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之战略(哈佛商业评论)

合集下载

《哈佛商业评论》笔记

《哈佛商业评论》笔记

人才保留
战略和组织结构
《战略困扰你?把它绘成图》2004年4月号
激励问题员工
《哈佛商业评论》重要思想导游图
员工个人能力与战略的匹配 审计组织能力 ———人力资源篇
《评估无形资产的战略准备度》 2003年5月号 《审计你的组织能力》2005年12月号
《让问题员工不再”问题“》2003年3 月号
利用深层志趣留人
业务聚焦
总成本领先
职能部门向战略看齐
波特的观点
定位
《什么是战略》2004年1月号
配称
卡 普 兰 和 诺 顿 的 观 点
产品差异化
各项活动相 投入最优化 互加强
取舍
亲近客户
财务视角 内部流程
《亲近客户及其他价值原则》2005 年1月号
消除
《价值创新:高增长的战略逻辑》2005年4月号 《“画”出企业的未来》2002年9月号 《蓝色海洋战略》2004年12月号
《老企业的创新定律》2005年4月号
创造
《战略困扰你?把它绘成图》2004 年4月号
学习与成长 增加 减少
《寻找战略适应力》2003年 10月号
客户
卓越经营
产品领先
战略转型
《哈佛商业评论》重要思想导游图
核心能力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2004年1 月号
———战略篇
动态能力
进入陌生 的市场
利用内部隐形资产渐进式转型
《找到你的下一个核心业务》2007 年5月号
系统化培养人才的要点
《培养领导人才。谁的事》2005年10月号
绩效管理组是一个系统
人才培养
绩效管理和反馈
《战略困扰你?把它绘成图》2005年8月号
反馈绩效 外聘还是内部培训

战略管理的发展历程

战略管理的发展历程

战略管理的发展历程20世纪60年代以后,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在西方世界获得很大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经济有了长足进展,同时也带来了企业的繁荣。

为了应对激烈的竞争,企业更加注重内部及外部环境的变化,以便必要时能够及时调整发展方向。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依时间跨度分割,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经典的战略管理理论阶段、以竞争定位为基础的战略管理理论阶段, 以及以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主要内容的战略管理理论阶段。

一、经典的战略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著名管理学家钱德勒发表了《战略与结构:工业企业史的考证》一书。

钱德勒在这本著作中,分析了环境、战略和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他的著名论点“结构追随战略”。

其主要观点认为组织结构设计要提到战略的高度,强调组织结构随战略调整而相应调整。

关于战略构造问题的研究因此形成两个相近的学派:“设计学派”和“计划学派”。

“设计学派”以美国哈佛商学院的安德鲁斯教授为代表。

“设计学派”认为,在制定战略的过程中要分析企业的优势与劣势、环境所带来的机会与造成的威胁。

高层经理人应是战略制定的设计师,还必须督导战略的实施。

战略构造模式应是简单而又非正式的。

优良的战略应该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

“计划学派”以安索夫为代表。

安索夫在1965年出版的《公司战略》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企业战略”这一概念,“战略”一词在随后的管理学理论和实践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计划学派”认为,战略构造是一个有控制、有意识的正式计划过程;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负责计划的全过程,而具体制定和实施计划的人员必须对高层负责;通过目标、项目和预算的分解来实施所制定的战略计划等等。

经典的企业战略理论的核心是要求企业组织适应环境变化,组织内部结构也要随之发生变化。

在战略实施过程中,企业组织结构势必要与企业战略相适应。

尽管这一时期各学派的研究方法和具体主张不尽相同,其核心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企业战略的出发点是适应环境;(2)企业的战略目标是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3)企业战略的实施要求组织结构变化及与之相适应。

战略咨询--战略之战略(Your Strategy Need a Strategy)

战略咨询--战略之战略(Your Strategy Need a Strategy)

战略咨询--战略之战略(Your Strategy Need a Strategy)随着技术进步、客户行为变化、监管变化和全球化带来的一系列挑战,战略这个词正在变得更加敏感。

在我看来,现在在中国讲战略是再恰当不过了,因为中国正在经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 第一,中国经济在面临十三五的变化,这可能意味着我们过去行之有效的方式在今天已经变得不可持续了。

- 第二,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在经济增速进一步下调的情况下,市场的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分界线将变得更加明显。

- 第三,过去以投资为导向的单一经济模式,将要被一个更加多元化、结构更健康的经济模式所取代,这样一个模式转变对将中国经济载体中各项要素产生很大的影响。

面向未来,我们必须要与过去做战略的方法告别。

像过去,我们要么不需要战略,要么是经过详细的规划做战略,或者就是做单纯的增长战略,再或者就是跟随领先者的战略,但是面对新的变化和更加动荡的市场,这些传统的战略制定方式终将被抛弃,面对未来,我们必须想出构建战略的全新方法。

战略之战略“战略之战略(Your Strategy Need a Strategy)”所讲的战略并不是一个单纯分析出来的结果,也不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工具,更不是一个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流程。

