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合集下载

11.12 探析中央银行的的独立性问题

11.12 探析中央银行的的独立性问题

三、增强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建议和措施 • 我国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由于货币 发行“软着陆”,但经济的大起大落给宏 观经济的稳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央行 不能自主灵活地运用货币政策,根据经济 发展需要适时、灵活地调节利率和货币供 应量。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不足对经济 产生了一定的危害,客观上存在尽快增强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紧迫要求。
• 最初提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并引起广 泛重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 1920年布鲁塞尔会议上。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独立性思潮再起。20世纪七十年代, 西方国家的“滞胀”再次提出中央银行独 立性问题。

二、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地位
• 在独立性问题上,在现行法律框架内 的我国央行的特点是:既有独立的一面, 同时又缺乏充分的独立性,属于“相对独 立”。
• • • •
1、赋予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决策权。 2、成立统一的监管机构。 3、处理好与财政部的关系。 4、增强政府的财政能力,强化中央银行独 立性的经济基础。 • 5、增强中央银行的政治地位,提高政治独 立性
谢谢观赏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 独立性的表现: • 我国央行在法律和 组织上具有一定的独 立性,并且独立性是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 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不 断加强的。
• 独立性不足的表现: • 由于各种历史、现 实的原因及条件限制, 我国央行的独立性仍 然不足,没有达到独 立行使货币职能所需 的独立性,央行在政 府面前的独立性较小。
探析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
一、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起源及其发展
• 所谓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其实是指中央 银行的相对独立性,一国在制定和执行货 币政策时,既不能完全独立于政府的控制 之外不受政府的约束,同时也不能凌驾于 政府机构之上,而应接受政府的一定监督 和指导,并在国家总体经济政策的指导下, 独立地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并且与其他 政府机构相互协作和配合。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的相对独立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三、独立性含义
• 1 实质:法律赋予 • 2 核心:是政府与银行的关系 • 3 结论:中央银央银行独立性
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不论是某家 大商业银行逐步发展演变成为中央银行,比如 英国,还是政府出面直接组建成立中央银行, 比如美联储,都具有“发行的银行”、“银行 的银行”、“政府的银行”三个特性。各个国 家的中央银行的产生是为了解决商业银行所不 能解决的问题。中央银行独立性,一般就是指 中央银行在履行制定与实施货币职能时的自主 性。费雪把中央银行独立性划分为目标的独立 性与手段的独立性两个方面。
2 •
制定和执行货币金融政策上不独立
货币金融的制定权在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只有货币 的建议权和执行权
• 受到商业银行,财政等部门的制约
(二)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强弱 与通货膨胀率密切相关,与国 民经济的增长率和劳动就业的 发展之间不存在相关性
相对独立性
相对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在政府 的干预和指导下,根据国家的总体经济 发展目标,独立的履行中央银行的职责, 独立的完成中央银行的任务。
五、四种央行独立性模式
• 美国模式,直接对国会负责,较强的独立性。美国1913年《联 邦储备法》建立的联邦储备系统行使制定货币政策和实施金融监 管的双重职能。美联储(FED)实际拥有不受国会约束的自由裁 量权,成为立法、司法、行政之外的“第四部门”。 • 英国模式,名义上隶属财政部,相对独立性。尽管法律上英格兰 银行隶属于财政部,但实践中财政部一般尊重英格兰银行的决定, 英格兰银行也主动寻求财政部支持而相互配合。1997年格兰银 行事实上的独立地位向第一种模式转化。 • 日本模式,隶属财政部,独立性较小。大藏大臣对日本银行享有 业务指令权、监督命令权、官员任命权以及具体业务操作监督权, 但是1998年4月日本国会通过了修正《日本银行法》以法律形式 确认中央银行的独立地位,实现向第一种模式转化。 • 中国模式,隶属于政府,与财政部并列。《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 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在国 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

中央银行独立性分析 大学生

中央银行独立性分析  大学生

浅谈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不论是由某家大商业银行逐步发展演变成为中央银行,比如英国;还是政府出面直接组建成立中央银行,比如美联储,都具有“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三个特性。

各个国家的中央银行的产生是为了解决商业银行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中央银行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

具体地说包括四点:一是目标独立性与工具独立性;二是对内与对外独立性;三是中央银行相对于金融市场独立性的问题。

四是中央银行的独立行是相对的。

而且,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应该同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制度等基本国情相适应。

一、目标独立性与工具独立性目标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可以自由制定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如果法规对央行的目标没有规定或者规定不具体,那么央行就有较大的权利自由裁量,从而具有较大的目标独立性。

工具独立性是指在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确定后,中央银行有权利自行决定采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自己认为合适的操作,以实现其目标。

一些人认为我国中央银行的目标独立性需要加强。

但是,世界各国一般都对本国的货币政策目标做出了较为明确的法律规定,将保持物价稳定置于核心位置。

而且,我国央行要在国务院领导下,根据我国经济的实际情况,实现宏观的经济调节。

所以,我认为,我国央行没必要加强货币政策目标的独立性。

具有工具独立性的央行应该具有一个基本权利,就是调节利率。

而在我国,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的效果与财政部、建设部等部委的经济产业政策密切相关。

