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用双氧水制氧气的探究
关于用双氧水制氧气的探究
教 学实践
关于用双氧水制 氧气 的探 究
文, 于 以哲
人 民教 育 出版社义 务教育课 程标准 实验教科 书九 年级 《 化 般都是 , j 0 %的 , 用来制取氧气 , 因为浓度较高 , 产生氧气 的速度太
学》 上册 第二单元课题 3 《 制取 氧气 》 中有 一个 制取 氧气 的演示实 快 , 不好控制实验过程 , 也不利于实验 的开展。也就是说 , 用5 %的 验( 实验 2 — 5 ) , 在试 管 中加入 5 ml 5 %的过氧化氢 ( 双氧水 ) , 再 向 和 3 0 %的双氧水来制取氧气 , 都不是理想 的选择。 为克服用 5 %的双氧水 和 3 0 %的双氧水来制取 氧气的不足 , 试 管 中加 入少量二 氧化锰 , 然后用 带火星 的木条试验 , 带 火星 的 木条复燃 , 说明有氧气 产生 , 可用这一方法制取氧气 。 经过我们 多次实验研 究 , 可 用下面两 种方 法来实验 , 使 反应速度 课 本上的这个实验是一个演示实 验 , 目的只是让学生知道 双 适 中, 便 于控制 , 也便于学生操作和观察实验现象 , 进而掌握用 双
氧水在二氧化锰 的催化作用下可 以很 快放 出氧气 , 并引 出催化 剂 氧水为原料制取氧气 的实验操作 技能。
概念 , 但在考试 中 , 往往要求学生会用 双氧水来制取并 收集氧气 ,
一
、
把3 0 %的双氧水用 蒸溜水稀பைடு நூலகம்释成 1 0 %左 右的浓度 , 再用
若 不让学 生亲 自操 作 , 只观察教 师演示 , 不形成 学生实 验操作 技 来做制取氧气的实验 , 产生氧气 的速度就 比较容易控制 , 也比5 % 能, 他们一般 不能把演示实验的操作迁移 到用 双氧水来制取并 收 的双氧水制氧气快很多 。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探究
作业名称学员培训帐号:xy5011094 学员姓名:吴红所在学校名称:织金县珠藏中培训所在班级名称:织金、纳雍初中化学班一、基本信息1)学科:化学2)所用教材版本:人教版3)年级(册):九年级1、2册4)课题名称: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探究5)课时数:1课时二、改进后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过氧化氢的颜色状态,知道过氧化氢常温下是无色的气体;2.知道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并为过氧化氢的分解寻找一种合适的催化剂;3.能组装简单的实验装置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学习比较,学会探究学习方法;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对比、迁移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知道化学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2.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培养学生科学素养;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团结合作的意识。
增强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二)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主要内容是氧气的制取,在氧气的制取中学生一个明白氧气制取的原理,反应式的书写,气体的收集装置等部分,掌握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和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方法,明确气体制取的装置,知道固体和液体在不加热的情况下制取气体的实验装置。
2.学生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氧气的密度及水溶性的相关内容,以这个知识储备为基础,对氧气的制取及收集进行一些讨论。
三、结合国培课程研修对本节课设计与改进的教学反思(300-600字)(一)知识点的过渡和连接:本届内容是探究氧气的制取,以氧气的制取为例,对学生教授如何通过已学的知识来探索新的知识的方法,所以本节的教学要以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为基础,虽然过氧化氢是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化学试剂,但学生对过氧化氢一点都不了解,它为什么会分解生成氢气,这学生就更不知道了,所以如何让新旧知识衔接起来是一个问题。
(二)对催化剂的概念如何让学生去理解的问题,这里提到过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的速率,如何提高反应速率的?催化剂参加反应了吗?这都得给学生做相关的解释,但对于刚开始学习化学的学生来说我们该如何去解释这个问题,这就得老师把握好一个度了,这个度是最不好把握的,但是在处理的时候一定不能违反科学规律,如不可以说催化剂不参加化学反应等;(三)教学目标设计应该具体而具有可操作性,这也是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课程标准的要求中除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外,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应该能够当场做出评价或者能在探究过程在红体现出来,改进后的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变得具体使用而且有操作性。
