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Quest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共9页
WebQuest教学案例
WebQuest教学案例附录18WebQuest教学案例1995年,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伯尼·道奇(Bernie Dodge)博士首先创建了WebQuest模式,WebQuest已成为使用网络资源进行基于问题探究的一种流行形式。
WebQuest的目标是为了帮助学生进行高层次的思维和推理,使用信息来解决问题。
本次教学案例是“平面镜成像”,我借助WebQuest的模式组织学习材料,用“几何画板”积件作为解决问题的情景,整个教学过程设计如下:一、探究性学习方案设计本案例中设置的栏目有:“你的任务”、“自主探究”、“思维互动”、“成果共享”、“信息港湾”、“活动教室”、“在线测试”、“自我评价”。
在呈现的第一个界面(如附图18—1)中首先对设置的栏目进行了介绍,使学生在进入学习状态前对各部分的作用有个全面的了解,充分、有目的的利用学习环境中的信息。
附图18—11、“你的任务”:全面、明确的展示了探究学习活动要完成的任务,类似于传统教学“教学目标”的分析,又有不同:它以布置任务的形式,明确的指明要求,涉及学习过程的各个方面,本案例中的主要任务包括:探究规律⑴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⑵平面镜成的像是否可以用光屏接收⑶利用提供的实验情景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⑷利用提供的“几何画板”动画情景定量研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汇报成果⑴通过搜索相关网站或查阅资料,自己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平面镜成像的规律⑵通过搜索相关网站或查阅资料,至少找出3个平面镜的应用实例⑶用Word文档撰写一份短小精悍的小论文,介绍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实例自我评价⑴根据“评价”栏目中提供的量表,评价一下自己的学习质量⑵至少完成一套“在线测试”中的练习2、“自主探究”:栏目中设计了一个实验探究方案,方案按照新的物理课程标准中强调的“科学探究”的七各要素来设置;另一方面又提供了一个“几何画板”的虚拟情景(如附图18—2),模拟研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附图18—23、“信息港湾”:针对平面镜成像的预备知识、自主探究情景中的疑难知识、知识结构方面的总结性知识等集中给予了介绍,以便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还提供了一些相关的网址,以融入更多的知识。
获奖课例“Webquest—基于网络的探究性学习”教学设计.doc
获奖课例“Webquest-基于网络的探究性学习”教学设计Webquest是教育界近年來新兴的一种教学和学习模式,它反映了先进教育理念和网络技术应用的有机结合。
该模式口诞生之FI起便大受欢迎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冃前已经成为美国国家课程标准推荐模式么一。
Webquest作为网络教学设计的典型代表,在本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该内容集中反映了教学理念与技术手段相结合、资源设计和过程设计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相结合、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教学设计思路,能够充分体现教学设计是连接理论和实践的桥梁这个本质特征。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基本概念,分析其产生的背景;2.熟悉Webquest主题探允网页的基本组成部分;3.归纳Webquest的特征并总结其优点;(二)能力目标1.学会选取恰肖的Webquest主题;2.能依据评价标准如量规对Webquest主题探究网页的设计进行评价;3.使用模板设计出具有实用价值的Webquest主题探究网页;(三)情感目标1.形成交流互动、协作学习的习惯和态度;2.近一步增强学习先进教学理念和新技术手段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内容(一)Webquest的概念及其产生的背景1.Webquest 的概念2.Webquest产生的背景(二)Webquest主题网页的主要组成部分1.导言2.任务3・过程4.资源5.评价6.结论(三)Webquest的特点和优点1.特点:以网络为依托以任务驱动为核心强调协商、合作注重过程性评价2.优点:充分、高效利用网络资源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学习结果具有开放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四)Webquest的一般设计步骤1.选定主题2.设计Webquest主题网页3.组织学生活动4 •评价总结学生的学习教学重点:Webquest的特征、优点及Webquest主题网页的设计方法教学难点:Webquest 主题网页的设计三.教学对象教育技术专业三年级本科生,具有一定的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教学设计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基础。
基于WebQuest探究式教学法的中学语文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案例——《戏曲大舞台》
关 键 词 : eQus 探 究 式教 学 法 ; 学设 计 ; 合 实践课 W b et 教 综
中图 分 类 号 : 3 G4 4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6 27 0 ( 0 1 0 — 1 40 1 7 —8 0 2 1 ) 20 7 —2
2 2 学 习 者 分 析 .
