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五上 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案-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
第2課時等式的性質和解方程(1)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4頁的例3、例4和試一試,完成練一練和練習一的第3~5題。
教學目標:1.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等式的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所得的結果仍然是等式,會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
2.使學生在觀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過程中,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培養獨立思考,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習慣。
教學重點:理解“等式的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
教學難點:會用等式的這一性質解簡單的方程。
教學過程:一、教學例31.談話:我們已經認識了等式和方程,今天這節課,將繼續學習與等式、方程有關的知識。
請同學們看這裡的天平圖,你能根據圖意寫出一個等式嗎?提問:現在的天平是平衡的,如果將天平的一邊加上一個10克的砝碼,這時天平會怎樣?談話:現在天平恢復平衡了,你能在上面這個等式的基礎上,再寫一個等式表示現在天平兩邊物體品質的關係嗎?2.出示第二組天平圖,說說天平兩邊物體的品質是怎樣變化的,你能分別列出兩個等式嗎?3.出示第3、4組天平圖,提問:你能分別說說這兩組天平兩邊物體的品質各是怎樣變化的嗎?談話:怎樣用等式分別表示天平兩邊物體變化前的關係和變化後的關係?啟發:這兩組等式是怎樣變化的?她們的變化有什麼共同特點?4.提問:剛才我們通過觀察天平圖,得到了兩個結論,你能用一句話合起來說一說嗎?5.做練一練的第1題二、教學例41.出示例4的天平圖,你能根據天平兩邊物體品質相等關係列出方程嗎?2.講解:要求出方程中未知數的值,要先寫“解”,要注意把等號對齊。
3.完成試一試4.完成練一練提問:解這裡的方程時,分別怎樣做就可以使方程左邊只剩下x了。
三、鞏固練習1. 做練習一的第3題2.做練習一的第4題3.做練習一的第5題四、全課小結提問: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你有哪些收穫?還有什麼不懂的問題?五、作業完成補充習題。
板書設計:等式性質和解方程等式的性質解方程50=50 50+10=50+10 解: x+10=50x+a=50+a 50+a-a =50+a-a x-10=50-10x=40 檢驗:把x=40代入原方程,看看左右兩邊是不是相等。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等式的性质(一)导学案(第一单元方程)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等式的性质(一)导学案(第一单元方程)前言等式的性质是初中数学学习中非常基础和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在初中等式的学习之前,初中数学老师都会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提前了解和学习等式的性质。
本文将重点介绍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中等式的性质,希望能为你的学习和掌握提供一些帮助。
导学目标1.了解等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明白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法。
3.掌握在等式中使用加减法的技巧和方法。
知识点一:等式的基本概念1. 等式的定义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中,等式是指两个数用“=”连接构成的式子。
2. 等式的性质等式的性质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类型:2.1 等式两边的数互为相等的关系等式两边的数互为相等的关系。
也就是说,如果A、B是两个数且A=B,则可以表示成A=B。
2.2 等式两边可互相代入等式两边可互相代入。
也就是说,如果A=B,则可以把A换成B或B换成A。
知识点二: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法1. 方程的定义方程是一个带未知数的等式,例如:x + 3 = 7,其中,x就是未知数。
2. 解方程的步骤解方程的参考步骤如下:2.1 明确方程中的未知数一般而言,方程中只有一个未知数,需要先明确出这个未知数是什么。
2.2 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等式的一侧,把不含未知数的项移到等式的另一侧。
2.3 化简将方程两边最后的运算化简成一个数,得到未知数的值3. 解方程示例例如:3x + 2 = 113.1 明确未知数未知数是x3.2 移项把等式两边减2x,得到3x = 93.3 化简3x ÷ 3 = 9 ÷ 3,得到x = 3所以,方程3x + 2 = 11的解是x = 3。
知识点三:在等式中使用加减法的技巧和方法1. 加减法反证法等式两边同时加上/减去一个数,等式的平衡状态不受影响。
例如:3x + 2 = 11,可以在等式两边同时减去2,得到3x = 9再同除以3,得到x = 32. 加减法中的乘法技巧等式两边同加上/减去同一个数的若干倍时,可以用相应的数乘以等式两边。
【教育资料】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等式的性质(二)教案(第一单元 方程)
【教育资料】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等式的性质(二)教案(第一单元方程)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的性质。
2、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在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这一等式的性质。
解含有乘、除法的方程。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在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这一等式的性质。
教学过程:一、复习等式的性质1、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的性质,谁还记得?2、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那同学们猜想一下,如果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所得结果还会是等式吗?3、生自由猜想,指名说说自己的理由。
