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苏教版下册美术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第六课《线的魅力》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第六课《线的魅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5be038af45b307e8719748.png)
第六课《现代魅力》淮安市南陈集中学曹亚梅一、教材分析:《线的魅力》是苏教版美术教材七年级下册第6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内容。
在这一学习领域中,学生通过感受线造型的艺术美和线的艺术魅力,能够初步了解线造型的基本技法,并能运用和掌握这一造型手段,表现生活,表达情感;并通过讨论、欣赏、临摹、写生等多种方式丰富艺术感知,激发学习热情。
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线造型这种艺术语言,初步掌握线造型的表现方法。
2.通过体验与探究,学会观察、了解、感悟不同的线的存在形式。
3.通过欣赏与感悟自然和生活中的线,增强对生活的感受。
三、教学重点:了解线造型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难点用线条的不同形态表达思想和情感。
五、教学方法:欣赏、演示、合作、探究、讨论等教学方法。
六、教学准备:1.教师:多媒体课件,范画2.学生:预习书本上的范画,初步感悟线条,绘画工具。
七、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激发兴趣【课件展示】播放线条的相关视频师生互动: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感受教师总结:看了这段有关线条的视频,伴随着欢快的音乐,我们能感受到线条的活力和美感。
它具有无穷的魅力。
在自然和生活中到处都有线的存在,不同的线条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感觉,能启发人的丰富的联想。
这一节课我们就来体验一下线的魅力。
教师板书课题:线的魅力(二)走进生活,欣赏感受提问:自然和生活中到处都有线的存在,你发现了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只要大家平时注意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就一定可以发现很多的线。
线是无处不在的!请大家看一组图片,从这些图片中你能发现什么样的线。
你能说出这些线给你带来的感受吗?【课件展示】各种线带来的视觉感受A、曲线能使人产生动感、旋转感(弧形楼梯)B、水平线能使人产生开阔感、宁静感(平静的湖面)C、倾斜线能使人产生向上感、飞跃感(苏通大桥)D、垂直线能使人产生高耸感、庄严感(古典教堂)E、射线给人方向感(激光)走进心灵,抒发情感学生:初步表达出你对各种线条的感受,并且在白纸上表达出来老师总结学生的作品(三)走进作品,探究体验感受中国画的线条魅力【课件展示】《朝元图》和《水游叶子》图片问题一:在欣赏《朝元图》和《水游叶子》的线造型后,分析这两图的线条差别,学生讨论,班级交流教师边总结,边示范临摹作品的局部。
新版苏少版七年级上、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新版苏少版七年级上、下册美术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127f05cc80eb6294dd886c89.png)
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上)教案第1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中国画三大画科之一花鸟画的说明,了解花鸟画涉及的范围及分类、特点、表现形式,并且怎样通过花鸟画作为抒发和表达人意念的重要媒介,体会它带给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深厚情感。
理解花鸟画家通过富于情感和生命的花鸟形象,来表达画家对自然界、客观实际,以及对社会的客观法则的体验和认识,来反映社会的情调和气氛。
2、主要了解花鸟画的历史演变,按照中国美术史发展的脉略,注重学习它的形成,风格的演变,流派的生成等。
再者了解文人水墨画带给花鸟画的生机以及文人画注重情感,重墨轻色和人格化的表现特点。
3、理解花鸟画在传统继承的基础上,具有极大创新性和创造性,注重极具强烈的自我意识的表现,了解近现代花鸟画名家在近现代所作出的伟大贡献二、教学重点: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和人文特点。
教学难点:写意花鸟画与动物画的区别和花鸟画的分类。
三、课前准备:多媒体图片与相关资料四、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中国写意花鸟画的概述花鸟画:是以描绘花鸟、草虫等内容为题材的中国绘画形式它表现自然、歌颂生命,并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给人以丰富的启迪与联想。
写意花鸟画:是以概括的简练的笔法来描绘自然界中的花鸟的一种传统的绘画方式。
本节课主要内容:1、什么是传统花鸟画2、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3、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精神内涵4、中国古代花鸟画的表现形式5、中国古代花鸟画的历史轨迹及作品欣赏首先我们先来比较一下生活中的花鸟和写意花鸟画的不同。
1、自然界中的动物2、自然界中的植物3、现实中的鸡与写意国画中的鸡4、现实中的荷花与写意国画中的荷花5、现实中的樱桃与写意国画中的樱桃(二)发展阶段:1、什么是传统花鸟画在中国画以花草、竹石鸟兽虫鱼为题材的作品都属于花鸟画范畴。
它是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画传统画科。
2、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1)注重“写生”——从实际生活中撷取对象,并加以艺术表现的优良传统。
苏教版七年级美术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397451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4.png)
苏教版七年级美术教案教案标题:苏教版七年级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苏教版七年级美术教材的内容和教学要求;2. 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3.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苏教版七年级美术教材的核心概念和基本技能;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3. 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和表达。
教学准备:1. 苏教版七年级美术教材;2. 教学投影仪和投影幕布;3. 美术工具和材料,如铅笔、彩色铅笔、水彩颜料、画笔、画板等;4. 学生作品展示区域。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投影仪展示苏教版七年级美术教材的封面和目录,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好奇心;2. 引导学生讨论美术的重要性和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苏教版七年级美术教材的核心概念和基本技能,如线条、色彩、造型等;2. 利用投影仪展示相关图片和作品,解释其中的艺术元素和表现手法;3. 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讨论,加深对美术知识的理解。
三、实践操作(30分钟)1. 分发美术工具和材料,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和创造,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进行绘画创作;3. 鼓励学生展示作品,并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指定区域;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欣赏和评价,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创作心得;3. 教师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和鼓励,提供改进的建议。
五、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和发展潜力;2. 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和探索美术领域。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参观美术展览或艺术博物馆,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2. 组织学生参与美术比赛或艺术活动,提高他们的艺术表现能力。
