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分层研究30年-李春玲

合集下载

改革开放30 年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

改革开放30 年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

改革开放30 年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摘要] 本文认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是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

作者从五个方面阐明了这一变化,即从以身份社会指标转化为以非身份指标来区分社会地位,经济分层取代政治分层,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中心群体与边缘群体关系的变化,新社会阶层的形成。

[关键词] 改革30年;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变迁1978年以后,中国的政治、经济和其他各方面的政策有了重大调整,开始实行一套全新的改革开放政策。

例如,在经济政策上,从单纯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多种所有制形式,从单一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增加市场调节的成分并逐步形成了新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农村的人民公社体制转变为农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又如在政治上,逐步健全了法治,调整了社会各群体的关系,提高了知识分子的地位等等。

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单位制改革,城市又出现了住房、医疗、养老、就业四大体制的变革,等等。

所有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了我国社会群体本身和各个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社会分层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下面,笔者就从五个方面来分析这些变化。

一、身份制的变迁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最主要变化,可以说,变化的基本特征是从以“社会身份指标”来区分社会地位向以“非身份指标”来区分社会地位的方向转化。

改革前中国社会分层的特点是非财产型的,即区分社会地位高低的标准不是财产、经济收入的多少,而是一种特殊的身份指标,包括政治身份的区别,户籍身份的区别,工人与干部身份的差异等等。

从社会分层的角度看,改革以后的最大变化就是,原有的身份制度或身份体系逐渐瓦解或衰落,出现了重大的变迁,特别是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农民开始突破户籍身份的限制。

80年代后,我国的户籍制度有所松动,农民被允许进城开店设坊,兴办一些为城市居民所需的服务业。

起初对农民的放松还是有限度的,提出了所谓“离土不离乡”的政策,即允许农民离开农业生产而从事其它行业,但要求农民还只是在家乡范围内就业,而不要流入到大城市中去。

我国教育社会学的三十年发展

我国教育社会学的三十年发展

我国教育社会学的三十年发展一、概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已经历了三十年的辉煌历程。

这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教育社会学不仅逐渐确立了自己在学术界的地位,而且为推动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回顾这三十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教育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内容不断深化,研究方法不断创新,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这三十年中,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初期阶段主要是引进和介绍国外的教育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为我国的教育社会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国教育社会学开始关注本土化的问题,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社会学理论和方法。

同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教育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拓展,涉及到了教育公平、教育与社会分层、教育政策、教育制度、教育文化等多个方面。

在研究方法上,我国教育社会学也不断创新。

除了传统的文献研究、调查研究等方法外,还引入了定性研究、定量研究、案例研究等多种方法,使得研究更加深入、细致和全面。

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调查、大数据分析等新型研究方法也开始在教育社会学领域得到应用。

在研究成果上,我国教育社会学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这些成果不仅为学术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也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同时,这些成果还推动了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促进了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实现。

我国教育社会学的三十年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国教育社会学逐渐确立了自己在学术界的地位,为推动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社会学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1. 简述教育社会学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了解教育现象在社会中的地位:教育社会学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教育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推动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当代中国社会的声望分层_职业声望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测量_李春玲

当代中国社会的声望分层_职业声望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测量_李春玲

76
论 文
当代中国社会的声望分层
入和教育水平 , 建立一个回归方程 , 求出收入和教育对职业声望的回归 系数(即权数), 然后应用这一回归方程 , 求出所有职业的声望得分 。 采 用这种方法所求出的声望得分 , 实际上是根据每一个职业的收入和教 育水平估计出来 的 , 因此 , 它被称为社 会经济地位指 数(socioeconomic index), 简称为社经指数(SEI), 即收入代表经济地位 , 教育代表社会地 位 , SEI 就代表了人们的综合社会地位 。彼特·布劳和邓肯后来在对美 国职业结构的研究(Blau &Duncan , 1967 :118 -124)中 , 进一步发展了这 一方法 , 他们用 45 种职业声望调查取得的收入和教育权数 , 估计出 446 种职业的社会经济地位指数 , 并根据各个职业的社会经济地位指数的 高低 , 把这些职业归为 17 个社会地位等级群体 。 此后 , 许多社会学家 都采用布劳和邓肯的方法(或者在其基础上加以改进), 估计各个国家 的社会经济地位指数的回归公式 , 根据计算出的社会经济地位指数得 分进行社会声望分层 。同时 , 社会经济地位指数不仅成为衡量人们社 会地位的标准 , 而且也被广泛运用于地位获得和社会流动研究中 。
74
论 文
当代中国社会的声望分层
研究 , 利用一项全国抽样调查数据 , 尝试对所有的 16 -70 岁非学生身 份的人口进行系统的声望地位测量 , 描绘当代中国社会的声望分层体 系 , 并发现当今的中国声望分层与以往中国社会声望体系以及西方社 会的声望分层的异同 。
本文采用的社会声望分层的指标和测量方法基本上参照西方社会 学界的主流模式 , 即 :基于职业声望测量 , 推出社会经济地位指数的计 算公式 。 利用这一公式计算出 161 种职业群体的社会经济地位指数得 分和所有 16 -70 岁非学生身份人口的社会经济地位指数得分 。 再以 此为指标 , 分出声望分层的上层 、中上层 、中层 、中下层和下层五个等 级 , 由此描绘当代中国声望分层的基本形态 。