中国人民银行只享有一般货币政策事项的决定权,对于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及汇率等重大政策事项只有制定权和执行权,但是最终决策权属于国务院。

央行不具备这个权利,需要国务院的批准。

从这点可以判断,我国央行工具的独立性也不存在。

我认为,我国央行应该增强工具独立性。

二、对内独立与对外独立对内、对外独立性是指央行能不能独立地制定对内、对外的货币政策。

浅析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浅析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浅析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一、中央银行的权力机构和独立性中央银行独立性大的国家多设单一的监管机构,中央银行就是金融业的主管部门。

在实行联邦制的国家,如德国和美国,或在中央银行独立性较小的国家,如意大利、法国、日本、加拿大和瑞士等,对金融业的监管机构是多头的。

1.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表现在制定政策方面。

除美国、德国中央银行独立性大、有权制定货币政策外,其他中央银行处于政策参谋咨询地位,帮助政府制定货币政策,提供情报与建议,参与讨论并予以贯彻执行。

在政府与中央银行意见不一致时,政府对中央银行有权干预。

2.从中央银行与财政部资金关系上看,很多国家严格限制中央银行直接向政府提供长期贷款,但又要通过某些方式对政府融资予以支持。

中央银行与财政的资金往来关系,是衡量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大小的一个重要尺度。

3.从中央银行的利润分配与税收管理上看,中央银行有着保持相对独立性的财务基础。

中央银行不是企业,但它有盈利,不但能够维持自己的营业支出和股票分红,还有一部分剩余上交财政。

中央银行不需要财政拨款,因此减少了政府的制约,这是中央银行不同于其它政府部门的地方。

但是中央银行不以盈利为目标,它的收入扣除必要分配外,全部要上交。

这又是它作为政府部门性质的体现。

二、关于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这次金融改革比以往更强调了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

例如,《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独立执行货币政策;并指出要组建货币政策委员会。

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也明确指出:深化金融改革,首要的任务是把中国人民银行办成真正的中央银行。

建立在国务院领导下的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

这是因为,各国市场紧急发展的实际表明,中央银行能否有效的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保持货币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一)从法律角度看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几种模式从立法角度规定中央银行在政治体制中的法律地位,是决定中银行独立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世界上主要有四种模式:第一种:中银行在法律地位上独立于政府,直接向最高权力(立法)机构(如果会、议会、人民代表大会)负责。

中央银行独立性分析

中央银行独立性分析

中央银行独立性分析一、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含义及其标准中央银行独立性,主要是看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其中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中央银行与政府保持独立性,另外一种是中央银行与政府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中央银行独立性本质上是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即在制定政策跟实施时能否保持独立,而不受政府干预和影响或是干预跟影响程度较小。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标准有以下四点:1、组织机构和人事的独立性。

主要表现为中央银行的组织机构的设立和主管人员的提名和任免是否由行政机关或政府部门决定。

2、制定和执行政策的独立性。

主要表现在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自主程度。

3、经济的独立性。

主要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财政的独立性,即其是否依赖于政府的拨款和财政的支持。

4、业务的独立性。

主要指中央银行是否可以自主决定其业务的实施,办理业务时否受政府机关的干预。

从中央银行的职能上来看,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主要由制定和执行政策跟业务的独立性来体现。

《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

”所以我国的中央银行是在国务院领导下的一个与财政部有相同等级的政府机构,在人员人面上跟经济上明显不可能做到具体的独立,所以衡量我国的中央银行独立性只能从两个方面的考虑,即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与业务的独立性。

外国学者在对发达国家战后长期高通胀现象进行大量分析之后发现,一方面,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指数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而另一方面,中央银行独立性指数与实际经济增长率之间则不存在相关关系。

这也就是说,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越小,通货膨胀率就越高;反之,中央银行独立性越大,通货膨胀率就越低;但是,无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大小与否,其对于经济增长率的高低则无明确影响。

因此,为了实现物价和宏观经济的稳定,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运营的独立性至关重要,这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尤显突出。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浅论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金融091 任媚 0923100226㈠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现状:⑴目标独立性不强。

《银行法》第十二条指出:“中国人民银行设立货币政策委员会。

货币政策委员会的职责、组成和工作程序,由国务院规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目标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其中经济增长是最终目标。

而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保持增长这个目标又被放到更高的高度。

然而稳定币值只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种手段。

稳定币值和促进经济增长这两个政策目标是不协调的。

⑵决策工具独立性不强。

中国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的效果与财政部、建设部等部委的经济产业政策密切相关。

而现阶段我国有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业务和公开市场操作这三项货币政策工具,然而中央银行相对于国务院而言,只享有一般货币政策事项的决策权,对于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等重大货币政策事项只有制定和执行权,最终决策权却在国务院手中,所以工具的运用打了折扣。

