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和作品分析
蒙太奇手法于新旧建筑空间的重构——以杭州、荆州为例
构成方法与建筑空间的组合特征与电影蒙太奇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电影理论家库里肖夫指出镜头本身仿佛是中性的,只是在蒙太奇中才获得含义。
其实把建筑中的元素如:梁、板、柱比作镜头的话,一样也是“中性”的,只有把这些要素组合成整体才具有建筑形态。
如何利用电影蒙太奇的理性手法将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不同功能的建筑“镜头单元”加以“拍摄设计”后,再按照原定的创作构思把这些“镜头”有机地组织成一个连续的、完整的运动整体。
[3]当代建筑师张永和对建筑叙事的研究起于对电影和建筑的比较:电影"是平面与时间构成的三维通过随时间不断变化的一个个镜头的组合来叙事。
"与电影比较,建筑具备除语言外所有的叙事因素,空间比电影更多一维度。
建筑叙事的可能性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吴萱在《建筑设计与蒙太奇思维》一文中强调:艺术结构的实质都是对现实进行组织、改造选择和处理.使内容高度集中.沿着最能激动人心的轨迹发展……蒙太奇的实质就是选择和处理现实的方法。
建筑也是如此。
一个空间系列中,各个空间的材料组织,就好像一幅画中人物与人物、人物与背景之间的组织一样,包含着结构的技巧。
从构图来看,电影和建筑都注重主从与层次、统一与变化,动静和节奏等原则……类似电影中镜头的组接,建筑空间是以相互邻接的形式存在,相邻空间的边界线可采用硬拼接以形成鲜明轮廓,也可采用交错、重叠、嵌套、断续、咬合、搭盖等方法组织空间,形成不确定边界和不定性空间,类似于电影中化入化出、淡入淡出、叠印等蒙太奇手法。
[4]1.1.3 解决图像与形象的问题是建筑与蒙太奇的共同目标电影在结构上常用蒙太奇的连接方法。
借用montage这个法国建筑学的名词,意思是将各种个别的建筑材料,根据一个总的设计,分别加以处理,而获得比原来个别存在时更高的价值。
如同在建筑方面,若干块砖砌起来,便不是砖,而是墙了。
四堵墙加上其他材料组合起来,便成为房子。
在电影中,蒙太奇的作用也是这样,一个镜头说明一种含义,多个镜头连接起来,成为一个组合或系列,又产生一种新的效果,能产生它们独立存在时所没有的意义或具有了更为丰富深刻的意义。
二分宅ppt课件
“四合院”
“土宅”首层 只面向庭院的 大面积玻璃窗, 中庭既营造出 传统四合院的 私密性,又有 山林野趣的幽 境
“观景台”
沟平“地 谷台土势 间可宅较 的以”高
别纵二, 墅览层又 群点阔偏 落缀大居
。在的一 山观隅 岭景,
“二 分”
“土宅”的庭院是 一个“V”字形 的向山岭和溪流 开敞的绵延空间。
半室外平台一 边以夯土墙围 合,另一边以柱 式半敞开.
2楼
立于二楼全敞 开式露台极目 远眺,山峦美景 尽收眼底,满足 陶冶心灵需求.
门厅与起居室 起连接作用,是 空间的一种过 渡.
二楼卧室四周 以实墙围合,满 足安全感与私 密性要求.
流线图1
流线图2
丰富的内部空间
二分宅体现的空间是 具有多样性的。开敞 的,半开敞的,封闭 的,以及过渡性空间 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和运用。
水关项目的理念走向
建筑师走廊的意义,是在于它很大程度上代表 了整个中国现代文化的取向。 一个社会文化的兴旺,一方面固然基于它有否 深厚的历史,但关键是这历史是否成为这文化 前进的负累,抑或是这文化前进的动力。建筑 师走廊处身于一个文化遗产区(水关长城),但 不受遗产所震慑,而是通过一个共同的媒介(大 自然环境),利用这遗产的动力去自由发挥前卫 的建筑艺术。
山岭构成了它的另一 “墙”
分裂仅是弹性建筑的多种状态之一,这座分裂的房子并非一成不变。
两半间的角度可自由调整,使之配合不同的山坡地形。
二期工程要将建筑复制改建,根据每个特殊基地的地理状况,光线, 风向情况,适应性极强的分裂之屋可以整合成
—— 单栋的 平行的 互成角度的(垂直的)
一长条或背对背的 各式建筑
h
h d
26
山语间--张永和作品分析教学文案
大空间中的小空间通过轴线控制其秩序, 空间的大小尺寸构成了墙体延伸或流动的 韵律。
建筑室内外的空间 通过窗与墙的关系 体现出来。在南面 围合的内院中,西 侧的挡土墙突出入 口处“室内”的空 间体验,而另外三 面使用玻璃围合, 则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筑内部打破 了“室内”的限定, 让空间具有丰富的 层次感。
建筑立面多采用水平长窗,根据建筑空
要立面设为西立面。
住客厅以及花园有较好朝向,两间主卧室一间朝南,
面向内院有较好视野,一间朝北,私密性较好。卫 生间及厨房等辅助空间位主要于北侧。
该流线为树状,即以一条主要交通为
主干向前延伸,分支依次外延。
主人起居与客人起居流线分离,互不
打扰。
空间 私密
地面高度随坡地地形
层层上升,私密性也逐步加
间的私密性程度变化,窗户的高度形式也 有所变化,实虚结合,使得室内外空间界 限模糊,建筑与环境积极融合。
作品 比较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强。
空间 形式 分析
在山语间中,开敞的大空间并未被
分割成小空间,而是被以厚墙形式 出现的家具、储藏间、厕所等小空 间分割。厚墙的高度未达到顶棚, 所以不破坏大空间的完整性,形成 了屋中屋,富有动感。