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分析

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分析

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分析第一篇: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分析当今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分析林聚任先生是今日山东大学社会学的统帅。

向林大帅致敬。

今日中国社会学,成就辉煌,吃水不忘挖井人,专此向领导新时期中国社会学的费孝通先生、陆学艺先生、李培林先生致敬。

李培林先生就是我们山东大学的杰出校友。

很荣幸再次来到山东。

八六年上过泰山,拜过曲阜,在青岛住过一个月。

这几天上了孟良崮、英雄山、千佛山,看了黄河、大明湖、趵突泉,看了山东博物馆。

不由得想一个问题,为什么是秦国统一天下,而不是齐国统一天下?(此处略去五分钟。

) (不念)二十年来,对新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发展演变的研究,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在理论研究上,经过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认识逐步深化,由1979 年之前只有阶级分析,发展到否定阶级分析、只有阶层分析,直到近年来又否定了对阶级分析的否定(仇立平,2006;仇立平,2007;冯仕政,2008),阶级分析与阶层分析并重。

在实证研究上,更是硕果累累(李拓,2002;陆学艺,2002;郑杭生,2004;李培林,2004;邱泽奇,2004;吴波,2004;李春玲,2005;扬继绳,2006;朱光磊,2007,李毅,2008;李强,2010;梁晓声,2011),对新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发展演变,或从阶级分析角度,或从阶层分析角度,或从两者结合的角度,做了多方位的描述性研究和分析性研究,珠联璧合,蔚为壮观。

(不念)瑕不掩瑜,美中不足的是,在众多实证研究中,很少有反映中国社会结构分层全貌的数字化模式。

仅有的两、三个数字化模式,只反映近期某个时刻的静态的状况,没有反映历史的沿革,不能直观把握新中国六十多年社会分层结构发展演变的宏观大趋势。

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社会结构与发展演变,最后都可以落实到数字化模式上面。

在数字化模式面前,理论观点更容易深化,实证研究更容易检验。

第二篇: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本文是毛泽东为回击国民党右派篡夺革命领导权的阴谋,反对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只注意同国民党合作,忘记了农民的右倾机会主义,和以张国焘为代表,只注意工人运动,同样忘记了农民的“左”倾机会主义而写的。

试析社会分层的十种标准

试析社会分层的十种标准

试析社会分层的十种标准李强,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100084「内容提要」社会分层有多种标准,不同的理论家之所以采用不同的标准常常是为了实现他们的不同目标,而我们的目标是为了实现和谐社会。

从社会分层理论的角度看,我们也需要探索适合“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分层标准。

本文分析了区分社会地位差异的十种资源,即生产资料资源、财产或收入资源、市场资源,职业或就业资源,政治权力资源,文化资源,社会关系资源,主观声望资源,公民权利资源,以及人力资源,还分析了这十种资源的社会分层与和谐社会战略的关系。

「关键词」社会分层/分层标准/和谐社会社会分层理论研究的是人们的利益差别、地位差别和不均等、不公平、不公正现象。

利益、地位的差别和不均等是一种客观事实,对于它可以有不同的观察角度,不同的分层理论家也有着不同的研究视角,比如考察收入差别、职业差别以及财产、权力、声望、教育等方面的差别,由此便形成了社会分层的多种标准。

而不同的理论家在采用某种视角、采用某种分层标准的时候,总是与一定的研究目的相联系的。

换言之,不同的理论家之所以采用不同的标准常常是为了实现他们的不同目标。

从宏观上看,社会分层、阶级分层标准的目标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旨在发动和组织社会运动、阶级斗争,它更强调社会不平等对立与冲突的一面。

依此目的,社会分层、阶级划分的标准必须十分严格,各阶层、群体、阶级之间应有本质区别并需要揭示冲突的内在根本原因。

另一类则旨在调和各利益群体或阶级,依此目的划分的阶层、阶级的标准则可以较为宽泛。

各群体、阶层、阶级的区分多是非本质的。

对于上述第一类视角的持有者,著名社会分层理论家伦斯基称之为“激进主义者”,对于第二类,则称之为“保守主义者”。

伦斯基指出,激进主义者的信念是认为现存分配制度基本上是不合理的,而保守主义者的信念则是认为现存分配制度基本上是合理的。

从分层标准的差异看,第一类常常采用从性质上区分阶级的方法,而第二类常常采用从数量上区分阶级的方法。

我国现阶段私营企业主阶层的社会属性

我国现阶段私营企业主阶层的社会属性

试论我国现阶段私营企业主阶层的社会属性[标签:来源][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私营企业主阶层的社会属性,认为我国私营企业主是一个独立的阶层,虽然目前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阶级,但它有形成阶级的潜在“可能性”。