3 1 展 示 图 片 、 放 视 频 , 入 新 课 . 播 导
3 教 学 活 动 过 程
W e Qu s b et的探 究式 教 学 案例 。
戏 曲是 中 国传 统 的戏 剧 形 式 , 史 悠 久 , 漫 长 发 展 历 在
作 者 简 介 : 恬 ( 9 6 ) 女 , 肃 天 水人 , 北 师 范大 学教 育技 术 与 传播 学 院硕 士 研 究 生 , 究 方 向 为信 息技 术 与教 育 。 景 18 一 , 甘 西 研
伯尼 ・道 奇 ( eneDo g ) B ri d e 等人 于 1 9 9 5年 开 发 的一 种 课
程 计 划 。“ b 是 “ 络 ” 意 思 , Qu s” 寻 求 、 查 ” We ” 网 的 “ et 是“ 调
的 意 思 。 因 此 , e Qu s 是 一 种 以 网 络 探 究 为 取 向 的 学 W b et
释是 : 综合 性 学 习 主要 体 现 为语 文 知 识 的综 合 运 用 、 “ 听说 读 写能 力 的整 体 发 展 、 文 课 程 与 其 他课 程 的 沟 通 、 本 语 书
学 习与 实 践活 动 的 紧 密 结 合 。综 合 性 学 习 应 强 调 合 作 精
神 , 意 培 养 学 生 策 划 、 织 、 调 和 实 施 的 能 力 。综 合 性 注 组 协 学 习应 突 出学 生 的 自主 性 , 视 学 生 主 动 积 极 的 参 与 精 重
使用webquest的教案
使用webquest的教案教案标题:使用WebQuest的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WebQuest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使用WebQuest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的方法和步骤;3. 提高学生信息检索、分析和综合能力;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5. 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1. 计算机设备和互联网连接;2. WebQuest模板和示例;3. 学生参考资料和学习材料;4. 学生评价表和反馈表。
教学步骤:引入:1. 向学生介绍WebQuest的概念和定义,解释其与传统教学的区别和优势;2. 引发学生对WebQuest的兴趣,提出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或挑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探究: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WebQuest的主题或任务;2. 向学生提供WebQuest模板和示例,指导他们设计自己的WebQuest活动;3. 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信息检索和收集,分析和整理相关资料;4. 学生合作完成WebQuest活动的各个任务,包括问题解答、资源评估、信息呈现等;5. 教师在此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1. 学生小组展示他们设计和完成的WebQuest活动,分享他们的发现和成果;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WebQuest活动的经验和教训,讨论学生在此过程中的学习收获和困难;3. 学生填写学生评价表,评价自己和小组成员在WebQuest活动中的表现和贡献;4. 教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评估WebQuest活动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设计和创建自己的WebQuest活动,分享给其他同学或学校;2. 学生可以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应用WebQuest的方法和思想,提高跨学科综合能力;3. 教师可以将学生的WebQuest活动上传至网络平台或学校网站,与其他学校或地区进行交流和分享。
评估方法:1. 学生完成WebQuest活动的成果物(如报告、PPT、视频等);2. 学生填写的自评和互评表;3. 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记录。
webquest教案实例(范本)
webquest教案实例webquest教案实例名称:《探索生命》技能目标:能熟练运用搜索引擎,运用拾荒式搜索模式收集所需资料;能熟练运用FrontPage制作主题网站;能熟练运用Word编写研究小报告;能运用Poer Point制作专题汇报演示文稿;能熟练运用软盘存储资料,eb quest教案实例。
课程目标:1、通过本次《探索生命》网络主题探究活动,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生命的生理系统、生命存在的环境状况,以及人们对生命的不同认识理解。
了解社会上“残害生命”的现象。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能力以及初步的网络主题探究能力,逐步加强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使得学生能科学地认识生命,提高对生命价值的认识理解(珍爱生命),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人生观。
案例说明(分析):通过对本案例的实施,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信息技术(工具软件),让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工具。
案例介绍:(W ebQuest简介: WebQuest是一个以调查研究为导向的学习活动,在这个活动中,部分或者所有能够让学习者进行交互的信息都是来自因特网的资源,有些甚至还提供了录像参考资料。
每一个Webquest 的核心是一个开放性问题。
这个问题设定了W ebquest的清晰目标,鼓励学生回顾原先掌握的知识,激发学习者进一步探索的动机。
Webquest活动一般有以下流程:导言-任务-资源―过程-评价-结论)一、引言《探索生命》主题探究活动是深圳市南山实验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的“学科课程主题探究活动”的一部分。
此项活动是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程中进行综合性研究学习的一项实践活动。
通过《探索生命》主题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对丰富的网络资源的收集、整理、分析、应用以及在学生自主合作的过程中,了解生命的起源、生命的生理系统,人们对生命的不同理解、对生命的美以及世上“残害生命”的现象……通过探究让学生能科学的认识生命,提高对生命价值的认识理解。
Webquest教学设计案例