⑶组织、人事任免独立性不强。

《人行法》第二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

由于中央银行是国务院领导下的与部委平级的机构,其重大货币政策的制定要经过国务院的批准,因此独立性受到一定的影响。

且中国人民银行实行行长负责制,其行长由国务院总理提名,由全国人大决定,其任期与总理一致,这种体制的设定很难回避政府对中央银行的左右。

除此之外,中国人民银行其他官员的任职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行政机关、金融机关人事渗透过多,使中国人民银行在人事上产生两方面的弊病:高度的行政依附性和欠缺广泛的代表性。

⑷经济独立性不强。

《人行法》第28、29条分别规定了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向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提供贷款,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担保。

但是中国人民银行每年的贷款有相当部分投向财政支出负担的项目,如对国有企业亏损的补贴、建设公共基础设施。

如何理解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

如何理解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

如何理解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
一般认为,中央银行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能够免受政府和其它政治力量的干预;享有确定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及选取恰当的货币政策工具来达到所选目标的自由。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具体体现是:必须独享货币发行权;发行货币根据经济的客观需要而不受政府财政透支的干扰;能独自解决严重的通货膨胀而无须向财政部报告自己的工作;重大决策不由某一部门或个人决定。

而由中央银行理事会决定;享有充分的权力对金融系统进行监督和管理;拥有资金来源与运用的支配权而不依赖财政拨款。

支持独立性的理由:第一,中央银行听命于政府会使货币政策带有通货膨胀的偏向。

第二,把中央银行置于政府的控制下,使之更多地受财政部的影响,也是非常危险。

因为这样做为财政部利用中央银行筹资或直接从中央银行融资以弥补财政赤字提供了便利。

第三,货币政策非常重要又非常复杂,因此不能把它交给一群政治家去控制或由政治集团所操纵。

反对独立性的理由:第一,把影响社会经济中几乎每个人的货币政策交给一个不对任何人负责的少数精英集团控制是不民主的。

第二,为了协调经济政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应当互相配合。

第三,独立的中央银行并非总是成功地运用其自由决定政策的权利。

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

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

浅析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一方面是指中央银行在履行通货管理职能,制定与实施货币政策时的自主性,另一方面是指金融监管上的独立性,即监管者在操作上的独立性即贯彻其决定的能力。

一般来说,主要从三个方面衡量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从组织上衡量,央行是否隶属于政府,其领导人的任免程序和任期;从决策上衡量,能否独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从经济上,是否依赖与财政拨款,有无可独立支配的财源。

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成立于1948年2月。

以下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衡量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一、组织机构上,《中国人民银行法》第2条第2款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这就明确了中国人民银行隶属于国务院,是国务院的一个职能部门,与财政部平级,不受财政部节制。

在组织机构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实行行长负责制,行长领导中国人民银行的工作,副行长协助行长工作。

中国人民银行设行长一人,副行长若干人。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由国务院总理任免。

二、职能决策上,中国人民银行就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重要事项做出的规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才能实施。

其他的有关货币政策事项做出决定后,即予执行,需报国务院备案。

另外,《中国人民银行法》将货币政策委员会这一在国外习惯的决策机构定性为咨询议事机构,其成员除金融专家外,其余代表主要是政府官员,货币政策委员会通过货币政策议案时采取一人一票主义,经出席会议的2/3以上的委员表决通过。

这样的政策议案显然体现了极强的政府意志。

三、经济财务上,中国人民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来自发行的货币,同时也接受商业银行的存款,不代表任何私人利益,实行独立的财务管理预算制度,依法提取总准备金后的净利润全部上缴国家,亏损由中央财政拨款弥补。

另外,人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向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提供贷款,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贷款。

中央银行独立性

中央银行独立性

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一、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内涵中央银行独立性,实际上是指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的具体形态,而独立的中央银行一般来说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既不能完全独立于政府的控制之外,不受政府的约束,同时也不能凌驾于政府机构之上,而应接受政府的一定监督和指导,并在国家总体经济政策的指导下,独立的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并且与其他政府机构相互协作和配合。

二、中央银行独立的重要性最早提出要保持中央银行与政府的相对独立性,是在1920年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的国际金融会议上提出的,这次会议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大多数交战国因增发钞票而引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的经济背景下召开的。

目前许多学者研究认为一个相对独立性较强的中央银行,有利于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从而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

并且这种观点已经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的共识。

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来看,中央银行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为实现货币稳定和政策调节目标、改进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提高社会经济福利的制度安排,是代表国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并对金融业和金融市场进行监督管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特殊的金融机构。

政府则被认为是有特定利益和目标的集团来看待,中央银行与政府考虑的侧重点不同,政府更加关注就业、社会稳定,在某些情况下,政府偏重于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而中央银行更加关注币值稳定、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维持正常的金融状况和秩序,抑制过高的通货膨胀。

而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稳定货币与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之间拥有内在矛盾,所以政府一般会选择一两个目标作为主要目标。

并且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是经常变化的,政府要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和政治需要在不同时期使某一目标占据政策的主导地位。

当政府选择的主要目标与稳定货币不一致时,如果中央银行不具有独立性,必须服从政府的指令,那么稳定货币的目标便会落空,在政府目标与货币稳定目标相矛盾的情况下常常会引起对货币稳定的反向作用。