屋中屋的概念通过屋面上突出的阁楼被进一步 延伸。三个阁楼是客人卧室,坐落在不同高差的厚 墙上,形成了梯田与山坡写意的重建,同时给人以 与风景独处的机会。
山语间--张永和作品分析
建筑 概况
该建筑位于北京远郊怀柔山中,
基地是山脚下废弃的梯田。山 坡的方向是东高西低,南面为 南北向山坡,坡上有数棵白桦 树。建筑部分所覆盖的山坡高 差2m。
中国当代建筑师解读——张永和(1)
中国当代建筑师解读——张永和及其非常建筑工作室作为中国当代建筑界的海归派元老级人物,张永和在2000年第七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展上的亮相,带领了中国当代建筑正式登上了国际建筑舞台,他和他的非常建筑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拓荒者。
但有人认为,非常建筑的设计,在外观上没有那种给人视觉带来冲击的形式,缺少一种应该有的个人风格。
对于这个的解释,西方评论家在评论崔健时说过,他最大的贡献不在于他的作品有多么重要,是他在不断地扩展摇滚乐在中国意识形态中的空间。
而张永和的非常建筑最大的贡献也不在于他的作品有多么重要,而是他在不断扩展实验建筑在中国建筑产业中的空间。
对于张永和的评价,需要把他纳入到所涉及的多重工作中去把握。
他所起步的阶段正好是文革一段荒凉的时代之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全球化,亚太地区经济繁荣加剧,条件促使了新一代的建筑师开启建筑创作的新视野。
受到西化思想的熏陶,又对中国的传统及当代文化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他通过实实在在的建筑实验研究,探索着中国当代建筑的道路。
起初的张永和,着眼的是建筑空间的思考,还属于空想阶段。
《非常建筑》中讲到自行车与建筑的空间移位,讲到电影与建筑的空间叙事,都是跨领域的发散思考,就好像一个能有所为的艺术家童年的丰富想象经验。
他的这种自我思维打开的方式,可以让一个建筑设计者逐渐培养起对自身经历和生活环境的敏锐与洞察力,对生活深入细致的观察,和对人们活动每一个细节及其意义的研究来体察环境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些都是纯概念。
从这些概念中我们可以感知,张永和的建筑是从生活的经历和感受出发,在他的设计中没有过多抽象的定义。
而后,概念与建造得以实现。
席殊书屋的设计中,自行车与书架拼贴而成的“书车”,是街上车流在书店中的延续,赋予了书店一定的城市性。
书车为背靠背的双层书架,与原建筑的墙体厚度相同,又成为了活动的书墙,任意转换它们的位置可以获得书店内空间的变化,这样空间的灵活性就模糊了基地小的局限。
张永和的二分宅分析
单栋的
一正一反
平行的
一正一反
互成角度的
X度 -X度
一长条或背对背的
从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外空间登 堂入室,
领略内部空间功能布局 的井然有序
体会内空间充分利用 自然的生态概念
品味建筑师别具匠心的设计 理念
功能分区布局分明:
二分之南半部分以日 常生活需要为主, 工人房紧挨餐厅洗 衣间,方便劳作。
总结
反思中国建筑的走向
如今,在中国充斥着各种与现代中国的不相适应的建 筑思潮,中国建筑已迷失了方向。 让中国建筑既跟上世界潮流,又同时保留民族特色, 是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方向。 二分宅的建造,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正给中国现代建 筑以思考。
水关项目的理念走向
建筑师走廊的意义,是在于它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整个中国现代文 化的取向。 一个社会文化的兴旺,一方面固然基于它有否深厚的历史,但关 键是这历史是否成为这文化前进的负累,抑或是这文化前进的动 力。建筑师走廊处身于一个文化遗产区(水关长城),但不受遗产 所震慑,而是通过一个共同的媒介(大自然环境),利用这遗产的 动力去自由发挥前卫的建筑艺术。
中庭两侧的玻璃围 护使主体置身于二 分宅中的任意一分 都可明显体验到二 分的关联。
材料相互协调
混凝土略带木 纹的条形肌理, 土墙钢模的相 对光滑的条形 肌理,木墙起 伏的条形肌理, 与光滑玻璃组 织在一起,形 成微妙的触觉。
材料的应用, 与环境的相协 调,表达独特 的意蕴。
建筑的风格内涵
城市,像机场一样,变得越来越相似。对于亚洲建筑师来说,没 什么问题会像如何在快速的全球化趋势中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特 点更能引起那样的热情关注了。 在今后的全球化过程中,人们将会把目光重新投向亚洲,将会用 亚洲人所特有的审美观和价值以替代西方人追求浮华、远离事物 本质的思维逻辑。重新建立一种更加人性化的、更加符合自然的 发展模式,亚洲建筑师走廊也许就是这种探索的开始。
长城脚下的公社之二分宅(张永和作品)
使山地得以延续。
森林小屋——古谷诚章(日本)
这个项目使用的是当地的原材,但通过新颖的建 筑方式形成了独特的空间。从立着不少垂直口子 的房间望出去,人们能看到他们所拥有的景色的 每个不同层面,产生景随人移的效果。
本报告是严格保密的。
双兄弟——陈家毅(新加坡)