h40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附件1:课题名称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学校学科化学设计人联系电话实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备氧气的原理、装置和操作;2、使学生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3、学生能认识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及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1、通过各组对比实验,使学生在不断对比中获得新知识,感受对比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价值;2、通过讨论交流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良好的团队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催化剂更优化的选择,培养学生环保的意识;2、通过对比实验,培养学生合理、科学地分析客观事物的能力。
实验内容实验名称: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实验器材:仪器:试管、药匙、锥形瓶、分液漏斗、双孔橡皮塞、导管、集气瓶、烧杯、镊子、托盘天平、吹风机、酒精灯、火柴等。
药品:5%的过氧化氢溶液、1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氧化铜、锈铁钉装置(附照片或图片):实验室制取氧气并探究催化剂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催化剂种类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教学设计思路教学重点:双氧水制备氧气的原理、装置和操作。
教学难点:通过对比实验领悟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
教学进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知识回顾【提问】1.自然界中氧气是如何产生的?2.工业上是如何制备大量的氧气?3.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回答】1.光合作用;2.分离液态空气法;对重要知识的回顾,不仅可以更好地掌握重要知识点,还可以为本课的学习作好知识准备。
过渡【设疑】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经常遇到如下问题:①高锰酸钾沾到手上,遇水对皮肤有腐蚀②当产生氧气不够时,不能随时添加高锰酸钾;③操作需要加热,受热不均容易引起试管破裂;④剩余固体很难处理,试管洗不干净,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聆听】把学生的思绪带回到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情景中,反思实验中成功的方面以及不足之处。
双氧水制备氧气及氧气的性质
双氧水制备氧气及氧气的性质一、实验目的1.掌握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氧气的方法及其性质实验的操作技巧;2.初步掌握本实验的演示教学方法。
二、实验原理1.过氧化氢法:2H2O22MnO2H2O+O2↑过氧化氢法制备氧气的优点是产物环保清洁,且装置简单;缺点是具有腐蚀性(小)。
实验装置是液固不加热型。
2.氧气的性质: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 O2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在标准状况下,O2的密度(1.429g.l-1)比空气的平均密度(1.293g.l-1)大。
不易溶于水(每升水溶溶解O2约30ml)。
所以通常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化学性质:O2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它不仅可以助燃,而且在点燃火高温条件下可以喝大多数金属、非金属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三、仪器、材料与药品硬质大试管、试管夹、锥形瓶、分液漏斗、单孔橡皮塞、30。
玻璃弯管、酒精灯、火柴、水槽、集气瓶(共五只)、毛玻璃片(共五片)、橡皮软管、铁架台(配铁夹)、药匙、脱脂棉、托盘天平、燃烧匙、大烧杯、坩埚钳MnO2、30% H2O2、蒸馏水(本次实验由于没有蒸馏水,故用自来水替代,对实验结果影响不大)、硫黄、木炭、铁丝、蜡烛。