浅析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浅析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浅析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摘要:中央银行作为一国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作为整个金融运行的中心和国家最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之一,其制定的政策以及银行自身的体制都对市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所以中央银行独立性的问题一直是各国金融理论的热点之一。

而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在人事任命、政策决策、财务预算管理等方面都受到很大的限制,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还是有所加强的,这样更好的发挥了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

关键词:中央银行独立性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一、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含义及分析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极为突出,它不但是全社会货币、信用的调节者,也已成为经济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的主要组织者和保证着。

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影响着一个国家整体宏观经济的运行,从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水平。

但是为了使中央银行的职能发挥得更加完美,其独立性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独立性的强弱会影响中央银行发挥其职能作用。

因此,对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研究讨论,发现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含义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所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利、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

而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中央银行与政府(国家行政当局)的关系上,所以中央银行独立性的问题实质上是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问题,经过学术界多年的争论和研究,目前对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或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已逐步达成了共识,即: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但这种独立性只能是相对的。

(二)独立性双层含义的分析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由于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和国民经济中处于特殊的地位,承担着特殊的职责,要真正发挥中央银行的作用,必须是中央银行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首先,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必须符合金融运行的客观规律和自身业务的特点,从这一点来看,中央银行只有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才可以更好的实行其业务活动;其次,中央银行制定和实行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调控宏观经济运行和保持金融稳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虽然中央银行需要按照政府的确定的目标和意图行事,但是由于其作用的对象是货币、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调控的手段是经济手段,具有较强的技术性,而政府人员并是不很了解,所以应该给予中央银行一定的独立性;再者,中央银行与政府两者所处的地位、行为目的、利益需求及制约因素都有所不同,如果中央银行完全按照政府的指示行事而缺少独立性,那么就有可能导致不良的情况出现,如:用货币发行弥补财政赤字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的出现,降低了货币政策的稳定性从而导致金融运行的波动。

对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思考

对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思考

中央银行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利、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

实质上是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问题。

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但这种独立性只能是相对的。

一.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起源和发展所谓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其实是指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一国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既不能完全独立于政府的控制之外不受政府的约束,同时也不能凌驾于政府机构之上,而应接受政府的一定监督和指导,并在国家总体经济政策的指导下,独立地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并且与其他政府机构相互协作和配合。

1.西方国家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情况不同,立法与惯例不同,西方主要国家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模式比较典型的有:独立性较强的如德国、美国;独立性居中的有英国;独立性较弱的有意大利。

2.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发展历程从1948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到1983年以前这段时间内中央银行是严格地按照财政部门的指示来进行金融活动,因此在这个阶段中央银行几乎是没有独立性的。

但是在这一期间有关中央银行的职能以及独立性有一定程度的变化:从1948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到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也就是1952年,在这期间中国人民银行在政府的领导下对我国的金融次序进行整顿,接管旧的官僚银行金融机构,逐步建立新中国的银行体系。

这一期间我国中央银行主要侧重于金融体系的完善。

1953年我国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央银行的工作重点也转变到支持经济建设上面来,此时中国人民银行作为财政部门的资金配臵部门将所获得的资金统一分配到各个经济发展项目上去。

央行的这一职能基本上延续到改革开放前期,在此之前我国实行的是大一统的中央银行制度,改革开放以后到1983年我国逐渐成立了专业性的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1983年国务院决定由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央行的职能并确定了中国人民银行的十项职能,中央银行的职能也就逐渐体现出来。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才从法律上确立了我国中央银行的地位,其独立性也得到了很大部分的加强。

浅析中央银行独立性

浅析中央银行独立性

浅析中央银行独立性只要中央银行缺乏足够的独立性,只要各级政府各种形式的干预依然存在,追求货币币值稳定和宏观经济环境稳定的目标就难以达到。

各国中央银行由于设立的时间不同、背景各异,因此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也不尽相同。

在某些国家(主要是一些发达国家),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比较大,能够与政府保持一定的距离;而在另一些国家(主要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就相对小些,有的甚至被视为“政府的银行”。

即使在发达国家,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大小也因其历史、文化、政治体制以及中央银行的资本结构、隶属关系、行长任免程序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

但是,无论是从学术研究,还是从各国实践来看,近年来,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已成为一种共识和历史发展的共同趋势。

首先,从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来看,外国学者在对发达国家战后长期高通胀现象进行计量分析之后发现,一方面,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指数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另一方面,中央银行独立性指数与实际经济增长率之间则不存在相关关系。

因此,为了实现物价和宏观经济的稳定,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至关重要,这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尤显突出。

其次,从各国实践来看,就连一些过去中央银行独立性较差的发达国家和最为保守的东亚国家,如英国、日本和韩国等,在经历了大的金融事件或金融危机以后,也都纷纷加快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并且将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放在了首位。

1997年,英国政府赋予英国的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在利率货币政策方面的独立决定权。

