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宋诗的_理_与_趣_(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 e n X u e Y a n J i u ☆文学研究☆
收稿日期:2010-04-11作者简介:
计晗(1983-),女,安徽安庆人,助教,硕士,从事英语语言文学、文学评论研究。浅析宋诗的“理”与“趣”
计
晗
(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北京100025)
摘要:
宋诗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重视思理,在立意上创新,在内容上偏重于哲理思辨。宋诗之“理”引人思索,给人智慧。
同时,宋诗表现出一种“乐”的时代主题,对诗之“趣”的追求和表现更成为宋诗的一种普遍风尚。文章分别从“理”和“趣”两个方面来分析宋诗的特点,研究宋诗的审美倾向。
关键词:
宋诗;理;趣;审美倾向中图分类号:I05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13-0151-02
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中说:“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较之唐诗,宋诗更注重理趣,表现了诗人从对自然、社会的外在兴象转向内在人生理念世界的开掘。在繁荣兴盛的宋代文化氛围中,宋诗在唐人遗风中变革自立,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宋诗之“理”
谈到宋诗,人们总是习惯于把它和唐诗作一番比较,然后便对二者的优劣进行一番争议。这种争议,自南宋以后,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成为中国诗歌美学批评史上一个特殊的现象。正如近人齐治平在《唐宋诗之争概述》中所说:“而唐宋诗之争以起,自南宋以迄近代,历时八百年之久,实为文学批评史上一大公案,学诗谈艺者不容不注意及此也。”
宋人张戒在其《岁寒堂诗话》中对苏轼“以议论作诗”和黄庭坚的“只知用事押韵之为诗”深为不满,这是宋人批宋诗的滥觞。
宋人对宋诗批评最严厉且最有代表性者当推严羽。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辩》中云:“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诗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以是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诗而至此,可谓一厄也,可谓不幸也。”到了近现代,对唐诗与宋诗的评论就显得比较客观,最具代表性的有如缪钺《论宋诗》:“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酝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唐诗如芍药海棠,华繁采;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唐诗则如高峰远望,意气浩然;宋诗则如曲涧寻幽,情境冷峭。……”
由此可见,宋诗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重视思理。诗的思理,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有机结合的产物,是用形象思维的方式来阐释抽象的自然与人之间的哲理。诗
的思理,是诗的哲理和诗的感情二者之间的有机统一体。是诗人通过敏锐的观察、深切的审美经验的体会,从自然界的物理现象中,从人类社会所包容的生活内容中去提炼和概括,并通过形象表达出来的一种真理性的认识。诗歌所具有的这一特殊的思想性,其作用在于:引人思索,给人智慧,启迪人们去对自然、人生、宇宙世界作出更深入、更准确的研究和理解。
需要指出的是,在宋代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哲理,有别于一般的抽象、空乏的理,它是一种理趣。它是通过理的表现过程,让人产生一种艺术的审美感受。苏轼的《饮湖上初晴雨后》便是通过观察事物悟出事物妙理的一首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雨蒙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写初晴及雨后两种状态下的西湖:初晴之下,水光潋滟;细雨之中,山色空蒙。不论哪种情况下,西湖都是美的,为表现这个事理,诗人顿生妙想,把美女西施作为喻象,得出“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哲理诗句。这既是对西湖的看法和评价,更具有普遍意义上的哲理。
二、宋诗之“趣”
北宋时期,实行抑武修文的统治政策,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既是这一政策的集中体现,又是对文武之臣的劝乐宣言,这使得宋代文人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享乐之风盛行,在诗歌创作上“怡性情、娱僚宾”的诗歌作品大量涌现,表现为娱情适性的文坛创作的社会风气,并使文学表现乐的主题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因此宋初诗坛表现出一种引人注目的明快、怡然的清新情调,宋诗鲜明地表现了“治世之音安以乐”的时代特征和创作风尚,与这种怡情适性的普遍社会风气相适应,宋代诗人更趋向于对艺术美的追求,即对诗歌创作“趣味”、“兴趣”的崇尚和追求。如严羽《沧浪诗话》指出,“诗有别材,诗有别趣”,体现了对诗作“趣”的追
151
Th e o ry Re s e a rc h
学论
理★★★★(责任编辑/姚丽)
Song of the Rationale for and Interest
JI Han
(Business College of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100025,China)
Abstract:A n out st anding f eat ure of Song-dynast y poem s is t hat t hey are usually creat ive in t hem es and f ull of philosophical speculat ion in cont ent s.B esides t hese enlight ening philosophical t hought s,a t hem e of current t i m es-delight w as also show n i n song-dynast y poem s.Seeki ng and describing t his ki nd of “delight ”w ere prevalent at t hat t im e.This paper analyses t he charact erist ics of song-dynast y poem s in t w o aspect s “reason ”and “delight ”and probes int o t he aest het ic inclinat ion of song-dynast y poem .