教学反思:1. 教案中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2.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创作;3. 学生的学习反应和作品展示是否达到预期效果;4. 如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美术教案苏少版七年级下册全册
![初中美术教案苏少版七年级下册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05e10b23d15abe23492f4d58.png)
第一课另一种选择?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二)第二课人类的朋友第3课《夸张有趣的脸》教案第四课让画动起来第五课我们的节日第六课线的魅力第7课重复的魔力第8课立线装饰第9课奇妙的肌理世界第一课另一种选择?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二)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引导学生建立一种新的绘画理念,让学生对外国风景画和静物画有初步认识,了解野兽派、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立体派的绘画风格和艺术特点。
2、通过赏析19世纪末风景画、静物画的艺术特色,感悟现代艺术的独特魅力,从各派大师们的作品里体会他们丰富的情感和个性,品味画笔与心灵撞击而成的绘画作品的精彩和永恒,感受画家的创作思想和情感流露。
3、发现和理解19世纪末风景画、静物画的艺术美,进行评述、讨论、交流等多种教学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小组研讨型学习模式下,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
本课重点: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态度赏析19世纪末风景画、静物画的艺术特色;通过对各种画派作品的赏析,分析、比较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异同;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的区别。
本课难点:如何理解凡高的“表现性”(或主观感受),感悟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性格等精神特征是本课的难点所在。
课前准备教学ppt、画家视频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先学后教,引入印象派概念出示ppt,欣赏一组图片(工笔画荷花与莫奈的睡莲),请同学从美术角度分析相同题材不同表现形式作品的特点,二者在技法上有什么不同,画面带给你什么感受?并请各组代表准备发言。
《出水芙蓉图》用没骨法。
用笔轻细,敷色柔美,几乎不见笔迹。
浅粉色的花瓣、嫩黄花蕊,似乎还带有拂晓时分的露珠,这正是花苞初发的最佳时刻。
粉红色的莲花在碧绿的荷叶映衬下显得格外的清妍艳丽。
它突出地表现了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
这是宋人花卉小品中难得的上乘佳作。
《睡莲》是印象派绘画最具代表性的大师克劳德?莫奈晚年的作品,以令人叫绝的技法,在垂直的平面上描绘出波光粼粼的水面向远处延伸的视觉效果。
苏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
![苏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e2140aa1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40.png)
苏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该教学计划的目标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美术技巧和创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品鉴能力。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 通过研究丰富多样的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学生创作独特的艺术作品;4. 培养学生对不同艺术形式和表现方式的理解和欣赏能力;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通过合作完成艺术创作。
二、教学内容和安排本教学计划分为四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
单元一:自然与艺术教学内容:1. 探索大自然中的美景和生物形态,了解自然对艺术的启发;2. 研究绘画自然景物,如山水、花卉等;3. 集体创作自然主题的艺术作品。
单元二:人物与肖像教学内容:1. 研究不同肖像画的技法和表现方式;2. 分析和研究经典肖像作品,了解肖像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3. 创作自己和他人的肖像作品。
单元三:色彩与光影教学内容:1. 研究色彩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2. 探索色彩在艺术中的表现力和情感表达;3. 研究光影的表现技巧,绘制明暗对比强烈的艺术作品。
单元四:艺术与生活教学内容:1. 了解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2. 分析和探讨艺术与社会、文化的关系;3. 鼓励学生设计和创作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艺术作品;4. 组织艺术展览,展示学生的艺术作品。
三、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1. 采用情景教学法、讨论互动法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 指导学生进行实际绘画操作,提供实践机会;3. 鼓励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艺术作品,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4. 通过观察、作品评价和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价,不仅注重结果,还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过程。
四、教材和资源教材:1. 《苏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材;2. 丰富的美术作品集和图片。
资源:1. 美术教室和绘画工具;2.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用于展示艺术作品。
七年级苏教版下册美术教案
![七年级苏教版下册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d245ba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31.png)
七年级苏教版下册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并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美术知识与技能,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交流等环节,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第1课风景写生1. 教学目标:了解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学会观察和表现自然景观。
2. 教学重点:掌握风景写生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技巧。
3. 教学难点:如何表现风景中的空间感和氛围。
第2课时:第2课人物头像写生1. 教学目标:了解人物头像写生的基本技巧,学会观察和表现人物特征。
2. 教学重点:掌握人物头像写生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技巧。
3. 教学难点:如何表现人物头像的神态和表情。
第3课时:第3课静物写生1. 教学目标:了解静物写生的基本技巧,学会观察和表现静物特征。
2. 教学重点:掌握静物写生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技巧。
3. 教学难点:如何表现静物的质感和空间感。
第4课时:第4课动物写生1. 教学目标:了解动物写生的基本技巧,学会观察和表现动物特征。
2. 教学重点:掌握动物写生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技巧。
3. 教学难点:如何表现动物的姿态和神情。