以此为先导,英国开展了一场名为“金融大爆炸”的金融管理体制改革。

如果没有1995年著名的巴林银行倒闭事件等一系列金融丑闻,“金融大爆炸”的推行在政治上是难以想像的。

日本的中央银行独立性过去一直相对较小,实际上是在当时大藏省的严格控制之下。

但由于20世纪80年代末“泡沫经济”的惨痛教训以及目前受大量银行呆坏账的困扰,近年来,日本政府不得不推行大规模的金融改革及行政体制改革。

而改革伊始,率先推出并取得进展的重大举措便是加强中央银行(日本银行)的独立性。

中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中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刘舒宁11232007经济1102本文对近几年来我国中央银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不同的方面对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就央行的独立性,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一)职能独立性欠缺中国人民银行只享有一般货币政策的决定权,对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及汇率等重大货币政策只有制定和执行权,却无最终决策权。

从法律地位方面看,中国人民银行隶属于国务院,只是国务院的一个职能部门,而从世界范围看,凡是把稳定币值作为中央银行首要的或唯一的目标并取得较佳绩效的国家,其央行的法律地位都比较高,独立性都很强。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直接对政府总理负责,中国人民银行的重大决策必须经总理批准,即在决策上没有完全独立性。

这种状况的负面效应在中央银行的政府的宏观经济目标一致的情况下尚不明显,但在央行和政府的目标不一致甚至存在严重冲突的情况下,就会产生问题。

因为央行的制衡作用无法通过合法的程序发挥,原本已割断的中央银行受制于财政、地方政府、政府各部门的联系都有可能通过中央政府再变相地联结起来,最终造成货币的超量供应。

还有,由于中央银行不能独立决定货币政策取向,因此,货币政策从谋划到出台往往时滞过长,容易错过最佳时机。

(二)组织独立性欠缺《银行管理暂行条例》第5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时,国务院领导和管理全国金融事业的国家机关,是国家的中银行”。

由此可见,中央银行是被立法纳入国家行政机关的行列的,是我国中央政府的组成部门。

在《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1993年12月25日)中提出的金融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在国务院领导下,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建立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竞争、严格管理的金融市场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实行独立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中国人民银行的预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审核后纳入中央预算接受国务院财政部门的预算执行监督。

浅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浅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浅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中央银行与政府的经济目标、利于驱动和制约机制的不同,国家为了稳定货币政策不受一国政治周期的影响和避免财政赤字货币化,各国相继修改了各自的中央银行法。

央行独立性趋势加强。

我国央行独立性相对较弱,由此产生出一些阶段性问题。

结合我国国情,参考国外成功案例,我国央行独立性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

一、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概念和标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最新文献中关于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定义:“中央银行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布通货膨胀率、汇率或货币政策目标以及根据自己的操作决定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时不受政府的干预,并且中央银行的管理和财务是独立的。

”总结各国的情况,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标准主要有组织独立性、政策独立性、人事独立性、财务独立性等几点。

二、世界银行独立性的现状(以美国和欧洲为例)美国的中央银行为联邦储备体系(FED)。

联邦储备体系受《联邦储备银行法》的制约,由国会授权进行独立行动,直接向国会报告工作,对国会负责,而不受政府的直接控制。

由于联邦储备体系不是一个纯粹的政府行政机构,也不受政府的直接管辖,因而其在自己的业务范围内享有较大的自主权。

联邦储备委员会是美国央行的最高决策机构,由7人组成的,对有关货币上的政策做出决定,直接向国会负责,无需总统的批准。

未经国会批准,总统无权对美联储发布任何命令。

因此,发挥美国中央银行作用的联邦储备体系,其独立性较强。

欧洲中央银行(ECB)根据1991年《马约》的规定于1998年7月1日正式成立。

作为决策机构欧洲中央银行和作为执行机构的欧元区各国中央银行组成两个层次的欧洲中央银行体系。

在组织结构上类似美国联邦储备体系,欧盟成员国央行类似美联储中的12家联邦储备银行。

两者都属二元的中央银行体制,地方级机构和中央两级分别行使权力,两级中央银行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欧洲央行独立于欧盟机构和各国政府。

成员国中央银行行长的任期最短为5年;执行委员会的成员任期最短为8年,不得连任;只有在不能履行职责或严重渎职时才可兔除其职务;欧洲法院对职务的任免争议有管辖权。

浅论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

浅论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

C O N T E M P O R A R Y E C O N O M I C S《当代经济》2010年8月(上)【摘要】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研究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从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基本理论出发,重点分析了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现状,并对如何完善中央银行独立性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中央银行独立性货币政策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体制中居于核心地位,依法制定和执行国家货币金融政策、实施金融调控与监管的特殊金融机关。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的金融业监管在维护金融安全和金融稳定方面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这种挑战对充当金融体系最后稳定器的中央银行尤为突出。

自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以来,对于转轨时期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讨论始终是一个热点问题。

对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进行全面深刻的研究、发现问题并对症下药,这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健全有着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

一、中央银行独立性简述1、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含义中央银行在制定和执行货币金融政策,执行金融监管、调控与服务的过程中应依法享有相对独立的地位和职权,并在人事、财务、组织管理体制诸方面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

费雪将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划分为目标的独立性和手段的独立性两个主要方面。

货币政策目标的独立性指中央银行不需要追随政府财政政策目标的走向而拥有自主决定货币政策目标的权力;而其手段的独立性主要体现在它拥有自主运用政策手段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权力。

