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11章 群体中的相互作用)【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4章 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圣才出品】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4章 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圣才出品】

第4章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一、单项选择题1.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个体把各种具体信息综合后,按照保持逻辑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的原则,形成()。

[2009年5月心理咨询师二级]A.第一印象B.刻板印象C.总体印象D.客观印象【答案】C【解析】在印象形成中,个体所获得的信息总是认知对象的各个具体特征,但个体最终形成的印象并不停留在各种具体特征上面,而是在把各种具体信息综合后,按照保持逻辑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的原则,形成一个总体印象。

2.在形成总体印象时,不仅考虑积极特征与消极特征的数量与强度,而且从逻辑上判断各种特征的重要性,这是()。

[2008年5月心理咨询师二级]A.平均模式B.中心品质模式C.加法模式D.加权平均模式【答案】D【解析】许多人形成对他人的总体印象时,不仅考虑积极特征与消极特征的数量与强度,而且从逻辑上判断各种特征的重要性。

对他人的总体印象不是根据简单的平均结果,而是根据重要性确定出各种特征的权重,然后将权重与每种特征的强度相乘,最后加以平均。

3.一般说来,()更接近于大多数人印象形成过程的实际情况。

[2007年11月心理咨询师三级]A.加法模式B.加权平均模式C.平均模式D.中心品质模式【答案】D【解析】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忽略一些次要的,对个体意义不大的特征,仅仅根据几个重要的、对个体意义大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

这种印象形成的模式被称为中心品质模式。

一般来说这种模式更接近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印象形成的实际情况。

4.以一定的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称为()。

[2007年11月心理咨询师三级]A.印象管理B.印象形成C.初次印象D.印象修正【答案】A【解析】印象管理,亦称印象整饰,指个体以一定的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

印象形成是指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总是按照以往的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归类,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

初次印象也称第一印象,是指素不相识的两人第一次见面时形成的印象。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1-20章)】【圣才出品】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1-20章)】【圣才出品】
5.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是怎样受他人影响而发生改 变,他人影响不包括( )。[2004 年 6 月心理咨询师三级]
A.现实
2 / 212
圣才电子书

B.宏观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C.想象
D.隐含
【答案】B
【解析】奥尔波特把社会心理学界定为“对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研究”,认为
【解析】B 项是实证分析阶段的特点。C 项是哲学思辨阶段的特点。
2.F·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 )的学科。[2008 年 11 月心理咨询师二级]
A.社会心理 B.社会意识 C.社会知觉 D.社会情感 【答案】B 【解析】F·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侧重于心理学取向,如同心理学家在个体心理 学的研究中将人的心理分为内隐的意识和外显的行为一样。他在《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指出,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1 / 21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3.根据霍兰德的观点,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期是在( )。[2008 年 5 月心理咨询师 二级]
A.社会哲学阶段 B.哲学思辨阶段 C.经验描述阶段 D.实证分析阶段 【答案】C 【解析】根据美国学者霍兰德的研究,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可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 与实证分析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对应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形成期及确立期。
圣才电子书

第三部分 章节题库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1 章 社会心理学溯源、对象与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心理学经验描述阶段的特点是在( )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2009 年 5 月心理咨询师三级]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第9章 侵 犯)【圣才出品】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第9章 侵 犯)【圣才出品】

第9章侵犯1.你怎样理解侵犯的原因?怎样估价侵犯的普遍性问题?答:(1)侵犯的原因①情绪唤起水平a.个人的总体情绪唤起水平会直接影响到他的侵犯行为。

一般化非特异性的唤起水平的提高,会直接导致人们侵犯性的增加。

b.特异性的唤起水平,如身体运动、性唤起等,也会改变人们的侵犯性。

如暴力色情的宣传会通过增加人们的性唤起水平的途径,增加人们的侵犯性。

②道德发展水平与自我控制a.个人的道德发展水平越高,个人也就越容易从他人利益的立场感受和思考问题,其以别人痛苦为后果的侵犯行为也就越难于发生。

b.自我控制也是直接与侵犯行为相联系的个人品质因素。

当个人的责任行为意识增强,侵犯行为的强度会明显下降。

当个人的自我意识和控制水平下降时,侵犯行为会明显增加。

③社会角色与群体的影响a.研究表明,当社会对一种特定社会角色较为容忍时,人们的侵犯性会明显增加,这实际上证明了社会同一性(社会身份)同侵犯行为的关联。

当一种社会同一性与侵犯行为之间存在某种合理性时,人们侵犯冲动的释放也会变得更容易。

b.群体的相互作用,可以导致人们侵犯性的增加。

群体的相互摹仿和激发,直接使个体的侵犯性增加;而且群体的极化作用和去个性化作用,也可以使人更倾向于选择同群体相一致的侵犯行为。

④大众媒介暴力传播存在潜在危险,会增加公众尤其是儿童模仿其中的情节而产生的侵犯行为。

(2)对侵犯的普遍性问题的分析经调查发现,从1945年到1990的2340个星期中全世界只有3个星期是无战事的和平日子。

进入21世纪之后,世界各国的各种侵犯事件仍有增无减,并出现了以互联网为依托进行各种侵犯行为的新现象。

由此可见,侵犯行为的普遍性。

虽然整个世界的文化教育日益普及、繁荣,财富在以级数增长的速度积累,但根据国内外侵犯行为的历史与现状,可以估价出侵犯行为可能会有增无减,愈演愈烈。

①国外侵犯的普遍性问题。

2004年,美国包括强奸、谋杀、抢劫和严重人身伤害在内的各类暴力犯罪案件达136万起,2005年共发生139万起。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教材精讲(领导者与下属群体)【圣才出品】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教材精讲(领导者与下属群体)【圣才出品】

