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上册环境教案

一年级上册环境教案

一年级上册环境教案一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周围的环境,培养对环境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环保素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环保活动中去。

二、教学内容1.环境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环境的含义,知道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2.环境问题:让学生了解目前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

3.环保行动:教育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垃圾分类等。

4.环保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我国环保的法律法规,知道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环境的概念、环境问题以及环保法律法规。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环境问题案例,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环保经验和想法。

4.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

四、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环境的含义和重要性。

2.讲解环境问题: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

3.讲解环保行动:教育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他们的环保行为习惯。

4.讲解环保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我国环保的法律法规,知道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5.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环保经验和想法。

6.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环境的概念、环境问题以及环保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

2.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学生环保行为习惯的养成情况。

六、教学反思1.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从小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2.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环保教育中受益。

3.教师应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将环保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第一章:认识环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环境的定义:自然环境、生活环境2. 环境的重要性:人类生活、动植物生存、资源提供教学活动:1. 观看环境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环境对人类和动植物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环境的认识和感受。

第二章:环境保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概念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习惯。

教学内容:1. 环境保护的概念:保护自然环境、减少污染、节约资源2. 环保行为习惯:垃圾分类、节约用水、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教学活动:1. 观看环保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环保行为和经验。

第三章:垃圾分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垃圾分类行为习惯。

教学内容:1. 垃圾分类的意义: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保护环境2. 垃圾分类的方法: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教学活动:1. 观看垃圾分类动画,引导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垃圾分类经验和方法。

第四章:节约用水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1. 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水资源短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2. 节约用水的措施:关闭水龙头、使用节水设备、合理安排用水教学活动:1. 观看节约用水视频,引导学生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节约用水经验和方法。

第五章:保护树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树木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保护树木的意识。

教学内容:1. 树木的重要性:提供氧气、净化空气、保持生态平衡2. 保护树木的措施:不乱砍伐树木、种植树木、保护绿化教学活动:1. 观看树木重要性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树木对环境的影响。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保护树木经验和想法。

一年级保护环境教案

一年级保护环境教案

一年级保护环境教案篇一:小学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1]一年级环境教育第二学期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环境是人类生活的地方,而现在的污染问题是一个严峻的话题,也是人人关注的问题.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工业的生产,人们都在充分地挖掘利用地球上的资源,以不断地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但也给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危害,因此,保护环境,拯救地球,是我们人类面临的一个挑战,所以,作为小学教师,应该培养学生从小学起就有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和美德.因而,对小学生实施环保教育,使他们从小具备环保意识与环保习惯是十分必要的。

二、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每班学生约60人,他们基本掌握的知识的比较少,虽然可能有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良好,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但不系统、不全面。

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个别学生不愿开动脑筋,学习兴趣不浓,极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他们滞后的原因。

三、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感知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环环境的生活方式。

学会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持久地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2、体验健康生活离不开好的环境。

3、树立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得到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得到锻炼。

2、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用水的意识增强,树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美德。

3、体会自然之声的美妙、和谐,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增强。

4、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把对全球环境的认识转变为保护地球的具体行动。

五、教学内容:1、认识绿、保护绿、做绿色小卫士。

2、节约用水3、热爱大自然4、保护生态环境六、具体的措施1、精心准备,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素质,切实加强健康教育。

2、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

3、设置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5、课堂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七、教学进度安排二、三月:认识绿、保护绿、做绿色小卫士。

一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

一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

一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环境的概念,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会简单的环保知识和行为。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环境,珍惜资源,保护生态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认识环境教学重点:了解环境的概念,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理解环境保护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第二课:环保知识与行为教学重点:学习简单的环保知识和行为。

教学难点:将环保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3. 第三课:节约资源教学重点:了解资源的宝贵性,学会节约使用资源。

教学难点:形成节约资源的习惯。

4. 第四课:保护生态环境教学重点:了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学会保护生态环境。