4、那么,下面我们就通过学习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
二、教学例五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例五图,并看图填空。
根据左边的图,你能列出等式吗?(x=20)右边的图与左边的图比较,有什么变化?你认为天平还会平衡吗?你能根据右边图物体的质量相等关系再列出一个等式吗?(2x=202)这个等式又告诉我们什么呢?在小组中说说你的发现。
小组中互相说想法,汇报。
(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想像一下,如果20=20的左右两边同时乘3,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吗?用等式如何表示呢?(203=203)如果左右两边同时乘0呢?可以吗?2、出示第二组图:左边的图能看懂吗?用等式怎样表示?(3x=203),也就是3x =60。
左边的图与右边的相比,物体的质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天平还会平衡吗?你能根据质量的变化情况列出等式吗?这又说明了什么?(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你能自己写一个等式,并把等式两边同时除以一个数,看看结果还是等式吗?尝试练习,汇报。
有什么发现?两边同时除以0呢?为什么?指出: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等式的性质》教案
-掌握方程的检验方法:通过代入原方程验证解的正确性;
-应用等式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方程模型,并求解。
举例解释:
-对于等式性质的理解,以2x + 3 = 7为例,引导学生理解通过减去3、除以2等操作,可以找到未知数x的值;
-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重点强调如何利用等式性质将方程简化,如x + 4 = 9,通过减去4找到x的值;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等式的性质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比如等式性质的运用,我会通过具体例子和逐步解析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等式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用等式表示和解决购物中的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用尺子和铅笔模拟等式的性质,通过实际操作来演示等式的平衡性。
二、核心素养目标
《等式的性质》课程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通过等式性质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逻辑推理解决数学问题;
2.提高学生数学抽象能力,让学生从具体的等式实例中抽象出一般性规律,形成对等式性质的认识;
3.增强学生数学建模意识,学会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方程模型,并利用等式性质求解;
-方程检验的思维过程:学生可能对方程检验的意义和步骤不清晰。
举例解释:
-对于等式性质的本质理解,难点在于让学生明白等式性质不仅仅是操作,而是基于数学基本原理,如加减法的逆运算;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等式的性质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等式的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熟练的掌握等式的定义,了解等式的特点。
(2)掌握数对等式的基本性质,会应用等式去解决问题。
2、能力目标(1)能准确地理解数对等式的含义;(2)能正确有效地用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3)能正确判断数等式的性质。
二、教学重点(1)能正确理解数对等式的含义;(2)能准确判断和列出等式及其性质;(3)能正确应用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
三、教学难点(1)能准确判断数等式的性质;(2)能将使用等式列出其它等式的性质;(3)能正确有效地运用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
四、教学过程(一)热身(Warm-up)1. 让学生自我介绍,彼此相互认识。
2. 板书:“等式”,并询问学生“等式”的含义。
(二)设计活动1. 教师从等式3+3=6出发,让学生了解等式的定义。
2. 教师让学生相互结对研究各种等式,思考等式的性质。
如:a+b=b+a;3. 通过实际问题活动,教师介绍等式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理解与运用它们;4. 引导学生运用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或求解数学问题。
(三)归纳练习1. 进行综合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2. 根据教师的指令让学生用等式来解答问题;3. 根据具体情况指导学生用正确的等式去解决实际问题;4. 结合若干等式,判断它们的性质。
(四)检测测试1. 用同样的方式让学生进行习题练习;2. 让学生自主练习来测试所学的内容;3.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我们主要讲授了五年级数学中的等式的性质,教学内容包括等式的定义及其的特点,数对等式的基本性质和正确应用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中,我们尤其重视通过实际问题性的活动,引导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多练习各种等式,运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掌握等式及其特点,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教学效果比较显著。
五年级数学上册 运用等式的性质列方程解两步应用教案 苏教版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
引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难点
教法
学法
教具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准备。
1.解方程
4x+12=50 2.3x-1.02=0.36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二、尝试练习。
启发:你能从中找出它们高度之间的关系吗?题目中的哪句话能清楚地表明它们之间高度的关系?