这里的战略指的是:如何在合理资源配置下,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并最终获胜。

在今天多变的市场环境下,采取什么行动才能达到致胜的目标呢?战略之父,哈佛商学院的教授迈克尔波特认为,“战略应涵盖至少十年的长远视角,而非以每个规划周期为单位制定”。

战略不是一个方针或者策略,而是企业在一段相对长的时间内的一套具有持续性的致胜原则。

在现在的市场情况下,我们要反思经典的战略是否还站得住脚。

在过去,我们先分析市场情况和宏观经济,再进行一系列的规划,最后形成一个在战略定位和规模上的基本思维,这是过去制定战略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战略”这个词虽然存在了很多时间,但过去更多的时候用在军事上。

《哈佛商业评论》案例

《哈佛商业评论》案例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工厂?作者:慕凤丽徐建刘雪慰发表于:2011-07-29夏秋之后,是台州黄岩地区最美的时节,也是最忙的时节。

每年这个时候,新前街一带300家大大小小的羊毛衫生产企业就开始响起针织横机的声音。

在这些企业中,许强的嘉皇羊毛衫厂规模算大的,而且他们还有自主设计能力,不像新前的大多数羊毛衫企业,总是抄袭别人的设计。

这个秋冬,嘉皇推出的男士羊毛衫主打款M108就是许强亲自设计的,新款样品刚送出去,批发商的订单就纷至沓来。

短短一个月时间,许强他们已经生产了10万件M108。

但是,就在嘉皇的工人日夜兼作赶订单的时候,这天早上,许强连续接到几个客户的电话,全都要求他降低M108的出厂价,否则就取消订单。

许强意识到,他的M108肯定被仿冒了,那些仿冒的厂家一定是选用质次价低的原料,才能将出厂价压下来。

许强越想越感到事态的严重,他决定北上嘉兴的濮院一探究竟。

濮院是全国最大的羊毛衫专业市场,许强70%的货都是从那里批发出去的。

其实说起来,台州黄岩羊毛衫产业的兴起比濮院要早。

为了保持成本优势,黄岩一直采用社会化大分工的模式,有专门加工细毛线的,有专门染色的,有专门把细毛线加工成衣片的,有专门把衣片加工成成衣的,有专门包装的,还有专门的物流,把加工好的羊毛衫运到全国各地的批发市场……许强大学毕业后,从父母手中接过生意,他不满足只开一个衣片加工厂,一心想把它发展成一个现代化羊毛衫企业。

可奋斗了几年下来,他发现他所在的黄岩羊毛衫产业集群已经衰落了。

大多数企业至今还保持着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产业规模小,政府对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就小,这样就更没人敢投资发展企业。

政府由于看不到产业发展的前景,支持力度进一步降低。

而且,由于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各厂家只能降价,降价,再降价,利润空间都快被榨干了。

相比之下,濮院则集聚民资,凭借政府支持,建立了一个羊毛衫工业园区,还兴建了一个羊毛衫市场,依托市场完成了产业升级,市场与产业齐头并进,成为一个集羊毛衫生产、销售、研发为一体的综合大型市场,每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商家。

哈佛商业评论案例

哈佛商业评论案例

灵活战略的典范—海尔2013年09月25日 11:18中国家用电器生产商——海尔在战略灵活性方面胜人一筹。

该公司设计出一套系统,在这套系统下,小到个人都可以有效地使用不同的战略风格。

它是如何做到的呢?海尔的组织架构包括数千个自主经营体,每个经营体对自身的损益负责。

任何一名员工都可以组建一个经营体。

但是,公司没有成本中心——只有利润中心。

每个经营个体都要负担自身的全部运营成本,各方都需要与其他方就服务进行谈判;甚至连财务部门都要把服务出售给其他部门。

每个员工都有责任实现盈利。

员工的工资基于一个简单的公式:底薪×月度目标完成百分比+基于各自损益情况的奖金额(或扣减额)。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经营体的月度目标完成情况是零(0%),那么其员工当月就没有工资。

如此灵活的运营模式让员工既兴奋又焦虑。

海尔1985年濒临破产,但之后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白色家电企业——超过LG、三星、通用电气和惠而浦。

/2013-09-25/113342426.html新一代社会运动:玛莎百货作者:茱莉亚·科比 2013年09月17日 10:37问问任何一个在零售业的从业人员,他们这一行为什么不为环保做出更多贡献,你都会得到同样的答案:因为做环保不会得到市场的回报。

很不幸“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产品往往生产成本较高,而成本高就意味着价格高。

要说服顾客为了社会道义放弃实惠的价格,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然而,广告的天职就是说服消费者。

随着商家越来越重视企业责任,我们必然会看到更多的广告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改造消费者的态度与行为。

英国零售巨头玛莎百货发起的“换购”(Shwop,Shop与Swap的合成词)活动就是一个例子。

这个活动鼓励消费者在冲向商店购买时髦服装时,进行以旧换新。

为了方便消费者参与其中,玛莎百货和国际组织乐施会(Oxfam)签约合作,并在门店中设立了“换购回收点”。

但是,你很可能会最终决定不买新衣服,继续穿旧的。

战略营销中的定位分析

战略营销中的定位分析

战略营销中的定位分析[摘要]本文立足于众多研究市场定位的文献,对定位做了少许研究,从传统营销中的stp定位、战略营销中的定位以及辩证正确地应用定位理论三个方面对过去以及现在的定位理论做了粗略的分析。