本建筑的设计与所处的自然环境密切结合,用当地的 石材作为主要材料之一。住宅的量体是以一个较大的 建筑物与一个较小的附件小心的配置于山谷的基地当 中,两者成L字形,这有助于房屋与自然的密切结合。 厨房与餐饮空间在小量体内位于北侧的陡崖边,并且 与主建筑成45度角。
怪院子——严迅奇(中国香港)
本案以传统的合院住宅为主体,提出两种不同角 度的"误读"方式。基本上,配置从正统的方场空 间,转而以配合基地地势特性与视线方向性而加 以调整。概念上,则维持了传统中庭属性——以 平淡而内化的环境提供一个舒适且具私人领域感 的空间,同时以开放社交空间的手法,引进外界 浑沌的环境来消灰原有的空间感。
穿
营
以
绵
层
到
出
沿
出
进
过
造
及
延
叠
达
城
路
北
入
风
出
春
在
的
水
约
是
京
了
景
特
天
山
山
关
六
密
上
亚
区
意
深
脊
峦
长
十
集
八
洲
,
的
灰
线
景
城
公
的
达
建
北
色
张永和作品分析
“非常建筑师”张永和
“为什么中国的建筑师们身在福中 不知福呢?因为中国虽然有5000年 的传统文化,可实际上却是个年轻 的社会。没有太多过去的集体记忆, 面对当今的中国文化,谁都不知道 该如何定位,更不知道建筑究竟如 何做才代表了现在的文化。这样的 情况下,业主和建筑师之间就成了 合作关系,共同摸索新的模式,因 此会经常把许多事情出现许多过头 的设计,但是这种走过头正代表了 一种活力。”
1.2建筑与场所
• 别墅座落在北京远郊怀柔县境内,翻过了长城,就在 长城的脚下。该基地位于山谷的坡地上,地势东高西 低。南面为南北向山坡,种植数棵白桦树。建筑覆盖 的山坡高差达2米。北侧与当地原有的数栋砖结构民房 之间以一堵挡土墙分隔。
1.3.建筑平面分析
• 黑白空间
• 白空间为日间使用为主的空间,主要发生动态活动, 与室外在交通流线即视线上关系较为紧密,它主要集 中在建筑的西侧,也就是主立面同时也是主入口一侧 黑空间主要以夜间使用为主,主要集中在一层的东部 和二层。一层两间主人卧室,以及一个较为私密的小 起居室构成了这一比较静态的空间组合,这一区域通 过高差以及楼梯很明显的与白空间划清了界限。可以 说,从二、三级高差出现的第一级楼梯开始就已经进 入黑空间了。但黑空间依然有着良好的朝向和外部环 境。靠近南侧的主人卧室不仅能接受来自南和西两个 方向的阳光,而且面对着一个小内院,在视线上也有 足够的空间。而位于二层的三间客人卧室更是可以在 寂静的夜晚环眺重山的魅影和天上的繁星。 黑空间与白空间的划分明确,动静有致,是设计中比 较成功的一个方面。
设计理念主要作品二分宅北京北大青岛国际学术中心远洋艺术中心北京玻璃洋葱西餐厅北京中国科学院晨星数学中心山语间别墅北京席殊书屋北京柿子林会馆北京苹果社区售楼部美术馆北京200420032001200120001999199819981996山语间别墅中国北京远郊怀柔山中张永和的建筑思想随着建筑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顺应全球化趋势和当代中国资本主义化与城市化双重进程不断发生着变化和调整在1996年以前可以作为第一个阶段他所主张的是叙事建筑以及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院落空间的探索在这期间的方案纸面工作多于实际工作对于建筑意义的探讨多于建筑作为一个动词的关注
长城脚下的公社
长城脚下的公社“长城脚下的公社”概述:“长城脚下的公社”是由12名亚洲杰出建筑师设计建造的私人收藏的当代建筑艺术作品。
2002年应邀在威尼斯双年展第八届国际建筑展上展出。
这个项目的策划人和投资人张欣女士"因其大胆的创新精神,积极推动12名亚洲建筑师设计建造出极富当代精神的私人住宅"而一举荣获威尼斯双年展"建筑艺术推动大奖”。
同时,用木材和硬纸板制作的参展模型也被法国巴黎的蓬皮杜艺术中心收藏,这是蓬皮杜艺术中心收藏的第一件来自中国的永久性收藏艺术作品。
1、三号别墅三号别墅设计构思:到山里是为了看风景。
3号地景观北向及东北向,视野开阔、层次丰富,近景是1号别墅,中景有会所,远景则是层层叠叠的山脉。
于是客厅、餐厅向北,居室部分向东北且全面敞开。
在山里盖房最怕挡景,别忘了后面还有4号、5号、6号别墅。
于是客厅和餐厅部分利用台地下沉,“蹲”在草丛之中,上部覆土植草,土坎变成“玻璃坎”。
居室部分平行山体布置,保持山沟的视野畅通,而架空使山地得以延续。
三号别墅客厅餐厅相连,室内室外相通,提供聚会的场所。
居室除了主卧室,其他部分可自由分隔组成不同大小的房间。
卫生间有两个,必要时可分男女。
主人的卧室挑出台地上方,独享开阔的视野和生活的私密。
这种私密使卫生间得以开放,入浴也可观赏山野的风光。
当家里没人的时候,仆人住在廊下,除了清扫不需要进入房间。
厨房是开敞的,其实更象一个吧台,朋友多时,会所准备的佳肴会通过专用出口提供,与客人活动区不干扰。
另外别墅内还有司机房、洗衣房、设备间和车棚。
在幽暗的夜晚,一盏灯笼照亮你回家的路。
那是玻璃的门厅在迎接你的到来。
两层高的空间,是客厅和居室共享的光庭。
庭内,随着时辰的变化,阳光、灯光、格栅、树影在墙上作画;庭外,随着季节的更迭,青草、绿藤、黄叶、冰花,景色变幻,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对话。
考虑到水关别墅一期项目规模小,又在远离城市的山沟里,想要使用商品混凝土现场浇注不太合算,所以这里采用钢结构(客厅、居室)和小部分砖混结构(附属用房、墙)。
非常建筑