现有一项帮助贫困生的公益活动, 现有一项帮助贫困生的公益活动,每位参赛者需 交赞助费5元 活动规则如下:如图, 交赞助费 元。活动规则如下:如图,是两个可以 自由转动的转盘,每个转盘被分成6个相等的扇形 个相等的扇形, 自由转动的转盘,每个转盘被分成 个相等的扇形, 参与者转动这两个转盘,转盘停止后, 参与者转动这两个转盘,转盘停止后,指针各指 向一个数字(若指针在分隔线上,则重转一次, 向一个数字(若指针在分隔线上,则重转一次, 直到指针指向某一数字为止)。 )。若指针最后所指 直到指针指向某一数字为止)。若指针最后所指 的数字之和为12,则获一等奖,奖金20元 的数字之和为 ,则获一等奖,奖金 元;数字 之和为9,则获二等奖,奖金10元 数字之和为7, 之和为 ,则获二等奖,奖金 元;数字之和为 , 则获三等奖,奖金5元 其余的均不得奖。 则获三等奖,奖金 元;其余的均不得奖。此次活 动所收集到的赞助费除支付获奖人员的奖金外, 动所收集到的赞助费除支付获奖人员的奖金外, 其余全部用于资助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 其余全部用于资助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 ⑴分别求出此次活动中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 分别求出此次活动中获得一等奖、二等奖、 等奖的概率; 等奖的概率; 人参加, ⑵若此项活动有2000人参加,活动结束后至少有 若此项活动有 人参加 多少赞助费用于资助贫困生。 多少赞助费用于资助贫困生。
Webquest教学模式的设计 教学模式的设计
• 引言 引言:概率问题与我们的生活实际联系密切,我 们可以运用概率决策生活中的某些事情,概率还 可以与数学中许多其它知识相联系,还广泛应用 到数学之外的学科,如几何和物理等学科中。现 在,我们 紧密相联,而且有助于激发你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你们的工作就是大家相互讨论,自主选择以下的 其中一个任务,并加以分析、解决,借此来掌握 概率有关知识。
语文webquest教学活动设计
语文webquest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语文 WebQuest 教学活动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确定教学目标:在设计 Web Quest 教学活动前,需要明确教学目标,例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教学目标应该具体、可行、有量化指标,以便评估教学效果。
2. 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在选择教学内容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水平和兴趣,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教学内容,例如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编写文学作品等。
3. 设计活动流程:在设计 Web Quest 教学活动时,需要设计活动流程,例如阅读、分析、讨论、写作等,各个环节需要紧密衔接,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4. 提供足够的支持:Web Quest 教学活动需要提供足够的支持,例如提供在线学习资源、解答疑惑等,以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活动任务。
5. 评估教学效果:在设计 Web Quest 教学活动后,需要及时评估教学效果,例如通过问卷调查、口头评价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活动的反馈和收获。
中职《汉字录入技术》WebQuest课程设计
、
关 于 W bu s e O et
( )什么 是 W b u s 一 eQ e t W bu s e Q e t是美 国圣地 亚哥 州立 大学 的伯 尼 . i 酋奇等 人 于 1 9 95 年开发 的一 种课 程计 划 。“ e ”是 “ Wb 网络 ” 的意 思 ,“ u s ”是 Qet “ 寻求 ” “ 、 调查 ”的意思 , e Q et是一个 以探 究 为取 向 的活动 , W bu s 在 这个 活动 中 ,学 习者所接 触 的全 部或 部分 信 息都 来 自互联 网 上 的资源 。根据 这一 意思 我们可 以把 它 译 为 “ 网络 专 题调 查 ” ,简单 地 说,W bu s 是利 用因特 网 资源 的授课 计划 或者 是课 程 单元 。 eQ e t
( )W b u s 三 e Q e t的 组 成
030 ) 63 0
摘 要 : 于 网络环 境 的 Weq e 的 学 习模 式 已经越 来 越 多的被 应 用到 实际 的教 学 当中 了。本文 以 中职 《 基 bus t 汉字 录入技 术 》课程 为例 ,结合 W eQus的相 关理论 ,以 W eQus的课 程形 式作 了课 程设 计 。首先 介 绍 了 W eQ e ,详 细论 述 了 b e t b e t b us t 为什么 《 汉字录入 技 术 》可 以应 用 w eQus教 学模式 , 下 来按 照 W eQ e 的组 成 形式对 《 b e  ̄ 接 b us t 汉字 录入技 术 》作 了课程 设 计 ,最后 提 出 了 w eQus教 学模 式 对教 师、对 学生的影 响 。 b e t
计 算 机 光盘软 件 与应用
计算机教学 与教 育信息化 Cm u e D S f w r n p lc to s o p tr C o ta e a dA p ia in 21 0 0年第 l 期 5
WebQuest在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
1 两种 教学 模式 对 比
传 统教学模式一般 是使用 传统 的教 学手段 ,完成特定 的 教学 内容的一 种课堂 教学 形式 ,其特点 是教 师 口授 、板 书 , 学生耳听 、笔记 。教师根据学 生的及时 信息反馈 ,了解 学生
育提供 了技术 、方法与认知工 具 ,它对于 深化教 育改革和发 展人 的学 习潜力 ,具有不 可替代 的作 用。随着 信息技术 与学 科整合 的深 入发展 ,突出表明网络技术 在教学 中的积极运用
是以教师 为中心的。教师 的教 学水平 、教学技 巧和教学 艺术 性 决定着学生 的学 习效果 ,在 应试 教育 条件下表 现为学 习成 绩 的高低 。这种课 堂教学模式 长期 以来 一直是我 国学校 教学
2 We Q et b u s 主要 功能
We Q et b u s是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 教育技术 系的伯尼 ・ 道 奇 (eneD d B ri 0 )博士和汤姆 ・ 马奇 (o ac )于 19 T m M rh 95年 开发的一种课程计划 。 “ b We ”是 “ 网络”的意思 , “ us Q et ” 是 “ 寻求” “ 、 调查”的意思 ,而 “ b us”在汉语 中则还 WeQ et 没 有一个与之匹配的词汇 。We Q et b u s是一 种 “ 专题调查 ”活