传统的定位被错误地认识和应用、已经不再适用于企业,真正意义上的定位应该是以竞争导向和进入顾客心智为两个基本点的。

[关键词]stp 定位理论竞争导向顾客心智辩证我们的社会早已进入信息爆炸时代,各种信息传播渠道都极其拥挤和阻塞,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几乎把消费者推到了无所适从的境地。

首先是媒体的爆炸:电视、互联网等使消费者目不暇接。

其次是产品的爆炸:仅电视就有分3d蓝光、液晶屏、平面直角的,从耐用消费品到日用品,都给人以眼花缭乱的感觉。

因此,定位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一、传统营销中的stp定位传统营销是以4p(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为基础发展而来的。

科特勒曾说:“如果公司生产出适当的产品,制定出适当的价格,利用适当的分销渠道,并辅之以适当的促销活动,那么该公司就会获得成功。

”然而,随着竞争日益激烈和营销知识的普及、模仿的加快,人们发现传统营销越来越难以奏效,像波导、tcl、联想等国产手机品牌短短数年间从辉煌崛起到集体遭遇困局,它们惊人相似的轨迹正是传统营销面临危机的表征。

这是因为,当今已进入战略营销的时代,而传统营销最薄弱的环节就是战略。

迈克尔·波特曾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指出:战略就是定位,即通过提供与竞争者不同的价值来取得独特的地位。

“定位”这个词是由著名的美国营销专家艾·里斯(al ries)与杰克·特劳特(jack trout)于上世纪70年代早期提出来的。

两位大师所创立的“定位论”,本质上是与传统营销大相径庭的新一代营销学,是一种系统的战略论。

按照他们的观点:定位指企业根据竞争者现有产品在市场上所处的位置,针对顾客对该类产品某些特征或属性的重视程度,为本企业产品塑造与众不同的,给人印象鲜明的形象,并将这种形象生动地传递给顾客,从而使该产品在市场上确定适当的位置。

什么是战略

什么是战略

什么是战略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首次发表于《哈佛商业评论》1996年11/12月号迈克尔·波特,32岁即获哈佛商学院终身教授之职,是当今世界上竞争战略和竞争力方面公认的第一权威。

波特博士获得的崇高地位缘于他所提出的“五力模型”和“三种竞争战略”的理论观点。

《什么是战略》是波特后期发表的一篇正本清源之作,旨在澄清人们对战略似是而非的理解。

作为国际商学领域最备受推崇的大师之一,波特博士至今已出版了17本书及70多篇文章。

波特先后获得过4次《哈佛商业评论》年度最佳论文奖。

一、运营效益并不是战略近20年来,各种游戏规则与管理理念层出不穷,令管理者应接不暇。

比如,企业必须保持一定的弹性,才能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竞争变化做出及时的反应;企业必须不断地进行基准比较,才能实现最佳实践的运作;企业必须积极发展外包,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效率;企业必须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竞争中始终一马当先。

与这些新兴的管理理念相比,面对当今风云变幻的市场和日新月异的科技,曾被视为战略核心的定位(positioning)被斥为过于一成不变而遭到遗弃。

根据新的管理信条,竞争对手可以迅速复制任何市场定位,因此,任何竞争优势充其量只能是暂时的。

但是,以上这些信条有可能带来危害,因为它们只说对了一半。

而且在这些信条的指引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走上相互残杀、竞相毁灭的竞争之路。

随着管制的放松和市场的日益全球化,一些横亘在公司间、阻挡它们开展竞争的障碍正在消除。

我们同时也看到,很多公司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力图使自己的组织变得更加精干、更加敏捷,以便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竞争。

然而在许多行业,有些人津津乐道的超级竞争(hyper competition)却完全是一种自残行为,而不是竞争模式发生根本变化的必然结果。

追根溯源,问题出在人们混淆了运营效益(operational effectiveness)和战略(strategy)这两个最基本的概念。

哈佛商业评论案例点评3篇

哈佛商业评论案例点评3篇

哈佛商业评论案例点评3篇现代的社会,关于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很惹人关注的话题,我们不应该忽视职业生涯规划。

因为只有你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你才能真正的找到自己的定位,准确的找到合适的且适合你的工作。

下面是带来的一些文章,一起来看看吧!哈佛商业评论过这篇文章之后,我们可以很直观的了解到,现代的社会,关于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很惹人关注的话题,我们不应该忽视职业生涯规划。

因为只有你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你才能真正的找到自己的定位,准确的找到合适的且适合你的工作。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在美国和很多资本主义国家中,一生只从事一份工作的人几乎已经不存在了,大部分的人一生都会转换好几份工作。