第15章领导者与下属群体15.1 本章要点●特质论、情境论、行为论对“为什么某些人能够成为领导人而有些人却只能作被领导的人”作出了不同的解释。

●领导人具有对于别人的影响力,包括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

●不同的领导人在影响他人的心理与行为时,其速度和效果是不同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领导行为的类型和领导方式的特征。

●并不存在惟一“好”的领导方式,这是因为有必要考虑特定领导方式与群体特点、任务特点之间的匹配。

本章对阐述了社会群体为什么需要领导?其领导人都是怎样产生的?什么样的人更可能成为领导人?领导人对别人的“领导力”或“影响力”都从何而来?什么样的领导行为会使领导工作更有效?等等问题。

15.2 重难点导学一、领导者与群体接受1.领导者及其地位领导者(leader)是在群体中处于法定或实际的领导地位,力图影响群体行为的人。

根据这一定义,领导者具有如下特点:领导者是所在群体的成员,但其权力地位高于其他成员。

担任领导职务,履行领导职能,运用领导权力,担负领导责任。

他对下属具有正式的影响权力。

领导者是群体的带头人,具有正确地辨明前进方向和制定行动路线的作用。

领导者是群体的带动者和激发者,按照适当的方式组织成员,促进和引导他们朝特定方向前进。

领导者是借助于一定途径和方法影响下属的心理与行为的人。

领导者是理念、价值和行为方式的创新者。

领导者与管理者(manager)有所不同。

(1)领导者的功能是“领”和“导”,根据外部环境和群体实际状况,确定群体行动的正确方向和行动策略,并且带领群体向这一方向顺利前进。

管理者的功能是“管”和“理”,处理群体的具体事务,理顺内部关系,进行配合协调。

领导者的工作是战略性、方针性、政策性的,管理者的工作是战术性、具体操作性的。

(2)领导者的领导对象是人,即群体和群体成员,对他们进行指导和激励。

管理者的管理对象是人、财、物,以及信息、时间等,把它们结合与协调起来,达成群体目标。

2.领导者的产生和群体接受(1)特质论的解释特质论(trait theory)基于这样一种假定: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成为领导者,而其他人只能做臣民,在于他具有一些特殊的心理素质(特质)。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8章 人际关系及其改善与测量)【圣才出品】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8章 人际关系及其改善与测量)【圣才出品】

第8章人际关系及其改善与测量一、单项选择题1.“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这一现象表明人际关系遵守()。

[2009年5月心理咨询师二级]A.相互性原则B.交换性原则C.自我价值保护原则D.平等性原则【答案】C【解析】自我价值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意识与评价。

自我价值保护是一种自我支持倾向的心理活动,其目的是防止自我价值受到贬低和否定。

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予以肯定与支持;而对否定自我价值的他人则予以疏离,与这种人交往时可能激活个体的自我价值保护动机。

2.了解人际关系浓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是()。

[2008年11月心理咨询师三级]A.自我暴露程度B.相互评价C.情感卷入程度D.目光【答案】A【解析】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自我暴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随着信任程度和接纳程度的提高,交往的双方会越来越多地暴露自己。

因此,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是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

3.()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的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

[2008年11月心理咨询师三级]A.亲合B.利他关系C.依赖D.人际吸引【答案】D4.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是由()提出的。

[2005年11月心理咨询师二级]A.摩根B.奥斯古德C.舒茨D.费斯廷格【答案】C【解析】心理学家舒茨(W.C.Schutz,1958)以人际需要为主线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他称自己的理论是基本人际关系取向(FIRO)理论。

5.被动包容式人际关系的取向是()。

[2005年11月心理咨询师三级]A.喜欢控制他人,能运用权力B.期待他人引导,愿意追随他人C.对他人显得冷淡,负性情绪较重,但期待他人对自己亲密D.期待他人吸纳自己,往往退缩、孤独【答案】D【解析】A项描述的是主动支配式的人际关系取向;B项描述的是被动支配式的人际关系取向;C项描述的是被动情感式的人际关系取向。

6.人际关系的特点,不包括()。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模拟试题】【圣才出品】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模拟试题】【圣才出品】

第一部分名校考研真题一、单项选择题1.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一种观点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即()。

[陕西师范大学2011研]A.群体思维B.群体极化C.社会助长【答案】B【解析】群体极化,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群体思维是指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人们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要求一致,以至于对其他可行方案的现实性评价受到压制。

社会助长是指个人由对他人的意识(包括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2.人常常夸大自己在某种事物中的作用即()。

[陕西师范大学2011研]A.证实偏差B.自我中心偏差C.基本归因偏差D.自我服务偏差【答案】B【解析】自我中心偏差是指人们常常夸大自己在某种事物中的作用的倾向。

有时人们通过言语或行为表达出这种偏差,而有时虽不公开表露,心里却认为自己在合作中的地位更重要。

A项,证实偏差是指人们往往有选择地去解释并记忆某些能够证实自己既存的信念或图式的信息。

C项,基本归因错误是指人们经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质上,而忽视他们所处情境的重要性。

D项,自我服务偏差是指人们常常有对自己的良好行为采取居功的态度,而开脱自己的不良行为的倾向。

3.在意向上表现为追求智慧、能力的发展和追求理想、信仰的自我意识属于()。

[华东师范大学2011研]A.生理自我B.物质自我C.社会自我D.心理自我【答案】D【解析】G·W·奥尔波特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自我意识的概念,认为自我状态是逐渐发展的,从生理的自我到社会的自我,最后发展到心理的自我。