wh c er p d d v lp n f h ne e n e h n o mai n S c ey t r mo ei d p n e tla nn , o s n t ti ih i t a i e eo me t e I tm tu d rt e I f r t o i t, o p o t n e e d n e r i g d e o n sh o t o i f
webquest的两个教学案例
webquest的两个教学案例
WebQuest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活动,旨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
下面将介绍两个使用WebQuest作为教学工具的案例。
1. “探索文明古国埃及”WebQuest
此WebQuest是面向初中生的历史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学生通过网络资源了解古埃及文明。
学生将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探究不同方面的古埃及文明,如宗教、建筑、艺术等。
他们需要根据提供的网站和资料进行研究,并制作展示海报和PPT,以展示他们的发现和对古埃及文明的理解。
通过此WebQuest,学生将增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兴趣,同时培养团队合作和研究能力。
2. “环保行动起来”WebQuest
此WebQuest是面向小学生的科学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学习环保知识和行动。
学生将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需要选择一种环保主题,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然后通过网络资源和实地调查,了解该主题的相关知识和问题。
他们需要制作宣传海报和小册子,以向同学宣传环保行动的重要性和方法。
通过此WebQuest,学生将学习珍惜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培养团队合作和宣传能力。
总结
WebQuest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同时培养团队合作和研究能力。
通过设计有趣和富有挑战性的WebQuest,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提高教学效果。
- 1 -。
运用WebQuest模板的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教学探索
运用 We Q et b u s模板的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 刘 贤 1 丽萍 2 , 付
(. 1山西省 大 同市第十二 中学 , 山西 大 同 0 7 0 ; 3 04 2山西大同大学教 育科 学与技术 学院 , . 山西 大 同 0 7 0 ) 309
-衲 r { I
-小学
例 的分 布 情 况存 在 明显 的
不 均 衡 分 析原 因则 可 能 是 由 于 We Q et 学 应 b us 教
2 % 1
图 2样本案例 学段分布示意 图
一
、
We Qu s 案例调 查分 析 用 对 网络 软 硬件 环 境 以及 b et
1 e Qu s 例 在 不 同 地 教 师 和 学 生 的信 息 技 术 水 . b e W t案
而 文 献 案 例 则 取 自 中 国期 刊 数 据 展得 相对 较 为广 泛 . 因而这 些 地 区 学 . 占所 获案 例 总数 的 8 % . 职 9 高
的设 计 或 应 用 案 例 的 比例 自然 也 院校 案例 仅 占 1 %。 1
库 。并 对搜 集 的案例 从地 域 分 布 、 就 占据 了主导地 位 。
关键 词 : eQus; 学设 计 ; W b et教 分析 中图分 类号 : 4 4 ( 3 3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 号 :6 3 8 5 ( 0 9) — 0 3 0 17 —4 4 20 1 0 4— 3 2
从 20 年底“果 如
平 有 一定 的要 求 .而 上述 域、 学段 、 学科的应用情况分析 笔 者 通 过 网络 和期 刊杂 志 等 省 区的 网 络环 境 设 施 建设
WebQuest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WebQuest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与反思WebQuest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综合性学习策略,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治性,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搜索、分析与知识整合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WebQuest的教学设计及反思,旨在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WebQuest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掌握重大发明或发现的历史背景、发明原理和发明者等基本情况;(2)了解该发明或发现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贡献;(3)掌握信息搜索、分析和整合的方法;(4)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思维的能力。
2. 教学内容本次WebQuest学习的主题为“科技与人类社会”,学生需要选择一项重大的科技发明或发现进行深入研究。
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1)历史背景:研究该发明或发现的历史背景,了解当时的社会和科技发展状况;(2)发明原理:研究该发明或发现的原理,理解科学原理和基本工作原理;(4)信息整合:根据所学知识,整合相关的信息资料,形成报告或PPT。
3. 教学过程(1)引入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对科技与人类社会的看法和理解。
(2)任务分配:老师按组随机分配学生,要求学生间要进行密切合作与协调。
(3)信息获取:学生在互联网上收集和整理与自己选定的主题相关的信息、材料和观点资料,发挥自己的搜索能力和分析能力。
(4)报告撰写/PPT制作:要求学生撰写或制作一份完整的报告或PPT,让每位同学都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梳理和表述。
(5)展示分享:学生通过展示和分享的方式,向其他小组和老师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
4. 教学评价评价方式: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要看学生信息搜索、整合和协作的能力,结果性评价则主要看评价学生的书面报告或业务展示。