这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现实。

但是,千万不要误以为频繁的转换工作就是值得提倡的。

因为很多人频繁的转换工作是因为做了错误的职业生涯规划,没有正确的找到自己的定位。

但是有一种比频繁的换工作意义更加重大的是转变职业,这些转变职业的人就是像作者所说的,找到自己的需求,明辨自己的能力、跳进不同的轨道、让策略浮现。

体验不同的生活,不断的挑战自己,实现自己的不同价值。

就像文章中提到的作者、MartinCrampon和LizBrown一生换了很多的职业,在不同的领域实现自己的价值,在不断的探索中,找到自己的正确定位,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位置。

其实,我们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如果发现现在的职业也许不是真正适合自己的,那么就应该及时的找出自己的问题,及时果断的转变自己的职业,这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这样才能更好的贡献自己的价值。

就像以前看过一篇文章,是关于美国前国务卿赖斯。

她的一生转变几次职业。

她说,“我坚信,人不应沉湎于过去。

无论你以前当过什么,都不要老想着回到以前的那个自己。

转变也许你会发现一个全新的,更加完美的自己。

”那么,如何转变呢?首先,必须确定志向,志向是事业成功的基本前提,没有志向,事业的成功也就无从谈起。

俗话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哈佛商业评论》重要管理思想”之解读

“《哈佛商业评论》重要管理思想”之解读

“《哈佛商业评论》重要管理思想”之解读最近读了《哈佛商业评论》重要管理思想,从中学到了很多思想和理念,文章全面、生动而且条理清楚,让人印象深刻。

该文章分为五个部分,包括“战略篇”、“领导力篇”、“营销篇”、“人力资源篇”及“创新篇”。

涵盖了管理的各个领域,包含了目前最新的管理思想及各种经典管理理论。

以下将我个人读后的一些理解与体会简要总结如下,由于还处于学习阶段,想法可能不够全面且还存在一些问题,只代表个人目前的观点,我也会继续不断学习以能够取得更深入的理解。

一、战略篇战略主线按照波特的“定位、取舍、配称”展开。

恰在最近读过波特的《什么是战略》。

波特的战略理论主要包括:定位-战略就是创造一种独特的定位,涉及各种不同的运营活动。

其实质是存在于运营活动中─选择不同于竞争对手的运营活动,或者不同于竞争对手的活动实施方式;取舍-战略就是在竞争中做出取舍,其实质是选择不做哪些事情。

没有取舍就没有选择的必要,没有选择就没有制定战略的必要;配称-战略就是在企业的各项运营活动之间建立一种配称。

对于定位,其他战略理论也有类似的说法,都是讲企业努力让自己成为有特点的公司,让企业脱颖而出。

让企业更出众的方式主要有:总成本领先、产品差异化、亲近客户、产品领先、卓越运营及打造核心能力。

总成本领先、产品差异化来源于波特的《什么是战略》,认为降低成本及让顾客感到自己的产品比竞争对手更有价值是非常关键时的。

亲近客户、产品领先、卓越运营来源于特里西和维尔斯马的《亲近客户及其他价值原则》。

卓越运营指以具有竞争力的价格、最简便的方式为客户提供可靠的产品-这与波特的总成本领先是相似的;亲近客户指的是确保每位客户都得到真正想要的东西;产品领先指提供一流的产品和服务-这与波特的产品差异化是相似的。

打造核心能力来源于普拉哈拉德和哈梅尔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核心能力指组织中积累下来的学识,以及核心能力与时俱进的动态能力。

对于取舍,波特在《什么是战略》中阐明了取舍的重要性,而金灿和莫博涅在《价值创新:高增长的战略逻辑》中对如何取舍:确定哪些该淘汰,哪些该降低,哪些该提高,哪些该创造。

案例分析范例—_哈佛商业评论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范例—_哈佛商业评论案例分析

现距离现代企业仍有不小的距离
filename\location

Page 17
英特尔是芯片市场的领袖。以最快速 度开发最具竞争力的产品是英特尔成 功的重要砝码。
说到它的成功,必须提到, 英特尔营 销专家丹尼斯·卡特提出的品牌战略, 并得到高层安迪·格罗夫大力支持。之 前,很少人把品牌建设作为战略的重 点,所以丹尼斯·卡特的这次‘创新” 可谓是一次伟大的革命。
通过增强营销工作巩固品牌 的领导地位是必要的,但无 需加大的资金投入。
March 1, 2020
filename\location
Page 8
MV1投入市场后热销,顾客主 动上门购买,为公司带来巨大 收益。
公司需开发的新产品很多,现 有20个开发项目因缺工程师而 无法展开。增加工程师是当务 之急。
对此观点的评价
产品观念会导致“营销近视 症”。影响企业长期发展战 略
外部环境已经变化,但销售 思想未能从产品观念上升为 营销理念。
March 1, 2020
filename\location
Page 10
理由一:五力分析
供应商
替代产品
企业
购买者
同行业竞争者
潜在竞争者
March 1, 2020
filename\location
Page 21
综述
March 1, 2020
filename\location
Page 22
团队运作 职责分明 技术创新
企业文化 有效沟通 部门本位
March 1, 2020
filename\location
Page 23
谢谢大家!
March 1, 2020
filename\location

波特什么是战略

波特什么是战略

什么是战略11人分享此文作者: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发表于:2004-01-01加入收藏电邮给朋友打印文章写信给编辑取得卓越业绩是所有企业的首要目标,运营效益(operational effectiveness)和战略(strategy)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两个关键因素,但人们往往混淆了这两个最基本的概念。