中央银行要与政府、与政府各部门、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相对独立,尤其是要与政府相对独立。

这个问题提出的最初目的是要使其与一般商业银行相对脱离,不以营利为目的,而专注于中央银行业务。

但随着国家对中央银行影响和干预的加强,中央银行日益沦为“政府的工具”,以至于其固有的职能难以实现。

因此,目前各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主要是强调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的相对独立。

2、中央银行独立性是经济稳定运行的保障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的学者以德国、美国、英国、新西兰等国家为代表,通过实证分析方法,提出了哈佛报告。

中国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

中国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

论中央银行独立性所在学院:商学院年级专业: 2012级会计学系姓名:**学号: **********一、央行独立性概念中央银行独立性(CBI , central bank independence) 意味着给予中央银行独立于政府而实现经济目标的权利。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主要是与货币政策密切相关的。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所谓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就是指在货币政策的决策和运作方面,中央银行由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自主程度。

二、保持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理论依据现代中央银行是否应该保持制度上的独立性是一个充满争议和分歧的问题, 肯定者否定有之。

我们认为, 中央银行是否应该独立作为一种制度安排不能从其本身来考虑, 而必须结合是否有利于央行有效地实现其货币政策的调节职能, 特别是是否有利于货币稳定来分析。

基于这样的认识角度, 我们认为中央银行至少在理论上应当保持充分的独立性, 理由如下:首先, 从制度分析的角度看, 中央银行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为实现货币稳定和政策调节目标, 改进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效率, 从而给人们带来收益或福利的制度安排。

中央银行在性质上是一种代表全社会利益的制度形式, 无论从它的基点即稳定货币还是从它的政策调节职能即制定执行货币政策来看, 中央银行的行为均关系到全社会的利益, 是对全社会负责, 而不能偏向或依附于某种利益集团的利益和行为。

所以, 中央银行作为稳定货币关系和制定执行货币政策的机构, 在原则上应当保持制度上的中立立场和独立性, 即既不能有自身作为一个利益主体的经营目标, 又需要对于各种利益主体和集团保持平等距离。

其次, 所谓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主要是指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而言的, 如果政府能够从稳定货币的要求出发公正而科学地安排货币政策, 那么中央银行是否具有独立性就不那么重要了。

然而问题在于, 现代经济学已越来越将政府作为一个具有特定利益和目标的利益集团来对待, 而不是单纯作为一个政治团体。

特别是在政府机构及其经济职能不断膨胀的现实情况下, 政府既承担着越来越大的经济发展职能, 又作为一个创造收益性的投资主体和消费主体来参与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过程, 再加之它的收支方式有着强大的国家政权力量, 所以, 如果将中央银行完全置于政府的领导和掌握之下, 不仅会失去对货币供应的制衡机制, 而且在政府目标与货币稳定目标相矛盾的情况下, 常常会引起对货币关系稳定的反向作用。

探讨央行独立性问题

探讨央行独立性问题

探讨央行独立性问题一、央行的独立性内涵1、央行独立性的含义所谓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其实是指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一国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既不能完全独立于政府的控制之外不受政府的约束,同时也不能凌驾于政府机构之上,而应接受政府的一定监督和指导,并在国家总体经济政策的指导下,独立地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并且与其他政府机构相互协作和配合。

2、中央银行独立性具体表现几个方面(1)货币发也属货币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讲,商业银行也分享了一部分货币发行权。

因此,确切地说,中央银行在货币发行上的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发行和控制基础货币的独立性。

(2)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即中央银行自主决定货币政策目标、自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

(3)人事上的独立性,即中央银行决策者的任免程序、任职期限等不受政府干预。

(4)经济上的独立性,即中央银行不必依赖财政拨款。

二、为什么说央行既要有一定的独立性,其独立性又是相对的1、央行要有一定的独立性①央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其业务必须符合金融规律。

②央行的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的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③央行相对于政府的地位、目标、利益诉求及制约因素不同。

④央行与政府形成制约和互补关系,有利于减少全局性失误。

⑤保证货币政策的贯彻实施,减少地方政府对其分支机构的行政干预,提高央行的调控效率。

2、央行的独立性是相对的a.金融子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使然b.央行的宏观调控仅为国家对经济调控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与总调控目标相一致c.央行履行职责时除采用经济手段外,也需要一些行政手手段,需要政府其他部门的配合,需要政府来协调与其他部门的关系。

d.在战争和特大灾害等特殊情况下,央行则必须完全服从政府的领导和指挥。

因此政府对中央银行的影响力是现实存在的,中央银行根本不可能彻底摆脱政府的影响。

毕竟是政府赋予了中央银行一定程度的独立性,政府当然也可以剥夺其独立性。

所以说央行既要有一定的独立性,其独立性又是相对的。

浅议美国中央银行独立性在金融危机时期的体现

浅议美国中央银行独立性在金融危机时期的体现

浅议美国中央银行独立性在金融危机时期的体现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相对独立性,包括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选择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相对独立性和为实现最终目标使用货币政策手段的独立性。