提出要求:你能不能用一个等量关系将它们高度之间的相等关系表示出来?
板书学生交流中可能想到的数量关系式:小雁塔的高度×2-22=大雁塔的高度;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
2.做练习一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解这些方程时,第一步要怎么做,依据是什么,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反馈时,要在关注结果是否正确的同时,了解学生是否进行了检验。
3.做练习一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再要求说说写出的每个含有字母的式子分别表示哪个数量,是怎样想到写这样的式子的。
4.做练习一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进一步突出根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的。
3.引导学生观察第一个等量关系式,提问:在这个等量关系式中,哪个数量是已知的?哪个数量是要我们去求的?
追问: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明确方法,并提示课题:这样的问题可以列方程来解答。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4.谈话:我们已经学过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列方程解决问题一般要经过哪几个步骤?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等式的性质(一)教案(第一单元方程)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等式的性质(一)教案(第一单元方程)一、教学目标1.掌握等式左右两边的性质相等这个概念;2.熟悉等式的基本符号“=”,并能够正确书写等式;3.能够将具体问题用等式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解决问题;4.能够将等式的两边互相交换,不影响等式的真假性;5.能够解决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二、教学内容1.等式的概念;2.等式的性质;3.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及解法。
三、教学重点1.掌握等式左右两边的性质相等这个概念;2.熟悉等式的基本符号“=”,并能够正确书写等式。
四、教学难点1.能够将具体问题用等式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解决问题;2.能够将等式的两边互相交换,不影响等式的真假性;3.能够解决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五、教学方法1.讲解法(课堂讲解+举例讲解);2.练习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练习);3.案例法(讲解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实例);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1 导入环节(5分钟)1.让学生回顾一下小学四年级数学学过的内容,如何解决加减乘除的问题,何为数学中的未知数等。
2.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方程。
1.2 讲解(15分钟)1.让学生发现等式的特点并引出等式的概念;2.介绍等式的基本符号“=”,并能够正确书写等式;3.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等式左右两边的性质相等这个概念。
1.3 练习(15分钟)1.让学生用等式的形式表达一些具体的问题,例如:班里有30个男生和40个女生,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解上述问题;3.给学生时间思考和完成上述问题。
1.4 拓展(10分钟)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陈述一下何为方程;2.引导学生思考方程应用于实际情境中的例子。
第二课时2.1 导入(5分钟)1.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并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2.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一元一次方程。
2.2 讲解(15分钟)1.介绍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2.示范一个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过程;3.给学生一些关于一元一次方程的例子。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等式的性质(一)教案(第一单元方程)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等式的性质(一)教案(第一单元方程)教学目标1.掌握方程中未知数的含义。
2.了解等式的性质,在等式两边同时加减同一个数时,仍然相等。
3.能够根据实际问题建立方程,并求解未知数。
教学重点1.等式的性质。
2.根据实际问题建立方程。
教学难点1.如何根据实际问题建立方程。
2.如何通过方程求解未知数。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教师自我介绍,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等式的性质。
Step 2 导入通过一个小实验以引出课题。
将两个重量相同的物体放在天平的两端,两端平衡,这是一个等式。
如果在其中一端增加重物,天平会倾斜,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另一端的重物来保持平衡。
这就是等式的性质。
Step 3 讲解1.等式:等式是指一个等于号连接两个代数式的关系式。
例如:x+3=7。
2.方程:方程是指带有未知数的等式。
例如:3x−5=7。
3.等式的性质:在等式两边同时加减同一个数时,两边仍然相等。
例如:x+3=7,则x=4。
Step 4 操作1.根据实际问题建立方程。