四、实验内容1.双氧水制取氧气在蒸馏烧瓶中装入1gMnO2,用带有分液漏斗的塞子塞住烧瓶,分液漏斗中装入H2O2,其质量分数以10%~15%为宜(与水的体积比:1∶1~1∶4)。
溶液中H 2O2过少,反应太慢,过多则因反应剧烈而引起爆炸事故。
30%的H2O220mL,与蒸馏水1:1混匀后使用。
收集法是用排水法收集,如此收集3瓶。
H 2O2法制取O2实验装置图2.氧气的性质检测(1).硫在O 2中的燃烧取一洁净的燃烧匙,放入少量硫黄粉,酒精灯上加热至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然后将燃着的硫匙由上往下缓缓伸进集有O 2的集气瓶中,这时火焰的颜色呈现为明亮的蓝紫色,并伴有刺激性气味的SO 2气体生成。
为避免污染空气,将燃烧匙取出后及时淬入盛有冷水的大烧杯中。
用双氧水制氧气的各种装置及优缺点
用双氧水制氧气的各种装置及优缺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氧气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双氧水作为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因其制氧气的便捷性和高效性备受关注。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探讨用双氧水制氧气的各种装置及其优缺点,并共享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装置一:双氧水分解装置1. 工作原理:双氧水分解装置利用催化剂将双氧水分解成氧气和水。
通过调节反应条件和催化剂的选择,可以实现高效、高纯度的氧气产出。
2. 优点:1)高效:双氧水分解装置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大量的氧气。
2)简单易操作:操作简单,无需复杂的设备和技术。
3)低成本:制备成本相对较低,适用于小规模氧气制备。
3. 缺点:1)催化剂选择受限:不同催化剂对反应效率有不同影响,且部分催化剂昂贵。
2)安全隐患:双氧水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并且其分解反应会释放热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装置二:双氧水电解装置1. 工作原理:双氧水电解装置通过电解双氧水,将其分解成氧气和氢气。
氧气和氢气分离后,即可得到高纯度的氧气产品。
2. 优点:1)高纯度:由于采用了电解分离技术,氧气产品的纯度较高。
2)可控制性强:可以通过调节电解条件和设备参数,实现对氧气产率和纯度的精确控制。
3)废气无污染:电解过程产生的废气为氢气,无环境污染。
3. 缺点:1)能耗高:电解需要消耗大量电能,能耗较高。
2)氢气安全隐患:氢气具有易燃性和爆炸性,存储和处理存在一定风险。
结语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氧气需求量、纯度要求以及设备成本、能耗等因素,可以选择适合的双氧水制氧气装置。
双氧水分解装置操作简便、成本低,适用于小规模制氧;而双氧水电解装置能够产生高纯度氧气,但能耗较高、存在氢气安全隐患。
在选择装置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个人观点作为一名化学研究者,我认为双氧水制氧气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量。
未来,我将继续关注该领域的研究和发展,致力于改进氧气制备技术,为社会健康和环保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用双氧水制氧气的各种装置及优缺点
用双氧水制氧气的各种装置及优缺点用双氧水制氧气的各种装置及优缺点序号一:引言双氧水(hydrogen peroxide)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由水和氧分子组成。
它在医疗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尤其是在制备氧气方面。
本文将探讨使用双氧水制氧气的各种装置及其优缺点。
序号二:双氧水制氧气的原理使用双氧水制氧气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分解双氧水来释放氧气。
当双氧水分解时,其分子中的氧原子被释放出来,形成氧气。
这种方法相对简单,操作方便,因此在一些特殊环境下,如野外探险、高海拔地区和无法获得传统氧气设备的情况下,使用双氧水制氧气成为了一种替代方案。
序号三:使用双氧水制氧气的装置1. 双氧水氧气发生器双氧水氧气发生器是一种常见的装置,用于分解双氧水并制备氧气。
它通常由一个容器、一个双氧水储存罐和一个分离器组成。
当双氧水流入分离器时,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双氧水分解成氧气和水。
氧气被收集起来供使用。
2. 双氧水氧气瓶双氧水氧气瓶是一种常见的便携式装置,适用于户外或无电源环境。
它通常由一个双氧水储存罐和一个氧气收集瓶组成。
使用时,只需将双氧水倒入储存罐中,然后通过一定的装置将氧气收集到收集瓶中。
3. 双氧水氧气发生笔双氧水氧气发生笔是一种小巧的装置,适用于紧急情况下的氧气供应。
它通常由一个笔形容器和一个储氧段组成。
使用时,只需将双氧水注入储氧段中,然后通过激活器分解双氧水并制备氧气。
序号四:双氧水制氧气的优点1. 简单方便双氧水制氧气的装置通常较为简单,使用方便。