私营企业主阶层的社会属性具有动态可塑性,可以经过努力把私营企业主塑造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

[关键词] 私营企业主;阶层;阶级;社会属性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作为剥削阶级的资产阶级实际上已经被消灭,这就意味着工人阶级与国内资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不再存在,由此形成了“两阶级一阶层”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的社会阶级阶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最突出的变化之一是出现了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私营企业主阶层。

怎样看待私营企业主阶层的社会属性,是关系到能否正确把握我国现阶段社会结构状况,实现私营企业主阶层与其他社会阶级阶层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私营企业主阶层具有独立性在如何看待私营企业主阶层的问题上,我国学术界存在不同的看法,有四种主要观点:(1)私营企业主还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它“依附于”工农阶级;(2)私营企业主已形成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但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阶级;(3)私营企业主以后也不会形成一个独立的阶级;(4)私营企业主正在形成为一个资产阶级,或私营企业主就是资本家,已形成了一个新的资产阶级[1]。

我的观点是:私营企业主已形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它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阶级,但不排除有形成阶级的潜在可能性;不能把现阶段私营企业主阶层定性为资产阶级,也不能断言私营企业主群体最终会形成一个资产阶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条件下,私营企业主阶层的社会属性具有动态“可塑性”,经过努力完全可以把私营企业主塑造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

私营企业主是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对此学术界没有争议。

但有些学者认为它是一个非基本和非独立的社会阶层。

社会樊篱的流动——对结构变迁背景下代际流动的考察

社会樊篱的流动——对结构变迁背景下代际流动的考察
鉴于以上分析 , “阶层流动”范式似乎更为贴近当代中国的现实 。 但是 , 如果认真分析其背后的理论预设与方法取向 , 仍然会有一些值得 反思的问题 。第一 , “阶层流动”范式仍然预设了一个静态的社会结构 背景 , 即社会樊篱尽管其疏密程度在不同社会有所差异 , 随着时间有所 变化 , 但是社会樊篱的位置却是静态不变的 。 在流动的图景下面 , 其预 设的是一个静态的体系 ———把这些“社会樊篱”视为固化于社会结构之 中的 , 也就是说 , 人们在社会樊篱间流动 , 但樊篱本身并不移动 。 埃里 克森和 戈德 索普 在他 们的 模型 中 预设 了 四 种“ 流 动 樊篱 ”(在 其 术 语 中 被称为“拓扑效应”):1 .等级 ;2 .继承 ;3 .部门障碍 ;4 .某些阶层间的亲 和作用 。 在他们的研究中 , 这些社会樊篱在各不同国家中有着相同的 布局 , 而且随着时间推移也没有呈现出大的变动趋势 。 第二 , “阶层流 动”范式预设了所有社会樊篱的疏密程度变化是同方向的 , 这种统一的 变化方向被称为社会的开放度(或反之 , 僵硬程度);但是 , 难道不存在 这样一种可能 :即在某一些社会樊篱变得开放乃至于消失的同时 , 另一 些社会樊篱却在被编织 、强化 ? 我们惊奇地发现 , 在时间上静态 、在空 间上同质这样两个强假设同样在“阶层流动” 范式中存在 。 如此 , 不难 发现 , 在面对 20 世纪末的中国社会时 , 仍然未加反思地沿用这两个假 设 , 只能是一种削足适履的做法 。 不过 ,“代际流动”研究仍然建立在非 常强的“静态”假定上 , 这一悖论也恰恰成为新的研究的生长点 。
二 、 代际流动问题在中国 :社会樊篱的流动
当我们把目光从 20 世纪 60 年代的美国(布劳 —邓肯的数据收集 时点)和 20 世纪 70 年代的欧洲(埃里克森 —戈德索普的数据收集 时 点)拉回到当代中国时 , 发现必须对他们研究中的两个假设加以反思 。 当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尚在重组中 , 代际流动不是发生在坚实而稳固的 社会结构之上 , 而是一种双重的“流动” :人在社会樊篱间流动 ;同时 , 社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十三章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十三章
• 由于学者们对于中产阶层的理解不同,据此计算的中产阶层规模差别也非常大。 • 总的来看,我国中产阶层规模的特点是:其一,中产阶层的规模与界定中产阶
层的标准有关,设定的标准越多,规模就越小,因为有的人可能在教育上符合 中产,但在收入上却不符合。其二,中产阶层主要存在于城市,一些大城市像 北京、上海的中产阶层比例相对较高。其三,我国中产阶层整体规模在逐渐扩 大,其中新中产阶层构成了中产阶层的主要部分,但老中产阶层的规模增长明 显。
• 由于社会关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人们的社会地位具有多样性。这些社会地位 的不同维度,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时,可能会出现不同情况。有些人在多个维度 上是一致的。例
三、社会分层的一种说法,也 就是为什么在大多数社会大 多数时期,存在不平等的社会分层结构呢?
• 中国中产阶层:一方面,中国中产阶层在改革过程中获得了财富和地位;另一 方面,他们因为受教育程度较高而具有较强的社会批判意识。
• 因此,中国中产阶层的社会态度没有那么清晰,他们既有“保守的一面”,如 认可政府的合法性,也有“激进的一面”,如具有更强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 而且,中产阶层内部存在一定分化,不同类型的中产阶层的社会态度明显不同。
二、阶级的理论传统
• (二)韦伯的阶级思想 • 韦伯也认为财产所有权对于成员阶级位置有重要意义,但不一定是决定性作用。 • 在他看来,市场交换领域的权力关系或支配关系才是阶级关系的决定因素,所
谓阶级,主要是指因在商品和劳动力市场中获取经济利益(占有财物与获得收 入)的不同而享有不同生活机会的群体。他明确指出,在市场上的这种机会是 表现个人命运的共同条件的机制,阶级状况归根结底取决于市场状况,市场地 位和市场状况强烈地形塑着成员的生活机会。 • 韦伯也分析了阶级行动。他认为,阶级行动本质上是一种经济行动,是旨在获 得市场中的商品和服务的行动。