第5课时:第5课创作与设计1. 教学目标:了解创作与设计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2. 教学重点:掌握创作与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教学难点:如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
三、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分析、实践、交流等教学方法,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品完成情况、小组合作表现等多方面进行评价,注重学生的过程参与和能力发展。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材。
2. 教具:绘画工具、模型、图片等。
3. 教学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
4. 网络资源:相关美术作品、图片、视频等。
六、教学计划第6课时:第6课色彩与情感1. 教学目标: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色彩表达情感。
2. 教学重点:掌握色彩的三要素和搭配方法。
七年级苏教版下册美术教案
![七年级苏教版下册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7f520d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52.png)
七年级苏教版下册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美术基本概念和术语。
2. 绘画技巧和材料的使用。
3. 欣赏和分析经典美术作品。
4. 创作实践:素描、水彩画、剪纸、手工制作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审美能力。
2. 教学难点:绘画技巧的掌握和运用,创新思维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美术基本概念、术语和欣赏分析方法。
2. 示范法:展示绘画技巧和创作过程。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进行创作。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心得和创作经验。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美术基本概念和术语介绍。
2. 第二课时:绘画技巧的讲解和示范。
3. 第三课时:欣赏和分析经典美术作品。
4. 第四课时:创作实践:素描。
5. 第五课时:创作实践:水彩画。
六、教学内容:1. 剪纸艺术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欣赏和分析剪纸作品。
3. 创作实践:剪纸艺术作品的制作。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剪纸艺术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2. 教学难点:剪纸细节的处理和创意的展现。
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剪纸艺术的基本概念和欣赏分析方法。
2. 示范法:展示剪纸技巧和创作过程。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进行剪纸创作。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心得和创作经验。
九、教学安排:1. 第六课时:剪纸艺术的基本概念和技巧介绍。
2. 第七课时:欣赏和分析剪纸作品。
3. 第八课时:创作实践:剪纸艺术作品的制作。
十、教学评价:1. 学生剪纸作品的质量。
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如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对剪纸艺术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十一、教学内容:1. 手工制作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欣赏和分析手工制作作品。
七年级苏教版下册美术教案
![七年级苏教版下册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e93834a8114431b80dd811.png)
七年级苏教版下册美术教案单元欣赏评述课题另一种选择-外国风景、静物画赏析第 1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通过欣赏,使学生对19世纪末外国风景画和静物画有初步认识,了解印象派、新印象、后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等的绘画风格和艺术特色能力通过欣赏、评述、讨论、交流等多种教学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发现和理解19世纪末风景画、静物画的艺术美,并能用语言(文字)赏析作品情感通过赏析19世纪末风景画、静物画的艺术特色,感悟现代艺术的独特魅力,从现代派大师们的作品里体会他们丰富的情感和个性,品味画笔与心灵撞击而成的绘画作品的精彩和永恒重点①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态度赏析19世纪末风景画、静物画的艺术特色。
②通过对后印象派作品的赏析,分析、比较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异同难点①如何理解现代派绘画的"表现性",感悟作品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性格等精神特质,是本课的难点所在教学准备①精选三段音乐:a.自然界的风、雨、雷、流水、蛙鸣等天籁之音;b.(初中音乐课)圣·桑的《动物狂欢节》选段;c.雅尼音乐选段。
②制作抽象三维动画一段。
学生准备:一些优美的风景画、静物画图片(可能大多数为实物照片)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活动教师组织指导感受音乐中所描绘的画面通过赏析19世纪末风景画、静物画的艺术特色,感悟现代艺术的独特魅力,从现代派大师们的作品里体会他们丰富的情感和个性,品味画笔与心灵撞击而成的绘画作品的精彩和永恒通过欣赏、评述、讨论、交流等多种教学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发现和理解19世纪末风景画、静物画的艺术美,并能用语言(文字)赏析作品一、导入:学生聆听音乐,试用简洁的词语描述自己的感受,诸如缥缈的、激情的、空灵的、令人沉醉的等。
从雅尼音乐独特的现代风格引出19世纪末的绘画。
②学生思考:a.你能读懂这些作品吗?b.画家为何要这样来画风景和静物呢?c.这些作品在表现技法上有什么特别之处?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分组深入讨论各幅作品的艺术特色,了解作者生平、性格特征等;并推选代表将讨论结果公布交流。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全册美术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全册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727937915f804d2b16c1d5.png)
欣赏*评述第一课另一种选择·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建立一种新的绘画理念,让学生意识到绘画风格的多样性。
2、在欣赏画家作品的同时感受画家的创作思想和情感流露。
3、在小组研讨型学习模式下,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重点难点学生对不同绘画风格的理解,特别是印象派绘画的特点。
教学准备教师——投影仪、相关作品幻灯片;学生——美术课本,一支钢笔或圆珠笔教学方法:讨论、释疑教学过程:一、自习发现,提出疑惑让学生自习课本,看课本范作提出疑惑。
二、小组合作,研究释疑通过几幅作品的分析、研讨,认识新的绘画风格。
具体作品:《水果静物》油画(法国)塞尚《日出·印象》、《睡莲》组画 -----(法国)莫奈《向日葵》(荷兰)凡高三、观念更新,联想表达以新的观点重新认识画家作品,并通过欣赏作品作出相应联想与表达。
美术知识印象主义作为绘画流派出现于法国。
1874年3月25日,.莫奈、.雷诺阿、.毕沙罗、西斯莱、.德加、.塞尚、.莫里索等一群年轻的法国画家,在巴黎举办了无名画家、雕塑家、版画家展览会,因莫奈展出的一幅题为《日出·印象》的油画的题目被一位观点守旧的记者借用,撰文嘲讽此展览为“印象主义画家展览会”,遂产生印象主义或印象派之名。
在艺术观点上,印象主义画家反对当时占正统地位的古典学院派,反对日益落入俗套、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绘画,吸收荷兰、英国、西班牙、日本、中国等国家绘画的营养,同时受现代科学,尤其是光学的启发,认为一切色彩皆产生于光,于是他们依据光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来调配颜色。
由于光是瞬息万变的,他们认为只有捕捉瞬息间光的照耀才能揭示自然界的奥妙。