运营效益意味着相似的运营活动能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

战略定位(strategic positioning)则意味着运营活动有别于竞争对手,或者虽然类似,但是其实施方式有别于竞争对手。

几乎没有企业能一直凭借运营效益方面的优势立于不败之地。

运营效益代替战略的最终结果必然是零和竞争(zero-sum competition)、一成不变或不断下跌的价格,以及不断上升的成本压力。

所谓的竞争战略就是创造差异性,即有目的地选择一整套不同的运营活动以创造一种独特的价值组合。

战略定位有三个不同的原点,一是基于种类的定位(variety-based positioning);二是基于需求的定位(needs-based positioning);三是基于接触途径的定位(access-based positioning)。

在对定位进行明确定义后,我们现在可以回答“什么是战略”的问题了。

战略就是创造一种独特、有利的定位,涉及各种不同的运营活动。

然而,选择一个独特的定位并不能保证获得持久优势。

一个有价值的定位会引起他人的争相仿效。

除非公司做出一定的取舍(trade-offs),否则,任何一种战略定位都不可能持久。

因此,对“什么是战略”这一问题的回答又增加了一个新视角——取舍。

战略就是在竞争中做出取舍,其实质就是选择不做哪些事情。

定位选择不仅决定公司应该开展哪些运营活动、如何设计各项活动,而且还决定各项活动之间如何关联。

战略配称是创造竞争优势最核心的因素,它可以建立一个环环相扣、紧密联接的链,将模仿者拒之门外。

战略管理名词解释

战略管理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战略管理1.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是一个企业或国家在某些方面比其他的企业或国家更能带来利润或效益的优势,源于技术、管理、品牌、劳动力成本等。

2.核心能力:1990年,普拉哈拉德(prahalad)和哈莫(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中首先提出这样的一个概念——“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是指公司的主要能力,即使公司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强项,是其它对手很难达到或者无法具备的一种能力。

核心能力主要是关乎各种技术和对应组织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从而可以给企业带来长期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long-run)和超额利润(superior profit)。

在技术方面,核心能力主要是对多种技术和功能进行调整和整合。

在组织方面,核心能力强调组织的整个协调。

3.动态能力:动态能力,意指企业整合、创建、重构企业内外资源从而在变化多端的外部环境中不断寻求和利用机会的能力,也就是企业重新构建、调配、和使用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使企业能够与时俱进的能力。

4.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熟练地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的组织,同时也要善于修正自身的行为,以适应新的知识和见解。

学习型组织应包括以下五个要素:1、建立共同愿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愿景可以凝聚公司上下的意志力,透过组织共识,大家努力的方向一致,个人也乐于奉献,为组织目标奋斗。

2、团队学习(Team Learning):团队智慧应大于个人智慧的平均值,以做出正确的组织决策,透过集体思考和分析,找出个人弱点,强化团队向心力。

3、改变心智模式(Improv e Mental Models):组织的障碍,多来自于个人的旧思维,例如固执己见、本位主义,唯有透过团队学习,以及标杆学习,才能改变心智模式,有所创新。

4、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个人有意愿投入工作,专精工作技巧的专业,个人与愿景之间有种“创造性的张力”,正是自我超越的来源。

迈克尔波特:什么是战略

迈克尔波特:什么是战略

迈克尔波特:什么是战略一、本文概述1、迈克尔·波特的介绍迈克尔·波特是当代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之一,他的战略思想在商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他出生于1947年,在美国纽约州出生,毕业于哈佛大学,并在哈佛大学教授战略管理课程,同时也是该校商学院的教授。

他的学术贡献包括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数十篇文章,以及《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等著作,其中《竞争战略》一书被认为是战略管理的经典之作。

波特的战略思想主要关注的是企业如何取得竞争优势。

他认为,企业要获得成功,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战略,并在特定的领域中建立竞争优势。

他提出了“五力模型”,该模型分析了行业中竞争的五种力量,即供应商、购买者、竞争对手、新进入者和替代品生产者。

在此基础上,波特提出了三种基本的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化战略。

这些战略思想为企业提供了不同的竞争路径和方法,有助于企业制定有效的战略计划。

2、战略在商业领域中的重要性迈克尔·波特是哈佛商学院的教授和著名的战略家,他提出了竞争战略理论,该理论对于商业领域的影响深远。

在他的理论中,战略是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的关键。

在商业领域中,战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个好的战略可以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具体来说,战略在商业领域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首先,战略可以帮助企业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企业通过制定战略,可以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产品定位和竞争策略,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业务拓展和营销活动。

其次,战略可以帮助企业分析和把握市场机会。

企业通过制定战略,可以了解市场的需求和趋势,发现潜在的市场机会,并及时抓住机会,从而取得更大的商业成功。

最后,战略可以帮助企业降低风险和应对挑战。

企业通过制定战略,可以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了解市场中的竞争格局和竞争对手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降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风险和应对挑战。

企业的核心能力—普拉哈拉德(季峰)