无论是双氧水氧气发生器、双氧水氧气瓶还是双氧水氧气发生笔,都可以迅速获得所需的氧气。
2. 适应特殊环境双氧水制氧气的装置适用于一些特殊环境,如野外探险、高海拔地区和无法获得传统氧气设备等情况。
这为那些需要氧气补给但无法获得传统氧气设备的人提供了一种替代方案。
3. 紧急使用双氧水制氧气的装置可用于紧急情况下的氧气供应,如意外事故或突发状况。
由于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以迅速提供氧气帮助受伤或受困的人员。
(2)双氧水(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教学设计之我见本节课是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教学内容的延伸,教材中没有具体谈及此项内容,但是根据中考的要求以及当下学生的实际学情,我认为有必要设计此课题。
首先,我先对教材以及本节课做出以下分析:1、地位和作用第二单元作为教材的一个初步认识化学的篇章,是学生具体地从化学的角度出发去学习和研究有关物质(包括组成、性质、用途、制法等)的开始。
本课题安排在“氧气性质”之后,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供了相关的知识。
同时本课题也是初中阶段学生制备常见化学物质的开始,是学生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综合应用,能为今后“物质的制备”奠定基础。
这节课是典型的气体制取探究课,是在上节课学习《课题3制取氧气》(第一课时)的基础上,通过复习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从而设计出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并对其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使学生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它能为以后系统的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同时,它也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针对教学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存在的一些实际困难,我设置了以下目标:认识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会解释用过氧化氢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不同的原因,并会从优比较并改进实验装置;认识“万能装置”及其作用;初步学会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操作。
同时通过实验探究,丰富学生们的科学体验,激发探究的兴趣,另外通过思考和讨论,增进他们的合作交流意识与语言表达能力。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知道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以及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是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实验装置的比较和改进。
其次,来谈谈学生们的情况。
氧气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物质,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观察实验和进行简单实验操作的技能。
初中化学实验“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教学创新策略探究
教学篇•教学创新在化学学科中,实验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实验的改进和创新对于整个化学教学的提高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时化学实验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关于氧气制法是初中化学中最基本的一个化学实验,学生通过对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和实验的操作能够基本掌握气体的制取过程。
那么为了顺应新课标的要求,我们如何对初中化学中“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这一实验进行更好的革新呢?下文将进行具体的阐释。
一、初中化学教材中关于“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缺陷(一)玻璃容器容易破碎,在连接装置时耗费的时间相对较长。
(二)实验时所用的装置的气密性过差,对于氧气的收集产生不利因素。
(三)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反应没办法很好地控制,不能够实现随时发生和随时停止。
(四)在进行实验时关于药品的用量没有办法很好地进行控制,所以容易导致药品的浪费。