因此在绘画中注重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主张到户外去,在阳光下依据眼睛的观察和现场的直感作画,表现物象在光的照射下,色彩的微妙变化。
画家介绍:莫奈:法国画家。
1840年11月14日生于巴黎,1926年12月5日卒于吉维尼。
早年受业于革新画家.布丹门下,1859年来到巴黎和许多艺术家结识。
第2课 关注你、我,他-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2课 关注你、我,他-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0b12a0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79.png)
第2课关注你、我,他-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社交网络的概念和特点;2.培养学生在网络中尊重他人、自我保护的意识;3.增强学生对自我形象的认知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网络安全和自我形象的意识;2.创作合理的个人形象。
教学难点1.如何在网络中保持自我形象;2.如何运用艺术表现手段表达自我。
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和互动讨论;2.观看相关视频;3.课堂实践和小组讨论。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第一节课:了解社交网络教学目标学生了解社交网络的概念和特点。
时间内容活动5min 教师引入教师简单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10min 热身活动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喜欢使用的社交网络及原因20min 视频观看和讨论观看关于社交网络的优缺点的视频,并分组讨论15min 总结回顾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第二节课:网络安全与自我形象教学目标学生了解网络安全和自我形象的意识,提升对个人形象的认知和审美能力。
时间内容活动5min 课前预习学生回答关于网络安全和自我形象的问题检测10min 分组讨论分组讨论网络中可能遇到的不安全因素以及如何保持自我形象的问题20min 课堂实践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选择一款社交应用进行创作,同时注意网络安全和自我形象15min 作品展示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共同考评与考评教学评价本次课程通过引入社交网络的概念和特点,提升学生对网络中自我形象和安全的意识。
同时,通过课堂实践,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效果显著,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和热情。
苏教版_中学美术13册教案(初一)
![苏教版_中学美术13册教案(初一)](https://img.taocdn.com/s3/m/9cbf8aea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2b.png)
苏教版中学美术13册教案(初一)一、教材简介苏教版中学美术13册是一套适用于中学一至三年级的美术教材。
本教材一共由13册组成,分别是初一上下册、初二上下册、初三上下册和选修一至三册。
本篇教案主要介绍初一上下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教学,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的美术形式和风格;•了解和掌握绘画和手工艺术的基础知识;•学会基本的绘画和手工技巧;•学会观察和描述自然、人物和静物。
2.能力目标通过本教学,学生能够:•能够用线条、色彩和构图表达想法和情感;•能够进行手工艺术创作;•能够观察和描述自然、人物和静物。
3.情感目标通过本教学,培养学生的:•热爱美术艺术的情感;•重视、尊重、欣赏不同的美术形式和风格。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熟悉绘画和手工艺术的基础知识;•学会用线条、色彩和构图表达想法和情感;•进行手工艺术创作。
2.教学难点•将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创作中;•学生如何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艺术表达。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1.教学内容(1)初一上册•第一课:艺术与创意•第二课:线条的表现力•第三课:素描的基本技法•第四课:用水彩颜料绘画•第五课:色彩的运用•第六课:静物的构图与绘画•第七课:肖像的构图与绘画•第八课:大自然的构图与绘画(2)初一下册•第九课:手工艺术的基本知识•第十课:布艺的基本工艺•第十一课:编织的基本工艺•第十二课:造型艺术与手工艺术的结合•第十三课:将艺术运用于生活中2.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授基础知识和技能;•分组进行绘画或手工艺术创作;•观察和分析名画、模型和真实的自然、人物、静物等;•课堂示范;•提供丰富的教材资料和实践机会;•分享、讨论和展示。
五、教学评估教学评价旨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进程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情况。
本套教材提供丰富的评估方法和工具,包括:•课堂观察和记录;•在课堂上的表现;•课后作业和艺术作品;•学生自我评估和互评;•考试或测试。
2022-2023年七年级美术下册 色彩搭配教案 苏教版
![2022-2023年七年级美术下册 色彩搭配教案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5768750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b4.png)
2022-2023年七年级美术下册色彩搭配教
案苏教版
教学目标:
- 了解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 掌握常用的色彩搭配方法
- 提高学生对色彩搭配的敏感度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
1. 色彩基础知识回顾
- 基本色的认识
- 三原色、二次色和补色的关系
2. 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
- 冷暖色搭配
- 补色搭配
- 类似色搭配
- 对比色搭配
3. 常用的色彩搭配方法
- 单一色调搭配
- 对比色搭配
- 渐变色搭配
- 类似色搭配
4. 色彩搭配实践
- 给定主题,让学生自由选择色彩搭配方法进行绘画创作
- 分享作品并互相评价,探讨不同色彩搭配带来的视觉效果
教学步骤:
1. 导入:复基本色的概念和三原色、二次色的关系。
2. 介绍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方法。
3. 分析和讨论不同色彩搭配方法在艺术作品中的运用效果。
4. 练: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使用给定的色彩搭配方法完成绘画作品。
5. 分享作品:让学生展示作品,并与其他小组成员互相评价。
6. 总结和归纳:回顾研究内容,总结不同色彩搭配方法的优劣和适用场景。
7. 作业:要求学生练使用不同色彩搭配方法进行创作,并撰写心得体会。
教学评价:
- 学生绘画作品的创意度和技巧水平
- 学生对不同色彩搭配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 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资源准备:
- 白板、彩色粉笔
- 绘画纸、彩色铅笔、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参考资料:
1. 苏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材
2. 美术教育教学参考书籍中关于色彩搭配的章节。
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8课 奇妙的墙5-苏少版
![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8课 奇妙的墙5-苏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d651b0c86bd97f192379e929.png)
5.小组PK
找基本型
《三只小猪》的故事大家早已耳熟能详。今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三只小猪分别盖的是什么房子,用什么材料呢还记得吗?哪间房最结实?墙是怎么砌的?
动画还原小猪砌墙的过程。
这些墙和之前的相比有哪些不同?
总结;一块块砖——叠加组合——墙。建筑物的墙,大多是用一块块砖砌出来的,这种方法在立体构成中就称为累积构造。
它们是不是墙
哪些地方做出了变化?
