘎”叫着,“扑通扑通”跳下水。
2、一群鸭子叫着,跳下水。
(体会用象声词后,句子变得生动有趣,让人仿佛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练习巩固:
1、小河流着。
小河(“”)地流着。
2、树头上,知了不停地叫着。
(“”),树头上,知了不停地叫着。
三、有声有色:
要想把文章写得有声有色,第一要看,第二要听。
只要你认真看了,仔细听了,这就是有声有色。
小朋友,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声有色的世界,风声,雨声,小鸟的声音,走到路上,各种汽车的鸣声,人们的说话声,晚上宁静的时候,万籁俱寂,可是你睡不着的时候,就能听到爸爸的打呼声,你听到了吗?谁来模仿下。
师:小朋友,我们有两只眼睛,两只耳朵,就是要多听多看。
接下来,咱们一起逛逛公园,好吗?带上眼睛耳朵。
指导:屏幕出示画面(这是一个美丽的公园,鸟儿有嬉戏,多有意思,蜜蜂飞来了,蝴蝶也飞来了,知了,这是荷花,白荷花,这是蜻蜓,呵,多有趣啊,公园里行人渐渐多起来,鱼儿,清澈的湖水,好大的青蛙,蓝蓝的白天。
)(无声)
师:再来一次,还到这个地方,这次,一定叫你的耳朵也舒服。
(这次画面配音乐)画面有溪水的流动声,鸟儿的叫声,扑翅声,知了的叫声,青蛙的声音,大自然的各种声音都有。
师:这次,带上的耳朵用上了吗?我们两次到同一个公园,哪一次你的收获大。
为什么?
师: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声有色的世界,只要我们带上眼睛带上耳朵,就可以看到好多好看的景物,听到好多好听的声音,这样我们的作文就会写得很生动,如果让你写刚才看到的听到的你愿意吗?
师:那不急,你想想,你可以选择什么写?不需要什么都写,选择最喜欢的写,如果你对刚才的公园不感兴趣,那老师给你们一些象声词,你可以想像,来写一段话。
怎样用象声词:看画面写
1、现在我带大家逛一个地方,仔细看。
(多媒体录像,有知了、青蛙、夏天的荷塘、泉水、瀑布)画面很美,但是没有声音。
(1)老师带你们去的地方,玩得开心吗?看到了些什么?
(2)公园真美啊,可好象咱们的耳朵没派上用场。
好,那现在我们再去一趟。
(播放,配上音乐)
(3)游览同一个地方,第一次有趣还是第二次有趣?
(4)都听到了什么声音,能学一学,各种声音吗?
生:听到了蝉的“知了”声,泉水的叮咚,小鸟扑翅膀的声音,还有蜜蜂的嗡嗡声……
师:看来,大家都喜欢第二次。
因为第二次我们不仅看到了美丽的景色,还听到美妙动听的声音。
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声有色的世界。
想:如果来到一个山坡上,你会听到什么声音,如果来到一个山谷里,你又会听到什么声音,如果在战场上,你又会听到什么声音……
如果老师让你把第二次逛公园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有困难吗?四、根据三组象声词,展开想象写。
四、习作练习场:
轰隆隆呼呼哗啦哗啦(想像力丰富的小朋友肯定脑海中出现了画面)
咯咯嘿嘿哈哈(肯定会想到各种笑声)
啦呜呜啦扑哧(发生什么事了)
1、选以上的任何一组象声词,想象是什么样的一个场景,或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同桌间先互相说一说。
2、女老师走到黑板前面,嗡嗡嗡嗡说话的声音立刻停止了,只听见哗啦哗啦翻课本的声音。
(“嗡嗡嗡嗡”摹拟同学们的说话声;“哗啦哗啦”摹拟同学们的翻1、轰隆隆呼呼哗啦
哗啦
哗啦咚咚咚啪啪
啪呜呜啪嘻嘻扑哧
自然界中的声音:
大风刮起时,树叶“哗哗”地响;起风了,打雷了,“轰隆隆轰隆隆”,有时风大,窗户“咣啷,咣啷”直响……
生活中的声音
敲门声“咚咚咚咚”;门开了,发出“嘎吱”的声音;火车开了,“呜……咔嚓,咔嚓,咔嚓……”;喝水时“咕嘟咕嘟……”
动物的声音
小狗的叫声“汪汪,汪汪……”;小猫的声音“喵,喵,喵喵……”小青蛙“呱呱,呱呱……”……
一群鸭子‘嘎嘎’叫着,‘扑通扑通’跳下水。
”这里面的“嘎嘎”、“扑通扑通”都是象声词,人们读了就有如闻其声的感觉。
准确、灵活地使用象声词,使象声词更好地融入于作文,使语句更加优美通畅,
3、训练三:
1、勤快的爸爸一下班就钻进厨房干什么?
2、爸爸炒菜的过程是怎样的?都发出了些什么声音?你能模仿吗?
3、爸爸干活时心情怎样?你能给这个场景起个合适的名字吗?
4、指名完整地说一说,试着用象声词
附:学生习作
锅碗瓢盆交响曲
勤快的爸爸一下班就钻进了厨房。
水龙头”哗哗哗“唱起了歌,给嫩绿的小白菜们洗了个澡。
”滋滋“爸爸将白菜倒进了锅里,用铁铲不断地翻炒着,”当当当“铲子和锅底亲热地打着招呼。
放上作料后,爸爸从橱柜里”砰砰砰“拿出一个瓷盘,盛上刚炒好的小白菜。
”开饭了!“一首热闹的锅碗瓢盆交响曲在爸爸得意地叫嚷声中结束了。
五、板书:
象声词就是表示声音的词,写的时候一般都加上引号。
练习:
轰隆隆呼呼哗啦哗啦(想像力丰富的小朋友肯定脑海中出现了画面)
咯咯嘿嘿哈哈(肯定会想到各种笑声)
啦呜呜啦扑哧(发生什么事了)
注意要求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