生理自我是个人对自己身躯的认识;从3岁到青春期以前的十三四岁是社会自我的阶段。

这个时期是个体接受社会文化影响最深的时期,称为客观化时期;从青春期到成年大约有十年的时间心理的自我的发展阶段,称为主观化时期。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教材精讲(亲社会行为)【圣才出品】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教材精讲(亲社会行为)【圣才出品】

第10章亲社会行为10.1 本章要点●亲社会行为与侵犯行为同时对立地存在于人类社会中。

●关于亲社会行为的发生研究者提出三种不同的理论,即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规范理论和进化理论。

●研究发现亲社会行为的发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情境、被助对象的特点和助人者的特点等。

●由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受到他们的认识能力和活动能力发展水平的制约,要创设一定的社会条件来影响和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本章阐述了关于亲社会行为发生的三种理论,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介绍了助人行为的研究和理论,阐述了亲社会行为培养与品德教育的有关理论和研究。

10.2 重难点导学一、亲社会行为的含义1.亲社会行为及有关概念亲社会行为(prosocia1behavior)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如助人、分享、谦让、合作、自我牺牲等。

亲社会行为可能由利他主义引起。

利他主义(altruism)指关心他人的利益而不考虑自己的利益。

利他行为的特点就是自愿帮助他人,而不期望得到任何外部的回报,甚至没有要给人留下好印象的想法。

利他行为经常有个人遭受损失和面临严重危险的含义。

但是亲社会行为不一定都由利他主义引起,它也包括为了某种目的,有所企图的助人行为,所以它是一个比利他行为更宽泛的概念。

“亲社会侵犯”的概念,指的是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侵犯行为。

例如,司法人员的执法行为,教师或父母对儿童的适当的惩罚等。

2.亲社会行为的发生(1)关于亲社会行为发生的三种理论①社会交换理论(social-exchange theory)社会交换理论是一种关于人类相互作用的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人类的社会行为是受到“社会经济学”导向的。

人们的相互作用是一种目的在于以个人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报偿的交易。

助人行为有隐藏的个人利益帮助他人为获得的报偿可能是外部的,也可能是内部的。

树立形象,得到赞许或友谊;解除或减轻我们内心的烦扰。

通过对与艾滋病患者交朋友的志愿者动机的调查可以将这些志愿者的动机归纳为如下六种:知识:更好地了解人们或学习技能;职业:通过经验和交往增强职业能力;社会适应:成为群体的一员并得到赞许;自我防卫:减轻内疚或逃避个人问题;提高自尊:提升自我价值和信心;价值表达:表达个人的价值观和对他人的关怀。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9章 侵 犯)【圣才出品】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9章 侵 犯)【圣才出品】

2.挫折—侵犯学说是由( )提出的。[2003 年 8 月心理咨询师三级] A.罗伦兹 B.弗洛依德 C.班杜拉 D.多拉德、米勒 【答案】D 【解析】挫折指阻碍个体达到目标的情境,也指行为受阻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
1 / 17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5 / 17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现象。去个性化状态使人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自我观察和评价的意识,降低了对于社会评价的 关注。因此,通常的内疚、羞愧、恐惧和承诺等行为控制力量都被削弱,从而使压抑行为外 露的阈值降低,使人表现出通常社会不允许的行为,也使人的侵犯行为增加。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9章 侵 犯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一般情况下,去个性化状态和个体侵犯行为之间是( )。[2007 年 5 月心理 咨询师二级] A.零相关 B.负相关 C.正相关 D.不确定 【答案】C 【解析】心理学家认为,去个性化状态使人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的意 识,降低了对社会评价的关注,通常的内疚、羞愧、恐惧和承诺等行为控制力量也都被削弱, 从而使人表现出通常社会不允许的行为,使人的侵犯行为增加。即个体侵犯行为随着去个性 化状态的增强而增加,因此答案为 C。
4.小明平时温文尔雅,但有一天大家都在乱“起哄”时,他也表现出粗鲁无礼,这是去个性化现象 D.社会助长现象 【答案】C 【解析】去个性化指个人在群体中处于相对丧失个性状态的现象,个人在群体情境中可 能失去自我认同感和责任感,失去自我控制,行为放肆,表现出独处时通常不会作出的行为。
10.挫折—侵犯理论认为,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之间是( )的关系。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无关 D.很复杂 【答案】A 【解析】挫折侵犯理论认为。挫折越大,导致的侵犯越强。哈里斯用研究支持了这一假 说。因此,侵犯强度与受挫强度成正相关。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12章 合作与竞争)【圣才出品】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12章 合作与竞争)【圣才出品】

第12章合作与竞争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心理学家多伊奇提出一种解释产生竞争和合作的理论,叫()。

[2004年12月心理咨询师三级]A.FIRO理论B.认知失调论C.社会交换论D.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答案】D【解析】多伊奇提出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以解释竞争和合作。

A是舒茨提出的基本人际关系取向理论。

B是费斯廷格提出的。

C项社会交换论主张从经济学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

2.()是指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行为。

A.合作B.竞争C.让步D.妥协【答案】B3.()是合作与竞争的直接动因。

A.社会生活中的利益一致和冲突B.在社会设定的价值尺度上获得积极评价,得到别人的注意与承认C.帮助他人D.在社会比较中占优势【答案】A【解析】社会生活中的利益一致和冲突,是合作与竞争的直接动因,B项是合作与竞争的原发心理原因。

4.在合作与竞争的实验研究中,卡车游戏和囚犯两难困境实验都表明,不管是选择合作还是竞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A.社会文化B.威胁C.信息沟通D.奖励方式【答案】B5.奖励对合作或竞争倾向的影响是极为复杂的。

在一定情况下,()对合作影响不大,但()则使人们倾向于竞争。

A.增加报酬减少报酬B.增加报酬报酬不变C.报酬不变减少报酬D.减少报酬增加报酬【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是竞争的基本条件。

