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管理的主要流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贷管理的主要流程

科学合理的信贷业务管理过程实质上是规避风险、获取效益,以确保信贷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过程。每一笔信贷业务

都会面临着诸多风险,基本操作流程就是要通过既定的操作程序,

通过每个环节的层层控制达到防范风险、实现效益的目的。一般来说,一笔贷款的管理流程分为九个环节。

1、贷款申请

借款人需用贷款资金时,应按照贷款人要求的方式和内容提出贷款申请,并恪守诚实守信原则,承诺所提供材料的真实、完整、有效。申请基本内容通常包括:借款人名称、企业性质、经营范围,申

请贷款的种类、期限、金额、方式、用途,用款计划,还本付息计

划等,并根据贷款人要求提供其他相关资料。

2、受理与调查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接到借款人的借款申请后,应由分管客户关系管理的信贷员采用有效方式收集借款人的信息,对其资质、信用状况、财务状况、经营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评定资信等级,评估项

目效益和还本付息能力。同时也应对担保人的资信、财务状况进行

分析,如果涉及抵(质)押物的还必须分析其权属状况、市场价值、

变现能力等,并就具体信贷条件进行初步洽谈。信贷员根据调查内

容撰写书面报告,提出调查结论和信贷意见。

3、风险评价

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人员将调查结论和初步贷款意见提交审批部门,由审批部门对贷前调查报告及贷款资料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价,

设置定量或定性的指标和标准,对借款人情况、还款来源、担保情

况等进行审查,全面评价风险因素。风险评价隶属于贷款决策过程,是贷款全流程管理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4、贷款审批

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按照“审贷分离、分级审批”的原则对信贷资金的投向、金额、期限、利率等贷款内容和条件进行最终决策,逐

级签署审批意见。

5、合同签订

合同签订强调协议承诺原则。借款申请经审查批准后,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借款人应共同签订书面借款合同,作为明确借贷双方权利

和义务的法律文件。其基本内容应包括金额、期限、利率、借款种类、用途、支付、还款保障及风险处置等要素和有关细节。对于保

证担保贷款,银行业金融机构还需与担保人签订书面担保合同;对于

抵(质)押担保贷款,银行业金融机构还须签订抵(质)押担保合同,

并办理登记等相关法律手续。

6、贷款发放

贷款人应设立独立的责任部门或岗位,负责贷款发放审核。贷款人在发放贷款前应确认借款人满足合同约定的提款条件,并按照合

同约定的方式对贷款资金的支付实施管理与控制,监督贷款资金按

约定用途使用。

7、贷款支付

贷款人应设立独立的责任部门或岗位,负责贷款支付审核和支付操作。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的,贷款人应审核交易资料是否符合合

同约定条件。在审核通过后,将贷款资金通过借款人账户支付给借

款人交易对象。采用借款人支付方式的,贷款人应要求借款人定期

汇总报告贷款资金支付情况,并通过账户分析、凭证查验、现场调

查等方式核查贷款支付是否符合约定用途。

8、贷后管理

贷后管理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贷款发放后对合同执行情况及借款人经营管理情况进行检查或监控的信贷管理行为。其主要内容包括

监督借款人的贷款使用情况、跟踪掌握企业财务状况及其清偿能力、检查贷款抵(质)押品和担保权益的完整性三个方面。其主要目的是

督促借款人按合同约定用途合理使用贷款,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

施纠正、处理有问题贷款,并对贷款调查、审查与审批工作进行信

息反馈,及时调整与借款人合作的策略与内容。

9、贷款回收与处置

贷款回收与处置直接关系到银行业金融机构预期收益的实现和信贷资金的安全,贷款到期按合同约定足额归还本息,是借款人履行

借款合同、维护信用关系当事人各方权益的基本要求。银行业金融

机构应提前提示借款人到期还本付息;对贷款需要展期的,贷款人应

审慎评估展期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科学确定展期期限,加强展期后

管理;对于确因借款人暂时经营困难不能按期还款的,贷款人可与借

款人协商贷款重组;对于不良贷款,贷款人要按照有关规定和方式,

予以核销或保全处置。此外,一般还要进行信贷档案管理。贷款结

消后,该笔信贷业务即已完成,贷款人应及时将贷款的全部资料归

档保管,并移交专职保管员对档案资料的安全、完整和保密性负责。

信贷管理方式是一种被动的、适应性的策略。这些信贷管理方法存在以下局限性:

(1)关于贷款的决策行为是事前判断,贷款存续期间借款人因素

变化和宏观经济因素冲击都是不可预知的。由于信用分析存在信息

有限性和有效性问题,银行贷款营销、贷款审核、贷款审批人员的

经验法则和定性分析对于贷款风险和借款人信用的主观判断存在预

测的准确度问题,经济低靡时期抵押品和担保品的实际抵补能力等,决定了信用风险管理工作在第一层面存在难以克服的外部制约因素。

(2)银行业务经营必然存在地域上、客户关系上、专业领域上的

相对优势,由此形成银行放贷业务相对集中于若干特定类型和风险

特征的信贷资产。由于银行贷款的发放通常是在维系原有客户关系

和维持原有业务品种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实施贷款组合

充分分散化的策略存在许多现实障碍。比如:拓展新类型贷款客户

的营销成本问题,经营地域的基础经济环境,信贷业务营销队伍和

管理专业人员的经验、素质等。

(3)银行信贷管理的目标是实现贷款经营收益的最大化,应当体

现为资本收益率水平的有效增长。由于发放贷款后,银行没有积极

管理信贷资产的途径或工具,资产负债表内信贷资产不能产生预期

收益,甚至形成呆账、坏账。差的情形是,银行不能获得经营信贷

业务的增值收益;最坏的情形是,持有风险资产的信用状况持续恶化,却没有行之有效的风险规避措施和止损安排,导致信用损失消蚀了

贷款损失准备金、风险储备金和银行资本金。

信贷业务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行为,根据《合同法》、《担保法》的有关规定,需要各方当事人签订一系列合同或协议,规定各自的

权利与义务:

1.申请书。借款人在申办信贷业务时填写的申请资料。

2.主合同。指贷款业务的借款合同、贴现业务的贴现协议等对信贷业务中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进行规定的主要合同。

3.担保合同。指抵押合同、质押合同或保证合同,为保证主合同顺利履行的担保合同。

4.反担保合同。指借款人与保证人、第三方抵押人、第三方出质人签订的保证履行主合同的反担保合同。

5.相关合同。指房屋买卖合同、装修合同、产品购销合同等证明借款用途、借款人与其他第三方企业或个人所签订的合同。

6.委托扣款协议。指借款人授权贷款银行从其在贷款行开立的账户中按约定进行扣款,以归还贷款本息或支付给其债权人、合作方

的授权书或协议书。

7.合同变更协议。指展期协议等对主合同、担保合同进行变更的协议文本。

8.借款借据。借款人根据借款合同向贷款人开出的借款凭证,贷款银行会计部门凭以转账放款,借款人会计部门凭以做账。

9.对账单。主要针对企业借款人,贷款行向借款人定期寄出对账单,对贷款本息的归还情况、当前余额等出具银行账务明细。

10.贷款到期通知书、逾期贷款催收通知书、利率变更通知书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