小城镇居民消费现状及其消费主义倾向

小城镇居民消费现状及其消费主义倾向
于“ 滇南的新型城市”这必然给 , 蒙自带来了初步却有力的经济发展动力, 而开始摆脱较落后的经
济生活状态 。
本文对消费的讨论不是从经济学角度出发, 而是以 社会学方 法为基础 , 较为客观地得出社会学 意义上的结论 。为 了了解蒙 自 县城居 民总体消 费状况 , 笔者于 20 年 6 05 月至 8 月在当地实地 生活体验, 并开展了问卷调查。 共下发问卷 30 收回 5 份, 有效问卷 3 3 。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 ,2 名被访 问者 中 , 2份 33 男性 5 %, 2 女性 4 %。 8 包括公务员 、 医生 、 教师 、 学生 、 运输个体 户 、 市场个体 户、 公司职员和自由职业者等各阶层的 居民。 在调查 中, 笔者引用 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李春玲 老师的调查统计方法。 选择现代家用电器来测定一个地区居民的 消费水平及生活方式 , 即根据 家庭或个人拥有哪些家用电器 和耐 用品而得 出该家庭或个人 的家庭耐 用品指数 , 把其作为当地居 民 消费分层的一个指标 。问卷借鉴并修改 了李春玲老师所列 出的 l 种家用电器和耐用品 : 1 4 第 类是作为现代生 活的基本 家用消 费品的三大件 : 电、 彩 冰箱和洗衣机 ; 2 第 类包括电话 、 、 手机 组合 音响、 影碟机、 微波炉和电磁炉; 3 第 类包括电脑、 摄像机、 空调和 摩托车。 4 第 类是家用轿车, 是最为昂贵的消费品, 代表了最高水 平 的现代生活方式。由此获得“ 家庭耐用品指数” 的计分方法是 : 拥有任一件第 1 类或第 2 类中的物品得 1 拥有任一件第 3 分, 类 中的物品得 4 , 分 拥有第 4 的物 品小轿车则得 1 分 。 33 类 2 由 2 份 问卷的调查结果 , 我们可以得 到蒙 自县城居 民的家庭 耐用 品指数 得分情况。见表 1 : 由表 1 以看出 , 自 可 蒙 县城居民的消费分层呈现 中问大 、 两 头小 的菱形 分布。 具体说来 , 底部不到 1 0的家庭不拥有现代家 / 1 庭起码 的三件家 电 , 这种家庭消 费水平极低 , 生活水平未达到现

社会分层讲义

社会分层讲义

社会分层讲义主要内容:一、概念鉴定(社会分层、阶级、阶层)二、社会分层的原因三、社会分层的标准(理论:马克思阶级理论、韦伯三位一体分层理论、帕累托精英循环论、帕森斯职业分层理论)四、我国社会分层一、概念鉴定1.社会分层“社会分层”在20世纪20年代末到30由索罗金、金斯伯格、盖格等开始使用。

1946年德国社会学学会提出并采纳了“社会分层”一词。

此外,1952年国际社会学协会把“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定为共同的研究课题。

以前社会结构都是用阶级、身分、地位等概念来表示。

社会分年代层概念并不否定上述概念,它是一个包括这些概念在内的更加深一层的概念。

索罗金曾给分层研究做出开拓性的指导,他在《社会流动论》一书中提出分层研究这个问题,把社会分层解影成是一定的人口间垂直的、层次重叠的阶级的分化。

TalcottParsons)将社会分层下定义为:‘从社会角郑杭生在《社会学概论新修》中,社会分层(social stratification)指的是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

刘祖云(武汉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说,关于社会分层的定义概括起来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视其为客观过程的界定,即认为社会分层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因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和机会不同而呈现出高低有序的等级和层次的现象或过程;另一类是视其为主观方法的界定,即认为社会分层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为高低有序的等级或层次的方法。

总体来说,社会学家们对社会分层概念基本达成了共识,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社会成员分成若干等级层次。