[2004年6月心理咨询师三级]A.对同一目标的争夺B.可能出现零和冲突或双赢结局C.应按社会规范进行D.互相交流与感情分享【答案】ABC【解析】竞争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行为。

其基本条件是:①只有双方对同一目标进行争夺才能形成竞争。

②目标较为稀有或者难得。

③争夺中可能出现零和冲突(一方赢,另一方输),也可能出现双赢结局。

④竞争是有理性的,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进行。

2.人际互动主要的形式有()。

A.感情相容B.利益冲突C.合作D.竞争【答案】CD3.目标手段相互依赖是指()。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第10章 亲社会行为)【圣才出品】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第10章 亲社会行为)【圣才出品】

第10章亲社会行为1.什么是亲社会行为?答:“亲社会”是指合乎社会道德标准,与“反社会”相对。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如助人、分享、谦让、合作、自我牺牲等。

2.关于助人行为的生成有哪些理论?对这些理论你有何评价?答:(1)拉坦内和达利(1970)的干预模式和社会作用力论拉坦内和达利的研究发现,其他人在场减少了人们干预的可能性。

他人在场情境的一个重要效应是责任分散。

拉坦内和达利的实验表明,其他人在场减少了在紧急情况下采取助人行动的可能性,即使是在明显需要帮助的情况下。

对这种现象的一种解释是责任扩散,即存在能提供帮助的他人时,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的责任小了,而把责任分给了众人。

在有他人在场的情境下,尽管干预的人数不同,但总会有人干预。

虽然情境是助人行为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但并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

(2)摩根和帕克(1989)的“助人的代价—报偿模式”“助人的代价—报偿模式”(cost—reward model of helping)认为,帮助别人时要付出的代价和可能得到的报偿之间的关系,是人们决定是否做出助人行为时所主要考虑的。

当助人得到的报偿超过付出的代价时,助人行为最容易发生。

代价包括所有助人行为带来的负面的结果,如钱财、时间和精力的损失和可能带来的麻烦或危险;报偿包括物质的报偿、社会强化、同情、自尊和自我价值感的提高等。

由于个人的价值观不同,在一个特定情境下每个人权衡的结果不同,是否做出助人行为的决策也会不同。

随着助人代价的提高,助人行为的发生率降低;随着助人报偿的提高,助人行为的发生率提高。

(3)施瓦茨(1977)的利他主义模式与规范激活论施瓦茨认为,个人是否产生利他行为,有赖于其所形成的个人规范的性质。

如果将利他的社会规范内化为个人的规范,就会做出利他行为;反之,尽管社会要求提倡和鼓励,他们也不会表现出利他行为。

对于已经具有助人的个人规范的人们在紧急事件中也可能表现为不行动的原因,施瓦茨提出“规范激活理论”,通过对道德义务感的激活以及对利他行为需付出的代价和可能后果的评估等的分析,来预测人们在什么情况下做出利他行为。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10章 亲社会行为)【圣才出品】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10章 亲社会行为)【圣才出品】
1 / 1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化,使个体责任意识丧失;或者个体倾向于把责任分给在场的其他人,导致责任分散,使自 己的责任减轻。因此答案为 B。
3.一个喝得醉醺醺、摇摇晃晃的人突然摔倒在马路上一时爬不起来,此时经过的路人 都不愿去帮助他。下列四个原因中哪个是最可能的原因?( )
10.利他行为中有一现象称为“旁观者效应”,其意思是( )。
4 / 1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A.他人在场有利于促进亲社会行为 B.他人在场对利他行为有负面影响 C.他人在场,会激励助人者 D.他人在场,使助人者体会到社会赞许,增进助人行为 【答案】B 【解析】旁观者效应又称责任分散效应,是指当旁观者人数越多时,人们对受害者提供 帮助的可能性越低。也就是说,他人在场对个体的助人行为有负面影响。
A.人们比较愿意帮助自己喜欢的人 B.外貌有吸引力或者人品好的人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 C.旁观者对别人陷入困境所应该承担的责任是我们决定是否给予帮助的原因之一 D.求助者对自己所处的困境所应承担的责任,是影响他人给予帮助与否的一个重要因 素 【答案】D 【解析】经过的路人不帮助摔倒的酗酒者,是因为他们觉得“摔倒爬不起来”这一困境 是酗酒者自身(过量饮酒)造成的,他自己应承担主要责任。
5.在他人先拒绝了一个大的要求以后,再向他提出一个更合理的要求时,往往容易被 接受,这种技术被称为( )技术。
A.英雄 B.旁观者 C.登门槛 D.留面子 【答案】D
6.亲和行为起源于( )。 A.依附反射 B.依恋 C.学习 D.社会性 【答案】B 【解析】个体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的一种心理倾向称作亲和动机。亲和即合群, 是人际吸引最低层次。亲和需要引起亲和动机,而亲和动机导致亲和行为。亲和起源于依恋。 合群在个体的早期表现是亲子间的依恋。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视频精讲!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视频精讲!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精讲班【教材精讲+考研真题串讲】讲师:乔红霞课程学时:22视频数量:18目录说明:本课程共包括18个高清视频(共30课时)。

序号名称1 第1章社会心理学溯源、对象与方法(1)2 第1章社会心理学溯源、对象与方法(2)3 第2章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4 第3章社会化与自我概念的发展5 第4章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1)6 第4章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2)7 第5章归因与决策01:32:158 第6章态度及其改变(1)9 第6章态度及其改变(2)10 第7章沟通与人际吸引11 第8章人际关系及其改善与测量12 第9章侵犯13 第10章亲社会行为14 第11章群体中的相互作用15 第12章合作与竞争16 第13章从众、服从、依从17 第14章社会认同18 第15章领导者与下属群体内容简介本课程是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网授精讲班,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招生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我们根据教材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讲解教材章节内容。