企业的核心能力—普拉哈拉德(季峰)
事业部的专制
在很多公司,狭隘的战略事业部观点意味着高层管 理人员只能看到全球竞争的一个层面,那就是争取 把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今天就放到货架上。这种扭曲 的认识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核心竞争力和核心产品的开发投入严重不足 资源受到禁锢 创新受到限制
24
主要内容
战略架构的制定
战略架构可以激励组织不断从联盟关系中学习新的 知识和技能,并且帮助组织确定内部开发的重点, 因此公司为获得未来市场领先地位所需要的投资就 可以大幅节省 战略架构为产品和市场的多元化提供了理由 战略架构必须把资源分配的优先顺序清清楚楚地摆 在整个组织的面前
研究背景
迈克尔波特的产业分析理论,在微观上指导企 业的具体活动显得比较乏力 80年代后期以来,一批企业理论和企业战略研 究人员提出必须重新认识和分析企业 他们把研究的视角投向了企业拥有的特殊能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
7
研究背景
80 年代后期以来,企业核心能力研究开始受到许多学 者和政策机构的重视。进入90 年代之后,关于企业竞 争力的研究真正开始逐渐转移到企业核心能力领域, 因为从长远考察,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以“比竞争对 手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去发展自身的能力,来 源于能够生产大量具有强大竞争能力的核心能力 最早明确提出核心能力的概念,并给予定义的是普拉 哈拉德和哈默尔。此后,这一思想为理论界和实践界 所认同
26
主要内容
战略架构的制定
创建一个战略架构可迫使组织确定和发展跨事业部的技术联 系和生产联系,这些联系将为组织提供一种独特的竞争优势 正是由于资源分配的一致性和与之相应的管理体系的建立, 战略架构才变得具有活力,并且能创造出良好的管理文化、 团队合作精神、变革能力,形成资源共享、专有技能受保护 和长远思考的氛围等。这也就是为什么特定的战略架构不可 能轻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原因。战略架构同样也是公司与客 户、与其他外部利益相关者沟通的工具

哈佛商业评论》笔记

哈佛商业评论》笔记

《少一点领导》 2005年5月号 《第五级领导力:谦逊与坚毅 走向卓越 胜利》 2005年8月号
领导者的一生 《领导者的七段历程》 2004年1月号
每日自省 《领导者自省七问》 2004 年1月号 从行为动机开始 避免高位跌落 培养领导艺术 《CEO为何迷失在权力 《透视经理人的动机》 之巅》2003年2月号 2003年3月号 塑造领导风格 东山再起 《勒住你的成就欲》 《卓有成效的领导艺 《欲火重生 杰出领 2006年8月号 术》2002年9月号 导人如何走出职业 重创》2007年2月 《哈佛商业评论》重要思想导游图 保持独特个性 号 ——— 领导力篇 《别人为什么要接受你的 成功高效领导人 《高效经理人为何高 领导》2005年9月号 效》2004年7月号
招聘
针对个性培 《发展领导力也 训 要讲“个性”》 2003年5月号
外聘还是内部培 《外聘明星。恒星 训 还是流星》 领导能力的认识误区 《怎么样挑选企业领导人》 2002年9月号
统计反 《跨越同级评估的 馈 四大障碍》 对上级反 2004 年12月号对下级反 《不要害怕反馈 激励 馈 馈 《负面反馈用心 》 传达》 2006年7月号2003年6月号 人才保留 激励≠外部刺激 《再谈如何激励员工 》2003年3月号
卡 普 兰 和 诺 顿 财务视角 内部流程 的 观 点 《战略困扰你?把 它绘成图》2004年4 月号 学习与成长 客户
核心能力 《公司的核心竞 争力》2004年1月 动态能力 号 《审计你的组织
进入陌生 的市场 靠大举并购转型
利用内部隐形资产渐进式转型 《找到你的下一个 核心业务》2007年5
在变革中保护自己 成功变革路线图 《领导者变革生存之道 《领导变革转型为何失败》 》2002年9月号 2007年2月号 发生适应性变革 《领导的工作》 2006年1月号 领导变革 居安思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略之战略石油行业很少会冒出令战略家们感到措手不及的状况。

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

其实石油行业也充满变化,甚至戏剧性的变化,但基本都是可预计的。

战略设计师们知道,随着地缘政治力量的变化以及新资源的发现及开采,全球能源供给会上下波动。

他们还知道,收入、国内生产总值(GDP)、天气状况等因素也会引起能源需求波动。

但是,这些因素并不受石油公司及其竞争对手的控制,而且石油业的进入门槛非常之高,因此没有人能真正改变游戏规则。

在这种稳定的市场环境中,一家公司会谨慎地整合其独有的能力和资源,确立并捍卫自己的竞争地位。

在石油业战略师的眼中,互联网软件行业简直就是个恶梦。

因为在互联网行业,创新活动和新公司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冒出来,公司占领(或失去)市场份额的速度令人眩晕。

微软(Microsoft)、谷歌(Google)或者Facebook这类大公司,会冷不丁推出一些新平台或者新标准,彻底改变市场竞争的基础。

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想获得竞争优势,企业需要在竞争对手之前解读市场信号并迅速作出反应、适应变化,或者借助领先的技术影响市场需求和竞争方式。