教学难点:将生态保护行动融入日常生活。

5. 第五课:热爱大自然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转化为环保行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讨论、实践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2.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环保知识。

3. 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环保知识,并在生活中践行环保行为。

2. 学生能够表达对环境的热爱,具备一定的环保意识。

3. 学生能够主动参与环保实践活动,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教学时间1. 第一课:认识环境(2课时)2. 第二课:环保知识与行为(2课时)3. 第三课:节约资源(2课时)4. 第四课:保护生态环境(2课时)5. 第五课:热爱大自然(2课时)六、教学资源1. 教材:《一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教材。

2. 课件:环境保护相关图片、视频等。

3. 实践材料:环保手工制作材料、垃圾分类模拟道具等。

4. 参考资料:环保知识文章、环保案例等。

七、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兴趣。

一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

一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

一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第一章:认识我们的地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面貌,认识到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

2. 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地球的结构和特点2. 地球上的生物和资源3.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地球教学活动:1. 观看地球图片,引导学生描述地球的特点。

2. 讲解地球的结构,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层划分。

3. 讨论地球上的生物和资源,让学生认识到资源的宝贵。

4. 分享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如节约用水、用电等。

第二章:爱护花草树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的意识。

2. 培养学生参与绿化活动的兴趣,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植物的特点和作用2. 绿化活动的意义3. 如何爱护植物教学活动:1. 观察校园里的花草树木,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特点。

2. 讲解植物的作用,如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

3. 讨论绿化活动的意义,引导学生参与植树、浇水等环保活动。

4. 分享爱护植物的方法,如不随意折断树枝、不踩踏草坪等。

第三章:节约用水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的重要性,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水的重要性2. 节约用水的方法3. 节水标语创作教学活动:1. 讲解水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水对生活的影响。

2. 分享节约用水的方法,如关紧水龙头、使用节水器等。

3. 组织节水标语创作活动,引导学生宣传节水意识。

第四章: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培养学生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2.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

教学内容:1. 垃圾的分类方法2. 垃圾的处理方法3. 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教学活动:1. 讲解垃圾的分类方法,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垃圾的分类标准。

2. 分享垃圾的处理方法,如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等。

3. 讨论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做到垃圾分类。

第五章:保护动物,关爱家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特点和作用,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的意识。

一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

一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

一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第一章:了解我们的地球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球的大小、人口、资源等。

培养学生对地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1.2 教学内容地球的基本情况介绍,如地球的大小、人口、资源等。

地球的保护意识培养,如节约用水、用电等。

1.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学方法,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球的情况。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1.4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

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第二章:爱护动植物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动植物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

培养学生爱护动植物的良好习惯。

2.2 教学内容动植物的重要性介绍,如植物能为我们提供氧气、食物等。

保护动植物的方法,如不乱扔垃圾、不捕杀野生动物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学方法,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动植物的情况。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2.4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

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第三章:节约用水用电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电的重要性和节约意义。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用电的良好习惯。

3.2 教学内容水、电的重要性介绍,如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电是生活必需品等。

节约用水用电的方法,如关闭水龙头、关灯等。

3.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学方法,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水、电的情况。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3.4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

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第四章:垃圾分类与回收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回收意义。

培养学生垃圾分类和回收的良好习惯。

4.2 教学内容垃圾的分类介绍,如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等。

垃圾的回收意义和方法,如回收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等。

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第一章:认识我们的地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球的大小、人口、资源等。

2. 培养学生对地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地球的基本情况介绍。

2. 地球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学活动:1. 观看地球图片,引导学生描述地球的特点。

2. 讲解地球的大小、人口、资源等基本情况。

3. 小组讨论如何保护地球资源。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地球的基本情况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保护地球资源的意识强弱。

第二章:我们的环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2. 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解决方法。

1. 讲解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

2. 分析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法。

3. 小组讨论如何爱护环境。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环境对人类的影响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爱护环境的意识强弱。