说明:本课程仅提供第1-15章视频内容。

【辅导内容】(1)精讲教材核心考点。

按照教材篇章结构,讲解教材的重难知识点。

(2)串讲名校考研真题。

通过分析历年考研真题,梳理命题规律和特点,分析名校考研真题出题思路。

考虑到课时的需要以及相关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对于一些简单的、考试不易涉及的知识点,本课程不予以讲述或一带而过,故建议在学习本课程之前提前复习一遍教材。

注:本课程的学员可以下载电子版讲义打印学习。

【讲师简介】乔红霞,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二级),主要从事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方面研究。

所授课程主要有:《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学史》等。

近年来,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参编《社会心理学》教材一部,参与省、校级课题若干项,获省级奖励一项。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第11章 群体中的相互作用)【圣才出品】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第11章 群体中的相互作用)【圣才出品】

第11章群体中的相互作用1.分析日常生活中人们认同于某些群体的原因。

答:个体(individual)亦即个人,指具有人的普遍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并以独特方式行动的单个的人。

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1)个体离开群体,就失去了与大社会联系的结点,心理活动与行为就失去了直接的参照,就不能获得不断的社会支持与社会比较反馈,因而自我意识就失去了基点。

个体一旦组成群体,就有了不能简单由个体来解释的新的特征。

个人组成群体后出现的群体影响、群体心理气氛、士气、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等现象,都是个体所没有的。

(2)群体是由不同个体组成的,个体的特征与状态也会直接影响到群体的状况与特点。

群体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个人的特征还可能影响整个群体的走向。

总之,对于个体而言,群体是其直接的社会现实和联系宏观社会的中介,大社会对于个体的作用,往往需要通过群体实现。

而个体对于大社会的反馈和影响作用,通常也需要借助群体来实现。

2.社会助长作用除即时行为效应之外,还可能对个人产生怎样的影响?答:社会助长作用,是指个人由对他人的意识(包括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大量研究表明,社会助长作用广泛存在,不仅可以引起人们行为数量上的增加,还可以提高有些工作中的行为质量。

社会助长作用不仅具有即时行为效应,还会对个体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结伴效应、观众效应、竞赛效应。

(1)结伴效应。

个体因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产生了效率提高的现象,从而使得个体渴望自己纳入到某团体中。

(2)观众效应。

观众效应是指当他人在场旁观时活动效率提高的现象,个体会因他人在场而消除单调疲劳,努力表现自我,满足心理需要。

(3)竞赛效应。

社会助长产生的原因,在于群体背景增加了人们的内驱力。

群体背景之所以能够唤起行为内驱力,主要是因为它唤起了人们的竞争意识。

因此,社会助长作用会激发个体的竞争意识。

3.群体思维与群体极化机制的异同点是什么?答:群体思维和群体极化都是群体决策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二者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第8章 人际关系及其改善与测量)【圣才出品】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第8章 人际关系及其改善与测量)【圣才出品】

第8章人际关系及其改善与测量1.你怎样理解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深度之间的联系?赢得别人需要哪些基本条件?答:(1)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深度之间的联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人们的自我暴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随着人们对一个人的接纳性和信任感越来越高,人们也会越来越多地暴露自我,同时人们也要求别人越来越多地暴露他们自己。

人们对于陌生人,对熟人和亲密朋友,在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上是明显不同。

对于陌生的人,自我暴露的深度和广度都极为有限,交流只涉及非亲密性的话题。

对于熟悉的人,自我暴露的深度和广度会增加,但只在小范围内涉及亲密话题。

而对于亲密朋友,交流最为广泛充分,所涉及的亲密话题和非亲密话题都很广泛。

但是对于任何人,无论关系多么亲密,人们都有不愿意暴露的领域。

(2)赢得别人需要的基本条件①要想赢得别人需要,首先自己须给予别人需要。

在人际交往中,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必须首先遵循交互原则。

对于同自己发生交往的人,应首先接纳、肯定、支持、喜爱他们,保持在人际关系的主动地位。

否则,在人际交往中会感到困难重重,甚至被别人拒绝。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有其心理学依据的。

②人际关系的交互原则强调人际交往行为倾向的相互对应。

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多的时候不仅需要倾向的相互一致,而且还需要保持交换的对等。

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为了赢得别人需要,需要自己付出。

2.情感理想主义者期待不变的、无条件的爱,你怎样理解这种人际交往取向?答:情感理想助于者期待不变的、无条件的爱,这种人际交往取向违背了人际交往基本的交互原则和功力原则,同时也违背了客观事物动静之间的辩证关系。

(1)根据人际交往的交互原则,对于同自己交往的人,应首先接纳、肯定、支持、喜爱他们,不然,在人际关系上会困难重重,甚至被别人拒绝。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相互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有其心理学依据的。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13章 从众、服从、依从)【圣才出品】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13章 从众、服从、依从)【圣才出品】

第13章从众、服从、依从一、单项选择题1.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在认知、判断、信息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称为()。

[华东师范大学2011研]A.从众B.归因C.沟通D.角色【答案】A【解析】从众是个人在社会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2.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一种观点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即()。

[陕西师范大学2011]A.群体思维B.群体极化C.社会助长【答案】B【解析】群体极化,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群体思维是指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人们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要求一致,以至于对其他可行方案的现实性评价受到压制。

社会助长是指个人由对他人的意识(包括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3.阿希的“三垂线”实验,说明了()。