评价标准:包括信息获取的质量和广度、分析与整合能力、合作与协商能力、学习成果的质量和展示。
二、反思1. 教学中取得的成绩(1)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WebQuest教学是基于学生对信息获取和分析的自主性需求展开的,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热情。
webquest教学案例
webquest教学案例WebQuest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学习,是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学习模式。
介绍webquest教学活动运用webquest来进行教学和开展活动,我认为可以帮助我们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什么是WebQuest?WebQuest是一个研究性的活动,研究者所需的信息一部分或全部来自于网上。
“web”是“网络”的意思,“Quest”是寻求、调查的意思,也可以把它译为“网络主题探究”。
即WebQuest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学习,是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学习模式。
WebQuest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短期WebQuest;一种是长期WebQuest。
短期WebQuest指的是1~3个课时单元的学习,其主要目标是知识的获取和整合。
学习结束后,学生能够获得大量有用的新信息,并获得探究体验和感受。
长期WebQuest的学习目标是扩展和提炼知识,提升学习能力。
时间在一周到一个月之间。
一次WebQuest结束后,学生就能够学会分析某一主题的深入知识,学会将知识进行转换和迁移,并且能够提供某些体现他们理解能力的作品,如网页或模型等,以帮助他人进行学习。
下面介绍WebQuest的教学设计:一、提出课题选择一个Webquest研究主题是一个耗时的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要想使这个研究课程令学生和自己满意和成功,必须尽力做好选题工作。
研究性课程的选题不能是漫无边际的,它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掌握知识,并且能让学生有研究、发挥的空间。
二、设计Webquest提出了课题,接着根据webquest的基本模式,着手webquest设计,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板块:1.引言:在Webquest中,引言的提出,目的就是让学生知道将要学习的是什么,并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任务:一个好的webquest,首先有相对明确的任务。
这个任务不能太过于笼统,但又不能太细,可以提几个方向供学生参考,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问题,挖掘问题。
Webquest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
Webquest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作者简介:刘莹(1987-),女,内蒙古兴安盟人,内蒙古兴安盟教育招生考试中心,中教二级。
(内蒙古兴安盟教育招生考试中心内蒙古兴安盟137400)摘要:中职生大多是各个学校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的教学问题一直是教师们所头疼的,在从教几年的时间中,笔者也感觉到他们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也相对较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革新传统的教学模式。
本文对webquest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应用进行探索,从理论层面展开研究,了解它在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方面的成效,肯定了它在实践应用中的效果。
关键词:中职生;webquest;教学模式一、webquest教学模式概述webquest是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伯尼·道奇等人于 1995年开发的一种课程计划。
webquest是一种“专题调查”活动,在这类活动中,部分或所有与学习者互相作用的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上的资源。
webquest是传统的课堂接受式学习到完全开放的研究性学习中间一个很好的过渡,它能在原有的班级授课的形式下,帮助学生开展自主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的研究性学习。
据完成时间的长短,webquest可以分为短周期和长周期两种。
短周期的webquest一般一至三课时完成,其教学目标是获取与整合知识,学习者需要处理大量新信息并最终形成对这些信息的意识。
而长周期的webquest一般耗时一个星期至一个月,其教学目标是拓展与提炼知识,学习者需要深入分析“知识体”,学会迁移,并能以一定的形式呈现对知识的理解。
webouest教学模式虽然有短周期和长周期之分,但是两者的组成都是由六大模块构成:绪言(introduction)、任务(task)、过程(process)、资源(resources)、评估(evaluation)和结论(conclusion),这些模块的设置有利于学习者能够明确学习目标,获得帮助资源、了解评价方式、拓展方式等。
基于WebQuest探究学习教学设计
任务
在探究学习中,每一个小组选择一个任务进行探究学习。
任务一:查找“马”字的其他写法;查找“马”字旁的字,借助工具书了解这些字与马的关系;搜集含有“马”字的成语,并解释每个成语的意思,并用它们造句;搜集与马有关的俗语。小组成员合作,将这些资料制成PPT或展示本。
任务二:搜集与马有关的历史故事,并把这些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其他同学听。
设计意图
引言
教师用PPT出示马的各种图片,让学生观赏,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师:马和人类同生死,共荣辱,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风雨雨,成为我们忠实的朋友。在现代社会中,尽管马的作用越来越小,但是我们不该淡忘这个曾在人类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伙伴。现在,就让我们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走进这个陌生而又亲切的世界吧!