显然,在石油业如鱼得水的战略在互联网软件行业是行不通的,因为后者可预见性很低且不断变化。

此外,在石油和软件行业,战略家制定战略的技巧也截然不同—因为他们所处的时间期不同,所用的工具不同,并且与一线计划执行者的关系也不同。

面对如此截然不同的竞争环境,公司在战略规划、发展和部署方面似乎应该有显著区别才对,但我们的研究显示,很多时候公司所定的战略并没太大差别。

管理层并非无动于衷。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针对全球10大行业120家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管理层很清楚,战略制定过程应该与竞争环境的具体需求相匹配。

然而调查发现,有些公司身处的环境波动性很高且复杂多变,但是其制定的战略却更适合可预见性强、稳定性高的竞争环境。

是什么因素妨碍了这些高管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战略呢?我们认为,他们缺乏制定战略的系统性方法,也就是说:他们缺乏制定战略的战略。

在下文中,我们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框架,根据公司所处环境的可预见性及可塑性,将战略规划分成四种风格。

利用这一框架,公司高管们能够让其战略风格与行业的特殊性、业务特点或者地理位置相匹配。

制定战略的方式会限制战略风格。

如果能清晰了解目前可以使用的战略风格及其适用情况,将会有更多公司效仿那些成功公司的做法,利用自身优势和资源更好地抓住契机。

找到合适的战略风格制定战略通常是从评估你所在的行业开始。

战略风格的选择也应该从这里出发。

尽管实际制定的战略会受许多行业因素影响,但你可以只考虑两个关键因素:可预见性(能预测出多久之后的市场需求、公司业绩、竞争情况和市场预测的准确度有多高?)和可塑性(你或者你的竞争对手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这些因素?)将这两个变量放在一个矩阵里,就会得到四种战略风格—经典型(classical)、适应型(adaptive)、塑造型(shaping)和愿景型(visionary)(见图表“与商业环境匹配的战略风格”)。

每种战略风格都有其清晰的制定方法,并且最适合某一特定环境。

战略规划者经常将可预见性与可塑性混在一起,认为任何可塑的环境都不具可预见性,因此仅仅将战略的可能性分成两类:可预见但不可塑造;可塑造但不可预见。

实际上,他们应该把上述四种情况都考虑进来。

我们的结论并不意外,战略风格与市场环境相匹配的公司,表现远远好于其他公司。

经分析发现,采取最合适的战略风格的公司,其三年股东回报率比其他公司平均高4- 8个百分点。

让我们分别看一下这四种战略风格。

经典型战略经典型战略最适合具有可预见性但不可塑造的市场环境。

大多数经理人和商学院毕业生们对这个战略都不陌生—五力模型、蓝海战略、增长/份额矩阵都属于经典战略风格。

在这种战略风格下,公司首先会设定一个目标,然后根据其特有优势和资源瞄准一个最佳的市场定位,再之后,通过有序、持续的规划建立并巩固这一地位,同时利用量化预测手段更好地预测未来。

这类计划一旦形成,往往会存续数年。

经典型战略规划部门完全可以作为独立部门运转,因为它需要特殊的分析和量化研究技巧,此外,由于事态发展缓慢,各部门之间有充裕的时间进行信息交换。

包括石油行业在内的很多成熟产业都在有效地使用经典型战略。

在埃克森美孚或壳牌这类大型石油公司内部,战略规划部那些训练有素的分析师们,会花数天时间研究与需求有关的长期经济因素和与供给有关的技术性因素,然后得出一个详尽的看法。

经过这些分析,他们可能会制定出覆盖未来10年的上游石油开采计划以及覆盖未来5年的下游产能计划。

考虑到石油勘探和开采、修建生产设施并保证其以最优产能运转需要花费的时间,很难想象还有其他更合适的战略风格。

这些计划能给出未来数年的财务预期,进而决定了企业的年度目标应集中于提高效率上—提高效率是保持并巩固市场地位和业绩的条件。

只有出现异常情况,比如久拖不决的海湾战争、一系列大炼油厂停产等,他们才会频繁地修改计划,而不是一年一次。

适应型战略经典战略在石油公司中适用,这是因为它们的运营环境不会随时变化,最佳市场定位以及回报最高的产能今天存在明天还会存在。

但是,在另外一些行业,情况完全不同。

正如一些文章(《适应性:新的竞争优势》,《哈佛商业评论》2011年7-8月期,作者马丁·里夫斯(Martin Reeves)和迈克·戴姆勒(Mike Deimler))之前所谈到的,全球性竞争、技术创新、以及经济不确定性等因素,使得环境的不可预见性极高。