二、实验的优化(一)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用20毫升的注射器把过氧化氢溶液注入250毫升的输液瓶中,把二氧化锰配置成悬浊液,用20毫升的注射器注入到输液袋中,将输液瓶和输液袋通过输液管进行连接。
(二)反应过程的改进1.实验原理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生成了氧气和水。
2.实验药品改进首先是过氧化氢,我们采用的是利用20毫升的注射器把过氧化氢溶液融入250毫升的输液瓶中。
过氧化氢此时的浓度最好在15%左右。
然后进行了下列实验,通过实验找到关于过氧化氢的浓度对分解率的影响。
我们将四支试管加入了各0.5克的二氧化锰,然后分别和5%、10%、15%以及20%的过氧化氢溶液融合,当收集到50毫升的氧气时,对所用的时间进行记录。
结果得出了下表的数据:实验顺序1234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5%10%15%20%反应时间(s)63562216通过上表我们看出过氧化氢的溶度在比15%低时,反应相对较慢,而高于15%则反应趋于稳定,因此考虑到对反应速度的控制这一点时,我们在选用过氧化氢时,最好选择的过氧化氢浓度为15%。
双氧水制氧气知识点总结
双氧水制氧气知识点总结双氧水(H2O2),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液体,在制氧气方面有着重要的用途。
双氧水的分解能够产生氧气和水,因此被广泛用于制备氧气。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双氧水制氧气的相关知识点,包括双氧水的性质、制备原理、制备方法和应用等方面。
一、双氧水的性质1.化学式:H2O22.分子量:34.01 g/mol3.外观:无色、无臭、呈淡蓝色的液体4.密度:1.11 g/cm³5.熔点:-0.43 ℃6.沸点:150.2 ℃7.易溶解于水,生成氧气和水8.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双氧水是一种具有很强氧化性和漂白性的化合物,能够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它的分解反应产生氧气和水,因此在制备氧气方面具有很高的效率和便利性。
二、双氧水制氧气的原理双氧水分子中的氧原子结合比较松弛,容易与另一个氧原子结合形成氧分子和水。
因此,双氧水被投入到合适的催化剂中,可以快速分解成氧气和水。
H2O2 → O2 + H2O这个反应是个自发放热反应,需要催化剂的存在。
催化剂能够提高反应速率,加速双氧水的分解过程,制备出更多的氧气。
三、双氧水制氧气的方法1.化学分解法:即利用双氧水的化学性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分解,产生氧气。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效率较高。
2.电解法:以双氧水为电解质,在电解槽中通以电流,双氧水分子发生电解,产生氧气和水。
这种方法对电力的要求较高,但能够制备高纯度的氧气。
3.光解法:利用特定波长的紫外光照射双氧水,可以促使其分解生成氧气。
这种方法需要紫外光源,操作相对比较麻烦。
四、双氧水制氧气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包括双氧水、催化剂、容器、管道等。
2.将双氧水加入到容器中。
3.加入催化剂,催化剂能够提高双氧水的分解速率。
4.观察双氧水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
5.收集氧气,通常将氧气通过水中,去除其中的水蒸气,得到纯净的氧气。
6.记录实验数据,包括产氧气的量、分解时间等。
五、双氧水制氧气的应用1. 化工生产:双氧水可以用于化工生产中的漂白剂、消毒剂等。
探究实验——双氧水制氧气的催化剂选取
探究实验——双氧水制氧气中催化剂的选取高中实验室制氧气有三种方法,一是氯酸钾加热制氧气(MnO2作催化剂);二是KMnO4加热制氧气;三是双氧水制氧气(MnO2作催化剂)。
同其他两种方法比较起来,用双氧水制氧气有显著的优势:反应不用加热,装置简单(固液反应装置或试管即可),反应速度易于控制,成本低、产率高等。
高中时候由于课本的规定,我们选择了MnO2来作这个实验的催化剂,并没有用别的催化剂做过这个实验,所以,我们并不知道MnO2到底是不是这个实验的最佳催化剂;或者MnO2是不是这个实验唯一的最佳催化剂。
本实验为了探究双氧水制氧气中MnO2是否最佳催化剂,或者还有没有别的催化剂能替代MnO2的位置,准备了包括MnO2内的七种物质(MnO2、Fe粉、CuO、FeCl3溶液、炭粉、石灰水和木炭)作催化剂,做对照实验,定性的比较得出双氧水制氧气这个实验的最佳催化剂。
一、不同催化剂对双氧水制氧气实验的影响1.实验步骤取七个一样大的小试管,加入2ml双氧水,分别加入差不多等量的七种催化剂(固体催化剂一个火柴头大小,液体催化剂一滴),观察实验现象(刚加入、振荡后和加热后)。
2.实验现象3.实验结论由实验现象可知,除开MnO2和FeCl3溶液,其他几种物质都不适合作双氧水制氧气这个实验的催化剂,因为它们的催化速率太慢、产率太低;而又比较MnO2和FeCl3溶液,FeCl3溶液作催化剂时反应太剧烈、反应速率不好控制,不适合氧气的收集。
故MnO2是双氧水制氧气实验的最佳催化剂。
二、MnO2不同用量对双氧水制氧气的影响1.实验步骤取三个相同的小试管,加入2ml双氧水,分别加入微量MnO2、1倍微量MnO2和2倍微量MnO2,观察实验现象。