确保任务有步骤有方法有条理地逐一完成,达成探究目标。
评价
探究学习评价表
评价标尺
总结
1.每个小组进行口头总结,然后提交一份活动总结,总结小组探究的过程、收获、体会等。
2.评出“最佳小组”“小组亮点”。
3.教师对本次探究活动进行全面总结,激励学生今后更加积极地参与探究学习活动。
总结探究活动,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来了解马的世界,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加工。
教学难点:根据活动主题要求,以恰当的方式整理、加工资料。
解决措施:以任务来划分活动小组,指导学生搜集、整理和加工资料,以适当的方式展示自己的作品。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引言——任务——资源——过程——评价——总结
教学过程
张永涛教学对象分析七年级学生思想比较活跃对探究性的语文学习活动比较感兴趣尤其是网络环境支持下的语文探究式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备了基本的信息搜集能力愿意在同学和老师面前展示自己的能力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互联网的运用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互联网的运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互联网的运用成为了一种新的趋势。
互联网作为当今信息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也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机遇。
在新课标下,如何有效地运用互联网资源,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素养提升,成为了语文教师们需要认真思考和努力探索的问题。
一、互联网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在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互联网的运用可以发挥多方面的作用。
互联网是丰富多彩的,可以提供给学生大量的阅读材料,包括经典文学作品、当代优秀文学作品、新闻报道、科普知识等多种多样的文本,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和阅读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互联网是开放的,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通过电脑或手机接触到丰富多彩的语文资源,增加了学习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互联网是互动性强的,可以提供给学生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展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互联网是交流的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与老师和同学进行语言交流、文本分析、作文互评等多种交流方式,促进学生的语文思维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在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运用互联网资源。
可以利用搜索引擎收集和整理各种语文相关的网络资源,如名言警句、古诗词、作文范文等,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阅读材料。
可以利用在线课堂平台,组织语文网络课堂教学,采用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如线上讲解、线上讨论、线上互动等,以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和多样的网络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可以利用网络作文平台,组织作文写作教学,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作文,与同学相互交流、评价,提高写作能力。
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博客等社交媒体平台,分享语文学习心得、阅读体会等,促进语文学习的交流与互动。
虽然互联网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很多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webquest教学设计
webquest教学设计
WebQuest是一种基于网络资源的教学设计模式,它旨在帮助学生通过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
WebQuest教学设计通常包括导入、任务、过程、资源、评估和结论等六个部分。
首先,WebQuest的导入部分旨在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通常通过提出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或情境来引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其次,任务部分明确了学生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以及任务的背景和目标,使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
过程部分详细描述了学生需要进行的步骤和活动,包括如何使用网络资源进行研究、收集信息、分析数据等,以指导学生完成任务。
资源部分列出了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可能会用到的网络资源链接,包括网站、文章、视频等,以便学生能够方便地获取相关信息。
评估部分说明了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标准和方式,可以包括对学生表现的评价、作品的评价等,以确保学生在完成任务后能够得到及时和有效的反馈。
最后,结论部分让学生总结完成任务的收获和体会,可以通过展示作品、进行讨论等方式进行。
WebQuest教学设计的特点包括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在其中扮演着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WebQuest教学设计通过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种富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教学设计模式。
WebQuest探究型教学设计
六、结论
通过对电池的研究学习 , 相 信你收获也不少。不久的将来电 池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你能否 从不同的角度畅想电池的未来?
WebQuest模式 一、导言 二、任务 三、资源 四、过程 五、评价 六、结论
五、评价
起步1 发展中2 完成3 典范4
池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如在潜艇中。
能源科学 / 了解各种电池的
工作原理。
北京天恒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
从中能够知道可持续发展以及电池工业在可持续发展要求下的 发展趋势。
今日电子 /
WebQuest模式 一、导言 二、任务 三、资源 四、过程 五、评价 六、结论
四、研究过程 ——得出结论
六
3、在组长的带领下,将小组成员 从网络上下载的有关文字、图片信息 (研究简报),进行分析相关的材料与 相关数据,利用电脑软件的复制、粘贴、 插入、删除功能进行整理。 制作成探究 汇报文字稿与PPT演示文稿。 语句要通顺,内容要具体,图文并 茂。围绕本组研究任务,
WebQuest模式 一、导言 二、任务 三、资源 四、过程 五、评价 六、结论
四、过程——设计
2 、组内要作出明确的分工
如:负责收集文字资料, 负责图 片收集,负责调查研究,负责整理资料, 负责设计排版,负责发言等,也可以一 人身兼多职。也可每人分别负责研究任 务中的某一专题。
WebQuest模式 一、导言 二、任务 三、资源 四、过程 五、评价 六、结论
四、研究——过程
