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校三风一训集锦 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三风一训集锦
篇一:学校三风一训基本知识学校“三风一训”基本知识在学校管理工作中三风一训是指:校风、教风、学风和校训统称为学校的“三风一训”,可谓是一个学校的魂。
“三风一训”建设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搞好这项工作有利于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办出学校的特色;有利于总揽学校的大政方针,促进学校各项工作持续稳定的发展;有利于增强全校师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发大家奋发向上的热情和勇气。
学校的“三风一训”不是专门给别人看的,用来摆花架子和装门面的,只有深刻理解“三风一训”的内涵,进一步加强“三风一训”建设,才能充分发挥“三风一训”的作用。
良好的“三风一训”建设,必定会使整个学校形成上下通力协作,师生团结奋进的大好局面,整个校园会成为朝气蓬勃、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育人环境,以此不断开拓进取,永攀高峰,再创佳绩。
三风一训是学校文化的基石,是根本的校园文化。
它必须有自己的特点,才会被团队认可,也才会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
但现在很多的学校的一训三风,大体相似,基本是和谐啊,团结啊,创新啊,感恩啊这类的,把学校的名称抹去,你不知道是哪家学校的校风,也可是随便哪家的校风。
这样的东西只是个摆设而已,连教职工都不一定能记住,更别说是学生了。
三风一训应当有个中心,那就是校训,三风是实现校训的基础,校训是长远的目标,学风和教风是规范教师和学生现阶段行为的,校风是现阶段外在的整体形象。
1、校训。
校训是高度体现一所学校精神风貌的训词,是学校教育精神的浓缩。
校训应体现全体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具有深刻的教育内涵,体现学校特色,语言凝练,言简意赅,便于记诵;创作形式力求个性鲜明,造型新颖。
2、校风。
校风是学校办学指导思想的集中体现,是提倡师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应该
保持的作风。
校风应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精神、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语言凝练。
3、教风。
教风是指老师的教学作风和学术作风,它直接反映教师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教风应在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基础上,概括学校教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教学原则和作风,语言凝练。
4、学风。
学风是学校办学质量、治学态度的集中体现。
学风应在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基础上,概括出学校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崇尚实践的精神、奋发向上的风貌,语言凝练。
5、校徽。
校徽是学校整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学校文化、塑造学校品牌的重要基础。
校徽的设计图案应浓缩学校精华,体现办学特色;构思新颖,主题鲜明,形式简洁,寓意深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便于识别和制作。
6、校歌。
校歌是学校文化的重要标示。
校歌谱曲要求旋律性强,富有时代感,便于传唱;歌词能够反映学校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体现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且朗朗上口,简洁明快,内涵丰富,寓意深长;词曲篇幅适中,演唱形式为合唱或齐唱。
7、校旗。
阳光、活泼、健康的,色彩鲜明透亮,构图美观和谐。
另外,还可以有校树、校花等,彰显学校特色和风貌。
“三风一训”是学校的精神旗帜,文字要凝练,表意要丰富,既相互独立,又和谐统一。
篇二:校园三风一训篇三:小学小学一训三风新村小学一训三风校训:勤朴立美所谓“勤”,就是要求学生学成于勤,教师业精于勤;所谓“朴”,就是要求
学生质地于朴,教师质心于朴。
“勤”是成事之基,“朴”乃立人之本。
对学校、对教师、对学生而言,整洁的校园,明亮的教室,耕耘的讲坛,伏案的身影,不“勤”何见?真诚的话语,素雅的装束,谦博的胸怀,浓郁的书香,无“朴”何来?“立美”中的“立”是树立的意思,《易〃恒》中道:“君子以立不易方。
”从古到今,注重美、欣赏美、追求美已经成了人们的共识,然而,树立美才是最高境界。
传承文明的校园,需要教师的美,学生的美,美的言行举止,美的精神内涵,美的教育教学。
以美启真,以美育人。
校风:和谐博学“和谐”在《辞源》里,“和”就有“调”、“顺”、“谐”、“合”等多重释义,只有和谐才能产生美,产生最佳组合,产生最佳效益。
意为教与学的和谐,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和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和谐,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和谐。
“博学”源自《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博学”乃华夏古今治学之基础。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尤其强调治学“由博返约”,认为:非“博大”无以至“精深”。
教师亦当以“博学”为根基,“博学”更是学生适应社会、服务民众、报效祖国的根本,必须开阔眼界,广泛涉猎,掌握搜集、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风:敬业善导敬业:朱熹说:“主一无适便是敬”意为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的精力集中到这件事上,一点不旁骛,专心致志。
教师只有一生敬业,才能为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善导:语出《论语〃子罕》:“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意为循循善诱,谆谆教导。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可以通过教师的善导达到良好的效果。
善导是教书育人的方法,也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
作为一名教师,他首先应该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教导学生,所谓“身教重于言传”。
《论语〃子路》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师的思想、信念和道德,以及态度、仪表和行为等方面,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和教育作用。
“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
”因而施教之道,贵在善导。
教师教其学识不如教其学法,授人以鱼,一饭之需;授人以渔,终生受用。
学风:明志合作明志:本义为明确志向。
作为学风,意在勉励学生高瞻远瞩、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明确远大的志向,追求宏伟目标。
有了“志向”,就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就有不竭的前进动力和无穷的力量。
孔子曾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合作:合作是一种集体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各成员互相协作,以达到某个共同的目标。
《学记》中就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合作更是一种意识,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会和他人合作,是新课程大力提倡的重要精神。
学生在与同伴或老师的合作中,感受集体智慧的力量,体会视野开阔与思想提高的喜悦,懂得尊重他人,懂得平等、协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