小结:通过改变基本形的方向、位置、间隔距离,即不同的累积方式,可以使“墙”能想办法用最快的时间组成一堵墙吗?还有哪些不同的累积方式可以用笔记录下来
提高累积实践发现了什么技巧有?
如何让墙更加有趣?通过哪些方法、形式可以做到呢?
多媒体出示图片
累积构造-墙式累积构造
锻炼观察审美能力。开拓思维进一步理解累积构造的特点。
小组作业前的铺垫练习,进一步探讨交流互动高效解决问题能力和方法
(二)交流与探讨
合理分组——选择主题和呈现方式——创设基本型——分工合作制作。最终把小组作品粘贴在4开卡纸上
学生按喜好分组,选出小组长,分工合作,创设制作基本型
参与主题设计制作,完成小组作业
分组抢答:快速找基本形欣赏生活中的另类“墙”
观看回答
草、木、砖房子
墙是由一块块砖有规律的砌成的。
学生赏析找不同
墙是建筑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
是,奇妙的墙!
学生思考,用纸卷成圆柱体,再通过小组合力累积成“墙”。然后用笔记录下所能想到的累积方式
总结累积的技巧
发现:基本形有规律地重复叠加、聚集组合出的“墙”漂亮,基本形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可以产生丰富的空间效果。
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下册全册
![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下册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8bdfa12687c24028915fc372.png)
第一课《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教学设计
第二课《关注你、我、他》教学设计
第三课《在临摹中感受》教学设计
第四课《动感生活》教学设计
第五课《仕女·簪花》教学设计
步摇──《释名》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动摇也”。
以黄金为首,如桂枝般相缠,下垂以珠,行则动摇,凸显行步动态之美。
5. 示范分析
耳饰:不同形态的耳饰可以调节人们的视觉,达到美化形象的目的。
商代金质耳珰
教师分析人物的脸型,示范耳饰造型带给人们的视觉变化。
现代手饰
教学反思
第六课《多变的颜色》教学设计
第七课《重复的魔力》教学设计
第八课《奇妙的墙》教学设计
第九课《在绘画中永生──外国肖像画》教学设计。
七年级苏教版下册美术教案
![七年级苏教版下册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4874bb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7e.png)
七年级苏教版下册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素描基础学习素描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练习素描静物、风景等题材。
2. 第二章:色彩知识学习色彩的基本概念和搭配技巧。
练习水彩画、油画等色彩作品。
3. 第三章:图案设计学习图案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练习创作具象和抽象的图案作品。
4. 第四章:版画制作学习版画的基本技法和制作过程。
练习木刻、石版等版画作品。
5. 第五章:雕塑技艺学习雕塑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练习泥塑、石雕等雕塑作品。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采用示范法,展示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潜能。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4.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的质量,包括技巧、创意、表现力等方面。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包括观察、思考、讨论等方面。
3. 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材。
2. 教具:画纸、画笔、水彩、油画颜料、刻刀、版画纸、雕塑泥等。
3. 参考资料:优秀美术作品、教学视频、网络资源等。
六、第六章:现代艺术欣赏学习现代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欣赏现代艺术家如毕加索、杜尚等的作品。
分析现代艺术对传统艺术的突破和影响。
学生尝试创作具有现代艺术风格的画作。
七、第七章:民间艺术探究了解民间艺术的形式和分类,如剪纸、泥塑、年画等。
学习民间艺术的创作技巧和寓意。
学生实地考察民间艺术,进行作品创作和展示。
讨论民间艺术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八、第八章:摄影基础介绍摄影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学习摄影构图和光影处理。
学生练习拍摄照片,掌握摄影技巧。
分析摄影作品的主题和表现力。
七年级苏教版下册美术教案
![七年级苏教版下册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c12b9d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d7.png)
七年级苏教版下册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2. 通过欣赏和分析优秀的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审美鉴赏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素描基础教学重点:学习素描的基本技巧,如线条、明暗、比例等。
教学难点:如何把握物体的比例和结构。
2. 第二章:色彩认知教学重点: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如色彩的三原色、色彩的搭配等。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色彩表达情感和营造氛围。
3. 第三章:绘画材料与技法教学重点:熟悉不同的绘画材料和技法,如铅笔、水彩、油画等。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技法表现作品。
4. 第四章:人物肖像教学重点:学习绘制人物肖像的基本技巧,如面部结构、表情等。
教学难点:如何把握人物的神态和特点。
5. 第五章:风景绘画教学重点:学习绘制风景画的基本技巧,如构图、色彩搭配等。
教学难点:如何表现风景的层次感和氛围。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教师讲解基本知识和技巧,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2. 采用示范法,教师演示绘画过程,学生跟随操作。
3. 采用欣赏法,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优秀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4. 采用分组合作法,学生分组完成课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绘画作品的质量,评价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3. 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评价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材。
2. 绘画材料:铅笔、橡皮、画纸、水彩等。
3. 教学图片:优秀美术作品、人物肖像、风景图片等。
4. 教学视频:绘画技巧教程、艺术家介绍等。
六、第六章:版画制作教学重点:了解版画的基本制作流程,如刻板、印刷等。
教学难点:如何把握版画的刻制技巧和印刷效果。
七年级苏教版下册美术教案
![七年级苏教版下册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d32174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40.png)
七年级苏教版下册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欣赏与评述1. 欣赏各种绘画作品,了解其风格特点。