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5个苹果,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几个苹果?解析:根据问题可以得出方程:3+5=x。
因为小明和小红一共有x个苹果,所以结果为x=8。
2.求解未知数。
例如:x+5=9,求x的值。
解析:将等式两边同时减去5,得到:x=4。
Step 5 练习1.小伟有5元钱,他买了4本书,每本书2元,他还剩多少钱?2.今天有3个学生请假,占全班的$\\frac{1}{4}$,全班有多少人?3.2x+3=5x−1,求x的值。
Step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等式的定义、方程的定义、等式的性质等,同时让学生自己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
2.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可自行完成练习册中相关题目。
3.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小学数学《等式的性质》优秀教案优秀3篇
小学数学《等式的性质》优秀教案优秀3篇小学数学《等式的性质》优秀教案篇一教学内容:苏教版教科书第7页的内容。
教学目的:⑴在具体的情景中,让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初步会用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⑵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将情景问题抽象等式规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⑶学生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等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流程:一、回忆导入,明确探究的目标。
⑴回忆推理。
说说等式性质1: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这是等式的性质。
”再次推理: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这是等式的性质。
”⑵明确探究的目标。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们明确探究的话题——验证等式性质2。
二、自主探究规律。
⑴自主看图填空。
学生自主完成第7页例5的看图填空并根据图意理解规律。
⑵举例验证。
方法:先写一个等式,再两边同时乘或除同一个数,看看还是等式吗?⑶小结,感知规律的应用价值。
小结: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这是等式的性质。
”推想:在哪里会用到它?(解方程)⑷学生举例,学习解方程。
学生举例,尝试解方程。
在学生的介绍中,张扬用等式解方程的数学根据。
注意书写格式;并验算。
三、练习应用。
⑴完成练一练中的第1题。
⑵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出示例6。
思路1:列方程解答。
40x=960x=24思路2:用算式解答。
960÷40=24(m)⑶完成课堂作业。
练习二、3~4题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篇二等式的性质(关于乘除的),是在学生掌握了等式的性质(关于加减的)的基础上教学的。
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推理能力。
因此,本节课教学中,充分利用原有的知识,探索、验证,从而获得新知,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表现、创造的机会,使他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培养学生自我探究和实践能力。
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教案
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等式的性质,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2.能够灵活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等式的性质;2.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教学难点:利用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教材、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2.学生准备好教材、笔、笔记本等学习用具。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课教师以生活实例引入新课,如“小明和小红一起做作业,小明写了多少题目,小红写了多少题目?”,引导学生思考解决方法。
Step 2 学习等式的性质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不等式,比较大小关系,介绍等式的性质,即“等式两边加(减、乘、除)同一个数,仍然相等”、“等式两边乘(除)同一个非零数,不变相等”。
Step 3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1.教师先以简单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如“x+3=7”,学生可以通过两边减3的操作,解得x的值为42.教师提供多个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等式的性质解决,如“2x-5=3”,学生应该通过将两边加5的操作,解得x的值为4Step 4 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将等式的性质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如“小华和小明一起做作业,小华写了x道题目,小明写了12道题目,他们写的题目总数是30”,学生应该通过建立方程“x+12=30”来求解x的值。
Step 5 练习巩固教师提供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等式的性质进行解答。
同时,教师在黑板上解答其中的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查漏补缺。