2.实验现象3.实验结论相同条件下,随着MnO2用量的增加,双氧水制氧气的反应速率在加快。
三、实验反思本实验中,只是简单定性的做了对照实验,而没有具体定量的研究等量不同催化剂下、不同时间内制得的氧气的体积的变化,以及整个反应的制氧总量,只是笼统的从视觉上得出的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这一点有待完善。
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收集装置
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收集装置1. 引言嘿,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聊一个超有趣的实验,那就是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
别看这听上去高大上,其实它背后藏着不少有趣的小秘密呢。
这不仅能让我们在课堂上变得“聪明伶俐”,还可以在小伙伴面前炫耀一番,简直就是科学小达人!那么,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神秘的氧气制作之旅吧!2. 实验准备2.1 材料清单在开始之前,咱们得准备好一些“战斗工具”。
首先,你需要一些双氧水,市场上常见的3%浓度就可以。
然后,来点二氧化锰,它可是我们的“超级英雄”,能帮忙催化反应,释放氧气。
而且,咱们还需要一个试管、一个漏斗、一些细管子,当然还有安全眼镜,毕竟安全第一嘛!2.2 设备搭建接下来,咱们就要把这些材料组合起来了。
首先,把试管固定好,记得让它稳稳当当的,不然一不小心就会把实验搞得一团糟。
然后,把漏斗放在试管的开口处,把双氧水缓缓倒进去。
接下来,加入一小勺二氧化锰,哇,这时候反应就开始了!你会看到泡泡冒出来,就像是小小的“烟花”,十分壮观!3. 氧气收集3.1 观察反应好啦,反应开始了,你可以看到气泡在试管中不断冒出,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这些气泡正是我们期盼已久的氧气,简直是“天上掉下个氧气来”。
而且,反应的速度也是让人惊叹,呼呼的,像个小火箭一样。
不过,要注意别让二氧化锰溅到身上,保持优雅,哈哈!3.2 收集氧气接下来,我们要收集这些氧气了。
这里用到的就是细管子了。
将细管子的一头放进试管中,另一头放入另一个空瓶子里,慢慢地让氧气通过细管子流进瓶子里。
你会看到瓶子里的水位逐渐下降,氧气就这样“偷偷”溜进去啦!这种感觉就像是在抓小鱼,兴奋又刺激!4. 结语看吧,经过一番折腾,我们终于成功了!从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中提取出的氧气,感觉就像“白手起家”的成就感,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科学真的是无处不在,就在你我的身边。
而且,这个实验简单易行,成本也不高,最重要的是,能给小朋友们带来无穷的乐趣!所以,以后可要多多动手实践,才能在科学的海洋中遨游哦!希望大家今天能从这个小实验中收获到快乐,也许下次我们可以一起探讨更多有趣的科学话题,继续“发光发热”!记得安全第一,实验开心,咱们下次再见!。
《过氧化氢制氧气》教案
结论:双氧水浓度越高
反应速率越快
2 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什么作用?
学生观察:二氧化锰的质量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问题:若不加二氧化锰反应能进行吗?
实验:
回答:关闭活塞
双手紧捂锥形瓶
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则气密性良好
学生实验:分组实验
每组用两种收集方法制取两瓶氧气
讨论: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问题:如何验满?
回答并实验: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若能复燃
则已收集满
讨论:总结注意事项
拓展问题:1双氧水浓度对实验的影响
对比实验:
《过氧化氢制氧气》教学反思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探究式教学是化学课的主题
本节课的重点是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我希望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启发下
层层深入
自己来设计实验装置
并自己动手制取氧气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
并进行交流
4、了解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装置适合制取什么气体
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培养学生分析、对比、迁移知识的能力
以及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团结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氧气制取原理探究、装置的选择
教学难点
催化剂概念
教学用品
探究实验用品 多媒体投影
投影:
问题:反应的发生装置已经确定
收集装置又是怎样的呢?氧气应用什么方法收集?