从论文的分析也可以看到,学者们基本上很少探讨概念鉴定,而具体的具有争议的是社会分层的标准,这个我们之后会具体讲到。

2.阶级和阶层社会分层的结果是层。

学术界和理论上对层的的表述和界定主要是阶层和阶级,总的来说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1.二者可以相互代替使用,使用何者完全取决于个人研究兴趣和研究目的2.阶级包括阶层,阶级是个大概念,阶层是个下属概念,每个阶级下面按照不同的标准再分为若干阶层,《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认,为每一阶级内部又分为若干阶层。

当前我国各职业社会声望调查报告

当前我国各职业社会声望调查报告

当前我国各职业社会声望调查报告院系:专业:成员(学号):调查时间:指导老师:前言社会声望研究在中国社会学界特别是社会分层研究领域,一直是一个倍受关注的问题,但长期以来,中国学者对社会声望及其分化现象的研究是不全面的。

中国学者一般是通过职业声望调查来研究声望分层,这样只能对少数职业(一般是几十个职业)进行职业声望等级排列,但不能测量所有的职业群体或所有的社会成员的声望地位,从而也就无法描述和分析整个社会的声望分层体系。

(引自当代中国社会的声望分层——职业声望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测量李春玲)尽管如此进行职业社会声望的调查研究仍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职业的理解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2001年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社会阶层调查课题组发现,教育与权力决定职业声望。

而职业是最重要的分层标准,财富和声望其实都依附于职业的标准(帕森斯语)。

社会声望是指社会上绝大多数人对某个人或某个群体的综合性价值评价,即个人或群体所受到的社会尊重程度。

社会职业声望对于人们的择业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力,研究社会职业声望可以窥见人们的择业趋向。

为此,我们在寒假期间选取“当前我国职业社会声望”这一主题展开调查,希望通过对这一命题的探讨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人们对当社会主要职业的看法与相关因素对职业声望评价的内在关联,同时为大学生择业提供此方面参考。

一调查实施(一)调查目的1.了解目前社会职业声望的高低2.探究年龄、性别、社会背景等因素在社会职业声望评价中的作用。

3.当前职业的社会声望问题研究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性,了解社会职业声望对于大学生择业的引导效应。

4.通过此调查,从侧面了解现代社会人的择业心理。

(二)调查对象与地理范围本次调查针对的是15周岁以上的不同性别、学历社会人群,涉及陕西,江苏,内蒙古,安徽等地。

(三)调查方式随机问卷,走访调查,网络调查(四)调查人员组成本课题调查小组由七人组成,均为西北工业大学大一在校学生。

试析社会分层的十种标准

试析社会分层的十种标准

试析社会分层的十种标准李强,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100084「内容提要」社会分层有多种标准,不同的理论家之所以采用不同的标准常常是为了实现他们的不同目标,而我们的目标是为了实现和谐社会。

从社会分层理论的角度看,我们也需要探索适合“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分层标准。

本文分析了区分社会地位差异的十种资源,即生产资料资源、财产或收入资源、市场资源,职业或就业资源,政治权力资源,文化资源,社会关系资源,主观声望资源,公民权利资源,以及人力资源,还分析了这十种资源的社会分层与和谐社会战略的关系。

「关键词」社会分层/分层标准/和谐社会社会分层理论研究的是人们的利益差别、地位差别和不均等、不公平、不公正现象。

利益、地位的差别和不均等是一种客观事实,对于它可以有不同的观察角度,不同的分层理论家也有着不同的研究视角,比如考察收入差别、职业差别以及财产、权力、声望、教育等方面的差别,由此便形成了社会分层的多种标准。

而不同的理论家在采用某种视角、采用某种分层标准的时候,总是与一定的研究目的相联系的。

换言之,不同的理论家之所以采用不同的标准常常是为了实现他们的不同目标。

从宏观上看,社会分层、阶级分层标准的目标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旨在发动和组织社会运动、阶级斗争,它更强调社会不平等对立与冲突的一面。

依此目的,社会分层、阶级划分的标准必须十分严格,各阶层、群体、阶级之间应有本质区别并需要揭示冲突的内在根本原因。

另一类则旨在调和各利益群体或阶级,依此目的划分的阶层、阶级的标准则可以较为宽泛。

各群体、阶层、阶级的区分多是非本质的。

对于上述第一类视角的持有者,著名社会分层理论家伦斯基称之为“激进主义者”,对于第二类,则称之为“保守主义者”。

伦斯基指出,激进主义者的信念是认为现存分配制度基本上是不合理的,而保守主义者的信念则是认为现存分配制度基本上是合理的。

从分层标准的差异看,第一类常常采用从性质上区分阶级的方法,而第二类常常采用从数量上区分阶级的方法。

2022年电大社会学概论形成性考核答案

2022年电大社会学概论形成性考核答案

《社会学概论》作业答案(第一章——第三章)一、选择题1.《民主在美国》的作者是(C)。

A.孟德斯鸠 B.孔德 C.托克维尔D.马克思2.科塞是(B)的代表人物。

A.结构功能主义 B.社会冲突理论 C.社会交换理论 D.社会互动理论3.在中国现代早期著名思想家中,对社会学贡献最大的是(C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章太炎4.公认的社会学理论的三大奠基人是(BCD )。