A.从众现象B.社会助长现象C.社会阻抑现象D.去个性化现象【答案】A【解析】阿希的“三垂线”实验是从众现象的经典研究。

4.有关从众的研究发现:判断作业的难度较高,所呈现的刺激模糊不清时,个体顺从社会压力的倾向就会()。

A.越高B.越低C.不变D.难以确定【答案】A【解析】从众指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像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个体在下列的情境中比较容易发生从众现象:①判断作业的难度较高,所呈现的刺激模糊不清时,个体顺从社会压力的倾向就越高;②群体极具吸引力并有高度的凝聚力时,个体较容易表现从众行为;③个体感受到群体成员个个能干,自己却无法胜任时,较容易表现从众行为;④个人的反应将会被群体大众所知道时,个体较容易表现从众行为;⑤群体至少具有三个成员,并且他们的反应是一致的时候,成员较容易从众;⑥在鼓励遵从社会准则的文化背景下,个体较容易从众。

5.有些不法商人雇佣“托儿”来进行不正当促销所以能奏效,正是利用了人们的哪种心理?()A.顺从B.服从C.从众D.依从【答案】C【解析】从众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15章 领导者与下属群体)【圣才出品】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15章 领导者与下属群体)【圣才出品】

第15章领导者与下属群体一、单项选择题1.库尔特·勒温和其同事在1939年对领导风格的研究中发现()。

A.放任型领导所在群体的工作效率最高B.民主型领导的群体效率明显比独裁型领导的群体高C.独裁型领导的群体相对于民主型更受大家喜爱D.独裁型领导造成了相对于民主型领导更多的敌意【答案】D2.以下哪一种领导风格最能让成员满意?()A.独裁型领导B.权威型领导C.独断型领导D.民主型领导【答案】D【解析】勒温将领导风格分为三种类型: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其中,民主型领导风格最能让成员满意,B项与C项都是家长管教方式,不是勒温的领导风格归类。

3.当下属多数处于不成熟阶段时应采用()。

A.高工作、低关系的命令式领导B.高工作、高关系的说服式领导C.低工作、高关系的参与式领导D.低工作、低关系的授权式领导【答案】A【解析】根据生命周期理论,要根据下属的不同成熟程度选择不同的领导方式:当下属多数处于不成熟阶段时应采用高工作、低关系的命令式领导。

当下属多数处于初步成熟阶段时应采用高工作、高关系的说服式领导。

当下属多数处于比较成熟阶段时应采用低工作、高关系的参与式领导。

当下属多数处于成熟阶段时应采用低工作、低关系的授权式领导。

4.我国学者在PM理论基础上提出CPM理论。

其中,C是指()。

A.工作绩效B.群体维持C.领导者的模范表率作用D.群体关系【答案】C【解析】我国学者在PM理论基础上提出CPM理论,其中,P是指工作绩效,M是指群体维持,C是指领导者的模范表率作用。

5.()是领导有效性的关键,也是领导者具有领导能力的标志。

A.工作能力B.影响力C.权力D.人际【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1.根据菲德勒的研究,领导情境主要包括()。

A.群体气氛B.工作结构C.职位权力D.家庭环境【答案】ABC2.下列哪些选项属于魅力型领导者的特点?()A.富于思想性和环境敏感性B.自信C.对目标的坚定信念D.具有清楚地表达目标的能力【答案】ABCD【解析】根据权力的来源,可以把高影响力的领导者分为三种类型:魅力型领导者、交易型领导者、转换型领导者。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第3章 社会化与自我概念的发展)【圣才出品】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第3章 社会化与自我概念的发展)【圣才出品】

第3章社会化与自我概念的发展1.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个人是如何通过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既实现社会化,又实现个性化?答:个人的个性化是与社会化同步进行、同时实现的。

社会化目标的实现过程,也是个性形成或个性化的过程。

个人随着身体的成熟和随之而来的各种社会角色的变化,其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也不断增加。

(1)社会化的实现对于整个同辈群体而言,无论是学前儿童、各阶段的学生还是成人,社会对于一个特定群体有着相对一致的期望和对待,这样,在同一个特定群体中生活的人们,会有着系统化的共同社会生活。

这种社会生活经历的共同性折射到他们心理内部就是经验的共同。

正因为如此,人们可以发展起社会要求的共同的、与社会期望一致的观念、情感、思维和行为方式,使社会的社会化目标得以实现。

没有共同的社会生活、共同的经验,就谈不上社会化中共同性的形成。

(2)个性化的实现从个体的角度说,每一个人不仅有与其他同辈相对一致的共同社会生活,还有着个人不同于其他任何人的独特的、难于被系统化的社会生活。

每一个具体的社会化执行机构或执行者,除了按与社会、文化相适应的要求期望和对待作为被社会化者的个人之外,还按照自己独特的倾向与方式对待每一个不同的个人,从而导致每一个被社会化者与社会化执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有其独特的一面。

而且,个人在与社会环境发生相互作用时,并不是一个简单、被动的客体,而是一个主动、具有能动性与选择性的主体。

这种能动与选择使得人们的经验世界具有了与其他任何人不同的一面。

这样,个人不仅会因为有与其他人相同或相类似的社会生活、相同的经历与相同的经验而被社会化,与此同时,他们还因为有不同于其他人的独特社会生活、独特经历和独特经验而产生个性化,使他们的观念、情感、思维和行为方式在内容和表现方式上都高度具有个人色彩。

社会化与个性化过程是伴生的、相互影响的,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两个方面。

对于个人的发展而言,个性化与社会化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社会化保证了人类社会的延续与文化的传留,个性化使得个人可能具有超越现实而又改善现实的独特性与创造性。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答案(二)【圣才出品】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答案(二)【圣才出品】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答案(二)一、单项选择题:1~20小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在态度改变的内化阶段中,下列哪一因素起重要作用()。