Step 6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利用等式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要求学生写出解题思路和步骤。
Step 7 总结回顾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等式的性质的掌握情况,并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扩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更复杂的问题,如一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以及利用等式的性质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
比如,“小明和小红一起买了一些苹果和橙子,小明买了苹果5个,橙子8个,一共花了40元;小红买了苹果3个,橙子6个,一共花了30元。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 等式的性质(一)教案(第一单元 方程)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等式的性质(一)教案(第一单元方程)一、教学目标1.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包括等号的意义和性质。
2.掌握平衡等式的方法,并能通过加减同一数、乘除同一数等进行等式的变形。
3.通过日常生活情境和综合运算题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等式2.等式的性质和运算法则3.平衡等式的方法三、教学重点1.掌握等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理解等式的平衡概念,灵活运用加减同一数、乘除同一数等方法进行等式的变形。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1.老师出示一个数学等式,如:3 + 2 = 7 - 2,并请学生观察。
2.老师提问:这个等式中有哪些数?它们是相等的还是不相等的?3.引导学生发现等式中数相等的关系,引出等号的意义和性质。
第二步:学习等式的性质和运算法则1.老师出示不等式,如:3 + 2 ≠ 7 - 2,并请学生观察。
2.老师提问:这个不等式中的数是否相等?为什么?3.引导学生发现不等式中数不相等的关系,引出等式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第三步:学习平衡等式的方法1.老师出示一个不平衡的等式,如:6 + 3 = 11,并请学生观察。
2.老师提问:这个等式是否平衡?为什么?3.引导学生发现等号两边数的差别,引出平衡等式的概念和平衡等式的方法。
第四步:巩固训练1.老师出示一些综合运算题目,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等式性质和平衡方法进行计算和变形。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并相互交流答案和解题过程。
五、教学延伸1.给学生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让他们找出包含等式的情境,并通过等式的性质解答问题。
2.让学生编写一些有关等式的小故事,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等式的性质展开,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他们理解等式的每个元素的意义和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自己发现等式的性质和规律,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巩固训练环节,我还设置了一些综合运算题目,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 等式的性质(一)教案(第一单元 方程)-1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等式的性质(一)教案(第一单元方程)第一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结果仍然是等式;第二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
在每一段教学等式的性质以后,都及时让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1)在直观情境中,按“形象感受→抽象概括”的方式教学等式的性质。
教材仍然用天平的直观情境教学等式的性质。
因为在两臂平衡的天平上,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发生相同的变化,天平的两臂仍然保持平衡。
这种现象能形象地表示等式的性质,有利于学生的直观感受。
例3教学等式的一个性质。
教材设计了四组天平图,每组左边的天平图表示变化前的等式,右边的天平图表示变化后的等式,从左边的等式到右边的等式,反映了等式的性质。
上面的两组图揭示的是等式的两边都加上一个相同的数,仍然是等式;下面的两组图揭示的是等式的两边都减去相同的数,仍然是等式。
四组图的内容综合起来就是等式的一个性质。
教材精心设计每组天平上物体的质量,第一组图写出的是不含未知数的等式,在左边的天平表示20=20以后,右边天平的两边各加1个10克的砝码,看图填写20+()○20+()。
学生在两个括号里都写“10”,在圆圈里写“=”,联系天平两边各加10克都变成30克,而天平仍然平衡的现象,体会填写的等式是合理的。
这样就首次感知了等式的两边都加上同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
第二组图写出的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从x=50到x+20=50+20的变化和比较中,对等式两边都加上相同的数有进一步的感受。
第三组图写出的等式两边都用字母a表示砝码的质量,圈出a克砝码并画上箭头,表示去掉它的意思。
联系已有经验,这里的a代表许多个数,这组天平图与等式概括了众多等式两边减去相同数的情况。
第四组图在方程x+20=70的两边都减去20,不但又一次表示了等式性质,而且与解方程的方法十分接近。