A.孔德 B.马克思 C.涂尔干 D.韦伯5.在当代社会学理论中,法国思想家占了相当的分量。

当代法国社会学家有( BD )A.吉登斯B.布迪厄C.哈贝马斯D.福柯6.下列属于社会学常用的资料收集方法有(ABC )。

A.观察法B.抽样问卷方法C.访谈法D. 实验法7.晚辈向长辈传授知识被称为(B )。

A.继续社会化 B.逆向社会化 C.再社会化 D.预期社会化8.由于原来的社会化失败或已不再适用,需要重新学习社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的过程被称为(C )。

A.继续社会化 B.逆向社会化 C.再社会化 D.预期社会化9.一人身兼数职、顾此失彼、疲惫不堪的处境是(B )的表现。

A.角色失败 B.角色冲突 C.角色不清 D.角色中断10.米德认为自我包括(BC )。

A.本我 B.主我 C.客我 D.超我11.社会化的机构包括(ABCD )。

A.家庭 B.学校 C.工作组织 D.大众传媒12.以下属于角色失调现象的有(ACD )。

A.角色中断 B.角色认同 C.角色冲突 D.角色失败13.(D )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

A.情境定义B.符号互动理论C.“镜中我”理论 D。

拟剧理论 14.产生社会互动的条件包括(BC )A.限于两个人之间 B.具有一定的互动结构 C.互相依赖 D.有事相求15.属于社会资本特征的是(AB )A.关系性 B.无形性 C.可转让性 D.弥散性二、名词解释: 1、解释性研究:是社会学经验研究的深化。

当前中国社会分层想象

当前中国社会分层想象

当前中国人的社会分层想象一、当前中国人的阶级、阶层意识阶层意识定义:陈天柱、苏祥:阶层意识所指的是居于一定社会阶层地位的个人对社会不平等状况及其自身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的主观意识、评价和感受。

沈贯力:所谓阶层意识,是指某个社会阶层的成员对本阶层的归属感、认同感,也就是全体成员对本阶层共同处境和共同利益的共同认识。

它所强调的是个体的心理和意识状态,其基础也并非仅仅建立在物质经济利益的基础之上,各种经济、权力、文化、技术资源的不平等分配,都可以成为这种意识的基础。

它包括三个内容: (1)人们是否有阶层认知,也就是人们是否意识到自己懂得社会存在着不平等的地位结构。

(2)如果有阶层认知的话,那么在人们观念中划分阶层地位高低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3)人们是否把自己归属于不同的社会阶层中国人的阶层意识:《阶级或阶层意识中的心理因素:公平感和态度倾向》翁定军《社会学研究》2010. 1 本文按照“客观社会位置→公平感→态度倾向→阶级意识”这一思路探讨个体的公平感和态度倾向等心理因素在阶级阶层意识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在研究方法上,以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统计手段作为建立态度倾向等主观变量的工具,以多项逻辑斯蒂回归(multinomial logistic regression)模型验证变量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不公平感强的人在社会态度上容易出现“嫌富怜贫”等倾向,公平感等心理因素具有分解来自客观社会位置影响的作用,导致在客观社会位置的维度下,人们的阶级意识呈现“碎片化”特征;进而认为,阶级意识不是自发形成的。

(2005年1月10日,世界知名调查机构“盖洛普”正式对外发布一项调查结果:在迅速发展并日渐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中国,富裕阶层和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差距也在迅速加大,1月,北京市统计局的一个报告显示,北京高低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由2000年的3.1∶1扩大到2003年的4.7∶1。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认为:中国社会目前尚能承受较高的收入差距,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国的经济始终保持高速增长,这给了民众一个良好的心理预期。

当前中国的社会分层与生活方式的新趋势

当前中国的社会分层与生活方式的新趋势

当前中国的社会分层与生活方式的新趋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李春玲1978年以来实施的经济改革使中国的社会分层体系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持续的经济增长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与此同时,人们之间的社会经济差异也在不断扩大,社会经济不平等现象日益突出。

这些变化目前仍在继续。

近年来几项重大的国家政策对这方面的变化产生了新的影响,社会分层系统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变化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

1、结构震荡后的平缓期来临1990年代后期是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全面推进时期,与之前的局部改革不同,新的改革深化政策导致了社会群体利益的极大分化,尤其是国有和集体企业的私有化和股份制改造(企业改制),对中国的社会分层系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这一时期的改革推进过程中,有一批人极大获利,比如,通过企业改制,一些原有国有或集体企业管理者成为了有产者(企业主或企业股东);政府调控能力强化与市场化同时推进,使许多政府官员有机会通过寻租方式来获取经济利益。