学会在网上下载网页、图片、文字资料; 学会利用电脑创建文件夹保存文件并进行分 类整理,建立电子档案袋;学会文字的输入 和输出,学会网上发送e-mail。 1、开始研究前,请在 Windows 资源管 理器中新建一个自己的文件夹,作为存储信 息资料的电子档案袋。然后,打开 WORD 文档,把它作为“记录本”,随时准备记录 和拷贝一些重要信息。
WebQuest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WebQuest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对语文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将探究式学习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
webquest作为一种基于因特网的探究式的自主学习模式,与当前大力提倡的基础教育理念相吻合。
但是真正将webquest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方面的实践比较少,而关于这一点正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本文从webquest的含义和原则入手,结合具体的实例总结出webquest的实施策略,并通过对webquest的初次尝试,探讨webquest在语文课堂教学应用中的意义、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相关改进措施等等。
关键词:webquest;语文教学;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tp393.09新一轮课程改革对语文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了“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语文的人文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将探究式学习模式引入语文课堂,促使学生思维发展、个性化人格的形成。
webquest作为一种基于因特网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正符合当前基于网络环境开展教学的要求,契合当前大力提倡的基础教育的改革理念。
在国外,webquest目前正被数以万计的中小学管理者和教师所喜爱和采用,而且已经有许多公立学校、大学和资源中心纷纷在因特网上发布了他们所征集的webquest作品。
同国外相比,webquest自2001年底引进到国内以来,得到了研究者和老师的大力支持。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真正将webquest应用在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实践还是很缺乏的,语文教育者对于现代信息技术与本学科教学整合的争论多于行动,而这一点正是当前必须解决的大问题。
基于此,笔者利用在实习学校指导学习的机会和学校语文老师联系,决定研究webquest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应用,以期在这一课题上有所突破。
本研究从分析webquest应用于教学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入手,在国内外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理论的指导下,制定具体应用webquest的实施策略,通过比较分析两个webquest案例来探讨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应用webquest的具体步骤,并进行一次初步尝试,完成从构思、设计、实施的全过程,从中总结归纳经验和教训,进而探讨webquest在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应用时存在的问题和相关改进措施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ebQuest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新一轮课程改革对语文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了“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语文的人文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将探究式学习模式引入语文课堂,促使学生思维发展、个性化人格的形成。
WebQuest作为一种基于因特网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正符合当前基于网络环境开展教学的要求,契合当前大力提倡的基础教育的改革理念。
在国外,WebQuest目前正被数以万计的中小学管理者和教师所喜爱和采用,而且已经有许多公立学校、大学和资源中心纷纷在因特网上发布了他们所征集的WebQuest作品。
同国外相比,WebQuest自2001年底引进到国内以来,得到了研究者和老师的大力支持。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真正将WebQuest应用在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实践还是很缺乏的,语文教育者对于现代信息技术与本学科教学整合的争论多于行动,而这一点正是当前必须解决的大问题。
基于此,笔者利用在实习学校指导学习的机会和学校语文老师联系,决定研究WebQuest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应用,以期在这一课题上有所突破。
本研究从分析WebQuest应用于教学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入手,在国内外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理论的指导下,制定具体应用WebQuest 的实施策略,通过比较分析两个WebQuest案例来探讨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应用WebQuest的具体步骤,并进行一次初步尝试,完成从构思、设计、实施的全过程,从中总结归纳经验和教训,进而探讨WebQuest在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应用时存在的问题和相关改进措施等等。
1 WebQuest应用于教学的依据----五项原则1.1 找出精彩的网站:人们根据可读性、是否能够引发学习者的兴趣等因素来寻找网站。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掌握搜索引擎,另外就是要学会探询隐藏在网络深处的重要信息资源,同时不要忘了网络中的书签服务。
1.2 有效组织学习者和学习资源: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学会组织资源;另外就是要有效的组织学习者,运用一些合作的策略推动小组活动。
1.3 要求学生思考:给学习者一个任务,这是WebQuest的一个关键属性;也可以让学习者试着撰写新闻报道或者模拟日记;还可以通过社会生活中某个真实可信的争论来把学习者的研究主题组织起来。
1.4 选用媒体:在选用媒体时,我们应该考虑到以下因素:首先是人,因为互联网并不仅仅是计算机的网络,它更是人的网络;另外一个是交流的因素,可以把交流记录下来作为学习的原材料。
同时也要重视网页中视频音频的作用。
1.5 为高水平的学习期望搭建脚手架:一个精彩的WebQuest应该根据学生的需要构建脚手架,从而使得学习者的学习活动过程能够清晰地表现出来。
2 WebQuest具体的实施策略一个标准的WebQuest必须包括引言、任务、过程、资源、评价、结论6个部分。
是否有效的实施这几大步骤,是决定WebQuest成败的关键。
在此,通过列举两个案例来探讨WebQuest的实施策略:《拿来主义》和《威尼斯商人》。
2.1 引言的设计方法《拿来主义》引言明确了学习的内容:通过研读作品去体会鲁迅先生作品里“吃人”的“无物之阵”,理解那颗真实而丰富的灵魂。
让学生参与的理由是:广泛的阅读,知人论世,深入作品,深入心灵。
《威尼斯商人》首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学校要举办艺术节,需要表演莎士比亚经典话剧《威尼斯商人》,现在向全校招募导演。
这样转换了学生的角色,让他们当起了导演,必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2 任务部分的设计《拿来主义》明确规定了四项任务:撰写鲁迅小传、建立有关鲁迅的作品的网页、建立有关鲁迅的评论的网页和撰写关于拿来主义的文章。
《威尼斯商人》明确规定了三项任务:通读《威尼斯商人》剧本、撰写一份研究报告,答辩时递交给评委会以及制作一份PowerPoint演示文稿,答辩活动用。
任务模块主要是描述学生在完成学习后的最终结果。