另外,这道例题的8个等式中,有7个让学生在圆圈里填写“=”组成等式,这是引导学生切实关注等式有没有变化。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等式的性质(二)教案(第一单元方程)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等式的性质(二)教案(第一单元方程)一、教学目标1.理解等式表示相等关系,能够辨认等号的含义。
2.掌握方程的概念和意义,学会列方程解决问题。
3.掌握等式两侧相等的性质,学会利用等式的性质求解方程。
4.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等式的含义和作用。
2.掌握方程的概念和意义。
3.掌握等式两侧相等的性质及其应用。
三、教学难点1.判断等式的正确性,辨认等式的含义。
2.学会如何解决含有变量的方程,掌握方程的解法及其应用。
3.学会灵活应用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情境创设老师放一张图片,上面有两个小球,一个红色小球和一个蓝色小球,让学生猜猜两个小球的重量是否一样,为什么?学生可以单独思考,也可以交流组讨论。
2. 导入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上方图片,提问“怎样才能证明这两个小球的重量一样呢?”2.让学生合作完成小组讨论,谈谈任意两个网站的详情,谈谈你们的结论?如果你是这两个小球的主人,你想知道它们究竟哪个重,该怎么做呢?别忘了说说为什么!3.提问“从哪些方面可以知道这两个小球的重量是否相同?”引导学生回答。
4.讲解等式的定义和含义,并举例说明等式的作用。
例如,4 + 2 = 6,表示有4个加2个等于6个。
5.围绕等式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进行讲解,并引出方程式的概念和应用。
3. 学习新知1.讲解方程的定义及其应用,例如2x + 3 = 7中的变量、系数、等式两侧相等等概念。
2.引导学生识别和列出方程,例如总共有10个苹果,有三个去了小明家,那么还有多少个?3.让学生进行类比,将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转化成方程的形式,并列出方程式解决问题的过程。
4.引导学生讨论解方程的方法,一般都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方程?什么情况下可以直接得到方程的解?且学生进行归纳汇总。
4. 巩固练习1.让学生完成若干道课堂练习,既巩固了学生的知识,又检验了学生的掌握情况。
2.引导学生完成与生活实例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利用方程式解决问题,并交流分享自己的思路和解题过程。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案-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2)
第3課時等式的性質和解方程(2)教學內容:教科書第p4~ P5例5~例6、 P5“試一試”、“練一練”P6~P7練習一第6~8題教學目標: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並掌握等式的性質,即在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不等於0的數,結果仍然是等式。
2.使學生掌握利用相應的性質解一步計算的方程。
教學重點: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並掌握等式的性質,即在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不等於0的數,結果仍然是等式。
教學難點:使學生掌握利用相應的性質解一步計算的方程。
教學過程:一、複習等式的性質1.前一節課我們學習了等式的性質,誰還記得?2.在一個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
那同學們猜想一下,如果在一個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數(除以一個數時0除外),所得結果還會是等式嗎?3.生自由猜想,指名說說自己的理由。
4.那麼,下面我們就通過學習來驗證一下我們的猜想。
二、教學例51.引導學生仔細觀察P4例5圖,並看圖填空。
2.集體核對3.通過這些圖和算式,你有什麼發現?x=20 2x=20×23x 3x÷3=60÷34.接下來,請大家在練習本上任意寫一個等式。
請你將這個等式兩邊同時乘同一個數,計算並觀察一下,還是等式嗎?再將這個等式兩邊同時除以同一個數,還是等式嗎?能同時除以0嗎?5.通過剛才的活動,你又有什麼發現?6.引導學生初步總結等式的性質(關於乘除的)乘或除以0行嗎?7.等式性質二: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不等於0的數,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
8.P5“試一試”⑴指名讀題⑵你是根據什麼來填寫的?三、教學例61.出示P5例6教學掛圖。
指名讀題,同時要求學生仔細觀察例6圖2.長方形的面積怎樣計算?3.根據題意怎樣列出方程?你是怎麼想的?板書:40x=9604.在計算時,方程兩邊都要除以幾?為什麼?5.計算出x=24後,我們怎樣才能確定這個數是否正確?請大家口算檢驗一下。
最後將例6填寫完整。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教案《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第2课时)》
《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第2课时)》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2.根据等式的性质(二)学会解决简单的方程。
3.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重点:引导学生初步理解“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难点:根据等式的性质(而)学会解决简单的方程。
教学流程:一、知识回顾1.说一说,我们知道了等式的什么性质呢?(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2.解方程。
二、探究11.探究教师导入语:左边是两个完全一样的小天平,如果把他们左右两边的物体都放在右边大天平上,你会发现什么呢?问题:请根据图,列出等式或者方程。
答案:x=20 2x=20×2 2x=40问题:左边是大天平,如果把他们左右两边的物体各自平均分成3份,放在右边的3个小天平上,你会发现什么呢?请根据图,列出等式或者方程。