与此同时,另外相当大一批人则成为改革的牺牲品,他们失去了工作,在缺乏心理和技能准备的情况下,被抛入市场,他们中的许多人落入贫困状态。

利益受损的还有农民,他们外出打工的机会明显减少,从事农业生产的收益极低,农民的收入水平相对下降。

与企业改制相伴随的是长达数年之久的经济疲软,这使下层社会的部分成员的生活状态极度恶化。

在这种情况下,贫富分化现象凸现,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社会冲突事件时常发生。

2001年以来,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

大规模的结构调整(企业改制)逐渐完成,国有和集体企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在逐渐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新的社会位置。

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对外贸易持续增长,部分地区和部分行业的就业岗位增加,企业效益明显改善。

同时,长达数年之久的经济疲软时期似乎已经结束,消费指数开始缓慢回升,房地产、汽车和旅游等行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经济环境的明显改善,使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率和农民进城打工的机会逐渐增加。

教育社会学 第5讲 教育与社会分层

教育社会学 第5讲 教育与社会分层

收入中产:约1/4 消费中产:约1/3 主观中产:约1/2 综合中产:适龄社会人口中占4.1%,在 总人口中只占2.8%
(3)中国社会分层的特点 可粗略地分为三个阶层:总体精英层、 工薪阶层、贫困阶层。 中国社会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中产阶 层: 中产阶层不仅仅指收入上达到一定的数额, 而且更重要的是自身所具有能持续发展 的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 还 有相应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
三、“文化屏障”的形成和教育的作用
1、“文化屏障”的含义
不同文化身份、地位的群体, 都有着不同的 文化资本、文化品位、文化消费和不同的生 活方式及价值观念, 人们在这种同质文化群体中, 通过交往和行 动, 逐渐形成了一种共同的阶层文化保护和 排斥意识——文化屏障 文化屏障有时是以外显的方式作用于阶层保 护, 有时是以隐藏的方式排斥其他阶层的接 触。
(2)李春玲 2001年的调查结果
十大阶层: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 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 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 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 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 层 职业中产 党政官员(1.1%)、企业经理人员 (1.6%)、私营企业主(1.0%)、专 业技术人员(4.2%)和办事人员 (8.0%),所占比例为1/6
2、文化屏障与教育的作用 布尔迪厄确定了文化资本和社会再生产之 间的关联。 经济支配阶级能够根据其通向高等教育 的途径证明自身的优越性, 使其处于上 位的位置合法化。而从属阶级的成员不 仅受到物质方面的约束, 在高等教育的 机会面前也是处于劣势的; 教育系统有着文化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 的功能。人们为了能获得向上社会流动 的机会和资本, 教育的作用在现代社会 中显然是越来越重要了。

中国改革以来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

中国改革以来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

2011年第1期(总第124期)黑龙江社会科学H e il o ng ji a ng Soc ial Sciences N o 1,2011G ene ra.l N o .124 社会发展与社会建设中国改革以来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李培林(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北京100732)摘 要:中国社会结构发生的巨大变化,表现在人口结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家庭结构、组织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生活方式等各个层面,但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无疑是社会结构变化的核心内容。

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经济政策调整有密切的联系。

其中,有几个方面问题值得研究和关注:一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社会政策的两个重大调整,即阶级阶层政策的调整和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这两个调整对中国阶级阶层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变化产生重大影响;二是中国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动,包括变动的过程以及现阶段阶级阶层结构的状况;三是利益格局的变化,主要有中国在城乡、区域、行业、个人等层面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四是目前中国阶级阶层研究关注的几个问题,包括收入差距变化趋势问题、市场机制与收入不平等的关系问题、社会公正问题、中产阶级问题、农民工问题等。

关键词:阶级阶层;社会结构;社会政策;改革开放中图分类号:C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4937(2011)01-0053-10收稿日期:2010-10-31作者简介:李培林(1955-),男,山东济南人,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从事企业组织、社会分层、制度变迁和发展问题研究。

中国社会结构发生的巨大变化,表现在人口结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家庭结构、组织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生活方式等各个层面,但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无疑是社会结构变化的核心内容。

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经济政策调整有密切的联系。

一、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社会政策的两个重大调整1.阶级阶层政策的调整人们一般把中国的改革定义为市场化改革,把改革的起点设定为农村土地承包制的开始实行。

现阶段中国社会分化与性别分层

现阶段中国社会分化与性别分层

现阶段中国社会分化与性别分层Ξ张宛丽提要:当代中国社会,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这一社会结构转型的过程中,随着市场机制的发育,伴随着社会分化,性别因素、年龄因素、教育因素等与社会阶级阶层分化的相关性显著增长。

在这一社会结构转型及社会阶层分化过程中,当代中国女性社会群体的社会经济地位状态,验证了曾被西方学者讨论过的工业化社会结构转型较普遍的两个命题:第一,在“女性地位机会增加”(第一个命题)的同时,两性社会经济地位差距在不断扩大;第二,不仅存在“女性地位分布的边缘化”(第二个命题)问题,同时出现了女性整体地位的弱势化问题。