张永和最近回母校东南大学讲课,学生们马上就敏感地觉得这位张教授跟他们的老师讲得不一样。比如他从来不讲造型,传统建筑界认为建筑是造型,张永和则认为建筑是空间。有些大学请他讲了一次课,也就不再请了。
北京文化界对张永和青睐有加,《读书》杂志约他写《文学与建筑》,还要他组织跨学科的建筑研讨会。一会儿听说他要给北京七个艺术家设计房子,一会儿听说某个画现代画的要跟他交换作品,写小说的余华也给他拉活。
第一次跟张永和夫妇照面,是在美国休斯顿一个聚会上听人唱中国摇滚,老张两口子是后来的。老张也不吭声,找个角落坐下了。可是后来他一吭声把我们吓一跳——怎么老舍笔下的人跑到这儿来了?他说那种浓得化不开的胡同里的北京话。
老张问了唱歌的几个问题,显然对大陆流行音乐界很熟,令众人侧目。原来他和爱人(他一直用这个词)鲁力佳早跑回北京开了事务所,来回跑当“空中飞人”。在休斯顿,他的工作是莱斯大学建筑系的助教授,鲁力佳是该系的研究生。老张显然对人羡慕的教职(莱斯大学排名美国大学第七位)没多大兴趣,他说:“我想活在一个文化的中心,而不是边缘。”
面对中国建筑界的一道难题
跟张永和说上几句话,你就能知道这人看过许多书。在他的设计里,常常可以看到那些书和电影的蛛丝马迹,它们就像分子、原子一样漫游在他的血液里。
我记得他有一个获奖作品,传达的是“窥视”的概念,灵感来自希区柯克的电影《后窗》。
爱尔兰作家弗兰·欧布莱恩1964年的小说《多尔基档案》中有个科学神话:根据现代科学理论,甲乙两种物质猛烈的碰撞,甲的部分分子便会进入乙,反之亦然。所以在道路坎坷的多尔基,常年骑车,人分子也会逐渐进入自行车,自行车分子同时逐渐进入人体,最后便出现了半人半车的东西。
1996年他们一共接了十个活儿,老张说生存没问题了。
浅析张永和的体验性建筑
浅析张永和的体验性建筑N133028刘昱娇【摘要】本文通过对体验性建筑的概念以及张永和本人的建筑实践,来试图探寻体验性在张永和建筑设计中的表现。
全文围绕建筑空间设计中的身体体验、自然体验、城市体验来展开,并且对张永和的部分体验性建筑进行了介绍与分析。
【关键字】体验性张永和空间自然城市张永和曾多次强调“体验”这个词,从空间到建筑到城市,他的设计都在围绕着“体验”进行。
“体验”是张永和一个重要的设计方法,同时建筑的体验性也是他设计的出发点和不断探寻的方向。
一、体验性建筑在体验性建筑中所谈到的体验,是指参观者以自己的视角再建筑、景观、室内空间的独特体验。
不是走马观花的观光感受,而是指以一个参观者的角度去参与、共鸣。
从体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体验作为活动,即由外部行为,也由内部行为来实现”。
同样,在建筑的空间体验行为中,大多数不仅是观者的内部心理活动也是外部空间环境刺激下的反应。
人对建筑的体验体现在很多方面,从一般的意义上来讲,首先体验到的是建筑的外在形式,比如尺度、比例、色彩、光线等,但是当去考虑这个建筑的本质因素,真正对建筑的本体产生的感触并非是单个元素的简单集合,真实的建筑体验是在与建筑的亲身接触中感受到的。
这正是在建筑这个外部空间环境下刺激所产生的最直观的感受。
在体验中发生的事件和生活感受件构成了建筑空间体验的本质内容。
建筑空间的体验因人而异,建筑师无法让所有人的体验都是一样的,但是建筑师作为建筑空间体验中的主导者,必须担负起把握主题方向的使命。
在张永和的建筑设计里,建筑的体验性始终贯穿其中。
从体验出发进行设计,最后再回归到体验的使用中,是张永和一直不断使用的设计方法。
具体到设计中,就是先验与体验周而复始,相互交叉的一个过程。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创造出丰富而又吸引观者与使用者的建筑趣味。
二、张永和的建筑实践张永和1977年考入南京工学院建筑系,1981年赴美自费留学,先后在美国保尔州立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建筑系分别获得环境设计理学士和建筑硕士学位。
老男孩张永和
• • • • • 祁正龙 1063110103 邢喜乐 1063110118 吕媛媛 1063110132 李 剑 1063110135 吕 磊 1063136121
“土”宅
“微型城市”青砖北京前门鲜鱼口新四合院
“生态建筑”塑料上海企业联合馆
• 上海企业联合馆“魔方”是一个代表上海企业精神,具有智 能技术、梦幻意境和互动体验的生态环保建筑。参观者有机会感受太 阳能热水发电、可循环材料再生利用、工业智能机器人、生活智能机 器人、三维LED灯光秀等技术亮点和参观看点带来的体验与震撼。
“微观建筑”北京科学院晨心数学中心
“微观建筑”钢、土、木长城下的公社
山语间中开敞的大空间未被分割成小空间而是被小空间分割
。 建筑在山语间中获得了一个特定而明确的功能:即建立人和自然景 观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是人与中国山水之间的关系。山语间中水 平常窗的设计正是试图以国画的构图强调出窗外景色的中国性。
“豆浆”张永和唯物张永和回顾展“唯物主义”在北京 尤伦斯艺术中心开幕,六个庭院般的 模块组成的胡同命名为“单车公寓” 、“不理想城”、“无间造”、“无 尽院”、“后窗”和“圣人书房”。 代表张永和六个关注及实践方向:居 住方式、建筑秩序、城市化、传统、 感知和文化。
谢谢观赏
张永和
• 中 国 五 位 新 生 代 建 筑 师
崔恺 王澍 刘家琨 汤桦
《工程报告》 《 设计的开始》 《此时此地》 《营造乌托邦》
张永和
《平常建筑》
“老男孩”的“唯物主义观”
材 料 主 义
• • • •
“非”建筑 微观建筑 微型城市 生态建筑
“非”建筑玻璃与席殊书屋
