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喻经》和《杂宝藏经》

《百喻经》是古天竺高僧伽斯那撰,南朝萧齐天空三藏法师求那毗地译。本书于十二部经中,属于譬喻一类,每篇都有喻和法两部分合成。喻是一篇简短的寓言,法是本篇寓言所显示的教诫。这些寓言主要描写幽默可笑的事情,有很犀利的讽刺性,也可以作笑话看。僧伽斯那在跋颂中说:本书以戏笑的方法来阐明佛法,如以苦药和石蜜,虽损蜜味,但主要是为了治病。先讲笑话,后讲佛法,如先服吐下药,后以酥滋润身体。笑话里包含佛法,如树叶裹阿伽陀药,希望读者但取佛法的阿伽陀药,而抛弃戏笑的树叶

本书共九十八喻。以百喻为名,当系举其大数而言。再归纳各喻的意趣,可为三类:

一、其中对治烦恼的,有十种:

(一)对治贪的,有第十六灌甘蔗喻、第十七债半钱喻等七喻;

(二)对治嗔的,有第十三说人喜嗔喻、第四十八野干为折树枝所打喻等四喻;

(三)对治痴的,有第八山羌偷官库喻、第九叹父德行喻等十九喻;

(四)对治慢的,有第二十八为妇贸鼻喻、第四十三磨大石喻等四喻;

(五)对治疑的,有第二十六人效王眼瞤喻、第七十尝庵婆罗果喻两喻;

(六)对治身见的,有第三十牧羊人喻、第三十五宝箧镜喻等四喻;

(七)对治边见的,有第六十一梵天弟子造物因喻、第六十二病人食雉肉喻两喻;

(八)对治邪见的,有第五十八两子分财喻、第九十四摩尼水窦喻两喻;

(九)对治见取的,有第四妇诈称死喻、第五渴见水喻等三喻;

(十)对治戒禁取的,有第一愚人食盐喻、第十二煮黑石蜜浆喻等八喻。

二、其中对治恶行的,有四种:

(一)对治悭吝的,有第二愚人集牛乳喻、第六十五五百欢喜丸喻等四

喻;

(二)对治犯戒的,有第六子死欲停置家中喻、第十四杀商主祀天喻等十八喻;

(三)对治邪命的,有第三以梨打头破喻、第七认人为兄喻等七喻;

(四)对治懈怠的,有第十五医与王女药令卒长大喻、第四十七贫人作鸳鸯鸣喻等五喻。

三、其中开示法义的,有二种:

(一)开示空义的,有第四十九小儿争分别毛喻、第五十二伎儿作乐喻等五喻;

(二)开示一乘的,有第二十二入海取沉水喻、第二十四种熬胡麻子喻等四喻。

总括本书意趣,要在对治烦恼,劝行布施、持戒、净命、精进、兼明缘生、无我和一乘的道理,所以它是通于大小乘之作。

延伸:

2、有信心的人把佛法当作至宝,没有信心的人把佛法当作闲时的消遣品!能不能受用佛法就是在这里。

要了解佛学和佛法是二个概念,真正修行人重视的是佛法,重在听闻受持,而非学习研究。能受用的人,就是一点一滴也当作宝贝,而受持奉行。不能受用的人,就是听多了,反而变成‘所知障’。

3、世间万事必须适中,过与不及都可能坏事。万事做得适中,即成功立业。物用之得适即物物皆良,人用之得适即人尽其才。时、地、人、都恰到好处,即事事皆通,否则事事都障碍。世间事事物物皆须靠我们的智慧去运用。

《百喻经》读到一半的时候,我原本以为《百喻经》可以当一部笑话集看,只是不能畅快地笑,一是这些笑话都简单荒诞到极点,现实里不大可能发生,二是虽则如此,还是觉得那可笑之人中有一个自己,三是每个笑话后面都紧跟着一段说