当代中国男女两性社会群体的社会经济地位差距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男女两性在社会资源分配中,是否获得了同等的地位机会?在社会地位上是否更加趋于平等?性别分化与社会阶层分化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些问题,在近些年来,已经引起中国社会分层研究者的关注,提出了性别分层的论题,对女性群体社会经济地位状态进行了一些初步的经验研究。

关键词: 结构转型 社会分化 性别分层作者张宛丽,女,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北京 100732) 当代中国社会,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从“生产资料公有化”到“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成分并存发展”,出现了以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工业化社会结构转型。

在这一社会结构转型的过程中,随着市场机制的发育,伴随着社会分化,性别因素、年龄因素、教育因素等与社会阶级阶层分化的相关性显著增长。

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即从一个社会资源分配相对平均化的社会,变成了社会资源分配多样化及其贫富分化的社会;从一个构成相对简单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演变为日趋复杂的、多元化的社会阶层结构(陆学艺主编,2002)。

在这一社会结构转型及社会阶层分化过程中,当代中国男女两性社会群体的社会经济地位差距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男女两性在社会资源分配中,是否获得了同等的地位机会?在社会地位上是否更加趋于平等?性别分化与社会阶层分化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些问题,在近些年来,已经引起中国社会分层研究者的Ξ此稿最初是笔者于2003年12月应邀参加韩国社会学会2003年年会论坛的学术发言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波折后的重新起步(1990年 1995年):对社会分化现象的系统描述和分析
1989年之后,社会分层研究成为一个政治敏感性的研究主题,不过这并不能抑制社会学家对于社会分层问题的强烈兴趣,社会分层研究仍然是我国社会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主题。在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的分化仍在全面推进。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经济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与此相伴随的现象是收入差距明显拉大、职业和阶层分化日益明显。在非公有经济领域,个体经营者的数量迅速增加,他们构成了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个体工商户群体,其中一些个体经营者成长为私营老板,并逐步形成了一个私营企业主群体。与此同时,这一时期我国大量引进外资,一些跨国公司、外资企业进入我国,这些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形成了一个高收入的白领群体。在公有制经济领域,收入差距也开始拉大。一些有特权的部门、有行业垄断权的单位和新兴行业的企业的工作人员收入增长很快,而一些没有“实权”的部门以及传统、衰落行业的企业的工作人员收入增长缓慢,这导致了单位之间的收入差距迅速拉大。另外,在同一个单位中工作人员的收入差距也在拉大,首先是白领工作人员与蓝领工作人员的收入差距扩大,其次是领导干部或管理人员与普通工作人员的收入差距扩大。总之,收入差距在城乡社会和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全面扩大,经济不平等程度明显增加。面对剧烈的社会经济变迁和急速的社会
这一时期我国社会分层研究最主要的成果体现在理论层面而非经验层面。上世纪80年代我国社会分层研究刚刚起步就不可避免地遭遇了教条化的阶级理论的禁锢,社会学者很快就发现传统的阶级理论难以解释当时的社会分层现象,必须冲破这些理论禁锢,才能推进社会分层研究。因此,80年代后期社会分层研究的重点是对传统阶级理论和意识形态化的社会结构观念进行反思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之上寻求或创建一种新的、对于当时社会分化现象具有解释力的社会分层理论。大多数的社会分层研究者主张,在讨论当代我国社会分层问题时应该以功能论取向取代冲突论取向,以“阶层”概念取代“阶级”概念,因为“阶级”意味着相互之间的利益冲突和争夺,而“阶层”之间虽然存在差异或等级分化但并不一定是冲突关系而有可能是合作或妥协的关系。另外,社会分层研究者还主张以多元分层取代一元分层,他们特别强调了德国社会分层理论家韦伯提出的三元分层观———经济分层、声望分层和政治分层。他们认为,经济改革之前的我国社会主要是以政治标准来进行分层或阶级分类,而经济改革以来,随着社会分化现象的发展,我国社会将趋向于经济分层。
,它不仅成为社会学研究领域的重点研究项目,而且也成为理论界、政策制定者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总体上,社会分层研究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社会分层研究起步阶段(1979年 1989年):传统阶级理论的反思与新的分层原则的提出
1979年至1989年的十年期间是我国社会学的重建时期,同时也是社会分层研究的起步阶段。社会学者之所以在这个时期开始关注社会分层问题,主要是由于伴随经济改革而来的社会层面的变化逐渐显现出来:首先,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群体———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及其雇工等;其次,社会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开始拉大;另外,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内部也出现了明显的分化。这一系列的社会结构层面的变化,对传统理论以及相关的意识形态化的理论观念提出了挑战。如何解释日趋突显的社会分化现象?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应该允许收入差距的拉大?新出现的私营企业主是否意味着一个新的资产阶级的产生?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在理论界引发了激烈的争论。针对这些问题,社会学者借鉴了一些西方社会学的社会分层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提出了某些理论解释思路,对传统意识形态及阶级理论提出一些质疑,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之上,对当时我国社会的分层现象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