中央银行保持独立性对一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通过分析美联储在金融危机采取的措施,讨论其保持独立性的方法,验证中央银行保持独立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终得出对我国加强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启示。

[ 关键词] 中央银行独立性美联储金融监管启示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货币当局,履行国家赋予的职能,中央银行构成了国家权力的一部分。

它的独立性是指独立于国家的权力。

同时,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也是世界性的问题,建立中央银行体制的国家大都未能解决好中央独立性问题。

美联储作为根据有关法令由政府直接组建的中央银行的典型代表,通过对其在世界金融危机中采取的措施进行研究,对于解决中央银行保持独立性困难的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美联储的救援行为,银监会的监管状况入手,分析保持独立性的必要性,同时得出对我国中央银行的启示。

一、分析美联储在金融危机中的救援行为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于2007年4月,征兆有商业银行开始出现巨额亏损甚至倒闭;信贷市场出现萎缩;资本市场流动性告急,大量员工下岗等征兆,从而次贷危机转化为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

此次危机使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世界经济显现停滞甚至倒退的情景。

美联储作为美国的中央银行,其中央银行制度颇具特色,除个别情况下总统可对其发号施令外,任何机构或部门均无权干涉。

另外美联储享有资金和财务独立权并且独立自主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进行金融监管具有极大的权威性。

从2007年夏天开始,美联储采取了积极的政策来应对这场金融危机。

2007年8月,美联储下调了贴现率,9月开始放松货币政策,把联邦基金利率降低了50个基点。

到2008年春天为止,联邦基金利率一共下降了325个基点。

从历史角度来看,采取这些政策是极为迅速而有前瞻性的。

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缓解金融危机对于经济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是为了减轻所谓的“逆向反馈圈”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11-4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11-4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金融学第十一讲中央银行四、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本讲导读中央银行的形成与发展二一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三中央银行的职能、业务类型与运作要求四现代经济运行中中央银行的作用五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含义与辨析0102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实践中央银行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03⚫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上。

原理11.2中央银行的特殊权力和业务范围受法律限制。

为保证其业务活动的正常进行,国家赋予中央银行较高的相对独立性。

四、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一是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必须符合金融运行的客观规律和自身业务的特点;⚫二是中央银行的运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三是中央银行与政府所处地位、行为目标、利益需求及制约因素有所不同;⚫四是可以与政府其他部门之间的政策形成一个互补和制约关系,增加政策的综合效力和稳定性;⚫五是可以使中央银行和分支机构避免各级政府的干预,保证货币政策决策与实施的统一。

中央银行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作为国家的金融管理当局,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部门;⚫中央银行要接受政府的管理和监督,在国家总体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政策指导之下履行自己的职责;⚫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和宏观调控目标要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相一致,目标的实现也需要其他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的协调与配合,与其他部门的关系也需要由政府来协调;⚫尤其在特殊情况下(如遇到战争、特大灾害等),中央银行则必须完全服从政府的领导和指挥。

⚫1990年1月,在北京举行的国际中央银行研讨会指出:“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具体体现是,它必须独享货币发行权;发行货币根据经济的客观需要而不受财政透支的干扰;能独自解决严重的通货膨胀而无须向财政部报告自己的工作;重大决策不是由某一部门或个人决定,而由中央银行理事会决定;享有充分的权力对金融系统进行监督和管理;拥有资金来源与运用的支配权而不依赖财政拨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赵红
(13级会计4班)
摘要: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的货币金融管理机构,在各国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为各国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一直是众多金融学家和经济学家争论不休的话题。

这篇小论文将从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表现,独立性的不同模式极其利弊,历史上的实例等几个发面来看这个问题。

关键词:中央银行独立性政府
一什么是中央银行,什么是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中央银行是一个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对金融机构乃至金融业进行监督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机构。

中央银行不同与一般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它主要是以其所拥有的经济力量对金融领域乃至整个经济领域的活动进行调节。

中央银行虽是一个政府机构,但因其特殊性,它又有一定的独立性。

中央银行独立性指的是中央银行与政府行政当局的独立关系,即中央银行是否能够自主地履行法律赋予它的职责而不受政府行政当局的干预。

主要表现在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的决策和运作方面,由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自主程度。

二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具体表现
1权力方面中央银行本身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理事会。

一般来说,对于独立性较大的中央银行理事会,政府不另派政府代表参加,如英国、美国、德国和瑞典等,在这里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代理人,直接对国会负责。

而对于独立性不大的中央银行理事会,如法国、日本、意大利和加拿大等国,政府会派代表参加。

这些国家的中央银行多半是听命于财政部的。

2 政策方面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还表现在制定政策的方面。

只有在美国、德国,中央银行有权单独制定货币政策,在其他国家,中央银行只是处于政策参谋咨询地位,帮助政府制定货币政策,提供情报与建议,参与讨论并予以贯彻执行。

在政府与中央银行意见不一致时,政府对中央银行有权干预。

不过各国中央银行也力求与政府(特别是财政部)保持密切合作,因为国家的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不可分割的。