教,这说教未免跟得也太紧,有点扫兴。不料读到最后,有这样一段话等着我:此论我所造合和喜笑语多损正实说观义应不应如似苦毒药和合于石蜜药为破坏病此论亦如是正法中戏笑譬如彼狂药佛正法寂定明照于世间如服吐下药以酥润体中我今以此义显发于寂定如阿伽陀药树叶而裹之取药涂毒竟树叶还弃之戏笑如叶裹实义在其中智者取正义戏笑便应弃原来这正是一本寓教于乐的书,而且寓得这样露骨。智者取正义,戏笑便应弃。作者想得很美,却有些失算。这些故事流传到民间,演变成了纯粹的笑话,那段扫兴的说教给抛弃掉了。故事本身还可以有它的寓意,却与作者的本意两样。这倒更接近于文学了。在作者看来,这样的说教是有损于佛法的,在作者眼里,佛法才是蜜,喜笑语才是苦。可是俗人对世界的看法就是这样颠倒,以为喜笑语是蜜,佛法是苦的。向这样的人们宣扬佛法,无异于请他们吃黄连。于是,这样的说教本身也可以编成一个笑话。他制作的东西,对他本人而言,不是裹着糖衣的药,而是涂着黄连的糖。然而为了他人能够接受,他不得不以他人的甘苦为甘苦。然而他人也并不颠倒得正好与作者想象的那样。既是为了糖衣才吃药,为什么不把糖衣从药上剥下来吃呢。如果一个小孩子很想吃糖,又只有药上的糖衣可吃,他竟懂得将糖衣从药上剥下来,将药丢在一边,只吃那糖,不是很聪明么。药可不能乱吃。如果人不以为自己有病,他为什么要去吃药。如果人知道自己有病,遍寻良药而不得,他又怎会因为药的味道而拒绝服药。寓教于乐的毛病就在这里,乐可以万民同乐,药却不是百病包治的。裹在糖衣里的药,也许什么人都可以吃得下去,却不是什么人都应该吃。所以,一层糖衣不能省去对症下药的程序。再说,万物处在同一世间,对世界有各自的看法,不同的世界观也不应该称之为病。猫吃老鼠,何病之有呢。寓教于乐的东西在今天让人皱眉头,其原因就是乐得不纯粹。糖并不一定要裹着药才可以甜,那么乐为什么一定要找一个教育意义作理由呢。而且有些教育意义的苦味实在不是因为它是良药,而是它太老套了,直教得人腻味,这些人人都腻味了的东西,还愁谁不知道

呢,又何苦寓于乐中,再教给人。寓教于乐的方式本身就成问题,更何况那所寓之物是否值得教育人也成问题。更何况寓教于乐不但弄寓没了纯粹的乐,也寓没了纯粹的药,两样都败坏了。由于众人已不是得了病不肯吃药还想着吃糖的三岁小孩,寓教于乐的东西不受欢乐,实在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忽然想起西天取经的故事,对于历经八十一难十万八千里的唐僧而言,佛法又是何等滋味呢。那是历尽千辛万苦的甘甜吧。《百喻经》成为笑话集,可以说是事与愿违,却也是不得不然的事情,谁让他向一帮以听笑话为乐的人们施教呢。本来就是以愚人能接受的方式对着愚人说的,却期望智者来取正义,弃戏笑,未免有些缘木求鱼了。难得的是这些笑话都拥有一个独特的视角,在那样一个视角看世人,世人就是这样可笑。无独有偶,俗世的笑话集子《广笑府》里,也有不少以僧人为笑料的笑话,也很好笑,我觉得那是很纯粹的笑话,纯粹得可能会给提倡寓教于乐的人删节掉。也许单纯的好笑真的会把人教坏吧。在一只猫的眼里,人世还不知好笑到什么程度呢。为了人世的庄严,一只眯着眼奸笑的猫是应该踢它一脚的。

【中文摘要】《百喻经》是一部以譬喻故事演述佛法的佛教经典,全书共编撰九十八篇譬喻故事,在这些幽默的故事中都寄寓着佛法的精妙奥义,将佛法与愚痴故事巧妙融合,寓庄严隆重于幽默谐趣之中。它的每一则寓言皆由故事与佛法教诫两部分组成:作为先导的故事通俗易懂、诙谐幽默,多以生活事件为题材,故事本身就寄托了丰富的人生哲理与生活智慧,值得细细咀嚼品味。就宗教的教诫而言,此部分才是经典撰集的目的所在,因此,教诫的内容涉及了佛教的思想内涵,也提示了经典所欲训示或教勉的对象。

本论文共有六章,各章研究的内容与重点如下:

第一章绪论:说明研究动机、研究目的、文献探讨与研究方法。

第三章《百喻经》故事的文学特质:本章从文学欣赏的角度切入,就作为“先导”的“故事”着手,分析《百喻经》故事所具备的文学特质有以下几点:(一)以寓言作为载体(二)形式简洁精练、结构严谨完整、文字撰写模式类近(三)故事取材于现实生活,富印度当地色彩,主题单一新奇(四)以人物类形象为主,具类型化与简括性,语言质朴,个性多样(五)寓庄于谐的艺术风格与写作手法(六)蕴含丰富的哲理与思想,针砭人性贪、瞋、痴的各种缺点。

第四章《百喻经》教诫的对象与内容:本章从佛学的角度切入,就作为“主体”的“佛法教诫”进行整理,分析《百喻经》在教诫的部分所训示的对象与内容有:(一)对外道邪见异说的批判(二)对教内四众弟子的教诫(三)对一般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