张永和第一个公共化的设 计,其特点是自行车与书架 拼贴杂交而成的“书车”。
赏析张永和的山语间别墅
山语间别墅地处北京的北边怀柔县境内,属 于张永和早期经典作品之一
本质:建筑与环境的完美融合,中国山水诗意的完美 展现。追求更高精神层次的享受。
意涵:追求山水田园般的生活,享受只属于自然中的 宁静。
形式:完美的溶于环境之中,就地取材。建筑还原于 自然,对环境的影响限制在最低程度。玻璃和石材的结合 运用,使得建筑的开放性和内向性达到和谐统一。
2020 7:22:07 AM07:22:072020/12/16
• 11、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12/16/
谢 谢 大 家 2020 7:22 AM12/16/2020 7:22 AM20.12.1620.12.16
• 12、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就会有希望。16-Dec-2016 December 202020.12.16
•
6、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 泥块一 样任意 揉捏。 2020年 12月16 日星期 三上午 7时22 分7秒07 :22:072 0.12.16
•
7、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20 20年12 月上午 7时22 分20.12. 1607:2 2December 16, 2020
•
8、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 20年12 月16日 星期三 7时22 分7秒07 :22:071 6 December 2020
•
9、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 强不息 。上午 7时22 分7秒上 午7时2 2分07: 22:0720 .12.16
• 10、你要做多大的事情,就该承受多大的压力。12/16/
山语间别墅模型
•
1、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1 2.1620. 12.16W ednesday, December 16, 2020
张永和——精选推荐
张永和张永和(⿇省理⼯学院建筑系主任,国际著名建筑师)张永和,男,1956年⽣于北京,1977年考⼊南京⼯学院建筑系(现东南⼤学建筑学院),1981年赴美⾃费留学,先后在美国波尔州⽴⼤学和加利福尼亚⼤学伯克利分校建筑系分别获得环境设计理学⼠和建筑硕⼠学位。
他是中国著名建筑师、建筑教育家、⾮常建筑⼯作室主持建筑师、美国注册建筑师。
并担任北京⼤学建筑学研究中⼼负责⼈、教授;同济⼤学“千⼈计划”教授;2002年美国哈佛⼤学设计研究院丹下健三教授教席;2005年9⽉就任美国⿇省理⼯学院(MIT)建筑系主任。
2015年,在北京⼤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招收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向博⼠⽣[1] 。
中⽂名:张永和国籍:美国出⽣地:北京出⽣⽇期:1956年职业:艺术家,建筑学家,建筑师,教授毕业院校:东南⼤学,加州⼤学伯克利分校[2]主要成就:任美国⿇省理⼯学院建筑系主任主要成就:联合国教科⽂组织艺术贡献奖⾮常建筑⼯作室主持建筑师⼊选⽇本《世界之建筑家581⼈》⼊选《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物展开代表作品:⼗年⼤事记馆,《张永和/⾮常建筑⼯作室专集1、2》学位:硕⼠国外经历张永和于1981年赴美⾃费留学,先后在美国保尔州⽴⼤学和加利福尼亚⼤学伯克利分校建筑系分别获得环境设计理学⼠和建筑硕⼠学位。
在校时获得美国建筑师协会和基⾦会奖⾦。
1984年毕业后曾在美国旧⾦⼭⼏家建筑设计事务所⼯作。
1985年开始相继在美国保尔州⽴⼤学、密执安⼤学、伯克利加⼤和莱斯⼤学教书。
其间曾在⼀系列国际建筑设计竞赛中获奖,如1986年荣获⽇本新建筑国际住宅设计竞赛⼀等奖第⼀名。
1988年荣获美国福麦卡公司主办的“从桌⼦到桌景”概念性物体设计竞赛第⼀名。
1988年荣获美国密执安⼤学W.桑得斯建筑设计教学研究奖⾦。
1989年成为美国注册建筑师。
1991年参加美国建筑师协会旧⾦⼭分会/旧⾦⼭建筑基⾦会主办的旧⾦⼭/洛杉矶3×3+9设计竞赛,获优胜奖。
京韵翰墨言为先——张永和“京味”剧作的语言特色分析
红 子 、 黄 雀 儿 、 蓝 靛 颏 儿 ,都 上 哪 儿 去
了?” 、 “ 那 只 哈 巴狗 呢 ?” ② 这 些 成 了
较 强 的喜 剧 效 果 然 而 作 者 的 创 作 意 图又
很 明显 . 重 在 以 先抑 后 扬 的笔 触 凸显 出其 后 发 现 老 匾 遗 失 的 乐 徐 氏胸 怀 的 “ 大爱 ” .
能 充 分 表 现 出人 物 内 在 的 非 严肃 性. 正 应
了苏国 荣先生所 说: “ 丑 角 的 语 言 必 须 滑
牢子 聂师傅 . 您 可 想开 点儿 . 兴 许 是
九爷他把您给忘了。 保 不 齐 哪 天 他 就 想 起
来 了 .
稽 , 他 与生、 旦 等 行 当 的 语 言 风 格 截 然 不 同. 即使在评论人 生或国家大 事 . 也 常 用
次 反 问 时 Am l t h e f a c e o f t h e p a s t ?