2. 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欣赏和评价。
第二课时:绘画基础1. 学习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2. 练习绘制简单的静物、风景等绘画作品。
第三课时:手工制作1. 学习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如剪纸、折纸、泥塑等。
2. 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手工作品。
第四课时:设计应用1. 学习设计的基本原理,如对称、平衡、对比等。
2. 设计一个属于自己的图案或标志。
第五课时:欣赏与创作1. 欣赏各种美术作品,了解其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2. 创作一幅属于自己的绘画或手工作品。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基本知识和技巧。
2. 采用示范法,展示绘画和手工制作的过程。
3. 采用欣赏法,让学生通过欣赏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4.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提高绘画和手工制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基本绘画技巧和手工制作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的提高程度。
五、教学资源:1. 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教材、参考书。
2. 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工具和材料,如画纸、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
3. 各种绘画和手工制作的作品,用于欣赏和评述。
六、第六课时:色彩理论与实践1. 学习色彩的基本理论,包括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饱和度)和色彩搭配原则。
2. 进行色彩实践,学习如何调色和运用色彩绘制作品。
七、第七课时:摄影与美术1. 了解摄影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学习如何运用摄影表达审美。
2. 结合摄影作品和美术作品,探讨摄影与美术的关系和相互影响。
八、第八课时:美术史常识1. 介绍中国古代美术史的基本脉络和重要人物。
2. 通过欣赏古代美术作品,使学生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第3课 在临摹中感受-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3课 在临摹中感受-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adcfb2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83.png)
第3课在临摹中感受-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对象本教案适用于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的学生。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临摹的定义和相关知识。
2.掌握临摹的基本技巧。
3.在临摹的过程中感受到艺术的美与灵性。
4.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内容1. 临摹的定义和相关知识•临摹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或模板进行绘制,目的是为了学习和掌握绘画技巧及风格特点。
•临摹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大师作品的绘画技巧和构图方式,从而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和审美水平。
2. 临摹的基本技巧•选择合适的素材和工具。
•观察和比较原作与自己的临摹作品的差异。
•勇于尝试,不断探索,逐步完善作品。
•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绘制,注意细节和比例的把握。
3. 在临摹的过程中感受到艺术的美与灵性•通过临摹学习到大师们的绘画技巧,感受到艺术的美和文化的传承。
•在作品中体验到一种灵性的力量,领悟到艺术对于人类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4. 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和观察能力•临摹需要耐心和细心,让学生在绘制的过程中培养耐心和细微观察的能力。
•学生需要认真观察原作和自己的作品,发现差异并加以改进,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步骤1. 整体介绍•老师简单介绍临摹的定义和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临摹的目的和意义。
2. 案例分析•老师展示一张大师的作品,并对比展示一个学生的临摹作品,让学生发现差异和不足。
•让学生分别进行对比观察,发现问题,并相互交流探讨解决方法。
3. 实践练习•老师发放纸张和铅笔,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模版进行临摹,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工具和控制比例。
•学生注意细节,不断尝试纠正错误,逐步完善作品。
4. 作品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临摹作品,并让学生相互欣赏,对作品进行评价和点评。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们对于临摹的认识更加深入,也更加了解到艺术的美与灵性。
在实践练习的过程中,学生们掌握了临摹的基本技巧,也培养了自己的耐心和细心。
但是,想要通过临摹学到更多的东西,需要学生们有更多的实践和思考,以及更高的自我要求。
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a3d242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62.png)
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中国传统绘画——水墨画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历程;2. 学习水墨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3. 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4.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教学重点:1. 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和发展历程;2. 学习水墨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1. 运用水墨画的技法和表现手法进行创作;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PPT或投影仪;2. 水墨画相关的图片、书籍或视频资料;3. 水墨画绘画工具:毛笔、墨汁、宣纸等;4. 学生绘画用品:铅笔、橡皮擦、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PPT或投影仪展示中国传统绘画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向学生提问:你们对中国传统绘画有了解吗?你们喜欢哪种绘画形式?为什么?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中国传统绘画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历程,包括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2. 重点讲解水墨画的起源、特点和表现手法,如线条运用、墨色运用、水墨渲染等。