Key words:song-dynast y poem s ;reason ;delight ;aest het ic inclinat ion
求,故宋人论诗,特别讲究诗趣,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宋初诗歌表现出了对“诗趣”之审美的普遍追求。
所谓“趣”,是指意趣、兴味、情致等。趣是艺术境界的极致。在宋人诗作中,“趣”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下面我们以
“情趣”、“禅趣”为例具体说明。(一)情趣
情趣是在对寓于情趣的自然小景和具体事物的叙写中融入哲思理趣,做到情、景、理的浑然一体。言在此而意在彼,具有一种引人入胜、发人深思的艺术效果。杨万里的诗歌多表现为这种形式的趣味性。《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诗里孩子们与生机勃勃的大自然组成了一幅令人沉醉的艺术画卷,这是人与自然关系最亲切最富有诗意的一刹那,是人对自然一种最本能最天真的感应状态,洋溢着童真、
童趣,寄托着诗人独特的审美理想和精神追求。诗人不仅善于选择日常生活中一些富于诗意的场景和细节,而且构思新奇巧妙,常以拟人手法,以风趣而又通俗流畅的语言,把大自然中景物的物态、特征和神韵给表现出来,且充溢着诙谐和机趣,使读者在品赏、回味后发出会心一笑。所以姜夔说他“年年花月无闲日,处处山川怕见君”;周必大
《跋杨廷秀石人峰长篇》更称其诗“曲尽其妙”,此评可谓得其诗情趣之妙的真谛。
(二)禅趣
有宋一代,许多诗人都受当时崇佛社会风气的影响,尤其是严羽等人经常以禅喻诗,更使诗人多与佛教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或精研佛经,
或与僧人特别是诗僧诗文唱和,因此以禅入诗便蔚然成风,从而使其诗作充溢着禅理、禅意和禅趣,这方面又以黄庭坚、苏轼等最为典型。黄庭坚虽非皈依禅门的虔诚佛教徒,却是一个亦僧亦俗的深受禅宗影响的著名诗人,他的诗作有着鲜明的“禅趣”特色。在《又答斌老病愈遣闷二首》中有这样的诗句“风生高竹凉,雨送新荷气。鱼游悟世网,鸟语入禅味。一挥四百病,智刃有余地。病来每厌客,今乃思客至。”诗人遭贬,内心已极痛苦,于是便向佛寻求精神寄托,借以排遣苦闷。顿悟的诗人
就像那活泼自由的鱼和鸟,不再受痛苦的纠缠和色相的诱惑,保持禅心的清静,鱼悟出了“世网”之险恶才游得那么欢乐,鸟彻悟之后叫声才如此动听,这比喻诗人已达到了无欲无念、一切归于无有的禅之最高境界,获得澄澈透明的灵性与智慧。这不仅阐发了禅理,而且传达出一种顿悟后的禅趣。
宋朝还有很多诗人,例如南宋陈与义、杨万里、范成大等人,都与禅宗结下因缘,正因为禅宗对宋诗的影响,才形成了这样一个与唐诗有异的山水田园诗系统。由于禅宗是佛教的一支,最高境界是绝对的寂静,因此形成宋诗的冲淡平和的意境。
三、小结
透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宋代的诗歌,无论是描写山水景物,还是人的心灵性情,大多充满了理性的特点。诗人将理性的思辨熔铸于诗的意境之中,用诗歌来表达事物所蕴涵的哲理。同时,这种“理”又不是一般的抽象、空泛的理,而是与“趣”密不可分的,理趣结合,在诗歌创作中结合日常生活中随时接触到的富于情趣的自然小景、生活片段和具体事物的叙写,在诗歌中融入哲思理趣,做到情景与义理的浑然一体,言在此而意在彼,表达出作者对事物的新颖见解,但又不失诗的特色和情味,从而收到引人入胜、
发人深思的艺术效果,给人以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哲理启迪和审美感受,从而产生巨大的艺术吸引力,从而使宋诗具有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气质和神韵,却成为了宋诗区别于唐诗的一个重要标志,成为了宋诗的一个特色。
参考文献:
[1]钱钟书.谈艺录[M ].北京:中华书局,1984.[2]钱钟书.宋诗选注[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3]东坡诗论丛[C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4]张鸣.宋诗选[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5]邓魁英.中国文学史[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6]叶帮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宋诗研究[J].深圳大学学报,2005,(11).
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