A.认知因素B.情感因素C.意向因素D.行为因素【答案】A【解析】态度的内化过程是以理智,即认知成分为基础的。

2.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觉知指的是()A.发动并维持自我意识活动过程的高度集中的自我注意状态B.个体对自身状况所作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C.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影响自我意识的方向或目标的心理加工过程D.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答案】A【解析】在社会心理学意义上,发动并维持自我意识活动过程的高度集中的自我注意状态称为自我觉知。

3.“人对人是狼”是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名言()A.杰罗姆·边沁B.约翰·斯图尔特·穆勒C.托马斯·霍布斯D.荀子【答案】C【解析】霍布斯(1588~1679年),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认为“人性”的基本特点是自私自利,人的“自然本性”支配人的思想和行为。

边沁(1748~1832年),英国著名的功利主义者.认为“避苦求乐”是人的行为的动机,也是区别这种行动的善恶与否的标准。

穆勒(1806~1873年),英国著名的功利主义者。

荀子(约公元前298~238年),儒家学派“性恶说”的代表人物。

4.有一种观点认为,群体比个体更容易作出冒险决定,是由于决定的责任广泛落到了每个成员身上,任何一个个体都不必对错误的决定承担全部责任,所以群体比个体更大胆。

这一对“冒险性转移”的原因的理论解释,被称作()A.文化价值论B.责任扩散论C.去个性化理论D.领导者影响论【答案】B【解析】责任扩散周围他人越多,每个人分担的责任越少。

因此在群体中,更容易做出冒险的决定。

5.下图显示的是斯滕伯格(R.J.Sternberg)爱情三角理论中分别以三种成分为主导的爱情关系随时间的持续而变化的趋势,图中的1、2、3分别代表的是()A.承诺、亲密、激情B.亲密、激情、承诺C.激情、承诺、亲密D.承诺、忠诚、亲密【答案】A【解析】斯滕伯格认为,人类爱情包括三种成分:亲密、激情和承诺,它们组成了爱情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第14章 社会认同)【圣才出品】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第14章 社会认同)【圣才出品】

第14章社会认同1.社会认同理论对我们观察和理解社会行为有哪些启发?它是否适合用来解释中国社会“关系网”的形成?答:社会认同,也被称为社会身份认同,是指一个社会成员意识到了自己是某一个社会群体或社会类属中的一员。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通过社会分类,对自己的群体产生认同,并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

(1)社会认同理论对人们观察和理解社会行为的启发如下:①根据社会认同理论的自尊假设,作为个体的人生活在社会之中,总是有着一种满足积极自尊的需要。

②根据社会认同理论的自我归类,为了满足自尊和归属的需要,人必然要采取一定的行为。

③个体通过实现或维持积极的社会认同来提高自尊,积极的自尊来源于内群体与相关外群体的有利比较。

④当社会认同受到威胁时个体会采用各种策略来提高自尊。

⑤个体过分热衷于自己的群体,认为自己的群体比其他群体好,并在寻求积极的社会认同和自尊中体会团体间差异,就容易引起群体间偏见和群体间冲突。

(2)社会认同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中国社会“关系网”的形成,其理由如下:社会认同理论的主要研究假设是,当个体以他们的社会组织成员确定他们自己的时候,这种由群体定位的自我知觉在社会行为中就会产生心理区辨效应。

这一理论通过“归属”这一心理现象关注群体成员的社会心理属性。

关系是一种静止的社会结构,也是一个历时性和共时性统一的过程。

从社会认同的角度看,关系首先作为一种地位结构或者网络结构被认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结构。

作为社会认同结构的关系,其关系是不对称的。

中国社会关系的结构与西方关系结构全然不同,如果说西方社会是个人对团体的关系,是立体的。

中国社会关系则是“此一人与彼一人间的情谊关系”,整个中国社会即是由“此一人与彼一人”的相互联结而构成一张平面化的社会关系网。

因此,社会认同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中国社会“关系网”的形成。

2.社会认同理论对社会心理学有哪些贡献?答:社会认同理论是Tajfel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并在群体行为的研究中不断发展起来。

社会心理学第十一章群体中的相互作用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精品

社会心理学第十一章群体中的相互作用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精品

第十一章群体中的相互作用个人行为与态度由于社会压力或作用而朝社会占优势的方向变化的过程,统称为社会影响(socialinfluence)。

其中群体背景下人与人相互作用的问题,是社会心理学家研究较多的问题。

一、群体及其形成(一)群体的基本概念1.群体的定义群体(group)也称团体,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方式结合在一起,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人以上的人群。

作为群体结合在一起的人群,与由于时间和空间上的某些因素偶然聚会在一起的人群是不同的。

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群体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群体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共同目标。

群体通常会制定一系列规范。

长期存在的群体往往还发展起了自己特定的亚文化(suhculture)。

(2)群体是组织化的人群,具有一定结构。

群体内每一个成员,都在群体中占据一定的位置,并执行着一定的角色,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

(3)群体成员心理上有依存关系和共同感,并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

偶然聚合的人群是没有共同目标和隶属感,没有结构与社会角色分化的。

这类人群为聚合体(aggregate),但是聚合体也可以在特定的条件下转化为结构化的群体。

集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形式。

2.群体的类型(1)首属群体与次属群体①首属群体(primarygroup)也称初级群体,是个人直接生活在其中,与群体成员有充分的直接交往和亲密人际关系的群体,如家庭、邻里、青少年的友伴群体等。

