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与历史教师素养的培养教育理论范文.do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教育与历史教师素养的培养,教育理论-

字数:2626ﻭﻭ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其整体素质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日益加重。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见,创新教育已经成了时代的要求。那么,在当今创新教育大潮下,中学历史教师应当具备哪些基本素养呢?

一、提高理论修养,搭建创新平台

历史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对历史老师的理论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水平。创新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教师在历史教学中,无论是鉴别、选择、分析史料,还是说明、分析、论证观点,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历史观,因为只有这些,才是“唯一的科学的历史观”和“唯一科学的说明历史的方法”。所以,要成为合格的历史教师,提高基本的理论水平,案头准备几本与历史学科关系最密切的经典科学理论著作供平时翻阅研究显然是非常必要的。ﻭﻭﻭ

另外,教师还必须提高政治素质,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

令不从”。如今的社会,商品经济发达,在这个时代,教师一定要给学生作出好的榜样,如果“一切向钱看”,对学生不负责任,敷衍塞责,则不仅会严重损害教师的形象,还会误人子弟,起反导向的副作用。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要学生乐学、勤学、报效祖国,那么教师必须乐教、勤教和有献身教育的政治素质。

二、拓展知识结构,强化创新能力ﻭ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一个优秀的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应该是多方位的,由历史学向哲学、文学、教育学、心理学和自然科学等众多学科拓展和深入。中学历史教师首先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才能准确地向学生传授教科书中的历史知识。仅靠单一的历史专业知识,是不能胜任当前形式下的教学工作的。知识的尽可能广博对于历史教师来说尤为重要。唯有掌握较为渊博的知识,才能形成知识综合、知识迁移的能力,才能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也才能在备课中见微知著,讲课中深入浅出,才能不断启迪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1.多读书。学生总以为历史老师是上下五千年,无所不知。而广博的知识是靠平时的点滴积累起来的。学问无所不在,坚持常年读书看报,不停地汲取知识的琼浆,日积月累,必有重大收获。历史老师应该多读一些与教学有关的书籍,如各地的历史教材、历史教研专家的研究、中外历史典籍等。

2.多做读书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自己的教学经验,写对历史问题的见解,摘历史资料,记平时所见所闻,这样既锻炼了自己的文笔,又促进了自己的学习和探讨,还提高了观察、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ﻭﻭ

3.多请教。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只要你态度诚恳,虚心好学,则必有好处,必长见识。ﻭﻭ

4.多兼涉其他学科。“文史不分家”,这话有道理。历史教师养成有目的、有选择地阅读中外一流作品的习惯,很有必要。因为这些名作总是从历史真实的高度立体形象地再现它赖以产生的时代特征与风貌,这对教学需要拓宽有益。

5.多参加教研活动。历史教师要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地参加各级各类历史教研会、学术报告会,多听优秀教师的经验之谈。大家济济一堂,共同切磋,会使你增长知识。ﻭﻭ

6.多参与继续教育的学习。虽然历史课是讲述过去,但是新的理论、新的观点、新的教学方法在不断涌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历史老师,就要像学生一样,不断学习,不断发展,不断完善自己。这正是应了一句俗话:活到老,学到老。

7.多参观历史名胜。古人说:“读万卷书,行千里路。”“百闻不如一见”。历史教师利用假期,参观浏览历史名胜古迹,实地考察出土文物,开阔眼界,丰富知识。这不仅能增长自己的见识,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有时还会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讲到唐朝手工业这一内容的时候,我就将在洛阳旅游时的纪念品“唐三彩”带进了课堂,让学生们直观地了解了古代手工业的高超技艺。讲到秦始皇陵兵马俑时,我就把自己西安拍摄的兵马俑照片制成投影在课上放映,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了秦朝统一天下的恢弘气势。平时的积累在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ﻭﻭ

可见,中学历史教师只有具备多层次的知识结构,才称得上是合格的历史教师。ﻭ

三、提高教学能力,构建创新教学模式

《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历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应“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培养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是面向21世纪的中学历史学科教育的核心目标,如何开发应用现有教材中的有关教育资源,将这一目标化为教育行为,是优化学科课堂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1.创造性地制定教学目标。创新教育要求教师打破“纲本”意识,冲破“方圆”定势。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原则和精神,尤其是结合学生的具体学情,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大目标出发,废除绝对与“教材内容相一致”的老框框,创造性地制定教学目标。ﻭ

2.改革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新课程要求老师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应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对教材内容、现有观点提出质疑,随时诱导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通过一系列的设疑、激疑、探索、释疑,让学生了解历史、评判历史,设身处地地理解历史,真正做到“回归主体,发展主体”。

3.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教师既要正视学生中存在的智力差异、心理差异和人格差异,又要相信每位学生都有一定的创造思维潜能,故要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使每个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都得到充分发展。ﻭ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