第三章:节约用水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宝贵性。

2.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习惯。

教学内容:1. 水资源的宝贵性介绍。

2. 节约用水的方法。

教学活动:1. 讲解水资源的宝贵性。

2. 分享节约用水的实例和方法。

3. 小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水资源宝贵性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节约用水的习惯养成情况。

第四章:垃圾分类1. 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垃圾分类的习惯。

教学内容:1. 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 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标志。

教学活动:1. 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 学习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标志。

3. 小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垃圾分类。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垃圾分类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垃圾分类的习惯养成情况。

第六章:保护树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树木对环境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保护树木的意识。

教学内容:1. 树木对环境的影响。

2. 保护树木的方法。

教学活动:1. 讲解树木对环境的重要性。

一年级环境保护教案

一年级环境保护教案

一年级环境保护教案【篇一:小学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小学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执教:徐明荣第一课:大自然真美丽教学目标:1、受大自然的美是多样的,一年四季无处不在。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大自然的美,。

3、懂得热爱大自然,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让学生有不同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准备:设计校园附近的几个景点供学生观赏。

教学过程:1、体验大自然出现大自然三字,认读大自然三字。

大自然是指什么?大自然里有些什么景物?播放大自然画面,欣赏大自然的大容量,在美景。

人生活在什么地方?(体会人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给人们提供了生活的环境和必需的物质财富。

)2、进入课文亲亲大自然(1)照片欣赏在照片中看到了什么?按顺序说出照片上地一些美丽景物(蓝天、白云、群山、草地、牛马、鲜花)你还能想象出哪些景物吗?说说照片上拍得是什么时候的季节?你认为大自然什么时候最美丽?找一找大自然在一年四季中的美景。

(大自然的每一个地方都很美丽,大自然的一年四季都很美丽)(2)看图走进大自然:小朋友在大自然里做什么?抱抱大树,看看小鸟,和小鸟说说话,捧捧小河的水-------(3)你能用什么方法亲亲大自然?(为它捡去一些垃圾,保护小鸟,爱护小树,躺在大地上闻一闻大地的气息,听听大地的呼唤,看看小河的水,河中的鱼,)(4)你会用什么方法去热爱大自然?3、进入大自然在河流边的草地上,田野里,感受大自然的美景,找一找人为破坏的环境。

4、讨论;小结:你感受到大自然美在哪里?我们为大自然做点什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大自然?第二课:爱护花草树木教学目标:1.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2.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加深保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3.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1.活动前让学生观察树、鸟、花、草,并请爸妈讲解一些简单的有关它们生长的知识。

2.准备课件(—)、(二)。

3.图画纸,大树、叶子、小鸟(成形的)、粗头彩笔、胶水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
出示一组图片,看后说出自己的感受。

二、说一说:
让同学们自己介绍自己的家,内容包括:
1)你家是楼房还是平房?
2)你家有几个房间?
3)你在家中都做些什么?
三、算一算:
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算一算,我们一天要在家待多长时间,吃饭学习娱乐休息总计小时并填写表格。

四、想一想:
1)让同学们想一想在家里,你们觉得舒服吗?你有没有自己的房间?
2)如果给你一个自己的房间,你想把它布置成什么样子的?
五、看一看小朋友的家。

(出示课件欣赏)
六、画一画:
画出你自己想象的房间来。

板书设计:我的家
我的家图片1 2 3
课后反思:
第四节噪声与人类健康 4
教学目标:
1、知道噪声产生的原因和途径。

2、知道噪声对人类有哪些危害。

3、知道减少噪声有那些措施。

为了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我们必须设法制服噪声这个“都市罪犯”。

我国已经颁布事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止法》,加强了噪声的管理和防治。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制服噪声这个“恶魔”,使我们的家园更安宁!
四、作业。

开一个讨论会,谈谈你对减少噪声的看法。

板书设计:噪音与人类健康
减少、控制噪音
关注生活健康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