三、示范与实践(25分钟)1. 展示一幅水墨画作品,解读其中的线条运用和墨色运用;2. 示范如何使用毛笔和墨汁进行线条练习;3. 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线条练习,并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4. 学生根据所学的线条练习,进行简单的水墨画创作。
四、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水墨画作品,并进行简单的评价;2. 教师进行总结,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作成果,指出其中的亮点和改进之处。
五、拓展与延伸(5分钟)1. 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大师和作品,如吴昌硕、张大千等;2. 提供相关的书籍、网站或视频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欣赏。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历程,学习水墨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并进行简单的创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七年级苏教版下册美术教案
![七年级苏教版下册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1eab3e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eb.png)
七年级苏教版下册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2. 通过美术作品欣赏,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学习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了解绘画工具和材料学习不同类型的画笔、画纸、颜料等绘画工具和材料的特点及使用方法。
2. 第二课:素描基础学习素描的基本技巧,如线条、阴影、透视等,并进行简单的静物素描练习。
3. 第三课:色彩认知学习颜色的基本知识,包括色相、明度、纯度等,并进行色彩搭配练习。
4. 第四课:水彩画技巧学习水彩画的基本技巧,如湿画法、干画法、层叠法等,并进行风景画创作。
5. 第五课:版画制作学习版画的基本制作方法,如木刻、石版画等,并创作一幅简单的版画作品。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绘画技巧和理论知识。
2. 采用示范法,展示绘画过程,引导学生模仿和实践。
3. 采用欣赏法,组织学生欣赏优秀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 采用分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绘画作品的质量,评价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造力。
2. 学生课堂参与度,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学生美术作品欣赏能力,评价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欣赏水平。
五、教学资源1. 绘画工具和材料,如画笔、画纸、颜料等。
2. 美术作品,用于欣赏和分析。
3. 教学课件和图片,辅助教学。
4. 参考书籍和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六、第六课:剪纸艺术学习剪纸的基本技巧,如折叠、剪切、刻画等,并进行创意剪纸作品制作。
引导学生了解剪纸艺术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七、第七课:雕塑基础学习雕塑的基本技巧,如泥塑、石雕等,并进行简单的雕塑创作。
培养学生对立体空间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八、第八课:摄影技巧学习摄影的基本知识,如构图、曝光、焦距等,并进行摄影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苏教版下册美术教案单元欣赏评述课题另一种选择-外国风景、静物画赏析第 1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通过欣赏,使学生对19世纪末外国风景画和静物画有初步认识,了解印象派、新印象、后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等的绘画风格和艺术特色能力通过欣赏、评述、讨论、交流等多种教学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发现和理解19世纪末风景画、静物画的艺术美,并能用语言(文字)赏析作品情感通过赏析19世纪末风景画、静物画的艺术特色,感悟现代艺术的独特魅力,从现代派大师们的作品里体会他们丰富的情感和个性,品味画笔与心灵撞击而成的绘画作品的精彩和永恒重点①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态度赏析19世纪末风景画、静物画的艺术特色。
②通过对后印象派作品的赏析,分析、比较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异同难点①如何理解现代派绘画的"表现性",感悟作品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性格等精神特质,是本课的难点所在教学准备①精选三段音乐:a.自然界的风、雨、雷、流水、蛙鸣等天籁之音;b.(初中音乐课)圣·桑的《动物狂欢节》选段;c.雅尼音乐选段。
②制作抽象三维动画一段。
学生准备:一些优美的风景画、静物画图片(可能大多数为实物照片)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活动教师组织指导感受音乐中所描绘的画面通过赏析19世纪末风景画、静物画的艺术特色,感悟现代艺术的独特魅力,从现代派大师们的作品里体会他们丰富的情感和个性,品味画笔与心灵撞击而成的绘画作品的精彩和永恒通过欣赏、评述、讨论、交流等多种教学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发现和理解19世纪末风景画、静物画的艺术美,并能用语言(文字)赏析作品一、导入:学生聆听音乐,试用简洁的词语描述自己的感受,诸如缥缈的、激情的、空灵的、令人沉醉的等。
从雅尼音乐独特的现代风格引出19世纪末的绘画。
②学生思考:a.你能读懂这些作品吗?b.画家为何要这样来画风景和静物呢?c.这些作品在表现技法上有什么特别之处?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分组深入讨论各幅作品的艺术特色,了解作者生平、性格特征等;并推选代表将讨论结果公布交流。
④再提问:a.你能接受这些作品吗?为什么?b.你喜欢传统艺术还是现代艺术?为什么?c.在照相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绘画是否还有存在、发展的空间?⑥,让学生分析二者在技法上、情感表达上的不同艺术效果。
⑦让学生就自己所准备的静物画、风景画照片,试创作现代派风格的作品一幅(注意融入自己的情感)。
艺术是相通的,美妙的音乐令人陶醉、使人遐想,不同风格的音乐会呈现给观众不同的画面。
先播放两段音乐--自然界的天籁之音和《动物狂欢节》,学生描述所想像的画面,同时大屏幕推出一组相关画面(有自然界的视频图像和写实风格的绘画作品)。
再播放雅尼音乐(大屏幕同时伴有抽象三维动画画面)大屏幕推出如下作品:莫奈的《日出·印象》、《睡莲》,修拉的((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塞尚的《水果静物》,凡·高的《向日葵))、《星空》、《麦田上的群鸦》,蒙德里安的((灰色的树》等等。
教师在学生讨论结果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将现代艺术的起源、重要流派及代表画家和作品、各流派的艺术特点等在大屏幕上列表展示,强调现代艺术在表现手法、思想性、情感表达等方面的独特魅力(可将重点放在后印象派的塞尚、凡·高、高更三人上)。