2.3 过程部分的设计《拿来主义》缺少明确步骤的同时无形中又给学生额外的任务,由任务环节中的四项变成了过程环节的五项,容易使学生造成混乱,影响其思考的进程;同时又缺少合理的建议,会使学生一时手足无措。
《威尼斯商人》的过程循序渐进,并把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的过程,定位了探究的方向;同时,提出了教师的合理建议。
2.4 资源部分的设计2.5 评价部分的设计《拿来主义》评价,针对高中学生作了具体细致的量化,无论是小组活动还是个体活动都有着相同的评分标准,按照起步、发展、完成和典范四个层次进行量化,使老师和学生清晰可见每个步骤的得分情况。
《威尼斯商人》评价部分,作者针对高中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在评价方面作了具体细致的量化,无论是小组活动还是个体活动都有着相同的评分标准,按照起步、发展、完成和典范四个层次进行量化,从综合分析、表达、协作学习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2.6 结论部分的设计《拿来主义》的结论是“思考深入,就要联系身边的生活”,同时展示了学生的作品。
既然评价是多元的,那么结论也应该是多元的。
《威尼斯商人》的结论是“找到了吗,那属于我们自己独特的戏剧、名著欣赏途径?”并规定了电子文档作业的命名规则和作业递交方式。
由此可见:结论部分主要是提供机会,总结经验,鼓励对过程进行反思、拓展和概括所学知识,鼓励学习者在其他领域拓展其经验。
3 WebQuest在中学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初次尝试在认真学习了WebQuest相关内容之后,作者进行了初次尝试,动手设计了一个语文WebQuest,设计思路如下:3.1 主题的选择选择的主题是人教版高中二年级鲁迅的《祝福》这篇文章。
之所以选择这个主题,考虑到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鲁迅作品,如《孔乙己》、《阿Q正传》等等,而且鲁迅是我国伟大的作家,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互联网上关于鲁迅的资料很多;通过组织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探究能得到一定的结论,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
3.2 引言的设计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一名语文教师如果能运用最佳方式导入课文,则是上好新课的重要一环。
采用了在“祝福”上造成悬念,吸引学生注意力。
通过设计“年夕,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除旧迎新的吉祥时间。
人们阖家欢聚,为来年的幸福而庆贺,可有谁想到,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却是在年夕之中死去呢?”这样一段开场白能够给学生以心理刺激,让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3.3 任务的布置(1)任务一:把全班同学分成五大组,根据小说情节发展脉络,共同表演《祝福》话剧。
表演内容如下:第一组:表现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第二组:表现祥林嫂初到鲁镇;第三组:表现祥林嫂被卖改嫁;第四组:表现祥林嫂再到鲁镇;第五组:表现祥林嫂突然死去,以及我的感受。
(2)任务二:要求学生以《阴间的祥林嫂》为题写一篇800字的文章,设计这两个任务主要是考虑到:首先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祥林嫂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必须先引导学生先来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会小说的主题。
考虑到学生有极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所以把全班同学分成五个组,分别按照序幕、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来表演《祝福》的情节。
其次根据任务驱动法,给学生第二个任务是要求学生以《阴间的祥林嫂》为题写一篇文章,这样做一方面能够锻炼学生的想象力,照应祥林嫂生前遭遇;另一方面能够突出中心,体现小说主题。
3.4 过程和资源的设计(1)过程部分的设计:本文大纲上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如下:第一课时是课堂研读讨论:首先介绍鲁迅写作《祝福》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
然后列出6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并要求学生按照要求记录下来。
设计的出发点是:这些问题主要是围绕集中讨论祥林嫂悲惨命运的根源。
经过调查发现现在的中学生由于其特定的成长的历程,对旧中国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理解是肤浅的。
第二课时是深入研读:先把第一课时的学生作业进行分类,将研究相类似的学生分在一组,同组讨论,各自的观点是什么?同时要求学生要学会倾听其他同学的意见,记录下他们的要点:对每一个小组分别加以适当的指导。
每组派代表把自己的观点向全班同学说明一下。
第三课时是成果交流展示:全班通力合作,自编自演话剧《祝福》;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宣读写的《阴间的祥林嫂》。
(2)资源部分安排3.5 评价和总结的设计思路(1)在评价部分:根据课文的教学要求、学生的能力状况,设置了如下的评价:从综合分析到表达再到协作学习三个部分给学生评分,每部分按照起步、发展、完成、典范四个阶段作为参照标准。
(2)结论部分:《祝福》曾多次被搬上银幕和舞台。
具有这么大的艺术魅力,很大程度在于塑造了具体感人的典型形象――祥林嫂。
优秀的作家总是通过他笔下的人物来描绘他所处的时代,寄寓他所领悟的生活哲理。
”目的是给本文来一个总结,为本次课划上一个完整的句号。
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出WebQuest确实对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应用方面带来了很大的作用:它能够激发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高级思维能力以及语文素养,也促进了老师专业化方向的发展。
但是经过研究发现语文老师在运用WebQuest教学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问题主要集中在:1)选用的主题不合适:WebQuest运用的范围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采用WebQuest模式进行教学的,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有许多的WebQuest案例选用的主题并不合适,不符合WebQuest的特点和要求。
2)对资源模块的指导不力:WebQuest中虽然链接了许多网站,但是没有明确指导学生如何利用这些网站的资源。
3)实际的应用效果不明显:许多老师都尝试将WebQuest模式付诸教学实践,但是限于环境、资源、管理和学生的习惯等制约因素,真正扎实地把WebQuest深入应用于教学实践的并不多。
4)独创性不强,模块化色彩较浓:教师在设计WebQuest时,只是一味的套用模版,缺乏自主创新,没能真正的理解和把握精髓。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现阶段的WebQuest与课堂教学的衔接也存在不少问题,内容安排呆板,结构程序化,没能体现其真正特色。
5)评价方式名不副实:为了克服传统评价方式的缺憾,WebQuest在评价方式的制定上倾向于采用一些质性评价方式,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评价方式的革新无疑是有益的。
然而,从另外一方面也导致了形式主义的泛滥,过分追求学生的主体性,缺少统一而规范的评价标准,当然也就无法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与此同时,WebQuest还强调过程性评价,也就是在整个应用WebQuest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不断进行评价和判断,这样有利于及时把握全局,推动整个教学过程的顺利推进。
4 建议只有克服以上的不足,才能让WebQuest在语文教学设计应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