虽 说 这 种 创 作 手 法 的 集 大 成 者 是 老
舍 先生 . 而事 实上 . 但 凡 透 视 沉 浮 于 世 的
到 声 情并 茂 . 以 情 动 人 的效 果 。
参考 文献 :
落 落 大 方 .一 则是 对 生 活 的形 象 提 炼 、 平 是强真声 : 弱 延 长 ’ 延 的 是 弱 真声 ” 第 一 句 的 反 问 是 Am I t h e f a c e o f t h e f u t u r e ?“ 我是 未来的表 象吗?” 当 再
地域化标识。 如《 烟壶》 中 九爷 说聂 小轩 是
f 三) 坚 持 真 声 歌 唱
歌曲中 “ Am l t h e f a c e o f t h e f u
土宅: 张永和(中国大陆)
长城脚下的公社之三:“土宅”别墅设计“土宅”别墅设计土宅设计构思:建筑从当中被分成两半,藉以引入了不同的景致、空间,也带入了"山水"意境。
水的部分,有条小溪直直地登堂入室,在入口的玻璃地板之下粼粼闪光。
中庭,则由一侧的山峦与另一侧住屋分裂的两翼共同围塑空间,柔和地处理了自然地京与人造建筑间的分际。
这座分裂的房子并非一成不变。
两半间的角度可自由调整,俾使配合不同的山坡地形。
根据每个特殊基地的地理状况,分裂之屋可以整合成单栋的、或变形为平行的、互相垂直的、一长条或背对背的各式建筑。
换句话说,分裂仅是弹性建筑的多样状态之一。
分裂之屋同时也是生态学的:承重墙以土埆配合木头支架组成。
土埆厝在中国是相传已久的建筑形式之一,除了减少环境冲击的优点外,还具有隔热隔音的功效,使房屋冬暖夏凉。
利用结合传统建筑的方式,我们表达了对创造现代中国民居的企图,而非陷落于盲目仿效古建筑形象的窠臼中。
张永和(中国大陆)简介:张永和,非常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教授. 1983年获得美国保尔州立大学建筑系环境设计理学士(荣誉毕业)。
84年获得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建筑系建筑硕士学位。
1989年获美国注册建筑师证书并成为美国建筑师协会会员。
张永和(中国大陆)获得荣誉:美国金钥匙荣誉协会终身会员1982美国建筑师协会/基金会奖学金1983-84美国伯克莱加利福尼亚大学:Bakewell & Brown和Bakewell & Weihe建筑画奖1984 美国建筑师协会印地安那波利斯分会"纸上建筑"竞赛荣誉奖1986美国密西根大学:Walter B. Sanders设计教学研究奖金1988-89 美国"从桌子到桌景"概念性物体设计竞赛一等奖1988日本新建筑国际住宅设计竞赛一等奖1986日本新建筑国际住宅设计竞赛佳作奖1991美国建筑师协会旧金山分会/旧金山建筑基金会:旧金山洛杉矶3X3+9设计竞赛获胜者1991美国纽约建筑联盟:青年建筑师论坛奖1992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Steedman建筑旅行研究奖金(去欧洲、亚洲考察一学年)1992-93作为8名中国建筑家之一入选日本《世界之建筑家581人》1994美国进步建筑奖1996张永和(中国大陆)主要作品:席殊书屋南昌 1996四方城,"运动中的城市"展维也纳分离派美术馆,维也纳 1997清溪坡地住宅群广东 1998可大可小,亚洲建筑三人展(与新加坡陈家毅建筑事务所、台北季铁男建筑工作室合作),建筑联盟建筑学院,伦敦 1998玻璃洋葱,餐馆北京 1998蛇足,"运动中的城市"展路易斯安那现代美术馆,丹麦 1999润唐山庄,集合住宅深圳 1999红石实业办公室室内北京 1999组图三:长城脚下的公社土宅设计构思建筑从当中被分成两半,藉以引入了不同的景致、空间,也带入了"山水"意境。
张永和 山语间别墅分析
• • •
刚做建筑师时,张永和就认为,建筑设计者应该像小说家那样深入细致地观察生活,像人类学家那样研 究人们活动的每个细节及其意义,来仔细体察人们的活动与人造环境的相互关系。 张永和说他不喜欢地标性建筑,他说:“我就想盖为了生活的房子。” 张永和:"我想生活在一个文化的中心,而不是一个文化的边缘"(引自《时尚》杂志1997年对张永和的 报导)。
• 非常建筑工作室
• 成立于1993年,非常建筑工作室的名字是与张永和紧紧地“捆绑”在一起的,就知名度而言, 或者可以说张永和的声名已经涵盖了他的工作室。这是一个建制、模式和作品都异常模糊神 秘的为国内仅有的私人建筑研究、设计机构。张永和曾清晰地表述过非常建筑工作室的学术 姿态,即“不认为商业实践存在着一个一成不变的模式,更认为建筑的进化建立在不懈的 严谨的反思和实验的基础上”。虽然在漫长发展过程中,非常建筑工作室经历了工作重心从 纯概念到概念与建造关系的转移,但是对建筑语汇的拆解与思辨始终是其坚定的生存信念— —思辨的乐趣、变的乐趣、质疑的乐趣,甚至建造过程的乐趣,都远远胜过建成品的成就感。 从这个意义上说,张永和及其工作室与眼下那些以商业成功为惟一目的的建筑师事务所之间 在理念上存在着巨大差异,同时也与那些着意追随西方流行思潮的建筑师、评论家和媒体有 着巨大差异。
• •
立面分析——柱子 工字钢柱是山语间立面构成的一个重要因 素。尤其是建筑的西立面(主入口方向), 一排长长的柱子把建筑挑出的屋檐托起, 这构成了建筑一种安静柔美的动势。山色、 夕阳、长檐、柱子、平台、闲人、一把椅 子,创造出一个恬淡优美的意境!主人端坐 于空灵、清逸之中,城市的喧嚣抛掷云霄。
山语间--张永和作品分析
建筑教育家,非常建 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 美国注册建筑师;美 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 大学建筑系硕士;北 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 心负责人、教授; 2002年美国哈佛大学 设计研究院丹下健三 教授教席;2005年9 月就任美国麻省理工 学院(MIT)建筑系主任。
该建筑位于北京远郊怀柔山中,基地是 业主潘石屹夫妇修建的目的是周末到这