回答:因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
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又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可用排水法收集
投影:
小结: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整套装置
制取氧气
熄灭酒精灯
实验步骤可概括为: 实验步骤可概括为:
“ 查 、 装 、 定、 点、收 、离 、熄” 可用谐音记为“ ,可用谐音记为“茶庄定点收利息 ”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①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为什么要放一团 棉花? 棉花?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②为什么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为什么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氧气不易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氧气不易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为什么要先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加热? ③为什么要先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加热? 防止受热不均试管炸裂。 防止受热不均试管炸裂。 为什么气泡刚冒出时不宜立即收集气体? ④为什么气泡刚冒出时不宜立即收集气体? 开始加热时排出的主要是空气, 开始加热时排出的主要是空气, 当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时才能进行收集。 当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时才能进行收集。 在停止制氧时,为什么先把导管从水里拿出来, ⑤ 在停止制氧时,为什么先把导管从水里拿出来, 然后移去酒精灯? 然后移去酒精灯? 防止水被倒吸进试管,炸裂试管。 防止水被倒吸进试管,炸裂试管。
氮气 加 压 空气 降 温 液态空气 蒸 发 液氧 氧气
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
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镁条燃烧 2、铜片加热 3、红磷的燃烧 4、碳在氧气中燃烧 5、铁在氧气中燃烧 6、硫在氧气中燃烧 7、蜡烛燃烧 8、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 9、高锰酸钾加热 10、 10、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
双氧水制取氧气装置图
装置简单 装置简单
可以随时添加 可以随时添加 液体反应物
固—液不加热
可以控制液体 的滴加速度, 的滴加速度, 从而达到控制 从而达到控制 反应速率的目 反应速率的目 的
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实验,通过这个实验可以直观地观察氧气的产生过程。
过氧化氢溶液是一种强氧化剂,能够分解释放出氧气;而二氧化锰具有催化剂的作用,在这个化学反应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结合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性质,详细讨论这一实验的化学反应机制,并展望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在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这一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氧气的制备过程,对化学反应的机理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也能够拓展氧气在工业生产、医学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json"1.2 文章结构": {"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具体结构如下:引言部分将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正文部分将分为过氧化氢溶液的性质、二氧化锰的性质和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三个小节,详细探讨这些内容;结论部分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展望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应用前景,并对全文进行总结。
"}1.3 目的:本文旨在详细探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并分析该化学反应的原理和机制。
通过实验数据和理论推导,我们将探讨该制氧实验的可行性和效果,探讨该化学反应对环境和生产领域的应用前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文,读者将全面了解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的过程及其潜在价值,从而增进对该化学反应的了解和认识。