说一说,第一个方程是如何变成第三个方程的呢?答案:3x=60 3x÷3=60÷3 x=20问题:你还能再写几组这样的方程或者等式吗?答案:x=5 →3x=5×3 →3x=158x=40 →8x÷4=40÷4 →x=5问题:观察这些等式,你发现了什么呢?说一说,第一个方程是如何变成第三个方程的呢?x=20 →2x=20×2 →2x=403x=60 →3x÷3=60÷3 →x=202.总结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这也是等式的性质。
问题:为什么等式两边不能乘或者除以0呢?3.活动1:(1) 1、根据等式的性质在 里填运算符号,在 里填数。
x ÷2=18 0.7x=3.5x ÷2×2=130×2 0.7x ÷0.7=3.5 答案:x ÷2=18 0.7x=3.5x ÷2×2=130×2 0.7x ÷0.7=3.5÷0.7(2) 1、根据等式的性质在 里填运算符号,在 里填数。
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教案
添加标题
总结:通过这个例题,学生可以掌握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
讲解与示范相结合
讲解:教师通过 口头表述,解释 等式的性质和解 方程的原理,使 学生理解解方程 的思路和步骤。
示范:教师通过 具体的实例,演 示如何运用等式 的性质解方程, 让学生直观地了 解解方程的过程 和方法。
结合:在讲解和示 范的过程中,教师 应注重两者的有机 结合,使学生既理 解解方程的原理, 又能掌握实际操作 的方法。
对后续教学的展望与改进计划
继续加强等式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引入更多的实际应用案例,增强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个性化 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定期进行教学评估和反思,不断完 善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汇报人:XX
反馈:及时纠正学 生的错误,强化正 确概念和解题思路
互动:鼓励学生 互相讨论,共同 解决问题
个性化教学:根据 学生的掌握情况, 进行个性化辅导和 作业布置
重点: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的方法
掌握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的基本方 法
能够运用等式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理解等式性质在解方程中的应用
添加标题
等式的性质3: 等式可以移项, 即等式两边交 换位置,等式
仍然成立。
等式的性质4: 等式的两边取 反,等式仍然
成立。
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理解等式的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 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 立。
运用等式性质解方程:根据等式的 性质,对方程进行变形,求解未知 数。
添加标题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 等式的性质(一)教案(第一单元 方程)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等式的性质(一)教案(第一单元方程)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页例3、例4,"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1第46题教学目标:⑴ 同学在详细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旧是等式',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洁的方程。
⑵ 同学在观看、分析、抽象、概括和沟通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的阅历,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进展初步的抽象思维力量。
⑶ 同学在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培育独立思索、主动与他人合作沟通、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胜利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旧是等式',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洁的方程教学难点:初步理解并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洁的方程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⑴ 口答:什么是方程?⑵ 推断:下列各式,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8-x=3 20+30=50 5+x>9 y-16=54老师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熟悉了等式和方程,今日我们连续学习与等式和方程有关的学问。
二、新知教学⒈ 教学例3一起来看屏幕(课件出示课本例3第一行图片)⑴ 观看图1:你能用一个等式表示图片意思吗?(板书20=20)老师谈话:假如在一边加上一个10克的砝码,天平会怎样?要使天平恢复平衡,可以怎么办?⑵ 出示图2,观看,谁能用一个等式表示吗?(板书20+10=20+10)⑶ 同时出示图1和图2,分析比较,用一句话来说说你的理解。
⑷ 出示图3和图4同学观看,完成填空。
并组织同学同桌争论,用一句话说说理解。
老师相机引导得出:等式两边同时加上一个数,结果仍旧是等式。
⑸ 出示第3组和第4组天平同学开展小组学习,引导同学得出:等式两边同时减去一个数,结果仍旧是天平。
⑹ 出示两个结论,引导同学用一句话来说说,引出等式的性质。
同学阅读性质,找出关键字词,加深理解和印象。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简易方程(第五课时)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简易方程(第五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什么是方程,能够较好地解决简易方程。