建筑立面多采用水平长窗,根据建筑空间 的私密性程度变化,窗户的高度形式也有 所变化,实虚结合,使得室内外空间界限 模糊,建筑与环境积极融合。
该流线为树状,即以一条主要交通为
主干向前延伸,分支依次外延。 打扰。
主人起居与客人起居流线分离,互不
地面高度随坡地地形层 层上升,私密性也逐分割
成小空间,而是被以厚墙形式出现的家 具、储藏间、厕所等小空间分割。厚墙 的高度未达到顶棚,所以不破坏大空间 的完整性,形成了屋中屋,富有动感。
屋中屋的概念通过屋面上突出的阁楼被进一步 延伸。三个阁楼是客人卧室,坐落在不同高差的厚 墙上,形成了梯田与山坡写意的重建,同时给人以 与风景独处的机会。
大空间中的小空间通过轴线控制其秩序, 空间的大小尺寸构成了墙体延伸或流动的 韵律。
建筑室内外的空间 通过窗与墙的关系 体现出来。在南面 围合的内院中,西 侧的挡土墙突出入 口处“室内”的空 间体验,而另外三 面使用玻璃围合, 则在建筑内部打破 了“室内”的限定, 让空间具有丰富的 层次感。
里与友人相聚,享受山林野趣。 山脚下废弃的梯田。山坡的方向是东高 西低,南面为南北向山坡,坡上有数棵 白桦树。建筑部分所覆盖的山坡高差 2m。
二层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建筑坐东朝西,为满足业主眺望山色的要求,将主
要立面设为西立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分”
“土宅”的庭院是一个“V ”字形的向山岭和溪流开 敞的绵延空间。
山岭构成了它的另一“墙”
单栋的
一正一反
平行的 一正一反 互成a角度的 X度 -X度
一长条或背对背的
一层平面图
起居室 门厅 储藏 卫生间 半室外平台
张 永 和
,“无论类型规模,非常建筑工作 室在1996年到2002年尝试着建筑了一 百一十多次。其中大多都未能进入 真正的建筑阶段,即未能实施。接 近完成的案例,如本书中的二十一 个,是相对的少数”。 --张永和《平常建 筑》
简历
张永和,男,1956年生于北京。 1977年考入南京工学院建筑系(现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1981年赴美留学,并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建筑系硕士。 他是中国著名建筑师、建筑教育家、非常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美国注册建 筑师。 并担任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负责人、教授; 2002年美国哈佛大学设计研究院丹下健三教授教席; 2005年9月就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建筑系主任。
•
土宅
中国·北京·长城脚下
外部空间特色
与环境的高度融合,人工建筑与 自然的协调是二分宅外部空间最 主要的特征。
分的建筑与二分的山二岭围合成 的内敛空间是民族建筑的表征。
分裂之屋可调节角度的广泛适应 性使外部空间更加灵活。
“山 水” 意 境
这栋建筑从当中被分成两半,藉 以引入了不同的景致、空间,也 带入了“山水”意境。水的部分, 有条小溪直直地登堂入室,在入 口的玻璃地板之下粼粼闪光。
有关材质
土,木
张永和,二分宅
有关材质
石,木
李晓东,玉湖完小
有关材质
•
•
对建造逻辑性表现的强化导致细部粗糙
可以无限繁衍下去的住宅“原型”是否成立:张开角度,土木的局限性
柿子林会馆
中国-北京-昌平
重庆中试基地
中国-重庆-长江南岸
不足之处
有人认为: 非常建筑的作品不管在对传统空间的理解与转换上,还是在对 建筑与城市日益复杂纠结关系的理解与把握上,都还欠缺更为大胆、 独到和成熟的做法,或者说它至今尚处在成长期。
内敛气质
“土宅”是“公社”建筑中在 气质上最为内敛的,两堵高高 的夯土实墙将两个均质的空间 在入口处紧紧收束起来,入口 被一棵树“封”住,侧身而过 的铁梯联接着树后深凹的门厅 。
“ 四 合 院 ”
“土宅”首层只面向庭院的大面积玻璃窗,中庭既营造出传统四合院的 私密性,又有山林野趣的幽境
“观景台”
出版著作
1997
2002
大师语录
城市是给人住的,与人们相关的设施也是我们要考虑的。所 谓地标性的建筑和老百姓们一点关系也没有。 我的理念就是怎么方便怎么来 以后有了很多钱就把高房子拆掉,多盖一些矮房子,恢复北京 的水平性,北京毕竟是一个历史城市。 建筑师的工作方法与艺术家是完全不一样的。不是拍拍脑袋, 靠灵感、靠爆发的东西来做创作源泉。这样的建筑师无法和业主沟通。 因为当业主质问你的脑袋为什么不这样拍时,你无言以对。
2004
柿 子 林 会 馆 北 京
山语间别墅
中国·北京·远郊怀柔山中
· 张永和的建筑思想随着建筑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顺应全球化趋 势和当代中国资本主义化与城市化双重进程,不断发生着变化和调整
· 在1996年以前,可以作为第一个阶段,他所主张的是叙事建筑,以及带 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院落空间的探索,在这期间的方案,纸面工作多于实 际工作,对于建筑意义的探讨多于建筑作为一个动词的关注。在实践过程中, 建筑师不可避免地卷入到对建造方式,材料和构造的关注。
“非常建筑师”张永和
“为什么中国的建筑师们身在福中 不知福呢?因为中国虽然有5000年 的传统文化,可实际上却是个年轻 的社会。没有太多过去的集体记忆, 面对当今的中国文化,谁都不知道 该如何定位,更不知道建筑究竟如 何做才代表了现在的文化。这样的 情况下,业主和建筑师之间就成了 合作关系,共同摸索新的模式,因 此会经常把许多事情出现许多过头 的设计,但是这种走过头正代表了 一种活力。”