容2.正文2.1 过氧化氢溶液的性质过氧化氢溶液,也称为双氧水溶液,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
它是无色、无味的液体,具有强氧化性和消毒作用。
过氧化氢溶液在水中呈现为淡蓝色,并且在常温下相对稳定。
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可以分解为水和氧气,释放出大量氧气气泡。
这种分解反应是自发进行的,但可以袗催化剂加速,如铁离子等。
另外,过氧化氢溶液还可被还原剂还原,生成水和氧化产物。
利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装置
利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装置1. 引言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既有趣又实用的小实验——用双氧水来制造氧气。
听上去是不是有点像魔法?其实呢,科学就是这样神奇,今天咱们就来拆解这个“魔法”的秘密。
首先,让我提醒你,做实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哦,毕竟咱们可不想变成“科学小白鼠”!2. 实验材料2.1 材料清单要做这个实验,我们需要准备一些简单的材料。
首先,当然是双氧水(H₂O₂),它可是咱们的主角。
然后呢,咱们还需要一些食盐(氯化钠),它在这里就像是催化剂,能帮助我们更快地制取氧气。
另外,咱们还需要一个透明的塑料瓶,一个小气球,和一些水。
准备好了吗?那就开始吧!2.2 实验工具实验工具方面,咱们要有个量筒来量取双氧水,水管也很重要,因为它能把产生的氧气引导到气球里。
还有一个小漏斗,帮咱们顺利把液体倒进瓶子里。
记得准备好一些试管夹,安全第一嘛,别让自己被实验的气氛给搞得狼狈不堪!3. 实验步骤3.1 制作氧气好啦,开始我们的实验。
首先,把适量的双氧水倒入塑料瓶里,量大概50毫升就够了。
接下来,加入一小勺食盐,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这时候,可能你会注意到,瓶子里开始冒泡泡了,这就是氧气正在生成的迹象!别着急,慢慢来,等泡泡多了,效果更佳哦。
然后,咱们就要把水管的一头放在瓶口,另一头放进气球里。
哇,随着氧气不断产生,气球也在慢慢鼓起来,这种感觉就像是气球正在为派对做准备,简直太有意思了!3.2 观察变化在整个过程中,仔细观察这些变化,真的是让人兴奋。
瓶子里的液体颜色会稍微变浅,泡泡也越来越多,气球越鼓越大,仿佛在说:“快来看看我,快来看看我!”这时你就会明白,科学实验其实就是一次次探索和惊喜的旅程。
4. 实验结果4.1 氧气的收集当气球鼓得差不多了,说明氧气已经收集得差不多了。
这时候,咱们可以把水管从瓶口拔出来,看看气球的状态。
哇,满满的氧气,就像是在告诉你:“我来了,我来了!”这一刻,真是让人感觉科学就是如此神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用双氧水制氧气的探究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中有一个制取氧气的演示实验(实验2-5),在试管中加入5ml 5%的过氧化氢(双氧水),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然后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有氧气产生,可用这一方法制取氧气。
课本上的这个实验是一个演示实验,目的只是让学生知道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可以很快放出氧气,并引出催化剂概念,但在考试中,往往要求学生会用双氧水来制取并收集氧气,若不让学生亲自操作,只观察教师演示,不形成学生实验操作技能,他们一般不能把演示实验的操作迁移到用双氧水来制取并收集氧气的要求上来。
在实际教学中,用5%的双氧水(医用)来做这个实验,一是产生氧气的速度较慢,二是产生氧气的量较少,若要制取几瓶氧气,需要较多5%的双氧水才能完成,化学试剂商店出售的双氧水,一般都是30%的,用来制取氧气,因为浓度较高,产生氧气的速度太快,不好控制实验过程,也不利于实验的开展。
也就是说,用5%的和30%的双氧水来制取氧气,都不是理想的选择。
为克服用5%的双氧水和30%的双氧水来制取氧气的不
足,经过我们多次实验研究,可用下面两种方法来实验,使反应速度适中,便于控制,也便于学生操作和观察实验现象,进而掌握用双氧水为原料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技能。
一、把30%的双氧水用蒸溜水稀释成10%左右的浓度,再用来做制取氧气的实验,产生氧气的速度就比较容易控制,也比5%的双氧水制氧气快很多。
二、用来做催化剂的二氧化锰是一种粉末状的物质,直接用作催化剂,因其与双氧水的接触面积太大,使反应速度太快,而且用过之后不好回收,一般是直接倒掉,不仅造成浪费,而且还污染环境。
可以用水泥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成颗粒物,待其干硬成形以后,再用来做催化剂,减小了二氧化锰与双氧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速度适当减小,便于学生操作和观察现象,而且用过之后可以很方便地将之回收,以便下次实验再用。
用上述两种方法改进以后,可以让学生很方便地做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实验,减小了做实验的难度,提高了他们做实验的积极性和学习化学的兴趣,对于提高化学课教学质量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贵州省紫云县开元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