2.通过学习本节课,培养学生的易于表达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3.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布置,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和解题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为简易方程,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什么是方程;2.方程的解法;3.简易方程的解法;4.落实练习。
三、教学过程3.1 什么是方程首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方程及方程的形式,所谓方程就是一个等式,等式中有字母、数字和符号。
例如下面这个方程:3x−6=0其中,x代表一个未知数,这个方程的意思是3乘以x然后减去6的结果等于0。
这是方程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打好基础很重要。
3.2 方程的解法在上述基础知识掌握后,老师应当告诉学生方程的解法有哪些。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化简或者代入的方法来解方程。
这个过程老师可以举例进行详细解释,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3.3 简易方程的解法本节课重点在于简易方程的解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简易方程。
简易方程指的是只有一个未知数的线性方程,也就是说,这种方程只有一个字母x,且只有一次项。
例如:x+1=3这就是一个简易方程,可以用代入法轻松解决。
在解题时,老师应当向学生介绍常见的解题步骤:1.将方程两边的项移动;2.通过化简、代入等方法,将方程进行简化;3.得出方程的解。
3.4 落实练习最后,学生需要通过课堂训练来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并确定自己是否掌握了教材的内容。
老师应当帮助学生把练习题目做好,帮助学生尽量多的解决问题,确定学生是否掌握了教材的内容。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方程的理解还需要加强,有些学生在解题时不够自信,更多的是缺乏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
因此,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着重讲解方程的基础概念和方法,并且加强练习来帮助学生提升自信心和解题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教学难点
会用等式的这一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教具准备
天平、砝码
课前
问题导学
预习质疑,自主建构
1.阅读例3,根据天平图写出等式。
2.观察这些等式,你有什么发现?
3.自学例4,你能知道图中的x克是多少克吗?你是怎样想的?
4.自主阅读课本,知道什么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教学过程
学生“主学”
教师“助学”
复备栏
一、自学质疑,自主建构
1.学生根据图意独立填空。
指名汇报:50=50
2.小组交流想法。
指名回答:不会平衡,在另一边也加上一个10克的砝码。
指名说算式:50+10=50+10
二、深入分析,互助探究
1.根据天平图填空,指名汇报:
x+a=50+a
50+a-a=50+a-a
1.出示例4
你能知道图中的x克是多少克吗?你是怎样想的?
2.你能用一组等式来表示一下刚才的过程吗?
3.补上“解”后问:为什么要在等式两边同时减去10?依据是什么?
4.引导学习如何检验。
说明: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四、提供材料,帮助提升
1.完成“练一练”
课题
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式性质解方程(1)
教学内容
教科书P2~P3例3、例4,随后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一第3——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习惯。
2.小组讨论得出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3.齐读等式性质,找出关键词:两边、同时、同一个数。
4.自主完成,全班核对。
一、创设情境,组织交流
1.出示例3,你能根据图意写出一个等式吗?
2.提问:现在的天平是平衡的,如果将天平的一边加上一个1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会怎样?怎样才能恢复平衡呢?
第一题提醒学生检验,强调书写格式。
2.练习一第3题。
3.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的步骤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教后笔记
用等式性质解方程
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x+10=50
解:x-10=50-10
x=40
检验:把x=40代入原方程,
40+10=50,x=40是正确的。
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x+10=50
x-10=50-10
x=40
3.指名回答。
4.自主阅读课本,知道如何检验及什么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四、拓展运用,互助提升
1.完成“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指名板演。
2.练习一第3题。
学生完成练习,集体交流。
3.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2页。
三、释疑解惑,促进生成
你能写出这时的等式吗?
二、设疑问难,精讲点拨
1.自主完成第三、四组天平图填空。
2.观察这些等式,你有什么发现?
3.你觉得这个等式性质里哪些字词比较重要?为什么?
4.完成“试一试”。
备课教师:备课时间:上课时间:课时编号:
学生“主学”
教师“助学”
复备栏
三、综合提炼,互助生成
1.引导学生根据等式的性质说出:把方程两边都拿掉1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