他强调建筑设计应该从生活的经历和感受出发,而不是从抽象的定义和概念出发, 强调设计的全过程比设计的最终结果要重要得多。 他对梁思成一代和中国当代建筑的批评,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其西方传统建筑观的立 足点,即他认为近代以来的中国建筑对立面过度重视,忽视对空间和材料的探索。 他认为建筑的目的是为改善人们的生活,而事业并非是生活的全部。
•
•
玻璃
•
根据对光线,景观的要求,外围 护墙使用玻璃墙。 玻璃的运用使室内外景观很好的 相融。 中庭两侧的玻璃围护使主体置身 于二分宅中的任意一分都可明显 体验到二分的关联。
•
•
争议
• • • • 夯土墙——当地建筑资源利用实例同时也是最引发争议之处。 与当地文脉相悖,最原始的夯筑法也成为施工难度最大,最耗成本之处。 建筑师的本意:让建造更加实际化——而建造过程本身似乎适得其反。 建造性与形式、空间表现性的矛盾: 不起结构作用的土墙,玻璃的反光
主要作品
1996
1998
席 殊 书 屋
中 国 科 学 院 晨 北 星 京 北 数 京 学 中 心
山 语 间 别 墅
1998
1999
玻 璃 洋 葱 西 餐 厅
北 大 ( 青 岛 ) 国 际 北 北 学 京 京 术 中 心
2000
远 洋 艺 术 中 心
2001
2001
二 分 宅 北 京
2003
苹 果 社 区 售 楼 部 / 美 术 馆 北
获得荣誉
•美国金钥匙荣誉协会终身会员1982张永和 •美国建筑师协会/基金会奖学金1983-84 •美国伯克莱加利福尼亚大学:Bakewell&Brown和Bakewell&Weihe建 筑画奖1984 •美国建筑师协会印地安那波利斯分会“纸上建筑”竞赛荣誉奖1986 •日本新建筑国际住宅设计竞赛一等奖1986 •美国密西根大学:WalterB.Sanders设计教学研究奖金1988-89 •美国“从桌子到桌景”概念性物体设计竞赛一等奖1988 •日本新建筑国际住宅设计竞赛佳作奖1991 •美国建筑师协会旧金山分会/旧金山建筑基金会:旧金山洛杉矶 3X3+9设计竞赛获胜者1991 •美国纽约建筑联盟:青年建筑师论坛奖1992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STEEDMAN建筑旅行研究奖金(去欧洲、 亚洲考察一学年)1992-93 •作为8名中国建筑家之一入选日本《世界之建筑家581人》1994
活跃、最具有鲜明个性的房地产领袖之一。作为SOHO中 国董事长,他开发的项目均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此外, 他对待生活与事业的乐观、机变与坦率,也使得他成为一 个公众典范,媒体红人,是拥有最多微博粉丝的房地产界 人士。
• 建筑有一个特定而明确的功能:建立人与自然景观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是人与中国 山水之间的关系。山语间中水平长窗的设计正是试图以国画的构图强调出窗外景色的 中国性。
设计理念
在中国建筑界,张永和比一般的先锋建筑师要主流些,但仍在主流的 边缘。用著名媒体人洪晃的话来说,张永和相比起很多设计师来所不同的, 就是能把自己的设计理念完全贯彻到建筑的设计当中去。在注重环保、环境、 回收利用的今天,张永和以一种低调的态度,去实现着自己“建筑以人为本, 建筑为人服务”的设计理念。在他的建筑设计当中,尊重传统,注意建筑与 周围环境的融合,倡导建筑与环境的对话,而且在环保方面和材料的选择, 以及不浪费的设计理念,统统展现在了他所设计的建筑里面。
1.2建筑与场所
• 别墅座落在北京远郊怀柔县境内,翻过了长城,就在 长城的脚下。该基地位于山谷的坡地上,地势东高西 低。南面为南北向山坡,种植数棵白桦树。建筑覆盖 的山坡高差达2米。北侧与当地原有的数栋砖结构民房 之间以一堵挡土墙分隔。
1.3.建筑平面分析
• 黑白空间
• 白空间为日间使用为主的空间,主要发生动态活动, 与室外在交通流线即视线上关系较为紧密,它主要集 中在建筑的西侧,也就是主立面同时也是主入口一侧 黑空间主要以夜间使用为主,主要集中在一层的东部 和二层。一层两间主人卧室,以及一个较为私密的小 起居室构成了这一比较静态的空间组合,这一区域通 过高差以及楼梯很明显的与白空间划清了界限。可以 说,从二、三级高差出现的第一级楼梯开始就已经进 入黑空间了。但黑空间依然有着良好的朝向和外部环 境。靠近南侧的主人卧室不仅能接受来自南和西两个 方向的阳光,而且面对着一个小内院,在视线上也有 足够的空间。而位于二层的三间客人卧室更是可以在 寂静的夜晚环眺重山的魅影和天上的繁星。 黑空间与白空间的划分明确,动静有致,是设计中比 较成功的一个方面。
餐厅
厨房 洗衣
院子
工人及设备房
二楼平面图
露台
卧室 门厅 露台
露台 卧室 门厅 卧室 露台
起居室 卧室 起居室
1楼
夯土墙和玻璃 幕墙分别成L 型围合,形成半 虚半实形式.
半室外平台一 边以夯土墙围 合,另一边以柱 式半敞开.
工人房四周以 夯土围合,具有 良好的私密性
2楼
门厅与起居室 起连接作用,是 空间的一种过 渡. 立于二楼全敞 开式露台极目 远眺,山峦美景 尽收眼底,满足 陶冶心灵需求.
青灰色石材
木质楼梯
木制家具
砖墙
•
玻璃和石材的结合运用,使得建筑的开放性和内向性达到和谐统一,有松有 驰,张合自如,建筑随着自然的呼吸而呼吸,人随着建筑的呼吸而呼吸。
2.建筑评价
• 1997年之后建筑与基地、建筑 与城市或自然风景之间的关系成为 张永和与非常建筑工作室所关注的 核心问题.而对于张永和而言真正 意义上完整的设计和建造的过程便 是从山语间这个项目开始的。山语 间成功地建立了地形与建筑之间相 互制约又相互激发的关系。 从设计理念而言,山语间蕴含 了十分丰富的设计思想。但同时, 也正因为如此,山语间在建造,等 诸多方面非常不成熟,从建成的结 果来看,建筑细部的处理很少,几 乎没有。但种种这些,都是作为一 个实验建筑师不可避免的过程,我 们不应过多地用实践建筑师的标准 去苛刻要求实验建筑师。因为这两 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少了其中的任何一方,中国的建筑 界都无法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