首属群体是由于自然的人际交往形成起来的。

它的基点是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通常没有严格的群体规范。

运转依靠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而不是规定性的角色关系。

首属群体常常是一个人最为直接的社会现实,也是其社会影响的最直接来源。

对于个人的社会化起着重要作用。

②次属群体(secondarygroup)指按照一定规范建立起来,有明确社会结构的群体,是社会根据一定的目标建立起来的,如学校、工厂、政府机构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章群体中的相互作用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有人陪同的活动中,个体会感到社会比较的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效率,这是社会促进中的()。

[2008年11月心理咨询师三级]
A.结伴效应
B.观众效应
C.比较效应
D.竞争效应
【答案】A
2.在群体活动时,个体的侵犯性一般会()。

[2008年5月心理咨询师三级]
A.减少
B.保持稳定
C.增加
D.受到抑制
【答案】C
【解析】如果社会对一种社会角色较为容忍,那么拥有这种社会角色的个体的侵犯性就会明显增加。

在群体活动时,个体的侵犯性也倾向于增加。

3.“三个和尚没水吃”,这是一种()。

[2006年11月心理咨询师二级]
A.社会抑制
B.社会惰化
C.社会感染
D.社会促进
【答案】A
【解析】有时候他人在场,反而会使个体的工作绩效降低的现象称为社会干扰,也称社会抑制。

4.在有人陪同的活动中,个体会感到某种社会比较的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效率,这是()。

[2005年11月心理咨询师三级]
A.结伴效应
B.观众效应
C.比较效应
D.淘汰效应
【答案】A
【解析】社会促进也称社会助长,指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社会促进包括结伴效应和观众效应。

在结伴活动中,个体会感到某种社会比较的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效率的现象,称做结伴效应。

个体从事活动时,是否有观众在场,观众多少及观众的表现对其活动效率有明显影响的现象,称做观众效应。

5.哪位学者研究了群体思维和群体决策?()
A.威廉·麦奎尔
B.达里尔·拜姆
C.欧文·詹尼斯
D.穆扎菲·谢里夫
【答案】C
【解析】A选项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其认知相符的理论引发了后来菲斯丁格和海德的态度理论。

B选项是美国心理学家,研究过知觉和测量。

D是研究自主运动的心理学家。

欧文·詹尼斯研究了群体思维和群体决策。

6.罗伯洞穴实验集中于()研究?
A.囚徒困境
B.团体迷思
C.社会助长
D.团体和团体间互动
【答案】D
【解析】这是谢里夫的一个著名的关于群体间相互关系的实验,集中于团体和团体间的互动研究。

一些参加夏令营的男孩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分成两组,然后随着活动的进行,产生了各种冲突,孩子们的团体间行为得到了深刻的观察,实验结果可适用于整个社会。

7.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几乎所有下属对上司平时都毕恭毕敬,而在开会时,上司在讲话,往往有些人就在下面发出嘘声或喝倒彩。

这体现了()。

A.社会助长效应
B.社会干扰
C.去个性化
D.服从
【答案】C
【解析】去个性化,指个人自身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的现象。

个体在去个性化状态下行为的责任意识会明显丧失,从而做出通常不会做的行为。

当在开会时,处于群体之中,不易被他人注意到,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也因此降低,就有人会小声
的表达对上司的反对和不满。

8.你也许有过这样的经验:在从事一些需要动脑筋的活动时,例如解数学题、背单词等,有他人在场和没有他人在场相比,前者会花费你更多的时间。

社会心理学将这种作用称为()。

A.社会影响
B.社会促进
C.观众效应
D.社会干扰
【答案】D
【解析】社会干扰是指我们从事某些活动时,由于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而造成的行为效率下降的现象。

9.在没有外在压力的条件下,个体受他人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与之相同或相似的现象,称为()。

A.社会促进反应
B.模仿
C.感染
D.暗示
【答案】B
【解析】模仿是指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仿效他人行为举止而引起与之相类似的行为活动。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包括()。

[2008年11月心理咨询师二级]
A.个体自我评价越高,他的从众行为越少
B.如果情境很明确,那么从众行为会增加
C.群体内部的一致性愈高,成员越容易从众
D.群体规模与其成员的从众概率呈线性关系
【答案】AC
【解析】如果情境很明确,判断事物的客观标准很清晰,那么从众行为会减少。

因此,B选项是错误的。

群体规模在3~4人以下时,个体从众行为的可能性随群体规范的增加而上升。

超过这个范围,群体规模的影响不明显。

2.社会惰化的主要原因包括()。

[2008年11月心理咨询师二级]
A.模仿
B.竟争意识增加
C.被评价的焦虑减弱
D.责任意识降低
【答案】CD
3.社会助长现象包括()。

[2007年11月心理咨询师三级,2006年11月心理咨询师二级]
A.结伴效应
B.旁观者效应
C.首应效应
D.观众效应
【答案】
【解析】社会助长也称社会促进,指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

他人在场的形式有实际在场、想像在场和隐含在场,包括结伴效应和观众效应。

旁观者效应即社会抑制。

首应效应是指人与人首次交往时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的现象。

4.群体整合性原则是指在群体分解时,经过()几个阶段。

A.感情不和
B.失控
C.难于包容
D.心理冲突
【答案】ABC
【解析】舒茨用三维理论解释群体形成与群体的解体,提出了群体整合原则。

群体形成过程的开始是包容,而后是控制,最后是情感,这种循环不断发生。

群体解体的过程顺序相反,先是感情不和,继而失去控制,最后难于包容,导致群体解体。

5.根据金巴多的研究,穿着制服不能促进()。

A.抑郁
B.逆反心理
C.独裁
D.去个性化
【答案】ABC
【解析】根据飞利浦·金巴多关于去个性化的研究,群体处于激励性的、令人心情紊乱的刺激状态下,尤其是群体中的成员不易被识别的情形下,易使成员产生去个性化。

当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