在这样的局面下,一份精心制定的经典型战略可能数月、甚至数周内就会过时。

因此,公司需要一种更灵活的战略,通过这种战略不断地优化目标、策略,平稳迅速地调整、收购或剥离资产。

在这种变化很快、互动关联的环境下,企业所做的预期可能是错的,而且长期计划基本没用,这时的目标不再是效率最优,而是灵活性。

因此,计划制定周期可能会缩短至一年以内,甚至是持续制定计划。

计划的形式也不再是一份精心描绘的蓝图,而是基于最有可能获得的数据做出一个大概的假设。

在检验计划时,计划必须与运营息息相关或者融入到运营当中去,从而最有效地捕捉市场变化的信号,将信息损失和传递时滞降到最低。

时装专卖店就是这方面一个很好的例子。

人们的品味变化很快,一个品牌一夜之间就可以走红(或者过气)。

没有什么数据或者计划,能让时尚界的管理者们提前很长时间就知道应该生产什么。

因此,他们所能采取的最好行动就是持续生产、推出新品,并在第一时间对各类产品进行测试,根据新形势不断调整生产。

西班牙服装零售商Zara就采取这种适应型战略。

Zara并不严重依赖一种正式的规划过程,而是将战略风格融入到灵活的供应链中。

它与1400个外部供应商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这些供应商和设计师以及市场营销人员密切合作。

因此,Zara仅需两到三周就能完成一件服装的设计、生产和上架,而业内平均时间是4到6个月。

这就使得Zara能对大批不同样式的服饰进行测试,小规模投放一批可能受欢迎的服饰。

如果这批服饰获得成功,Zara能够迅速大规模生产。

如果不成功也不会进行太多库存价值的减记(Zara的平均库存价值减记幅度为15%,而竞争对手们的减记幅度高达50%),因此,Zara无需每月都对流行趋势进行预测。

而是对零售店反馈的信息快速做出反应,不断对各种服饰进行测试,并根据市场反应稳步调整。

Zara的战略风格使得它与制定计划者、设计师、生产商和分销商之间的关系,与埃克森美孚的截然不同。

不过,埃克森美孚的战略师与Zara的设计师之间有一个关键的共性:他们都将竞争环境看作是一个既定条件,并希望从中获得最佳的市场定位。

塑造型战略正如一些互联网软件供货商们深知的那样,有些市场环境不能视为是既定的。

例如,在一个新兴或者年轻的高增长行业中,市场进入门槛很低,创新率很高,市场需求很难预测,并且竞争对手的相对位置不固定,一家公司经常可以通过一些创新举措完全改变行业发展轨迹。

如果在一个成熟产业中也存在类似的分散性,并且不存在少数几家有实力的企业垄断这一行业,或者这一行业陷入停滞而且变革的时机已经成熟—这样的行业同样具有可塑性。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如果一家公司希望通过经典型战略或者适应型战略,来获得最佳市场定位的话,那么这家公司前景堪忧,它会被各种事件左右,失去控制自己命运的机会。

这家公司最好能采取一种战略,将不可预测的环境塑造成对自身有利的环境,而不是将这样的机会拱手让给别人。

这样一来不论事态如何发展它都会获益。

正如适应型战略一样,塑造型战略的周期也很短暂或者是持续性的。

在这种战略风格下,灵活性最重要,对预测机制的依赖不大,这一战略通常通过一组实验来实施。

但是与适应型战略不同的是,塑造型战略制定者关注的范围不限于公司本身,他们会先定义具有吸引力的新市场、新标准、新的技术平台和商业实践,然后围绕他们的事业组建一个包括客户、供应商、以及(或者)补充者在内的强大的生态圈。

他们会通过市场营销、游说以及聪明的合伙关系传播这些观点。

在数字革命初期,互联网软件公司经常会使用塑造型战略创造新的社区、标准和平台,后来这些都成为新市场和业务的基础。

正是由于这种战略,Facebook能在短短几年内取代行业先行者MySpace。

Facebook最聪明的战略举措之一,就是2007年向外部开发商开放其网络平台,从而将各类应用吸引到它的网站上。

Facebook并不指望预测其中哪一个应用程序以后能发展到多大规模或者多么成功,而且它也不需要这样做。

到2008年,它已经吸引到3.3万个应用程序,到2010年这一数字上升到55万多个。

随着行业的发展,超过三分之二的成功社交网络应用变成了游戏,让人丝毫不意外的是,其中最受欢迎的一些应用(由Zynga、Playdom和Playfish开发)都在Facebook上运行,并且丰富了该网站的内容。

此外,即使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交网络市场格局发生剧变,一些最受欢迎的应用可能还是会出现在Facebook 上。

因为,通过创造一个灵活且受人欢迎的平台,Facebook主动将商业环境塑造成对自己有利的情况,而非仅仅在现有市场占一席之地,或者对变化做出反应,不论这种反应的速度有多快。

愿景型战略有些时候,一家公司不仅要有塑造未来的力量,可能还要清楚未来是什么样子以及如何实现。

这时就需要一些大胆的战略—就像发明家们创造全新市场时的战略(比如爱迪生在电力方面以及马丁·罗斯布拉(Martin Rothblatt)在XM卫星广播方面),或者公司领导层凭借一种全新的视野让公司重获新生—例如印度知名企业家拉丹·塔塔(Ratan Tata)尝试推出超低成本汽车Nano。

这些都是很冒险的行为,这些战略信奉的是:先制造出产品,然后顾客自动会被吸引过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