回放大师作品(教师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宗旨,引导学生热烈讨论,畅所欲言。
)教师出示两幅静物画范图教师组织课后反思课题:人类的朋友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对人类朋友的介绍,使学生明白、理解地球是人类和动物的共同家园,提高全体学生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2、技能目标:通过课本上的范画介绍与赏析,了解并掌握动物的画法,并能对身边的动物进行写生。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创造目标:通过对人类的朋友的认识,创造出优秀的“人类朋友”的形象.教学重点:对人类朋友认识和理解,学会画“人类的朋友”的一般方法,并能用线条进行写生。
教学难点:保护环境,保护共同家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准备范画一张、动物写生图片数张,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准备有关动物图片。
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介绍人类朋友,画动物的知名画家介绍,临摹动物一张。
课本范画自己选择。
第二课时:介绍动物写生的一般方法,找身边熟悉的动物进行写生,最好选择狗。
教学过程设计:1课时一、复习讨论,引入新课:1、外国风景画、静物画的发展过程是什么?举例说明:-- 具象到意象再到抽象。
2、发展过程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的发展、物质文明的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随之改变。
3、教师小结(略)二、学习新课:人类的朋友(一)播放课件后讨论:1、为何这些动物是“人类的朋友”?2、课题为叫“人类的朋友”?3、我们应怎样做?(二)赏析课本范画:1、看了课本上的范画你想到了什么?2、你认为他们所表现的形式一样吗?3、你最喜欢哪一张画、为什么?4、在你的身边有哪些朋友?请用语言把它描绘出来。
(三)学画“人类的朋友”1、看课本范画《绵羊》讲解临摹步骤①前用淡线条画出形象的轮廓,从长线条开始,画出主要结构的大体位置及从轮廓开始。
②根据轮廓进一步画出形象的头、腿的结构及逐渐深入。
③细细地描绘及是形象的质感。
2、出示范画,介绍其它动物的画法三、学生临摹,教师辅导。
四、学生作业展示与评价五、根据展示情况,进一步完善作业。
第3课夸张有趣的脸(第十四册)教学过程实录一、导入阶段1、师: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欣赏几幅图片(课件展示几幅小品演员的肖像漫画),然后将央视主持人李咏的照片和他的漫画像放在一起。
请同学们分析和对比一下他们的不同点。
生:漫画像把人物的形象夸张了,脸更长、发型更突出、身体小、手较大。
师:漫画像比肖像画更有情趣,揭示课题。
2、漫画的表现形式师:展示不同表现形式的漫画作品,线描形式、素描形式、色彩形式等。
请同学们分别说出这些漫画作品的表现形式。
师:除了这些形式外,还有其他的吗?生:水墨生:电脑3、漫画的表现题材师:漫画的表现题材有讽刺漫画、幽默漫画、肖像漫画、科普漫画。
师:展示不同表现题材的漫画作品,请大家分别说出它们属于哪种题材的漫画?生:学生边看图片边说出它们是哪种表现题材的。
4、漫画创作的意义师:漫画通过夸张的造型和幽默的内涵,在笑声师: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画一幅自画像,自己对着镜子,看看自己什么地方最有特征,请同学帮忙找找特征,在纸上先画草稿,同学之间交流,可以互相找特点。
生:学生对着镜子画自己。
师:巡回辅导,并欣赏学生的作品学生的作业展示(投影仪)选取几幅有代表性的作品,请这些作品的作者分别到讲台前,谈一谈自己是如何构思的。
同学们点评,老师点评。
师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漫画的表现形式、表现题材、创作意义及创作方法,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学会幽默、学会化解生活中的烦恼。
教学反思:本节课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热情,课堂气氛不太活跃。
在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上还存在保守思想。
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和介绍,让学生了解有关漫画的知识。
2、技能目标:(1)让学生通过对漫画的学习、理解、体验和创作,初步掌握漫画的基本表现手法。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评述、体验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审美情操,幽默的生活情趣和创新精神。
把漫画肖像画的变形、夸张手法的理解和应用确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而教学难点则应该在于用夸张、变形的手法画出人物的特征。
师:不好意思,说好课堂上不接听电话的,又来了。
(打开手机)喂!你好!这里是“借你、借你一双慧眼”防忽悠咨询热线,我是资深上当者老范,凭借多年上当经验,对你是否被忽悠做出明确判断:有人卖拐请摁1,有人卖车请摁2,有人出脑筋急转弯儿,请摁3,有人卖担架,请直接拨110……师:刚才说话的这是谁?生:(异口同声)范伟!师:(出示范伟真人照片)“资深受骗上当者——老范”。
有人给我们这位可爱的小品演员,画了幅肖像,大家看看酷不酷?(出示范伟漫像,生大笑)师:笑嘛?不就是幅肖像吗?生:不同。
师:有什么不同?这是什么画呢?生:漫画。
生:肖像漫画!师:吆喝,都知道啊!(仿赵本山广告语)一生插嘴:地球人都知道。
师:像范伟这样深受观众喜爱的小品演员一直是漫画爱好者热衷描绘的对象。
下面我再向大家隆重推荐范伟的黄金搭档……(故意拉长音)师:很多同学想到了赵本山,这是情理之中的事,因为在中国的观众心目中,赵本山已经是中国小品的一大品牌,有人称之为“中国的卓别林”。
但我今天要向大家推荐的是高秀敏。
投影图片,同时以缓慢沉重的语调配音)2005年8月18日,著名演员高秀敏在长春家中心脏病突发,告别人世,年仅46岁。
赵本山、范伟和高秀敏这三人组成的春晚“铁三角”阵容已成为人们永远的记忆。
高秀敏走了,她把自己塑造的艺术形象留在了观众的心中,她那打动人心的笑声,将成为观众美好的记忆。
师:本来今天这样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似乎不应该谈这样伤感的话题,我只是希望同学们和我在感受一些优秀小品带来的欢乐的同时不要忘了这些为了人民演艺事业付出辛勤劳动的伟大的人民艺术家。
师:作为画者,理所当然地要用手中的画笔为这些人多溜一些画像,请欣赏高秀敏同志的漫像。
请同学们比较一下,漫像与真人头像之间的区别。
肖像漫画在表现人物形象时,用了什么手法?请同学们讨论分析,然后回答。
生讨论。
生A:用了夸张的手法。
生B:用了变形的手法。
生:能具体说说在这个人物形象上具体用在那些部位吗?生:与真人头像相比,漫像人物的脸比较胖,嘴巴也大了许多,二眼睛和鼻子小了许多,这就是夸张变形。
师:真不错!那我们在画漫画时,是不是就可以任意变形,无限夸张呢?生:不能。
师:那我们在画肖像漫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生:议论,不知道如何表达。
师:让我们再来看几个人的肖像,看看大家能不能认识。
师先后出示李咏、成龙等人的肖像,让学生辨认,一边辨认,一边让学生分析夸张、变形的手法在漫画中的应用。
师:现在同学们是不是已经发现,不管我们如何使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最终我们还是能够辨认出画中的人物,为什么?因为画家在描绘对象时,时刻不忘抓住人物的肖像特征,或者人物的某个标志性的动作,比如李咏的“马”脸,成龙的大鼻子,“非常六+一”的标志性动作等。
看来,我们在画肖像漫画的时候,不但要学会使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更主要的还要牢牢抓住人物的特征。
下面我来考考各位的观察能力,看看你能不能抓住人物的特征。
你们先看看我,一个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人,我有什么特征?师:我知道,老师的你们不好意思说,怕得罪老师(生笑)那下面咱们找找身边同学的特征。
生沸腾。
学生互相找特征,并指出来。
师:看着同学们兴奋的样子,个个都跃跃欲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