过分的强调独立性,容易与政府关系不协调。

3 目标方面即中央银行自主选择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能力。

中央银行的目标应是追求币值稳定。

如果其独立性不强,就有可能被要求完成于该目标相矛盾的任务。

特别是在中央银行的政策目标与政府经济发展要求发生冲突时,中央银行会被迫以牺牲物价稳定为代价换取诸如增加就业、国际收支或汇率等方面的暂时
性改善。

三四种主要的中央银行独立性模式
1 美国模式——央行直接对国会负责,有较强的独立性。

美国1913年《联邦储备法》建立的联邦储备系统行使制定货币政策和实施金融监管的双重职能。

美联储(FED)实际拥有不受国会约束的自由裁量权,实际上成为立法、司法、行政之外的“第四部门”。

2 英国模式——央行名义上隶属财政部,有相对独立性。

尽管法律上英格兰银行隶属于财政部,但实践中财政部一般尊重英格兰银行的决定,英格兰银行也主动寻求财政部支持而相互配合。

3 日本模式——央行隶属财政部,独立性较小。

内阁对日本银行享有业务指令权、监督命令权、官员任命权以及具体业务操作监督权,但是1998年4月日本国会通过了修正《日本银行法》以法律形式确认中央银行的独立地位,实现向第一种模式转化。

4 中国模式——央行隶属于政府,与财政部并列。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

关于四种模式的利弊:1 独立性强的央行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应用自己的专业经验积累。

使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更加合理高效。

但同时也会造成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困难,从而产生政策的“摩擦损失”,降低效率。

同时,存在央行官员不正当作为的可能性。

如果央行人员贪污腐败,而缺少监管的话,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2 独立性弱的央行在政策的制定上,可能会更多地受政府的监督和限制。

有时候甚至成为政府达到政治目的的工具,失去其原有的职能。

同时行政人员仅凭政治经济的普遍原理和经验在金融资本领域所做的判断和指挥,往往是不充分,不准确的。

但是独立性不强也有好处,央行的政策更能与政府的其他政策相协调,配合。

提高了政策运行的效率。

同时能有效监管央行工作人员,使其个人利益服从于国家利益。

四央行的独立性在历史上的应用(以卡特,里根政府为例)
1978年11月1日,卡特总统宣布美元汇价太低,美国财政部和中央银行将直接进行干预。

这次的干预包含两项重要的政策转变。

第一,货币政策将紧缩。

联邦储备银行将把贴现率提高一个百分点,使贴现率达到当时历史高点的9.5%。

第二,美国中央银行将调用300亿美元干预外汇市场,平稳美元的汇价。

卡特计划宣布后,外汇市场果然受到震动。

在11月1日上午9:13,美元对马克的汇价立刻比前一天的最低点上升3.25%,达到1.83马克;几分钟后,随着中央银行抛出6,900万马克、1,900万瑞士法郎,美元继续上升,对马克的汇价又上升1%,对瑞士法郎的汇价也上升到1.567。

在这一天外汇市场收市时,美元对主要外汇的汇价平均上升了7%。

在以后的两个星期内,外汇市场仍有抛美元风,以试探美国等中央银行干预市场的决心,但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联合德国、瑞士和日本中央银行,一次又一次地在市场干预。

到11月底,美国干预市场的总额达350亿美元,使美元明显回升。

但是,到12月初,外汇市场开始怀疑美国是否会真正采取货币紧缩政策,又开始抛美元,使美元再度下跌。

美国等中央银行继续大规模干预外汇市场,光是美国就花了310亿美元,但干预的效果已明显下降,到12月底,美元汇价已低于
11月的水平。

可以说70年代末美国等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是一场失败的持久

而1985年9月工业5国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则是一场成功的速决战。

里根上
台后,美元就开始一路走强,到1985年2月25日达到最高点,对马克的汇率高
达1美元兑3.4794马克。

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等五国的财政部长与
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开会讨论外汇干预问题。

9月22日,五国发表声明。

声明说,五国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一致同意,“非美元货币对美元的汇价应
该进一步走强”,他们“在有必要时将进一步合作,进行干预”。

第二天早上,外
汇市场美元便立刻大跌,对马克的汇率从2.7352跌到2.6524马克,跌幅达3%
以上。

从此美元一路下跌,以至到1986年底,日本和德国的中央银行又被迫采
取支持美元的干预措施。

可以说,这是一次有效的干预,它使美元成功地回落。

所以说,一国央行的独立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因时,因地,因境做适
当的调整,以适应发展的需要。

总结: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无论如何都是相对的。

由于各国的国情与历史传统不同,政府赋予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也有所不同,从而独立性的强弱也不同。

即使在同一个国家,独立性的程度也有强弱交替的变化。

这都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来发挥央行的作用。

不过最终目的是不会变的,那就是为了国家更好地发展,人民更幸福地生活!
参考文献:1 卢溪《浅谈中央银行独立性[J]》网络财富2009年38期
2易志强《如何看待中央银行独立性[J]》;甘肃农业;2006年06期
3 陈奉先;涂万春;《西方中央银行独立性与宏观经济表现研究述评[J]》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卞志村;毛泽盛;《发展中国家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理论思考[J]》;宏观
经济研究;2007年12期
5 范方志;《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